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教学大纲
审计的教学大纲
审计的教学大纲审计的教学大纲审计是一门重要的职业和学科,它涉及到对组织、机构或个人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评估和验证。
为了培养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审计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审计教学大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审计概论:介绍审计的定义、目的、原则和职责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审计的整体框架和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审计法律法规:介绍国内外相关的审计法律法规,包括审计准则、审计规范和审计程序等,使学生熟悉审计的法律依据和操作规程。
3. 审计理论:介绍审计的理论基础,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证据收集和分析等,使学生理解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审计实务:介绍实际的审计操作过程,包括审计计划、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际的审计工作。
5. 审计技术和工具:介绍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包括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审计和风险评估模型等,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和工具。
二、审计教学大纲的结构审计教学大纲的结构应该合理,既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能够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审计知识和技能。
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2. 教学内容:根据审计的基本要求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确定教学的内容和范围,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作业、实验和实习等,以及综合评价的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审计教学大纲的作用审计教学大纲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审计教学大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审计教学大纲
审计教学大纲审计教学大纲是指为培养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而制定的一套教学计划和指导方针。
它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对于培养合格的审计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内容要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审计是一门重要的经济管理学科,对于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审计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国内外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结合国内经济情况和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使其能够全面掌握审计理论和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要点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的和原则等基本概念,以及审计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建立起对审计工作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审计方法和技术:包括审计程序、抽样方法、证据收集和分析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和技术,掌握审计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审计报告和意见:包括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以及审计意见的表达方式和要点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培养出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清晰地向相关方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
4. 审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审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审计理论和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审计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审计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审计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2. 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审计教学大纲
审计教学大纲一、引言1.1 目的和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二、课程概述2.1 课程简介2.2 课程内容2.3 教学顺序三、教学大纲3.1 理论基础3.1.1 审计的定义和目标3.1.2 审计理论发展概述3.1.3 审计法规与准则3.1.4 审计职业道德3.2 审计过程3.2.1 审计程序3.2.1.1 项目启动阶段3.2.1.2 审计计划阶段3.2.1.3 审计实施阶段3.2.1.4 审计报告阶段3.2.2 审计风险与控制3.2.3 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 3.2.4 审计调查技巧3.3 审计报告3.3.1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3.3.2 审计报告的编写与修改 3.3.3 审计报告的传达与沟通3.4 特殊审计领域3.4.1 综合审计3.4.2 环境审计3.4.3 信息系统审计3.4.4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四、教学资源4.1 参考教材4.2 推荐阅读4.3 网上资源五、教学方法5.1 讲授5.2 案例分析5.3 讨论与演练5.4 课堂互动六、学生评估6.1 作业6.2 考试6.3 课堂表现评估七、参考文献八、附录8.1 课程日程安排8.2 课程作业要求8.3 成绩评定标准本《审计教学大纲》旨在对审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教育。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进行审计工作的综合能力。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与演练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审计过程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课程内容包括审计的理论基础、审计过程、审计报告以及特殊审计领域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清楚审计的定义和目标,了解审计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各项审计法规与准则;掌握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启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掌握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技巧,了解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特殊审计领域方面,学生将接触到综合审计、环境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相关内容。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阐述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
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
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报告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基础知识要求熟悉审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审计工作规范、审计工作过程、审计工作方法及运用这些方法对各业务环节具体审计、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内容。
2、素质要求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专业分析能力,能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践操作要求4、通过相关环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知识,包括筹资与投资环节审计、购货与付款环节审计、销售与收款环节审计、生产循环审计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练习与课后复习、练习相结合。
1、本课程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为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应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自行完成课外作业。
3、在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
(四)教学课时本课程总共95学时。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2、理解审计的任务3、掌握审计的本质4、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与经济责任关系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国外审计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审计的对象一、审计对象的含义二、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第三节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二、审计的任务三、审计的作用第四节审计的本质和基本概念一、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审计标准和审计证据【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审计标准的意义、特性和运用原则2、掌握审计证据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分类3、了解审计证据的评定【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标准一、审计标准的意义二、审计标准的类型三、审计标准的特性四、审计标准的运用原则第二节审计证据的意义一、审计证据的概念二、审计证据的特点三、审计证据的作用四、审计证据的分类第三节审计证据收集和评定一、审计证据收集的工作组织方法二、审计证据收集的主要途径三、审计证据的评定第三章审计程序【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审计的基本程序;2、掌握各个审计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国家审计程序二、民间审计程序三、内部审计程序第二节鉴定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概念二、审计业务约定书内容三、审计业务约定书修改第四章审计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审计方法的演变历史2、掌握各种审计方法的概念、优缺点3、力求掌握审计方法的使用【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方法概述一、账表导向审计二、制度导向审计三、风险导向审计第二节审计的常规方法一、审阅书面资料的方法1、审阅法2、核对法3、查询法4、比较法5、分析法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监盘法2、调节法3、观察法4、鉴定法第五章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理;2、掌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意义。
审计的教学大纲
审计的教学大纲审计是管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专业技能。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的审计人才,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审计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目的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目的是为了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体而言,审计教学大纲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明确课程目标:审计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例如,学生应该了解审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2.确定课程内容:审计教学大纲应该明确课程的内容范围和重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例如,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程序、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内容,同时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规划教学方法:审计教学大纲应该规划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二、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基本概念:介绍审计的定义、目的和职责,使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审计程序:介绍审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包括确定审计对象、收集证据、评估风险、发现异常等。
3.内部控制:介绍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使学生了解内部控制对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评估和测试内部控制。
4.风险评估:介绍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如何识别和评估审计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5.审计报告:介绍审计报告的要素和格式,使学生了解如何编写清晰、准确的审计报告。
6.实践案例: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审计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审计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教学。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审计学课程是研究审计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探讨审计实务的应用性课程。
课程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为主体,同时附带介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阐述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程序和方法,详细论述主要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
2.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审计理论,主要掌握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的审计理论、程序和方法;对于审计实务,应注意运用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注意企业会计准则、经济法、税法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审计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工作。
3.课程的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开课时间在第五学期。
4.课程的总学时要求: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其中实验9学时,案例课7学时。
5.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审计学的预修课程是: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1.总论(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概念及属性(3)审计的职能和作用(4)审计的种类2.审计组织体系与审计规范(1)政府审计组织与政府审计规范:政府审计组织及其人员构成,政府审计的法律规范,政府审计的特征。
(2)民间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民间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审计规范体系,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法律责任,民间审计的特征。
(3)内部审计组织及审计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及职责权限,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内部审计的特征。
3.计划审计工作(1)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审计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审计学》是阐述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对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制度,加强企、事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课时分配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概念、审计的对象、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任务、我国审计机构、外国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特点、国际审计组织、审计分类。
重点:审计对象、职能和分类。
难点:外国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特点。
第二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审计证据涵义和作用、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证据的特点、质量和数量要求、审计证据收集、鉴定和综合。
审计依据的种类、审计依据的特点、运用审计依据应注意的问题。
审计标准产生和发展、审计标准分类和内容、审计标准的作用、我国审计标准的建立。
重点:审计证据收集、鉴定和综合。
审计依据特点。
难点:审计依据特点。
第三章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和一般含义、审计程序规范化的作用。
审计准备的内容、审计实施阶段的内容和方法、审计结束阶段内容。
审计的后续审计和复审。
重点:审计基本程序、包括的主要内容。
难点:审计的后续审计和复审。
第四章审计方法审计方法的应用。
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审阅法和核对法。
盘点法、调节法、实验鉴定法、观察法、查询法、比较法、分析法。
会计过失行为、会计弊端行为。
重点:顺查法和逆查法。
难点:会计过失行为、会计弊端行为。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描述,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
重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内容。
难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和地位,内部审计特点。
重点: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和地位。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审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财务报表准确性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认识和运用能力,为未来成为合格的审计人员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论;2. 掌握审计的法律和伦理规范;3. 熟悉审计程序和技术;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在进行审计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客户和同事有效地交流合作。
三、课程内容1. 审计学概述- 审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审计的目标和职责- 审计的类型和分类2. 审计法律和伦理规范- 审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审计师的道德和职业准则- 审计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困境和解决方法3. 审计程序和技术- 审计计划和组织- 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取证和调查技术- 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 审计报告的编制和传达4. 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方法-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关键审计事项5. 内部审计与公共部门审计-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能- 公共部门审计的特点和要求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模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审计工作。
五、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2. 作业报告:要求学生按时提交课后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价;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进行测试;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审计学原理与方法》2. 《现代审计学》3. 《审计学导论》七、扩展学习资源1. 相关学术期刊:《审计研究》、《审计学报》等;2. 专业机构和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等;3. 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等提供相关审计学课程的平台。
《审计实务》教学提纲
《审计实务》教学提纲审计实务教学提纲一、教学目标与任务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审计理论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审计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熟悉审计程序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审计问题的能力;-熟悉审计报告的写作和呈现。
2.教学任务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如下:-深入理解审计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学习掌握常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研究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审计问题的能力;-进行实际的审计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编写规范准确的审计报告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审计理论-审计的定义、目的和职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审计师的责任和独立性;-审计的阶段和程序;-审计报告的要素和格式。
(2)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价;-审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实际应用。
(3)实际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典型案例的应用分析;-学生自选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小组讨论和报告。
2.教学方法(1)授课方法-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和讲解审计理论和方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共同探讨和分析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视频演示: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审计相关的实际案例,提供视觉化、场景化的学习体验。
(2)实践教学-审计实操: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审计操作,模拟真实的审计过程,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外出实习:安排学生到审计事务所、企业或组织进行实习,亲身参与真实的审计工作,提升实践水平。
三、教材与参考资料1.主要教材-《审计学原理与实务》,主编:邵红主,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审计基础》,主编:黄杰,出版社:中国审计出版社。
2.参考资料-《现代审计》,主编:陈云霄,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审计导论》,主编:黄杰,出版社:中国审计出版社;-《审计职业理论与实务》,主编:邵红主,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于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审计学的相关知识,并具备进行审计工作所需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审计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念;2. 掌握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审计学在企业管理和社会监督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审计分析和判断的能力;5. 提高学生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审计学概论- 审计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审计学的发展历史2. 审计的基本程序- 审计的目的和范围-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3. 审计的实务应用- 财务报表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4. 审计法规和伦理规范- 审计法规的基本概念- 审计师的职业伦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审计学的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理论与实务的联系;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提升实际操作能力;4. 讨论互动:通过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间的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出勤情况、参与讨论、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4. 课程作业:布置相关课程作业,考察学生对实务操作的掌握情况。
六、教材1. 主教材:《审计学导论》;2. 参考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现代审计学》等。
七、教学安排1. 每周两节课,每节2小时;2. 课程督导每周一次;3. 实地实习时间安排根据教学计划确定。
八、作业要求1. 完成课程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2. 按时上交期中、期末考试试卷。
九、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上为审计学教学大纲,教师和学生应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祝各位学习顺利!。
审计教学大纲
审计教学大纲审计教学大纲是指为了培养审计专业人才而制定的一套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它涵盖了审计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审计教学大纲的编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审计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内容设置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计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审计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性原则:审计教学大纲应具备系统性,即将审计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 实践性原则:审计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适应性原则:审计教学大纲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审计实践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同时期的教学需求。
4. 灵活性原则:审计教学大纲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二、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审计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应围绕审计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标、原则、职责等基本概念,以及审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2. 审计理论与方法:包括审计的理论基础、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审计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3. 审计实务: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综合审计等方面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审计实践能力。
4. 审计技能:包括编制审计工作程序、编制审计报告、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5. 审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审计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审计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为了提高实施效果,应采取以下措施:1. 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实践环节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审计项目,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审计》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64理论学时:56;实践学时:8适用专业:2014级会计与审计专业一、课程专业地位,性质和课程目标1.专业地位:专业核心课。
(在所属授课专业中的地位)2.课程性质:理论课程。
(属于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体育课程)3.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巧以及审计工作组织等有关问题,提高学员在本职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您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达到的什么样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身心素养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谨慎性和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能力。
2.知识结构方面:审计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的本质、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程序与方法,掌握企业财务审计,掌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报告、审计档案和后续审计。
三、课程周学时分配一览表四、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审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巧以及审计工作组织等有关问题,提高学员在本职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计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的本质、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程序与方法,掌握企业财务审计,掌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报告、审计档案和后续审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审计准则、审计目标、审计计划、抽样审计、审计证据、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流程、审计报告、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2.难点:审计目标、重要性、审计风险、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三)教学主要内容:第1章:总论简述:审计的概念和特征,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审计的对象和分类,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重点:审计的特征。
难点:审计的概念。
第2章:审计准则简述:注册会计师职执业准则体系,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重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和执业道德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教学大纲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Z04085课时数: 36适用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先修课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后继课程:《审计模拟实训》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课程是我院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在社会调研,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政府审计流程为主线,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目的而开发设计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二)课程地位本门课程是按照高职院校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的行业、领域所对应的审计工作岗位而设计形成的一个学习领域,综合性较强,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与相关知识,因此开设于第五学期。
它将前修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课程有机地、立体地、实践地结合,并与后续的《审计模拟实训》等专业课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对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和会计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目标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本课程总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习,培养能够体现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财经管理和审计监督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知识目标1.了解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政府审计的基本状况及基本理论。
2.熟悉和掌握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3.掌握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税收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的一般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观察思考政府审计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财政金融审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Z04085
课时数: 36
适用专业: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先修课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后继课程:《审计模拟实训》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课程是我院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在社会调研,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政府审计流程为主线,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目的而开发设计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二)课程地位
本门课程是按照高职院校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的行业、领域所对应的审计工作岗位而设计形成的一个学习领域,综合性较强,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与相关知识,因此开设于第五学期。
它将前修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课程有机地、立体地、实践地结合,并与后续的《审计模拟实训》等专业课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对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和会计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目标
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本课程总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学习,培养能够体现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
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财经管理和审计监督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政府审计的基本状况及基本理论。
2.熟悉和掌握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3.掌握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税收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的一般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观察思考政府审计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财政金融审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的探索精神和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审计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素质目标
1.竞争意识。
2.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审计职业道德;
3.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具备应对、分析与解决审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服务意识。
5.团队协作意识。
6.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组织协调、与被审计单位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设计理念
考虑到政府审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我们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改革和建设。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是:通过模拟实验、现场参观、案例分析、实验软件应用、网络课程等教学技术和方法的立体化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设计思路
1.实验课程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制定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和实施方案,有明确的实践标准;
2.编写了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课程中,突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教学内容,并注意内容的及时更新;
3.自编配套实验教材及实验指导书,满足实践要求;
4.配合实验、实训,收集汇编了案例,将案例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开放实验室,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审计实践活动,并根据课程的特点研究和制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环节、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
6.利用网络资源,将典型案例、工作底稿、习题等上网,便于学生的课外练习。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二)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一:绪论
学习情境二:政府审计基本业务流程
学习情境三:财政审计
学习情境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学习情境五: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审计和常见问题的审计
五、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
(1)具有扎实的审计理论功底和一定的审计实践经历,熟悉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流程。
(2)能示范操作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熟练操作审计相关软件;熟悉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流程。
2.兼职教师
审计机关从事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能够从政府审计的审计方法、审计特点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示范,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可以使学生比较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异同点,从而更好的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特点。
(二)实践条件
1.实训场所
具备行政事业单位仿真会计资料和相关资料及审计所需工作底稿等文件的进行审计技能训练的审计模拟实训室,或配置具有审计数据导入和自动分析等功能模拟实训软件的网络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2.实训工具设备
(1)足够数量的审计工作所需的办公文具,如办公设施、文具盒、打印机、扫描仪、计算器、文件柜、印章及各种日用耗材;
(2)足够数量的实训资料,如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各个环节的工作底稿等;具有仿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3.审计模拟实训软件
利用审计模拟实训软件模拟一个全真的审计环境,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接受实务操作训练,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4.文本制度
配备职业道德规范等操作规范手册,国家审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细则等等。
六、课程考核
“一张考卷定终生”的考试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高职教育,它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桎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学生的考核应以各项目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从专业能力、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同一性评价与特质性评价相结合,遵循评价的完整性、连续性、互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
学生课程成绩构成如表所示
七、课程教材
本门课建议使用东北财经出版社出版的由刘三昌主编的《政府审计》教材,能够满足高职高专教学“理论够用、重在操作”的教学需要,深入浅出,易学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