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范文、作文讲评课件)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2017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语文试题及答案2017年的语文试题及答案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阅读理解、古文翻译、现代文阅读、作文等部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型和参考答案。
# 一、阅读理解(共40分)题目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此处假设文章内容为一段关于环保的议论文)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环保措施有哪些?(10分)答案:文章中提到的环保措施包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加强垃圾分类等。
问题2:作者对于环保的态度是什么?(10分)答案:作者对于环保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问题3: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作者认为环保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0分)答案:作者认为环保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 二、古文翻译(共20分)题目2: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三、现代文阅读(共20分)题目3:阅读以下现代文,回答问题。
文章:(此处假设文章内容为一篇关于科技与人类生活的议论文)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10分)答案:文章中提到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娱乐方式、改变了交流模式等。
问题2:作者对于科技的态度是什么?(10分)答案:作者对于科技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 四、作文(共20分)题目4:以“我与自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示例:在这篇作文中,学生可以描述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如何通过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现象等方式,体会到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
# 五、附加题(共10分)题目5:请列举出至少三种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7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2)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2017高考语文试卷附详细答案(2)推荐文章广东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热度: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热度:2017广东语文高考试卷热度:2017高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热度: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热度:全国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3,参考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 分钟到达考场。
绝密★启用前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 ,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完整word版)2017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2分)
窗子以外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章重庆高考语文试卷热度:天津语文高考试卷2017 热度:2017全国语文高考语文新课标试卷热度: 17语文高考题_17语文高考试题热度: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热度: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行动起来为高考备考,例如做一下往年的高考卷,你就会发现那些试题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2017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7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高考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要好好把握这段时间。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2017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5题。
①我总是在父亲上班的时候,坐在面向花园的楼下回廊里,放心地阅读。
②家里的中国书好象就只有《红楼梦》、《封神演义》和一部《聊斋志异》。
③中午父亲回来吃饭,远远就能望见,这时只要随手把书向卷起的帘子里一塞,就__甲__,不露马脚,没有出过一次纰漏。
④不过除了《聊斋》以外,一律被父亲宣布为“禁书”,不许小孩接触。
⑤但禁令收效甚微,我总是有办法一一取出翻看。
《聊斋志异》是第一部使我获得阅读古文本领的最好的课本。
我没有读过《古书疑义举例》、《助字辨略》,古文的语法、句法,差不多都是从《聊斋》里__乙__出来的,而且以后读更古些的书困难也不多。
抗战开始,我在第一次全国统一招考中考进了交通大学。
交大是重点大学,按我的数理成绩本是考不取的,__丙__意外地沾了熟读《聊斋》的光,国文试卷中有一段无头无尾、无标点象“天书”一样的古文,给我读通、点断了。
而当时唐文治先生正是交大有很高威望的领导人,他主张语文一科不及格的不得录取;相反,其他各科差一点却可以__丁__。
取材于《黄裳自选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和乙处填入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露(lòu)马脚纰(pí)漏想B.不露(lù)马脚纰(pí)漏想C.不露(lòu)马脚纰(pī)漏猜D.不露(lù)马脚纰(pī)漏猜2.依次填入文中丙、丁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但谅解B. 还谅解C. 还原谅D. 但原谅3. 填入文中甲处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平安无事B. 安然无恙C. 太平无事D. 万无一失4.下列关于书籍第一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附答案).docx
12B-YW-0000005 _ -绝密★启用前_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_- __-_语文 ( 全国 II 卷, 2017.06)__- : 注意事项:号 -学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_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_-__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_-__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_-_ _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__线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__封__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_ 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_ : -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名 -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 姓- 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 _ - 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班_ - 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__-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_ _- 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 年 __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 __线_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 _封__密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_-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_ _-_ 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_ __-_ 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 _ _ - 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_ __- 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_ _-_ 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完整版)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2)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7年高考全国2卷作文讲评
多数不完美的人只会哀叹命运的不公,他们正视了缺点,却
没有给予优点足够的青睐。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既是荧烛,何须在意寿命短暂?只将光
与热尽力释放便可;既是兰草,何须在意没有浅碧深红的容
色?只,何须在意浑浊的眼珠与笨重的身体?只在一片深蓝中
▪ 所以,深海的鱼,不必泅渡上岸!
2021/10/10
17
▪
无尽的乡愁,无穷的远方
▪ 白露横江,茫然万顷。漂泊在孤舟上的游子,仰起头眺望 ,漆黑的一团暗夜中,一轮皎洁的明月亘古不变,寄托相 思。同一轮明月,却在每个奔波的人心中,投下不同的影 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们颠沛流离,终于 月夜中觅得心安。
2021/10/10
5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 魏源在《魏源集》一书中说:“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牗见 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 人在内室黑屋,假如给他开启一条缝隙见光,可以照亮一张 床;假如给他开启一个窗户见光,可以照亮室内中间的空地 ;假如给他开启一扇门,可以照亮整个堂屋;假如走出黑屋 ,沐浴在阳光下,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
——毛泽东
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精神理想,需立时代之潮 头,发时代之先声,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 情怀来观照现实生活。
2021/10/10
9
反复思考,寻找材料的异同和规律。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 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 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 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 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 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 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语文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及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及解析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及解析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考!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稔(rěn)冬祥意蕴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 撰写D.镌(jùn)刻锒锒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
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017年的高考语文考试是所有高中生所期待的大考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并附上相应的答案。
一、阅读理解1. 题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内容: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A2. 题目:《诗人杨万里的生平与作品赏析》内容:该篇文章主要描绘了杨万里诗人的生平并展示了他的几首代表作。
答案:C二、合理运用词语1. 题目:选出下列选项中与“纳履舆粟”意思相近的词语。
选项:A. 足不出户 B. 衣食父母 C. 目不识丁 D. 货真价实答案:B2. 题目:下列成语中哪个意思与“招若蜂蝶”相反?选项:A. 貌合神离 B. 形单影只 C. 绽放笑颜 D. 铁证如山答案:B三、改正错误将下列错句改正,并在答题卡上划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 题目:我这个学期成绩优秀,班上最优的学生之一。
改正后的选项:我这个学期成绩优秀,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2. 题目:秋天的原野如画,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千万游客。
改正后的选项:秋天的原野如画,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四、填空请根据题目意思填入正确的单词。
1. 题目:《论语》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化________。
答案:经典2. 题目:这个故事蕴含了深刻的社会________。
答案:寓意3. 题目: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________。
答案:影响五、作文题目:谈谈你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家庭教育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来说,家庭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陪伴和引导。
在我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始终以榜样的力量来教育我。
首先,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一起聚餐,分享一天的心情和经历。
父母会倾听我对学习的困惑和烦恼,并给予我鼓励和建议。
这样的交流让我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和支持,也帮助我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家庭教育注重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语文联考试卷(如果想要作文讲评课件请搜索“小孩和猫对话作文讲评”)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工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工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古希腊哲学中,特别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文学与政治关系密切。
在他们看来,文学反映了它所处在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
从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审美的,而政治是关于治理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但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这样,艺术与政治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构造美好的生活。
从另外一方面看,艺术是关于自由的,而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对抗关系。
因为。
如果政治是关于权力的,那么它也可能是压迫性的,它可能压迫追求自由的艺术。
但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艺术对压迫的反抗不是通过明确的政治内容,而是借助非直接的、隐秘的美学技巧或艺术形式,比如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编码和加密,这种掩饰是艺术逃避审查,保护自己的方法。
但是,艺术的外表,即非直接、隐蔽的、致力于颠覆的艺术形式与其政治效果之间存在矛盾。
使用公开的颠覆性内容就违反了法律,只能在美学技巧中表达颠覆性的内容,但必须让这种艺术形式广为人知,即人们要能够熟悉理解这种艺术形式。
如果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而难以被大众所理解,就削弱了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如果政治内容太过直接,则这种艺术只能保持在地下状态,比如文革中的许多诗歌。
在压迫性的社会,艺术要追求自由,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
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但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更多地关注个人的问题。
于是。
艺术的目的是自身。
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点就出现了。
但艺术一旦舍弃了社会政治这一宏大叙事,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艺术独立于政治,艺术应该维持中立的纯粹超然的姿态。
艺术占据的是理想领域。
政治则是权力领域。
一旦与政治结盟,艺术就腐化了。
此时,艺术的形式还存在着,但其内容已经改变,艺术受雇于政治运动,最终导致权力迫害艺术。
但是.艺术不可能不对社会包括政治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复杂的。
现代诗人奥登在他纪念叶芝的死和关于爱尔兰政治的诗歌中说,诗人不能导致任何事情的发生。
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在某些时候,艺术确实具有政治影响,比如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推动了美国的废奴运动。
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宰场》仔细描绘了肉食加工业的情形,这部著作出版后,肉食工业的改革在美国开始了。
一方面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社会政治因素的产物,因为作家的人格是为他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塑造的,而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人格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重要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它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这就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
我们可以研究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但要考察作家对其社会时代的影响就很难了。
(摘编自章辉《论文艺与政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占希腊学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政体的精神、主导性的观点和政治原则,与政治关系密切。
B.虽然艺术和政治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是艺术中的审美经验有助于促进德性培养,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和政治的目的是相同的。
C.从某一方面看,政治是关于权力的,艺术是关于自由的,由于政治可能会压迫艺术,因而政治与艺术又构成对抗关系。
D.艺术不会直接反抗政治,而是运用讽刺、比喻、幽默、象征等美学手法对颠覆性的内容予以掩饰,来逃避审查、保护自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艺术用非直接的艺术形式表达颠覆性的政治内容.其表达效果与这种非直接艺术形式被人们理解的程度成正比。
B.因为中华民族要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所以中国现代文学中普遍有民族解放的主题。
C.艺术在自由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关注个人问题,但是艺术如果失去了社会政治这一内容.就可能琐碎化,成为娱乐。
D.艺术形式太过离奇或技巧性太强,就会降低颠覆性政治内容的传播效果;而政治内容太直露,作品又不能公开发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占据理想领域,政治是权力领域,如果两者结盟,那么,艺术就受雇于政治运动,导致权力迫害艺术,因此,艺术应独立于政治。
B.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屠宰场》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叶芝的诗歌却没有改变任何事物,这表明小说比诗歌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
C.社会政治环境塑造了作家的人格,而作家的人格又反映在其作品中.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多多少少受到那个时代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D.重要的文学作品摧毁禁忌、规则和社会偏见,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反过来促进社会和政治变革,这就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表臣,字正仲,永嘉人。
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
陈罐谪居郡中,一见而器之。
盛章者,朱劭①党也,尝欲市婢.有武臣先取之,章诬以罪,系狱。
表臣方鞫②之,郡将日:“知有盛待制乎?”表臣佯若不知者,卒直其事。
累官监察御史。
帝方向儒术,表臣乞选讲官以裨圣德,且于古今成败,边防利害,详熟讲究。
由是诏开经筵。
迩臣有请用蔡京③之党者,侍御史沈与求乞明指其人,显行黜责,执政不悦,夺其言职。
表臣争日:“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
请还与求以开言路。
”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于是陈敏等十数人浸以录用。
久之,以病请补外,以直秘阁知信州。
宰相拟表臣为检正,帝日:“朕将自用之。
”遂除左司谏。
给事中胡安国以论事不合罢,表臣上疏留之。
除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
帝如建康,诏表臣兼留司参议官,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
建、崇二国公就外傅,兼翊善。
帝日:“二国公诵习甚进,卿力也。
”徙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时秦桧欲使使金议地界,指政事堂日:“归来可坐此。
”表臣不答。
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
俄起知婺州。
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
课最,除敷文阁待制。
三岁,请祠.进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
表臣晚号湛然居士,自奉无异布衣时,乡论推其清约。
(选自《宋史·吴表臣传》.有删改) 【注】①朱勔:权臣。
下文的“盛待制”指盛章。
②鞫(ju):审问。
③蔡京:北宋权相,奸臣。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B.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C.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小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D.时防秋议/选守边者患/乏才/表臣日/善恶着明/则天下知逆顺之理/今取忠义/不屈者不次而用/岂特可以劝捍御/方略亦堪倚仗/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B.朕,文中为皇帝自称。
“朕”原为第一人称代词。
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兵部是占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长官为兵部尚书。
D.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号,一般是长辈起的。
如欧阳修号醉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表臣公平公正。
吴表臣在通州任职时,有个叫盛章的因事与一武官发生矛盾,吴表臣不顾他人劝说,审问盛章,最终公正处理了此事。
B.吴表臣正直敢言。
有人想任用奸臣蔡京的党徒,沈与求表示异议,惹怒当权者,沈被夺官.吴表臣则请求恢复沈的官职以开拓言路。
C.吴表臣深得皇帝赏识。
他请求选用讲官,皇帝下令开办讲席;他多次被皇帝任命为重要官职;他对建、崇两位国公的读书进步有功,被皇帝称赞。
D.吴表臣淡泊名利。
秦桧打算让他出使金国商议边界的事,并表示。
回来后可以升官,他没有答应;他退休后过着清淡简约的生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台谏为天子耳目,所以防壅蔽,若咎其切直而黜之,非国家福也。
(5分)(2)会大水,发常平米振贷之,然后以闻,郡人德之。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八月十五日夜。
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①。
对酒玩月。
因怀禁中清景,偶题是诗白居易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②静玩禁闱问。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③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④照玉山⑤。
【注】①直:值班。
②仙郎:指崔大。
③九门:指皇宫。
④金波:指月光。
⑤玉山:即“玉山颓”,指人醉倒之状。
8.《唐宋诗醇》评此诗日:“绚烂之极。
乃造平淡。
”本诗“绚烂”和“平淡”体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5分)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用“▲,▲”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巾的赞誉和责难。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们虽然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回去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中秋节贾大山①月亮从村东的树林里升起来,好像一盏又大又圆的天灯.吸引着满街的孩子们。
冬冬跑回家,扯住妈妈的衣襟,蹦跳着说:“妈妈,月亮爷爷出来啦……”“给你,馋猴儿。
”淑贞笑着,从饭桌上的小盆里抓了一把红枣,拿了一个石榴,塞到冬冬手里。
冬冬不满足地说:“妈妈,我要月饼!”“怎么,你没买月饼?”不知什么时候丈夫回来了,静静地站在淑贞身后。
他叫春生,是生产队长。
“我没买。
”淑贞笑笑说。
“咱队里几家没有买月饼?”“好几家哩。
”“你们太省细了!”春生一皱眉,责怪地说,“咱队里就那么穷吗?一年一个中秋节,孩子跟着我们吃不上一块月饼,像话吗?”“你别说了,供销社还没关门,我这就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