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湘教版(一起)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2《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2《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2《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有确定体积的概念。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物体的体积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物体体积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物体体积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有确定体积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物体有确定体积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物体体积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发现物体的体积特性。

2.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物体体积的概念。

3.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物体体积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盒子、水杯等。

2.准备实验材料,如沙子、水、量筒等。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物体体积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球、盒子、水杯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都有确定的体积。

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物体体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体体积的存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些物体有确定的体积?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物体体积的概念。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沙子、水、量筒等材料,测量物体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物体体积的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物体体积概念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湘教版(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湘教版(一起)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一课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探究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3.科学态度、STSE在科学探究中能细心观察,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难点: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七巧板、塑料收纳箱、玻璃弹珠、积木、儿童小玩具、水、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打气筒、各种形状的气球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盖片、火柴(打火机)、蚊香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读一读:苹果直接能拿起,饮料盛放用器具,捕捉空气要封闭,三种状态分仔细。

2.聚焦问题:固体、液体、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二)新课学习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吗(1)动手实验:分组,尝试用七巧板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

(2)汇报展示拼出的图案。

(3)交流:在拼图的过程中,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吗?这说明了什么?(4)小结: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它有确定的形状。

(5)思考:积木、苹果、玻璃弹珠等“宝贝”,也有确定的形状吗?(6)再次动手实践:摆一摆,试一试,然后整理好你的百宝箱。

(7)继续交流并得出结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2.液体和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1)动手实验: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观察水的形状。

(2)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画出水的形状。

(3)交流:水的形状改变了吗?(4)小结: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5)继续观察:观察各种容器中的静止状态的水面,你有什么发现?(6)小结:在静止状态的水面会保持水平。

(7)演示实验:点燃蚊香,用倒扣的集气瓶收集一些烟雾,正放盖上玻璃片,观察,接着移开玻璃片,观察。

(8)交流:瓶中的气体,在有盖和无盖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现象?(9)小结: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无盖的情况下,气体会跑出瓶外。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3《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教学设计2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3《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教学设计2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3《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的第三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质量的概念,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质量的概念和测量质量的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形象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天平的使用和调平衡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掌握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实验器材。

2.教师准备一些不同质量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糖果等。

3.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质量的概念:“什么东西,越用越少,放在桶里,清清楚楚?”让学生猜测,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然后,教师进行一个实验,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初步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教师准备的不同质量的物体。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测量质量。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体会,讨论如何准确测量质量。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测量质量的注意事项。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1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教案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1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教案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第1 课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探究:经历观察、归纳、比较等方法,研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固定的形状。

3.科学态度、STSE在科学探究中能细心观察,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液体、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集气瓶、蚊香、打火机学生准备:七巧板、烧瓶、烧杯、锥形瓶、试管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一:1.教师出示几种形状,问:你认识吗?是什么形状?(三角形、长方形……)2.拼一拼:请你用七巧板中的形状,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5 分钟,择优展示,学生解说自己的作品)3.讨论:在你拼图的过程中,七巧板小块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吗?(没有)二、活动二:1.做一做:请你摸一摸你的课桌、铅笔等物体,用最快的速度、最安静的状态把它们整理好。

(3 分钟)2.说一说:它们的形状可以随意发生改变吗?(不可以)3.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

三、活动三:1.提问:回忆之前我们学过的和水有关的知识,液体有固定的形状吗?(没有)你有什么办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观点?2.实验: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液体没有固体的形状,并动手完成实验。

3.分享:请一个孩子上来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鼓励学生大胆说)4.观察连通器(或倾斜烧杯)中的水面,提问:现在这些容器里的水,它的表面都是什么状态?(平的,学生如果说不出,也可以画出来)那如果把它倾斜着看呢?(还是平的)5.小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且,静止时它的表面会保持水平。

四、活动四:1.提问:气体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怎样证明?2.设计或演示:教材40 页的实验,收集蚊香的烟雾,先盖上瓶盖,再打开,学生观察现象?这说明什么?烟雾为什么会跑出来?3.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充气物品,问:如果气体有固定的形状,所有充气物品都应该怎么样呢?4.小结: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三年级【科学(湘科版)】《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课程全高清带备注

三年级【科学(湘科版)】《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课程全高清带备注

本课总结
做好《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学习准备
冰块
气球

电子秤
橡皮泥
托盘天平
松开注射器的 活塞时
发生的现象
数值(mL)
我的发现
压紧注射器的 活塞时
拉开注射器的 活塞时
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空气总是能充满它 所在的空间
30mL
18mL
30mL
38mL
水有确定的体积吗?
实验步骤: 1.首先将注射器的管口浸入 水中,然后将注射器的活塞 拉至一定高度,使注射器内 “吸”满了水。再用橡皮堵 住注射器出气口,观察现 象,记录数值。
水有确定的体积吗?
2.用力向下压紧注射 器的活塞,观察发生 的现象,记录数值。
水有确定的体积吗?
3.松开手,观察发生的 现象,记录数值。
水有确定的体积吗?
4.向上拉开注射器的活 塞,观察发生的现象, 记录数值。
学习任务二
在注射器中吸入一定量的水,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的出气口,压紧 和拉开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量筒A
量筒B
100ml
量筒A
量筒B
100ml
100ml
量筒A
量筒B
量筒C
100ml
100ml
量筒A
量筒B
量筒C
100ml
100ml
100ml
量筒A
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量筒C
100ml
100ml
100ml
学习任务三
量筒A 一杯水的体积 [毫(háo)升]
量筒B
量筒C
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玻璃 易碎
空气有确定的体积吗?
第二步:用力将注射 器的活塞向下压,观察发 生的现象,记录数值。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设计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物质三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不是很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物质三态变化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

2.让学生掌握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

2.难点:物质三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质的三态变化。

2.观察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的不同状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和理解物质三态变化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冰、盐、蜡烛等。

2.实验器材:烧杯、杯子、勺子、显微镜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物质三态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有什么不同?2.呈现(1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展示物质的三态变化。

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物质的三态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物质为什么会发生三态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湘教科学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科学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科学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2019年新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发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实验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樟树坪小学朱四湖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 、“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学习了观察”等六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及反思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学科领域:科学(探究物质属性)年级:三年级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1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形状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特性。

难点: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物质形状相关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物质准备:各种形状的固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液体(如水、果汁等)、气体(如空气)。

实验器材:放大镜、滴管、容器、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形状特性。

2. 探究活动一:观察固体形状教师提供各种形状的固体,学生分组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固体的形状。

3. 探究活动二:观察液体形状教师提供液体,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液体的形状。

4. 探究活动三:观察气体形状教师提供气体,学生用容器捕捉气体,观察其形状。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物质形状相关的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7. 板书设计: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无确定的形状气体:无确定的形状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观察液体和气体的形状时,部分学生难以准确描述其形状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七、改进措施1. 针对学生观察液体和气体形状时的困难,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提供更多具体的描述词语,如“扁平”、“膨胀”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

2.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与物质形状相关的现象,以此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生能够了解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探究:学生能够通过使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3.科学态度: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细心观察,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热爱大自然的事物。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生能够在探究中热爱大自然的事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难点:理解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教学模式和方法】模式:科学探究课课型。

方法:实验探究法。

器材和资源】教学准备:课件、长条气球、两个大小相同的水瓶(含半瓶滴了红墨水的水)、实验记录单。

分组实验:七巧板、水槽、水、不同形状的玻璃、打气筒、各种形状的气球。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四句话引入课题,让学生思考物体的特点。

2.探究固体、液体、气体的形状通过使用七巧板拼图,让学生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计划,比较不同的图案的形状。

3.理解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的表面是否保持水平。

使用不同形状的玻璃和水,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保持水平。

4.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理解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教学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究固体、液体、气体的形状,理解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热爱大自然的事物。

师:我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固体有确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是液体在静止时会保持水平。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生:固体有确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是液体在静止时会保持水平。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可以把固体和液体都归为什么类别呢?生:物质。

湘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湘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探究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3.科学态度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能细心观察,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难点: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七巧板、塑料收纳箱、玻璃弹珠、积木、儿童小玩具、水、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打气筒、各种形状的气球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盖片、火柴(打火机)、蚊香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读一读:苹果直接能拿起,饮料盛放用器具,捕捉空气要封闭,三种状态分仔细。

2.聚焦问题:固体、液体、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二)新课学习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吗(1)动手实验:分组,尝试用七巧板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

(2)汇报展示拼出的图案。

(3)交流:在拼图的过程中,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吗?这说明了什么?(4)小结: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它有确定的形状。

(5)思考:积木、苹果、玻璃弹珠等“宝贝”,也有确定的形状吗?(6)再次动手实践:摆一摆,试一试,然后整理好你的百宝箱。

(7)继续交流并得出结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2.液体和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1)动手实验: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观察水的形状。

(2)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画出水的形状。

(3)交流:水的形状改变了吗?(4)小结: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5)继续观察:观察各种容器中的静止状态的水面,你有什么发现?(6)小结:在静止状态的水面会保持水平。

(7)演示实验:点燃蚊香,用倒扣的集气瓶收集一些烟雾,正放盖上玻璃片,观察,接着移开玻璃片,观察。

(8)交流:瓶中的气体,在有盖和无盖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现象?(9)小结: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无盖的情况下,气体会跑出瓶外。

三年级【科学(湘科版)】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3学习任务单

三年级【科学(湘科版)】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3学习任务单
准备材料: 七巧板、 塑料收纳箱、 玻璃弹珠、 积木、 儿童小玩具、 水、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 各种形状的气球
课前思考:固体、气体和液体有确定的形状吗?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尝试用七巧板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

思考:在拼图的过程中,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发生变化了吗?说明了什么?
【学习任务二】 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画出水的形状
容器A中水的形状
容器B中水的形状
容器C中水的形状
思考:水的形状变了吗?观察各种容器中静止后的水面,你有什么发现?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学科科学ຫໍສະໝຸດ 年级三年级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对比的观察方法,总结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在静止时表面一般会保持水平。
课前学习任务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教学设计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教学设计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形状的概念,区分具有确定形状和不具有确定形状的物体,并能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和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体形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确定形状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确定的形状。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特殊物体形状的判断,以及理解物质状态对形状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各种形状的固体物体,如积木、球体、立方体等。

2、液体材料,如水、食用油等。

3、气体材料,如气球、打气筒等。

4、实验器材,如容器、模具等。

5、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书本、篮球、水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二)新课讲授1、讲解物体形状的概念结合实例,向学生讲解物体形状是指物体外部的轮廓和形态。

2、固体的形状(1)展示各种固体物体,如积木、球体、立方体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模具塑造固体形状,观察固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形状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得出固体具有确定形状的结论。

3、液体的形状(1)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让学生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液体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形状。

(3)通过实验,将水和油倒入同一个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分层现象,进一步理解液体的流动性导致其形状的不确定性。

4、气体的形状(1)给气球打气,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

(2)让学生思考气体为什么难以确定形状。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气体在不同容器中的扩散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气体的无定形特点。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这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排列和运动方式不同所导致的。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及反思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及反思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常见物体的形状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物体形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状。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形状的稳定性。

3. 学习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形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形状,探究物体形状的稳定性。

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形状。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描述它们的形状。

2. 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物体形状的稳定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物体形状的特点。

4. 讲授法:讲解物体形状的数学描述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圆柱体等。

2. 准备实验材料,如积木、沙子等。

3. 准备数学描述形状的卡片。

教案及反思:一、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提问:“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解1. 教师展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球、正方体、圆柱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形状。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物体形状的特点。

3. 教师讲解物体形状的数学描述方法,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三)实验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形状的稳定性。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与组内同学交流讨论。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物体形状的特点和稳定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常见物体的形状特征,掌握了物体形状的数学描述方法。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了合作意识。

整节课下来,学生对物体形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新版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新版

1.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发现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实验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一、空气占据空间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

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学习了观察”等六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湘教版(一起)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湘教版(一起)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三课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2.科学探究能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物质的形态变化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3.科学态度、STSE培养学生认真操作和使用天平、实事求是读数的科学态度;有探究兴趣,探究研讨中能接纳他人的正确意见完善自己的探究方案。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难点:能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物质的形态变化后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材料:橘子,气球,打气筒,蜡烛,火柴,天平,苹果,橡皮泥,杯子,冰块,水。

学生准备材料: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复习:固体、液体、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2.讨论:固体、液体、气体有确定的质量吗?(回顾联系《空气有质量吗》一课,懂得质量就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二)新课学习1.改变质量(1)提供结构化的材料:固体(例如蜡烛、橘子)、液体(例如水)和气体(气球内的气体)、天平。

(2)讨论:怎样改变物体的质量?(3)实验设计交流:改变物体的多少,并借助工具(天平)来测量。

(4)学生实验。

橘子剥皮,水倒掉一些,气球放掉一些气,蜡烛点燃……改变的前后都用天平进行测量。

(5)小结:当橘子剥皮、水被倒掉一部分,气球的空气被放掉一部分时,改变前后都用天平进行测量,发现做了这些改变,物体的质量就发生了改变,都变少了。

(5)继续讨论:当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时,物体的质量会变吗?(6)小结并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物体的质量也不变。

)2.它们的质量改变了吗(1)再次提供结构化的材料:橡皮泥,冰块,杯子,天平,充有空气的气球。

(2)讨论:改变物体的形状,它们的质量会变吗?(3)实验设计交流: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让冰块融化成水,改变气球的形状但不放气……改变的前后都用天平进行测量。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 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认识常见物质的用途和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准备:1.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多媒体设备教学活动:课时一:科学是什么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激发思考:提问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导他们思考科学的定义和作用。

3.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能流动吗?”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实验规律。

4. 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科学是什么,并总结实验的步骤和观察的方法。

课时二:物质的性质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质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物质的注意。

2.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和油混合会发生什么?”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物质的性质。

3. 拓展探究: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常见物质,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小结:让学生总结物质的性质,并思考物质的用途和特点。

课时三:物质的变化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水变成冰会发生什么?”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物质的变化规律。

3. 拓展探究: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物质,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 小结:让学生总结物质的变化规律,并思考物质变化的原因。

课时四:科学实验1. 导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 探究实验:进行一个较复杂的实验,如“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科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

2024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4.1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教案)

……
1.观察导入[材料准备:石头、木块、橡皮、水、果汁、
一、聚 焦问
题:物 质的三 种形
醋、充气气球,PPT] 提问1:用摸一摸、捏一捏、倒一倒、压一压等方法,观察
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物品名称 石头
探究方法
我的发现
态。
木块
(预设
橡皮

5分
果汁
钟)

充气气球
空杯子
全班交流、分析。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3:固体、液体和气体有什么特点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水的形状根据容器的形状会变化,小河中流动的
水,会根据地势,河床改变形状。空气也随着盛装的容器而变
化形状,飘散到空中的空气,根本看不到具体的形状。固体有
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3.描述三种形态。 提问:物质都是由粒子组成的。你能用粒子描述,物质的
)
5.物质的形态与物质的粒子排列有关系。(
)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B
1.√ 2.× 3.√ 4.× 5.√
五、整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六、板 书设计
固体 液体 气体
4.把水倒入 U 形瓶中,水的形状是(
C.充水的气球 )。
A.C
B.U C.O
D.L
5.把装有水的杯子倾斜后,水面是( )。
A.斜的 B.平的 C.凹下去 D.凸起来
二、判断题
1.七巧板有确定的形状,苹果也有确定的形状。(
)
2.静止的水面,都是斜的。(
)
3.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一课它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3.科学态度、STSE
在科学探究中能细心观察,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难点: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固体、液体、气体是否有确定的形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七巧板、塑料收纳箱、玻璃弹珠、积木、儿童小玩具、水、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打气筒、各种形状的气球
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盖片、火柴(打火机)、蚊香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读一读:苹果直接能拿起,饮料盛放用器具,捕捉空气要封闭,三种状态
分仔细。

2.聚焦问题:固体、液体、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
(二)新课学习
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吗
(1)动手实验:分组,尝试用七巧板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

(2)汇报展示拼出的图案。

(3)交流:在拼图的过程中,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吗?这说明了什么?
(4)小结: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它有确定的形状。

(5)思考:积木、苹果、玻璃弹珠等“宝贝”,也有确定的形状吗?
(6)再次动手实践:摆一摆,试一试,然后整理好你的百宝箱。

(7)继续交流并得出结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2.液体和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
(1)动手实验: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玻璃容器,观察水的形状。

(2)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画出水的形状。

(3)交流:水的形状改变了吗?
(4)小结: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5)继续观察:观察各种容器中的静止状态的水面,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在静止状态的水面会保持水平。

(7)演示实验:点燃蚊香,用倒扣的集气瓶收集一些烟雾,正放盖上玻璃片,观察,接着移开玻璃片,观察。

(8)交流:瓶中的气体,在有盖和无盖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现象?
(9)小结: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无盖的情况下,气体会跑出瓶外。

(11)继续讨论:观察生活中的充气物品,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2)得出结论: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三)整理,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