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8.5 练习二十一
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课件8_5 练习二十一
想8加2等于10
8
把4分成2和2。
4 0 2 7 5 8 3 10 6 9 1
12 8 10 15 13 16 11 18 14 17 9
巩固练习
看图填空。
想8+7=15。
15
8
想8+4=12。
8 + 4 = 12
7 + 9 = 16
9 + 4 = 13
6 + 9 = 15
8 + 3 = 11
7 + 7 = 14
巩固练习
在 里填上“>”“<”或“=”。
8+5=13,13比14小。
8 + 5 < 14 7 + 6 < 14 6 +10 > 15
8 + 3 = 11 7 + 8 > 13 6 + 9 >12
巩固练习
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7 + 6 =13 (只)
巩固练习
交换算式中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
复习旧知
比一比,算一算。
13 13
15 15
14 14
15 15
巩固练习
先说出得数,再写算式。
10 12
15
16
17
13
11 14
8+2=10 8+4=12 8+8=16 8+5=13
8+6=14 8+3=11 8+9=17 8+7=15
巩固练习
算一算。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
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有6人在踢毽子,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8 + 6 = 14 (人)
口答:操场上一共有14人。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 练习二十一课件牛老师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练习二十一
8、7、 用“凑十法”计算,可以用“拆小数,凑 6加几: 大数”,也可以用“拆大数,凑小数”。
7 + 6 =13 33
10
7 + 6 =13 34
10
8、7、 还可以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6加几: 的规律来计算。
8 + 9 = 17 9 + 8 = 17
8 + 6 = 14 (人)
口答:操场上一共有14人。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计算8、7、6加几,凑十法最简便: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练习二十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练习二十一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2题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根据学生情况分析错的原因)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1)学生说一说,再板书在黑板上,指哪个答哪个?
(2)并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他的秘密在哪里?(3)指导学生书写算式
问: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三、游戏
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同座互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教学设计
课题:练习二十一主备人课时 1 课型练习执教者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初备教案个案生成教材分析练习二十一是876加几之后的练习,这个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刚学完876加几对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因此还要结合大量的练习活动来学习。
这就十分考验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
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现注重知识问题化和问题活动化,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来学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1.熟练使用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练习指导、讨论交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期待学生行为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练习(小动物回家)2、10加几的口算练习。
3、算一算9+2= 8+2= 8+5= 7+8=7+4= 6+4= 7+9= 6+6=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二、教学练习本题引导学生先口答,再在本上列式计算。
本题主要引导学生主动计算,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练习。
如果有必要可以让学生制作卡片,然后练习计算。
本题用课件出示,然后以动画的形式来教学效果会很好。
本题较为简单,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计算。
我采取让学生先计算,然后老师再讲解的方法教学本题。
这道题我让学生有开火车的形式口答,然后再让学生在本上做一遍。
教学过程三、补充练习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小朋友们,本节课的内容学完了,你认为自己能得几颗智慧星?学习习惯:收好学具表扬小伙伴同桌合作。
人教版数学1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含答案
三、根据下图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并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
答案:
一、1、减法 2、减号 二、3 只纸鹤拿走 1 只剩 2 只 三、4-3=1 或 4-1=3 4 个苹果掉了 3 个剩 1 个或 4 个苹果有 1 个没掉,掉了 3 个
一、划一划,涂一涂。
5 以内数的减法
二、看图列算式。
三、在圆里填上“>”“<”或=。
135
8.9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137
8.10 练习二十三
139
8.11 整理和复习
141
8.12 练习二十四
143
9.1 认识20以内的数
145
9.2 20以内数的计算
147
9.3 认识位置、图形、钟表
149
9.4 练习二十五
151
1. 填空。
1.1 按顺序数数
(1)数数时,我们要一个一个按()地数。
()的下面。
(3)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在老师的(),黑板在老师的()。
2.根据描述的内容完成问题。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文具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2)我在鹏鹏的前面,鹏鹏在我的前面。你知道我们是怎样站的吗?
3.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
()在()的上面
(2)数物体的数量时,要()的数。
(3)
一共是()个。
2、数一数,连一连。
3
7
5
3.想一想、画一画。 (1)数出 4 个五角星,并画成红色。
(2)画出 6 个正方形。
答案: 1.
(1)顺序 ;(2) 一个一个;(3)5. 2、
3
7
5
3. (1)(答案不唯一)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含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含答案1.1 按顺序数数 3 1.2 比多少 51.3 练习一72.1 认识“上、下、前、后”9 2.2 认识“左、右”112.3 练习二133.1 认识1~515 3.2 比大小17 3.3 练习三19 3.4 第几21 3.5 4的组成23 3.6 5的组成25 3.7 练习四27 3.8 认识加法29 3.9 5以内数的加法31 3.10 认识减法33 3.11 5以内数的减法36 3.12 练习五38 3.13 认识040 3.14 练习六42 3.15 整理和复习443.16 练习七464.1 立体图形的认识48 4.2 立体图形的拼搭504.3 练习八525.1 6、7的认识55 5.2 6和7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57 5.3 6、7的组成59 5.4 6和7的加减法61 5.5 练习九63 5.6 用加法解决问题66 5.7 用减法解决问题68 5.8 练习十70 5.9 认识8和972 5.10 8、9的数量和顺序的意义74 5.11 8、9的组成76 5.12 8和9的加减法78 5.13 练习十一80 5.14 解决问题82 5.15 练习十二84 5.16 认识1086 5.17 10的加减法885.18 练习十三905.19 连加、连减92 5.20 练习十四94 5.21 加减混合96 5.22 练习十五98 5.23 整理和复习1005.24 练习十六1026.1 11~20各数的组成和读法104 6.2 认识数位、写数106 6.3 练习十七108 6.4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10 6.5 解决问题112 6.6 练习十八1136.7 数学乐园1157.1 认识整时1177.2 练习十九1198.1 9加几121 8.2 练习二十123 8.3 8、7、6加几125 8.4 加法的计算方法127 8.5 练习二十一129 8.6 5、4、3、2加几131 8.7 练习二十二133 8.8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135 8.9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137 8.10 练习二十三139 8.11 整理和复习1418.12 练习二十四1439.1 认识20以内的数145 9.2 20以内数的计算147 9.3 认识位置、图形、钟表149 9.4 练习二十五1511.1按顺序数数1.填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 练习二十一课件
7 + 7 = 14
在 里填上“>”“<”或“=”。
8+5=13,13比14小。
8 + 5 < 14 7 + 6 < 14 6 +10 > 15
8 + 3 = 11 7 + 8 > 13 6 + 9 >12
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7 + 6 =13 (只)
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有6人在踢毽子,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交换算式中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
比一比,算一算。
13 13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一(3-8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一(38题)∣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一(38题)∣人教新课标所准备的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八单元的练习二十一,其中包括3到8题的练习题目。
主要涉及到的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二十一的题目,以及计算器等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的妈妈给了小明30元钱,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他还剩下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来看练习二十一的题目,并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我会逐一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
4. 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后,我会让他们进行练习,我会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让学生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练习二十一的题目,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练习二十一的3到8题,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作业答案将会给予学生,让他们能够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计划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的妈妈给了小明30元钱,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他还剩下多少钱?”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8、7、6加几》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例2由主题图中跑步的情境引出“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的问题,从而引出8+5的口算。
这里不再出现“接着数”的方法,而且例1的实物图也在这里抽象为点子图;5的拆分也为学生留出空白,显然比例1提高了要求。
(2)小精灵的问题“还可以怎样算”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一方面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凑十,如将8分成3和5,5和5凑十;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8加5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数出图中男生和女生人数,进行7+6的教学。
(3)例2中没有呈现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语言叙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应该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
(4)“做一做”的编排与例1“做一做”的编排基本一致。
教学建议(1)做好学习新知的准备。
其一,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如8+□=10等。
其二,回顾9加几的口算过程和为什么用凑十法。
(2)体现“凑十”方法的多样化。
学生已经有了凑十的经验,可以重点处理怎样凑十的问题。
可利用如下问题。
“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8+5=?”“你想把几凑成107怎样凑成107”“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除了把8凑成10,还可以把几凑成10?”(3)加强比较,感悟凑十的规律。
在学生能正确计算8+4、8+6等式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比较:计算9加几、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为学生用“凑十法”计算7加几、6加几做准备。
(4)运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
7加几、6加几的凑十过程,可以较8+5提高要求——不操作,而是通过想、说、看、填等活动掌握凑十的方法。
编写意图(1)在学生学习了凑十法的基础上,教材以8+9为例,呈现了3种计算方法:把8凑成10;把9凑成10;根据9+8=17,想出8+9的得数。
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其中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算8+9=17是重点内容。
教材以一个学生想“9+8=17,8+9=□”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十一第1—3题》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同学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口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2题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 10-7 4+8 13-3 5+9 10-9
2+9 3+8 4+7 4+9 3+9 5+8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根据同学情况分析错的原因)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1)同学说一说,再板书在黑板上,指哪个答哪个?
(2)并让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他的秘
密在哪里?
(3)指导同学书写算式
问: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
(4)同学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协助有困难的同学。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三、游戏
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同座互做。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二十一第4题》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二十一第4题》公开课教案数学一年级上《练习二十一第4题》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一》课件.(1)
You made my day!我们,还在路上……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第八题
第九题
第十题
思考题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3月29日星期二2022/3/292022/3/292022/3/2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3月2022/3/292022/3/292022/3/293/2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3/292022/3/29March 2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一(3-5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一(35题)∣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一(35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练习二十一,主要包括35题的解答。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展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学具:学生练习册、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人数,引导学生进行数的认识,复习100以内的数。
2. 讲解练习题:a. 题目1:23 + 17 = ()解答:40b. 题目2:45 18 = ()解答:27c. 题目3:32 + 26 = ()解答:58d. 题目4:54 29 = ()解答:25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0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 例题讲解:a. 题目5:28 + 37 = ()解答:65b. 题目6:63 25 = ()解答:385. 再次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20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23 + 17 = 4045 18 = 2732 + 26 = 5854 29 = 2528 + 37 = 6563 25 = 38七、作业设计1. 题目1:35 + 22 = ()答案:572. 题目2:76 39 = ()答案:373. 题目3:48 + 11 = ()答案:594. 题目4:80 56 = ()答案:2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个别题目的解答过程中,仍存在计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