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面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圈梁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圈梁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圈梁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圈梁是指在桥梁、隧道、地铁等工程中,用于固定和支撑钢筋混凝土梁的构件。

其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
圈梁的长度= (梁长+ 2×跨度)÷跨数
其中,梁长指的是圈梁所承载的梁的总长度,跨度指的是两个圈梁之间的跨度数。

圈梁的截面积= (梁截面积- 孔洞面积)÷跨数
其中,梁截面积指的是圈梁所承载的梁的截面积,孔洞面积指的是圈梁中间留有的钢筋混凝土孔洞的面积。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圈梁的工程量,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便利。

手算圈梁钢筋计算规则

手算圈梁钢筋计算规则

手算圈梁钢筋
计算圈梁混凝土时,将同截面圈梁的长度加在一起,计算“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筋时,按照计算混凝土时的长度乘以主筋根数再乘以1.08至1.1 的系数,这样计算出的钢筋用量,和实际用量相差无几,下面举例说明。

某建筑物一层外墙圈梁宽370mm,圈梁高200mm,计算外墙圈梁同截面总长200m,圈梁筋主筋6φ12,箍筋φ6.5间距200。

其主筋计算为。

φ12钢筋:重量=200m×6根×1.1×0.888×1.03=1207.32kg 式中:200m——圈梁长度6根——圈梁的主筋根数1.1——系数(包括钢筋的锚固、搭接、附加筋及弯勾)0.888——12钢筋的理论重量(φ12钢筋0.888kg/m) 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箍筋的计算为:φ6.5钢筋:重量=200m÷0.2m×1.09×0.26×1.03=267.8kg 200m ——圈梁长度0.2m——箍筋间距 1.09——每个箍筋的长度0.26——φ6.5钢筋的理论重量(φ6.5钢筋0.26kg/m) 1.03——现浇钢筋的损耗(根据各地的有关规定有所不同)以上计算圈梁主筋时未含“圈梁兼过梁的附加筋”,若洞口需要附加钢筋另计。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一、普通板底筋计算(一)、底筋长度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1、当板的端支座为框架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框梁支座宽/2,5d)+弯钩×22、当板的端支座为剪力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墙支座宽/2,5d)+弯钩×23、当板的端支座为圈梁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圈梁支座宽/2,5d)+弯钩×24、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长度=净跨+左右伸进支座长度max(120,板厚)+弯钩×2(二)、底筋根数情况一:底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底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面筋计算(一)、端支座负筋1、端支座负筋长度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钩+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情况一:锚入支座长度=锚固长度LaE(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固长度LaE+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情况二:锚入支座长度=0.4La+15d(1)、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2)、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端支座负筋长度=(0.4La+15d+弯钩)+(板内净长)+(板厚-保护层)2、板端负筋根数情况一: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二)、端支座负筋分布筋1、端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尺寸/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中间支座负筋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弯折长度×2情况一: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2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情况二:当弯折长度=板厚-保护层时,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标注长度+(板厚-保护层)×22、中间支座负筋根数情况一: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50mm×2)/板筋间距+1情况二: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板筋间距+1情况三:中间支座负筋根数=(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板筋间距+1(四)、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情况一:分布筋和负筋参差150mm(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或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150mm×2情况二:分布筋=轴线长度(1)、分布筋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弯钩×2(2)、分布筋不带弯钩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情况一:根数=布筋范围/间距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情况二:根数=布筋范围/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分布筋间距+1)+(布筋范围2/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三、温度筋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直钢筋净长=L-2C;
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
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圈梁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圈梁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计算圈梁(环形梁)的钢筋重量需要考虑梁的几何形状、钢筋的直径、数量以及钢筋的密度。

以下是一般的圈梁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1. 计算梁的截面积:
圈梁的截面形状一般为圆环,其面积 \(A\) 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 A = \pi \cdot (R_2^2 - R_1^2) \]
其中,\(R_2\) 是外半径,\(R_1\) 是内半径。

2. 计算梁的体积:
圆环的体积 \(V\) 可以通过将截面积与梁的长度 \(L\) 相乘得到:
\[ V = A \cdot L \]
3. 计算钢筋的总体积:
钢筋的总体积 \(V_{\text{steel}}\)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V_{\text{steel}} = V \cdot \frac{\%_{\text{steel}}}{100} \]
其中,\(\%_{\text{steel}}\) 是混凝土中的钢筋体积百分比。

4. 计算钢筋的总重量:
钢筋的总重量 \(W_{\text{steel}}\) 可以通过将总体积与钢筋的密度相乘得到:
\[ W_{\text{steel}} = V_{\text{steel}} \cdot \rho_{\text{steel}} \]
其中,\(\rho_{\text{steel}}\) 是钢筋的密度。

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混凝土的重量、附加荷载等。

此外,需要了解梁的具体设计要求,以确定钢筋的直径和布置方式。

最终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1.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底面和顶面的纵向钢筋一般是按照水平面上的曲线计算,即假设梁的曲线为圆弧,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L=2π(R-D/2)+2√(h^2+(D/2)^2)其中,L为钢筋长度,R为梁的曲率半径,D为梁的直径,h为梁高。

此公式适用于梁的跨度较大,曲率半径较小的情况。

2.梁受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底部受压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压钢筋(又称主筋)来承受弯矩引起的压力,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c=(2h-Dc)+π(R-D/2)其中,Lc为受压钢筋长度,Dc为纵向受压钢筋的直径。

需要注意的是,梁的受压区域一般是重新计算的,通常为梁高的一半。

3.梁受弯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底部受拉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拉钢筋(又称为弯曲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s = 2[hp - (Dc/2 + Φd)]其中,Ls为受弯钢筋长度,hp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Φd为受拉钢筋的直径。

4.梁剪力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在梁的剪力区域,通常会设置纵向受拉钢筋(又称为剪切钢筋),其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v = 2d + 2hp + (D c/2 + Φd) + 2d'其中,Lv为剪力钢筋长度,d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hp为纵向受拉钢筋到梁底面的距离,d'为受拉钢筋与梁边缘的最小距离。

5.其他因素的考虑:不同设计规范可能会根据特殊情况进行修正,例如温度和构造变形等因素的考虑。

此外,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连接和延伸长度等。

因此,在具体设计时,还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并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设计。

以上是常见的梁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规范进行具体的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注意其他因素的考虑,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合理性。

自建房钢筋算量不求人,记住各部位钢筋计算公式,自己也能做预算

自建房钢筋算量不求人,记住各部位钢筋计算公式,自己也能做预算

⾃建房钢筋算量不求⼈,记住各部位钢筋计算公式,⾃⼰也能做预算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级抗震)理论重量=0.00617*钢筋直径*钢筋直径(即kg/m)下⾯是钢筋长度计算公式,请记住。

框架柱钢筋公式基础层: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层:柱纵筋长度=⾸层层⾼-⾸层净⾼HN/3+max(⼆层净⾼HN/6,500,柱截⾯边长尺⼨(圆柱直径))+与⼆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层层⾼-max(⼆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max(三层层⾼HN/6,500,柱截⾯尺⼨(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1.5LAE顶层边柱: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LAE顶层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max(本层楼层净⾼Hn/6,500,柱截⾯长边尺⼨(圆柱直径))-梁⾼+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弯锚,柱纵筋伸⾄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直锚:柱纵筋伸⾄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保护层,框架梁钢筋公式上、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座锚固+右⽀座锚固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算法1:hc-保护层+15d算法2:取0.4LaE+15d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左、右⽀座负筋:第⼀排长度=左或右⽀座锚固+净跨长/3第⼆排长度=左或右⽀座锚固+净跨长/4中间⽀座负筋长度上排长度=2*净跨长/3+⽀座宽下排长度=2*净跨长/4+⽀座宽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架⽴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长度-右负筋伸⼊长度+ 150*2注:当贯通筋和架⽴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底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轴线长度-轴线两边内梁的宽度)(参差长度是分布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板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板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参差长度是温度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温度筋根数(梁一跨中间的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马凳筋∏型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长度=L1+L2*2+L3*2或L1+L2*2+L3*4马凳筋一字型根数=排数*每排个数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一跨分左加密、右加密)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一、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锚固查图集)上部筋:1、上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锚固=支座宽度-柱保护层+15d2、端支座负筋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中间支座负筋(按大跨取)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支座宽度:柱宽)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3、架立筋(有才算)公式: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中部筋(腰筋):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15d2、侧面纵向抗扭钢筋 (N)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LaE,查图集)下部钢筋:1、下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锚固=支座宽度-保护层+15d2、下部非通长钢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锚固:取LaE和0.5hc+5d的大值)注意:是端部还是中间支座箍筋:长度:=(梁宽-梁保护层*2 +梁高-梁保护层*2)*2+11.9d*2+max(10d,75mm)*2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拉筋:直径等于箍筋的直径长度=梁宽-2*梁保护层+2*11.9d+2*d间距=箍筋非加密区的2倍吊筋:公式: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注:斜段长度取值:当主梁高>800mm,角度为60度;当主梁高≤800mm 角度为45度附加箍筋:长度同箍筋,根数看图纸标注二、有梁楼盖钢筋计算1、底筋:长度 = 锚固+净跨长+锚固(锚固取值= Max(支座宽/2,5d))根数 = (净长–起步*2)/间距向上取整+1(起步距离=1/2布筋间距)2、面筋长度 = 锚固+净长+锚固(锚固取值 = 支座宽– Hbc +15d)根数 = 计算公式同底筋3、负筋边支座负筋:长度 = 锚固+净长+弯折(锚固取值 = 支座宽– Hbc +15d,弯折长度=板厚-hbc*2)根数 = 计算公式同底筋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 弯折+直段净长 +弯折(弯折长度=板厚-hbc*2)根数 = (净长–起步*2)/间距向上取整+1负筋分布筋:长度 = 净跨长–两侧负筋净长 + 150 *2根数 = (负筋净长–起步)/间距向上取整即可【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圈梁配筋计算公式

圈梁配筋计算公式

圈梁的配筋计算公式因具体的设计和要求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配筋计算公式:
1.主筋的计算方式是:(梁长+弯钩长+搭接长( 单根钢筋长每大于6米时))×
设计根数×钢筋的比重。

2.捆筋的计算方式是:梁长/设计箍筋间距×每个箍筋的长度×钢筋的比重。

3.当设计有外转角的附加钢筋时,按实际总根数×长度×比重即可。

4.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6.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7.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
固值。

8.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9.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设计和要求进行计算,并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一、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锚固查图集)上部筋:1、上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锚固=支座宽度-柱保护层+15d2、端支座负筋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中间支座负筋(按大跨取)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支座宽度:柱宽)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3、架立筋(有才算)公式: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入长度-右侧负筋伸入长度+2*搭接中部筋(腰筋):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15d2、侧面纵向抗扭钢筋 (N)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LaE,查图集)下部钢筋:1、下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锚固=支座宽度-保护层+15d2、下部非通长钢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度+左锚固+右锚固(锚固:取LaE和+5d的大值)注意:是端部还是中间支座箍筋:长度:=(梁宽-梁保护层*2 +梁高-梁保护层*2)*2+*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拉筋:直径等于箍筋的直径长度=梁宽-2*梁保护层+2*+2*d间距=箍筋非加密区的2倍吊筋:公式:长度=2*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注:斜段长度取值:当主梁高>800mm,角度为60度;当主梁高≤800mm 角度为45度附加箍筋:长度同箍筋,根数看图纸标注二、有梁楼盖钢筋计算1、底筋:长度 = 锚固+净跨长+锚固(锚固取值 = Max(支座宽/2,5d))根数 = (净长–起步*2)/间距向上取整+1(起步距离=1/2布筋间距)2、面筋长度 = 锚固+净长+锚固(锚固取值 = 支座宽– Hbc +15d)根数 = 计算公式同底筋3、负筋边支座负筋:长度 = 锚固+净长+弯折(锚固取值 = 支座宽– Hbc +15d,弯折长度=板厚-hbc*2)根数 = 计算公式同底筋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 弯折+直段净长 +弯折(弯折长度=板厚-hbc*2)根数 = (净长–起步*2)/间距向上取整+1负筋分布筋:长度 = 净跨长–两侧负筋净长 + 150 *2根数 = (负筋净长–起步)/间距向上取整即可。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1.钢筋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筋计算公式。

2.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钢筋截面积=π*(钢筋直径/2)^23.钢筋量计算公式:钢筋量=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比例系数4.比例系数:根据钢筋的类型和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比例系数来计算钢筋量。

一般来说,混凝土梁的比例系数为0.01,混凝土柱的比例系数为0.025.钢筋重量计算公式:钢筋重量=钢筋量*钢筋密度6.钢筋弯曲长度计算公式:钢筋弯曲长度=弯曲度*钢筋直径7.钢筋折算长度计算公式:钢筋折算长度=钢筋长度+钢筋弯曲长度8.钢筋弯曲长度和折算长度的计算公式中,弯曲度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参数。

9.钢筋弯曲长度和折算长度一般用于计算梁、柱等结构中的钢筋长度。

10.钢筋拉力计算公式:钢筋拉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11.钢筋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钢筋抗弯承载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距离中和轴的距离12.钢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钢筋抗剪承载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有效高度13.钢筋抗剪承载力一般用于计算梁、板等结构中的钢筋抗剪能力。

14.钢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钢筋屈服强度=底面应力/强度设计值15.这些公式涵盖了钢筋基本的计算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结构的设计需求进行具体应用。

16.钢筋计算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受力性能、锚固长度、间距、连接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也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17.钢筋计算的结果是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能够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8.钢筋计算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19.钢筋计算的准确性对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设计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0.钢筋计算是针对具体结构设计的特点而制定的,因此在进行钢筋计算时,应该综合考虑结构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计算。

圈梁计算公式

圈梁计算公式

圈梁计算公式圈梁是常用的结构,推导其计算公式以解算其稳定性是工程中绕不开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介绍圈梁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圈梁的内在原理。

圈梁是特定体系的构件,它的几何尺寸、截面形状和偏心位置有一定的规律,可以精确计算受力问题,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因此,计算圈梁的结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以下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大家计算圈梁及其结构参数。

一、圈梁半径计算公式1. 圆心半径:R=√(2hL/π)其中,R为圆心半径,h为加筋带高度,L为加筋带宽度。

2. 横断面半径:r=R-f其中,r为横断面半径,R为圆心半径,f为加筋带厚度。

二、圈梁截面受力计算公式1. 垂向受力:P=F·n·[R·(sinφ+cosφ·tanρ)]其中,P为垂向受力,F为普通作用力,n为垂向特定因数,R为圆心半径,φ为弯矩角度,ρ为选择特定因数,通常可以取1。

2. 横向受力:P=F·[R·(cosφ-sinφ·tanρ)]其中,P为横向受力,F为普通作用力,R为圆心半径,φ为弯矩角度,ρ为选择特定因数,通常可以取1。

三、圈梁变形计算公式1. 弯曲:φ=[M·R2/2J]其中,φ为弯曲角度,M为绕轴力矩施加,R为圆心半径,J为截面抗弯刚度。

2. 扭转:τ=M/(J·R)其中,τ为扭转角度,M为绕轴力矩施加,R为圆心半径,J为截面抗扭刚度。

四、圈梁几何参数计算公式1. 周边横截面面积:A=π·r2其中,A为截面面积,r为横断面半径2. 加筋带横截面截面积:A=π·h2/4其中,A为截面面积,h为加筋带高度3. 截面内心圆形横截面截面积:A=π·(R2-f2)其中,A为截面面积,R为圆心半径,f为加筋带厚度总体来看,圈梁计算的公式包括圈梁半径计算公式、圈梁截面受力计算公式、圈梁变形计算公式和圈梁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等,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计算结果。

梁钢筋计算公式

梁钢筋计算公式

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锚固查图集)一、上部筋:1、上部通长筋公式: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直锚,锚固长度=max(l aE,0.5h c+5d)。

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度-柱保护层+15d (d为钢筋直径)当为屋面框架梁时,上部通长筋伸入支座端弯折至梁底。

当为非框架梁时上部通长筋伸入支座端弯折15d。

2、端支座负筋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锚固取值同上)中间支座负筋(按大跨取)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支座宽度:柱宽)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Ln为左跨和右跨净跨长中取较大值)3、架立筋(有才算)公式: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支座负筋伸入净长度-右侧支座负筋伸入净长度+2*搭接(一般取150mm)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150mm。

当梁的上部没有通长筋,都是架立筋时,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连接长度取l lE。

(抗震搭接长度)二、中部筋(腰筋):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15d2、侧面纵向抗扭钢筋 (N)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LaE,查图集P87)拉筋:(图集P87)拉筋直径取值范围:当梁宽≤350mm时取6mm;当梁宽>350mm时取8mm。

长度=梁宽-2*梁保护层+2*1.9d+2*max(10d,75)间距=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净跨长-50*2)/拉筋间距+1]*排数三、下部钢筋:1、下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锚固长度=max(l aE,0.5h c+5d)。

最全的计算钢筋的公式!不百度不求人!

最全的计算钢筋的公式!不百度不求人!

最全的计算钢筋的公式!不百度不求人!计算钢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所以今天小编带来了非常实用的钢筋计算公式,请带走不用谢!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柱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 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规则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规则

梁、板、柱、墙钢筋计算原理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1、基础层:⑴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⑵筏板基础〉2000mm时,2、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4、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5、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注:其中锚固长度取值:⑴、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⑵、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6、边柱:⑴、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⑵、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⑶、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计算公式大全如下:
一、柱钢筋
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柱箍筋: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二、梁钢筋
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3、上部端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 max(10d,75)。

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

构造筋长度(G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N打头的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

8、拉筋: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

9、附加吊筋:吊筋单根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45度;当主梁高>800时,吊筋角度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梁上部通长筋=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第一篇: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圈梁钢筋很简单的,分主筋和箍筋两部分主筋计算:(梁长+弯钩长+搭接长(单根钢筋长每大于6米时))*设计根数*钢筋的比重箍筋计算:梁长/设计箍筋间距*每个箍筋的长度*钢筋的比重设计有外转角的附加钢筋时,按实际总根数*长度*比重就行啦钢筋计算公式钢筋抽样常用公式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 +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全面的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圈梁钢筋很简单的,分主筋和箍筋两部分主筋计算:(梁长弯钩长搭接长(单根钢筋长每大于6米时))*设计根数*钢筋的比重箍筋计算:梁长/设计箍筋间距*每个箍筋的长度*钢筋的比重设计有外转角的附加钢筋时,按实际总根数*长度*比重就行啦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 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 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 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2×11.9d(抗震弯钩值) 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2×11.9d 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 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 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 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 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 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 (Ln/3 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 前中间支座值) (Ln/4 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 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 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 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 1)*2 (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柱(一) 、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 、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 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 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 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 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 135/360* 3.14*(D/2 d/2)*2 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