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集下载

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茅盾 子夜》 ——茅盾《子夜》 茅盾《
请回答: 请回答: 在材料中, ⑴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是吴老太爷以前生活中 所没有的? 所没有的? 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⑵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 《管子·君臣》云:“衣服所以 管子·君臣》 表贵贱也。 表贵贱也。” 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中说: 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中说:“天下见 其服而知贵贱。 其服而知贵贱。” 材料二 清代官服
材料二材料二清代官服清代官服11变化的原因变化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发生变动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解放西装外来1近代社会男装的变化以文治国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三民主义19191919年年5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湘潭学友会合影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湘潭学友会合影22近代社会女装的变化近代社会女装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的服饰列宁装中山装连衣裙布拉吉俄文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服饰军装和干部装盛行蓝绿黑白成为主要的颜色3改革开放后的服饰1原因
四、社会习俗风尚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变化的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 的成立及改革开放, 的成立及改革开放,影响着社会 习俗的变革
2、变化的表现: 变化的表现: 婚礼的变化: (1)婚礼的变化:
婚姻的变化:父母之命、 A:婚姻的变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清末民初) 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清末民初)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新中国成立

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的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古代的部落社会到现代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在古代,人们生活在部落社会中,以狩猎、采集和农耕为生。社会结构简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受限于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随着农业的兴起,人类社会进入了农耕社会时代,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更为稳定的社会结构。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时代。机械化生产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被打破,个人主义和自由意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的社交和生活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社会生活的变迁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人们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日益增强,社会结构也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它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珍惜历史的成就,同时也要积极适应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不断适应变革,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87张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87张PPT)
1、近代服饰变化 (1)男子服饰:
长袍马褂——西装传入——中山装、西装流行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代服饰变化 (2)女子服饰
晚清旗袍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代服饰变化 (2)女子服饰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异味争尝——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世界三大烹饪流派:
东方烹饪流派:以中国为代表 西方烹饪流派:以法国为代表 阿拉伯烹饪流派:以土耳其为代表
四大菜系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
口味特点
山东(济南、胶州) 广州、潮州等地
四川(成都、重庆)
扬州、淮河流域一带
清香、鲜嫩、味纯 鲜、嫩、爽、滑 味浓、重辣
你知道中山装里隐含有哪些信息么?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 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 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 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 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 平统一之大义。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2、现代服饰变化(新中国) (2)趋势(特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 1.铁路运输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 __________。 (2)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______到________的 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公路运输 (1)20世纪初,______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2)清末民初,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 一、1.(1)淞沪铁路 (2)唐山 胥各庄 2.(1)汽车
二、影视业
学业水平测试·历史
1.电影
(1)1905年,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________》首 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__________》, 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1935年,电影《________》,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 获奖。
学业水平测试·历史
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 A.1876年的上海到吴淞铁路 B.1881年的唐山到胥各庄铁路 C.1888年的宫廷铁路 D.1909年兴建的京张铁路 解析:1876年的吴淞铁路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中国自 建的最早的是1881年的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 答案:B
学业水平测试·历史
A.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B.使传者与受者间高度互动
C.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D.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

第二部分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衣: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到1987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发动“菜篮子”“工程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社会风俗方面:社会风气上,涤荡封建糟粕;婚姻制度上,1950年制定《婚姻法》,妇女解放休闲生活上,节假日延长,休闲方式多样化

(二)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并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表现

轮船运输业方面:

1.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的发展。

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发展,轮船运输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呈现萎缩的状态。

铁路方面: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局面得以改变,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2.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京九铁路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祖国首都的联系。

3.1997年起,国家还对铁路实行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公路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使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航空方面: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讯工具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改善人民生活始终 放在首位,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大幅度提高。
2021/4/9
3
第15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19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
19世纪70年代,淞沪铁路----80年代清修筑唐胥铁路---辛亥革 命前夕奠定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 (宝成、兰新等)----20世纪90年代,加快铁路建设(营运里 程,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
六、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影响
2021/4/9
6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
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自己办报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0世纪前期
2021/4/9
4
三、水运事业
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列强控制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 的垄断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管理,较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四、航空事业
1909年旅美华人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
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到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 航拉开序幕,至1949年内外航线52条,总长近8万千米。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出现: 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P63
A、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B、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提供更便捷服务。 C、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炒股、网银、网购) ,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也广泛(远程教育、网游等)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
的影片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
海引起轰动,连映3个月,主
题歌《渔光曲》哀婉动人,成
为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1935
年2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
渔光曲
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 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该片 被评为“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中 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新村”、“花 园”、“别墅”、“公寓”(20世纪30年代前后, 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A、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19C中后期传入---20C初,出 现在大街小巷---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轮船(1865)、火车、汽车、电车(1906)、公共汽车 (1924)、飞机(20年代)

【高考历史必修一】8.2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高考历史必修一】8.2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第21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交通、通讯工具变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大众传媒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基础落实】

一 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出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变化特点

戊戌变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

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城市变化大,农

村变化小

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物质生活: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

(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

2.改革开放后

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

食1987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社会风尚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及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

【考点深化】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道客巴巴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OK

道客巴巴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OK

2021/9/6
18
第22讲 │ 重点要点探究
(4)动力: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 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 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2021/9/6
19
第22讲 │ 重点要点探究
例1 [2011·江苏卷] 下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敢作敢为的精神, 敢于发表政见。他们大都具有深广的学识,具有较敏锐的政治 洞察力。大都具有较强的政治活动能力,较为注意民众的呼声。
2021/9/6
12
第22讲 │ 主干考点梳理
(2)近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 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 斗争,为争取______民__主__革__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9/6
22
第22讲 │ 重点要点探究
变式题 [2011•北京模拟]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 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
①欧风美雨的影响 ②社会变革的推动 ③服饰质地的不同 ④服装款式的差异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 C
2021/9/6
23
第22讲 │ 重点要点探究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影响近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有:西方文 化的冲击;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社会政治、思想变革等。 ③④反映的是变化的表现,不能作为原因。

高中必修二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高中必修二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蒋 介 石 与 宋 美 玲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从海外留学归 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 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30年代,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新郎穿黑色大礼服
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50年代和60、70年代讲究的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挂 帅,不能穿婚纱和西服,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 级生活方式
从穿着的角度:西式服装适体、潇洒。
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
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
三民 主义
行政、立法、司 法、考试、监察 五权分立

义 礼

旗袍的演变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比较上面两组图,你能说出清朝旗 袍与民国旗袍的不同之处吗?
我的观点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 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 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 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 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 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 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用汤,精 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 调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封 建 迷 信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 去辫子。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 最多不过一寸。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 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 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用汤,精于 造型方面,注重色彩器皿的有机结合,展现出精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 。形成麻辣、红油、糊拉、豆瓣、怪味鱼香、家 制汤,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 美的艺术性;可谓淮扬品味一枝独秀。 常等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 而形成的。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
房上 海 早 期 洋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 和开放著称
西式家具陈设
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 完全欧化(花园、别墅)
蒋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介 五四前 清末传统婚礼 石 与 宋 美 玲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 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 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 结婚照, 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许穿白色衣服的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

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

(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2)饮食:西餐

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

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

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

村”、“花园”、“别墅”、“公寓”等。(4)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

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现代:1949至今

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12.2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2.2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 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 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考向二 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的变迁 【论从史出】 材料一 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 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 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 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
【史论点睛】 一、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的双重
影响 1.西方的物质文明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野蛮
侵略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 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 这种变化所带来的阵痛。
2.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 式,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的落后的生 产力和生活方式起了强大的破坏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 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 革。
轮船招商局 通近代化。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
(4)航空。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_航__空__事__业__ 开始。
②1920年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_____拉开了序幕。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已成为世界_____民__航__。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 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 因素。 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传入和冲 击;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机器大工业和市场经 济的发展) ③政治社会变革的推动;(尤其辛亥革命、新中 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推动) ④科技革命的影响; ⑤思想观念的变化等。
学以致用: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 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 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 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 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 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 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污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 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 ──康有为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2、新中国建立后的男女服饰 ①至60年代中期: 列宁装、中山装、连衣裙
中苏关系友好,苏联援助中国建设
②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绿军装 “干部服”
特点: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有强烈的政治 色彩。(原因)
3、改革开放以后的男女服饰 数量增加、色彩丰富、 款式多样、融入国际潮流 (与世界接轨)
3、习俗风尚变革的趋势: (1)由繁琐、落后走向简约、文明 (2)生活心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4、习俗风尚变革的特点: 追新慕异、去土存洋,新旧并存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洗衣机、空调“新四大件”。时至今日,手机、电脑、汽车已走进
千家万户。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尝试解答] __D__ 题干指出的变化是“和人们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越来越丰
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主要原因即可。
4.1912 年 9 月 8 日《申报》称“西装冬装,汉装满装,应有尽 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论从史出——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 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 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 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 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指出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提示:变化: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 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21张PPT)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21张PPT)

1.(2012·浙江文综)1862 年 6 月 26 日《 , 上海新报》 一则某商行售卖“外 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 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 。
( 1) 根据材料一, 说明人们在社会交往方面与以往相比, 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提示: 从重社会身份、出身门弟, 到以衣冠取人、看重钱财。 ( 2) 根据材料二、三, 分析材料一中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提示: 开辟通商口岸; 商业繁荣,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 3) 根据上述材料, 说明当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风气? 提示: 尊卑失序, 不念故旧, 以钱衡人, 崇洋, 奢侈。 ( 4) 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 提示: 既有利于冲击旧的社会风气, 也会导致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 产生。
2.20 世纪初, 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 20 世纪 30 年代, 租界内的中 国居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 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 抗战时期的重 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 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 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的视角很新, 从大众语汇的变迁来反映历史。“吃洋 教”“吃洋火腿”都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答案: C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旗袍由晚清的宽松肥大变成合身适体
(三)、近代服饰变化原因和趋势
1、原因(p62,1)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 会结构发生变动,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动着 个性解放
2、趋势(p63,1)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到美观、 适体、方便、平民化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服饰(p63,2)
2、原因:外国人增多,外来文化影响
四、社会习俗风尚的变化
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 国成立,改革开放 2、表现:
A见面: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B称谓:大人、老爷—先生、君 C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西式婚礼
D葬礼:厚葬—文明、卫生、简洁
E其他
五、影响变迁的组要因素
六、变迁的特点
1、中国传统四大菜系(p64,1)
(1)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A、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B、受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俗 习惯的影响
(2)四大菜系形成的原因;
2、西方饮食的传入
时间:19世纪40年代起
四、居室建筑的演进
1、演进
A:传统:北方——四合院是北方典型的民居 B:中西合璧:鸦片战后 C:完全西化:20世纪30年代
记忆要点:列强侵略;土洋结合;水平不一致;社会政治经济影响
本科结束 谢谢大家
返 回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宽松肥大
合身适体、短袍窄袖
返 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返 回
返 回
返 回
鲁菜:糖醋里脊 川菜:鱼香肉丝
粤菜:梅菜扣肉 淮扬菜:清炖蟹粉狮子头
返 回
返 回
返 回
返 回
清 末 结 婚 照
蒋介石宋美龄结婚照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 认识近现代衣食住习俗方面的变迁 理解变迁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坐进 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 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 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 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 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 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 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 一声,昏死过去……
60年代结婚照
70年代结婚照
返 回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减 去辫子
古时候的小脚美女
返 回
1、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中期(与政治生活有关) 列宁装、中山装、连衣裙(布拉吉,俄文)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军装和干部装盛行,蓝、绿、黑、白成为主要的 颜色 3、改革开放后的服饰 (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港台、欧美文化的 影响 (2)趋势:穿暖到穿好、穿得时尚、个性过度
三、近现代饮食
——茅盾《子夜》
材料一 《管子〃君臣》云:“衣服所以 表贵贱也。” 贾谊在《新书〃过秦论》中说:“天下见 其服而知贵贱。” 材料二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一、近代服饰
(一)近代男子服饰
1、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2、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后流行
3、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流行
(二)近代女子服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