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备课资料素材新人教

合集下载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6、(04高考江苏)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7、(04高考上海)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所对应 的密码子共有
A、4个 B、20个 C、61个 D、64个
DNA
DNA→DNA
转录: DNA RNA
细胞核
DNA的一条链 游离的核 (模板链) 糖核苷酸
mRNA DNA→mRNA
翻译: RNA Pro
细胞质
mRNA
游离的 氨基酸
蛋白质 mRNA→Pr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与讨论……A-T-T-C-A-G-A-T-G…… a链 DNA ……T-A-A-G-T-C-T-A-C…… b链 RNA ……A-U-U-C-A-G-A-U-G…… 假设以b链为模板,则转录出的RNA碱基排列为?
翻译成的氨基酸的顺序是什么?
思考和讨论:
1、已知一段mRNA的碱基序列是AUGGAAGCAU GCCGCAAGCCG,你能写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谷氨酸-丙氨 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脯氨 酸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上述密码子表。根据这一 事实说明什么?
说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 系。
蛋白质种氨基酸数目与mRNA、DNA中碱基数目的关系
1、如果某蛋白质中有n个氨基酸,则指导该 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目至少为 3n , 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数目至少 为 6n 。
比例是__1_∶_3_∶__6__
2、一条多肽链上有氨基酸3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7~18
教师显示如下图解:
教师结合教材白化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进行简述。

[二] 教学目标巩固
1.请学生回顾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阶段及过程。

2.什么叫密码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多少种?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
[三] 布置作业
1.P17复习题第三、四题。

2.填表并回答(参照课本密码子表)
模板链是双链中的。

(2)DNA复制过程中,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3)转录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4)翻译时互补配对的碱基对是,进行的场所是。

(5)经有关生物学家的测定:肝细胞中的核糖体可占细胞干重的25%,这可以证明肝脏的能力是很强的。

答案:a链:CGT ACC AGT CGT 信使RNA:GCA UGG UCA GCA
b链:GCA TGG TCA GCA 转运RNA:CGU ACC AGU CGU
密码子:GCA UGG UCA GCA (3)A—U、T—A、C—G、G—C、细胞核
氨基酸:丙氨酸丝氨酸丙氨酸(4)A—U、G—C、核糖体
(1)a链(5)合成蛋白质
(2)A—T、G—C、细胞核
[四] 总结: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复制和表达是基因的两大功能。

它的复制是通过DNA的复制而完成的,它的表达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最终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六] 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复习课件

生理过程:_D_N_A_的__自__我__复__制__
传递方向:_D_N_A_流__向__R_N_A_,__进__而__流__向__蛋__白__质__ ②③ 生理过程:_转__录__和__翻__译__
3.发展及完善:
内容
RNA自我复制
信息传递方式
_R_N_A_→__R_N_A_
实例
SARS病毒
4.写出完善后的中心法则:
警示钟 性状与基因、环境的关系
(1)生物的大多数性状是受单基因控制的。这里“单 基因”指一对等位基因,并不是单个基因。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 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能 相同。
学而后思 (1)基因的改变仅仅引起生物体单一性状的改变吗? 提示:不一定。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2)温度、pH是否影响生物性状? 提示:影响。有些生物的性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 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的,酶活性受温度、 pH的影响。
(3)假如B试管中加入的DNA含有306个碱基,产物是 RNA为单链,含有153个碱基,相连的三个碱基为一 个密码子,共有51个密码子。 (4)E过程为翻译,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以氨 基酸为原料,以tRNA为工具,合成多肽(蛋白质)。
答案:(1)DNA DNA复制 逆转录 (2)RNA 转录 RNA复制 (3)153 51 (4)翻译 核糖体 氨基酸 转运RNA 多肽(蛋白质)
知识点二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途径: (1)直接途径:基因 控制 _蛋__白__质__结__构__ 控制 生物性状。 (2)间接途径:基因 控制 _酶__的__合__成__控制 细胞代谢 控制 生物性状。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实例(连线):

高中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素材(1)(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素材(1)(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必备知识点归纳一、中心法那么
⑴DNA→DNA:DNA的自我复制;
⑵DNA→RNA:转录;
⑶RNA→蛋白质:翻译;
⑷RNA→RNA:RNA的自我复制;
⑸RNA→DNA:逆转录。

DNA→DNA RNA→RNA
DNA→RNA 细胞生物病毒
RNA→蛋白质RNA→DNA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间接控制〕
酶或激素细胞代谢
基因性状
结构蛋白细胞结构
〔直接控制〕
2、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
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阅 读 思 考 总
学 三 者 关 系
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 结 控制性状。以上分析综合如下图。由此可见,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 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练习一二。 3. DNA 苷酸序列 遗传密码 RNA 核糖核苷酸序列 蛋白质(性状)脱氧核 氨基酸序列 遗传信息
一、 中心 法则的 提出及 其发展
学 懂 中 心 法 则
二.基 因、 蛋白 质和性 状的关 系
引导学生阅读,得出结论。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充分 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来说明。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 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⑴1 解释中心法则。 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教学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 演示法、阅读指导法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 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旁栏思 考题
批判性 思维 技能训 练 作业 小结与 板书设 计
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基因与生物的性状并非简单的一 一对应关系。(最后,教师再通过“人的身高”这一事例,说明在 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 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认识到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因素等)相互 作用的结果。 1.提示: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 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 等条件的影响。 2.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 响。

生物必修2人教新课标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生物必修2人教新课标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1. 复习提问:①遗传信息的概念;②在DNA上的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给后代并使后代表现出相应的性状?2. 学生看课本69页资料分析,将中心法则补充完整:① DNA→DNA: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自我复制。

② DNA→RNA: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

③ RNA→DNA:个别病毒在肿瘤细胞中的逆转录过程。

④ RNA→RNA: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自我复制。

⑤ RNA→蛋白质:细胞质核糖体的翻译过程。

⑥蛋白质→蛋白质:朊病毒的复制倍增并不是以核酸为模板,而是朊病毒自身(蛋白质)为模板的。

3. 中心法则的拓展:二.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①关于豌豆的圆粒与皱粒;②白化病征状2.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①囊性纤维病;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总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非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是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也可以是一个基因与多个性状有关。

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如课本68页图中的水毛茛的叶型与是否浸于水中有关。

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控制的。

mRNA 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生物的性状记忆节节清:习题巩固:1. 下列哪一项不是RNA 具有的( )A. 复制B. 转录C. 逆转录D. 翻译2. 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 蛋白质→RNAB. RNA →DNAC. DNA →RNAD. DNA →DNA3. 图6-10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1.中心法则内容: ①DNA →DNA :以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的自我复制。

② DNA →RNA :细胞核中的转录过程。

③ RNA →DNA :个别病毒在肿瘤细胞中的逆转录过程。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解释中心法则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习重点:中心法则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学习难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性状的精细调控学法策略指导:先通读教材,再完成预习案中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预习案1、中心法则的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流向,即DNA的;也可以从流向,进而流向,即遗传信息的和。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我的困惑:探究案: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中心法则的提出大家试想一下,克里克的猜想存在什么遗漏之处?2、中心法则的发展[资料分析]大家认为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应该做什么修改?1965年,科学家在RNA肿瘤病毒里发现,能对RNA进行复制。

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它能以为模板合成DNA。

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引起的。

[讨论]你认为这些资料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你能不能试着画修改后的中心法则?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实例分析]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编码淀粉分支酶的正常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不能正常合成正常合成蔗糖不能合成为淀粉,蔗糖含量升高蔗糖合成淀粉,淀粉含量升高淀粉含量低的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性状:皱缩)圆鼓鼓(性状:)b、白化病: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

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表现出怕光等行为。

人类的肤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含量多少决定的。

酪氨酸酶基因酪氨酸酶酪氨酸黑色素由这两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出什么共同点?结论:。

c、囊性纤维病:该病是北美白种人中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主要表现为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的黏液堵塞,常于幼年死于肺部感染。

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新人教版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限制学习目标导引核心素养对接关键术语1.通过中心法则图解理解遗传信息的流淌方向;2.识记基因限制性状的两种方式;3.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生命观念——通过对中心法则的理解记忆,认同遗传信息流淌的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理解识记基因限制性状的方式,驾驭住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中心法则各过程,提高对试验的分析实力。

中心法则基因限制性状选择性表达|预知概念|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1)DNA复制: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

(2)转录: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

(3)翻译:遗传信息从RNA流向蛋白质。

3.发展发展内容信息流淌举例RNA自我复制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 烟草花叶病毒RNA逆转录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 HIV4.完善后的中心法则,用图解表示为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限制性状的两种途径(1)干脆途径:基因――→限制 蛋白质的结构――→限制生物体的性状。

(2)间接途径:基因――→限制 酶的合成――→限制细胞代谢――→限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1)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受单个基因限制。

(2)生物的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确定的,如人的身高。

(3)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程评价|1.DNA 病毒中没有RNA ,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 2.在人体细胞核中,可以进行DNA 的复制、DNA 的转录和翻译( ) 3.RNA 病毒都能进行逆转录( )4.生物体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肯定相同( ) 5.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限制( ) 答案 1.× 2.× 3.× 4.× 5.×|联想·质疑|★中心法则图解 中心法则适用条件①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是全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9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1.中心法则体现DNA的功能
(1)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DNA的复制完成,发生在亲代产
生生殖细胞或细胞增殖的过程中。
(2)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发生在个体生
长发育过程中。
2.中心法则各过程的适用范围
生物种 类
适用范围
适用图解
过程
DNA 生物
DNA 病毒、原 核生物、 真核生物
制性状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异常,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
改变
2021/4/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析:转录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A项错误;翻译过程还需要 tRNA,B项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对应的密码子和之前 对应的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蛋白质/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 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答案:D
2021/4/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8
2021/4/17
高中生物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9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优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新人教版)

优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新人教版)

2.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判断如下分析:
(1)基因 1 和基因 2 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 (2)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 (3)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图中酪氨酸酶不能合成( ) (4)基因控制囊性纤维病与基因 2 控制性状的方式相同( ) 答案 (1)× (2)√ (3)× (4)√
10.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基
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
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
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11.体现某性状的物质并不一定是“蛋白质”:如甲状腺
激素、黑色素、淀粉等,则该类性状往往是通过基因控制性状
控制
控制
的间接途径实现的,即基因――→酶的合成――→产生该非蛋白
[易错提醒——突破选择题] 1.转录的产物不只是 mRNA,还有 tRNA、rRNA,但只 有 mRNA 携带遗传信息,3 种 RNA 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 用不同。 2.翻译过程中 mRNA 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 mRNA 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 3.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不是 A-T,而是 A-U。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只讲到在基因的指导下合 成了蛋白质,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到 底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特征有什么关系 呢?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关系呢?
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孟德尔的圆粒与皱粒豌豆
1、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
豌豆粒型
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 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11.右图所示为自然界遗传信息在三种生物大分子间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陕西省宝鸡市高中生物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宝鸡市高中生物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宝鸡市高中生物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是人教版必修二中第四章第二节,之前教材已经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上作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

同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部分:①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②基因、蛋白质和现状的关系。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

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基因的概念和本质;2、理解基因的表达过程;3、理解从基因到性状的控制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具体实例,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事例.本节以生物具体的外在性状分析入手,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从实验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研究室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而后又从微观到宏观,从本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要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

(二)能力目标1、培养从资料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2、从遗传现象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⑴1解释中心法则。

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过程:练习基础题1.提示:细胞膜太薄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19世纪时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学者们只好从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入手进行探究。

2.脂质和蛋白质。

3.提示:这两种结构模型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这是它们的相同点。

不同点是:(1)流动镶嵌模型提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横跨整个脂双层,有些部分或全部嵌入脂双层,有些则镶嵌在脂双层的内外两侧表面;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

(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结构。

4.D。

拓展题1.提示: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史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历程,也告诉我们建立模型的一般方法。

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观察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

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

2.提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将更加细致入微,对膜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将能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各种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流动镶嵌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备课资料
中心法则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中的地位
(1)中心法则在遗传学思想演变中的地位
人类对遗传现象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许多假说和理论,推动着对遗传本质认识的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形成不同的遗传范式。

古代的泛生论,中世纪的特创论,18世纪的预成论和渐成论,所有这些便构成了融合遗传的范式。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发育是两回事。

发育为遗传所控制,但遗传并非整体的遗传。

遗传的载体是某种颗粒性的东西。

当时的许多生物学家都以不同的术语来表达这种大致相同的思想或学说。

如生理因子(Spence,1864),生殖微粒(Darwin,1868),成形微粒(Ellsberg,1876;Haeckel,1876),细胞种(Nageli,1884),异细胞(Hertwig,1884),种质(Weisman,1884),泛子(deVries,1889)。

所有这些便构成了颗粒遗传的模式。

在颗粒遗传范式内,认为遗传是一种粒子行为,可以在细胞内研究。

孟德尔遗传学说可以认为是颗粒遗传的最高成就,奠定了经典遗传学的科学基础。

摩尔根的基因论可以认为是在颗粒遗传范式内的一种重大发展。

19世纪末,由于放射性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结构的秘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相继进入到分子和量子水平,遗传学也逐渐发展到了分子水平。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的控制论问世之后,信息概念立刻和遗传概念结合了起来。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转译等问题,揭示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之间的传递规律,从而形成了信息遗传范式。

综上所述,遗传范式的演变经历了融合遗传——颗粒遗传——信息遗传,从而使人们对遗传的认识经历了臆测——机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这种对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符合人类基本的认识规律。

中心法则使信息遗传范式得以形成,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遗传现象乃至整个生命现象的规律。

(2)中心法则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地位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中心课题。

第一个时期可称为孕育时期,大体上是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

也有人认为分子生物学是从艾弗里的实验开始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分子生物学的孕育时期可以看作是从1944年艾弗里的转
化实验到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

也可以认为,继摩尔根、缪勒之后,比德尔、塔吐姆、利德伯格以及德尔布吕克、赫尔希和鲁利亚等50年代之前的工作,都属于这个时期。

其中心课题是寻找基因的物质实体,解决基因的本质问题。

第二个时期是分子生物学理论成熟时期。

这个时期以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为开端,吸引了大批科学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确立具体的因果联系和作用中介。

这一时期的中心课题是围绕核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展开的,揭示了复制、转录和转译的本质和机制。

第三个时期可称为理论应用时期。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继续探讨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关系,但已不限于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蛋白质与多糖及脂肪的关系受到了重视,生物体内大分子与小分子之间的关系也引起注意。

更为重要的是,创立了遗传工程的方法,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成果转向改造生物体的实践中,并在农业和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中心法则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理论的成熟。

一方面是第一阶段的深化和继续;另一方面,也是分子生物学实际应用的理论基础。

可以说,中心法则的产生和发展是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黄金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