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qq日志欣赏:怀揣梦想上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qq日志欣赏:怀揣梦想上路
励志qq日志欣赏:怀揣梦想上路90后,是我们这一群充满活力和叛逆的代名词。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年轻,似乎是我们90后的专利。
或许如今我们已经迈着轻狂的步伐走向了社会。
年轻的我们不缺乏闯荡的动力,也不缺乏苦干的能力,缺的,仅仅是一颗怀揣梦想的心。
我年轻,我有希望,我心中有梦想。
如果说青春似太阳,充满着希望,那梦想就像缕缕阳光,将希望带给世界,引领我们走向光明;如果说青春似舞娘,充满着灵性,那梦想就像轻盈的舞姿,将灵动洒满大地,洒向芸芸众生,;如果说梦想似乐曲,充满了欢乐,那梦想就像演奏的琴手,将欢乐传出九州,传递给你我他……
怀揣梦想上路,让梦想随我们一起飞翔。
即使那梦想看似有些固执,但只要她梦给我们带来幸福,就带她飞向蓝天。
2009年,一位收旧书的妇女感动着十数亿的中国人——李灵。
为了能让乡村孩子读上书,她毅然舍弃校长的颜面,在城市中推着脚踏车收旧书。
当孩子们争抢着那些旧书,犹如饥饿的人扑向面包时,这位80后的女校长眼角会闪过一丝微笑和黯然。
她带着一颗为了孩子的梦想的火热的心,在乡村和城市中挣扎着,挣扎着……但谁又不为这位80后竖起大拇指呢?她用那颗怀揣梦想的心向世人宣告:80后好样的!而我们90后呢?我们的路在何方?或许当我们那
颗跃动的心充满梦想时,我们会发现路在脚下。
怀揣梦想上路,让梦想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正确的人生方向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梦想就像风向标一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都会给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照亮正确的路途。
美国新任总统黑人奥巴马,用独特而果断的风格闪烁在世界的政治舞台。
然而,小时候的她。
是一个地痞流氓般的青年,甚至曾经因为吸毒而进过戒毒所!然而在她22岁时,他觉悟了,他告诉父母:“我要做总统……”他的梦想可笑吗?不!这并不可笑!因为他拥有梦想,是梦想照亮了他生活的道路,是他清晰了前进的方向。
你拥有梦想,你就拥有希望。
二十年后的他如愿以偿,成为继林肯以后的有一位黑人总统。
虽刚上任不久,但以卓越的成就和非凡的影响,赢得世人的高度称赞。
他拥有一颗怀有梦想的心,在光明的前进路途中,踩下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我们呢?我们前进的方向呢?或许当我们让那份梦想占据我们的心田时,我们会发现前途一片光明。
怀揣梦想上路,让梦想赋予我们生活的勇气。
即使遭受再多的挫折,只要我们拥有梦想,我们就会向林肯一样,越挫越勇,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生命的主人。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终于当选了!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54年,竞选美国
参议院——落选了。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院——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国学大师翟鸿桑先生说:“失败,就是暂时的不成功。
”这句话在林肯总统的一生中得到最坚实有力的证明。
虽然生活并不如意,但只要有一颗充满梦想的心,我们就有生活的勇气。
90后的我们,如果用梦想武装自己,就会成为一位引领90后生活的强者。
朋友,怀揣梦想上路吧!拥有梦想,我们就能创造属于我们90后的奇迹。
90后的我们叛逆,但我们并不是一无是处。
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心,一颗被改变世界占据的心,我们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而疯狂。
朋友,当我们的子孙长大后,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虽然我们生在90后——20世纪在我们年幼无知中结束,但我们创造了21世纪的奇迹。
”朋友,你能做到吗?我相信你能!因为你我他都怀揣着梦想上路……
励志qq日志欣赏:给你的人生一次飞跃的机会从1992年开始,我就一直满腔热情地致力于个人发展。
我参加研讨会、听录音、通览上百本该领域的书籍。
不经意间我就已在此领域投入了成千上万的资金以及不计其数的时间。
在所有的这些努力之后,我能告诉你的一件事就是,个人成长非常、非常地困难。
许多书籍、录音以及自助导师都鼓励快餐式的思维。
读过这本书之后,你所有的时间管理问题都将解决。
参加此次研讨会,你就是下一个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这种营销手段根本不合时宜,因为大多数买了产品的人都只取得了一点点成果,然后失望和幻灭感一并袭来。
如果实现不了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有些人就觉
得是自己有问题。
也许我天生就懒惰。
另一些则认为整个个人发展领域本身就是个噱头。
此处填上某大师的名字只不过是为钱财所驱使——他/她的主意没一个管用。
我要再次强调,个人发展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你认为自己读过关于时间管理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就可以把拖延和混乱从生活中永远清除,那就是在做梦。
有些书可以大幅改变你的生活,但绝大多数都做不到。
当你经历生命中的一次大转折时,那可能是长长一串事件所带来的后果,读了某一本书可能只是其中很小但或许是关键的一部分。
个人成长的体验通常会以质变的方式发生——是从一种思想到另一种思想强烈而根本的转变。
或许该质变是由许多小的量变累积而成的,但到了某个点,巨大的改变就会立即出现的。
你去上班,却突然发现你想辞职。
甚至在你告诉老板之前,就深知自己不会回头。
你决定向相恋了好几年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求婚。
你决定戒烟,并终生不复吸。
这些决定可能在一秒钟内出现——瞬间的清醒击中了你,而后你便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一次质变产生了,从那时起,你不再是以前的你。
有些质变比其它质变要来得缓慢,但本质上它们都可以回溯到某一时刻的决定中。
有时候你决定要改变。
甚至在你把这想法付诸实践之前,你就知道自己已不再是过去的自己了。
光靠看一本书就实现质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产生质变需要持续地投入大量精力。
当你决心辞职,或与恋人分手、或搬到一座新城市,这些都可能是几个月或几年的不满累积下来的结果,也可能是通过长时间对转变后的美好生活的积极思考带来的。
无论
是积极或消极的因素都能产生质变。
一般来说,人们在追求个人成长时,都难以对某个持续的目标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直至产生质变。
或许你群:如此你的目标就能被周围的人支持。
人们没能实现飞跃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在这四个方面浅尝辄止。
他们没有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没有把目标天天摆在眼前。
他们只用了几个小时自学,而不是大量时间。
他们维持着那个不能增强自己的新身份的环境,而且还跟那些拖他们后腿的人混在一起。
年复一年,他们依旧被困在不圆满的职业生涯、不健康的身体、僵持的关系、以及自相矛盾的信仰体系当中。
在我的生命中,我经历过许多这样的飞跃:
1、雇员—>独立承包人——>零售游戏开发者——>共享游戏开发者——>游戏出版商——>演说家/作家(正在进行中)
2、sad(标准美国饮食者)——>素食者——>严格的素食者(在某些分枝上分化出了自然饮食、碱性饮食以及长寿法)
3、单身——>约会——>同居——>订婚——>结婚——>一个孩子的父亲——>两个孩子的父亲
4、天主教徒——>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各种新教的教徒——>?——>佛教徒——>?——>bajoran虫洞信奉者——>客观主义者——>?——>?(问号代表那些没法命名的信仰体系) 这些转变没有一个是偶然发生的;每次质变都是有意识地选择的结果……嗯……除了“两个孩子的父亲”以外——噢!
如果我从未经历过任何飞跃,那我现在就是个信奉天主教的单身雇员,吃着美国的标准食品。
那也说不上是比我现在的状况
“更好”或是“更坏”(对了,饮食那部分是好多了)。
我并没有以达到什么终极目标的方式去思考,重要的是体验过程本身:单身以及结婚以及当父亲;经历许多不同的信仰体系;在一家企业中工作以及自己拥有一家企业。
某些方面是有着逻辑清晰的进展的;例如,我不断把职业转换到那些能让我越来越自由以及不断提高我的贡献能力的领域。
但在其它方面,我通过没有一定顺序地体验许多不同的视角得到了最多的成长,就比如我的精神成长追求。
没错,在任何领域实现一次飞跃都是件艰巨的任务,但我认为停滞不动将会更糟。
你可以追求那种快餐式的办法,然后一次次失败。
你也可以接受要实现自己想要的改变是很难的,可能要花上好几年这个事实,但终将值得。
最棒的一点在于,一旦经历了几次飞跃,你可能就学会了享受为下一次飞跃蓄势待发的过程。
当回首以前的你,并看到自己的成长之际,你就会有一种深刻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