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水浒》中宋江人物形象塑造论文

合集下载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评析《水浒传》中宋江的角色塑造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主要人物宋江是
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本文将对宋江的角色塑造进行评析。

首先,宋江是一个极具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虽然是一个正义的
领袖,但他的决策和行为却并不总是明智和正确的。

他经常为了自
己的个人利益而做出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比如参与梁山泊的造
反行动。

这一点使得他的形象变得矛盾,既有支持者,也有批评者。

其次,宋江的角色在小说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他被描写为
一个聪明、正直、勇敢的人物,他代表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形象。

然而,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骄傲自大和容易受到外界利益的干扰。

这些缺点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和可信。

此外,宋江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成长。

他从一个被官府迫害的普通人,逐渐成长为一个领导者和英雄。


的经历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成长,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众多人民
的命运。

这使得他的角色更具有共鸣和吸引力。

总结来说,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他的角色塑造具有复杂性格、象征意义和成长经历等特点。

通过评析宋江的角色塑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以上为800字左右)。

《水浒传》中的人物心理分析

《水浒传》中的人物心理分析

《水浒传》中的人物心理分析《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被誉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文学巨著。

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心理。

通过对《水浒传》中人物心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特征。

首先,我们来分析梁山108将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

比如有在梁山大好汉中,有宋江、李逵、吴用等等。

他们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内心动机。

比如,宋江作为梁山的领袖,他忠义为人,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同时也表现出对领导角色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而李逵则是一个具有豪爽豁达性格的人物,他虽然为人豁达大度,但也表现出了一种对正义的追求和不畏强权的勇气。

此外,吴用则是一个极具智谋和机智的人物,他在激烈的斗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谋略和智慧,成为梁山众好汉中的智囊之一。

除了梁山108将,还有一些在小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比如梁山好汉的妻子们。

在《水浒传》中,妻子们常常扮演着支持丈夫、鼎力相助的角色,她们虽然没有丈夫那样惊天动地的英雄气概,但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体现了妇女的顽强和坚韧。

比如武松的妻子潘金莲,她虽然性格不端,但在关键时刻还是选择支持丈夫,展现了她为了家庭团结而做出的努力。

此外,还有一些在《水浒传》中扮演反派角色的人物,比如梁山好汉的敌人辣妹子。

辣妹子作为女子,她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勇猛和果决的性格,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种刚猛的行为风格,对梁山好汉具有强烈的敌意。

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胆识,为梁山众好汉带来了一系列的考验和挑战。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人物心理分析涉及了众多角色,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通过对这些人物心理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情感经历,同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人性的复杂多样性。

《水浒传》作为一部代表性的古典名著,其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描写,对于后世文学创作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启示。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共5则)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共5则)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共5则)第一篇:《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宋江在《水浒传》中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有人说他是“忠义的化身”,也有人说他是“奸诈小人”。

在我看来,这两种说话他都当得。

至于孰轻孰重?我想那忠义必然是占着主要地位的,而奸诈也只是为了更好的诠释他的忠义罢了。

宋江的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义英雄,再是梁山首领,到招安后成为朝廷忠臣,最后却是悲惨的结局。

他是人称的孝义黑三郎,他也是及时雨宋江。

他是仗义英雄,讲究一个义字。

他又想报效朝廷——可以认为这是他的初衷,正所谓忠义两难全。

这宋江还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看那第十八回中,宋江听到晁盖犯事后,吃了一惊,肚里却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宋江内心很紧张,可是并不表现出来,而是不慌乱地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物,倦怠了少歇。

观察略少坐一坐。

”实则快马奔那晁盖庄上报信去了。

可见宋江处事老练,非寻常人。

他通风报信后,更是不慌不忙。

当知县欲差人去捉时,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

”既是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又给晁盖争取了许多时间。

可真是随机应变,处事周密细致。

宋江自知晁盖犯事是有违法度,却也知那等人所劫的是不义之财。

心里望晁天王能逃过此劫,表面上却也做个要缉拿贼人的样子。

如此内心矛盾的宋江,想必他心里必是十分痛苦挣扎。

宋江是一个顾法度的人,可他也是仗义英雄。

当法与义发生矛盾时,便将法度抛之脑后了。

因此他为了梁山好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阎婆惜。

宋江杀人后,躲于家中地窑子中。

“且说宋江,他是个庄农之家,如何有这地窑子?”这宋江特会算计,“预先安排下这般去处躲身,又恐连累父母,教爹娘告了忤逆,出了籍册,名户另居,官给执凭公文存照,不相来往,却做家私在屋里”。

这真不愧为“孝义黑三郎”。

《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可见宋江确是这“居安思危”,“安不忘忧”之人。

宋江的角色转变与心理刻画分析

宋江的角色转变与心理刻画分析

宋江的角色转变与心理刻画分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水浒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宋江的角色转变与心理刻画进行了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研究心得。

首先,我们来看宋江的角色转变。

在水浒传的故事中,宋江最初是一个正直、忠诚的军官,但在被冤枉之后,他被迫成为了一个悍匪领袖。

这种角色转变不仅是情节的发展,更是对宋江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

宋江的角色转变可以从他的处境和心理变化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宋江被冤枉成了悍匪,这使得他感到无法回头,只能接受这个新的身份。

他开始组建起了一支由各类人物组成的水泊梁山军队,并展示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

这种角色转变是他在逆境中的自我拯救,也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其次,宋江的心理刻画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内容。

在被迫成为悍匪领袖之后,宋江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和心理挣扎。

他曾经是一个忠诚的官员,对国家和皇帝有着深深的敬意,但在被冤枉之后,他开始对社会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他开始思考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

宋江的心理刻画还体现在他的矛盾心理和内心挣扎上。

他在成为悍匪领袖之后,面临着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道路的选择。

他时常陷入自责和内疚之中,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和正当的理由。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宋江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此外,宋江的角色转变和心理刻画也与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的作品,宋江的角色转变和心理刻画正是对这一时代背景的反映。

宋江的转变和挣扎代表了当时社会上许多人的心理状态和处境。

总结起来,宋江的角色转变与心理刻画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他从一个正直的军官转变为一个悍匪领袖,这种转变不仅是情节的发展,更是对社会不公和个人价值观的反思。

宋江的心理刻画展示了他的矛盾心理和内心挣扎,同时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试论《水浒传》人物宋江的矛盾心理(推荐)

试论《水浒传》人物宋江的矛盾心理(推荐)

试论《水浒传》人物宋江的矛盾心理(推荐)第一篇:试论《水浒传》人物宋江的矛盾心理(推荐)试论《水浒传》人物宋江的矛盾心理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方山四中--王振荣《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作者通过以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向往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勾勒出一幅忠君爱国、除暴安良的理想图画。

因此,正如小说题目所昭示的,忠义思想就是这部小说的主旨,这种思想的最大负载者就是作者以全力塑造的宋江这个人物。

应该说这个形象在第70回之前是比较真实的,而第70回之后则显得虚假不实。

为什么说小说中的宋江形象存在虚假成分呢?这要从宋江性格的矛盾说起。

尽管《水浒传》取材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毕竟又加上了许多理想成分,将这个人物理想化了。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人孝顺、仗义疏财,因为面黑身矮,人们都称他为“孝义黑三郎”。

上梁山前,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兼之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不管甚么身份,他都热情接纳、终日追陪,并无一点厌倦;来人若要起身则尽力资助。

可称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

平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大家把他比做天上下的能救万民的及时雨。

一、及时雨宋江的忠义心理宋江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

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又亲手葬送了起义事业。

“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整个起义军的悲剧。

汉语言文学论文 宋江人物性格分析

汉语言文学论文 宋江人物性格分析

毕业论文宋江人物性格分析学历层次Xx教学系名称Xx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Xx年月日宋江人物性格分析【内容摘要】《水浒传》是描绘北宋末年一次农民起义战争的作品,自《水浒传》问世以来,宋江是作品中最立体,最丰满,最复杂,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人们反复琢磨,研究的一个人物形象。

那么,宋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是具有正义性的正人君子,还是国家的大忠臣;是忠义两全,还是阴险虚伪;世道貌盎然,还是江湖豪杰?对于宋江这个人物形象,人们对他有褒有贬,众说纷纭,所以无论我们是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赞美或贬低,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卷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下面,我们即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性格一宋江性格的正义性(一)孝顺:他外号为“孝义黑三郎”1在《水浒传》人物当中,能表现出“孝顺”二字的人不多,比如打虎英雄武松,他父母双亡,视长兄武大为父,由于长嫂不义,害死武大,武松一气之下杀了潘金莲等人,最后,落草为寇。

再比如李逵,一个粗鲁的,不讲理的,好赌的却又生性耿直的小牢子也是个孝子,上梁山后,宋江接父亲上了山,公孙胜回家探母,李逵立马哭了起来,说:“你们都有父母,难道我是地缝里出来的”。

于是,他也回家接母亲上山,谁知,由于粗心大意,老母不幸被老虎吃了,李逵怒不可揭,空拳打死四只老虎。

再说公孙胜,他是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但更有孝心的人,他为梁山做了许多贡献,荣华之后,他一心只想回家做个孝子,他不想接母亲上山,因为梁山虽好,但不能给母亲清净,可以说是特别的用心。

2说到宋江,他在《水浒传》所有人物当中,是最能体现孝心的一个人物,对于他的孝心,是刻画的最多,最细,最漫长的一个。

宋江,字表公明,排行第三,他面黑身瘦,人们唤它黑宋江,它于家大孝,人又称他为“孝义黑三郎”,她母亲早丧,上有父亲在堂,下有一个兄弟,人称“铁扇子”宋清,没什么大出息,和宋太公在家中守些田园过活所以,宋江是个淳朴的农民家庭出身,他在县里做了押司,是份美差了,他仗义疏财,“及时雨”称号闻名远扬,这种生活,对于宋江一家人来说。

【精品】论宋江的心理和思想

【精品】论宋江的心理和思想

【关键字】精品论宋江的心理和思想蒋会晓(042 04级汉语言文学〈1〉班)摘要:一部《水浒传》既是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是一部宏大的人物列传。

在这些人物中,宋江应该算是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了。

有人说,宋江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叛徒。

抛开这些是非功过,让我们来看一下他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征。

他的一生都在为满足自身的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奋斗。

出于安全需要的考虑,他才一步步的被逼上梁山;而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他才不顾兄弟们的反对,为谋求朝廷的招安而积极奔走。

在他的思想中,忠、义思想所占的分量是很重的,但当两者相对立事时,他却做出了效忠昏君的决定。

这个决定不仅葬送了梁山事业,也结束了他的生命。

关键词:需要;心理;忠义;招安《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领袖的农民大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在长期群众创作的根底上经过文人再加工而成的。

它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赋于个性的人物塑造名列明代“四大奇书”,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施耐庵构筑的梁山胜境,犹如飞来奇峰,令渴求变革者为之倾倒;而它的自毁于世,固然合乎社会演进法则,却不能不让人叹息,仿佛在炽热萌动的心火上浇了一瓢浊浆。

”[1]P165在这个从构筑到自毁的过程中,宋江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水泊梁山自他的手中走向全盛,也在他的手中毁于一旦。

《水浒传》中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中,宋江算不上最有个性,描写最为出色的,但绝对是思想最复杂、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

同样是被逼上梁山,他的心情“既无林冲上山的决绝,也无鲁达上山的自然,更无李逵、三阮的遂愿,而是和杨志相仿佛,还希望保全所谓的清白,以图异日复返旧轨道中去。

但是,他似乎比杨志又多了一层心计,他开始思考哪里有一条可以通达帝京的终南捷径。

”[1]P177正是这种心理的作用,使得他在掌握了梁山的大权后不顾许多兄弟的反对,将招安之论在山寨合法化,并不惜代价的付诸行动,也注定了轰轰烈烈的梁山大业必将以悲剧收场。

论文《浅谈宋江的性格》

论文《浅谈宋江的性格》

论文《浅谈宋江的性格》1000字宋江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一个出身寒微的人,但是他的勇敢、忠诚、正直等性格特征却深受读者的喜爱。

对于宋江这个人物的性格,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篇论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宋江的性格,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他这个人物角色。

一、勇敢宋江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位敢死队长,必然拥有非常勇敢的性格。

在小说中,他多次独自面对千军万马,善于运用智谋,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取得了胜利。

例如,他曾经单枪匹马地救出了鲁智深,也曾在晁盖率领的团队中排名第一,展现了出色的战斗技巧和英勇的个性。

二、正直宋江是一个正直,有自己主见的人。

他对待友谊非常珍视,同时对不合理的命令和不合理的事情也会直言不讳。

例如,当他看到晁盖不合情理地为了几个肥皂而杀死家人,他毅然离开了晁盖的部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而与此相同的,他在后来的故事中也表现出了关心百姓,爱护同胞的良心,表达了敢于抵制不正之风的立场。

三、容忍随着故事的发展,宋江也表现出了非常宽容与包容的性格。

例如,当他得知晁盖杀了他的亲戚,他没有急于报复,而是有理有据地向晁盖讲道理,让晁盖逐渐认识到了他错误的行为。

在帮助晁盖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英雄之后,宋江也没有把晁盖抛弃,而是接纳了他,成为了团队中很重要的一员。

四、忠诚作为水浒传众多英雄人物之一,宋江表现出了超常的忠诚和组织观念。

他好爱家人,但却顾及及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不仅固守原则,也保护所认同的团队利益。

他虽然与晁盖断交,但后来不仅请求晁盖的法政,也让晁盖成为其下属。

他的行动体现了忠诚于朋友的原则,也体现了忠诚于组织的精神。

综上所述,宋江的性格无疑是崇高的,尤其是勇敢、正直、容忍、忠诚等方面,这些特性不仅在故事中完美的展现,也给人们启示如何做一个有志之人。

虽然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的性格特征却让人们产生了深刻的感受。

作为现实中的人,我们也应该学习宋江的这些性格,并尽力将这些品质融入到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白话写成的章回小说。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作者用细腻的手法着重写了宋江、鲁智深、林冲、杨志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个人传奇故事。

其中宋江是《水浒传》中贯彻始终的主角,也是小说的第一号人物。

宋江,一个才智出众的起义领袖,一个封建王朝的忠臣孝子,他以忠义著称,但却始终不被朝廷信任,他有无数兄弟,但最后却把自己的兄弟送到死亡的深渊,他到死依然向君王表明自己的忠心。

宋江作为一个忠于君王,至死不渝,对兄弟有情有义却害了自己兄弟的人物形象从此深深刻在文学史的天地里。

关键词:宋江人物形象忠义正文:宋江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

宋江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他的每一个绰号都表现出了他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在这种生存博弈中梁山英雄的领袖宋江的人物形象。

一、胸怀大志患得患失作为郓城县刀笔小吏,宋江生逢末世,胸怀大志。

《水浒传》第十八回对他出场的描写是:“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

他在生活中为人排难解纷,济人贫困,注意收拢人心。

宋江不以武艺称雄,也不以文采见长。

他抑制自身的短处,发扬自己的长处,重点在做人上下功夫而不重于做事,深得征服人心的奥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及时甘雨四方称”。

在当时混乱黑暗的社会中,宋江的早期活动突出的表现了他处心积虑,图谋天下的抱负。

只是因为时机未到,才暂时守着刀笔小吏的岗位,上通官府,下结豪杰,只等时机来临,揭竿而起,聚积好汉,养成势力,摇动天下。

二仗义疏财网罗豪杰宋江试图以江湖领袖起家,早年就注意从生平小事做起,仗义疏财,受人喜欢,日积月累,名闻遐迩。

水浒传之宋江分析

水浒传之宋江分析

水浒传之宋江分析宋江在《水浒传》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

他是一个有着复杂个性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人物,他的性格在整个故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宋江的个性、行动和心理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他在故事中的角色。

首先,宋江是一个有着坚定意志和正直品格的人。

从他第一次现身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惩恶扬善的一面。

当他得知晁盖被官府追捕之时,他毅然决然地帮助了众好汉一起营救晁盖。

这种无私的行为,使得宋江成为了众好汉的领袖。

他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不仅赢得了他们的尊敬,也赢得了晁盖的信任。

其次,宋江是一个机智灵活的人。

在他被囚禁在梁山泊之前,他是一个过着平静生活的普通人。

然而,在面对官府的逼迫和众好汉的期待时,他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智谋。

他能够快速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在处理林冲的时候,他明智地选择了婉言相劝而不是采取激烈手段,这种决策使得林冲被感动并重新投入了他们的队伍。

此外,宋江还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他在和其他好汉相处的时候,展现出了真诚和友爱的一面。

他关心并照顾每个人,试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他对好汉们的感情深厚,一直视他们为自己的家人。

然而,他也在艰难的决策中经历了内心的煎熬,比如在与公孙胜的战斗中,他被迫对他采取极端手段,虽然他知道这样做对他们的关系造成了严重伤害,但他没有其他的选择。

最后,宋江的命运经历了许多变迁。

他从一个普通的平民变成了梁山泊的领袖,然后又成为了朝廷的重要人物。

他的性格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他的领导下,梁山泊逐渐摆脱了困境,成为了江湖的一支强大力量。

然而,在进入朝廷后,他被迫放弃了许多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成为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官员。

他的内心经历了巨大的挣扎和痛苦,他既希望为百姓做好事,又不得不迎合朝廷的要求。

综上所述,宋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有趣的角色。

他有着坚定正直的品格,机智灵活的头脑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

他的命运经历了许多变迁,这也使得他的性格和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水浒》中宋江人物形象的塑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水浒》中宋江人物形象的塑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水浒》中宋江人物形象的塑造发表时间:2013-10-11T09:31:18.357Z 来源:作者:梁日峰[导读] 宋江的结交,是不分红道、黑道、正道、邪道的,标准是确有特长绝技,目的是能为我所用。

梁日峰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730080摘要:文章从宋江的人格缺陷入手,分析了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挥金如土、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他求贤若渴,胸怀宽广,但造反动机严重不纯,以“忠”灭“义”,对梁山义军的失败应负主要责任。

关键词:宋江押司替天行道招安《水浒》是一本好书,好在什么地方?政治家从中看到的是一帮打家劫舍的朝廷通辑犯;经济学家从中看到的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学家从中看到的是兄弟情深、一片肝胆照昆仑的人文关怀;思想家从中看到的是假公济私、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

宋江怒杀阎婆惜,被逼上梁山,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使得梁山好汉的打劫、杀人、放火成为义举,同时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千古美名。

天道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得与人道相近。

用人间正道考量,蔡京、高俅等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天道,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天道,李逵等人滥杀无辜更不属于天道;“生辰纲”虽然是不义之财,但晁盖等人抢劫据为己有,也实非天道之所为。

纵观《水浒》当中宋江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干着“出卖兄弟,投靠朝廷”的买卖而已。

宋江的“天道”其实就是“王道”,目的是报效朝廷,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走的却是异途捷径的求升之路。

他抱负远大,心计十足。

宋江深知,押司不过是一刀笔小吏,在既无家庭背景又无过硬靠山,也没有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如不走异途、另辟蹊径,恐怕是奋其终生也难以走出山东郓城小县。

欲求殊荣,必干异事;欲干异事,必得奇人。

结交天下奇人异士,乃宋江求升捷径的起步。

宋江之所以黑白两道通吃,关键就在于他的特殊身份——押司。

在陈茂同先生所著的《历代官职沿革·宋朝(下)》中,把官职分为官和吏两大类,押司属于吏,在州和县政府中都有押司一职,主要是招募而来,也有差遣的。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宋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其英勇果敢的形象而备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宋江的勇敢、智慧、通情达理等方面对他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宋江在《水浒传》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他在梁山泊一众好汉中,凭借出色的武艺和勇猛的战斗力成为一方霸主。

无论是与晁盖一战,还是在梁山泊中与各路豪杰交锋,宋江都展现出了超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他的勇猛无畏鼓舞着整个梁山泊的好汉,使得梁山泊成为了一支令人敬畏的力量。

宋江的勇气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还体现在他对抗不义之人的正义感和胆识。

其次,宋江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

宋江不仅有过人的武艺,还有卓越的智慧和策略。

他在梁山泊的组织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谙人心,善于用人和团结大家的力量。

在和晁盖的交往中,他展现出了出色的智慧和谋略,通过巧妙的策略将晁盖纳入自己的麾下。

在与朝廷的斗争中,他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谋略,巧妙应对各种挑战。

他的智慧和谋略使得梁山泊成为一支更加强大的力量。

此外,宋江还展现了通情达理的一面。

尽管他身居梁山泊这个江湖丛林,但他的为人处事却充满了仁义道德和通情达理。

他对待手下的好汉都一视同仁,宽厚大度。

无论是好汉的个人恩怨还是梁山泊的内部矛盾,他都能够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处理,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他对待自己妻儿亲人的爱护和关怀也充满了温情。

宋江的通情达理成为他在梁山泊众好汉中的核心地位,也为他赢得了众人的尊重和爱戴。

综上所述,宋江是一位勇敢、智慧、通情达理的人物形象。

他在梁山泊的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他的智慧和谋略使得梁山泊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他的通情达理使得他在梁山泊众好汉中赢得了尊重和爱戴。

宋江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水浒传》中不可忽视的角色之一。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及依据《水浒传》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列,又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其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

作品的特色主要归功于其中塑造的108位鲜活的人物形象,宋江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历来也是备受争议,褒贬不一。

宋江是受中国社会传统道德教育和熏陶的典型封建士大夫形象.贯穿宋江的一生,作为其行为动力的始终是报效朝廷和建功立业的正统观念,即忠;然而当时的社会“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官容易,为吏最难”,这使得个人抱负不得施展。

本文即是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社会环境的分析,揭示出《水浒传》宋江个人悲剧的深层原因:忠君与私欲的冲突,儒家正统与江湖义气的冲突,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根据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通过撰写论文来对古代文学进行评析;研究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宋江的悲剧命运;通过对主人公命运和性格的研究以及宋代社会背景的探析,揭示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忠君观念与个人抱负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矛盾。

经典的作品向来都是学者大家评批的热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品读经典的角度也需要不断更新。

以往学者研究《水浒传》宋江的形象,都停留在非此即彼上,即不是忠义两全就是不忠不义,或者就是论其忠义的矛盾;总之以往的研究似乎都简单地将宋江形象脸谱化,而原著中宋江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形象。

因而本文从比较全面的角度出发,论宋江性格及命运的两方面—忠义与私欲的冲突,并揭示出这一矛盾冲突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1.3 选题特色与创新《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又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其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

宋江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历来也是备受争议,褒贬不一。

学界对宋江形象的探析主要的论文著作有:(1)政烺:《宋江考》(2)国光:两种《水浒》,两个宋江(3)石麟:宋江性格结构试探(4)余诗隽:忠义难两全水火不相容—试论<水浒传>中宋江忠义性格的矛盾。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思想性格冲突三论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思想性格冲突三论

之主后 , 一心一意祈求朝廷诏安 , 其意图表现十分明
显 。宋 江 对 每 一 位 被 俘 的朝 廷 军 官 都 持 以恭 敬 之 礼, 再 三解 释 说上 梁 山是 无奈 之举 , 并 保 证有 朝一 日 若朝 廷 诏 安 , 必 率 众 归 顺 朝 廷 。宋 江 对 呼 延 灼 说 :
万里 , 早早 到 了彼处 。入伙 之后 , 少 戒酒 性 。如 得朝
廷 招安 , 你 便 可撺 掇 鲁 智 深 、 杨 志投 降 了 , 日后 但 是 去边上 , 一 枪 一刀 , 博得个封妻荫子 , 久后 青 史 上 留 得 一个 好 名 , 也 不 枉 了为人 一 世 。我 自百无 一 能 , 虽 有忠心 , 不 能 得 进 步 。兄 弟 , 你 如 此 英雄 , 决 定 做得
“ 小 可宋 江 , 怎敢 背 负 朝 廷 。盖 为 官 吏 污 滥 , 威 逼 得

忠与 义 的冲 突
“ 忠” 与“ 义” 是《 水浒传》 中宋江 的两大最基本
的思 想性 格 特征 。关 于宋 江 的 “ 忠” 与“ 义” , 在 书 中
有着 显 著 的 描 写 。然 而 , 作 者 在 塑造 宋 江 “ 忠 ”、 “ 义” 任何 一 种思 想 特征 时 , 往 往 是 将 忠义 作 为 对 立 面描 写 塑造 的 。换 言之 , “ 忠” 、 “ 义” , 在 宋 江思 想 性 格 中 已经 成 为 不 可 调 和 的 矛 盾 体 。但 石 麟 认 为 :
宋江之所以不纳重金甚至代雷横朱仝推辞但其真实意图不在客套也不在于其能够为梁山事业建立之初更需要金钱而是考虑到这些钱是由生辰纲而来是赃款是有官银标志一旦流人市场会引来杀身之祸
第3 9卷 第 3期
Vo 1 . 3 9 No . 3

《水浒传》角色塑造:宋江的矛盾心理

《水浒传》角色塑造:宋江的矛盾心理

《水浒传》角色塑造:宋江的矛盾心理《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108位英勇豪杰起义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

其中,宋江作为故事中的主角之一,其角色塑造充满了矛盾心理的特点。

本文将从宋江与晁盖的对比、宋江的为人处世、宋江的忠诚与权谋等方面,探讨宋江的矛盾心理。

一、宋江与晁盖的对比宋江与晁盖是《水浒传》中两个重要的角色,他们之间的对比凸显了宋江的矛盾心理。

晁盖是个豪爽勇猛的好汉,他勇猛无比,直爽豪放,具有非凡的领导才能。

而宋江则显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他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又为了自己的生存和荣耀而不得已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与晁盖不同,宋江的矛盾心理给他的角色形象增添了一份复杂性。

二、宋江的为人处世宋江平日里待人宽厚,有度有量,与他人相处时总是尽量让步,努力维护团队的和谐。

然而,在内心深处,宋江对自己的道义感和责任感非常强烈,他常常为了保护那些有所求于他的团队成员而不惜冒险,在对待感情和友情时也显得顾虑重重。

这种为人处世的矛盾心理使得宋江既是团队的灵魂力量,又给他带来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三、宋江的忠诚与权谋宋江是个忠诚的人,他对朝廷和皇室抱有忠心,希望能为国家和民众做出贡献。

然而,面对腐败的朝廷和弱势的百姓,宋江不得不使用权谋手段来维护自己和团队的安全。

他常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决策,这种矛盾心理让他苦恼不已。

宋江明白,自己的忠诚与权谋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关系,但他无法放弃其中任何一方。

四、宋江的内心挣扎宋江的内心挣扎源于他追求正义和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

他常常为了保护团队成员而不惜与朝廷对抗,但同时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委曲求全,与权臣勾结。

这种内心挣扎让宋江的性格变得复杂多样,既令人敬佩也令人痛惜。

总结:《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角色。

他在为人处世时表现出宽厚和通融的一面,但内心对道义感和责任感的追求使得他备受困扰。

忠诚与权谋之间的斗争让宋江陷入了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他时常为自己的决策而苦恼。

宋江形象分析范文

宋江形象分析范文

宋江形象分析范文宋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李逵等人的头头,也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英雄人物。

宋江形象的塑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多重特点。

本文将对宋江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宋江是一位仁义正直的人物。

他有着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他对待朋友、部下、家人一视同仁,并且经常帮助弱者,但他对自己也是要求很高的。

他对于朋友忠诚无比,曾经为了朋友而铤而走险,救出好汉武松,也包庇大刀关胜。

他成为领袖后,对待部下非常宽容,无论贤良贱贱,宋江都高看一眼,重用他们,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他对待家人,对妻子温柔体贴,对母亲孝顺。

其次,宋江是一个有智慧和决策力的人物。

他善于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迅速做出决策,并且在艰难的时刻保持冷静和镇定。

他能够善于运筹帷幄,善于制定计划,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善于处事处理。

宋江领导的好汉团队在面对敌人时,总能够制定出准确的策略,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意外情况,最终获得了胜利。

再次,宋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物。

他对抗混乱和不公正的现象,并努力为民众争取权益。

他组织了一支反抗混蛋团队,帮助百姓解决了各种难题,让百姓安居乐业。

宋江对于权利的追求并非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使社会得到健康发展。

最后,宋江也有着一些不足之处。

他在一些方面过于刚硬和固执,有时会忽视团队的建设和合作,导致一些问题和挫折的出现。

他也有些内向和孤独,对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太愿意与他人交流,这样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展。

综上所述,宋江形象分析呈现出多重特点,他是一个温柔善良、有智慧和决策力、有正义感的人物。

然而,他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他是一个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他的形象代表着中国传统的英雄价值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他的形象也鼓舞和激励着人们,要有勇气和智慧面对困难和危险,追求正义和公平。

近十年宋江形象研究综述毕业论文

近十年宋江形象研究综述毕业论文

近十年宋江形象研究综述毕业论文《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最耐人寻味,成为众家争论的焦点。

从施耐庵的《水浒传》成书以来,关于宋江形象的定位就产生了诸多派别,改革开放以来宋江形象的研究更是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新世纪以来(从2002年开始)有哪些新动向,本文对这些主流观点做一综述。

一、忠义形象说李晶在《浅议宋江忠义思想的表现》一文中说道,宋江这个人物是最具有欣赏魅力的,宋江性格的核心是忠义,纵观宋江的一生可以大致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表现了宋江的忠义思想。

”⑴上梁山以前,宋江表现的主要为与兄弟肝胆相照的义气。

上梁山的过程,很突出表现了宋江忠于朝廷的思想。

在梁山上做领袖时期,宋江的忠义思想对整个梁山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宋江的忠义思想,强有力地干预了梁山诸多好汉的思想。

接受招安后,宋江的忠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为朝廷四处征战,奋勇杀敌。

滕桂华在《义不辞忠忠不顾义一一再论宋江忠义观》一文中,提出“宋江性格的核心就在忠义二字” [2],认为作者施耐庵既赞扬他的“忠”又褒扬他的“义”,从宋江的主观愿望来看,其思想深处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忠”。

这也直接导致宋江先上梁山聚义后主动争取招安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都是其忠君观念在具体环境下的不同表现,“义”不但没有与“忠”相分裂,而且还对“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王大千和杜成贵在《论宋江的招安思路》一文中说道,忠和义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它一直被统治阶级宣扬,并作为主流文化为封建阶级服务。

“宋江即具有典型的封建性格一一骨子里的忠义” ⑶,在宋江的眼里,即使上梁山,最后还是要走朝廷的正规仕途。

这才符合忠孝文化的传统。

很显然,从作者的意图中可以看出他肯定了宋江的“忠”的性格特征。

二、不忠不义形象说贺奉年在《<水浒传>中的宋江:忠非真忠义非真义》一文中指出,轰轰烈烈的梁山起义军在宋江的忠义思想引导下,接受朝廷的招安,以致失败,他的言行有力地证明宋江所标榜的“忠”和“义”是矛盾的,不可能有忠义双全,正所谓宋江的“忠”非真“忠”、“义”非真“义”。

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五篇)

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五篇)

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五篇)第一篇: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内容摘要:轰轰烈烈的水浒农民起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它传播了农民的斗争理想,鼓舞了农民的斗志意志,起着瓦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作用,但它始终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没有完全冲破正统观念的束缚,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作为起义军的领袖——宋江,他的性格发展和水浒义军的生成、壮大、失败息息相关,宋江呼群保义,深得人心;宋江妥协投降,义军终究失败。

关键字:宋江性格特征矛盾性复杂性《水浒传》全称《忠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作者通过以宋江为首的各路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国泰民安的向往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勾勒出一幅忠君爱国、除暴安良的理想图画。

正如本文内容所昭示的,忠义思想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种思想的最大负载者就是作者全力塑造的宋江这个人物。

宋江不仅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而且也是小说中的一个特殊人物。

说他重要,是因为作为起义军领袖,他亲手创建、发展、壮大了起义队伍,使之成为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既委身于造反之列,却又始终不能忘怀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耿耿忠心,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

一、《水浒传》简介及宋江在《水浒传》中的地位《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

全称《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传》。

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

小说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我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之一。

《临江仙》词是这样称赞宋江的:“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

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

济弱倾心慷慨,高明水月双清。

水浒传宋江分析作文

水浒传宋江分析作文

水浒传宋江分析作文说起里的宋江,那可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琢磨不透的人物。

宋江,原本是郓城县的一个小押司,长得其貌不扬,黑矮肥胖,用现在的话说,丢在人堆里都找不着。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普通的人,却在江湖上有着极高的威望,被众多好汉尊称为“宋公明哥哥”。

要说宋江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还得从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世说起。

宋江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仗义疏财。

他在郓城当押司的时候,就常常周济那些贫苦之人。

不管是谁,只要有困难找他,他都会慷慨解囊,从不吝啬。

就说那阎婆惜母女俩,初到郓城,人生地不熟,生活无着,是宋江给了她们银子,帮她们安顿下来。

这一出手,可就是十两银子啊!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也不过几两银子。

这足以看出宋江的大方和豪爽。

可别以为宋江只是拿钱砸人,他对朋友那也是真心实意。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事情败露后,宋江不顾自己的安危,跑去给晁盖通风报信,让他们得以逃脱官府的追捕。

这份义气,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但宋江的性格也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他太过优柔寡断,做事瞻前顾后。

就拿他上梁山这件事来说吧,一开始他是死活不愿意落草为寇的,觉得这有辱自己的名声。

可后来被阎婆惜逼得走投无路,这才上了梁山。

上了梁山之后,他心里又一直想着招安,觉得只有为朝廷效力,才能光宗耀祖。

为了实现招安的目标,他甚至不惜牺牲梁山兄弟的利益,去讨好朝廷。

再说说宋江的领导才能。

不得不说,宋江能把梁山这么一群性格各异、出身不同的好汉聚集在一起,还让他们都服服帖帖的,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善于笼络人心,知道每个好汉的心思,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合适的职位。

比如,让鲁智深、武松这样的猛将领兵打仗,让吴用这样的智多星出谋划策。

在他的领导下,梁山的势力越来越大,成为了让朝廷都头疼的一股力量。

不过,宋江的领导方式也不是没有问题。

他有时候过于强调忠义,对朝廷的妥协和退让太多,导致了梁山兄弟在招安后的结局十分悲惨。

攻打方腊一战,梁山好汉死伤惨重,让人不禁为他们感到惋惜。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五篇材料)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五篇材料)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五篇材料)第一篇:宋江人物形象分析宋江的人物性格赏析宋江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水浒传》这部书着重写了宋江、鲁智深、林冲、杨志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的个人传奇故事,其中详细写宋江的有十回,宋江人称“及时雨”,他也同样经历了被逼上梁山的道路的过程。

从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宋江率领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从八十三回至一百二十回(有的是一百回)写宋江率领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国、打田虎、打王庆、征方腊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

宋江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举足轻重,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

宋江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他的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他与其他英雄好汉一样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所以“逼上梁山”是宋江和其他英雄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

因为宋代出现了繁荣的城市经济和都市社会以及相应的文化建筑等,但高度集中的城市经济必然会导致人们在权力、金钱、利益以及与之相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等方面需求的无限增大和残酷斗争,从而引起许多社会问题,其结果必然是弱肉强食,遍地不公,其中的弱者被逼造反也是在所难免了。

所以后人以“逼上梁山”作为说明被逼无奈而被迫采取极端手段的成语,足见它所包含的绿林文化精神底蕴。

一、通过宋江形象看绿林人格崇拜宋江在《水浒传》中不仅是条好汉,而且还是梁山“好汉”杰出的头领,他不但具备好汉的特点,而且还具有管理好汉的能力。

那么能将绿林好汉凝聚起来,使这些形形色色的好汉听命于他的“法宝”是什么呢?那就是一个“义”字,因为当时社会江湖人士无不以“好汉”作为人格衡量的标准,所以各个争做好汉,人人要结识好汉,惟恐别人笑话自己不是好汉。

那么什么是“义”呢?“义”的内涵非常复杂,首先,它指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否适宜;其次,它还与人们对待利益有关;第三,“义”还被内化为强调道德责任的理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水浒》中宋江人物形象的塑造摘要:文章从宋江的人格缺陷入手,分析了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挥金如土、广交天下英雄豪杰,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他求贤若渴,胸怀宽广,但造反动机严重不纯,以“忠”灭“义”,对梁山义军的失败应负主要责任。

关键词:宋江押司替天行道招安
《水浒》是一本好书,好在什么地方?政治家从中看到的是一帮打家劫舍的朝廷通辑犯;经济学家从中看到的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学家从中看到的是兄弟情深、一片肝胆照昆仑的人文关怀;思想家从中看到的是假公济私、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

宋江怒杀阎婆惜,被逼上梁山,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使得梁山好汉的打劫、杀人、放火成为义举,同时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千古美名。

天道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得与人道相近。

用人间正道考量,蔡京、高俅等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天道,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天道,李逵等人滥杀无辜更不属于天道;“生辰纲”虽然是不义之财,但晁盖等人抢劫据为己有,也实非天道之所为。

纵观《水浒》当中宋江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干着“出卖兄弟,投靠朝廷”的买卖而已。

宋江的“天道”其实就是“王道”,目的是报效朝廷,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走的却是异途捷径的求升之路。

他抱负远大,心计十足。

宋江深知,押司不过是一刀笔小吏,在既无家庭背景又无过硬靠山,
也没有一技之长的情况下,如不走异途、另辟蹊径,恐怕是奋其终生也难以走出山东郓城小县。

欲求殊荣,必干异事;欲干异事,必得奇人。

结交天下奇人异士,乃宋江求升捷径的起步。

宋江之所以黑白两道通吃,关键就在于他的特殊身份——押司。

在陈茂同先生所著的《历代官职沿革·宋朝(下)》中,把官职分为官和吏两大类,押司属于吏,在州和县政府中都有押司一职,主要是招募而来,也有差遣的。

宋朝的吏主要是经手征收钱粮赋税或者处理狱讼,“他们上下联手,经常敲诈勒索”,是统治集团中重要的一个阶层。

这也难怪宋江会在当地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在黑道,他被称为“及时雨”,在白道,他被称为“押司”。

宋江的结交,是不分红道、黑道、正道、邪道的,标准是确有特长绝技,目的是能为我所用。

我们可以从《水浒》中看到,在宋江结交的人中,有朝廷命官、社会名流,有杀人越货的强盗、偷鸡摸狗的毛贼,有地霸强梁,也有售色妓女等等。

为让其达到死心塌地为我所用的目的,他特别注重危难之中结交。

即使没难的,也要设法先陷对方于难中,再用“钱”和“义”这两大法宝击中对方。

宋江的钱从何而来?观其收入,也是九牛一毛,只要天上不掉钱,来路无非两处:为官时则贪,为寇时则挪——挪用大伙用生命换来的血汗钱。

宋江的高明之处是,重名声轻钱财,贪挪不用进腰包,而是用于施舍,收买人心,沽名钓誉。

宋江的“义”,集中在一个“拜”字上,见到低于自己的结拜,见到高于自己的跪拜。

上山落草为寇、抢州劫府,是宋江迈出求升捷径的第二步。

得奇
人,还得干异事,方能引起朝廷的注意,达到招安的目的。

为求得朝廷招安,宋江可谓是煞费苦心。

让弟兄们冒着生命危险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几次进京,求李师师给皇帝老儿“吹枕边风”,托宿太尉“进身边言”。

一听“招安”二字,就像猫儿闻到了鱼腥味,不辨真假,不探虚实,急不可待地就要倾巢而出,要不是吴用等人头脑冷静,梁山众兄弟早就遭到暗算,化为乌有了。

在遭到两次“诱招”之后,他仍痴心不改,只是在策略上加大了“逼”的力度而已。

一旦捕获了高俅,就连“只反贪官”的招牌也抛到了九霄云外,全然不顾林冲、杨志等众兄弟的心理感受,只是一味地谄媚讨好、奉金送银。

什么“替天行道”,什么“兄弟义气”,在个人的私欲面前,统统见鬼去吧。

弟兄们的心血,换来了宋江的华丽转身,草寇摇身一变,成了朝廷豢养的猎犬,变成了杀向别的所谓“草寇”的毒鹫恶兽。

退辽兵、平田虎、剿王庆、征方腊,生封“武德大夫、兼兵马都总管”,死赐“忠烈候”且御笔亲书“靖忠之庙”于墓地。

“宋江”是功成名就被千古传唱了,殊不知,我在那颂歌之中听到的却总是其升迁途中无数冤魂的哭泣。

纵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人间正道是沧桑,只有歪门邪道是顺道。

在文学作品中,宋江的精神和人格出现了巨大的分裂,一门心思想着荣华富贵,却干着行侠仗义的勾当,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半是狗性,有一半是狼性。

作为封建社会的下层官吏,他不可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所以今人也不必过分地厚今薄古。

参考文献
[1]陈茂同《历代官职沿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2]尼溪《宋江的求升之道》.2011,杂文选刊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