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含义,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自立的含义:自立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依赖他人的帮助。
2. 自立的重要性:自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一个人独立面对社会的基础。
只有自立,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勇于承担责任。
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依赖他人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自立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立的意义。
2. 讲解:讲解自立的含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立的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依赖他人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依赖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立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立的认知程度。
2.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立的小短文。
2. 列出自己生活中依赖他人的地方,并思考如何逐步摆脱依赖。
3. 家长评价:家长观察学生在家庭中的自立情况,填写评价表。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立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自立,提升自身能力。
七、教学内容:1. 自立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在生活中独立完成任务,如整理房间、洗衣服、做饭等。
2. 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引导学生明白,自立意味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 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自立,如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安排时间等。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自立的方法和技巧。
2. 讲解:讲解自立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完成任务。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含义,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自立的含义:自立是指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不依赖他人,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我成长的过程。
2. 自立的重要性:自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品质,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3. 培养自立的方法:a.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要学会自己思考,寻找解决办法。
b.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c. 勇于面对挑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勇敢地面对,不畏惧困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立,为什么要有自立意识。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立的含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立对他们成长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立品质,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总结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自立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立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回答、作业和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自立概念的理解。
2. 学生自立能力的提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其自立能力的提高。
3. 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通过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用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案例。
2. 成功人士案例:用以证明自立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案例。
3. 讨论话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话题。
4. 作业和测试:用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自立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实现自立,从中学习经验。
思想品德人教七年级下册《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案4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依赖的危害,懂得自立和自主的联系,掌握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二)能力目标:培养自立意识,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努力培养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自立的快乐,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难点:明确自立于与自主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在中午吃饭时突然大哭起来。
老师跑来问她为什么哭,这个女孩子一边抽泣着一边说:“今天的鸡蛋太硬了,没法吃。
”原来,以往每天带的鸡蛋都是她妈妈事先剥好皮的,而这次由于来不及了,没有剥皮。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立的重要性及依赖的危害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新课教学】一、不能再有依赖1.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活动一:学故事悟道理活动目的通过想自立的小雅在尝试独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依赖的坏处。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
看材料,思考、讨论、交流问题。
小雅的故事: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父母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父母同意了。
送走父母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小雅心想:“要是妈妈在就不会这样,夜里都是妈妈给我盖被子。
现在饿了想吃饭,可冰箱里全是生肉、生菜。
我不会烧菜,只好泡方便面吃。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依赖别人有什么坏处。
活动过程第一步:学生将依赖产生的问题、坏处写在教材的相应处。
第二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对小雅故事的看法。
(略)第三步:教师抽1—2名学生回答依赖产生的问题、坏处。
第四步:教师小结。
[老师]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如果说幼小的时候,父母、长辈和老师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对他们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依赖的危害;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
2、明确自主的含义以及自主与自立的关系。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1、依赖的危害。
2、培养自立的方法。
难点:自主与自立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的地方在西湖,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杭州西湖美景的一断视频。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
如果我们初一段将在四月选拔部分同学去杭州写生两天,有没有同学乐意报名啊?这次活动的目的一是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另一重要原因就是锻炼大家的自立自理能力,所以要求:从出发到返回的两天内(诸如来回行程,生活起居,等)不能求助父母亲人,一切自理,.同学们还乐意参加吗?很好,我们班的同学积极踊跃,勇于挑战,最重要的是敢于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二> 请你来回信——摆脱依赖在我们初一段有很多同学积极报名,其中有一位同学给我印象特别深,因为他交给了老师我这么一封信,思考:1、小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回复他?(他应该自己去,不能依赖父母父母终将是要离开我们的,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生活)对于小洋来说,他现在有没有自立的能力?那他应不应该参加这次活动?对,有条件我们要参加,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参加!小洋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思想决定行动,首先就应该从思想上摆脱依赖,认识到依赖的危害.大家思考下,依赖会带来哪些危害呢?(无法自立,不会独立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对,如果小洋在今后的是生活中保持这种依赖思想, 我们可以畅想下,十年以后的小洋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穷困潦倒,找不到工作,无法自理)就像是我们课本上那个男青年一样,26岁了不仅不能孝顺父母,还得靠老人找工作,甚至是维持他的生活。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学科:思想品德学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九中学教师:戎凤萍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石嘴山市第九中学戎凤萍一.教学设计理念:在这节课的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在情境中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激发自立自强的愿望,在实践中自我感悟。
本课通过问题教学.讨论法.情境体验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并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及时交流,鼓励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教材与学情特点:本课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的第二框题。
是在对自尊自信以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立,学会自立的方法,走自立之路,做自立自强之人。
现今许多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离开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绪不稳定,生活无法自理。
初中生是个体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以便为将来走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
2.知道自立的条件3.掌握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立生活态度;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立并真正走向自立。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依赖的含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不利影响。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依赖的含义及其危害。
2.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依赖的理解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克服依赖,走向自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依赖的危害,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实践锻炼法: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锻炼自立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依赖的含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什么是依赖:介绍依赖的定义和表现,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普遍性。
3. 依赖的危害:分析依赖对个人成长、学业和人际关系的不利影响。
4. 克服依赖心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依赖心理,并提供方法和建议帮助他们逐步克服依赖。
5.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学生一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践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依赖的含义及其危害,并学会了如何克服依赖心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课后实践的指导,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六、教学内容:6. 自主学习的策略:介绍一些自主学习的策略,如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度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8. 学会承担责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责任,并学会承担责任,如完成学习任务、照顾自己的生活等。
七、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策略和生活习惯,共同探讨如何培养自立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依赖的危害,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七年级《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七年级《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七年级《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深化对自立的含义和表现的认识,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掌握自立的方法,使之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使学生成为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导入上节课我们一同探究了自立的含义、表现以及意义,虽然每个同学都希望自立自强,但是,仅有这个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方法。
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由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入手,引起学生希望自立的共鸣,导入新课。
不能再有依赖心理1、在社会中生活,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靠。
自立绝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
2、依赖的危害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通过回忆小时候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
2、通过看“啃老族”视频以及招聘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
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1、自立的重要表现: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2、自立和自主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1、通过一个学生改掉睡懒觉的坏习惯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要自立最关键是要做到什么,即告别依赖,独立生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要自立,最关键的是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2、利用古代书生赶考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要自立,一定要先自主。
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不可能在生活中自立。
多实践,多锻炼培养自立能力主要在两方面下工夫:1)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立的含义,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勇敢面对挑战。
二、教学内容1. 自立的含义: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
2. 自立的重要性:成长的过程、适应社会的要求、实现人生价值。
3. 培养自立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依赖心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讨论“什么是自立”,引导学生思考自立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依赖心理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自立意识。
4. 方法讲解:讲解培养自立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
5. 总结提升:强调自立的意义,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3. 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resources1. 教材:《走向自立》2. 课件:自立的意义、依赖心理的危害、培养自立的方法。
3. 案例材料:有关自立的故事、实例。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立品质。
2.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克服依赖心理,走向自立的故事。
3. 角色扮演: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展示自立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总结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制定个人自立计划: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自立计划,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
八、教学反馈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的自立计划实施情况。
九、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如:针对自立计划实施情况不佳的学生,加强指导,提供更多方法和支持。
七年级政治下册(人教版)【教案三】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教学目标: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依赖的危害性,深化对自立的认识;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增强责任心,掌握自立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使学生真正成为自立自强的人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教学重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内在联系;树立自立观念,勇于实践锻炼。
教学难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教学方法:调查、讨论等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针对中学生作家务劳动方面进行调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导入新课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我们在探讨了自理含义及表现的基础上,又对中学生自立自理能力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还比较欠缺,责任心还不强,事事依赖他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逐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依赖心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课前调查结果入手,引起学生共鸣,导入新课。
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出示材料《国外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自立》引出辩论:有问题是靠父母还是靠自己解决对自己有利。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感悟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危害性运用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感悟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并通过相互交流,认识到我们不能再有依赖心理,否则很难真正自立起来。
此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小事畅所欲言。
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知识,自然得出这一环节的结论:告别依赖,并不是拒绝帮助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认识自立与自主的内在联系。
给学生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讨论,通过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讨论、交流,使学生理清自立和自主的关系。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关系通过讨论生活中过分依赖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分析依赖的原因及今后怎样去克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要想走向自立,首先要做到自主。
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3课第一框第二框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准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水平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水平,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确自立和自主的内在联系;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自立水平。
教学难点:明确依靠和依赖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对比、启发、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知识链接1、据报载:有一名女生,在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但因为性格孤僻内向,又缺乏生活自理水平,仅过了一周,就退学回家了。
据该女生的同学、老师反映,该同学平时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生活自理水平极差,吃不惯学校的饭菜,过不惯集体生活,不会洗衣服,甚至连开水都不知道在哪里打。
问及她退学的原因,她竟然回答:“离开父母我没了依靠。
”从小到大她很少协助父母做家务,如洗衣服、洗碗等家务几乎不干。
而她的父母不但不锻炼她的自立水平,反而替她办理了退学手续。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以前说过:“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幸福,可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3、中日两国儿童曾在内蒙古举办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这些孩子年龄都在11岁至16岁之间,但中日两国的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截然不同:日本的孩子黑木堆介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直流,仍坚持前行;一位中国女孩刚走几步,就走不动了,见了医生眼泪汪汪,她被送回大本营。
途中,日本的孩子行囊满满的,而中国孩子的行囊仅仅装样子,都是空空的。
到了宿营地,日本的孩子将香肠、黄瓜、柿子椒等混在一起炒,又熬了米粥;抄着手什么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
老师批评他们不劳而获,他们木然不语。
日本的孩子将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一边走一边丢。
日本的孩子见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木棍围起来,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会这样做。
4、材料一: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14岁时,在暑假中决定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周薪17.5美元。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个人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1.2 培养学生自立能力,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1.1.3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自立意识,培养自立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自立的概念2.1.1 自立是指个体在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独立行动的能力。
2.1.2 自立是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
2.1.3 自立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承担责任等方面。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帮助学生理解自立的意义。
3.1.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3 引导学生树立自立意识,培养自立习惯。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阐述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
4.1.2 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1.3 养成自立的习惯,提高自立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理解自立的意义和价值。
5.1.2 掌握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1.3 培养自立的习惯,提高自立能力。
5.2 教学难点5.2.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自立意识。
5.2.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3 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自立的习惯。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围绕如何实现自立、案例分析、实践演练等方面展开。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自立相关书籍、文章。
6.1.2 视频资料:关于自立的案例。
6.1.3 投影仪、电脑等辅助教学设备。
6.2 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笔。
6.2.2 学习资料:自立的方法和技巧。
6.2.3 个人代表作:学生自立成果展示。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播放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自立的思考。
7.1.2 提问:你们对自立有什么理解?7.1.3 总结导入:自立的意义和价值。
7.2 知识讲解7.2.1 讲解自立的概念和重要性。
7.2.2 分析自立的方法和技巧。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依赖的含义,认识到依赖的危害。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依赖的含义及其危害。
2. 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方法。
3. 自立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依赖的危害。
2.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依赖的含义、危害,以及如何克服依赖。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自立典范,引导学生树立自立的意识。
4. 实践操作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自立。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依赖的含义及其危害a. 讲解依赖的定义:依赖是指个体在心理、行为上对他人或事物过分依赖,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b. 分析依赖的危害:影响个人成长、束缚思维、降低生活质量等。
c. 案例分析: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依赖的故事。
2. 第二课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方法a. 讲解独立思考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b. 分享自主学习的方法:时间管理、目标设定、学习计划等。
c.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方法。
3. 第三课时:自立意识的培养a. 讲解自立的重要性:走向成熟、实现人生价值。
b. 分析自立品质:独立、自信、坚韧、责任等。
c. 案例分析:自立典范的故事,如马云、李开复等。
a. 讲解习惯的影响: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b. 分享如何培养良好习惯:立志、坚持、方法等。
c. 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自立。
a.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
b.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自立的心得体会。
六、第六课时: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 讲解独立解决问题的意义: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
2. 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实施并评估。
3.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七、第七课时:学会自我管理1. 讲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财务管理。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依赖的危害。
2.知道自立的条件。
3.掌握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立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的品质。
教学难点:自立与自主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课通过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体验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讨论、实践等方法,在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洛克菲勒家族的家庭教育》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此巨富的家庭家长会作出如此的举动?从而得出我们也像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一样也到了不能依赖的年龄了,也该自立了。
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趣味故事中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不能再有依赖活动:让学生阅读材料一: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一学生因惧怕离开父母后独立生活艰难,而厌世地跳楼自杀了。
材料二:一位老人在招聘会上忙着给自己26岁的儿子找工作,而她的儿子此时此刻正在家里“赋闲”,整体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提问: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设计意图:用这样的正反面实例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深思,深刻感受到依赖的思想的危害性;启发学生由人及己,由两位大学生想到自己的未来,从而引发学生增强自身自立能力的紧迫感。
(三)自立与自主活动一:阅读材料“改掉长期以来睡懒觉习惯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材料认真分析问题,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小事当中看实质问题,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活动二:阅读材料“书生赶考的故事”提问: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为什么不能自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的重要性,自立的前提就是自主,遇事没有主见的人不会对自己负责,也就不会自立。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案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教案标题: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并认识到依赖他人的负面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实用的自立技能,包括时间管理、解决问题、自我管理等。
3. 学生能够运用自立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练习活动材料3. 计时器4. 学生笔记本和笔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解释自立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一些自立的好处。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过度依赖他人的情况,并让他们分享相关经历。
步骤2:自立技能介绍(15分钟)-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自立技能,如时间管理、解决问题、自我管理等。
解释每个技能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 提供实际的例子,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应用这些技能来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
步骤3:自立技能实践(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立技能进行实践。
- 每个小组成员选择一个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并运用所选的自立技能来解决问题。
- 每个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和经验,并进行讨论和反馈。
步骤4:总结和评估(10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 分发练习活动材料,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以评估他们对自立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收集学生的练习活动,并提供个别反馈和指导。
步骤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立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技能。
学生需要记录下应用的情况和结果,并在下节课分享。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以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和社交技能。
-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自助成长书籍,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应用经验。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自立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评估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答案,以了解他们对自立技能的理解程度。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这样一则谜语,打一类人:“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谜底是——啃老族。
—40页的活动探究题,相互交流后回答:你赞成那种看法?还有其他看法吗?归纳总结:1、自立和帮助、依赖的关系。
活动三阅读教材40页的情景材料,相互交流后回答: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归纳总结:依赖心理的表现。
任务二自立与自主活动四阅读教材41页的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这个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2)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归纳总结:1、告别依赖的'重要表现2、怎样做到独立生活?活动五:阅读课本第41--42页的活动探究题,小组交流后回答: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人在家,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归纳总结:自主的含义。
活动六阅读课文第43页的活动题,自己思考回答:这个书生的行为是自立吗?为什么?任务三多实践多锻炼活动七阅读课文第43页的活动题,自己思考回答: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活动八阅读课文第43页的活动探究题,小组交流后回答:1、在以上情境中,你能看出这名中学生缺少什么能力吗?2、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归纳总结:如何培养自立能力?活动九阅读课文第43页的活动探究题,小组交流后回答:该公司为什么会看重他?六、当堂记忆:1、依赖的危害。
2、自主的含义3、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七、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十分精彩。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教案4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依赖的危害,懂得自立和自主的联系,掌握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二)能力目标:培养自立意识,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努力培养合作、探究、活动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自立的快乐,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难点:明确自立于与自主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在中午吃饭时突然大哭起来。
老师跑来问她为什么哭,这个女孩子一边抽泣着一边说:“今天的鸡蛋太硬了,没法吃。
”原来,以往每天带的鸡蛋都是她妈妈事先剥好皮的,而这次由于来不及了,没有剥皮。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立的重要性及依赖的危害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新课教学】一、不能再有依赖1.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活动一:学故事悟道理活动目的通过想自立的小雅在尝试独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依赖的坏处。
活动准备学生分组。
看材料,思考、讨论、交流问题。
小雅的故事: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父母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父母同意了。
送走父母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
小雅心想:“要是妈妈在就不会这样,夜里都是妈妈给我盖被子。
现在饿了想吃饭,可冰箱里全是生肉、生菜。
我不会烧菜,只好泡方便面吃。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依赖别人有什么坏处。
活动过程第一步:学生将依赖产生的问题、坏处写在教材的相应处。
第二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对小雅故事的看法。
(略)第三步:教师抽1—2名学生回答依赖产生的问题、坏处。
第四步:教师小结。
[老师]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如果说幼小的时候,父母、长辈和老师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对他们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设置小品表演及设身处境环节理解自立于自主之间的关系。
4、现场实践,体验自立。
5、课堂小结:请学生自己小结。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板
书
设
计
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具体要求:(1)不能再有依赖
(2)自立于自主的关系
(3)多实践、多锻炼
教
学
反
思
教师效果
学生效果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授课教师:兰州八中:杨琴
授课班级:初一(2)班
授课时间:20XX年4月1日第5节
课题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识记:1、了解依赖的危害,能够把握自立的重要意义。
2、理解自主与自立的关系
3、掌握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
2、在情景教学过程中,体会角色扮演的乐趣,并且在合作实践过程中,初步形成学习和生活的自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1、明来自自立和自主的关系。2、多实践、多锻炼。
教学要求
方法
情景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指导法、活动体验法
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兰州八中:杨琴
授课班级
兰州八中初一(2)班
教
学
情
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讲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