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及启示_以卢卡奇_葛兰西和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为例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 复习
国外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和一贯的学派或思想体系,不同的学派和代表人物的主张和观点相差很大,所以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特征,但其主要特征有两点:第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紧密地结合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却将理论和实践分离了开来。
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这三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流亡生活和与世隔绝,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西方政治组织和工人运动的结束。
从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就以自己的特有语言来说话了,它与工人阶级的距离越来越远。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虽然建立了各种名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但大都并不想把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
尽管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理论与实践是分离的,但这主要是说他们不亲身参加革命的组织和运动,并不是说他们不关注实践问题,否定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
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对革命的前途和未来持有悲观态度,但他们仍然没有完全放弃革命的希望。
他们寄希望于在理论中求证出革命失败的真实原因,力图阐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通过新的手段和途径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
第二,研究重心的转移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有机整体。
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哲学却成了唯一重要的因素。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主题被或多或少地弃置一旁。
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哲学,主要从事哲学的研究,所以他们的思考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脱离普通大众,对革命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小。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心转移还包括从研究物质因素向着研究精神因素、从研究经济基础向着研究特定上层建筑的转移。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定性的物质概念,转而探讨精神因素所起的巨大甚至决定作用。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对特定上层建筑的研究,特别是强调对文化现象的研究。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是经济基础单向地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的许多因素也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都是探讨人的自由和认同感的问题,但二者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阐述方式。
卢卡奇认为,人类世界产生了“物化现象”,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把人的活动、感情、思维等抽象的东西看作是具体的、物质的,人们开始以一种完全的虚拟逻辑来思考这些东西,并将它们转化为实际的存在。
卢卡奇称之为“再物化”,这种再物化必然导致人与现实之间的疏离,人们不再是主宰生活的主体,而是受到物化发展的掌控。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是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产品、打碎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联系的历史过程。
劳动者失去了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掌控,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更加依赖于雇主和资产阶级。
此外,劳动者还将自己的劳动看成是一种痛苦或麻木的羞辱,并将工作与个人的愿望和需要分开。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异化不仅指人与工作、社会联系的断裂,更是指人与自己的身体、自我、人类本身之间的断裂。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现代社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着重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的本质。
此外,卢卡奇的理论更倾向于社会心理学,而马克思的理论则注重社会历史学和经济学。
最终,两种理论都试图刻画现代社会中人与自己、社会之间的深刻冲突,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美学史》第十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一、文艺与社会
构成葛兰西美学理论基础的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把文艺看成意识形态的组 成部分,二是强调文艺活动具有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重要特点。葛 兰西十分重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文艺与政治的联系,这是由他 对文艺本质的基本看法所决定的。他认为,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作者应该生活于现实世界,体验它的各种彼此矛盾的要求,而不可表达 仅仅从书本上讨得的情感 ”,作者应当“展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社会最先 进的部分的命运,揭示蕴含于现今世态习俗的历史的发展”。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美学
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即便在西方,马克思 主义也引发了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因而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 虽然由于时代的演替和多元,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展现出完 整的统一面貌。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原则还是得到了或多或少 的继承和弘扬。
西方美学史
朱立元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审美特性论
从学理角度来看,单单将现实主 义定位在把握本质这一点上还是 不够的,因为其他意识形式如科 学等同样以此为目标。就文学艺 术对现实本质的把握来看,有个 审美的问题,也就是说,那是审 美的反映,是以审美方式展开的。
主观性
首先,审美是指其间有主观性因素。卢卡奇在其《审美特性》一书中反复 强调,艺术反映论“根本不会贬低主观性的作用和意义,更不用说去否定 主观性。相反地人们可以放心地确信,正是辩证唯物主义,与任何极端的 主观主义现代理论相比,能够更为具体地把握主观性 ”。艺术使人真正回 到了人自身,它是按人自身的逻辑展开的。这具体表现为理想。正是由于 艺术有这种主观性因素,它才具有反物化的功能。卢卡奇说:“真正的艺 术按其本质说来内在地含有反拜物化的倾向。”“反拜物化”是指物回到 它本身的自在存在,也就是合自己目的的存在。艺术是对现实的审美反映, 之所以说审美,就是因为其间有着鲜明的主观性因素,有着合自身目的的 因素。
【2016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及评述【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及评述【正文】综观2005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热点仍集中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具体而言,其特征表现如下:一是继续追踪和深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物和问题的研究,如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和列斐伏尔等;二是扩展并加强了对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深度挖掘;三是对后马克思主义或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明显的进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和流派的研究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化的浪潮和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景观,以及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迫切性,国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似有重“热”之趋向。
因此,整理并发掘已有的史料,立足于新的视野,重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流派,就成为一项摆在面前的重要工作。
就过去的一年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覆盖了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列斐伏尔和阿尔都塞等人,也包括了各个思想流派,如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等。
既有新译着的面世,也有立足新角度的深入挖掘。
1.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研究在过去的一年中,对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和晚期列斐伏尔等人的研究是国内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首先要提及的是卢卡奇的一本重要著作《理性的毁灭》,于2005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从意识形态上对德国法西斯主义做了“追究既往”式的思想清算。
作者把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责追溯到了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学说,对自20世纪起的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源流、演变和社会后果等做了系统的考察和批判。
作者认为叔本华、尼采等人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在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承担了不可推卸的“思想责任”。
卢卡奇的这一观点在我们看来并不陌生,也不一定完全赞同,但此书的出版为国内的卢卡奇研究提供了另一新的材料来源。
另外,其它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卢卡奇的思想做了分析。
日常生活的界定--读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的界定--读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蒋成贵【摘要】阿格妮丝·赫勒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对日常生活做了比较深刻的分析。
赫勒通过对“个体再生产”、“人类条件”和“‘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逐层次分析,比较清楚地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
在此基础上,赫勒分析了“‘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的三个组成要素的特殊属性及共同特征。
% Agnes Heller made a deep analysis of everyday life in her book Everyday Life. Heller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individual reproduction”,“human condition”and“objectified internal nature”to clearly unveil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life. Thereupon, Heller analyzed the special properties and the common feature of the objectified internal nature.【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日常生活;内涵;特殊属性;共同特征【作者】蒋成贵【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89.1阿格妮丝·赫勒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公认为是该学派的发言人。
《日常生活》是赫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20世纪兴起的生活世界理论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是迄今所见的有关日常生活的比较系统和比较完整的专著。
它代表着赫勒早年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理论出发所开展的社会批判。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目录【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一、物化和物化意识 (1)二、总体性原则和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2)三、阶级意识与阶级革命 (3)●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一、“哲学转折”与总体性原则 (4)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理论 (5)●葛兰西的西方革命观与实践哲学构想一、西方革命观 (5)二、实践哲学构想 (6)●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论和希望哲学一、人类文化精神的博采与升华 (7)二、乌托邦精神与希望哲学 (7)【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表述一、人本主义与异化理论 (9)二、批判理论 (11)三、否定的辩证法 (12)●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一:意识形态批判一、意识形态(ideology)理论的演化 (14)二、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 (14)●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二:技术理性批判一、启蒙的辩证法 (15)二、技术统治与单向度的人 (16)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17)附: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 (19)●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三:大众文化批判一、本真的文化(艺术):自由与超越 (21)二、大众文化:欺骗与操控(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主要观点) (21)- 1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范例之四: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一、压抑性的心理机制——《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的性格结构批判理论 (23)二、弗洛姆的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批判理论(一)“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逃避自由》1941 (25)(二)非生产型(非创造性)的性格结构 (26)(三)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1976)(27)●法兰克福学派问题解析 (27)附: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一种演进思路 (32)【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概述一、一种概念阐释 (35)二、一种特征分析 (35)三、一种发生学分析 (35)四、一种类型学分析 (35)●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彰显形态一、从存在主义到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35)二、历史人学的基本构架1.历史人学的方法论思路 (36)2.历史人学的基本阐释 (37)●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弱化形态一、关于自然的哲学阐释——《辩证唯物主义》1938 (38)二、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分析 (39)三、异化理论 (39)四、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40)【西方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德拉-沃尔佩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科学的辩证法: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与历史主义的唯物主义 (41)二、社会主义:平等、民主、自由 (42)●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一、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44)二、结构主义的本文解读法:“依据症候的阅读” (44)三、认识论上的断裂:科学与意识形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45)- 2 -五、结构主义的实践理论 (49)【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实践派一、实践哲学的理论框架 (50)二、彼得洛维奇:实践哲学与革命思想 (51)三、马尔科维奇:人道主义与辩证法 (51)四、弗兰尼茨基:社会主义与异化 (52)附:论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辩证法观 (52)●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一、激进需要与激进哲学——赫勒 (53)二、当代资本主义:形式民主——波拉尼 (53)三、现存社会主义:《对需要的专政》(费赫尔、赫勒、马尔库什合著) (53)四、第三条道路:激进民主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54)●波兰的新马克思主义一、科拉科夫斯基:意识形态批判 (54)二、沙夫: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54)●捷克斯洛伐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一、具体(性)与总体(性) (55)二、伪具体的世界 (56)三、具体总体的生成与人的实践 (57)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 (57)●后马克思主义1.简介 (57)2.拉克劳、墨菲《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走向一种激进的民主政治》1985 (57)- 3 -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笔记【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辩证法思想一、物化和物化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是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卢卡奇的文化批判的依据是物化和物化意识理论,而其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是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
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
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纪兰西(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㊀㊀摘要:20世纪以来ꎬ日常生活进入哲学研究的视野ꎮ日常生活理论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反思和担忧ꎬ从研究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入手探寻日常生活的内涵ꎬ是一种微观的分析视角ꎬ并且这一话题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的关注ꎮ赫勒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ꎬ对日常生活问题引发思考ꎬ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诸如自在的类本质㊁自为的类本质㊁人道化等有价值的观点ꎮ关键词:赫勒日常生活自在的类本质自为的类本质人道化中图分类号:B50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240-02㊀㊀在20世纪ꎬ日常生活成为许多哲学家关注的问题ꎮ这一问题的提出反映出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ꎬ并需要转换一个新的思路回到人们生活当中ꎮ赫勒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ꎬ也将日常生活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ꎬ并经过坚持不懈的热爱提出了一系列的深刻观点ꎮ这些观点的提出将有助于人类走出异化的困境ꎮ一、关于日常生活的界定赫勒对日常生活的架构是从两个方面确立的ꎮ一方面ꎬ她尝试从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入手ꎻ另一方面ꎬ她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者进行比较来对日常生活界定ꎮ赫勒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ꎮ她提出一个社会要想生存下去就不能没有个体的生产ꎮ在这种说明下ꎬ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看作个体的再生产ꎮ赫勒在«日常生活»中指出: 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ꎬ他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ꎮ我们可以把 日常生活 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ꎮ [1]p3在此基础上ꎬ赫勒将日常生活进一步划分:一是指在历史的发展中可变的部分ꎬ它的变化不会造成人类生活的根本变动ꎻ二是不可变的部分ꎬ人类生存不能缺少的基本要素ꎮ赫勒认为ꎬ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不可变的部分ꎬ她称为人类条件ꎮ关于人类条件至少要有语言㊁交往㊁工作㊁理解等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ꎮ对于人类条件ꎬ赫勒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领域ꎬ一是人类长期保持的习惯世界ꎻ二是人类在活动中的对象世界ꎻ三是人类日常的语言交流ꎮ我们可以将以上三个领域看作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ꎮ在习惯世界中的人们需要掌握习俗以及社会中的一定要求ꎬ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通过达到来符合社会环境从而进行社会活动ꎮ那么ꎬ个体所谓的再产生就隶属于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再生产ꎮ就一般情况而言ꎬ人们从出生起必须学会其生活的社会中的习惯方式ꎬ也许是很复杂多样但这是其生存的需要ꎮ对于掌握要提到一定的可容忍的程度ꎬ在对社会中的习惯模式学习的过程中ꎬ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好一切事物的惯用模式以及自如地成功运用ꎮ然而ꎬ在现实社会中生存需要习得最一般的环境中的习惯方式ꎬ达到对其技能中的最低的掌握能力ꎮ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自然的ꎬ它一定会存在一些困难的情况ꎬ至少有一点是人的能力的不同ꎬ但是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都会设法去完成这一过程ꎮ对于习惯体系的拥有不是自发的ꎬ也不是随着人的成年就会停止的ꎮ我们可以看到ꎬ当向越高层次前进时ꎬ习惯的习得越复杂ꎬ达到的时间会越慢长ꎬ效率也随之降低ꎮ关于获得相关水平的能力的人们ꎬ在成长的剩余阶段就可以积淀生活中直接以及间接的经验ꎮ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已经达到个体的再生产ꎬ这是可以确定的ꎮ如果假设人们从静态的环境中脱离到其他的环境ꎬ比如参与到军队中ꎬ如果想作出一定的成绩和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必须再次掌握新的东西ꎮ社会处于动态ꎬ人们就需要不断通过习得来实现自身生存水平的提升ꎮ如果人们将学习过程停留在成年阶段ꎬ这样的情况是不现实的做法ꎮ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ꎬ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或担当新的角色ꎬ一定程度上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ꎬ比如需要学习一定的新的习惯和礼仪等方式ꎮ不止这一方面ꎬ人们生活在持续变化的情况中就需要具有快速的应变能力ꎬ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ꎮ因而ꎬ人们终身都要处于动态性的不断搏斗当中ꎬ但是充斥着搏斗的社会却能为人们提供其他的选择ꎮ动态的社会状态不同于静态社会的狭窄的区域ꎬ一般人们在成年时可以视为获得了狭窄区域最低技能习得ꎬ进而他们可以为自己选择除此之外的其他新的区域以此得到更多的机会ꎮ但是对于个人来说ꎬ技能的掌握需要持之以恒ꎬ在一定的时期ꎬ这样的技能会不间断地持续得到锻炼ꎬ这是日常活动中的一项也是社会活动模式持续发展的基础ꎮ这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ꎬ它是确认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变化在一定群体中担当角色的过程ꎮ在日常社会中ꎬ个人会以多种方式来达到自身的对象化ꎮ当个人在塑造自身的直接环境时也是对自身的塑造ꎬ就像在教育中在传授自身世界的经验和感受时ꎬ是将占有这个世界的我自身对象化ꎮ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教育领域ꎬ常见的工作中进行问题的商讨这一过程就会出现工作经验的传授ꎮ在经验的传授中就会无意间产生榜样的影像ꎬ在日常生活的关系中类似的事情还存在很多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同对象化的过程打交道ꎮ在赫勒看来ꎬ在社会领域下将习惯㊁语言㊁对象形成的规范称具有自在性的ꎮ她又将马克思和卢卡奇的类本质和对象化定义为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ꎮ赫勒提出人的所有对象化的领域可以划为自在的㊁自为的以及自在自为的类042现代交际 2018年7期㊀㊀作者简介:纪兰西ꎬ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硕士ꎬ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ꎮ本质的对象化ꎮ自在的类本质具有人自然拥有的经验ꎬ赫勒非常关注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并认为是人类文化的开端ꎬ也是自为的对象化的前提ꎮ对于自为的类本质对象ꎬ赫勒认为是科学㊁神话㊁艺术㊁传说等等ꎬ它们的存在为生活增添了意义以及体现了当时人性的自由ꎮ通过对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㊁个体的再生产㊁人类条件三个方面的分析ꎬ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变得比较清晰ꎮ然而ꎬ赫勒又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ꎮ从而使人类社会划分了三个领域ꎬ一是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ꎬ也可以称为自在的对象化领域ꎬ这一领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ꎻ二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领域即自为的对象化领域ꎬ它是基本领域的起源ꎻ三是存在于基本领域和最高领域之间的自在自为的领域ꎬ又可以称为制度化领域ꎮ二㊁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赫勒对日常生活领域界定后ꎬ又进一步揭示自在的对象化领域的一般图式ꎬ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ꎮ关于日常生活批判ꎬ赫勒强调自在的对象化领域存在异质的特征ꎬ而这种异质活动存在一般图式的支配ꎮ为了深层次对日常生活一般图式的分析ꎬ赫勒提出重复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二者的区分ꎬ但两者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ꎮ她指出: 我使用重复性 实践ꎬ指谓某种在某一时期产生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ꎬ而现在被自发地实践的思维ꎻ用 创造性 思维指谓被用于问题的意向性解决之中的思维ꎮ [1]p124赫勒采用过一个例子加以说明ꎬ一个人第一次越过一道沟时ꎬ他感觉解决了问题ꎬ这属于创造性实践ꎬ可是在这之后数次越过时ꎬ这就成为重复性实践ꎮ在赫勒看来ꎬ重复的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是局域主导地位的ꎮ因而ꎬ她一方面对日常生活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ꎬ另一方面对日常行为和思维的一般图式进行阐释ꎮ赫勒指出ꎬ自在的类本质中存在着共同的特征ꎬ而这些特征就构成了日常生活和思维的基本框架ꎬ自在类本质的对象化存在五方面的共同特征ꎮ第一ꎬ重复性的特征ꎮ 自在的 类本质活动是重复的活动ꎮ单一性的行为不是习惯行为ꎬ偶然一次所处理的对象不会由此成为具有具体意义的对象ꎬ唯一地表达过的词不是词ꎮ [1]p129第二ꎬ具有规范性特征ꎮ人们遵守着规范使其具有一定的作用ꎮ第三ꎬ各种符号系统ꎮ而有意义的存在才可能是符号ꎮ第四ꎬ经济也是节省的含义ꎮ在日常生活中ꎬ人们总是寻求 最低限度的努力ꎬ最低限度的创造性思维的投入ꎬ以及最低限度的时间持续(应当总是铭记ꎬ这是同给定目标或功能相关的)给予同等的强调ꎮ [1]p138第五ꎬ情境性的特征ꎮ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哪一方面都存在特定的情境ꎮ三㊁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基于对日常生活一般图式的揭示ꎬ赫勒进一步提出对日常生活价值学方向追求ꎬ并提出日常生活人道化的转向方式ꎮ她指出ꎬ日常生活的价值学追求认识到问题的两面性ꎮ一方面ꎬ个体再生产是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ꎬ而重复性实践同样不可缺少ꎮ正如赫勒所言: 并非所有行为(包括精神活动)都要求有创造性思维ꎬ或者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尺度上要求有创造性思维ꎮ在日常要求和日常活动的多元复合体中ꎬ如果他们都要求创造性思维ꎬ那么我们简直无法存活下去ꎮ [1]p125然而ꎬ另一方面重复性思维又存在着保守性这样的消极的特征ꎮ日常生活中经济化㊁实用性等方式可以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ꎮ如果日常生活对非日常的领域过多干涉将会导致社会发展的缓慢ꎮ赫勒提出ꎬ日常生活的进步可以说明日常生活的人道化ꎮ 我们的主要的兴趣ꎬ并不在日常生活和日常思维结构中可能出现的新因素ꎬ而在于现存因素的内涵ꎬ特别是价值内涵的转变ꎮ这一价值内涵在习惯的 文化 中已经可以发现ꎮ我们如何养育自己ꎬ我们食用何物和如何进餐ꎬ我们居住何处以及如何布置我们的房间 所有这些ꎬ都表达出类的人道化ꎮ [1]p53赫勒指出ꎬ日常生活的革命不在于一般图式而在于抛弃异化特征使之人道化ꎬ并提出几个方面的论述ꎮ第一ꎬ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在于达到自为存在ꎬ使个体再生产从自在向自为存在转变ꎮ人是具有一定的特质的ꎬ存在一种排他主义观并以自我为中心ꎬ而这种个性却代表了类的价值ꎮ因此ꎬ个性要同类本质建立一种自觉关系超越日常生活中的自在性ꎮ第二ꎬ在于日常知识的自然态度的改变ꎮ赫勒指出ꎬ日常知识具有重复性特点ꎮ因而ꎬ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ꎬ我们可以怀疑自在的规范ꎮ第三ꎬ日常交往的人道化ꎮ赫勒对日常生活分析中把其看作狭小的㊁封闭的环境ꎮ而日常生活人道化应是对人道㊁平等㊁自由的追求ꎬ日常交往关系也应该如此ꎮ她强调: 在给定社会中ꎬ产生于自由的㊁无约束的平等基础之上的个人关系(人际关系)的数目愈大ꎬ这一社会就愈加人道ꎮ [1]p211最后ꎬ日常生活人道化的核心是为我们存在ꎮ同样ꎬ赫勒也从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来提出对自由的追求ꎮ按赫勒的思想追求ꎬ日常生活如果成为人道化的理想之处ꎬ那么ꎬ自在的日常生活就成为 为我们存在 ꎮ 有意义的生活是一个以通过持续的新挑战和冲突的发展前景为特征的开发世界中日常生活的 为我们存在 ꎮ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世界建成 为我们存在 ꎬ以便这一世界和我们自身都能持续地得到更新ꎬ我们是在过有意义的生活ꎮ [2]参考文献:[1](匈牙利)阿格妮丝 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ꎬ2010. [2]AgnesHellerꎬEverydayLifeꎬLondonandNewYork[M].RoutledgeandKeganPaulꎬ1984:267.责任编辑:刘㊀健142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
日常生活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作为一种文化理论
日常生活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作为一种文化理论文/易晓明亨利•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具有哲学、政 治、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综合视域,在20世纪马克思 主义“文化转向”或者说在“文化马克思主义”之形成中 占有独特的位置。
我们可将其定位于“日常生活的文化马 克思主义”,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文化马克思主 义”、较早的葛兰西的“领导权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相映成趣,构成一幅交相辉映 的理论景观。
列斐伏尔将日常生活分为前现代、19世纪和二战后 三个阶段,其理论聚焦点在第三个阶段。
他将二战后的西 方社会界定为“消费受控制的科层社会”。
这个社会形态 中的日常生活,其特点是被技术所殖民、被消费所控制。
日常生活具有亘古不变的重复与停滞的一面,而发达的技 术社会的日常生活,则包含了技术、市场、消费等对日常 生活的影响和塑形,因而它一方面具有同质性,另一方面 又表现出更大的异质化的潜存性,被生产为一个独立的空 间,成为文化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场域。
日常生活自身的重复性与慢变化.使它过去一直为哲 学所排斥。
应该说,20世纪初超现实主义致力于突破日常 生活的日常性,并转向日常生活的神秘,对列斐伏尔H常 生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启示。
列斐伏尔建构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已不同于马克思 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框架中的日常生活批判,也不同于 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建构的日常生活与哲学、科学、艺术等非日常生活对照考察的知识框架,还不同于法兰克 福学派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批判基础上倡导审美 革命的理论视域。
总体上,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注劳动 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但将日常生活视为政治经济之 外的独立平台;在继承了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哲学的同 时,又调和了尼采的非理性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强化了 曰常生活屮的个体维度与空间维度;此外吸取了现代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神秘化的向往。
其思路摆脱了对日常生活 的政治化、经济化或历史化的一体化整体认知,真正完成 了日常生活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综合理论建构。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读后感_《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读书心得范文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读后感_《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读书心得范文《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是德国马克主义者柯尔施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一。
与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并列为早期西马的经典著作。
是了解西方马克主义起源的论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挂在嘴边,说的顺溜,但是具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怎么学习运用我很茫然,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我对此有了基本的认识,为了能更深的理解其精髓,便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读了一番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个神圣而抽象的名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定随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还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才得以根深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它的巨大威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个发展着的理论,是开放着的体系.它总是把掌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一句话,全面发展自己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的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改变社会和把人民的解放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忘掉人民和人民的利益就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抽掉,就是抛弃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深动的最感性的东西.只有真正的真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应当把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确保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为一个龙的传人,华夏儿女,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责无旁贷. 为此,我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全面的发展自己.一旦选择,便风雨无阻风雨兼程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现代实践理论相结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群众和单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和凝聚全体员工,引进人才和科学技术,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符合实际的具有人性化的科学的规章制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与时俱进.其次,要坚持要认真刻苦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走科学办厂的道路.再次,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在生活中的应用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我们的马克思基本理论课。
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
但是我们在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
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
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伦理学研究》2020年总目录
《伦理学研究》2020年总目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研究专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鲜明特征…………………………………吴潜涛(1·1)以道德模范引领新时代中国道德风尚…………………………………李建华(1·8)何以载德——公民道德的实践载体………曹刚(1·11)爱国主义研究论作为公民义务的爱国主义…………………………王泽应,杨笑沛(2·1)论近现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肖群忠,霍艳云(2·10)作为一种理性选择的爱国情怀………朱承(2·17)麦金太尔论自我与共同体的联结——兼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美德何以可能…………………………………詹莹莹(2·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论发展模式的正义之维……………何建华(3·1)“精准扶贫”的伦理基础及其限度…刘松青(3·7)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贡献……………………袁超(3·13)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研究“人民至上”与“生命至上”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意蕴………………………江畅(4·8)新中国70年榜样文化建构的演进图式及其启示…………………………柳礼泉,刘佳(4·16)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伦理机理与路径………………………………李长泰(4·2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动力及其实现逻辑…………吴增礼,黄春凤(5·1)社会主义道德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曲蓉(5·6)伦理学基础理论道德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的基本条件论析……………………………吴俊,王璇(1·44)无知与道德责任………………………虞法(1·50)论“同意”的个体性及其辩证转换…………………………吕耀怀,曹志(1·59)伦理环境的原始发生及其归责问题……………………………………晏辉(3·19)技术侵入:道德自由的传统与超越…………………………………陈万球(3·27)经典与阐释:论独立性道德知识何以可能…………………………………傅鹤鸣(3·33)论道德叙事…………………………文贤庆(3·38)新时代我国企业共享利益的公正实施机制……………………………郝云,贺然(4·28)公有制合理性的伦理论证…………………………李风华,谢华(4·36)论伦理理解…………………………庞俊来(4·44)从个人诚信到社会信任:价值观内在伦理秩序的建构………………宇文利(6·1)论公共服务精神的三重伦理维度及统一…………………………卫建国,高宇航(6·7)中国伦理思想荀子“礼”教的伦理秩序向度及其逻辑…………………………李萍,吴之声(1·69)传统家训的道德意蕴及其创新发展——以宋代《袁氏世范》为主要对象…………………………………杨峻岭(1·75)探求心觉之路:儒家心学伦理精神研究…………………………………周德义(2·53)儒家伦理的价值及局限的现代诠释…………………………………马杏苗(2·59)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及其得失——一个由过程思维切入的思考…………………………………王计然(2·66)周礼的丰富内涵、深远影响和文化反思…………………………………孔润年(3·46)刘宗周道德本体与工夫合一的慎独说…………………………………陈睿瑜(3·52)从《尚书》到《论语》——儒家“君子”范畴的转变与固定…………………………………邓田田(4·73)《白虎通》“血缘情感”道德价值论证及其反思…………………………………冷兰兰(4·79)闻道反己:郭店儒简的修身论……谭忠诚(5·30)老子自然无为之道的伦理意蕴………………………张怀承,管亚苹(5·36)138孔子如何以君子变成圣人…………刘立夫(6·12)孔子“中庸”思想的道德指向………黄星星(6·21)北方王门对阳明学的义理辩进……阮春晖(6·28)王闿运《论语训》修养论探析………………………唐苇熠,王向清(6·35)外国伦理思想俄罗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存在主义人类学转向……………………武卉昕(1·79)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德福之辩………周慧(1·86)论勒维纳斯的伦理意向性…………陈攀文(1·93)论“愤怒”的道德地位…………………陶涛(2·73)卢卡奇、赫勒、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鲁芳(2·79)柏拉图论美德………………………盛传捷(2·85)信念、欲望与信欲:斯洛特与王阳明道德动机论之比较……………黄勇著,段素革译(3·58)生命伦理学语境中康德尊严观的重新阐释…………………………………李亚明(3·69)第欧根尼的“无耻”之辨正…………于江霞(3·77)论巴特勒政治伦理中的“可生存性”概念……………………………………肖巍(4·88)“关心自己”的主体——福柯晚期伦理思想及其女性主义应用…………………………………戴蓓芬(4·95)康德的自然权利说……………………龚群(5·41)康德与美德统一性问题……………董滨宇(5·48)忘恩必然负义吗——基于塞涅卡的分析………刘海娟(5·57)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对社会秩序整合的意义及其限度……………夏明月,华梦莲(6·41)罗蒂人类团结思想探析……………黄泰柯(6·49)重思家庭正义观——从罗尔斯谈起……………王智平(6·57)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焦点问题…………………………………曲红梅(1·16)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道德规范性重构…………………………………高广旭(1·2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伦理维度——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张霄(1·29)马克思与皮凯蒂经济平等观的比较研究…………………………………钟锡进(1·36)“塔克—伍德命题”的后半段——对“非道德的善”概念的批评与改进………………………李义天,谢延玉(4·51)马克思道德理论∶非功利主义目的论及其限度…………………………张彦,李家祥(4·58)马克思的平等主义立场——对马克思平等观念质疑的回应…………………………………晏扩明(4·6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理路………………………高国希,叶方兴(5·13)劳动道德价值赋义生发历史的伦理逻辑…………………………………田方林(5·22)共享伦理空间的共享性与空间伦理………………………向玉乔,邓世瑜(2·30)消解社会偏见和话语权的共享……周谨平(2·39)我国公益慈善伦理研究的梳理、反思与展望…………………………彭柏林,易璐(2·45)经济、政治伦理经济伦理与美好生活——基于经济运行基本过程的探讨…………………………龚天平,饶婷(2·94)中国共产党早期乡村制度建设与伦理秩序重建…………………………………张燕(2·102)财富创造中的道德与创新问题研究…………乔治·恩德勒(Georges Enderle)著张琳,陆晓禾译(3·98)论以自然为根的绿色发展伦理…………………………龙静云,吴涛(3·108)论团结问题………………左高山,段外宾(3·85)社会冲突中政治妥协的伦理审视…………………………刘勇,黄杨森(3·91)论中国制度优势的政治伦理基础…………………………彭定光,陈新(4·102)中国乡村治理的三个阶段及其伦理特征…………………………………刘昂(4·109)现代性政治伦理的四重镜像与中西王霸之争…………………………………靳凤林(5·65)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伦理精神和智慧………………陈丛兰(5·75)包容性治理的伦理意蕴……………邓集文(6·94)“政治认同”的哲学诠释……………余露(6·103)139全球正义观的伦理转向:从本体论思维到价值论思维………………张轶瑶(6·111)科技伦理机体哲学视域下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反思…………………………王前,刘洪佐(2·108)辅助技术的社会伦理挑战及应对…………………………陈四海,魏姗(2·114)儒释道的知识观与生命伦理学研究…………………………………邵龙宝(5·83)论数据空间中虚拟人的道德任性问题…………………………………陈亚慧(5·90)人工智能伦理何以可能——基于道德主体和道德接受者的视角…………………………………戴益斌(5·96)乡村伦理伦理情感内生之呼唤——基于对云南省建水县祭孔仪式的考察………………………………蒋颖荣(3·115)追寻乡土美德——以乡约为叙事线索的考察………………………………韩玉胜(3·122)伦理与生活公共健康制度伦理的可能性及基本框架…………………………………朱海林(6·62)论实践式美好生活的构建…………李双套(6·68)美好生活视域下体育产业供给侧的改革与善化研究……………………黄文宾(6·75)论立德树人的内涵…………………虞花荣(6·82)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意蕴…………………………梁满艳,曾平(6·88)青年学者论坛女性主义的平等观及其证成进路变迁…………………………………周冏(1·122)音乐的经验性、审美性和伦理性……………………………………郑琬馨(1·128)乡村振兴视阈下民俗产品开发的伦理导向研究………………………………王乐琼(1·136)公益性社会组织的道德自律机制研究…………………………………蒋玉(3·128)社会全面转型中的伦理秩序构建…………………………………李妍(3·125)温和的被遗忘权主张——基于权利的信息伦理视角………………………………胡晓萌(5·127)反全球平等主义理论的四个误区及其批评………………………………王莹莹(5·134)探索与争鸣试析道德绑架现象中的情感与逻辑……………………………………郁乐(1·99)意义的空虚感——查尔斯·泰勒论“现代性隐忧”及其效应………………………………张瑞臣(1·106)论潜规则文化的道德治理…………李彬(1·114)走向精神哲学:当代伦理学研究的形上期待——樊浩教授《“道德形而上学”三部曲》评析………………………………蒋艳艳(2·121)代际公正是个伪议题……………韩东屏(2·127)论中华传统居宅伦理的幸福生活追求………………………………敬晓庆(2·134)新时代老龄健康权利的平等性、优先性、发展性………………………………刘喜珍(4·114)争锋与反思∶近代中国军国民体育及其价值的再读………………………陈日升,刘斌(4·122)当代服饰审美的伦理批判与反思………………………………蒋建辉(4·128)伦理学视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问题…………………………………姜珂(4·135)道德有限性的道德分析…………唐代兴(5·10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程序伦理价值体系论纲…………………………左秋明,任丑(5·113)“全面二孩”政策的社会性别伦理探析………………………………李桂梅(5·121)寻找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边界…………………………陈化,马永慧(6·117)道德绑架的“善”幻想本质揭示…赵静波(6·125)康德“根本恶”与孔孟思想的比较:兼与邓晓芒教授商榷…………张智(6·131)平等如何可能——辛迪《有限与超越——人的二重限制及其平等》序……………………万俊人(4·1)140。
从卢卡奇到葛兰西
从卢卡奇到葛兰西“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柯尔施于1930年重版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的一个新增补的材料中,这个材料题为《〈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
在这片材料中,柯尔施提到了两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一种是“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而柯氏所指的西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简称,下同)概念的范围就是指卢卡奇及柯尔施自己所代表的与俄国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从此,西马这种思潮便在西方社会得以发展,并产生了好多的流派。
西马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对人类解放的苦苦探索,使这种理论在历经沧桑后,仍然熠熠生辉。
当人们已步入21世纪后,我们所面对的种种社会的弊端和困惑依然能从西马经典作家那里找到些许启示。
一西马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专家们一般都把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看作是西马的早期代表人物。
把他们生活的年代和社会作为西马产生的时代背景加以考证。
把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1923)一书的发表作为西马产生的标志。
法国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梅劳—庞蒂在其《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明确提出: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历史和阶级》是“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
所以,从西马产生的20世纪20年代来看,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实际上是对20世纪初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所提出的问题的一份答案。
它是在总结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西欧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20世纪2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中西欧革命却遭到了失败。
卢卡奇、柯尔施等人在总结革命失败原因,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认为革命失败原因就在于无产阶级之阶级意识的丧失,而这又是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决定论所导致的;同时,这也证明俄国革命道路在中西欧是行不通的。
到1923年,卢卡奇、柯尔施就分别著书,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形态的多样化问题前些年,国内学术界曾经提出并讨论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它是现实性的,是一元的;另一方面,作为学术探究的对象,它又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可以展开不同观点的对话、争论和研判。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可以被适当地、相对地区分为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
这里着重谈谈学术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学术形态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值得追求的,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开放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意义和促进作用。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形态应该形成多样化的格局呢?首先,马克思创立的哲学本身,就内在地蕴含着做出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从而为多样化的阐释提供了原初根据。
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其内涵都是丰富的而不是贫乏的,它必然地包含着做出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就给出了多样性诠释的文本基础。
以中国思想为例,韩非子就说过:“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譬如,“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 (《韩非子·显学》)西方思想自然也不例外。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离世后,就出现了所谓“新康德主义”,其中也有分化,如“马堡学派” 和“海德堡学派” 的分野。
黑格尔学派随着它的创始人黑格尔的去世而解体,衍生为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和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
其实,马克思作为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不可能摆脱这一命运。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中潜含着做出不同解释的可能性,这本身正是一种思想或学说富有内在生命力的表现。
其次,解释学背景的不同,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不同的学术形态提供了依据。
时代的裹挟不能不影响到哲学的建构和诠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常生活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常生活的表达首先是我对世界观问题的见解比以前更深了。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人不能脱离世界,不能脱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能使我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办事想事既能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又敢想敢闯具有创新意识。
这对我今后一生的事业开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哲学的开展也如同一场伟大的战争一样轰轰烈烈,虽然不见刀光剑影,鲜血淋漓,但也气壮山河,惊天动地。
哲学中有一局部,对于我们人生有很大影响。
有些道理,我们不信它,我们的生活是一个样子;信了它,就会立刻变了样子。
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疑心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
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
下面我就说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的人生的两点启示。
一、人生中的辩证法哲学就是在你人生中遇到拐点后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害处、右有右的害处。
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拟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那么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时机,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时机,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时机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表达出来的。
马克思哲学原理在生活的应用
马克思哲学原理在生活的应用1. 介绍马克思哲学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的一套思想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决定论等等。
这些原理不仅仅适用于社会和政治领域,也有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生活应用2.1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所推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应用唯物史观来理解社会问题的发展和变化,例如:•经济发展: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我们可以应用这一原理来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
•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运用唯物史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2.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了社会中存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都与阶级斗争有关。
例如:•劳动权益:工人阶级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是阶级斗争的一个方面。
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原理,在工作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会不公平:阶级斗争的另一方面是社会不公平问题。
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社会不公平现象,并为公正与平等的社会积极发声。
2.3 生产力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生产力决定论这一原理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例如:•环保问题:生产方式的变革对环境影响巨大。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超越个人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告诉我们,个人的价值和发展是依托于社会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摒弃个人主义思维,更多地考虑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3. 结论马克思哲学原理不仅仅适用于社会和政治领域,它们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国外马克思主义复习资料
一:卢卡奇的代表作及其主要观点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青年黑格尔》(1948年);《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1948);《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年)(一):《历史与阶级意识》主要论述到下面这些基本问题: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1):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是对辩证理论的一种误解,“自然辩证法”它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讨论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淹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本性的革命本性。
(2):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一方面他强调,在任何给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自然的形式,内容,范围和它的客观性都受到相应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他也主张人们关于自然知识的增长,应归结于社会辩证法。
(3):历史唯物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知识2: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1):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必然的现象(2):物化的具体表现:由于劳动分工,将生活分解成一块块;现实变的物化、僵硬化和机械化;人们只重视眼前的物,而忽视了对前途和未来的思考。
(3):物化意思的形成及其危害:粗糙的经验主义和抽象的乌托邦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没有感情。
3:渴望总体性(1):总体性范畴是具体的:认为专门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现实,绝不能站在社会现实之外去探索他的总体性范畴。
(2):总体性并不排除部分的多样性,但总体总是优先于部分(3):总体性范畴所指称的现实是一个动态性的发展过程(4):渴望总体性就是渴望领导权4:无产阶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卢卡奇认为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是唯一的,客体—因为它是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主体—因为它才有资格充当社会现实的认识者和改变者。
5:革命实践:社会现实的改变着(1):实践主要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现实;(2):实践和理论统一在历史进程的转变中;(3):实践是总体的转变者,他认为实践正确与否取决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发展。
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
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作者:纪兰西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7期摘要:20世纪以来,日常生活进入哲学研究的视野。
日常生活理论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反思和担忧,从研究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入手探寻日常生活的内涵,是一种微观的分析视角,并且这一话题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的关注。
赫勒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对日常生活问题引发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诸如自在的类本质、自为的类本质、人道化等有价值的观点。
关键词:赫勒日常生活自在的类本质自为的类本质人道化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240-02在20世纪,日常生活成为许多哲学家关注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提出反映出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并需要转换一个新的思路回到人们生活当中。
赫勒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将日常生活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并经过坚持不懈的热爱提出了一系列的深刻观点。
这些观点的提出将有助于人类走出异化的困境。
一、关于日常生活的界定赫勒对日常生活的架构是从两个方面确立的。
一方面,她尝试从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入手;另一方面,她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者进行比较来对日常生活界定。
赫勒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
她提出一个社会要想生存下去就不能没有个体的生产。
在这种说明下,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看作个体的再生产。
赫勒在《日常生活》中指出:“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他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
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1]p3在此基础上,赫勒将日常生活进一步划分:一是指在历史的发展中可变的部分,它的变化不会造成人类生活的根本变动;二是不可变的部分,人类生存不能缺少的基本要素。
赫勒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不可变的部分,她称为人类条件。
关于人类条件至少要有语言、交往、工作、理解等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对于人类条件,赫勒认为可以归纳为三个领域,一是人类长期保持的习惯世界;二是人类在活动中的对象世界;三是人类日常的语言交流。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辨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1. 引言1.1 介绍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一个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强调人们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被物化和异化的现象。
卢卡奇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被商品生产和社会分工所主导,导致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异化。
他提出了“再现”和“重建”两个概念,希望通过重建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关系,来解决人的物化和异化问题。
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则是强调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被剥削和异化的现象。
马克思认为,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失去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导致了工人对自己劳动的异化,进而导致了工人对自己的异化。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来解决工人的异化问题。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更侧重于人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扭曲,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侧重于生产过程中的剥削和工人的自我意识的扭曲。
两者都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但角度和解决方法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比较卢卡奇和马克思的理论差异和对社会的影响来深入探讨它们在当代社会的应用。
2. 正文2.1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围绕着个体与劳动、商品、资本之间的关系展开。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被物化的,也就是说,劳动者的劳动被抽象为商品的价值,而劳动者本身则变成了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这种物化使劳动者失去了对自身劳动的控制权,被迫顺从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现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虚拟化和异化化,劳动者失去了人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被动承受者。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现象导致了人们的关系变得冷漠和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金钱和物质所替代,导致了社会的异化和无情性。
卢卡奇认为,要摆脱这种物化和异化的状态,人们需要重新关注人性的本质,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社会联系,实现人的自由和尊严。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导论课件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包括对传统马 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继承、关注现代社 会的变化和发展、强调对马克思主义 的跨学科研究和多元化解读等。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多 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包括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现 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对后现代主义的回应等。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的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将推翻资产阶级 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总结词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用来描述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与其劳动产物的疏远和分 离的概念。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 义革命。革命胜利后,将建立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
划经济。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统治阶级如何通过意识形态手段来维护其统治地位。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手段,统治阶 级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灌输给被统治阶级,使其接受和认同统治阶级的利益。无产阶级需要摆脱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束缚,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
后马克思主义的演变
后马克思主义的演变
后马克思主义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批判和超越,它试图从 非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
代表人物
德里达、福柯、哈贝马斯等。
主要观点
后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已经无法解释当代社会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借助其他理论工具进行补充和修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及启示———以卢卡奇、葛兰西和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为例赵司空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欧马克思主义均在历史的重要时期发生了日常生活转向,卢卡奇强调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葛兰西强调文化领导权,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致力于个性伦理的建构。
日常生活转向涉及启蒙,启蒙与意识形态相关,而意识形态的有效性又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有关,同时也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欧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启示中国社会。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中图分类号:A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13)03-0129-23作者简介:赵司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启示”(项目编号:12CKS031)、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反思·批判·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动向”(项目编号:2010EKS001)的阶段性成果。
不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东欧马克思主义,当他们面临重要的理论转型时,都将视线转向了日常生活,这显然不能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巧合。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和葛兰西都有着理论上的日常生活转向;作为东欧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 )也有着日常生活转向。
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理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日常生活理论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阶级革命曾经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一个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无产阶级事业蒸蒸日上的年代,因此马克思的著作哲学分析Philosophical Analysis 第4卷第3期2013年6月Vol.4,No.3Jun.,2013哲学分析2013年第3期中也充满着革命胜利的热情与期待,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积极参加过无产阶级革命。
但是进入20世纪之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传统就开始发生分野,无产阶级革命在苏联的胜利并没有影响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在西欧,革命的前景仍然黯淡。
对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批判最终催生了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这一传统所开启的日常生活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传统在新的范式下经历了20世纪并进入21世纪。
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新范式开始于20世纪初,从卢卡奇对日常生活的研究、葛兰西转向市民社会,到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等,都说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革命已经让位于日常生活的渐进改革。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和葛兰西在批判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同时将研究视角转向了日常生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转向,这一转向一直延续到今天。
卢卡奇转向日常生活的方式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着手,他指出革命之所以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失败,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不仅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浸润在物化意识中,而且无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也浸润在物化意识中。
所谓物化,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变成了物;进而言之,物化意识就是不仅人在客观上变成了物,而且在主观上也接受了这种物化状态,将这种非常态看作是一种常态,并且因此失去了革命斗志。
所以卢卡奇认为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唤起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他说:“·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指·出·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出·路。
只要这一意识还不存在,危机就是固有的,就会回归到它的起点,就会重复原来的状况,直至最后在经历了无数的痛苦,走了可怕的弯路后,历史的直观教育使无产阶级完成它的意识过程并因而把历史的领导权交到它的手里。
”①葛兰西则通过转向市民社会而实现向日常生活的转向,他区分了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基本认识离不开对市民社会的认识(因为人们可以说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即强制力量保障的霸权)”②。
区分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一个政党要想获得政治领导权,就必须实现对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对于一个已经获取政权的政党而言,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那么就会产生“领导权危机”③。
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当权者的眼睛要向下看,向日常生活中的群众看,并且将群众的自发运动有效地组织和应用起来,以完成夺取领导权的使命或者达到维护政权的目的。
“对所谓‘自发’运动的忽视、更有甚者鄙视,也就是不能有意识地领导这些运动或不能把它们提到更高的政治层次,常常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④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6页。
②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③同上书,第168页。
④同上书,第161页。
列菲伏尔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经典观点是,日常生活是异化的、平庸的世界,日常生活批判则要用非平庸的眼光看待平庸的世界。
他说:“只有通过日常生活的批判,才能沟通阶级解放和个人解放之间的断裂,在革命前为宏观的经济和政治革命作准备,在革命后,把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状况,达到社会主义制度与个人的统一。
”①可见,个人解放与阶级解放的结合是列菲伏尔强调的重点。
通过对卢卡奇、葛兰西与列菲伏尔日常生活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两个重要的共同点:其一,转向日常生活就是转向微观世界,这种微观世界的革命区别于列宁主义的宏观阶级革命;其二,尽管日常生活批判是在宏观的阶级革命失败的情况下提出的,但是宏观的阶级革命仍然是日常生活批判的总体性目标,换言之,日常生活转向是通向总体性阶级革命的中介。
正是在后一点上,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理论区别开来了:一方面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也是将视角转向了微观世界,但是另一方面,赫勒不再将宏观革命作为总体性目标,而把日常生活转向仅仅看作是总体性目标的中介,相反,在日常生活领域实现个性解放才是她所追求的目标。
这样,日常生活在赫勒那里就成了目的本身。
二、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东欧发生“去斯大林化”运动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她的日常生活理论既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背景,也有东欧独特的政治背景,而她的日常生活理论之所以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也正源于东欧特殊的背景。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在批判层面,对于赫勒等东欧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在斯大林主义的统治下,日常生活成为批判当时体制的唯一突破口;在建构层面,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体现了东欧马克思主义者共同的人道主义诉求,人道主义诉求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对个性的追求,而不是对阶级解放的追求。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否与中国在现代化之初所面临的选择具有某种相似性呢?刘再复将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经历的三大意识觉醒界定为“‘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阶级’意识的觉醒”②,其中“人—个体”意识的觉醒就相当于赫勒所讲的个性的解放,转向日常生活,追求个性是对过度强调阶级与宏观政治的补充。
我们从国内的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谈起。
赫勒是国内最早介绍的东欧马克思①陈学明、吴松、远东编:《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②刘再复:《共鉴“五四”———与李泽厚、李欧梵等共论“五四”》,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及启示———以卢卡奇、葛兰西和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为例哲学分析2013年第3期主义者之一,而日常生活理论又是赫勒思想中最早被引进的部分。
《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0年第12期刊登了题为“赫勒尔谈马克思主义与东欧的未来”的访谈,在访谈中,赫勒提到她的著作《日常生活》的核心思想,即“改革只能是日积月累地进行,政治革命倒有可能蓦地爆发,但是生活方式的革命转变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时也会受到挫折。
”①沉寂十年之后,《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刊登了赫勒的“日常生活是否会受到危害?”,紧接着重庆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了赫勒《日常生活》的中译本,随后,围绕赫勒《日常生活》的理论研究也相继展开。
国内已有的对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着重于对《日常生活》这本著作的分析。
第二,强调日常生活领域的惰性特征。
第三,强调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的主旨在于使日常生活人道化,进而言之就是克服日常生活的惰性,发展人的个性,使日常生活从“自在的存在”变成“为我们的存在”。
然而,我们需要确定的是,一方面《日常生活》是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很重要的著作,但是另一方面,它毕竟也只是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出发点,后面还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其中,个性伦理学、后现代的家园都是她的日常生活主题的展开。
正因为如此,赫勒才从早年写作《日常生活》时的学徒期走向成熟的思想表达期,她的日常生活理论也才能够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成为其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奠基。
我们说《日常生活》是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出发点,因为尽管《日常生活》被看作是赫勒第一部体现其独立哲学探索的著作,但是它仍然打上了卢卡奇哲学的深刻烙印。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核心范畴“类本质”、“个性”、“社会性”、“对象化”等是晚年卢卡奇经常使用的,尤其体现在他的《审美特性》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
晚年卢卡奇对个性的重视,对个性与类概念的重视,相对于《历史与阶级意识》时期对阶级的重视是一个大的转变,这一点不仅被赫勒所捕捉、理解,而且在她的思想中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这也是晚年卢卡奇与赫勒共同经历的生活体验,例如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东欧理论界的政治松动与紧张,这些都反映在他们的理论中。
但是,当赫勒将日常生活理论的视域扩展到道德伦理等层面时,卢卡奇的烙印也越来越少了,卢卡奇始终没有抛弃阶级革命的总体性目标,而赫勒则致力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个性伦理建构。
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最高发展是她的个性伦理学思想。
她的个性伦理学是对早年《日常生活》理论的发展,既包含了早年便关注的“个性”概念,又抛弃了卢卡奇哲学的烙印,诸如“类存在”等范畴已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