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酒文化
绍兴酒文化知识

绍兴酒文化知识绍兴酒文化知识绍兴酿酒,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早在吴越之战时,越王勾践出师伐吴前,以酒赏士,留下“一壶解遣三军醉”的千古美谈。
下面店铺收集了绍兴酒文化知识,供大家阅读。
绍兴酒文化:越酒,指的就是绍兴产的酒。
绍兴地区产酒的历史,极为悠久。
日本人西园寺公一先生认为,绍兴酒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见人民中国日文版1962年11月号)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当地饮酒的风习,已很普遍。
勾践用酒奖励生育,就是证明。
在南北朝时,就有一种用银瓶装着的“山阴甜酒”。
南宋时,由于绍兴距首都临安很近,而酒税又是宋王朝的主要税收来源之一,政府鼓励酿酒、听以绍兴酒得到极大的发展,花色品种也空前增多。
明代据有关史料载,为了酿酒的需,当地水稻种植耕地有十分之四是种的酿酒的原料糯米,可见酿酒业之发达。
到了清化绍兴酒不仅远销南洋一带,就连不喜好饮用这种略带酸甜而酒度又不高的酒的北方人也欢迎绍兴酒了。
据说康熙皇帝还专门请了绍兴酿酒师到宫廷来酿酒。
许多王公贵族也喜好绍兴酒。
婚礼中更少不得用雕花彩坛盛装的绍兴酒,而且要成双。
1922年清废帝溥仪“大婚”时,纳采礼还抬了绍兴酒四十坛。
绍兴酒好在哪里呢?首先是它的色泽澄黄清亮,香气浓郁。
口味醇厚,而且酒度低,富有营养。
它又是烹饪中的重要调料,制药的好原料。
用雕花彩坛盛装的酒,酒坛壁上雕塑有五彩缤纷的古代人物故事、动物花卉、山水图案等等,放在喜庆宴席上,更增加欢乐的气氛;陈列于厅堂中,又是工艺美术的'珍品。
通俗小说镜花缘中有海外“长人国”的人专要买绍兴酒坛做鼻烟壶的故事,虽属传奇,但雕花酒坛确实可,听以绍兴酒又有“花雕酒”的美名。
绍兴酒之所以如此美好,是与它所用的原料、水及酿造技术分不开的。
它的原料是优质糯米。
而且严格限制于当年产的,陈年的不能用。
酿造时机选在冬季。
酿造用水取自源于会稽山脉的鉴湖,而且要求用冬季湖心之水。
冬季气候较寒冷,水中之浮游生物及杂质均较少。
鉴湖水质清洁,软硬适中,含微量矿物质,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生长,以之酿酒,据酿酒师傅说,是酒具有鲜、嫩、甜的特点一个原因。
绍兴黄酒文化总结

绍兴黄酒文化总结
绍兴黄酒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酒品,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以下是对绍兴黄酒文化的总结:
1. 历史源远流长
绍兴黄酒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制酒的
传统。
这种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是中国北方嗜酒者酒足以后的佳品。
2. 天然的酿造技术
绍兴黄酒的制作工艺,均采用天然酿造技术,保持了原始的自然味道和营养成分,让人感受到五千年文明中的天然美味。
绍兴黄酒的酿造原料分为高粱、糯米、麦芽、酵母等,全部自然发酵,不添加任何化学品,因此酒精度较低,适合大众饮用。
3. 文化深厚
绍兴黄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南北朝的赵武和齐武帝到清末的王阳明,许多名人都曾品尝过绍兴黄酒。
绍兴黄酒也是诗词歌赋中常常出现的主题之一,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临安春雨初霁》,唐伯虎的《绍兴小调》等。
4. 健康养生的饮品
绍兴黄酒被誉为“中国山珍海味之王”和“滋味健康酒”,因为它
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能够调节人体代谢和消化,促进健康。
绍兴黄酒中有许多益生元、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身体很有好处。
5. 地方特色饮品
绍兴黄酒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地方特产,广泛应用于社交、婚礼、宴席等场合。
除了有利于健康,也成为展示绍兴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故此,绍兴黄酒成为中国文化和民俗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饮酒爱好者前来品尝和学习。
绍兴文化

[标签:标题]篇一:绍兴的酒文化绍兴的“酒文化”0917431050 肖遥摘要: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相当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鱼米之乡。
它的各种文化都相当的吸引人。
其中,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之星。
研究绍兴酒业发展,对绍兴的发展提出看法。
关键字:绍兴酒文化产业引言:绍兴是一个吸引人的城市,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绍兴酒文化出发,谈谈对绍兴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口以南。
东连宁波市,南接台州市和金华市,西临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
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
市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3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形成了群山环绕、盆地内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
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其西部为龙门山,中部为会稽山,东部及东南部为四明山——天台山,曹娥江流域的新嵊盆地、三界——章镇盆地和浦阳江流域的诸暨盆地,分别镶嵌于四山之间。
全市地貌大势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
绍兴是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
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
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绍兴出名的产业很多,而我今天想要研究的是绍兴的酒文化。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绍兴的黄酒吧。
这个很出名,也算是驰名中外了。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
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为什么绍兴酒这么驰名呢?绍兴的酒业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绍兴老酒作文范文

绍兴老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著名的传统名酒之一。
它不仅在国内深受消费者欢迎,还远销海外。
本文将从绍兴老酒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文化价值和市场前景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历史渊源绍兴老酒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名酒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据史料记载,2世纪时,江南地区就已经开始酿制老酒。
而绍兴老酒最早的记载,则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时,绍兴的老酒曾一度成为官员赐予贵客的礼品,享誉一时。
宋代更是绍兴老酒的鼎盛时期,被誉为“一马平川行酒里,半亩方塘种茶叶”的绍兴。
二、传统工艺绍兴老酒的酿造使用的是传统工艺,在酒桶中放入大米、麦芽和小麦等原料,加入清水后进行发酵,然后将发酵好的酒液放入大小不一的酒坛中,进行储存、陈放等过程,最终形成一款老酒。
这种酿造工艺,独具特色,历经沧桑而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标准流程。
现今,绍兴老酒酿造公司对市场人群口味的多样性作了一定的创意,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口味的顾客,推出了各种不同系列的酒品。
例如查干属于比较另类的创意,更多的是全新的设计语言和包装表现,在这份异彩之中,加入了梅花香味,更加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三、文化价值绍兴老酒不止是一款具有丰富历史渊源和传承文化的酒品,还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价值。
绍兴老酒被赋予了“江南第一酒”的美誉,自然具备了代表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江南地域,绍兴老酒更是与人类智慧相伴,源远流长。
同时,绍兴老酒也有别于其他酒品的独特文化价值,其原因在于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让人瞬间心情愉悦,使酒品不仅是饮料,而且是易陈水印代表着信任、友谊、饮食文化和家庭和谐等价值标签。
因此,不仅在中国,绍兴老酒的名号也日益传扬至全球各地。
四、市场前景绍兴老酒拥有的文化底蕴和传承历史成为了它走向世界的桥梁,同时也是其市场前景的重要保障。
面对国际化市场,中国老酒行业逐步寻找与内欧洲、美洲和亚洲的酒品对等进入市场的机会。
对于中国老酒行业来说,面对全球爱好者,最关键的是宣传文化内涵,绍兴老酒正以文化创意美食、旅游等多元形式进行传播,其市场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
从自然人文角度分析绍兴黄酒文化

从自然人文角度分析绍兴黄酒文化始于1991年的绍兴黄酒节,旨在弘扬绍兴黄酒文化,扩大黄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以绍兴黄酒为载体,开展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技术人才引进、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展示绍兴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绍兴与外界在经贸、科技、人才、旅游的全方位合作。
在绍兴酒文化中,诗意盎然、情趣浓郁的酒联,也堪称一朵奇葩。
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
生活在酒香飘逸的古城,绍兴人的个性,早已与绍兴黄酒融为一体:外柔内刚,厚积薄发。
在许多人眼中,绍兴酒是极富内涵的。
绍兴酒入口温和,酒精度仅16度左右,须慢慢品尝才能品出其醇厚的滋味;但绍兴酒又是刚烈坚韧的,后劲十足,能壮胆添力,振奋精神,许多喝惯白酒的北方汉子由此常被其柔和的外表所迷惑。
这种温柔与强劲的统一,精细与奋进的统一,正是绍兴人性格和气质的主要特点,也是绍兴酒影响于人的性格和气质的最集中表现。
绍兴人的性格,温和不张扬,谦逊尚礼仪,绍兴历史上诸多文人雅士,如王羲之、张岱、陆游等,都可见证这种性情的印痕。
不过,绍兴人背后刚烈的一面,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辛亥革命时期,教学兴国的蔡元培、横眉冷对的鲁迅、貂裘换酒的巾帼英雄秋瑾,都是令人称道的刚烈之士。
黄酒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经过历代炎黄子孙几千年的养育和呵护,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相随、密不可分,同时,黄酒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礼仪、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习俗。
黄酒性温,千百年来,“绍兴师爷”不温不火、低调内敛的“黄酒性格”也让绍兴黄酒长期偏居江南一隅。
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绍兴黄酒在中国已有2400多年历史。
随着字画、古董、旧家具乃至普洱茶等收藏热的出现,黄酒的收藏也逐步兴起。
经济参考报介绍,绍兴黄酒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精酿而成,其酿制技艺更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国南方拥有广大消费者。
绍兴的非遗项目

绍兴的非遗项目绍兴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了绍兴独特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介绍绍兴的几个代表性非遗项目。
一、绍兴黄酒绍兴黄酒是绍兴地区的传统特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其特点是色泽琥珀、香气独特、酒质柔和。
绍兴黄酒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选用上等的糯米和优质的酒曲,经过蒸煮、糖化、发酵、陈酿等多个步骤。
由于制作工艺的独特性,绍兴黄酒成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享有盛誉。
二、绍兴剪纸绍兴剪纸是绍兴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绍兴剪纸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绍兴剪纸的材料主要是纸张,通过剪刀的巧妙运用,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如花鸟、人物、动物等。
绍兴剪纸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常用于装饰和庆祝活动。
三、绍兴绣球绍兴绣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绣球是用丝线在绸缎上绣成花卉图案的球状装饰物。
绍兴绣球技艺独特,绣工精湛,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手法而闻名。
绍兴绣球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是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四、绍兴木雕绍兴木雕是绍兴地区的传统工艺,已有悠久的历史。
绍兴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绍兴木雕的材料主要是木材,通过雕刻刀的细腻运用,将木材雕刻成各种形状,如人物、花卉、动物等。
绍兴木雕作品造型逼真,刻画精细,富有装饰性和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和工艺品领域。
五、绍兴草编绍兴草编是绍兴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绍兴草编以其独特的编织技巧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
绍兴草编的材料主要是天然草材,通过编织工具的巧妙运用,将草材编织成各种形状,如筐、篮、帽等。
绍兴草编作品造型美观,结构坚固,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装饰领域。
绍兴的非遗项目丰富多样,每一个项目都代表着绍兴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为绍兴的文化旅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绍兴特色文化

绍兴特色文化绍兴是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以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为特色的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兰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因此就有了相应的桥文化、酒文化、兰文化,同时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故乡,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戏文化。
酒文化古城绍兴,稽山鉴水,钟灵毓秀。
数千年的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其中绍兴酒就是一顶镶着明珠的皇冠。
绍兴市被中国首届酒文化节评为5个中国酒文化名城之一。
绍兴酒的历史悠久,最早的就有大禹杜酿、勾践“箪醪劳师”等传说和典故。
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给皇帝的贡酒。
唐朝时,著名诗人贺知章、李白、白居易、元稹、方干、张乔等,都以饮绍兴美酒、赏稽山鉴水、留千古诗篇为畅事。
明清之际,绍兴出现了大酒坊,清嘉庆年间绍兴酒被列为全国十大名酒之一。
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绍兴酒荣获金质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和喜爱绍兴酒。
195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拨款,修建绍兴酒中央仓库,并多次向外国友人介绍推荐绍兴酒;邓小平对绍兴酒情有独钟,晚年时每天要喝一杯绍兴酒;1995年5月,江泽民亲临中国黄酒集团,品尝绍兴酒后对随行人员说:“记住,这种酒是最好的酒!”并嘱咐:“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好好保护,防止被窃取仿制”。
绍兴酒在国家历届评酒会上都有金奖获得,先后被列为国家“八大”、“十八大”名酒之一,“古越龙山”绍兴酒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1988年,绍兴酒被列为钓鱼台国宾馆唯一国宴专用酒。
绍兴酒还先后五次作为国礼馈赠过柬埔寨国王、日本天皇以及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
1997年绍兴酒成为香港回归庆典特需用酒。
绍兴酒现畅销江、浙、沪、闽等省市,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绍兴酒企业中影响和规模较大的有绍兴黄酒集团、绍兴东风酒厂、绍兴女儿红酒业公司、中粮绍兴酒有限公司、浙江塔牌酒厂等。
关于绍兴黄酒的故事

关于绍兴黄酒的故事1. 绍兴黄酒的起源绍兴黄酒,又称绍酒,是中国传统名酒之一,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据传,绍兴黄酒的起源与当地气候、水质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1.1 气候与水质的影响绍兴地处中国江南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这种湿润的气候有利于黄酒的发酵和陈年,使得绍兴黄酒独具一格。
同时,绍兴水质清澈,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酒的酿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2 文化传统与制作工艺绍兴地区深厚的文化传统也对黄酒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绍兴人民对美食和美酒的热爱使得绍兴黄酒的酿造技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采用当地特有的制作工艺,包括大曲发酵、酒曲糟化、独特的储存过程等,使得绍兴黄酒在口感和香气上独树一帜。
2. 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绍兴黄酒的制作工艺独特,严格遵循古法传承,经历多道工序。
2.1 酒曲的制作酿造绍兴黄酒首先需要准备好黄酒曲。
黄酒曲是由糯米、小麦和地方特有的菌种经过发酵和糟化得到的。
经过多年积累的黄酒曲有着醇香的口感和丰富的酵母和细菌群。
2.2 清洗、蒸煮与浸泡在酿造开始之前,需要对糯米进行清洗和蒸煮,以保证糯米的纯净度和杀菌效果。
随后糯米会被浸泡在水中,以便为后续的发酵提供养料和水分。
2.3 发酵发酵是酿造绍兴黄酒的关键步骤。
将浸泡好的糯米与黄酒曲混合,放入特制的发酵器中,进行酒的初次发酵。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促进黄酒曲中的酵母和细菌发挥作用,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为糖,产生酒精。
2.4 糟化和储存经过初次发酵后,糯米会被取出,与酒曲混合制成黄酒糟,再次发酵。
糟化过程中,糯米中的酿造酶会进一步分解淀粉和蛋白质,产生更加丰富的香气和口感。
糟化后的黄酒糟会用竹筛过滤,然后储存数月甚至数年,以使得黄酒的风味更加浓郁。
3. 绍兴黄酒的特点与品质绍兴黄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香气,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酒色、酒香和酒味绍兴黄酒以其琥珀色的酒液而闻名,故得名黄酒。
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

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
浙江绍兴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是中国传统的特色文化之一,
在中国乃至于世界上很有名的。
绍兴市是中国水族酒文化的重要发源
地和制作中心,是来自绍兴水族酒文化的顶尖异风格绿色酒。
这一特
殊的文化从古老的文化遗产中传承,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浙江风情,发挥着社会和经济的重要作用。
绍兴水族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南宋朝(1127-1279年),传统的制作程序以及其中的文化精髓都保持着历史的风格。
现
代的水族酒工艺做出了一些改进,但是受制作过程严格的控制,它依
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
此外,绍兴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也成为了畅游古城的热门路
线之一,旅游者可以参观到几个与水族酒有关的古迹,并参加当地有
关的民间活动。
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花坛秦祥",它是一种替代酒杯
的纪念收藏品,也是绍兴市水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绍兴的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有助于提升当地经济,同时也为
浙江提供了一个有特色的文化、美食、民俗旅游理念,引导游客去探
索浙江,追求传统文化的、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总而言之,绍兴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丰富了浙江的文化多样性,使其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体验。
绍兴黄酒的内容和形式

绍兴黄酒的内容和形式绍兴黄酒是中国传统的名酒之一,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绍兴黄酒的历史背景、酿造工艺、品种特点和饮用方法等方面介绍绍兴黄酒的内容和形式。
一、历史背景绍兴黄酒起源于中国浙江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绍兴就有了酿酒的历史。
而绍兴黄酒则可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绍兴黄酒曾被列为皇家贡品,并因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而享誉中外。
二、酿造工艺绍兴黄酒的酿造工艺独特,主要包括选料、蒸煮、发酵、贮存和勾兑等环节。
选料是绍兴黄酒酿造的第一步,一般选用优质的糯米、小麦、黄米等作为原料。
蒸煮是将原料蒸煮成糊状,使其混合均匀。
发酵是将蒸煮好的糊状物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酒曲进行发酵。
贮存是将发酵好的黄酒倒入陶瓷坛或木桶中,进行贮存。
勾兑是将不同年份、不同质量的黄酒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以保证每一瓶绍兴黄酒的品质和口感。
三、品种特点绍兴黄酒因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地域特点,具有独特的品种特点。
首先,绍兴黄酒的色泽呈现出琥珀色或金黄色,清澈透亮。
其次,绍兴黄酒具有浓郁的酒香,香气独特,馥郁而持久。
再次,绍兴黄酒口感醇厚,入口柔和细腻,回味悠长。
最后,绍兴黄酒酒体饱满,酒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甜度和酸度,使得其口感更加丰富和平衡。
四、饮用方法绍兴黄酒的饮用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
首先,可以直接饮用,将绍兴黄酒倒入酒杯中,品尝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其次,可以用来烹饪,绍兴黄酒在烹饪中有很大的用途,可以提升菜肴的香味和口感。
再次,可以用来制作酒酿糕点等传统美食,体验绍兴黄酒的独特魅力。
此外,绍兴黄酒还可以用来进行酒文化交流和品鉴活动,增加人们对于绍兴黄酒的了解和认知。
绍兴黄酒作为中国传统名酒之一,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品种特点而备受瞩目。
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饮用方法使得绍兴黄酒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特殊场合,绍兴黄酒都能给人们带来独特的饮酒体验和文化享受。
绍兴酒文化是怎么样的

绍兴酒文化是怎么样的绍兴酒文化介绍婚嫁酒:绍兴是著名酒乡,因此以酒为纳采之礼,以酒为陪嫁之物,就成了绍兴男婚女嫁中的习俗。
这里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东西就是“女儿酒”。
“女儿酒”是女儿出世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做陪嫁之用。
此俗后来又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以朱红,着意彩绘,并名之为“状元红”,意谓儿子具状元之材。
女儿酒十分讲究酒坛,往往在土坯时就塑出各种花卉、人物等图案,等烧制出窖后,请画匠彩绘各种山水亭榭、飞禽走兽,仙鹤寿星、嫦娥奔月、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民间传说及戏曲故事。
在画面上方有题词,或装饰图案,可填入“花好月圆”、“五世其昌”、“白首偕老”、“万事如意”等吉祥祝语,以寄寓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这种酒坛被称为“花雕酒坛”。
女儿酒原是加饭酒,因为装入花雕酒坛,因此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花雕酒。
这种花雕酒存放时间长达20年左右,启封时,异香扑鼻,满室芬芳。
“花雕”又成了绍兴人生儿生女的代名词。
即使时至今日,若生了女儿,人们就会戏称“恭禧花雕进门”。
在绍兴的婚嫁酒俗中,除“女儿酒”外,旧时还有不少名目,如“会亲酒”、“送庚酒”、“纳采酒”等,均由男女各方自家操办。
“订婚酒”是婚嫁全过程中仅次于结婚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正式婚礼的前奏曲。
至今,在绍兴的不少地方,仍重视订婚,要摆酒席,会亲友,所以“订婚酒”还是一个重要酒俗。
婚礼新人喝“交杯酒”时,却十分严肃认真,因为从此以后,新婚夫妻要风雨同舟,共同生活,因此这酒对人生具有特殊意义。
所以当里面一对新人喝交杯酒时,外面闹房的亲友必须屏息静气,保持安静,不能随便打闹。
这是绍兴婚嫁酒俗中又一独特之处。
生丧酒:1.剃头酒。
孩子满月时,要剃头。
这时家里要祀神祭祖,摆酒宴请,亲友们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就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
除用酒给婴孩润发外,在喝酒时,有的长辈还用筷头蘸上一点,给孩子吮,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像长辈们一样,有福分喝“福水”(酒)。
绍兴老酒的发展历史

绍兴老酒的发展历史绍兴老酒主要是指产自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的黄酒,属于酿造酒的一种。
其风味独特也让其成为风靡会稽已至于家家户户争相酿制,饮用,甚至还有人将一年所收糯米全部用于酿造,还不够的奇闻。
陈年绍兴黄酒俗称绍兴老酒。
下面给绍兴老酒的发展历史。
绍兴老酒不温不火,酒精度适宜,味醇厚,价又适宜,值得一品,绍兴老酒亦日常品味之物也。
浙江绍兴,水清山秀、物产富饶,最为扬名的,是老酒,1915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绍兴加饭酒金榜夺魁,更使美酒香飘四海,陶醉了无数的异域美食家,他们纷至沓来,以酒会友、沟通交流,中华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极大地推进了不同肤色民众间交往。
绍兴老酒,一般是指绍兴陈年黄酒,以当地出产的精白糯米,加上环绕绍兴的鉴湖水,配套传统工艺酿造而成,三者缺一不可,这实在是大地的恩赐。
绍兴老酒按其酿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和香雪酒。
元红酒是绍兴老酒酿造的基本方法,是把酒母加入浆水和蒸熟的糯米,10天内进行第一次发酵,3个月内需第二次发酵。
古代,此酒的瓮均漆成红色,所以叫元红酒。
酒在酿造时需再加入糯米等,这做法叫加饭酒,加饭酒至少需要3年才能熟成,市面上的状元红、女儿红都是加饭酒陈年而来,有的加饭酒因瓶身刻有花卉图案,又称作花雕。
善酿酒酿造时用3年陈的元红酒代替鉴湖水,这就提高了酒的浓度和糖分,从而使酒的风味浓郁香甜,是绍兴老酒中的珍品。
香雪酒也以陈年元红代替鉴湖水酿制,与善酿酒不同,香雪酒用蒸馏的酒糟“糟烧”为原料,酿造时加白色的酒药,酿制出的酒色白如雪,香雪酒名称由此而来。
好的绍兴老酒有十分强烈的滑腻感,喝一口醇厚爽口,口感圆润醇正,酒色透明清澈,红黄(白)相融,略带粘稠,干了以后非常粘手。
酒精度在12-19之间。
从古至今,美酒滋润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
在绍兴乡间,至今还有用粗瓷大碗豪饮老酒的传统习俗,大口的绍兴老酒下肚,使得食客脸色绯红,精神抖擞,嗓门开阔,尽显淳朴民风;当西北风盛行时,用一把锡壶,把酒温热,绍兴老酒入口更加甘醇,沁入心脾,御寒驱风,医学研究证明,适量饮用酿造黄酒,有益健康,活血保健,绍兴老酒俗称“液体蛋糕”。
绍兴酒文化

绍兴传统的酒文化
1.“慢慢品”的态度 2.婚嫁酒、生丧酒、时节酒 3.文人墨客把酒言欢 4.民间手工制酒
调查方法
我们在查阅了大量文字资料的同时,又随 机对15位绍兴当地人进行了口头询问。
慢慢品的态度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即使是穷困潦倒,也去酒店喝酒,排 出几文大钱,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与小孩们讲讲茴的四 种写法,也是慢慢喝的。可以想象,绍兴人这酒也是喝得相当
慢的。慢慢品,是一种美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慢慢
中,人们享受美味的饕餮,醉人的音乐,高雅的氛围,愉悦的面 谈……在慢慢品中,让食物与酒精在胃部得以充分的混和,减缓
对酒精吸收,不易致醉。绍兴酒度数一般在15度左右,讲究慢饮,
因此不可能出现一饮即醉而酗酒的场面,它是个缓慢而渐进的 过程,不知不觉中进入微醺而陶然的境界。
谢谢观赏
黄酒博物馆
我们小组专程去参观了这个博物馆,发现网上 介绍的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我们去参观时人 非常少,整个博物馆里除了我们小组8人只剩 不超过10人。门口也没有人值班,我们去游客 中心询问,发现不用门票。展馆硕大的2楼空 空如也,没有展品,令人失望。又看到了绍兴 新闻联播的一则消息,发现及时十一黄金周, 每天的游客数也区区400人次(见图一),而 这已经是人数增加200%后的结果(图二), 可见平时人至少。
生活节奏的加快
吃饭摆桌的花费确实不小,而且非常占用 时间。加之现在消费者趋于理性,不会再 动辄几十桌的大型聚餐饮酒。快节奏的社 会,有时间去静坐下来,小酌两杯的人是 越来越少。
黄酒-依附于------“吃饭” 黄酒不再会被单独拿出来断演变的产物, 虽然现在仍保存着婚嫁酒、过节酒等时令酒的 习俗,但是民间手工制酒、部分时令酒和“慢 饮”文化已经严重消亡。而且,关注黄酒文化 的人并不多,部分习俗已经濒临失传。“慢饮” 作为整个绍兴黄酒习俗的核心部分,已经随着 生活节奏地加快,渐渐消失,这是对绍兴黄酒 文化最大的打击。整个黄酒文化都是建立在细 细品尝的基础之上,但现在人们已经很难再去 细品黄酒,这便直接导致了黄酒文化的快速消 亡。因而,归根结底,我们应推崇慢饮的文化, 细细品酒。这样才能将我们的黄酒文化发扬光 大。
浅谈绍兴黄酒发展历程

浅谈绍兴黄酒发展历程绍兴黄酒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酒类之一,也是浙江绍兴地区的特色酒品。
其历程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绍兴黄酒文化。
绍兴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国时期的东吴时代。
据传,当时绍兴地区的酿酒技术已经相当繁盛,绍兴黄酒的制作方法也逐渐形成。
起初,绍兴黄酒主要以传统酿造方式进行,其中的黄酒酿造技术更是精湛,取得了长足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是绍兴黄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是中国黄酒制作技术逐渐完善的时期,绍兴地区的黄酒也逐渐形成了具备独特风格的“绍兴黄酒”。
当时,绍兴黄酒的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技术逐渐提升,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明清时期,绍兴黄酒的制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绍兴黄酒开始采用了酿酒作坊和商业酒厂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酿酒技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应用。
绍兴黄酒的知名度也逐渐提升,成为当时绍兴地区的代表性酒品。
20世纪初,绍兴黄酒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引进使得绍兴黄酒的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也拓宽了绍兴黄酒的市场范围。
此时,一批大型绍兴黄酒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业界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绍兴黄酒在中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一方面,绍兴黄酒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整合,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绍兴黄酒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通过创新酿造工艺和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体来说,绍兴黄酒发展历程漫长而辉煌。
从古老的制作工艺到现代化生产模式,每一次的变革都使绍兴黄酒得以保持活力,为传承和发展绍兴黄酒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未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绍兴黄酒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绍兴冷知识

绍兴冷知识
绍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除了著名的酒文化和古建筑,还有一些冷知识值得了解。
1. 绍兴的地理位置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北靠嘉兴,西接湖州。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交通枢纽。
2. 绍兴的历史
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在宋朝时期,绍兴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也是南宋的首都。
在明清时期,绍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3. 绍兴的酒文化
绍兴是中国著名的酒乡之一,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
绍兴黄酒是绍兴最著名的酒品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而闻名于世。
此外,绍兴还有其他的酒品,如绍兴花雕酒、绍兴老酒等。
4. 绍兴的古建筑
绍兴有着丰富的古建筑,如兰亭、柿子巷、沈园等。
其中,兰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它是唐代文学家王羲之在此举行
的一次文化盛会的地点。
5. 绍兴的美食
绍兴的美食也非常有名,如绍兴小笼包、绍兴鸡、绍兴鲍鱼等。
其中,绍兴小笼包是绍兴最著名的美食之一,它以其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绍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无论是历史、文化、美食还是酒文化,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绍兴,那么赶快来一次吧,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城市。
绍兴黄酒文化总结

绍兴黄酒绍兴酿酒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较为普遍。
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经久不衰,并逐步发展成为绍兴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绍兴黄酒历来著名,不乏朝廷贡品。
明代,开始远销海外。
时山阴叶万源酒坊所产之酒,以其质特优,专销日本和南洋群岛。
1915年,绍兴酒云集记和谦豫萃、方柏鹿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金牌和银牌奖章,产品远销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日本东京等等地。
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获金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红酒、加饭酒、香雪酒、善酿酒、花雕酒先后获国际金奖7个、国家金奖5个、省部级优秀奖30个。
1988年起,加饭酒、花雕酒被列为国宴专用酒。
近年来,又在黄酒制曲工艺上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并注重品牌。
“女儿红”“古越龙山”“会稽山”都是中国驰名商标。
(3)探究附于黄酒这一物质之上的种种文化现象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绍兴的民情风俗、地名、酒店,酒的诗词曲赋,文化名人等均与酒有关,无论是历史记述的还是笔记记载的,还是民间口传的,无一不生动而有深意。
刘亦冰先生的《绍兴名士与绍兴老酒》一文,从“劳军犒士,激励斗志”、“以文会友,借酒助兴”、“壮志未酬,以酒遣愁”、“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酒德若人,饮而有节”等5个方面历数了绍兴名士的酒典故,并总结说:“名士之成就,并非仰赖于老酒坛子;而酒之积极功能,在其人生价值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钱茂竹副教授在《试论兰亭流觞的历史影响》一文中,对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作了三个方面的探讨,认为这次活动除了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客观上还起到了交流学术思想观点的作用,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也有重大意义。
这一观点,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
邹志方教授的《镜湖之畔两酒仙》一文,以材料取长,搜集了贺知章和陆游在镜湖之畔创作的大量酒诗,从而凸现出他们作为“酒仙”的身份,受到与会学者的好评。
王致涌的《文人尚酒深层原因剖析》一文,既深入探讨了文人活动在中国酒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详细地叙述了中国酒文化对文人生活的各种影响,并认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正是中国的酒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酒文化,而且内涵尤其丰富深广的原因之所在。
绍兴黄酒内容和形式

绍兴黄酒内容和形式绍兴黄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酒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而闻名于世。
绍兴黄酒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酒类,产于浙江省绍兴市及周边地区。
它以优质的糯米、麦曲和清水为原料,经过发酵、酿造、贮存等工艺制成。
绍兴黄酒的特点是色泽金黄,醇香浓郁,口感醇厚。
它有着独特的酒香和酒味,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
绍兴黄酒的酒体清澈透明,具有酒花香和麦香的香气,入口醇厚顺滑,回味悠长。
它的酒体酒质细腻,口感柔和,让人回味无穷。
绍兴黄酒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
首先,选用上等的糯米,经过蒸煮后放凉备用。
然后,将麦曲和糯米混合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使其成为糯米酒。
接下来,将糯米酒进行酿造,经过过滤、澄清等工艺,使其成为绍兴黄酒。
最后,将绍兴黄酒贮存一段时间,使其酒质更加醇厚。
绍兴黄酒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和等级。
其中,绍兴酒、绍兴女儿红和绍兴花雕是最有名的品种之一。
绍兴酒是绍兴黄酒的代表品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绍兴女儿红是一种甜型黄酒,口感甜润,深受女性喜爱。
绍兴花雕是一种浓香型黄酒,具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酒花味,是绍兴黄酒中的珍品。
绍兴黄酒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中国传统宴席上不可或缺的酒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饮酒。
绍兴黄酒不仅可以单独饮用,还可以与各种菜肴搭配食用。
它能够提升菜肴的口感和香味,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美食。
绍兴黄酒还有许多药用价值。
它被认为具有温中益气、养血活血、消食化滞的功效。
适量饮用绍兴黄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一些慢性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绍兴黄酒的制作技艺和品质一直以来都得到了高度重视。
绍兴黄酒是中国浙江省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绍兴黄酒的制作技艺,绍兴市成立了绍兴黄酒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绍兴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酒类,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市场,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代表了中国酿酒技艺的精髓。
无论是作为一种饮品还是一种文化符号,绍兴黄酒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的“酒文化”
0917431050 肖遥
摘要: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相当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鱼米之乡。
它的各种文化都相当的吸引人。
其中,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之星。
研究绍兴酒业发展,对绍兴的发展提出看法。
关键字:绍兴酒文化产业
引言:绍兴是一个吸引人的城市,绍兴的酒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绍兴酒文化出发,谈谈对绍兴的历史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口以南。
东连宁波市,南接台州市和金华市,西临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
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
市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3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形成了群山环绕、盆地内涵、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
地形骨架略呈“山”字形,其西部为龙门山,中部为会稽山,东部及东南部为四明山——天台山,曹娥江流域的新嵊盆地、三界——章镇盆地和浦阳江流域的诸暨盆地,分别镶嵌于四山之间。
全市地貌大势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
绍兴是一座地方色彩很浓的著名水城。
悠悠古纤道上,绿水晶莹,石桥飞架,轻舟穿梭,构成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
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绍兴出名的产业很多,而我今天想要研究的是绍兴的酒文化。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绍兴的黄酒吧。
这个很出名,也算是驰名中外了。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
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能够代表中国黄酒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为什么绍兴酒这么驰名呢?
绍兴的酒业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绍兴的酒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也是它出名的原因,最早的就有大禹杜酿、勾践“箪醪劳师”等传说和典故。
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给皇帝的贡酒。
唐朝时,著名诗人贺知章、李白、白居易等,都以饮绍兴美酒、赏稽山鉴水、留千古诗篇为畅事。
明清之际,绍兴出现了大酒坊,清嘉庆年间绍兴酒被列为全国十大名酒之一。
这是绍兴酒的历史,而在现在绍兴,因为鲁迅的原因,即使是小学生也能知道关于绍兴酒的一点故事。
绍兴的酒,醇香自不用说了,而慕名而饮,冲着绍兴酒来的,多是受到鲁迅的《孔乙己》、《风波》等小说的影响。
绍兴的酒文化是有一定的历史底蕴的,而绍兴的酒现在仍盛转不绝。
有的酒俗与酒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产生了不少新的酒俗与酒习。
主要的绍兴酒俗与酒习有:
1.婚嫁酒:新人在喝“交杯酒”时,众人都不可打闹,因为交杯酒意味着新人从此以后同舟共济,这是绍兴的一个特色。
2.生丧酒:(1)剃头酒。
孩子满月时,要剃头。
这时家里要祭祖,摆宴,亲友们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就一起同喝“剃头酒”。
(2)得周酒。
孩子长到一周岁时,俗称“得周”。
这时的孩子已牙牙学语,在酒席间,由大人抱着轮流介绍长辈,让孩子称呼,让人享尽了天伦之乐。
(3)寿酒。
人生逢十为寿,办寿酒。
在绍兴,有民谚曰:“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姆家,三十岁要做,四十岁要叉,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孙做,七十、八十开贺。
(4)白事酒。
也称“丧酒”。
绍兴旧俗中,长寿仙逝为“白喜事”。
绍兴人称“白事酒”又叫“豆腐饭”,
酒为素酒。
3.岁时酒:(1)散福酒。
祝福的日子,一般在腊月二十夜至三十日之间,但不得越过立春,祝福前半夜烧煮福礼,到拂晓之前,摆好祭桌。
次日凌晨开始祭神,家中男丁依辈分大小,逐个按次序向外跪拜行礼。
拜毕便将纸元宝、烧纸连同神祗一起焚化,并把原先横放在桌子改成直摆,调转福礼,拔下筷子,由外向里叩拜祭祖。
祝福祭祀完毕,全家人一起围坐喝酒,这叫“散福”。
(2)分岁酒。
一般在除夕之夜进行,一家人围坐吃喝,欢快异常。
在喝“分岁酒”时,不仅要在门上贴大红门联,且全家灯火通明。
如有人远在外地,则要让出一个席位,摆上筷箸,斟满酒,以示对远地亲人的怀念。
(3)元宵酒。
绍兴风俗除闹花灯外,夜里男女老少还要在家喝元宵酒,早晨吃用各种馅子做的“汤团”。
(4)挂像、落像酒。
旧时绍兴每逢腊月二十前后,都要把祖宗神像从柜内“请”出来挂在堂前,并点燃蜡烛,供上酒菜,祭祀一番,这就是“挂像酒”。
到正月十八,年事已毕,就得把神像“请”下来,这时又得祭祀一番,办“落像酒”,亲朋好友,族内长幼相聚欢饮。
4.时节酒(1)清明酒。
绍兴人在清明祭扫祖坟。
城里人总是全家老小带上酒及各种祭品,带去的酒菜在坟地祭过后就送给“坟亲”亨用,自己回家喝清明酒。
有些人家没去墓地祭祀,也在家中摆酒祭奠祖宗,俗称“堂祭”,祭后族人聚饮,这也是“清明酒”。
(2)端午酒。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要挂菖蒲、艾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并要置备“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
这时家家户户都打扫灰尘,所以喝端午酒,过端午节,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卫生节日。
(3)七月半酒。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鬼节。
旧时这天,河中要点燃河灯。
在河蚌壳内放进菜油,用灯芯点亮,放在河中任其飘荡,点点灯火,倒映水中,煞是好看。
有的村子还要倚水搭台演戏,俗称“社戏”,戏一般演3天。
(4)冬至酒。
绍兴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
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
这一祭祀酒席,俗称“冬至酒”。
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5.生活酒:新居酒,可分造屋与乔迁两大类。
和解酒,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有人出面劝之和解,以酒为“中介”之物,于是出现了“和解酒”。
上述的酒文化,有些还保留着,有些已经不再继续。
但是这些都是绍兴遗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吸引人们关注绍兴酒文化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现在,由于1.新老消费的“断层”:绍兴黄酒整体产量和业绩虽有较大提升,但这种提升并不是来自新兴消费阶层和消费受众的扩大之上,在酒类消费的人们经常出入的高档娱乐会所,还很难见到绍兴黄酒的身影,这与绍兴酒走向主流消费,以及作为中国黄酒代表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2.新兴“替代产品”的威胁:绍兴黄酒有今天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除了独特的地理环境、精湛的酿造技术、丰富的人文内涵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长期来除了白酒以外,绍兴酒基本上没有碰到有实力的“替代产品”。
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绍兴酒的“可替代产品”将大大增多。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洋酒”,以及各种琳琅满目的普通饮品和功能饮品,以其良好的品控理念和新奇、现代、时尚的视觉元素,对绍兴黄酒产生了新的威胁。
3.科技、营销综合实力较低:,绍兴黄酒产业准入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广告宣传,新产品、新品种的推广投入不够,而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绍兴酒品牌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4.、行业共荣、共兴意识薄弱。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党和国家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绍兴黄酒产业既然作为中国黄酒业的龙头老大,各相关企业一定要以大局和全局为重,以行业振兴为目标,以创新为主题,以务实工作为着力点,把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等多种关系协调好,处理好,为行业整体发展创导健康良好的发展氛围。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觉得应该:1.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现代市场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绍兴黄酒要突破啤酒、白酒、红酒等其他酒类的营销防线,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好传承与创新这一对关系。
2.注意把握好对新消费群
体的把握。
争取新消费群体,还不能放弃原有消费市场。
3.加快科技创新。
对于黄酒的生产产业进行技术革新,使之焕发生命力。
加大宣传的投入,让更多人认识意识到绍兴黄酒的品牌。
4.各酒业生产企业相互合作,荣辱与共。
为中国酒业品牌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绍兴是一个酒业发达的城市,酒业文化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通过酒业,我们能了解到这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
希望绍兴能够发展得更很好,更加璀璨。
而它的酒业能走的更久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