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这学期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下面小编整理了北京市西城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供大家参阅。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哲学名词的“度”,是指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在这一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
一旦量的变化超出这个界限,原来的“度”就被破坏,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由此看来,“度”就是事物由量的变化到发生质的变化的临界点。
比如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0 ℃即从液体转化为固体,我们称之为“冰”;加热到100 ℃即从液体转化为气体,我们称之为“汽”;只要温度保持在0 ℃到100 ℃之间,那么水就会保持液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水”。
这里的0 ℃和100 ℃,也就是保持水的属性的度,一旦超过100℃或低于0℃,性质立即改变,就都不再是“水”。
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这个道理。
从此出发,人们总结出“凡事有度”这样一种为人处事的学问,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这种发展和变化往往有可能会突破原来量的限制,引起质的变化。
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人们所期望的。
所以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性质的量的界限,又不能把事物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原有的度,发展为新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而言,“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保守思想,而是包含着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审时度势,能够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积极价值取向的行为艺术。
(1)下列词语中的“度”,与“作为哲学名词的‘度’”中“度”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程度B.制度C.度过D.揣度(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一旦(如果)量的变化超出这种界限,原来的“度”就(也)被破坏,事物就(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所以)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17-18西城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1一、(24分)1.(2分)D 2.(3分)B 3.(2分)C 4.(3分)A 5.(3分)D 6.(3分)C7.(2分)B8.(6分)【答案示例】①立足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特色;②关注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③在技术上刻苦研究,精益求精;④注意吸收他人的技术成果。
【评分标准】每条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有其他答法,言之有据即可。
二、(23分)9.(3分)B 10.(3分)D 11.(3分)C12.(6分)【答案示例】①老师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今天)怎么能说出这种明白人的话?”②老师将所教之书考问(进士公),(他)立即能够记忆背诵,于是(老师)极为震惊,赶紧和(他)一同返回。
【评分标准】①3分。
“矍然”“安得”“达”各1分,有其它错误酌情扣分。
②3分。
“叩”“辄”“亟”各1分,有其它错误酌情扣分。
13.(3分)A14.(5分)【答案示例】愚山子悲观地认为不可行。
原因在于该换心的人太多“换”不过来;而且由于社会黑暗,人们整体素质不高,“好心源”短缺。
张潮则乐观地认为可行。
因为心可以分为有形之心与无形之心,如果人们有自我提升的意愿(即想换“无形之心”),那么就可能有机会取得进步(即能换“有形之心”)。
【评分标准】愚山子的观点1分,理由2分。
张潮的观点1分,理由1分。
三、(18分)15.(3分)C 16.(3分)D17.(6分)【答案示例】①杜甫诗中“柴门空闭”指王维将山园关闭,离开蓝田,而赴官场任职。
此句中的“空”字,表达了作者对王维虚置山园、白白辜负清静美好生活的不解和遗憾。
②朱庆馀诗中“柴门无事日常关”指作者即使白天也关闭家门,表达了作者忘记纷扰得失,独自享受故园生活的闲适和满足。
【评分标准】杜诗:王维关闭柴门1分,辜负田园1分,情感答“不解”“遗憾”或“不认同”均可得1分;情感若答出“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或“表达作者对王维归老田园的规劝”亦可。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D(A.矿藏cáng,摭zhí拾;B.蒙méng蔽;C.召zhào唤,低徊huí。
本题词语全部出自必修一、二课本。
“脊骨”出自《相信未来》,“矿藏、倔强”出自《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摭拾”出自《十八岁和其他》,“挣脱、入不敷出”出自《我的四季》,“蒙蔽、教诲、恪尽职守”出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犄角”出自《我的五样》,“召唤”出自《获得教养的途径》,“低徊、翘首”出自《乡土情结》,“散落、玉砌雕栏”出自《我与地坛》,“笑靥”出自《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两靥”。
)2.(3分)A(B.缺主语。
将“在十九世纪中俄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的情况下”改为“十九世纪中俄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
C.不合逻辑。
应当将“输送”、“培养”两词对调。
D. 结构混乱(杂糅)。
应为“文理分科实际上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删去。
)3.(3分)③⑤②④①(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排错不给分。
素材选自苏教版必修一课文《神的一滴》。
)4.(6分)我国的学术论文数量粗制滥造....,理论与实践缺少....现象严重,许多是闭门造车联系,有些是论文的拼凑组合,改头换面....,很少有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数量巨大”点1分,“理论与实践缺少联系”点1分,“拼凑,没有自己独创性和突破性”点1分,使用成语一个1分。
相关成语还有“急功近利、敷衍了事、精雕细刻、精益求精、闭目塞听、苦心孤诣等等,要注意成语使用的感情色彩,请阅卷老师酌情给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D(“赢”为“担负”的意思。
)6.(3分)B(都是“用,凭借”的意思。
A 结交,亲附/和,同;C 作为/被;D 沿袭/乘着,趁着)7.C(各诸侯国与秦国力量的对比是为了突显秦的强盛,而非衰颓。
北京市最新2017-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
每题3分,共18分。
19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产生了许多文学巨人,他们习惯于在小说中对人物的思想进行连篇累牍..。
当关汉卿、曹雪芹、蒲松龄创作了值得世代中国人引为骄傲的不朽....的辩晰名著时,西方的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雨果们也在创造着同样辉煌的篇章。
那一部部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必将穿越今后的无数世纪,始终照彻人类历史的夜空.......。
那么,究竟哪些作品能称得上文学经典呢?正如那些公认的不朽名著所明白甲(昭示/揭示)的那样:文学经典指的是那些最能反映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图景,反映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题,反映人类的困扰与绝望、焦虑与梦想的创作。
这是了解一个时代最应该阅读的作品,正像..了解中世纪的意大利必须读但丁,了解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必须读莎士比亚,了解十九世纪的法国必须读巴尔扎克和雨果一样。
另一方面,西方文学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思想家层出不穷的时代。
一个个思想的巨人在作品中提供了堪称人类最深刻与最博大的思想,探究了人类生存的处境,追问着存在的基本问题,他们为我们酣畅淋漓地展示着文学经典的思想魅力。
博尔赫斯则这样界定经典:“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乙 (出于/鉴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密..的忠诚阅读的书。
”这是从读者阅读的角度提供对经典的界定。
博尔赫斯启迪我们,经典不是卷帙浩繁....的图书馆中那些蒙着厚厚的灰尘让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而是那些与读者的种种需求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文学话语。
《堂•吉诃德》《悲惨世界》《瓦尔登湖》等文学名著的阅读都是我们与文学大师笔下的不朽思想和经典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丙 (范本/范例)。
例如《瓦尔登湖》提供..了一个孤独的隐居者在与大自然的晤谈..了此后一代代的孤独者。
..的过程中同时与心灵对话的忠实记录。
这样的对话,慰藉我们今天面对文学经典,重要的不是对经典的顶礼膜拜,恰恰是以平等的心态与人类思想的先行者及其阐释者进行对话。
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Ⅰ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18分)(6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作为哲学名词的“度”,是指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在这一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
一旦量的变化超出这个界限,原来的“度”就被破坏,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由此看来,“度”就是事物由量的变化到发生质的变化的临界点。
比如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0 ℃即从液体转化为固体,我们称之为“冰”;加热到100 ℃即从液体转化为气体,我们称之为“汽”;只要温度保持在0 ℃到100 ℃之间,那么水就会保持液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水”。
这里的0 ℃和100 ℃,也就是保持水的属性的度,一旦超过100℃或低于0℃,性质立即改变,就都不再是“水”。
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这个道理。
从此出发,人们总结出“凡事有度”这样一种为人处事的学问,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这种发展和变化往往有可能会突破原来量的限制,引起质的变化。
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人们所期望的。
所以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性质的量的界限,又不能把事物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原有的度,发展为新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而言,“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保守思想,而是包含着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审时度势,能够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积极价值取向的行为艺术。
1.下列词语中的“度”,与“作为哲学名词的‘度’”中“度”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程度B.制度C.度过D.揣度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一旦..(如果)量的变化超出这种界限,原来的“度”就.(也)被破坏,事物就.(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所以)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2017-2018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18.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
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
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
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
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
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
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
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契.合:“契”读作qiè意思是“符合”B.皑皑..白雪:“皑”读作ái意思是“洁白”C.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意思是“空闲”D.隽.秀:“隽”读作juàn意思是“清秀”材料二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2018.1第Ⅰ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24分。
8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些谈佛论道的书中将“执着”与“执迷”混用,窃以为十分不妥。
“执迷”,差不多是指异化、僵化、知错不改。
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
一旦进入温饱甚至富足,价值感常把人弄得颠三倒四。
谋利谋到不知所归,其实也是在谋名了——所谓价值感。
追求价值感当然没错。
问题是,在这个仿佛一切都可以出售的时代,价值的解释权通常属于价格,价值感自然也是亦步亦趋....。
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无从固定,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当然这并非坏事。
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旦显形为铺天盖地....的广告,一旦与认钱不认货的媒体相得益彰,事情就不一样了。
只要广告深入人心,东西好坏倒不要紧了——好也未必就卖得好,不好也未必就卖不好。
媒体和广告沆瀣一气....,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价值感孤苦无靠去拜倒在价格门下,也就不是什么费解的事。
而这逻辑,一旦超越经济,走进社会各个领域,耳边常闻的关键词就只有利润、码洋、票房和收视率了,另外还有几个词在悄声附和:房子、车子、股市、化疗。
此即执迷。
“执着”与“执迷”不分,本身就是迷途。
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
人们常管这叫欲壑难填,叫执迷不悟,都有贬低之意。
但爱财的也有比尔·盖茨,他既能聚财也能理财,更懂得财为何用,不好吗?恋权的嘛,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也有种种“举贤不避亲”的言与行,不对吗?图名的呢?谁愿意大家说自己没干好事,不是好人?不过是不图虚名、假名而已。
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阿姆斯特朗怎么样,就是那位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对这些人,大家怎么说?会说他们执迷?当然不,人们会赞美他们的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都是褒奖。
“执着”与“执迷”分不清,是否正应了佛家的一个关键词——“无明”呢?“无明”就是一种糊涂:顽固不化,朽木难雕,不可教也。
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
«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
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
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
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
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2018.1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材料一(1)书房,即读书、写字用的房间;古代称“书斋”,是住宅内专门作阅读、自修或工作之用的房间,且往往寓有高洁清雅之意。
基辛格曾这样描述毛泽东的书房:“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导人的会客室。
”(2)世上最有“文化”之处,莫过于书斋。
古代书斋非现代人功利性学习和读书充电的求上进,求富,求贵的用功场所,而是资财具足,闲雅玩赏,妙用鉴裁的精神生活方式。
端砚涌岩泉,焦桐鸣佩玉,不知身居尘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在“闲”的概念下,个人的生命重心撤离于世俗世界,因而其生活经营逸脱于世俗世界的名利经营,转而构成一套“雅”的生活文化。
(3)古代精英文人们营造的精神意象就是以“书斋文化”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文人,即使家徒四壁,没有厅堂,也会有简陋的书斋。
(4)在生活中开辟一个非世俗的空间是士人生活的重点,这个空间规模的大小不一,但其作为隔离世俗,容纳自我,营造清闲的意义则一。
无论规模大小,耗资多寡,不同格局的空间经营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的趋向:空间是一个隐退的据点,是离异于世俗社会的一个场域,他们意图借此空间的经营,作为“退出”社会后的寄身之所;或者可以说,这种空间的经营本身就是一种非世俗人生的根据和起点。
(5)由此可以清楚看出生命“意境”的具体化,即在新的时间与空间架构上,人的感官与长物.....相互交融的结果。
时间与空间观的重新建构,开辟一个非世俗时空,这是闲雅生活的基础。
书房当是这样闲来读书的空间,享受无比,古人称书房为“琅嬛福地”,而书斋也成为读书人精神的巢穴,心灵的港湾。
(6)然而如今,书房的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文人著书品茗的地方,演变成了多元化空间;成为办公环境的延伸,成为创造财富的特殊空间,成为上网读到万卷书籍、聊天、玩电子游戏的专属之地……总之,书房已成为当代人学习,思考,阅读,工作,决策,会晤的综合场所。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
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
”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
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
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高一试题—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
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24分)1.【答案】(1)C(2)B(3)D(4)B(5)“执迷”是痴迷于名利本身,“执着”是承担社会责任或展示生命价值。
2.【答案】C3.【答案】A4.【答案】B古代诗词默写(8分)5.【答案】(1)河水清且涟猗(2)终刚强兮不可凌(3)河汉清且浅(4)守拙归园田(5)仰手接飞猱(6)无边落木萧萧下(7)水澹澹兮生烟(8)樯橹灰飞烟灭(9)三杯两盏淡酒(10)江晚正愁予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6.【答案】(1)①他担心女儿不肯放弃继承权而紧张;②他想博取同情以利于获得继承权。
(2)①葛朗台用“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麻痹女儿;②葛朗台用“牵肠挂肚”和“受罪”等拉拢女儿;③葛朗台用“按月付你一百法郎”哄骗女儿。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其他合理理解与分析,经典作品阅读(6分)文言文阅读(12分)古诗鉴赏(8分)文学类阅读(20分)微写作(10分)也可)(3)欧也妮善良、天真、单纯、重亲情的特点与葛朗台的贪婪、狡诈、无耻形成对比,突出了(反衬了)守财奴灵魂的丑恶。
7.【答案】(1)略(2)略8.【答案】(1)C(2)B(3)C(4)B9.【答案】(1)D(2)自己虽有亲赴前线赴难御敌以身殉国的想法,却又不被重视不被任用,内心生出壮志难遂的愤慨。
10.【答案】(1)明彻、安宁,以及这种明彻安宁带给人内心的振奋、享受。
1香棒给严寒中的人们带来温暖美好的感受,让人仿佛在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显示出生活中的发现给人的影响之大。
2(就像光束能驱除生活中的黑暗一样)那些美妙的琴音和旋律深入人心,化解了人们内心的幽闭和昏暗,表现了艺术对人的感染力之强。
(2)(3)写冬日天空的莫解和神秘,是对前文写冬日生活思考的一种延伸(或:应合了“冬日絮语”的选材风格),也为自己更开阔的人生驿站的思考作了铺垫。
(4)触摸岁月,珍惜时光;乐于创造,安宁自享;发现生活中的不平凡,热爱生活;感受艺术,驱除失意;认识自我,勇敢前行。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每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对这学期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下面小编整理了北京市西城区高一语文上期末试卷,供大家参阅。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哲学名词的“度”,是指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在这一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
一旦量的变化超出这个界限,原来的“度”就被破坏,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由此看来,“度”就是事物由量的变化到发生质的变化的临界点。
比如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0 ℃即从液体转化为固体,我们称之为“冰”;加热到100 ℃即从液体转化为气体,我们称之为“汽”;只要温度保持在0 ℃到100 ℃之间,那么水就会保持液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水”。
这里的0 ℃和100 ℃,也就是保持水的属性的度,一旦超过100℃或低于0℃,性质立即改变,就都不再是“水”。
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这个道理。
从此出发,人们总结出“凡事有度”这样一种为人处事的学问,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这种发展和变化往往有可能会突破原来量的限制,引起质的变化。
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人们所期望的。
所以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性质的量的界限,又不能把事物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原有的度,发展为新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而言,“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保守思想,而是包含着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审时度势,能够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积极价值取向的行为艺术。
(1)下列词语中的“度”,与“作为哲学名词的‘度’”中“度”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程度 B.制度 C.度过 D.揣度(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一旦(如果)量的变化超出这种界限,原来的“度”就(也)被破坏,事物就(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所以)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18.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8题。
材料一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
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
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
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
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
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
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
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B. 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C. 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D. 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契合:契”读作qi e 意思是符合”B. 皑皑白雪:皑”读作d 意思是洁白”C. 无限遐思:遐”读作xi d 意思是空闲”D. 隽秀:隽”读作ju Q 意思是清秀”材料二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哲学名词的“度”,是指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在这一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
一旦量的变化超出这个界限,原来的“度”就被破坏,事物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由此看来,“度”就是事物由量的变化到发生质的变化的临界点。
比如说,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0 ℃即从液体转化为固体,我们称之为“冰”;加热到100 ℃即从液体转化为气体,我们称之为“汽”;只要温度保持在0 ℃到100 ℃之间,那么水就会保持液态,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水”。
这里的0 ℃和100 ℃,也就是保持水的属性的度,一旦超过100℃或低于0℃,性质立即改变,就都不再是“水”。
所谓“过犹不及....”,也就是这个道理。
从此出发,人们总结出“凡事有度”这样一种为人处事的学问,就是要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尽可能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这种发展和变化往往有可能会突破原来量的限制,引起质的变化。
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人们所期望的。
所以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性质的量的界限,又不能把事物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原有的度,发展为新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而言,“凡事有度”断然不是要求人们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保守思想,而是包含着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审时度势,能够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等积极价值取向的行为艺术。
(1)下列词语中的“度”,与“作为哲学名词的‘度’”中“度”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程度 B.制度 C.度过 D.揣度(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一旦(如果)量的变化超出这种界限,原来的“度”就.(也)被破坏,事物就.(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而..(所以)转化为另一种事物。
A.一旦(如果) B.就(也) C.就(才) D.从而(所以)(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过犹不及”一词的含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2018.1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24分。
8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有些谈佛论道的书中将“执着”与“执迷”混用,窃以为十分不妥。
“执迷”,差不多是指异化、僵化、知错不改。
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
一旦进入温饱甚至富足,价值感常把人弄得颠三倒四。
谋利谋到不知所归,其实也是在谋名了——所谓价值感。
追求价值感当然没错。
问题是,在这个仿佛一切都可以出售的时代,价值的解释权通常属于价格,价值感自然。
也是亦步亦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无从固定,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当然这并非坏事。
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旦显形为铺天盖地的广告,一旦与认钱不认货的媒体相得益彰,事情就不一样了。
只....要广告深入人心,东西好坏倒不要紧了——好也未必就卖得好,不好也未必就卖不好。
媒体和,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价值感孤苦无靠去拜倒在价格门下,也就不是什么广告沆瀣一气....费解的事。
而这逻辑,一旦超越经济,走进社会各个领域,耳边常闻的关键词就只有利润、码洋、票房和收视率了,另外还有几个词在悄声附和:房子、车子、股市、化疗。
此即执迷。
“执着”与“执迷”不分,本身就是迷途。
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
人们常管这叫欲壑难填,叫执迷不悟,都有贬低之意。
但爱财的也有比尔·盖茨,他既能聚财也能理财,更懂得财为何用,不好吗?恋权的嘛,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也有种种“举贤不避亲”的言与行,不对吗?图名的呢?谁愿意大家说自己没干好事,不是好人?不过是不图虚名、假名而已。
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阿姆斯特朗怎么样,就是那位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对这些人,大家怎么说?会说他们执迷?当然不,人们会赞美他们的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都是褒奖。
....“执着”与“执迷”分不清,是否正应了佛家的一个关键词——“无明”呢?“无明”就是一种糊涂:顽固不化,朽木难雕,不可教也。
(取材于史铁生《放下与执着》)1.下列词语中的“调”,与“又靠谁来调节它呢”中“调”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A.风调雨顺B.众口难调C.南腔北调D.调和阴阳2.对文中划线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亦步亦趋:这里借指价值感盲目追随价格的社会现象。
B.铺天盖地:这里指当时的广告创意充满正气震撼人心。
C.沆瀣一气:这里指媒体和广告商毫无底线地勾结起来。
D.矢志不渝:这里赞美秉持执着的人内心的坚定与强大。
3.对第二段中“事情就不一样了”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有些情况下固定。
B.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可以固定是坏事。
C.市场条件下价值与价格的不匹配超越经济领域。
D.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太大并不是好事。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运用设问,引发读者思考,也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担忧。
B.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运用比喻,形象地揭露了市场变化的疯狂和不可理喻。
C.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运用拟人,生动地反映了价格与价值之间关系的反常。
D.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运用排比,展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心态的复杂和多样。
5.根据文意,分别概括“执着”与“执迷”的本质特征。
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B.终不能踰河而北.C.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D.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7.下面文言句子中,不属于...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B.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C.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D.兵者凶器也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和提出“三美”说的闻一多,都是新月派诗人。
B.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明传奇《牡丹亭》的作者是冯梦龙。
C.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种种不幸遭遇,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D.《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二、古代诗词默写。
(8分)9.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词原句。
(选作其中8小题)(8分)①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诗经·伐檀》②诚既勇兮又以武,。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③,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⑤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俯身散马蹄。
曹植《白马篇》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⑦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⑧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三、课内现代文阅读。
(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
(12分。
3小题,每小题4分)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
眼见他这种老态的拿侬与克罗旭他们,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衰退。
可是到了全家戴孝那天,吃过了晚饭,当唯一知道这老人秘密的公证人在座的时候,老头儿古怪的行为就有了答案。
饭桌收拾完了,门都关严了,他对欧也妮说:“好孩子,现在你承继了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
——对不对,克罗旭?”“对。
”“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行吗,父亲?”“是呀,是呀,小乖乖。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
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噢!父亲……”“好吧,那么今天晚上一切都得办了。
”“你要我干什么呢?”“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
——克罗旭,你告诉她吧。
”“小姐,令尊既不愿把产业分开,也不愿意出卖,更不愿意因为变卖财产,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所以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你得放弃登记……”“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让我说呀,葛朗台。
”“好,好,朋友。
你跟我的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
——对不对,小乖乖?”“可是,克罗旭先生,究竟要我干什么呢?”欧也妮不耐烦地问。
“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管虚有权……”“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
”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
“小乖乖,这张文书送去备案的时候要花很多钱。
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这样,你爱做多少弥撒给谁都可以了!……嗯!按月一百法郎,行吗?”“你爱怎办就怎办吧,父亲。
”“小姐,”公证人说,“以我的责任,应当告诉你,这样你自己是一无所有了……”“嗨!上帝,”她回答,“那有什么关系!”“别多嘴,克罗旭。
——一言为定,”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噢!父亲……”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
这才叫做公平交易。
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我祝福你!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
你现在爱做什么都可以。
”“明儿见,克罗旭,”他望着骇呆了的公证人说,“请你招呼法院书记官预备一份抛弃文书,麻烦你给照顾一下。
”10.结合文意分析,老箍桶匠葛朗台“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的原因是什么?(4分)11.葛朗台获得原本属于女儿的继承权,用了哪些手段?结合原文作简要说明。
(4分)12.文中欧也妮形象的刻画,对表现葛朗台有什么作用?(4分)四、经典作品阅读。
(6分)13.在“文化经典解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中选定1题,完成相应要求。
(6分)(1)文化经典解读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结合你对《论语》以及孔子思想的了解,简要分析..并明确..这句话中所表明的“启”“发”得以实现的条件。
(2)文学名著阅读小说《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呐喊》。
结合你对《呐喊》以及鲁迅创作思想的了解,简要描述..《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形象。
..并评价第Ⅱ卷五、文言文阅读。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4小题,每小题3分)策字伯符,与周瑜相友,江、淮间人咸向之。
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
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
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
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
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
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陈纪。
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①。
康不与,术大怒,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
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
”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为太守,策益失望。
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
寿春,术已.据之。
时吴景尚在丹杨,繇至,迫逐之。
景退舍历阳。
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
比.至历阳,众五六千。
策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策性阔达,善用人,士民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
吴人严白虎等各万余人,处处屯聚。
吴景欲先击破虎等,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
”遂引兵渡浙,据会稽,屠东冶,乃.破虎等。
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
袁术僭号②,策以书责而绝之。
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礼辟③策弟权。
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
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
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足以观成败。
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至夜卒,年二十六。
(取材于《三国志·吴书一》)【注】①斛,古代量具名,当时十斗为一斛。
②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
此处指建安二年二月,袁术在寿春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