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

合集下载

马拉松等级标准

马拉松等级标准

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作为一项古老而具有挑战性的长跑运动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随着马拉松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于马拉松等级标准的认知也越来越重要。

马拉松等级标准不仅关乎运动员的水平评定,也关系到比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首先,马拉松等级标准通常由国际田联或各国田径协会制定和管理。

国际田联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田径组织,其对于马拉松等级标准的制定拥有权威性和统一性。

在国际田联的规定下,马拉松比赛通常根据赛事的难度、参与人数、奖金等因素来确定等级。

一般来说,国际田联认可的马拉松赛事分为金牌赛事、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三个等级。

金牌赛事通常是世界级别的顶尖赛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尖选手参与,奖金丰厚,比赛难度大。

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则相对较低一些,但也是具有一定水平和知名度的比赛。

其次,马拉松等级标准还包括对于参赛选手的资格要求和评定标准。

一般来说,参加金牌赛事的选手需要具备国际田联认可的成绩,或者是通过其他金牌赛事的选拔赛等方式获得参赛资格。

对于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也有相应的参赛资格要求,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此外,马拉松等级标准还包括对于比赛组织方和赛道环境的要求,以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最后,马拉松等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的等级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比赛的水平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秀选手和赞助商参与其中,推动马拉松运动的持续发展。

同时,对于普通跑者来说,了解马拉松等级标准也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目标的比赛,提高跑步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综上所述,马拉松等级标准是马拉松运动中的重要规范和指导,其制定和执行对于运动员、赛事组织方和整个运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国际田联和各国田径协会的共同努力,马拉松等级标准能够不断完善和提高,为马拉松运动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而随着马拉松运动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马拉松比赛和标准也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分类马拉松比赛,国际田联(IAAF)制定了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马拉松比赛的需求。

首先,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比赛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金牌赛事、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

金牌赛事是指国际田联认证的最高级别的马拉松比赛,通常是世界各地最具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比赛,如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等。

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则是次一级别的比赛,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比赛,但相对于金牌赛事来说规模和影响力要小一些。

其次,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对于参赛选手的资格和奖金设置也有所不同。

在金牌赛事中,参赛选手通常需要具备更高的成绩和排名才能获得参赛资格,同时奖金也相对丰厚。

而在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中,对于参赛选手的要求和奖金设置则相对较低,更多地是为了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选手参与比赛。

此外,根据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在赛道、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也有所差异。

金牌赛事通常拥有更为优质的赛道和更为完善的组织和服务,包括更多的医疗保障、更丰富的赛事活动和更高水平的赛事宣传。

而银牌赛事和铜牌赛事则相对简单一些,但也会尽力提供良好的比赛环境和服务。

总的来说,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为马拉松比赛的规范和分类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标准和指导,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和发展马拉松运动。

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各有特点,但无论是金牌赛事、银牌赛事还是铜牌赛事,都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也为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都能按照最新的标准进行规划和组织,为广大的马拉松爱好者带来更多的精彩比赛和更好的参赛体验。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

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2015年2月1日)一、准入标准:所有申报赛事等级评定得赛事均应首先满足以下标准:(一)已成为中国田协马拉松委员会赛事会员。

(二)赛事举办超过1年。

(三)如为在人工铺设平坦路面上举行得赛事,应达到赛事认证条件、(四)赛事组委会严格遵守《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与国际田联最新得竞赛规则。

(五)城市马拉松赛事人数不低于5000人。

(六)参赛得大众选手在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上对赛事得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得分不低于50%得总分值,即满分为10分得情况下,平均得分不低于5分。

(七)赛事如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则外籍优秀运动员赛后向中国田径协会进行投诉得比率不得超过该赛事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总人数得10%。

(八)所有选手有感应芯片计时得比赛成绩须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至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

(九)对赛事得所有人员、对赛事得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

二、金牌赛事标准:(一)至少制定了连续举办5年得赛事长期发展策略(二)路线—路线设计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起点与终点交通便利(三)视觉形象以及视觉应用系统美观、清晰(四)引导系统:- 起终点以及赛事途径路线得各种引导标志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标识牌与指示牌位置合理,清晰可见,数量充足(五)选手服务-至少从报名开始直至赛事结束后1周配有专门得咨询电话与电子邮件,且服务友好热情—选手套包得发放与领取有序高效—赛事提供得官方手册或参赛指南内容清晰实用-起终点及赛道沿途补给得种类以及数量充足- 主动、及时地向选手通告相关活动信息-所有选手比赛成绩在最短得时间内通过组委会网站公布-成绩公告中包括选手成绩排名信息(分性别以及年龄组)- 及时通过短信、等渠道提供选手个人成绩-为选手提供设计精美得完赛奖牌(六)医疗救援-具有针对性得医疗救援体系—医疗救护服务人员、设施及药品配备充足- 急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医疗报告及时准确(七)环境卫生- 起点及沿途有充足得卫生设施与及时得环境卫生服务,保障赛时及赛后起终点及沿途得卫生—起终点及沿途厕所数量充足,引导标识醒目(八)社会服务-促进赛事举办地产生了良好得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以赛事为依托,有效支持了社会公益活动(九)制定了有针对性得宣传计划,且在目标人群中已经形成广泛影响力- 通过电视、网络或新媒体播出至少50分钟得赛事内容—赛事应有不少于3分钟得赛事宣传片,宣传片得主题鲜明,感染力强- 赛事建立了官方网站,且网站架构清晰,信息丰富-赛事积极使用了杂志、网站、报纸、新媒体等渠道进行高质量得推广与宣传-及时给媒体与观众提供运动员得分段计时与最终成绩—赛时为媒体提供拍摄、采访得专有区域与便利服务,媒体流线清晰(十)形成了良好得市场开发体系(十一)城市马拉松总人数不少于15000人,最长距离项目参赛人数不少于1500人,完赛率不低于60%(注:最长距离项目指赛事设立得全程或半程、参赛人数指通过第一个计时点得人数,完赛率指完赛人数占参赛人数得百分比。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2023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
对于马拉松国家等级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国际田联(IAAF)的马拉松等级标准:
1. 世界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10秒以内,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以内。

2. 国家级: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30秒到2小时5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到3小时20秒之间。

3. 一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51秒到3小时01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21秒到3小时40秒之间。

4. 二级运动员:男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02秒到3小时30秒之间,女子全程马拉松成绩在3小时41秒到4小时之间。

以上是国际田联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但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自己所定的标准。

例如,在中国,马拉松等级标准由田径协会制定,分为A、B、C 三个等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对于运动员的等级评定,并不意味着只有达到这些标准才能参加马拉松比赛。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只要他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马拉松是一项古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规范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国际田联(IAAF)和各国田径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马拉松等级标准,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马拉松比赛。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马拉松比赛的等级划分和相关规定。

首先,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主要分为国际田联金牌赛事、金标赛事、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四个等级。

国际田联金牌赛事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高水平和最高知名度的马拉松比赛,如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等。

金标赛事是指在各大洲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和知名度的马拉松比赛,如东京马拉松、柏林马拉松等。

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则是相对水平和知名度较低的马拉松比赛,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竞技水平和影响力。

其次,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定,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有着不同的组织和管理要求。

国际田联金牌赛事必须符合严格的赛事组织和赛道要求,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金标赛事、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也有着相应的组织和管理要求,以保障比赛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国际田联还对参加不同等级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进行了相应的资格和参赛标准规定,以确保比赛的竞技水平和公平性。

再次,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不仅对赛事组织和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对参赛选手的成绩和积分有着相应的规定。

国际田联根据不同等级的马拉松比赛设立了相应的积分和成绩要求,参赛选手需要在指定的赛事中取得一定成绩才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和排名。

这些规定旨在激励选手参加更高水平的比赛,提高比赛的竞技水平和影响力。

最后,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对于推动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的等级标准和管理要求,可以促进各地区和国家的马拉松比赛的提升和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选手和观众参与其中。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马拉松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价值。

总之,马拉松比赛的等级标准是马拉松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马拉松建设规范标准

马拉松建设规范标准

马拉松建设规范标准引言马拉松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欢迎,成为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随着马拉松赛事的增加,为了确保比赛的安全、公正以及参与者的体验,制定和遵守马拉松建设规范标准成为关键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马拉松建设的规范标准,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1. 赛道规划和标识1.1 赛道规划 - 赛道的设计和规划应基于地理环境、景观和参赛者数量等因素。

- 赛道应尽可能避免急转弯、陡坡和不利于运动员跑步的地形。

- 赛道的长度应符合国际标准,即42.195公里。

- 赛道应确保比赛期间尽可能少的交通干扰和人群聚集。

1.2 标识系统 - 赛道上应明确标示起点、终点和里程碑等关键点位,并使用明显的标识牌进行标示。

- 标识牌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耐用性。

- 标识牌的位置应考虑参与者的视线和方向。

2. 安全措施和紧急响应2.1 安全措施 - 赛道上应设立足够数量的护栏、标志和障碍物,以确保参赛者的安全。

- 赛道上的交通管制应有效,并与执法部门进行紧密合作。

- 赛道沿途要设立医疗站和消防设备,以备应对紧急情况。

- 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应遵守安全规定,如不插队、不超车等。

2.2 紧急响应 - 赛事组织者应与医疗机构和相关紧急救援机构建立紧密联系。

-赛道沿途应设置紧急救援站,为参赛者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 参赛者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向附近工作人员或医疗人员寻求帮助。

- 赛事组织者应有清晰明确的紧急响应计划,并进行紧急演练。

3. 参赛者服务和体验3.1 报名和号码布分发 - 参赛者应能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方便地报名参加马拉松赛事。

- 号码布的分发应方便快捷,参赛者可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领取。

3.2 赛前指导和康复服务 - 赛事组织者应提供赛前指导和训练计划,帮助参赛者做好准备。

- 赛事组织者可提供相关康复服务,如按摩、理疗等。

3.3 饮食和水源供应 - 赛事组织者应提供充足的饮食和水源供应点,以满足参赛者的需求。

我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

我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

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城市主要赛道举办的全程及半程城市马拉松赛事(以下简称“赛事”),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在本标准基础之上另行参照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组织标准。

二、路线丈量(一)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田协”) A类认证赛事、全国锦标赛的赛事路线必须由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B”级以上丈量员丈量。

(二)中国田协B类认证赛事必须由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C”级以上丈量员或中国田协国家级丈量员丈量。

(三)所有赛道丈量报告须按照国际丈量报告的标准模版上报。

(四)如路线不变,路线丈量证书5年有效。

如路线改变,须重新丈量。

三、路线(赛道)标识(一)与中国田协共同主办的赛事,在赛道上须每1公里设置一块公里牌,在折返、拐弯以及分道的路段须设指示牌。

(二)非与中国田协共同主办的赛事,至少须在每5公里设置一块公里牌,折返和拐弯的路段须有指示牌。

(三)每个比赛项目的终点前100米处,须设置终点提示牌和运动员分流指示牌,每个终点要设置醒目的标识。

(四)各种标识牌和提示牌要清晰、明显,数量要充足,摆放位置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有利于运动员观看。

四、起点区和终点区(一)起点区1.起点区应选择交通便利、适合赛事相应规模的人员聚集的安全区域,并提供该区域的详细布局图(如主席台、医疗站、厕所、检录区等)。

2.起点区应根据不同竞赛项目的规模设置出发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3.起点区应综合考虑仪式需求以及参赛选手的集结、存包、补给、医疗、洗手间、垃圾处理等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4.起点应使用明显的标志物进行标志,例如出发拱门或气球。

5.主席台区域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该区域人员混杂和秩序混乱。

6.组委会须制定起点观众的人流疏散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该方案需经当地公安部门认可。

(二)终点区域1.组委会需制定终点区域的划分以及详细布局图(包括终点运动员通道、摄影区、移动卫生间、奖牌及纪念品发放、成绩证书打印和发放等)。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
首先,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将更加注重赛事的组织和管理。

在赛事组织方面,标准将对赛道设计、起点和终点设置、补给站点、医疗保障等方面提出更为具体和严格的要求。

这将有助于提高赛事的安全性和公平性,保障参赛选手的权益,同时也能提升赛事的整体水平和形象。

其次,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将更加注重参赛选手的体验和福利。

在参赛选手
方面,标准将对报名流程、参赛资格、奖金设置、赛事保险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选手参与到赛事中来,提升赛事的竞争水平和知名度。

此外,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还将更加注重赛事的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赛事影响力方面,标准将对赛事宣传、公益活动、环保措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鼓励赛事组织方与当地社区、公益机构等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促进赛事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在赛事可持续发展方面,标准将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考量,推动赛事向着更加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最新的马拉松等级标准将对赛事的组织、参与者和社会产生深远的
影响。

赛事组织方需要认真研究和理解这些标准,积极调整和改进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以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

参赛选手需要及时了解和适应这些标准的变化,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竞技能力。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支持和配合这些标准的实施,共同推动马拉松运动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大家对最新马拉松等级标准有一个更清晰和全面的了解,为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和提升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精讲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精讲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2015年2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指导工作,使之健康、安全、有序、蓬勃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际田径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田联”)、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田协”)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包括:- 马拉松:42.195公里的长距离跑步运动;- 马拉松相关运动:由马拉松运动派生出来的所有在室外进行的(包括公路上、体育场馆外的跑道上、自然条件形成未经人工硬化的道路上)的长距离跑步、长距离行走以及接力,包括超长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越野跑、山地跑、公路接力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提到的赛事是指在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所有地域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赛事(以下简称“赛事”)。

赛事的组织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均应遵守此办法。

第四条中国田协是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建立与贯彻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标准和管理制度,认定全国纪录以及向国际组织申报亚洲、世界纪录,实施所有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类和各级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注册和认证等事宜,代表中国与国际组织进行联系。

第五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赛事为中国国籍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运动员设立特别奖励,以促进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通则第六条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应当至少符合下列规定:(一)主办方、承办方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获得赛事起终点及沿途赛道的赛时使用权;(三)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经费;(四)配备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竞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赛事的规模、内容相适应;(五)有完善的体育竞赛规程、组织实施方案;(六)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起终点场所、路线;(七)举办日期的气候条件适宜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开展;(八)具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和医疗保障条件;(九)具有在比赛进行期间确保参赛人员安全的交通保障条件;(十)对赛事的所有人员、对赛事的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十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马拉松赛道标准等级标准

马拉松赛道标准等级标准

马拉松赛道标准等级标准马拉松赛事作为一项受欢迎的长距离运动项目,其赛道标准等级直接关系到赛事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在国际田联的规定中,马拉松赛道标准分为A级、B级和C 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赛道标准对应着不同级别的赛事。

下面将详细介绍马拉松赛道标准等级的相关内容。

首先,A级赛道标准是最高级别的标准,适用于国际顶级的马拉松赛事。

A级赛道要求赛道线路平坦,无明显的高低起伏,路面硬度适中,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者损坏,同时赛道宽度要能够容纳大量的参赛选手,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此外,A级赛道还要求有充足的补给站和医疗站,以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和健康。

总体来说,A级赛道标准是对赛道质量和设施配备要求最严格的。

其次,B级赛道标准适用于一般的国际和国内马拉松赛事。

B级赛道要求相对于A级赛道来说略有放宽,但依然需要保证赛道的平坦和路面的完好。

赛道宽度和设施配备也有一定的要求,虽然不如A级赛道那么严格,但也需要能够满足比赛的基本需求。

B级赛道标准是大部分马拉松赛事所需要达到的标准,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标准。

最后,C级赛道标准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地区性马拉松赛事。

C级赛道的要求相对较低,允许一定程度的起伏和路面瑕疵,但依然需要保证参赛选手的基本安全。

赛道宽度和设施配备也相对简单,但也要求有基本的补给和医疗保障。

C级赛道标准是为了满足一些地区性赛事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相对宽松的标准。

综上所述,马拉松赛道标准等级标准是根据赛事的规模和级别来设定的,不同等级的赛道标准有着不同的要求。

无论是A级、B级还是C级赛道,都需要赛事组织者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以确保赛事的公平、公正和安全。

希望各地的马拉松赛事能够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举办,为参赛选手和观众带来更好的赛事体验。

马拉松分区规则

马拉松分区规则

马拉松分区规则马拉松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长跑项目,起源于古希腊的传奇故事。

马拉松的分区规则是指根据参赛者的实力和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进行比赛。

这种分区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让每个参赛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对手。

马拉松分区规则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不同的比赛组织者和赛事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年龄分区:马拉松比赛通常会根据参赛者的年龄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

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参赛者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存在差异,将他们分开进行比赛可以更好地保证公平性。

一般来说,年龄分区可以分为青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等。

2. 性别分区:由于男女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生理特点上存在差异,马拉松比赛通常会将男女参赛者分开进行比赛。

这样可以保证男女参赛者在比赛中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3. 战绩分区:马拉松比赛还会根据参赛者的历史战绩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

这种分区方式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比赛的竞争性。

一般来说,战绩分区可以分为专业组、业余组和新手组等。

4. 报名时间分区:为了更好地组织赛事,马拉松比赛可能还会根据参赛者的报名时间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

早报名的参赛者通常可以享受更高的待遇和优惠,这也可以为赛事组织者提供更好的组织和安排条件。

5. 国籍分区:一些国际性的马拉松比赛可能还会根据参赛者的国籍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

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各国选手的实力和水平,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

马拉松分区规则的实施对于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地分区,可以让每个参赛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对手,避免过于悬殊的实力对决,同时也为观众提供更多精彩的比赛场面。

除了分区规则,马拉松比赛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比赛路线的选择、赛事安全保障和参赛者的健康管理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和参赛者的良好体验。

在马拉松比赛中,每个参赛者都经历了艰苦的训练和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他们都期待着通过比赛来展现自己的实力和水平。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精讲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精讲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2015年2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指导工作,使之健康、安全、有序、蓬勃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际田径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田联”)、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田协”)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包括:- 马拉松:42.195公里的长距离跑步运动;- 马拉松相关运动:由马拉松运动派生出来的所有在室外进行的(包括公路上、体育场馆外的跑道上、自然条件形成未经人工硬化的道路上)的长距离跑步、长距离行走以及接力,包括超长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越野跑、山地跑、公路接力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提到的赛事是指在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所有地域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赛事(以下简称“赛事”)。

赛事的组织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均应遵守此办法。

第四条中国田协是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建立与贯彻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标准和管理制度,认定全国纪录以及向国际组织申报亚洲、世界纪录,实施所有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类和各级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注册和认证等事宜,代表中国与国际组织进行联系。

第五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赛事为中国国籍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运动员设立特别奖励,以促进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通则第六条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应当至少符合下列规定:(一)主办方、承办方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获得赛事起终点及沿途赛道的赛时使用权;(三)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经费;(四)配备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竞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赛事的规模、内容相适应;(五)有完善的体育竞赛规程、组织实施方案;(六)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起终点场所、路线;(七)举办日期的气候条件适宜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开展;(八)具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和医疗保障条件;(九)具有在比赛进行期间确保参赛人员安全的交通保障条件;(十)对赛事的所有人员、对赛事的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十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马拉松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马拉松安全管理制度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马拉松赛事的顺利进行,保障参赛者、工作人员和观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举办的各类马拉松赛事,包括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等。

第三条马拉松赛事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马拉松赛事举办单位应当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赛事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当由赛事主办方、公安、交通、卫生、消防、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组成。

第六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赛事安全。

第七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对赛事场地、赛道、观众区域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第八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对参赛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参赛者的安全意识。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九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对赛道进行安全评估,确保赛道符合国家标准,无安全隐患。

第十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对赛道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第十一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设立医疗救护站,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确保参赛者的健康安全。

第十二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设置充足的饮水站点,提供饮用水,防止参赛者脱水。

第十三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医疗急救、交通管制等,确保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第十四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加强安保力量,维护赛场秩序,确保参赛者、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人身安全。

第十五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对赛事周边区域进行交通管制,确保赛事期间的道路畅通。

第四章参赛者安全第十六条参赛者应当具备参加马拉松赛事的身体条件,并签署参赛安全承诺书。

第十七条参赛者应当遵守赛事规则,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进入赛场。

第十八条参赛者应当按照赛道指引跑步,不得擅自穿越赛道,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十九条参赛者如遇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比赛,向工作人员求助。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二十条赛事举办单位应当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赛事期间的应急处置工作。

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上海市路跑协会

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上海市路跑协会

上海市路跑赛事组织标准(2016年5月9日)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上海行政区域内举办的路跑赛事,包括马拉松及路跑相关赛事(以下简称“赛事”),若举办以国际、全国命名的赛事,在本标准基础上需另行参照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委员会颁布的赛事组织标准。

二、赛道设置(一) 赛道的宽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赛事的参赛规模(二) 比赛路线应由上海市路跑协会指定的丈量员进行丈量,并出具丈量证书。

如有必要,将向中国田协递交申请,由中国田协派遣中国田协、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认可资质的丈量员进行赛道丈量,出具丈量报告以及赛道认证证书。

(三) 如路线不变,路线丈量证书5年有效。

如路线改变,须重新丈量。

三、路线(赛道)标识(一) 赛道上须每1公里设置1块公里牌,在折返、拐弯以及分道的路段须设指示牌。

(二) 每个比赛项目的终点前100米处,须设置终点提示牌和运动员分流指示牌,每个终点要设置醒目的标识。

(三) 各种标识牌和提示牌要清晰、明显,数量要充足,摆放位置及高度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有利于运动员观看。

四、起点区和终点区(一)起点区1. 起点区应选择交通便利、适合赛事相应规模的人员聚集的安全区域,并提供该区域的详细布局图(如主席台、医疗站、厕所、检录区等)。

2. 起点区应根据不同竞赛项目的规模设置出发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3. 起点区应综合考虑仪式需求以及参赛选手的集结、存包、补给、医疗、洗手间、垃圾处理等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4. 起点应使用明显的标志物进行标志,例如出发拱门或气球。

5. 主席台区域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该区域人员混杂和秩序混乱。

6. 组委会须制定起点观众的人流疏散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该方案需经当地公安部门认可。

(二)终点区域1. 组委会需制定终点区域的划分以及详细布局图(包括终点运动员通道、摄影区、移动卫生间、奖牌及纪念品发放等)。

2. 终点区域应设有混合区,混合区内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入,但需有利于记者进行采访。

中国高尔夫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

中国高尔夫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

中国高尔夫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本文档旨在规定中国高尔夫协会马拉松赛事的等级评定办法。

以下是评定马拉松赛事等级的标准和流程。

1. 等级划分中国高尔夫协会将马拉松赛事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金牌赛事、银牌赛事、铜牌赛事和基础赛事。

- 金牌赛事: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和国际知名度,吸引国内外顶级选手参与,并在国际赛事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 银牌赛事:具备一定的竞技水平和知名度,吸引一定数量的国内选手和一些国际选手参与,并能够在国内高尔夫界有一定的影响。

- 铜牌赛事:具备一定的竞技水平和参与人数,吸引一定数量的国内选手和一些地区的选手参与,并能够在当地高尔夫界有一定的影响。

- 基础赛事:为新兴赛事或地方性赛事,参与人数和知名度较低,主要面向地方选手的参与。

2. 等级评定标准中国高尔夫协会将根据以下因素评定马拉松赛事的等级:- 赛事规模:参与人数、报名费用等。

- 赛事组织:组织机构、赛事策划、赛道设计等。

- 赛事宣传:媒体曝光、品牌价值等。

- 赛事奖金:奖金总额及分配等。

- 赛事合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赛事行业规范等。

3. 等级评定流程马拉松赛事的等级评定流程如下:1. 赛事主办方申请评定赛事等级。

2. 中国高尔夫协会组织评定委员会对申请赛事进行评审。

3. 评定委员会根据赛事的规模、组织、宣传、奖金及合规情况,决定赛事的等级。

4. 评定结果将由中国高尔夫协会公布,并向主办方提供评定意见和改进建议。

4. 评定结果与后续管理评定结果将决定马拉松赛事的等级,并会影响赛事的宣传和参与情况。

中国高尔夫协会将定期对已评定赛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持续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

对于未达到预期等级的赛事,主办方可根据评定意见进行改进并重新申请评定。

5. 生效日期本文档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中国高尔夫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的内容,旨在对马拉松赛事的等级评定提供指导和规范。

希望本办法能够推动中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与提升,提供更多高品质的赛事给广大高尔夫爱好者。

中国射击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

中国射击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

中国射击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办法一、背景中国射击协会为了提高马拉松赛事的质量和水平,制定了本评定办法,旨在对不同等级的马拉松赛事进行评定和分类。

二、评定等级标准根据赛事的组织管理、参赛人数、奖项设置、赛道条件和赛事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定和等级划分。

具体标准如下:1. 一级赛事1.1 组织管理:具备完善的组织架构、专业的工作团队和高效的协调能力。

1.2 参赛人数:每年参赛人数达到一定高水平,吸引国内外知名选手参与。

1.3 奖项设置:设置丰厚的奖金和奖品,对选手给予充分的激励和回报。

1.4 赛道条件:赛道设计合理、起点和终点设施完备,为选手提供优质的比赛环境。

1.5 赛事影响力:赛事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吸引媒体关注和赞助商支持。

2. 二级赛事2.1 组织管理:有一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团队,能够保障赛事的正常进行。

2.2 参赛人数:每年参赛人数稳定,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选手参与。

2.3 奖项设置:设置一定的奖金和奖品,能够给予选手一定的奖励。

2.4 赛道条件:赛道符合基本的要求,能够为选手提供良好的比赛体验。

2.5 赛事影响力:赛事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一定的媒体关注和赞助商支持。

3. 三级赛事3.1 组织管理:赛事组织管理相对简单,能够保障赛事的基本进行。

3.2 参赛人数:每年参赛人数一般,有一定群众参与性。

3.3 奖项设置:设置基本的奖品和奖项,能够给予选手一定的鼓励。

3.4 赛道条件:赛道基本符合要求,能够为选手提供正常的比赛环境。

3.5 赛事影响力:赛事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有一些媒体关注和地方赞助商支持。

三、评定程序1. 申请评定赛事组织方需要向中国射击协会递交赛事等级评定申请,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明。

2. 材料审核中国射击协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相应等级评定的要求。

3. 现场考察针对通过材料审核的赛事,中国射击协会将进行现场考察,对赛事组织和赛道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

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2015年2月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组织和管理指导工作,使之健康、安全、有序、蓬勃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际田径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田联”)、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田协”)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包括:- 马拉松:42.195公里的长距离跑步运动;- 马拉松相关运动:由马拉松运动派生出来的所有在室外进行的(包括公路上、体育场馆外的跑道上、自然条件形成未经人工硬化的道路上)的长距离跑步、长距离行走以及接力,包括超长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越野跑、山地跑、公路接力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提到的赛事是指在中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所有地域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赛事(以下简称“赛事”)。

赛事的组织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均应遵守此办法。

第四条中国田协是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建立与贯彻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标准和管理制度,认定全国纪录以及向国际组织申报亚洲、世界纪录,实施所有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类和各级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的注册和认证等事宜,代表中国与国际组织进行联系。

第五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赛事为中国国籍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运动员设立特别奖励,以促进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通则第六条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应当至少符合下列规定:(一)主办方、承办方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获得赛事起终点及沿途赛道的赛时使用权;(三)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经费;(四)配备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竞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赛事的规模、内容相适应;(五)有完善的体育竞赛规程、组织实施方案;(六)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起终点场所、路线;(七)举办日期的气候条件适宜马拉松及相关运动的开展;(八)具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和医疗保障条件;(九)具有在比赛进行期间确保参赛人员安全的交通保障条件;(十)对赛事的所有人员、对赛事的公众责任有保险措施;(十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中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中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随着我国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马拉松运动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支持。

作为一项群众性运动,我国的马拉松比赛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和组织上的挑战。

为了提高赛事的质量、安全和管理水平,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应运而生。

1. 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的背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马拉松比赛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都纷纷举办马拉松赛事,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跑者参与其中。

然而,由于赛事规模的扩大和参与人数的增加,赛事组织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些赛事频频出现安全事故、管理混乱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参赛者的体验和安全。

为了规范和提升我国马拉松赛事的管理水平,我国体育管理中心和我国田径协会联合推出了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培训,帮助赛事组织方提升管理能力,建立规范的比赛管理制度,加强对赛事安全的保障,确保赛事的高质量和稳定发展。

2. 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的培训内容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的培训内容包括赛事规划、组织管理、安全保障、医疗救援、环境保护、志愿者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赛事规划方面,培训内容涵盖赛事筹备、赛道设计、起点终点设置等内容;在组织管理方面,培训内容包括赛事注册、赛道布置、赛事报名等内容;在安全保障方面,培训内容突出了对参赛者、工作人员和观众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医疗救援方面,培训内容包括医疗点设置、医护人员配置、医疗应急预案等内容;在环境保护方面,培训内容包括赛道的环境保护和垃圾清理等内容;在志愿者管理方面,培训内容包括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服务保障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培训,赛事组织方能够全面了解赛事管理的各个环节,掌握组织和管理赛事的方法和技巧。

这不仅提高了赛事组织者的专业水平,也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 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的认证标准我国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合格证书的认证标准极为严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组织标准(2015年2月1日)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城市主要赛道举办的全程及半程城市马拉松赛事(以下简称“赛事”),若举办全国马拉松、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冠军赛在本标准基础之上另行参照全国马拉松、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冠军赛组织标准。

二、路线丈量(一) 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田协”) A类认证赛事、全国锦标赛的赛事路线必须由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B”级以上丈量员丈量。

(二) 中国田协B类认证赛事必须由国际田联/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B”级以上丈量员或中国田协国家级丈量员丈量。

(三) 所有赛道丈量报告须按照国际丈量报告的标准模版上报。

(四) 如路线不变,路线丈量证书5年有效。

如路线改变,须重新丈量。

三、路线(赛道)标识(一) 赛道上须每1公里设置1块公里牌,在折返、拐弯以及分道的路段须设指示牌。

(二) 每个比赛项目的终点前100米处,须设置终点提示牌和运动员分流指示牌,每个终点要设置醒目的标识。

(三) 各种标识牌和提示牌要清晰、明显,数量要充足,摆放位置及高度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有利于运动员观看。

四、起点区和终点区(一)起点区1. 起点区应选择交通便利、适合赛事相应规模的人员聚集的安全区域,并提供该区域的详细布局图(如主席台、医疗站、厕所、检录区等)。

2. 起点区应根据不同竞赛项目的规模设置出发区,并设置明显标志。

3. 起点区应综合考虑仪式需求以及参赛选手的集结、存包、补给、医疗、洗手间、垃圾处理等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4. 起点应使用明显的标志物进行标志,例如出发拱门或气球。

5. 主席台区域应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该区域人员混杂和秩序混乱。

6. 组委会须制定起点观众的人流疏散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该方案需经当地公安部门认可。

(二)终点区域大约5公里的适当间隔设置饮水/用水站。

超过10公里以上的项目,除了提供水外,还应在这些站点提供饮料食品。

全程马拉松赛至少为8个饮料站和7个饮/用水站;半程马拉松赛至少为4个饮料站和3个饮/用水站(附件1:马拉松饮料站、用水站桌子参考数量)。

如果条件允许,可根据比赛性质、天气情况和大多数参赛者的身体情况,在赛道沿途设置更规范的饮料站和/或用水站。

(二) 通常情况,组委会应在饮料站提供矿泉水和功能饮料;在饮/用水站应提供矿泉水及吸水的海绵块。

1.饮料站的饮料桌排列顺序为:运动员自备饮料桌(红色)、组委会准备的饮料桌(蓝色)和矿泉水桌(白色)。

2.饮/用水站的桌子排列顺序为:放置吸水的海绵块桌(黄色)、矿泉水桌(白色)。

吸水的海绵块要放置在不锈钢或塑料托盘内,便于保存海绵块的水分不流失。

(三) 通常情况下,饮料食品由组委会提供,但也允许运动员自备。

当运动员自备饮料时,运动员须提前存放至放置饮料的站点。

由运动提供的饮料,自该运动员或其代表上交之时起,应始终处于组委会指派人员的监视之下。

被指派人员应保证这些饮料不能以任何方式被改变或篡改。

组委会赛前要公布个人饮料的存放和运输事宜。

(四) 能量补给可以包括饮料、能量补充品、食品或其他除水以外的食物。

(五) 每个饮水/海绵和饮料食品供应站须设水站指示牌。

(六)组委会应在赛道适当的位置安排递水人员、设置饮料桌便于运动员拿到。

被批准人员可以将饮料递到运动员手中,但他们必须留在指定区域内,不可以进入赛道,也不可以阻挡任何运动员。

七、参赛报名和领取参赛物品(一) 注册运动员均须通过中国田协网站进行报名,注册人员名单将由中国田协提供给组委会。

(二) 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应规定参赛运动员的年龄限制如下:- 马拉松项目: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12月31日前满20周岁;- 半程马拉松项目:参赛者须在比赛当年12月31日前满16周岁。

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组委会需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

(三) 组委会可为大众选手提供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两种方式。

网上报名为最佳报名方式,建议所有马拉松赛事开通和完善网上报名系统。

(四) 发放参赛物品1. 注册运动员:组委会可开通专用通道进行领取或在技术会议上发放;2. 大众运动员:组委会应至少在赛事前三天向大众选手发放参赛物品,并确保发放时间和方式方便选手领取。

3. 如在集中区域发放参赛物品的,应科学规划发放区域以及发放流程,尽可能减少参赛选手的排队以及等候时间。

八、特邀外籍优秀运动员(一) 拟申请获得国际田联金、银、铜标的赛事,应按照国际田联金、银、铜标的标准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国际田联每年均公布符合参加金、银、铜标赛事的运动员名单)。

(二) 其他赛事可按照赛事组委会的实际情况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

(三) 赛事组委会如自行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须按照《中国田径协会关于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参加中国境内马拉松赛事的相关规定》要求,依程序邀请外籍优秀运动员。

九、参赛号码布(一) 比赛号码布的设计和制作均须遵守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二) 选手佩戴的号码布最大尺寸为宽24厘米×高20厘米;1. 号码布上面最大高度为6厘米,可以印制广告、赛事名称或标识;2. 号码布中间高度为10厘米,可以印制数字,不低于6厘米,不超过10厘米;3. 号码布下面最大高度为4厘米,可以印制广告、赛事名称或标识;4. 赞助商、制造商标记的字母高度最大4厘米。

(三)组委会可以提供用于固定在选手背包上的号码布,尺寸不受第(二)条限制;(四)号码布的背面应要求选手填写突发状况的相关信息,包括血型、紧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五)如需要选手采用别针固定号码布的,鼓励组委会在提供号码布的同时提供别针。

十、计时和成绩证书发放(一)A类认证赛事比赛时须使用中国田协审定的感应计时产品,至少在终点、最远距离的折返点有感应计时点,且计时点总数不少于平均每10公里1个;(二)比赛时须使用感应计时系统,至少在终点、最远距离的折返点有感应计时点,且计时点总数不少于平均每15公里1个;(三)所有赛事均应至少向赛事关门时间内完成最长距离竞赛项目的参赛者提供奖牌和成绩证书。

(四)所有赛事在赛后均应将成绩证书及时提供给参赛选手。

(五)组委会应制定安全、有序、合理的成绩证书打印和发放预案,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参赛者顺利领取成绩证书,并尽可能减少参赛者的排队及等候时间。

(六)有条件的赛事,可以采取由参赛者在网上打印成绩证书的方式。

十一、比赛录像(一)A类认证赛事应在分段计时点、折返点和终点等处设置比赛录像,记录比赛的全过程(二)B类认证赛事需在终点设置比赛录像,以便记录完成比赛的所有人员。

(三)非认证赛事可自行设置比赛录像。

十二、大众运动员等级达标活动的组织(一)中国田协主办的锦标赛和冠军赛可进行运动员等级达标,其他赛事不安排等级达标。

(二)达标仅限全程项目,且只进行二级(包括二级)运动员以上等级达标。

(三)达标比赛须按以下程序:1. 申请等级达标的运动员须通过单独渠道报名;2. 报名时须提交本人近期1寸正面免冠照片、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及照片和身份证正反面电子版扫描图片各1份;3. 组委会须为参加等级达标的运动员编排单独颜色或号段的号码布,以利于区分大众选手;4. 参加等级达标的运动员,参赛时须持身份证,赛会将单独检录,由裁判员现场查验身份证和报名信息;5. 组委会要加强路线(赛道)裁判员和志愿者的力量,强化对等级达标者的检查、监督和管理;6. 组委会在分段点和终点处须设置终点录像,以备出现争议时有影像证据;7. 组委会在赛后24小时内,将达级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在官方网站进行至少10天的公示;8. 组委会赛后须核查达标运动员分段点的计时成绩、录像、照片(如有);9. 公示期满无他人提出异议的等级达标者在成绩公示后10个工作日内,请组委会开具成绩确认函,与成绩证书、秩序册、成绩册一起提交到地方体育局办理等级证书,没有确认函者不能办理等级证书。

10. 组委会须认真审核达标者是否按照程序进行比赛,在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具成绩确认函。

11. 以上事项须列入竞赛规程。

十三、参赛指南、秩序册和成绩公布(一)组委会应根据中国田协竞赛组织管理规定的要求,将本次马拉松赛事的实用信息(交通、安保、医疗、竞赛等)编制成手册,于赛前下发到每个参赛人员手中,以方便运动员参赛。

参赛指南也可在赛事组委会网上下载。

参赛指南建议图文并茂、简单明了,更多地运用图示的形式把比赛信息传递给参赛选手。

(二)组委会应至少于赛前2天将秩序册下发至各相关单位和个人。

中国田协共同主办赛事的秩序册中须为中国田协保留一页简介和展示标识的广告页。

(三)成绩公布1. 所有赛事的组委会应按要求详细准确记录比赛成绩。

2. 赛事成绩应在赛事结束后24小时内在官方网站公布。

具备条件的单位可采用赛事信息系统提供成绩的实时查询服务。

3. 赛事组委会须对男女前20名、达级运动员的成绩进行10天的公示。

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方可发放奖金、开具达级成绩证明。

4. 所有获得A类赛事认证的赛事成绩应在赛事结束后24小时内以Excel 文件格式发送至中国田协。

5. 已经申请获得国际田联金、银、铜标的赛事,除完成以上工作之外,还必须在比赛结束24小时内将男、女前20名运动员的成绩以Excel的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形式上报到国际田联,并在组委会网站上予以公布。

十四、大型活动(一)起跑仪式:1. 马拉松赛事的起跑仪式应本着隆重热烈、简便易行的原则,时间控制在6分钟以内。

2. 语言:建议起跑仪式只使用中文,其他语言可用视频大屏和其他方式显示。

3. 具体程序:- 主持人宣布起跑仪式开始- 介绍出席起跑仪式的主要领导- 领导致辞(尽可能不安排致辞,如有领导致辞必须简短,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 请主要领导为比赛鸣枪发令4. 切记不可将“宣布开幕”和“鸣枪发令”同时安排在同一起跑仪式中。

5. 领导着装:建议统一穿着运动装和运动鞋。

6. 可在出发前5分钟、3分钟、1分钟时给予倒计时提示。

(二)颁奖仪式1. 颁奖台设置:前3名颁奖,颁奖台从左至右(面对颁奖台)应设置为:2 、1、3;2. 颁奖顺序:从第三名开始颁奖,第一名最后颁奖;3. 颁奖程序(以前3名运动员颁奖为例):- 主持人宣布颁奖仪式开始;- 请获奖运动员、颁奖嘉宾入场;- 宣布获得第三名的运动员,运动员登上领奖台- 宣布获得第二名的运动员,运动员登上领奖台- 宣布获得第一名的运动员,运动员登上领奖台- 介绍颁发奖牌的嘉宾,由嘉宾为第三名到第一名运动员颁发奖牌;- 介绍颁发其他物品的嘉宾,由嘉宾为第三名到第一名运动员颁发其他物品;- 主持人宣布颁奖嘉宾和运动员合影留念;- 主持人宣布颁奖仪式结束。

4.运动员颁奖着装:须穿着正式队服。

如组委会要求穿着大会提供统一的服装参加颁奖,则须事先征得获奖运动员或其代理人的同意,以免发生合同纠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