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运用一得
秘而不宣的经方临证要点
秘而不宣的经方临证要点随着中医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一些传统的秘方逐渐被揭示出来。
然而,尽管这些方剂已经被公开,但仍有一些妙处和临证应用的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针对几种常用的临证方剂,介绍其调配方法和临床应用要点。
一、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汤是一款经典的方剂,具有温通阳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等作用。
其组成为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采用煎煮法制成。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太阳、阳明、少阴等经脉病变,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胃炎、子宫炎等疾病。
临证应用要点: 1、调味使方,增强药效:桂枝加芍药汤是一种四物合方,为了增强其药效,常常需要添加薄荷、陈皮等调味品,以加强药物的渗透性和风味的鲜美。
2、根据临床病情适量调整用量:桂枝加芍药汤属于外感病邪所致的病症治疗,因此在用量上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适当调整。
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桂枝的用量,以加强药效。
3、注意使用范围:桂枝加芍药汤适用于阳明、少阴经脉病变,因此不适合用于肾经病变、血瘀等病症的治疗。
二、大建中汤大建中汤是一种常用的解表祛风汤,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流感等病症。
方中组成为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牡蛎、细辛等草药,采用水煎煮法制成。
临证应用要点: 1、用药要趁早:大建中汤适用于感冒初期或发病前的症状,因此需要尽早使用。
在用药前应当首先进行准确的辨证,确诊患者的病情是否符合使用大建中汤的适宜范围。
2、注意饮食调理:大建中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寒热刺激过重,以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3、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大建中汤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才能起到解表祛风的作用。
在煎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用量、时间等因素,保证药物的提取质量。
在用药过程中,也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适当调整用量。
三、清热解毒汤清热解毒汤是一种通用解毒汤,用于治疗痈疽、热淋、疟疾、痢疾等病症。
方剂组成为黄连、黄芩、黄柏、芒硝、甘草,采用水煎煮法制成。
经方用药心得(优秀5篇)
经方用药心得(优秀5篇)经方用药心得篇1经方用药心得:探索与实践引言经方,指的是古代经典医籍中所载的经典方剂。
这些方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将介绍经方的发展历程、代表方剂及其代表药物,并通过实践案例来阐述经方用药的心得体会。
经方发展历程经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对药物的认识较为有限,因此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用于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方体系。
代表方剂及其药物经方代表方剂为桂枝汤和麻黄汤,分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和支气管哮喘等病证。
其中,桂枝的主要成分为桂枝皮,具有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功效;芍药主要成分为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
心得体会1.重视药物炮制药物炮制是经方用药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药物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例如,芍药经过炒焦后,可以增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生姜经过炮制后,可以增强发汗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2.配伍的巧妙运用经方的配伍非常巧妙,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例如,在桂枝汤中,芍药与桂枝相配,相互制约,防止桂枝过度发散,同时增强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作用。
3.关注个体差异经方用药时,需要关注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强调辩证施治经方强调辩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方,选用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通过对患者症状、病因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实践案例患者张某,男性,25岁,感冒症状持续1周,伴有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症状,选用桂枝汤加减治疗。
具体用药方案为:桂枝20g、白芍15g、生姜3片、大枣10g、葛根15g、杏仁10g。
1剂/日,水煎服。
经过3天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3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
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明智地制定未来的计划,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学中医经方的心得体会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经方临床应用心得体会
经方临床应用心得体会作为医学生,经方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方是中医奇宝,具有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适应范围广、应用方便等优点,是传统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经方对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经方的一些体会心得。
一、经方在临床应用中有其独特的优点传统中医药学的定义中,经方是指通过前人对于药物的认识、提炼、总结、归纳、整理和文献记载形成的治疗疾病的方剂。
在临床中,经方应用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高。
经方的组成方剂比较稳定,不易出现副作用。
与单味药相比,经方的治疗效果可能在剂型、剂量等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
2. 治疗意义明确。
经方中的复合方剂,能够起到相互协同、促进药效和改善患者症状等多种作用。
且有神形俱备、以病论治等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的临床症状采取不同的方剂组合进行治疗。
3. 应用方法多样。
经方可以通过口服、饮片、外敷、减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应用,且操作简便、费用较少,适用范围广,容易推广。
二、经方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1. 湿热邪毒病。
湿热邪毒病在中医中属于湿邪为主、热邪为次的外感病性质,主要以发热、头痛、咽喉不适、肢体酸疼、口干舌燥、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为主。
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祛湿利水、和中培肺等方剂,例如葛根清肺汤、大黄甘草汤等。
2. 脾胃虚弱病。
脾胃虚弱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胀腹泻、口干舌燥等症状,这类疾病适合使用调和脾胃、健脾益胃、温中散寒等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3. 肝肾亏损病。
肝肾亏损病主要表现为腰痛、肢体酸软、头晕失眠、性功能下降等症状,这类疾病适合使用滋补肝肾、益精补血、温补腰膝等方剂进行治疗,例如金匮肾气丸、补骨脂饮等。
三、经方在临床中的注意事项1. 剂量酌情变化。
经方在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调整,以达到药效最佳。
2. 搭配合理。
在经方应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搭配不同的方剂,避免形似而功效不同的副作用。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内容简介······《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探讨经方用药,即在经方理论指导下,探讨怎样临证用药,以实现有是证,用是药,以体现方药对应。
通过分析161味药分别在方证中的作用,探明该药的性能、功效及适应证,探讨每一药味与方证的关系及与六经的关系,以达到正确熟练运用该药。
《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第一讲论述经方用药特点;第十讲概说六经用药;第二讲至第九讲论述经方常用药味,具体论述分以下四项为纲目:【药物基本知识】、【解析所在方证】、【解读药味特点】、【药物功用述要】。
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参阅。
举报目录······第一讲经方用药特点一、经方用药与时方用药有明显不同二、经方用药起源于神农三、经方用药理论是八纲六经第二讲解表药一、桂枝二、麻黄三、葛根四、生姜五、葱白六、苏叶第三讲吐下药一、瓜蒂二、芒硝三、巴豆四、甘遂五、大戟第四讲清热药第五讲温阳强壮药第六讲补虚益气药第七讲祛饮化痰药第八讲理血药第九讲其他用药第十讲六经用药概说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6个) ······经方(4) huxishu(2) 中医(2) 阅读(2) 伤寒论(1) 本草(1) 我来说两句短评······ ( 全部 1 条 ) 热门 / 最新 / 我关注的 0 有用严小天 xx-11-19 3.9 经方源自本经! 我来评论这本书读书笔记······我来写笔记按有用程度按页码先后最新笔记展开第284页 D (xx不朽) 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即太阳病即表阳证,少阴病即表阴证,阳明病即里阳证,太阴病即里阴证,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表阳证用汗法,表阴证用强壮发汗法,里阳证用清热法,里阴证用温补法,半表半里阳证用和解清热法,半表半里阴证用和解清热温下法。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其中,经方和合方是中药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的中药方剂,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而合方则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诊断结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个性化调配的中药方剂。
经方和合方的运用,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一、经方运用经验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基础,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方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的中药方剂,其药物组成、配伍原则、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等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具有较为稳定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经方的运用经验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健脾益气汤健脾益气汤是中医药学中的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体弱、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该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益胃消食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健脾益气汤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桂枝汤桂枝汤是中医药学中的另一种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症和阳虚体弱的症状。
该方剂由桂枝、大枣、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桂枝汤常用于治疗寒症、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合方运用经验合方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诊断结果和临床经验,进行个性化调配的中药方剂。
合方的运用经验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治疗肺癌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合方的运用经验十分重要。
例如,可以选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中药方剂,如杏仁、桔梗、蒲公英等,配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合方的运用经验十分重要。
经方心得体会
经方心得体会经方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和核心。
经方是指中医药学中的经典著作,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
这些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宝库,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和核心。
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经方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是我的一些经方心得体会。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和核心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医药学的灵魂。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因为它是中医药学的源头,是中医药学的根基。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因为它是中医药学的精髓,是中医药学的灵魂。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宝库,因为它包含了中医药学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是中医药学的珍贵财富。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传统和创新经方是中医药学的传统和创新,是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传统,因为它是中医药学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创新,因为它是中医药学的创造和创新,是中医药学的创新和发展。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传统和创新的结合,因为它既传承了中医药学的传统,又创造了中医药学的创新。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因为它包含了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实践,因为它包含了中医药学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是中医药学的实践基础。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为它既包含了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又包含了中医药学的实践经验和技术。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精髓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精髓,是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精髓的集中体现。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精华,因为它包含了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精髓,是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精髓的集中体现。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精髓,因为它包含了中医药学的精髓和精华,是中医药学的精髓和精华的集中体现。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精髓的集中体现,因为它既包含了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精髓,又包含了中医药学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宝库和财富经方是中医药学的宝库和财富,是中医药学的宝库和财富的集中体现。
张仲景46个经方的应用指征、现代疾病,总结的太全了!
张仲景46个经方的应用指征、现代疾病,总结的太全了!导读:这篇文章总结了张仲景用三味药的方子,每个方介绍了主要的应用指征,并现代应用在哪些疾病当中。
要言不烦,值得收藏学习。
1、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生姜,枳实。
用于心中痞,诸逆心悬痛,也就是胃里、胸口觉得悬着一个东西堵得慌,疼痛。
现代用在慢性胃炎,胃下垂,水饮停留者;或伴随胸痛的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等辩证内有痰饮,心胃阳气不足的均适用。
2、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炙甘草。
等分捣细过筛混合,散剂冲服一次2克,一日服三次。
若不能服散剂,煎汤,水煎七沸,再入散剂2克,水煮三沸,令药液稍冷,少少含咽,能使药物布散于咽喉,增强疗效。
主少阴客寒咽痛,伏气咽痛。
表现是咽痛而无燥渴、心烦、咽疮、不眠诸热证。
现代治疗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喉炎、食道炎、声带水肿等疾病。
3、旋覆花汤:旋覆花,葱,茜草根。
感到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
现代常用在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冠心病、甲肝、乙肝、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等疾病。
4、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炙甘草,炮附子。
少阴病,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
虚寒体质的表证,“但欲寐”、“无热恶寒”,表证微热时使用。
现代用在肺心病、心律失常、过敏性疾病、水肿、遗尿等。
5、麻黄附子汤:麻黄,甘草,炮附子。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无水虚胀者,为气。
水,发其汗即已。
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
现代治水肿,全身性水肿,恶风寒,不发热,身无汗,口不渴,舌苔白滑,脉沉。
6、白通汤:葱白,干姜,生附子(用淡附片)。
少阴病阴盛戴阳证。
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用在体内阴寒太重时,出现阳气会外脱。
适合少阴病拉肚子,脉虚弱到几乎把不到。
现代常常治疗失眠或者困倦睡不醒,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头面部水肿等症状突出的情况。
7、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炮附子。
太少两感证。
太少两感证既可有脉沉、欲寐、四肢不温的少阴阳虚见证,也可有恶寒、发热的太阳表证。
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应用体会《伤寒论》经方只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蜚声一时。
经方之一乌梅丸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主方是乌梅丸。
药方组成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
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
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
五苓散临床运用一得
五苓散临床运用一得说起经方,似乎有点陈旧的味道,但入了中医这个门,就时常可以听到这个古今相传的名词。
对临床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古代经验方,当属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乃为经方之祖。
我在诊治患者过程中,深感正确运用经方所带来的疗效的提高,有醍醐揭盖之感,现和同道共同探讨五苓散临床运用心得。
五苓散,是著名的经方之一。
千百年来,五苓散被历代医家广泛地用于各种因水饮内停所导致的小便不利或水肿等病,其方证本质被后人认为是膀胱气化不利兼表邪不解。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太阳病篇蓄水证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高度概括了膀胱的生理功能,气化对水液运行起重要作用。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肯定五苓散是通过利小便发汗途径祛除水邪。
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外有太阳表邪,故头痛发热脉浮,内传太阳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水液蓄而不行以致津液不得输布,则烦渴引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
总之,本方证是以水饮停蓄为患,故急应渗利蓄水,兼解外邪。
五苓散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建脾气而运化水湿。
更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建,蓄水留饮诸疾自除。
赵国平、陈佳在《伤寒杂病论》五苓散方证辨析一文中指出[1]:1.蓄水与脱水并存是五苓散的方证特征。
老梅春深馥郁香留得清气在人间——海内著名经方家孙砚孚先生小传
远村镇相邻 , 其时交通闭塞 、 贫困落后 、 封建迷信盛 行和 缺 医少 药 的状 况 , 时 刻 冲激 着 孙 砚 孚 的心 灵 , 矢志 为改 变家 乡面 貌 , 造 福人 民作 不懈 努力 。 砚 孚 先生早 在 考 入 上海 国 医学 院之 前 , 便 想 到
家乡要 发 展 , 要进步 , 首 先 要 办 学 校 。经 过 一 番 筹 划, 1 9 3 0年 2月 , 与 同 乡有识 之 士 孙某 一 起 , 个 人 出
中医文献 杂 志
・
医林 人 物 ・
老梅春深馥郁香 , 留得 清 气 在 人 间
海 内著 名 经 方 家孙砚 孚 先 生 小传
无锡 市 惠山 区康 复 医院( 江苏, 2 1 4 1 8 1 ) 沈桂祥
关键词 : 经 方医家
孙砚孚
小传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7 3 7 ( 2 0 1 7) 0 1 . 0 0 4 9 . 0 2
剂。 ” 其于 药物 研 究 也 颇 多 心得 , 曾有 《 葶 苈 用 法 小
方尽 , 人至期颐亦不休 , 一息 尚存须努力 , 留作青年 好范 畴 ” 以 自勉 。 2 0 1 3年 , 在砚孚先生百年诞辰之际 , 当 地 百 姓 在互联网上举行了纪念活动 , “ 老梅春深馥郁香 , 留 得清 气 在人 间 ” 。 先 生崇 尚仲 景 之 学 , 学验 俱 富 , 精 于辨 证 , 擅 用
报社 、 蚕桑共育室 、 丧葬殡礼 室, 开通 邮柜、 轮船航
2 0 1 7年 第 1期 班等 , 造 福 乡里 。
园’ 见有 你 所撰 评 议 陆 九 芝 ‘ 阳 明为 温 热 之 薮 ’ , 写 得 极好 !可 见你 学 识 经 验 , 不 同凡 俗 , 且 持 论 平允 , 文 笔 畅达 , 如此佳作 , 不 易 多 观 !文 末 附 录 章 次 公
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7篇
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7篇我们没个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必须要保持一个清晰的思路,流于形式的体会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只有认真写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7篇,供大家参考。
中医经方心得体会范文篇1不知不觉已经在附一实习结束,这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书则是为了实践。
1、注重细节在病房里工作,不但要记住病人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而且要记住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全部细节:药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注重细节。
我们得经常去查房,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了解患者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等等。
给血压高的患者量血压,给糖尿病患者制定膳食方案,给有损伤的患者包扎换药等等。
2、培养思维在临床工作,我觉得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这点也是我有所欠缺的,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接触病人后形成初步临床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
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就要求实习医生详细正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尽量掌握病人所有疾病的相关信息是进行正确临床思维的关键,尽管现在先进检查设备很多,但是辅助检查只能取到辅助诊断,印证结果的作用,只有详细的病史和可靠的体征才是对疾病推理性分析的客观依据。
此外,还要建立严密的逻辑思考,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实习生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辨,但切忌不科学,不严谨的联想,应对病人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结合病人主要表现及其相关的背景因素,将各个方面的症状整合起来思考,抓住问题的实质,有限度地寻找相关理论来解释,而最终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悟其实个人觉得,这一点在于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悟。
其实在中医科实习的体会远远不止上述几点,心之所向,即为天堂,我们心中充满世界,充满爱,自然你便能给你的身边带来爱,你的身边都满满的是爱,那你的世界,不就是一个爱的世界吗?世人多疾苦,在医院实习的时间,自己看到了许多病人背后的事,家境,付出,责任,承担,辛勤,汗水,泪水,荣耀,使命。
浅谈经方黄连阿胶汤临床运用的心得体会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 ol.(11) No.10 -32-浅谈经方黄连阿胶汤临床运用的心得体会Experience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uanglian Ejiao decoction陈芒华1谢俊宇2卢敏3(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11;3.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11)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10-0032-02【摘要】本文探讨了《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并且对方剂分解及剂量转换进行探讨。
通过探讨不寐、荨麻疹案例分析经方黄连阿胶汤的临床运用效果,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黄连阿胶汤;少阴病;临床运用【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Huanglian Ejiao decoction (黄连阿胶汤) was analyzed by medical cas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treatment.【Keywords】Shanghan Zabing Lun(《伤寒杂病论》); The Huanglian Ejiao decoction;The Shaoyin disease(少阴病); Clinical application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10.009黄连阿胶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治少阴病症,以“心中烦,不得卧”为主症,后世医家以此为根本已将此方广泛运用于各类疾病,然多是化裁加减以试其力,现对经方古籍的继承与学习已不得其法,中医汤药发展未得精髓,使用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原方对少阴病的治疗效果甚是明显。
黄煌经方应用经验20条
五苓散为蓄水症专方,治疗口渴而吐水、 腹泻。并治疗脂肪肝、酒精肝,
加葛根戒酒。合六一散、生石膏,治疗夏 天发热、腹泻、多汗、口渴;合半夏厚朴 汤,治疗恶心呕吐、腹泻;合平胃散,治 疗腹胀、腹泻、舌苔厚腻;加牛膝、麻黄 减肥。
温胆汤壮胆,治疗惊恐最有效果。可专治 创伤后应激障碍。
温胆汤还能除去幻觉,如用于精神分裂症。 合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治疗失眠、神 经症;合栀子厚朴汤,治疗焦虑失眠、神 经证;合半夏厚朴汤,治疗神经症的腹胀、 呕吐恶心;
??泻心汤主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溢血??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可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病扁平苔藓也可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肛裂以及子宫颈糜烂
经方应用经验20条
经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使用天然药物的经 验结晶。
经方的研究要以整理经方应用的经验为基 础。 经方医生的聚会也应以临床经验的交流为 重点。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中老年人的血管神经肌 肉营养剂。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糖尿病。 合葛根、川芎,治疗高血压、颈椎病的头 痛头晕;合四味健步汤,治疗糖尿病足; 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冠心病、 脑梗;合真武汤,治疗慢性肾病浮肿;合 小青龙汤,治疗老人的咳喘;合麻黄附子 细辛汤,治疗关节痛、腰椎病;合葛根汤, 治疗颈椎病、眩晕;
温经汤能美容美手,能给女性以魅力。适 用于枯瘦者,凡是更年期妇女,或昔肥今 瘦,闭经或经量少者,均可使用。
薯蓣丸温文尔雅,是治疗虚劳百疾第一方。
小柴胡汤是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呼吸系 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淋巴系 统疾病的常用方。
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免疫性肝病、桥本病; 合半夏厚朴汤,治疗咳嗽哮喘,感冒经久 不愈;合桔梗石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 痛;合五苓散,治疗肝炎、淋巴癌或白血 病、肿瘤;合白虎汤,治疗甲亢、发高热; 可谓百病良方。
经方运用病案精选
经方运用医案精选(供中西医临床专业参用)编写唐瑛江花审校肖力强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经典教研室编2020年5月桂枝汤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
患阵发性发烧汗出一年余,天天发作二到三次。
前医按阴虚发烧医治,服药二十余剂无效。
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
辩为营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
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式,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覆取微汗而康复。
刘渡舟医案:刘某,男,18岁。
早婚,素体气怯,婚后半年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而短,淅淅恶寒,双下肢有麻冷感,夏伏天裹棉衣仍感肢冷,动那么汗出,纳差腹胀,口中甜腻,夜寐多梦,思色欲动,体质日衰,进人参、鹿茸培补无效。
刻诊:形瘦气怯,面萎神衰,语声低微,切两脉沉细而弱,验舌质红嫩,苔少。
脉证合参,谓斯疾因房劳过度,耗气伤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亏损所致。
理应补肾以培本,但参前医用人参、鹿茸不效,且以桂枝汤调理阴阳着手。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
5剂。
药后诸症大减,但病属虚损,自难速效,继服上方加怀山药15克,炒白术12克,鸡内金10克,以培补后天,并加服桂附八味丸以补肾气,半月后告曰:药后精力充沛,饮食倍增,诸病皆除。
麻黄汤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颤栗,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
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汗出而解。
葛根汤卢自昌医案:莫某,男,34岁,1986年8月21日入院。
患坐骨神经痛已三年余,多次住院医治,顽固不愈,刻见表情痛楚,执杖和行走时疼痛加重,伴有麻木重困感。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
经方合方运用经验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疗效显著、适应症广泛、副作用小等优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方剂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其中,经方和合方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两种方剂,它们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方的特点及应用经方是指历代医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方剂,具有经验性和传统性。
经方在临床应用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经方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方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方的疗效经过了长期的检验和实践,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2. 经方适应症广泛经方适应症广泛,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桂枝汤可以治疗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症状;四物汤可以治疗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妇科疾病;清热解毒汤可以治疗痢疾、肺炎、痈肿等疾病。
3. 经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经方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经方中所用的药材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加工的,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二、合方的特点及应用合方是指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合方在临床应用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 合方可以针对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合方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病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合方可以提高疗效合方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对于某些疾病,单一的方剂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此时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提高疗效。
3. 合方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合方可以将两个或以上的方剂进行组合,以减少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是如果将其与其他药物进行组合,可能会减少不良反应。
三、经方合方的应用经方和合方在临床应用中经常被使用,它们可以相互补充,提高疗效。
最新【经方一得】顽痹克星——桂枝芍药知母汤汇编
【经方一得】顽痹克星——桂枝芍药知母汤按语:对慢病、久病不要一味追求“一剂知,二剂已”,辨治方向认准,恒久用功,方可滴水穿石,我们要耐得住性子、守得住火候,才能拿得住疗效!在跟诊团成员邵晗畅医生分享的两则跟师抄方案例中,我们要体会和借鉴这一点。
在此感谢邵医生的无私分享!正文:桂枝芍药知母汤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诸肢节痛疼,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方药: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此方为桂枝汤化裁而来,加桂枝及生姜用量以祛水气、降逆,去大枣之壅满,加麻黄、防风之发散表风邪水气,加知母以利水消肢肿,用白术、附子之除湿解痹,附子有强壮温经、散寒止痛之用。
全方治疗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案例一:杨女士,女,67岁,初诊2013年11月30日。
类风湿20余年,手足指关节变形、疼痛、色暗瘀,足底前掌痛,晨僵不甚,(服激素甲波尼龙日每日两粒已数月)。
饮水则汗出,口干,纳呆,恶心,腹胀欲吐,乏力,精神差,大便不成形量少2日一行,饮多溲多,夜尿4-5行,既往1996年行胆囊切除术,长期无舌苔。
舌淡无苔脉细。
方药:小柴胡合五苓散去泽泻加陈皮(因为激素干扰人体抗病机制,故嘱患者逐渐停用激素)。
二诊2013年12月7日,患者停激素药后病情无缓解。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黄芪汤。
中间数诊略。
近诊2014年6月14日,类风湿,头及上臂处结节消减好多,稍有点红,手足关节痛减,时口干,稍恶风寒,大便少2日一行,夜尿2,苔薄白脉细弦。
证解:关节痛久恶风寒为表阴证,即少阴,风湿结节红及口干为里阳证,即阳明,大便少及夜尿2次为里虚寒有饮,为太阴。
故辨六经: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
辨方证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黄芪茯苓生石膏大枣(冯老多改白术为苍术,改防风为防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运用一得
王明炯1 指导老师:周慎2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01级七年制1班,湖南长沙410007,2.湖南中医研究院教授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众所周知,《伤寒论》为辨证论治之巨著,由于其年代久远,文辞古奥、使得后学者在临床之中灵活运用《伤寒论》颇感困难。
本文详细分析了一例运用经方成功治疗荨麻疹的病案,由此可见经方奥妙之冰山一角。
〔关键词〕伤寒论;荨麻疹;古方浅析
众所周知,《伤寒论》为辨证论治之巨著,中医之灵魂。
其文以言简义深,寓意奥妙见称。
严器之曰:“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
”由于其年代久远,文辞古奥、使得后学者在临床之中灵活运用《伤寒论》颇感困难。
为此我不揣肤浅,从以下一典型病例中提出我对《伤寒论》中两条原文的管窥之见,意在抛砖引玉,未免贻笑大方,并请各位同道指正。
患者,刘某某,男22岁,2006年3月26日就诊。
患者自诉,一周前突发全身风疹,此起彼浮,瘙痒异常,夜不能寐。
前医诊断为“荨麻疹”,服用外科消风散,局方消风散,当归饮子等消风止痒处方无点滴之效。
昨日注射“滴塞米松”,“肿节风”后好转,一夜安眠。
今日下午风疹又起,遂来就医。
吾视之头额部大块红色丘疹,时起时没,患者答曰面部有烘热感。
腰部裤带所依之处大片丘疹尤多,高出皮肤。
舌根部微黄、其余黄白相兼稍腻,脉浮。
问之有无吃过刺激性食物,如喝酒。
患者答曰:“没有喝酒,食物也和发病前无异。
”详问之作痒的时间和特点,答曰:“痒无停时,每天上午开始好转,入夜加重;入睡加重,清醒时即好转,所以整夜难以入睡。
痒痛顽麻,痒入骨髓,痛苦异常,已经几夜未眠。
”吾细思之,视其症状确属“荨麻疹”无疑,为何前诸多消风止痒之佳剂用之无效?再细细诊脉,左右两手脉象轻取为浮,稍重按之不甚流利,如轻刀刮竹,涩像明显;再问之患者是否有过外感,回答两周前运动出汗后感冒,微咳、恶风、但症状较轻,服用“感康”后好转……吾已得之!便处下方:麻黄7g 桂枝8g 杏仁20个炙甘草6g 生姜6g 大枣4个赤芍药6g 薏苡仁15g 生白术10g。
嘱患者先服两剂。
不料翌日来告大效。
一剂痒止,可以入睡,二剂则病尽去已。
病人突然发病,无既往皮肤病史,可以初步排除其它皮肤疾患,而作为普通“荨麻疹”,前方从血热、风湿、湿热考虑无点滴之效,治疗思路仿佛“山穷水尽”。
幸忆及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中提到他仅凭涩脉开出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一左腮红肿患者,同样也有痛痒顽麻之症状,才顿感“柳暗花明”。
《伤寒论》原文第23条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色反有热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麻黄桂枝各半汤。
”23条中言及的“面色反有热者”正是患者大片红色丘疹出现在颜面部的宏观写照。
《伤寒论》原文第9条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上午10点左右至下午3点左右阳气最甚,郁于机表之阳气得旺,所以患者的顽痒好转。
《灵枢·营卫生会》曰:“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
”《难经·三十难》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入睡则卫气行于体内,体表阳气更虚,故顽痒加重。
醒则卫气出表,故好转。
然而对于此病,可以说涩脉是对于麻黄桂枝各半汤一个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伤寒论》原文第48条曰:“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伤寒例·平脉法第二》云:“寸口脉微而涩,微则卫气衰。
涩则荣气不足。
”又有李时珍《平湖脉诀》云:“涩缘血少或伤精……寒湿入营为血痹……。
”寒邪阻滞机表,荣卫淤滞,机表气血流通不畅故脉见涩。
总之此类瘙痒的病为机寒邪束表,荣卫淤滞。
治则宜麻黄桂枝各半汤微发其汗。
尤怡在《伤寒贯珠集》曰:“……邪微而游行皮肤则痒,夫即不得汗出,则非一桂枝所能解,而邪气又微,亦非麻黄可发,故合两方为一方,变大制为小制,桂枝所以为汗液之源,麻黄所以为发散之用,且不使药过病,以伤其正也。
”由于考虑患者舌苔白腻为主,加上今年是丙戌年,上半年太阳寒水司天,寒湿较重,故加生白术、薏苡仁以去机表之湿。
方药对证,切中病机,故一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