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单学生活动单
2018年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导学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是余数的除法的意义,除法整式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表内除法有了初步认识,并会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既是表内除法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
教材注重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直观操作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明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大量运用对比帮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针对难点增加试商教学,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同时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继续落实“四能”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课时分配:(1)有余数的除法(1) 1课时(2)有余数的除法(2) 1课时(3)有余数的除法(3) 1课时(4)练习课1课时(5)解决问题(1) 1课时(6)解决问题(2) 1课时(7)练习课1课时(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9)综合与实践小小设计师1课时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教学中注重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19条小鱼,每(5)条一份,平均分成了(3)份,还剩(4)条小鱼。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二、导学内容
1. 余数的概念
余数是除法中未能整除的部分,即除法中的剩余部分。
例如,10 ÷ 3 = 3 … 1,这里的1就是余数。
2.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是指在进行除法运算时,除不尽的情况。
例如,11 ÷ 4 = 2 … 3,这里的3就是余数。
3.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实际例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
老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余数吗?”,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运算的过程,了解余数的概念。
2. 讲解
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理解除法中的余数是如何产生的。
3. 练习
让学生完成一些有余数的除法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余数在除法运算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决。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多加练习,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技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课时
1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
年级
二年
时间
主备人
执教人
学习
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会正确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4、根据题意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3)、学生汇报分法。
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闯关成功,帮忙布置会场: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合作
交流
汇报
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独立思考并汇报。
精读
点拨
深化
理解
什么是余数?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粗心马大哈”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独立操作。
学习
重点
能正确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习
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
预习
检测
1、开火车背诵“乘法口诀”。
2、复习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及计算方法
闯关游戏,激发兴趣。
确立
目标
自主
探究
学生交流、汇报
(1)、讨论论分配方案。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达标
测评
总结
提升
应用拓展,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1、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2、列举生活中有余数的实例。
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共有两课时。
主要内容为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以及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二)”。
其中,第1课时将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第2课时则着重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处理余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处理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步骤,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计算方法。
5. 处理余数:讲解如何处理余数,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有余数的除法概念、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步骤,以及处理余数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例题:23 ÷ 4 =答案:5 356 ÷ 7 =38 ÷ 9 =答案:56 ÷ 7 = 838 ÷ 9 = 4 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同时,我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关注1. 情景引入:我选择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旨在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本单元是对本册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回忆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经历梳理本学期各局部知识的过程,稳固所学知识。
2.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局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通过总复习,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整理、体验的时机,帮助学生养成回忆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1〕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2〕万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3〕混合运算1课时〔4〕克和千克、图形的认识1课时〔5〕统计和数学广角——推理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围绕核心概念,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知识。
在复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以综合而有层次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2分钟〕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2.板书课题: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1.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齐读课题。
1.口算。
7×8=56 56÷8=781÷9=9 42÷6=75×6=30 30÷6=530÷4=7 (2)25÷3=8 (1)2.列竖式计算。
46÷6=7 (4)27÷9=365÷8=8 (1)20÷4=531÷5=6 (1)60÷7=8 (4)3.图中袜子的质量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20÷5=4〔元〕15÷3=5〔元〕10÷2=5〔元〕二、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1有余数的除法-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1 有余数的除法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1《有余数的除法》,这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我们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这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我会拿出一些糖果,然后问大家:“如果有5颗糖果,每次拿走3颗,可以拿几次?”通过这个问题,大家能够直观地理解到除法的基本概念。
然后,我会带领大家一起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
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展示除法的计算过程,并且解释除法的基本概念,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等。
接着,我会给大家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解释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并且指导大家如何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讲解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让大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板书设计,以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会给大家设计一些作业,让大家能够通过实际的题目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这些作业题目将会包括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能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1“有余数除法第一课时”活动单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概括能力。
3.能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方案】活动一:激趣导入出示:○○○○○○提问:你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图说说,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活动二:摆一摆1.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3)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边摆边填出下表:2.组内思考:(1)以上分圆片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遇到过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吗?在小组互相说一说。
活动三:自主探究1.请根据表格,分别列出算式,写在随作本上。
对有困难的题目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完成。
2.全班交流:(1)10个圆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平均分)分给几人?有没有分完?还剩几个?这1个还能再分一组吗?为什么?这剩下的1个能不能不写了?在算式中怎么表示呢?(2)师板书:10÷2=5(组)10÷5=2(组)10÷3=3(组)……1(个)10÷4=2(组)……2(个)商的单位是什么?余数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单位不一样?(3)教师小结:像这样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4)怎么读呢?(点名读,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5)如果把10个圆片分给6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检测反馈】1.想想做做12.想想做做23.想想做做3 (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4.游戏:7个圆片!3个一堆!有没有余数?8个圆片!9个、10个、11个,怎么老是要不没有余数,有余数不是1就是2呀?怎么没有余3啊?再加几个分分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
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59-61页例1、例2和“做一做”。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8×7= 12÷6= 9×5= 32÷8=4×5= 14÷7= 6×8= 54÷9=(三)新课导入:1、引入课题。
出示主题图:二(1)班可真热闹,想不想去看看呢?原来二(1)班正在用小棒摆图形呢。
学生说一说图意。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1、教学例1.①把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一摆。
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为什么用除法?②如果增加1个草莓呢?你会摆吗?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你遇到什么问题吗?③都是摆草莓,有什么不同呢?小结:其实在生活中,有时候分东西正好分完,有时候也会遇到分不完得情况,这里多出来的不够分的,给它起一个名称叫“余数”④刚才剩下的1个叫什么?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理解余数的吗?⑤怎样在算是里表示这个余数呢?说明:在商3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7÷2=3(盘)……1(个)2、教学例2.①用小棒摆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②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你们能列出算式解答吗?试试看?③根据算式,引导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④师生互动归纳: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3、有16个苹果,每人分3个,最多能分给()个人,还剩()个。
4、1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支,还剩()支。
5、出示算式:()÷6=()……()猜猜余数可能是几?四、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1、()÷6=()……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
三上《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一)》导学案设计者:大同小学刘波学生姓名:组别:学习内容: 50-51页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学习目标:1、通过创设情景和动手操作活动,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的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在()里最大能填几?5×()< 16 ( ) × 6 < 25 4 × ( ) < 2313 > 3 × ( ) 47 > ( ) × 6 ( ) × 8 < 26 2、计算:8 ÷ 4 = 45 ÷ 5 =二、自主探究我会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
(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我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3)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我想到了什么?阅读教材50页,我理解图意。
(1)、从布置会场场面图中看到有盆花,每组摆盆(2)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15 ÷ 5 = [ ] (组)(自学书50页)通过自学我会在下面的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
3 ()(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除数……5/ˉˉ1ˉˉ5ˉˉ()1 5 ()和()的乘积ˉˉˉˉ0ˉˉ(5)自主探索,汇报结果。
我知道了的含义、还学会了的书写方法及商的位置,还会应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请你独立思考后填空,填好后二人小组互相检测。
)三、合作交流请你读题书51例题2 。
(1)我用小棒摆一摆,按要求分一分。
同组同学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
(2)我会列出算式:(3)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23里面最多有()个5,商是()。
(4)思考:每5个分一份,分成了4份,共分掉了几个?(5)竖式怎样算?4和5的积—20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20表示什么意思?23盆花,分掉了20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3个的?在竖式中,“3”叫什么?()(6)我会写竖式计算的过程。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6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3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六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021-2022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
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备课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学习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学习环节(学习方式) (预计用时)学 案(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展示方式导 案(方法指导) (评价指标)自 主 探究 5分钟游戏:你猜我说1、现有6颗草莓,每2颗草莓放一盘。
可以摆几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请你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上台展示 动手操作 点名回答 举手回答出示课件,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引导学生说出游戏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巡视PPT 出示,强调“正好摆完,没有剩余”2、如果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怎样摆呢?(1)同桌两人摆一摆、分一分。
(2)分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分的过程。
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剩下的1个草莓还可以摆一盘吗?为什么?谁能说一说,你理解的余数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叙述分草莓的过程? 独立思考 同桌互学 点名回答PPT 出示,强调“摆3盘,剩余1个”分东西时遇到的新情况:分的结果出现了剩余,不够1份就不能再分了。
我们把剩下的1个叫做“余数”。
……”读作:余,表示剩余。
1合作交流 30 分钟试着把你的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讨论:7÷2这个算式的结果,剩余的1个如何表示出来?思考:①这个算式该怎么读?②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相同吗?③这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3、在小组内完成学习单说一说除数是几?余数是几?小组讨论:(1)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数?(2)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吗?可能大于4吗?为什么?是不是有余数的除法的余数总是1、2、3呢?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有几种情况?余数跟算式中的什么数有关?是什么关系?同桌互学指名汇报小组合作自主交流组长汇报举手回答点名回答表示剩余的一个草莓,在算式中被称作:余数。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读法。
(2)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正确书写除法算式。
(3)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知道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表内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实例,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体系。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有梯度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方面。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定期检测: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6单元 第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6单元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表内乘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小猫和小狗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它们平均每只钓了多少条鱼?”(2)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小猫和小狗一共钓了多少条鱼,然后让学生尝试用除法计算它们平均每只钓了多少条鱼。
(3)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余数?余数表示什么意思?(4)教师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91页的练习题。
(2)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用。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的练习题。
(2)让学生尝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和除法计算,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第6单元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如果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就会产生余数。
2.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被除数÷ 除数 = 商… 余数除数:被除数÷ 除数 = 商… 余数商:被除数÷ 除数 = 商… 余数余数:被除数÷ 除数 = 商… 余数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要注意余数的含义和运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学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6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3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6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9-6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自探(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讨论:分不完的怎么办?(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二、解疑合探一(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在除法运算中,当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时,会产生余数。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知道在除法运算中,当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时,会产生余数。
2.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实践活动法: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具体的例题和练习。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等,用于创设情境和实践活动。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如分配物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当物品的数量不能整除分配的数量时,应该如何计算。
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具体的例题,如8除以3的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当8除以3时,会产生余数1。
教师解释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1《有余数的除法(1)》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1.1《有余数的除法(1)》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中的第一课时,章节为《有余数的除法(1)》。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33页到35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包括除数和余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理解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则是让孩子们理解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练习本和一些小玩具。
五、教学过程我打算用一个小游戏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让孩子们带来一些小玩具,然后让他们将这些玩具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孩子们会发现,有些玩具无法平均分配,这时我就会引入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接着,我会用PPT和黑板来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配合一些例题来进行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然后,我会给孩子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上“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然后列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公式,以及一些重要的点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进行练习。
同时,我还会让他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余数,以及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还会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活动,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孩子们的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引入环节的游戏设计在教学内容引入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带来一些小玩具,并尝试将这些玩具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6课时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3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3.小小设计师………………………………………………………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导学指导案
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9-6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过程,初步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含义。
2、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
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在具体的活动中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4、学生通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
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发展和延
伸。
5、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情景挂图。
教法:直观教学,引导探索。
学法:合作探究、实践操作、讨论交流。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59-61页例1、例2和“做一做”。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8×7= 12÷6= 9×5= 32÷8=
4×5= 14÷7= 6×8= 54÷9=(三)新课导入:
1、引入课题。
出示主题图:二(1)班可真热闹,想不想去看看呢?
原来二(1)班正在用小棒摆图形呢。
学生说一说图意。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1、教学例1.
①把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一摆。
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为什么用除法?
②如果增加1个草莓呢?你会摆吗?
你会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吗?
你遇到什么问题吗?
③都是摆草莓,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其实在生活中,有时候分东西正好分完,有时候也会遇到分不完得情况,这里多出来的不够分的,给它起一个名称叫“余数”④刚才剩下的1个叫什么?
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理解余数的吗?
⑤怎样在算是里表示这个余数呢?
说明:在商3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
7÷2=3(盘)……1(个)
2、教学例2.
①用小棒摆正方形,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
怎样用算式表示?
②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你们能列出算式解答吗?试试看?
③根据算式,引导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④师生互动归纳: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1、2题。
2、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3、有16个苹果,每人分3个,最多能分给()个人,还剩()个。
4、10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支,还剩()支。
5、出示算式:
()÷6=()……()
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四、拓展作业:(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1、()÷6=()……6,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
()÷5=()……(),在这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最大应是()。
2、31个乒乓球,要装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的个数一样多,每个盒子装()个,还剩()个
3、在□填上合适的数。
□÷9=8......6 □÷4=7 (2)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六、预习课本第62-64页例3、例4和“做一做”以及练习十四1-3题。
七、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例1. 把6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把7个草莓每两个摆一盘,摆一摆。
7÷2=3(盘)……1(个)
例2. 用小棒摆正方形。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9根呢?10根呢?11根呢?12根呢?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