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第一节《溶解》。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溶解现象,介绍溶解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探究欲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解的定义、过程和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溶解的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糖、小苏打、水等)、教学PPT、黑板。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每组一份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溶解在水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溶解的定义,讲解溶解的过程,阐述溶解的影响因素。

3. 实践操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一次食盐、糖、小苏打溶解实验。

观察溶解过程中,固体物质在水中逐渐消失的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溶解过程。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的定义2)溶解的过程3)溶解的影响因素4)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请简述溶解的过程。

2. 答案:1)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糖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水中、洗发水在水中溶解等。

2)溶解的过程: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接触,固体物质逐渐分散到液体中,直至消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溶解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学生是否充分理解溶解原理等。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变化》,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有趣的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认识溶解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溶解现象,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色素、水)、投影仪、白板。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糖溶解的动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溶解现象。

(2)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盐和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糖溶解为例,详细讲解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和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现象:盐和糖在水中溶解(3)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常见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盐在水中的溶解:将盐加入水中,搅拌,观察盐逐渐消失,水变咸。

(2)糖在水中的溶解:将糖加入水中,搅拌,观察糖逐渐消失,水变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溶解现象,提高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幼儿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三篇

【导语】物质溶解于⽔,通常经过两个过程:⼀种是溶质分⼦(或离⼦)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种是溶质分⼦(或离⼦)和溶剂(⽔)分⼦作⽤。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幼⼉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 活动⽬标: 1、让幼⼉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知道有的物体在⽔⾥能溶解,有的物体在⽔⾥不能溶解。

3、培养幼⼉对溶解这⼀现象产⽣好奇⼼和激发幼⼉产⽣浓厚的观察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的语⾔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

活动准备: 1、杯⼦若⼲、筷⼦若⼲。

2、实验材料:⽩糖、⼩⽶、盐、沙⼦、红糖、⽯⼦、温⽔。

活动过程: ⼀、情景故事“⼩鸭⼦买东西”导⼊。

故事内容:有⼀只⼩鸭⼦⾮常懂事,⽼是帮妈妈⼲活。

有⼀天,鸭妈妈让她帮忙买⼀袋⽩糖和⼀袋⽶,⼩鸭⼦答应了。

⼩鸭⼦⾼⾼兴兴地买了⽩糖和⼩⽶,到了河边,⼀不⼩⼼,把装糖和装⽶的袋⼦弄破了,糖和⽶都撒到了河⾥,⼩鸭⼦会游泳,连忙到河⾥去捞,可是她在河⾥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糖,但是⼩鸭⼦找到了⽶。

⼩朋友们,你们想⼀想为什么⽩糖找不到了,⽶还能找到? ⼆、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教师⽰范实验 观察糖和⽶在⽔⾥的溶解现象。

⽼师做实验,⼩朋友们观察。

(1)先⽤⼩勺舀⼀勺⽩糖放⼊空杯⼦⾥,让幼⼉看看杯⼦⾥的⽩糖颜⾊和形状?(⽩⾊的、颗粒状)教师拿出⼀杯清⽔让⼀位幼⼉尝尝温⽔的味道?(⽆味的)再向盛⽩糖的杯⾥倒⼊温⽔,让幼⼉观察⽩糖在⽔⾥,教师⽤⼩勺搅拌⼏下,这时幼⼉观察,⽩糖有啥变化?(⽩糖不见了) (2)让幼⼉尝尝杯⼦⾥的⽔有什么变化?(变甜了) (3)教师⼩结:⽩糖在⽔⾥过⼀会不见了,⽔变甜了,我们就说⽩糖在⽔⾥溶解了。

(4)教师⼜拿出⼀杯清⽔,⼀些⽶,让幼⼉观察⽶放进⽔⾥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解) (⼆)幼⼉动⼿操作实验,进⼀步探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糖、盐、色素等)、投影仪。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然后向幼儿提问:“你们知道水可以溶解哪些东西吗?”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分别向两个玻璃杯中放入糖和盐,让幼儿观察溶解过程。

(2)教师用投影仪展示溶解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溶解现象。

(3)教师解释溶解的概念,让幼儿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糖、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让幼儿用画笔和记录本,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1)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观察结果。

(2)教师点评,强调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现象(2)溶解过程(3)观察与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常见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溶解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掌握了溶解的基本概念。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2. 适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课后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尝试观察其他物品的溶解过程,将观察结果与家人分享,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

《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10篇)

《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10篇)

《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10篇)《好玩的溶解》教案篇1课前学习活动设计:在开展此活动之前,我首先考虑了以下问题:(一)这个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引起幼儿的爱好。

(二)活动所涵盖的教育价值,有助于达成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三)合理的环节设计是否有可行性。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深厚的观看爱好和探究的欲望。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行以溶解。

3.能大胆描述自己在试验中发现的发觉,增加表达力量和倾听力量;增加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预备:透亮的塑料杯、吸管、方糖、苹果、卫生纸、盐、砂糖、奶粉、黄豆、绿豆、大米、绿豆、水彩笔、温水。

活动过程:一、嬉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今日,赵老师给小伴侣们带来一个神奇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一遍说一遍揭开罩布)出示一杯糖水,让幼儿猜想片刻后,请一个幼儿来尝尝。

“某某小伴侣,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找老师怎么没有观察呢?小伴侣们观察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师:刚才有小伴侣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伴侣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

真的是这样的吗?(做疑问状)要不,我们把糖宝宝和水宝宝请出来,看发现底是怎么回事,好不好?(幼:好)二、老师示范及个别幼儿操作溶解现象1.老师示范,幼儿观看,端出水和糖,引导幼儿观看方糖的外形,并连续以变魔术的形式连续引起幼儿爱好。

老师用吸管搅拌方糖,并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方糖由大变小最终不见了。

引出这种化了的现象叫做溶解。

2.个别幼儿操作奶粉的溶解。

刚才,方糖和水宝宝做伴侣了,在水里溶解了。

那么,奶粉会不会和水宝宝做伴侣,在水里溶解呢?请小伴侣上来变魔术,看奶粉究竟溶解没有,好吗?请一名幼儿进行搅拌的操作。

依据试验过程,说出奶粉在水里溶解了。

(先端一杯水放在前面,再端一杯奶粉,把奶粉倒进杯子里,拿一个魔术棒,搅一搅,搅一搅奶粉不见了,在水里溶解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学设计绪论幼儿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幼儿时期的教育和培养,是对幼儿后续学业、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性影响。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领域。

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篇文档是一篇针对幼儿园中班《有趣的溶解》科学领域教学设计及反思文档,文档的撰写旨在让读者对如何有效地让中班幼儿获得科学知识以及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智能层面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溶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和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哪些不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幼儿学会制作简单的溶解实验器材。

3.观察和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幼儿的实践探究能力和打破常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层面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鼓励幼儿参与探究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鼓励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注重观察、思考和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溶解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教师授课环节:1.在黑板或白板上,讲解溶解是指固体物质被液体物质包围并分解为分子或离子,之后均匀地分布在液体中,没有固定空间位置的过程。

2.将现有的材料逐一展示给幼儿,例如过滤纸、玻璃棒、蜡烛、糖、红色食用色素等。

讲解每一种物品的作用和用法,同时在黑板或白板上进行写作。

3.强调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例如不可以直接使用手触摸化学试剂、要穿着实验室衣服等等。

幼儿动手环节:1.让幼儿分组,每组配备一个小太阳镜盒、过滤纸和一只玻璃棒。

2.引导幼儿观察过滤纸的特点,观察其颜色、材质等。

3.让幼儿用剪刀将过滤纸剪成一个圆形,将其放入小太阳镜的凹槽中,用玻璃棒将其压实,成为过滤杯。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溶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有趣的化学现象之一。

通过溶解,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本次科学活动将为中班的孩子们带来一场有趣的溶解实验,让他们亲自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对溶解过程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盐、糖、油、水、透明杯、勺子、标签纸、彩色笔等。

2. 实验平台:在课堂上准备一个实验台,放置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实验步骤:这次实验我们将使用盐、糖和油这三种常见的物质进行观察和实验。

步骤一:准备工作1. 每个孩子取一个透明杯,用清水洗净并擦干。

2. 每个孩子在透明杯上贴上标签纸,并用彩色笔写上“盐”、“糖”、“油”的字样,以便识别。

步骤二:盐的溶解实验1. 每个孩子取一个盐勺子,用勺子将一小勺盐倒入透明杯中。

2. 每个孩子用勺子搅拌盐和水,观察盐溶解的过程。

3.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盐在搅拌时逐渐消失,水变得咸味。

步骤三:糖的溶解实验1. 每个孩子取一个糖勺子,用勺子将一小勺糖倒入另一个透明杯中。

2. 每个孩子用勺子搅拌糖和水,观察糖溶解的过程。

3.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糖在搅拌时逐渐消失,水变得甜味。

步骤四:油的溶解实验1. 每个孩子取一个油勺子,用勺子将一小勺油倒入另一个透明杯中。

2. 每个孩子试图用勺子搅拌油和水,观察油的变化。

3.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油与水无法溶解在一起,油会形成油滴悬浮在水中。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有趣的溶解实验,孩子们亲自参与了盐、糖和油的溶解过程,观察到了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他们发现盐和糖都能够在水中溶解,而油则无法与水混合。

这表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质。

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培养了观察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对溶解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使用实验工具和遵守实验规则,培养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只有通过实际体验和亲自参与,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有趣的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糖、盐、色素、水、勺子、杯子)、PPT、黑板。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糖水,邀请幼儿品尝,讨论糖水是如何制作的,引导幼儿关注溶解现象。

2. 讲解溶解的概念(10分钟)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溶解现象,让幼儿了解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并消失的过程。

3. 实验操作(10分钟)(1)将糖、盐、色素分别放入不同杯子里的水中,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

(2)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糖在水中溶解,制作糖水;盐在水中溶解,腌制蔬菜等。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实验结果回答:(1)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后的变化是什么?(2)你能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吗?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过程(3)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说一说溶解是什么现象?(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 答案:(1)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并消失的过程。

(2)例如:糖在水中溶解,制作糖水;盐在水中溶解,腌制蔬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溶解过程的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溶解的概念。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并描述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并描述溶解现象。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体验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糖、盐、面粉、水、勺子、杯子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颗糖,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引导幼儿观察糖的外观,描述糖的特征。

(3)教师将糖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溶解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2)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如何进行溶解实验。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每组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描述溶解现象。

(2)教师点评,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5. 课后拓展(5分钟)(1)教师提出拓展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有趣的溶解》2. 主要内容:溶解的概念溶解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溶解实验操作步骤3. 教学目标:知道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观察并描述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洗涤剂、糖、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并记录下来。

(2)与家长一起探讨: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不能?2. 答案:(1)洗涤剂、糖、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数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和操作,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这一科学概念,并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现象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材料(糖、盐、沙子、水、玻璃杯等),幻灯片,教学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材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请幼儿猜想:“如果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糖、盐、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溶解现象。

(2)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在水中溶解?”(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实践操作(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实验要领。

(2)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现象的特点(3)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活动目标:(1)愿意参加科学活动,积极动手探索,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学习简单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盐、水、盆、纸张等。

教学过程: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并认识实验材料。

(1)观察教师实验:老师: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先请你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幼儿观察。

幼儿:盐,白糖,小米,石子……①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解了)②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能看见、不溶解)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解,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解。

2.猜测:(1)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示范做记录。

师:除了糖,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幼儿:棒棒糖,盐,奶粉……会溶解。

师:那小朋友看老师准备的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2)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

幼儿;“我想沙子会溶解,”“果珍也会溶解”“黄豆不会溶解”……师: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试一试。

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装有水的杯子里,然后用小棒用力地、充分地搅拌,看一看最后什么东西不见了?什么东西还存在?(幼儿先进行探索,教师再进行提问。

)(3)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以及记录卡的使用方法(”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

)师:如果不见了,我们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如果还在,我们就用这个符号来表示,3.幼儿自己操作实验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1)师:请你来试一试,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的物品里面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请你用标记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你们做的都记录在这一小栏里。

(2)教师提醒幼儿可以合作进行实验游戏活动,一人实验,一人记录。

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中班《有趣的溶解》

中班《有趣的溶解》

中班《有趣的溶解》中班《有趣的溶解》「篇一」活动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水为生命提供能量,让生命能够存活。

水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

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激发探索兴趣。

2、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方糖、花生、麻油、果珍。

2、透明的杯子、小碗、筷子、勺子。

3、小博士课件。

4、幼儿人手一份记录本和笔。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活动难点:会记录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活动流程:观察引趣→猜想实验→迁移运用活动过程:一、观察引趣1、看一看,闻一闻,老师给准备了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2、幼儿观察,教师指导。

3、幼儿讲述观察结果,知道实验材料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

二、猜想实验(一)实验一:谁不见了1、猜想并记录:谁不见了(1)这些材料要和水来作游戏,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它们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谁会不见了?(2)幼儿猜想并记录。

提出记录要求:选择两种符号,一种表示它不见了。

另一种表示它还在。

(3)展示幼儿记录,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实验并记录:到底谁不见了(1)小朋友的说法各有不同,到底谁猜对了谁猜错了呢?我们还是做个实验试试对吧。

在做实验前,我想请你们把这些材料都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的搅拌之后,先别忙着记,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然后,在你的记录本上,把这种有趣的现象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教师观察,随机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4)小结:小朋友猜想的和实验出来的结果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只有动手做一做,我们才能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在中班的科学学习中,溶解是一个既有趣又实用的话题。

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践,可以学习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了解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中班科学课上有趣的溶解实验。

一、实验材料准备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溶解,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

首先,准备几杯装满水的透明杯子,以及一些常见的固体物质,如糖、盐、小石子等。

二、观察和讨论在实验前,我们可以向孩子们提问:“你们认为固体物质会溶解在水中吗?”然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观察不同的物质并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们可以使用儿童安全的塑料勺子将固体物质加入杯中,并观察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三、实验记录和总结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记录和总结。

我们可以向孩子们提问题:“哪些物质溶解在水中了?哪些物质没有溶解?”然后,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儿童友好的词汇,帮助他们描述已经发生的变化。

例如:“白糖在水中溶解了,变成了透明的溶液。

”孩子们可以用绘画或文字记录下这些观察和总结。

四、延伸活动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溶解的理解,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尝试溶解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溶解不同温度的水中的物质,并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溶解速度。

总结: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解的概念。

同时,他们也能够培养出观察、实验和记录的能力。

这些科学实践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中班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始终要以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为目标。

通过有趣的溶解实验,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享受中班科学学习的乐趣吧!。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溶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中班科学领域的《有趣的溶解》章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溶解的概念,以及溶解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规律,如温度、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解的概念和溶解的基本规律。

难点: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讲台、实验桌、显微镜、溶解实验器材(包括糖、盐、水、杯子等)。

学具:实验记录本、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杯糖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糖水的外观和口感。

学生通过观察和品尝,发现糖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无法看到糖的颗粒。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溶解的概念,解释糖是如何溶解在水中的,以及溶解的基本规律。

3. 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和搅拌条件下,糖的溶解情况。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温度越高,糖的溶解速度越快;搅拌可以加速糖的溶解。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掌握溶解的基本规律。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如盐、糖)在不同温度和搅拌条件下的溶解情况。

6.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溶解的概念、溶解的基本规律,以及温度和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7. 作业设计:作业答案:溶解的基本规律是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搅拌可以加速溶解。

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是因为高温可以增加分子的运动速度,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溶解速度加快。

搅拌可以加速溶解是因为搅拌可以使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溶解速度。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和基本规律,以及温度和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活动目标:1.感知、发现水有溶解的作用。

2.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以及溶解的快慢受水温的影响。

3.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感受探索科学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1.感知、发现水有溶解的作用。

2.知道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到水里都能溶解以及溶解的快慢受水温的影响。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一次性口杯子、冷水、热水、勺子、搅拌棒、白糖、绿豆、大米、食盐、冰糖纸、笔。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上已有的经验,知道这些白糖、绿豆等都是生活必须品。

活动过程:一、实物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一一出示白糖、冰糖、绿豆、大米、食盐。

师:小朋友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所常用到的东西,那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东西呢,请小朋友们动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

二、演示、讨论。

实验一:白糖去哪里了?1.先让幼儿观察白糖的颜色和形状。

(白色的、颗粒状。

)2.尝尝温水的味道,是无味的。

再舀一勺白糖倒入温水中,充分搅拌。

让幼儿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白糖不见了)那白糖究竟到哪儿去了呢?(请幼儿猜测)3.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4.教师小结:原来,白糖跑到水里面去了。

我们称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实验二:哪个宝宝不见了?1.演示:教师将绿豆、白糖分别放到装有水的玻璃杯中,充分搅拌,引导幼儿观察,哪杯水里的宝宝不见了。

2.教师小结:对,是白糖宝宝不见了。

原来,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到水里面都能溶解,有的会(白糖),有的不会(绿豆)。

实验三:哪杯水里的食盐先不见了?1.演示:两个一次性杯子,一杯里面加入热水,一杯里面加入冷水,分别加入食盐,同时充分搅拌,引导幼儿观察哪杯水里的食盐先不见了。

2.教师小结:对,是热水里面的食盐宝宝先不见了。

原来,溶解的速度有快也有慢,这和水的温度有关。

三、教师演示结束,请部分幼儿用食盐、冰糖、大米进行实验,如实记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

四、结束部分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溶解,还知道了不是所有的物体放到水里面都能溶解,并且知道了溶解的速度有快也有慢,这和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溶解的速度越快活动延伸:小朋友们,让我们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放到水里面可以溶解,哪些不可以溶解,让我们自己动起手来试一试吧!。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准备材料和工具
清水
建议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 避免杂质影响泡泡的形成。
洗洁精
作为表面活性剂,降低水的表面 张力。
白糖或甘油
增加泡泡的弹性和稳定性。
容器
用于盛装泡泡水和吹泡泡的工具 ,如泡泡机、吸管等。
搅拌棒或搅拌器
用于混合各种材料。
食用色素(可选)
为泡泡水添加颜色,增加趣味性 。
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 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特点
饱和溶液必须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 ,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 化。
不饱和溶液定义及特点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不饱和溶液。
03
组织科学游戏和竞赛活 动,激发幼儿对科学探 索的兴趣和热情。
04
鼓励幼儿提问和猜想, 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 力和创新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控制实验条件,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情况,可以观察到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 响。
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搅拌可以增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 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溶
解速度。
搅拌还可以打破溶液中的浓度梯 度,使得溶质分子在溶液中分布
更均匀,加快溶解过程。
通过实验对比搅拌和不搅拌条件 下的溶解情况,可以验证搅拌对
特点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的方法,可以变成饱和溶液。
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观察法
当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存在时,表明该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实验法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振荡,若固体溶质质量减少 ,表明原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若固体溶质质量不变,则表明原溶液为该 溶质的饱和溶液。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溶解是一个有趣而又神奇的科学现象,孩子们在中班阶段正处于对新事物好奇探索的阶段,因此,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索溶解现象,将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加强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中班阶段的幼儿科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孩子们玩转溶解。

1. 溶解的基本概念在引导孩子们进行实验前,我们首先要向他们简单地解释什么是溶解。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溶解是一种将固体物质融入液体中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并通过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将糖加入水中搅拌,糖就会溶解在水中,形成了甜甜的糖水。

2. 实践探索溶解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体验溶解的过程。

例如,我们可以将几种不同的固体物质,比如糖、盐、小颗粒状的果冻等分别放入不同的杯子中,然后加入等量的水,并记下它们的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让他们亲自搅拌杯中的物质,观察是否溶解,并感受上述物质溶解在水中的差异。

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到不同物质的溶解性质,并理解溶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是不同的。

3. 溶解与温度的关系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溶解与温度的关系。

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是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物质溶解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分别选用糖、盐等物质,在冷水、温水和热水中进行实验。

将相同数量的物质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记录每个物质溶解所需的时间。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会发现,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他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温度对物质溶解的影响。

4. 溶解与浓度的关系另一个有趣的探索是溶解与浓度的关系。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探索以下问题:溶解的过程中,是否固体物质的数量越多,溶液越浓?我们可以分别取相同体积的水,然后将不同数量的糖溶解其中,观察糖溶解后水的甜味强度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会发现,糖的数量越多,溶液的甜味越浓。

从而理解浓度是衡量溶质在溶液中含量的重要指标。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溶解》(2篇)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溶解》(2篇)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溶解》活动目标:1.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2.仔细观察,积极动手探索,学习简单记录实验结果。

3.愿意参加科学活动,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白砂糖糖块透明玻璃杯搅拌棒冷热水小锤子点心盘等2.记录表笔活动过程:一、导入激趣,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

1.直接出示砂糖,并认识砂糖。

师:(出示砂糖)孩子们,认识这个是什么吗?(砂糖)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细细的、小小的……)2.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形式感知溶解的现象。

师:这些砂糖要和我们来捉迷藏,请你们帮砂糖找个地方藏藏好,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砂糖,瞧这里就是玩捉迷藏的地方,藏的时候把糖要倒出来。

记住地方只能藏一次哦!3.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藏糖。

师:好,每人拿一份砂糖轻轻地去藏吧,看谁藏的我找不到。

(幼儿藏糖)4.带领幼儿一起找糖。

师:小朋友好了吗,把盖子放到旁边的空篓子上,我们一起来找着吧。

还有谁的糖我没有找到呢?(藏到了水里)(带领幼儿一起回座位坐下)师:哪里有啊,我怎么看不见呢?(原来砂糖溶解到了水里了)5.示范操作。

师:你们藏得真好,我也想来做做这个实验,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二、实验观察,了解不同的物质溶解的速度有快慢之分。

1.猜测砂糖与块糖的溶解速度是不是一样的。

师:哇,这个游戏真好玩,瞧,还有谁也想来玩呢?(方糖)方糖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正方形的,是一块一块的)它也想藏到水里去,它要和砂糖来比一比谁溶解的比较快?你们说说看砂糖和块糖,哪个会溶得快一点呢,为什么?2.幼儿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

师:究竟会是谁溶解得快呢,就来比一比吧,我们两人一组,一人拿方糖一人拿砂糖,我数123同时放入杯中,仔细观察糖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瞧我这里还有一张记录表,(拿出记录表)知道这是代表什么吗?哪个先溶解就在哪个下面打钩。

准备好了吗?123放!(幼儿操作,仔细观察并记录)3.小结。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

中班科学《有趣的溶解》溶解是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水中的特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溶解现象,比如糖溶解在水中制作甜味可口的果汁,或者盐溶解在水中制作美味的海鲜汤。

本文将带领您了解溶解的奥秘以及如何进行有趣的溶解实验。

1. 溶解的定义和原理溶解是指固体物质在液体中逐渐分散、融化并消失的过程。

当一个固体物质与液体接触时,对应的粒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溶解的发生。

这个过程中,固体物质的粒子会逐渐分散在液体中,形成一个均匀的溶液。

2. 溶解的影响因素溶解的速度和程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搅拌、物质的粒子大小等。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搅拌越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就会更快。

同时,如果物质的粒子较小,溶解也会更加迅速。

3. 有趣的溶解实验为了帮助中班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溶解实验。

以下是其中两个实验的介绍:实验一:彩色冰块溶解材料:彩色食用色素、水、冰块盒、吸管步骤:1) 将彩色食用色素加入冰块盒中,加入适量的水。

2) 将盒子放入冰箱中,等待几个小时直至冰块凝固。

3) 将彩色冰块取出,用吸管轻轻吹气,观察彩色冰块的颜色是否会溶解入水中。

实验二:盐与水的溶解材料:食用盐、水、玻璃杯、勺子步骤:1) 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 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用盐,用勺子搅拌,观察溶解的速度以及溶液的变化。

3) 继续加入盐,直到水中无法再溶解盐为止,观察盐是否会汇聚在杯底。

通过这些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其中,观察和体验溶解现象的发生。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以及背后的科学原理。

总结:溶解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它能帮助我们理解物质在水中的特性。

通过开展有趣的溶解实验,中班的孩子们不仅可以对溶解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索科学世界,并引导他们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个有趣的科学旅程吧!参考资料:[1] . How Does Salt Melt Ice? [2022-04-10][2] . Color Changing Milk [2022-04-10]。

幼儿园科学教案溶解6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溶解6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溶解6篇只有将教案提前制定好,才能避免教学过程中出错,教案是上课的流程,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科学教案溶解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教案溶解篇1科学意图: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材料准备:大小相同的小碗若干、温度计、糖块、咖啡、砂糖、盐、勺子、杯子、饮用水。

实验操作:(1)将盛满水的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碗放进冰箱把水冷冻成冰块,如果在冬季可在户外自然冷冻。

(2)将若干个冰块同时拿出,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让冰块融化,比较融化速度的不同。

比如,放在室内任其自然融化、加热融化、放在阳光下融化等。

(3)让幼儿分别舀一勺咖啡、一勺砂糖、一勺盐以及一块糖块,然后把它们同时放在不同温度但水量相同的水杯中,并用勺子搅拌,观察溶解现象。

(4)溶解后请幼儿品尝,会有甜、咸、苦的味道,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溶解现象。

指导建议:在观察融化现象时,注意让幼儿比较温度对冰块融化的影响。

在观察溶解现象时,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些物体容易溶解、哪些物体不容易溶解,让幼儿比较水的温度和搅拌速度的不同对溶解的影响。

指导大班幼儿学会使用温度计,让他们尝试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和温度记录下来。

拓展与替代:建议幼儿在饮料中加入冰块,制作一杯可口的冷饮。

在幼儿自制冷饮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冰块与水温之间的关系:随着冰块的融化,饮料逐渐变凉,冰块越多,水温越低。

鼓励幼儿在家中选择多种材料自制饮料,如奶粉、咖啡、桔子粉等,进一步感受溶解现象。

科学小知识:固体受热化成液体的过程,被称为融化。

通常情况下,体积相同的冰块,温度越高,融化的速度越快。

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被称为溶解。

比如,食盐或蔗糖溶解手水而咸水溶液。

溶解的速度与溶质的性质、溶质在溶剂中的被搅拌的速度以及溶剂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颗粒状的溶质比块状的溶质容易溶解;搅拌的溶液比没有搅拌的溶液,其溶质容易溶解;温度高的溶剂比温度低的溶剂,其溶质容易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溶解》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感知溶解的现象,并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活动准备:
1.奶粉、国珍、味精、盐、糖、沙子、黄豆、洗衣服、奶糖等。

2.纯净水、勺子,透明容器。

3.每生一个小茶杯。


4.幼儿用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品尝白糖水和淡盐水。

师:为什么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
幼儿:因为糖是甜的,盐是咸的.
师:你们在水里能看到糖或者盐吗?
幼儿:看不到。

师:为什么?(因为化在水里了。

)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教师请每组幼儿分别在两个装有水的透明容器里各放一勺盐和一勺糖。

师:糖和盐在哪呢?(在容器底部)
师:为什么没有不见呢?怎么做才会不见呢?
引导幼儿用勺搅动。

教师:有什么发现?(糖和盐不见了)糖和盐到哪里去了?
小结:糖和盐放进水里慢慢地不见了,这是因为它们溶解在水里了。

3.讨论:什么能在水里溶解,什么不能?
师:哪些东西是不能溶解于水的?
师: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东西中,你们认为哪些是能溶解于水的,哪些不能。

幼儿做试验,边记录。

可以溶解的物质,幼儿用水杯尝一尝味道。

教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并随机指导。

4.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实验方法。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