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脂质的代谢2010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脂质代谢

《生物化学》-脂质代谢

5.脂肪酸碳链在线粒体内加长 ——线粒体合成途径
软脂酰辅酶A+
缩合酶
OO RCH2C-CH2-C~CoA
HS~CoA
还原
NADH+H+ NAD+
HO RCH2C C-C~CoA
H 还原
NADPH+H+
NADP+
脱水 H2O
OH O RCH2CH-CH2-C~CoA
O RCH2CH2-CH2-C~CoA
小结:
(1)进行部位:线粒体基质。 (2)在软脂酰辅酶A(16C)的基础上延长碳链,2C 单位供体是乙酰辅酶A,而不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3)基本上是β-氧化的逆过程,只是烯脂酰辅酶A 还原酶的辅酶是NADPH,而不是FADH2 (4)脂酰基的载体是HSCoA,而不是ACP
内质网内碳链延长:
在内质网内软脂酸的碳链延长,与胞液中脂肪酸合 成过程基本相同( 2C单位供体是丙二酸单酰辅酶A, NADPH+H+提供还原力,也经缩合、加氢还原、水合, 再加氢还原等过程 )
1. β-氧化作用的概念及实验证据
(1)概念 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 氧化,碳链逐次断裂,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即 乙酰CoA,该过程称作β-氧化。
(2)实验证据
1904年,德国科学家F.Knoop用不被动物降解的苯 环标记脂肪酸的ω-碳原子后饲喂狗,发现喂饲标记 偶数碳的脂肪酸时,尿中排出的均为苯乙尿酸,而喂 饲标记奇数碳的脂肪酸时,尿中排出的均为马尿酸。
HS~CoA
丙酮
随尿(肾)排出 随呼吸(肺)排出
2乙酰辅酶A
TCA
饥饿,糖供给不足,或糖尿病的情况下, 产生“酮酸症”。

脂代谢ppt课件

脂代谢ppt课件

04
脂代谢的调节
激素调节
01
02
03
04
胰岛素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
胰高血糖素
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 。
肾上腺素
促进脂肪分解,动员脂肪酸供 能。
甲状腺激素
促进脂肪分解,提高代谢率。
营养素调节
碳水化合物
影响胰岛素分泌,间接调节脂代谢。
脂肪
摄入量直接影响体内脂肪合成与分解 。
蛋白质
参与能量代谢和激素调节,影响脂代 谢。
脂肪的合成主要在肝脏、脂肪组织、小肠等器官中进行,其中肝脏是脂肪合成的最主要场所 。
脂肪的分解
脂肪的分解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进行。
在脂肪动员过程中,脂肪细胞 中的甘油三酯被酶分解为甘油 和脂肪酸,然后释放入血液中 。
释放出的甘油可以通过血液运 输到其他组织中被利用,而脂 肪酸则可以作为能量来源被细 胞氧化利用。
维生素与矿物质
如维生素D、钙、锌等,参与脂代谢 调节。
基因与脂代谢
01
02
03
基因突变
可能导致脂代谢异常,如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因子、miRNA等参与 基因表达调控,影响脂代 谢。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 化等表观遗传学修饰影响 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05
脂代谢异常与疾病
脂代谢ppt课件
目录
• 脂代谢概述 •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 脂肪的合成与分解 • 脂代谢的调节 • 脂代谢异常与疾病 • 脂代谢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脂代谢概述
脂类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脂类是生物体内一大类不溶于水 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包括 脂肪、磷脂和固醇类等。

脂质代谢.ppt

脂质代谢.ppt

(a) 肝
Lp(a)
抑制纤溶
CETP 肠
HDL
转运胆固醇
PTP 肠
HDL
抑制磷脂
主要脂蛋白受体
受体
识别的Apo
LDL受体
ApoB100,E
(ApoB100.E受体)
ApoE受体
ApoE
LRP(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识别的Lp LDL VLDL
CM残粒,VLDL残粒
清道夫受体 修饰的ApoB100 (修饰的LDL受体)
富含CE和ApoB100的 LDL
3.清除方式: 大部分通过ApoB100、E受体清除; 一部分则通过LRP清除;少于50%的VLDL残 粒被LPL和肝HL进一步水解,转移表面ApoE 给HDL并接受CE,最后转变成为LDL。
4.生理功能: 转运内源性TG。亦具逆向转运Ch 功能。
VLDL亦为较大颗粒,当血中水平升高时, 血清外观呈乳浊,但4℃过夜不形成奶油层。
表面消耗的PL、Ch从细胞膜、CM和VLDL处补充, 随CE内移HDL变为球状;表面ApoC、E转移至CM、 VLDL后成为成熟的HDL3 。
HDL3 接受Ch并酯化内移,还接受CM、VLDL脂解 后的表面成分成为HDL2。
HDL代谢过程 肝 外 细 胞 CM、 小肠
VLDL
Ch

Ch不断 Ch Apo E 得到
(三)低密度脂蛋白(LDL)
1.合成部位及来源: 一部分(约50%)由VLDL 转变而来,一部分是肝脏合成。
2.主要代谢变化: 接受HDL的CE。 3.清除方式: LDL的降解主要通过LDL受体途径, 其中65%~70% 血浆LDL是依赖肝脏的LDL受
体途径降解。
4.生理功能: 转运肝脏合成的Ch到周围组织。亦 具逆向转运Ch功能。

脂类代谢ppt医学课件

脂类代谢ppt医学课件

O
CO2
CH3CCH3
丙酮
β-羟丁酸 脱氢酶
2.酮体的利用
利用酮体的酶有两种: 1.琥珀酰CoA转硫酶
(主要存在于心、肾、脑和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 中)
2.乙酰乙酸硫激酶
(主要存在于心、肾、脑细胞线粒体中)。
酮体利用的基本过程
(1) -羟丁酸在-羟丁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氢,生 成乙酰乙酸。
OH CH3CHCH2COOH
R1CH2CH2CH2CH2 CH2COOH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1)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首先在线粒体外或胞浆中被活化形 成脂酰CoA,然后进入线粒体或在其它细胞 器中进行氧化。
在脂酰CoA合成酶(硫激酶) 催化下,由 ATP提供能量,将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
R-COOH
脂酰CoA合成酶
R-CO~SCoA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羟基丁酸,
CO2+H2O
丙酮)
一、脂肪的酶促水解
脂肪的降解是经过脂肪酶水解的。组织中有三种脂肪 酶,逐步把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这三种酶是脂 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单酯脂肪酶,其水解下:
脂肪酶
脂肪
甘油+脂肪酸
O
O
O
CH2-O C R1
脂肪酶
O
CH2-O C R1
R2 C O C H O
脂类代谢
脂类(脂质)知识回顾
生物体的脂质分为单纯脂质和复合脂质。 (1)单纯脂质:三酰甘油,又称脂肪或甘油三酯;
蜡。 (2)复合脂质:磷脂、糖脂、固醇等。
1g三酰甘油氧化放出能量37.66kJ能量。 而1g葡萄糖氧化产生16.7kJ的能量。
脂类具有供能、保温及保护层、生物体内的 组成部分(生物膜)、信息识别和免疫等功能。

第九章 脂类代谢

第九章 脂类代谢
CH3 HOOC-CH2-CH-CH2-N+-CH3 OH CH3
β-羟基-r-三甲基铵基丁酸
转运的条件 :
肉毒碱 (L-β-羟基-γ-三甲基丁酸)
——(脂酰基的载体)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 酶Ⅰ(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I):位于线粒体内 膜的外侧。催化长链脂酰CoA与肉毒碱合成脂酰肉
毒碱(acyl carnitine),从而使脂酰CoA入膜内。
第九章 脂类代谢
内容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及其功能
第二节 脂类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脂类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甘油磷脂的酶促降解与生物合成(自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 2.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及能量释放 3.了解脂肪酸的其它氧化途径 4.掌握酮体的生成及利用 5.掌握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4. 识别、免疫、保护和保温作用。
5. 合成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类固醇激素、肾
上腺皮质 激素、维生素及胆汁酸等。磷脂代
谢中间物如甘油二酯、磷酸肌醇等可作为信号
分子参与细胞代谢的调节过程。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酶促水解

脂肪动员:指脂肪组织中脂肪在激素的调节下,被一系列脂 肪酶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可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浓 度升高,促使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活化,后者使无活性的脂 肪酶磷酸化,转变成有活性的脂肪酶,加速脂解作用。
(4)每个脂肪酸有通俗名、系统名和简写符号
其中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棕榈
油酸(16:1 ,△9 )、油酸(18:1 ,△9 )、芥
子酸(22:1, △13 )、亚油酸(18:2)、α-亚麻
酸(18:3,△9,12,15 )、γ-亚麻酸(18:3,△6,

脂质代谢影响因素的进展

脂质代谢影响因素的进展

脂质代谢影响因素的进展脂代谢是人体三大物质代谢之一,也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在已有的研究发现在脂质代谢过程中,一些转录调控因子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脂质代谢。

本文中的囊括了除此之外的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的进展,包括亮氨酸缺乏、lncRNA、糖原代谢关键蛋白PPP1R3G、microRNA、神经系统经对脂质代谢的明显影响,并对糖尿病、肥胖症等诸多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2003年7月华盛顿大学医学部的Han等提出了脂质代谢组学的概念开始,脂质代谢调控成为一门新兴的科研热点。

它对于研究和治疗脂质代谢异常而引起的阿兹海默症、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人类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脂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一大类化合物, 生物体内重要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脂质,如物质运输、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及代谢调控等。

脂代谢是人体三大物质代谢之一,主要包括甘油三酯代谢、胆固醇及其酯的代谢、磷脂和糖脂代谢等。

在已有的研究发现在脂质代谢过程中,一些转录调控因子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脂质代谢。

已发现的与脂质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有很多,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视黄醛受体(retinoid Xreceptor,R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SREBPs)等。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相继发现不一样的脂质代谢调控机制,本文囊括了一些脂质代谢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亮氨酸缺乏调节脂质代谢2010年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研究组在亮氨酸缺乏调节脂质代谢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1]。

在前期研究中,郭非凡等发现亮氨酸这一必需氨基酸的缺乏能够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并且亮氨酸缺乏能诱导小鼠腹部脂肪快速丢失,具有明显的减肥效果,但是机制尚不清楚。

生物化学考研 第九章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生物化学考研 第九章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脂肪酸的-氧化
-氧化作用的提出是在二十世纪初,Franz Knoop 在此方面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他将末端甲基上连 有苯环的脂肪酸喂饲狗,然后检测狗尿中的产物。 结果发现,食用含偶数碳的脂肪酸的狗的尿中有苯 乙酸的衍生物苯乙尿酸,而食用含奇数碳的脂肪酸 的狗的尿中有苯甲酸的衍生物马尿酸。
Knoop由此推测无论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肪酸的 降解总是每次水解下两个碳原子。
食物成分含有的能量
成分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ΔH(kJ/g干重) 16 37 17
(一)脂肪(三酰甘油)
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
饱和脂肪酸:软脂酸(16C)、硬脂酸(18C)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含1个双键(油酸) 含2个双键(亚油酸) 含3个双键(亚麻酸) 含4个双键(花生四烯酸)
三脂酰甘油的结构
对健康的影响
死亡率高 发病率高 肥胖的生存悖论
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 久坐的生活方式 遗传缺陷 医疗和精神疾病 社会决定因素
2.脂类的分类
脂肪 类脂
又称三酯酰甘油或甘油三脂
磷脂
甘油磷脂
卵磷脂 脑磷脂
糖脂
鞘氨醇磷脂
异戊二烯酯
甾醇 萜类
(1) 单纯脂 -- 是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其中典型的为甘油三酯。
在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毛细血管中, 在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 的作用下,乳糜微粒中的脂肪被水 解成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产生的 脂肪酸被这些组织吸收,甘油被运 送到肝脏和肾脏,转变成二羟丙酮 磷酸。
脂肪代谢
甘油被被运送到肝脏和肾脏,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被 磷酸化成3-磷酸甘油,然后氧化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
第九章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2019精选医学第九章脂质代谢.ppt

2019精选医学第九章脂质代谢.ppt

从上图可以看出,种子中贮藏 的脂肪,在种子萌发时即可经糖酵 解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为幼 苗生长提供能量;又可转变成糖类 物质为幼苗生长提供碳骨架原料, 并进行贮藏物质的运输,在糖与脂 肪的转化中乙醛酸循环起着关键作 用。
第三节 脂肪的生物合成
• 生物机体脂类合成是十分活跃的,脂肪合成的 碳源主要来自糖酵解产生的DHAP(磷酸二羟 丙酮)和乙酰CoA、脂肪酸合成步骤与氧化降 解步骤完全不同,脂肪酸合成是在胞液中进行。 需CO2和柠檬酸参加,而脂肪酸氧化在线粒体 中进行,脂肪酸的合成酶系,酰基载体,供氢 体也与脂肪酸氧化各不相同。脂肪由甘油和脂 肪酸酶促反应合成,但二者不能作为直接地底 物参加反应,须转变为脂酰CoA和磷酸甘油。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示意图
(2) β -氧化历程:
C16经一次活化反应和七次β-氧化 的循环,其总反应方程式如下:
C15H31COOH+8CoASH+ATP+7FAD+7NAD++7H2O →
8CH3COsCoA+AMP+PPi+7FADH2+7NADH+7H+
总结脂肪酸氧化作用有四个要点:
第十一章 脂类代谢
第一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 脂肪分解首先是三酰甘油的三个酯 键断裂,产生甘油和脂肪酸,然后 它们按各自按不同的途径进一步氧 化或转化。
一、三酰甘油的水解
油料种子萌发的早期,脂 肪酶活性急剧升高,催化脂肪 迅速水解,在动物消化道内有 酯酶,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二、甘油的转化
三、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植物体内脂肪酸的分解 有几条途径,其中β-氧化作 用分布最广和最重要,而α氧化和W-氧化过程在植物组 织中对脂肪酸的分解和选择 利用也起一定的作用。

脂肪的代谢

脂肪的代谢

FAD FADH2
呼吸链 H 0/ 2
ATP
H2O
NAD +
NADH CoASH
呼吸链 H 0/ 2
ATP
+ CH3CO~S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乙酰CoA
TCA
ATP
乙酰CoA
β-氧化是高度 放能的过程
n/2×10+(n/2-1)×(2.5+1.5)-2
CO2
RCOO-
α —氧化(植物种子和叶子中)
RCH2COOH→RCHOHCOOH→RCOOH+CO2
这种特殊类型的氧化系统,首先发现于植物种子和叶子组织 中,也在脑和肝细胞中发现。在这个系统中,仅游离脂肪酸能作为 底物,而且直接涉及到分子氧,它降解的第一步是由另一个线粒体 酶来催化的,即脂肪酸α-羟化酶,产物既可以是D-α-羟基脂 肪酸,也可以是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个机制说明自然界存在 α-羟基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
尿排泄量mg/24hour 正常 严重酮病(未治疗的 糖尿病) 血中浓度 mg/100ml 3 90
≤125
5000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1、十六碳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的从头合成 (细胞质) 2、线粒体和内质网中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3、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去饱和)
软脂酸的从头合成
• 以二碳物 CH3CO-SCoA 为原料,在乙酰 CoA 羧化酶和 脂肪酸合成酶系作用下逐步延长碳链合成脂肪酸(C16)
脂肪酸β -氧化最终产物为乙酰CoA、NADH和FADH2。Cn的脂肪酸进 行β -氧化,则需要(n/2-1)次循环才能完全分解为n/2个乙酰 CoA,产生n/2-1个NADH和n/2-1个FADH2;生成的乙酰CoA通过TCA 彻底氧化并释放能量,NADH和FADH2则通过呼吸链生成ATP

脂类的代谢PPT课件

脂类的代谢PPT课件


3-顺- 十二碳烯酯酰CoA

烯酯酰CoA

异构酶
酰 基
H
CH3(CH2)7CH2
-
C
=
CH-CO-CoA H
2-反- 十二碳烯脂酰CoA

烯酯酰CoA
β
水化酶

OH

CH3(CH2)7CH2-C-CH2-CO-CoA

H
再开始β-氧化

6CH3-CO-CoA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丙酸)的代谢
ATP、CoASH
•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酮体的生成 •酮体的分解 •生成酮体的意义
酮体的生成
脂肪酸 --氧化
2CH3COSCoA
硫解酶
CoASH
CH3COCH2COSCoA 乙酰乙酰CoA
H2O HSCoA
脱酰基酶
CH3COCH2COOH
乙酰乙酸
脱氢酶
NADH+H+ NAD+
脱羧酶
CO2
例:软脂酸 CH3(CH2)14COOH
7次β-氧化
12 ATP 8 乙酰CoA 3 ATP 7 NADH 2 ATP 7 FADH2
96 ATP 21 ATP 14 ATP
131 ATP
净生成:131 – 2 = 129 ATP
能量转换率=7.3千卡×129/2340 40
脂肪酸β-氧化的生理意义
NAD +
β-羟脂酰CoA 脱氢酶
呼吸链
NADH
H20
RCOCH2CO-SCoA
β-酮酯酰CoA 硫解酶
CoASH
脂酰CoA R-CO~SCoA + CH3CO~SCoA 乙酰Co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①脂肪酸经过β氧化;②丙酮酸脱羧 运转机制: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②.NADPH(还原剂)
戊糖磷酸途径、丙酮酸-柠檬酸循环和光合作用
③.丙二酸单酰CoA(活化的2C供体)
---乙酰CoA羧化酶催化乙酰CoA生成丙二酰CoA
BCCP
④.脂肪酸合成酶系 1.酰基转移酶(AT)
2.丙二酰转移酶(MT)
糖酵解
丙酮酸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1.脂肪酸的转运 1)组织间转运 -血浆清蛋白 2)细胞内转运 -肉(毒)碱
①.脂肪酸的活化--胞液
O R C O Fatty acid + HSCoA ATP AMP + PPi O ATP Mg2+P+PPi AM R C acyl-CoA S CoA 脂酰CoA合成酶 synthetase acyl-CoA
1.氧化利用的场所
--肝外组织如心脏、
肾脏、脑和肌肉等 2.氧化的主要过程 --由乙酰乙酸硫激 酶、β-羟丁酸脱氢 酶和1.酮体是肝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为肝外组织提供可用
能源。
2.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代替葡萄糖,成为脑 组织及肌肉的重要能源。但若超过肝外组织氧化能力, 会引起“酮血症”、“酮尿症”,同时引起酸中毒。
Fatty acyl-CoA (2C shorter)
Acetyl-CoA
△2-反式烯脂酰CoA
脂肪酸β氧化小结:
脂肪酸仅需活化一次(胞液),消耗一个ATP的两个高能
键;
脂酰CoA由肉碱运入线粒体,限速酶:CAT-Ⅰ; β氧化(线粒体基质):
经脱氢、水合、再脱氢、硫解四个
重复步骤。
H H3 C (CH2)n C
3.β-酮脂酰-ACP合成酶(KS) 4.β-酮脂酰-ACP还原酶(KR) 5.β-羟脂酰-ACP脱水酶(HD) 6.β-烯脂酰-ACP还原酶(ER) 大肠杆菌中的FA合成酶
7.酰基载体蛋白(ACP)
2) FA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
① 乙酰基转移:AT催化乙酰基先转移到ACP中央巯基上,
再转移到该酶系的外周巯基上。
FFA、游离胆固醇 FFA、溶血磷脂 2FFA、单酰甘油
酸盐
乳化微团
磷脂酶A2
胰脂酶
2.脂类的吸收与运输
消化产物 重新酯化 TG、CE、PL 载脂蛋白 乳糜微粒 短、中长链脂 肪酸构成的TG 乳化 吸收
肠黏膜细胞
脂肪酶
甘油+FFA
淋巴
血液
门静脉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体内甘油三酯的分解 1.脂肪动员的概念
Step1.脱氢(Dehydrogenate)
H H3 C (CH2)n C

H C H

O C SCoA Fatty acyl-CoA
H FAD FADH2
acyl-CoA dehydrogenase H H3 C (CH2)n C H C O C SCoA
trans-Δ2-enoyl-CoA
Step2.水合(Hydration)
H H3C (CH2)n C H H2 O C O C SCoA
Trans-Δ2-enoyl-CoA enoyl-CoA Hydratase O C SCoA
OH H H3C (CH2)n C H C H
3-L-Hydroxyacyl-CoA
Step3.脱氢(Dehydrogenate)
OH H H3C (CH2)n C C H O C SCoA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
在激素敏感脂肪酶(HSL)
的催化下水解并释放出 脂肪酸,供给全身各组 织细胞摄取利用的过程。
2.甘油三脂的降解过程
CH2OH ATP ADP C 二、甘油的代谢 CH2OH ATP ADP CH2OH ATP ADP CH2OH NAD+ NADH+H + C + CH2OH ATP ADP CHOH CH2OH NADH NAD CHOH 甘油激酶 CHOH CHOH 甘油激酶 CHOH CHOH 磷酸甘油脱氢酶 甘油激酶 CH2OH (肝、肾、肠) C CH2OH 磷酸甘油脱 CH2OH 甘油激酶 CH2O P (肝、肾、肠) (肝、肾、肠) CH O P CH2OH 2 3 (肝、肾、肠) 3-磷酸甘油 CH2OH NAD+ NADH+H + 3-磷酸甘油 CH2OH ADP + 糖酵解 CH2OH ADP CH2OH CH2OH NADH+H NAD+ 糖酵解 糖酵解 丙酮酸 CHOH 2OH CH C O 糖酵解 C O 磷酸甘油脱氢酶 CHOH C O 丙酮酸 油激酶 油激酶 CH2OC P O磷酸甘油脱氢酶 CH2O P 肾、肠) 糖或糖原 P 糖异生 糖异生 CH2O CH 糖异生 CH2O P 2O P 肾、肠) 糖或糖原 糖异生 磷酸二羟丙酮 CH2O P 3-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
H NAD+ NADH + H+ O H3C (CH2)n C
3-L-Hydroxyacyl-CoA
hydroxyacyl-CoA dehydrogenase O CH2 C SCoA
β -Ketoacyl-CoA
Step4.硫解(Thiolytic cleavage)
O H3C (CH2)n C CH2 O C SCoA β -Ketoacyl-CoA HSCoA O H3C (CH2)n C SCoA + CH3 β -Ketothiolase O C SCoA
② 丙二酰基转移:MT催化丙二酰基转移到ACP中央巯基上,
形成乙酰、丙酰-酶复合物。
③缩合反应: 在KS催化下,外周巯基上的乙酰基转移到丙
二酰基的第二个碳原子上,并脱去羧基,生成β-酮脂酰基 (乙酰乙酰~S-ACP)。
④ 乙酰乙酰~S-ACP经还原,脱 水,再还原成为丁酰~S-ACP, FA
由2C增加为4C,完成1轮循环。

H C H

O C SCoA Fatty acyl-CoA
H FAD FADH2
acyl-CoA dehydrogenase
3)β-氧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4)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了解)
丙酰CoA转化成琥珀酰CoA,进入TCA
3.不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
1)单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①.催化反应特点 关键酶:顺-△3→反-△2-烯脂酰CoA异构酶(改变双键 位置和顺反构型)
动物肝脏的微体或某些细菌中,C10 或C11FA的碳链末 端碳原子(-碳原子)先被氧化,形成二羧酸。后者进入 线粒体内,从分子的任何一端进行-氧化,生成乙酰CoA
进入TCA。
CH3(CH2)nCOO-
(ω-羟脂酸) HOCH2(CH2)nCOO-OOC(CH
)nCOO2 (α,ω-二羧酸) β-氧化
H H3 C (CH2)n C

H C H

O C SCoA Fatty acyl-CoA
H FAD FADH2
acyl-CoA dehydrogenase
2)β-氧化的步骤
主要步骤:
每次循环经过脱氢、
水合、再脱氢和硫解四 步反应;
反应产物:
生成1分子比原来少两
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及1
分子乙酰CoA。
2)脂肪酸的α氧化
①概念:脂肪酸在酶催化下,其α-C原子发生氧化,生成1 分子CO2和较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方式。 ②反应历程 RCH2COOH
O2,NADPH+H+ 加单氧酶 Fe2+,抗坏血酸
R-CH-COOH OH(L-α-羟脂肪酸) -
③α-氧化特点 NAD+ α-氧化不需活化,可直接氧化游离脂酸;
肉碱(L-β 羟-γ -三甲氨基丁酸)
CH2
CH CH2 O C O R
COOH
+HS-CoA
脂酰肉碱
第二步:脂酰CoA转运进入线粒体
2.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
1)β-氧化的发现
偶碳苯脂酸
CH2CH2CH2CH2CH2COOH
奇碳苯脂酸
CH2CH2CH2CH2COOH
1904年, Franz
Knoop 提出动物体 脂肪酸降解是碳原 子成对地从脂肪酸 链上切下(即β-
脂类
O O CH2 O O CH CH2 O
O O CH2 O O CH CH2 O C O P OO X R1
C O C
R1
甘油三酯,TG
R2 C
R3
磷脂,PL
R2 C
2.脂肪酸的类型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脂类的消化-主要场所小肠
胆固醇酯 磷脂 甘油三酯
胆汁 胆固醇酯酶
过程:少了一次脂酰-CoA脱氢酶的作用,少了1个FADH2
OH
油酸(18:1) 顺-△9-十八烯酸
②.氧化过程
2) 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的氧化 氧化“法则”--通过
烯脂酰CoA异构酶和
二烯酰CoA还原酶改 动双键位置以形成 β-氧化的合适底物。
4、脂肪酸氧化的其他方式(了解)
1)脂肪酸的ω氧化
ATP,NAD+, 抗坏血酸 脱羧酶
脱 氢 酶 降解支链FA、奇数FA、过分长链FA起重要作用; NADH+H+
RCOOH+CO2
(少一个C原子)
R-C-COOH
= O (α-酮脂酸)
四、酮体的代谢 (一)酮体的生成
1.酮体的概念---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 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 酮体的生成取决于草酰乙酸的可利用性。 2.酮体的生成---在肝脏的线粒体中以原料为乙酰CoA, 经HMG-CoA(β-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催化 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