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合集下载

我国与伊朗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文库精品】

我国与伊朗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文库精品】

我国与伊朗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战略选择======================================================================作者:王珂杨兴礼赵伟红曾丽摘要:随着中国与伊朗经贸交往的不断加深,近几年中伊两国间油气资源的贸易有一定进展。

本文分析中油气资源贸易的现状及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我国加强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贸易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油气资源贸易;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战略选择一、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现状自1997年起,我国较大规模地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到2007年的十年间,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数量和金额都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

据中伊贸易统计资料(1996—2003年)显示,199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数量为275.6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全部数量的7.77%。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网提供的海关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已增至2 053.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3%。

从油气资源的贸易方面看,伊朗已日益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之一。

在油气资源的合作方面,我国与伊朗的油气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

在2000年,“中石油”就以在伊朗南部参与天然气井开发的方式试探性的进入伊朗的油气领域。

之后我国的多家石油企业与伊朗石油企业逐步开展多项合作。

如,“中石化”参与了伊朗Tabriz炼油厂、德黑兰炼油厂的维修工作;中信与伊朗合资新建和经营炼油厂等。

目前,两国油气合作的领域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及设计合作、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供应和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的市场开拓等。

二、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一)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有利因素。

一是中伊两国在油气资源方面各有需求与优势,为中伊油气资源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

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和消费不断加大。

因此,伊朗丰富的油气资源对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也为伊朗提供了巨大的油气市场,两国可在油气资源贸易方面优势互补。

关于伊朗核问题相关资料

关于伊朗核问题相关资料

中国如何应对伊朗核问题中国为了国际影响和自身利益,在伊朗核问题上势必要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但这个斡旋角色并不好当,伊朗核问题十分复杂,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更有美、欧、俄、中的多极力量角逐。

因此在此问题上,中国必须深刻分析伊朗的核问题,必须要处理好各方关系。

一、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朗开始核能研发活动。

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伊朗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美国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此后,为使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2003年10月,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共同在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3年1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

由于双方存有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2005年12月,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

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

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国际社会积极斡旋,要求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但伊朗坚持有权和平利用核能。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
吨 ,约 占 94 %。 .3
险 区。 因 此 ,总 的来说 ,虽 然 美 国制 裁措 施对 中
国能源 行业 制 约力 不强 , 投 资进 入极 高风 险期 。 但
截止 2 1 0 1年 1 0月 ,CNP C在伊 朗共 获得 4 个项 目 ( 朗 3区块 、阿扎德 干 、Ml 伊 S及南 帕 斯 ) , 累计 区块 面积 9 5 7 4平 方公 里 ,石 油 地质 储 量 约
名体
B L E ARU NE T等 ,2 0 S F 0 3年 以来 ,其年 度 投 资 数据 均 呈现逐 渐 递减 的态势 。 同时 ,由于 美 国 对
于 伊 朗 的制 裁 ,导 致 R P OL H L 、T AL E S 、S E L OT

伊 朗核 问题 推 上前 台。伊 朗 自两 伊 战争 后 一直 受 到 以 美英等 西 方 国家 为首 的 国际社 会 的制 裁 ,而 获 得核 武 不仅 被他 们 视 为政 治 杂 耍 的 强 力支 撑 ,

伊 朗核 问题对 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
为 了保 障我 国的石 油安 全 ,最 大 限度 的减 少
头 ,而 国 内经济 形势 的恶 化又 急 需 一场 战 争来 提 震 经济 和 转移 国 内注 意 力 ,这就 不 难理 解 为什 么 美 英在 利 比亚 战争 刚 刚结 束之后 就 迫 不及 待 的把
军事 专 家 的分析 , 以伊 朗 的地 理 位 置和军 事 实力 ,
他 是 有 能力 做 到 的。而 中东 是 我 国最 大 的石油 进
观察 与思考
伊 朗核 问题 的 影 响 及 中 国石 油 的机 遇 与挑 战
◎ 刘孝成 王怀德
【 摘
要】 近年来 ,伊 朗核 问题 迅速升 温 ,已经 演 变成 继朝 鲜核危机 之后 又一世 界性核 热点。作 为

最新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最新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最新美国制裁伊朗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美国对伊朗实施的能源+金融制裁行动是一种全新的制裁方式,其独特之处在于将能源和金融领域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制裁手段。

此外,美国还将制裁范围扩大到了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这意味着即使是与伊朗没有直接经济往来的国家,也可能会受到制裁的影响。

这一制裁行动的新特点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二、新制裁行动对全球油价的影响
新制裁行动是否会引发全球性油价暴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其石油产量的减少必然会对全球油市造成一定的冲击。

此外,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能导致市场对油价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全球油价。

三、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面临的风险
中国是伊朗的重要贸易伙伴和石油进口国,因此,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行动对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造成了一定的风险。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美国市场的合法经营可能受到制裁的限制,这将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和贸易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中国也需要面对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影响,包括可能的油价上涨、贸易限制等。

四、中国应对措施
面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行动,中国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风险。

首先,中国应逐步减少对伊朗石油的依赖,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渠道。

其次,中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行动。

第三,中国应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确保自身的金融利益不受制裁的影响。

最后,中国应积极争取获得制裁豁免机会,保护自身的海外利益。

伊朗核问题论文

伊朗核问题论文

伊朗核问题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尖锐的权力对立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历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

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至今,美国和伊朗关系一直处在“冰点”。

伊指责美支持以色列搞国家恐怖主义和占领阿拉伯领土,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大的魔头”。

美则指责伊支持恐怖主义。

美国认为“伊朗是世界上最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其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反对,对地区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和其寻求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使其不仅成为邻国的威胁而且成为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威胁。

美政府指责伊朗实际上是要发展核武器,并对伊采取“遏制政策”,千方百计阻止伊获得核技术。

2002年9月,美国的卫星发现伊朗中部地区的纳坦兹和阿拉克有可疑建筑物,认为是浓缩铀加工厂和重水反应堆设施。

为此,美国不但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核查,还竭力推动将该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伊朗方面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访伊,核查上述两处可疑地点,并在2003年12月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检查的结果是,并没有发现任何“意料之外”的情况,证实伊朗是在和平利用原子能。

美国对此结果不满,并极力主张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其目的是要对伊朗进行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或对伊动武,而这是欧盟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法、德、英三国全力进行调解,2004年11月15日,伊朗与这三国达成协议,伊朗从11月22日起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伊朗核危机再次化险为夷。

伊朗坚持认为自己完全有权和平利用核技术,但自2004年底以来,这一要求未得到法、德、英三国的理解和支持,欧盟三国的立场与美国的强硬态度有关。

金融危机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原因分析,不少于1000字

金融危机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原因分析,不少于1000字

金融危机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原因分析,不少于1000字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际原油价格迎来急剧下跌的过程。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石油需求的恢复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国际石油价格又开始了一轮波动,本文将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一、全球经济回暖使石油需求增加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逐渐恢复,经济增长率逐步提升,石油需求也随之增加。

例如,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对石油的需求也显著增长。

此外,美国页岩油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了石油供给的增长。

这些经济和技术因素的组合,导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状况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供需和价格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部分受到了一些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例如,伊拉克战争、阿拉伯之春、伊朗核问题等都导致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减少,引发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短缺,从而使价格上涨。

此外,两极化的全球政治环境和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也是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

三、奥佩克和非奥佩克产油国的协作和竞争关系奥佩克和非奥佩克产油国的竞争和协作关系也是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因素之一。

OPEC是一个由主要石油出口国组成的国际组织,对石油供应的控制及生产配额是不可忽视的。

OPEC会通过调整其产量控制国际油价的波动。

然而,非OPEC成员国的不断增加,使得OPEC难以通过产量调控来控制国际油价的波动。

此外,OPEC和非OPEC成员国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的变化,其对国际原油价格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石油市场化进程使价格变动更加复杂石油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也影响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过去,石油市场一直被政治和垄断所占据,价格是由政府和选定的公司来决定。

然而,近年来,石油价格逐渐完全由市场决定,产油国和石油交易商将国际石油价格视为一种交易商品并在交易市场上买卖,这使得价格变动更加多元化与复杂化。

总之,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

伊朗核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伊朗核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伊朗核危机对中国的启示作者:田文林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曾说过,“维护和平依靠的是我们的实力,而不是对手的善意。

”伊朗核危机是后冷战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一场地区危机。

这场危机牵涉众多大国(美、欧、俄、中等)、诸多问题(如核不扩散双重标准、能源安全、地区格局变化等)和各种斗争形式(谈判、制裁、军事威慑),该危机几年来发展走向,对我们洞察国际斗争规律极具启示意义。

伊朗强硬与美国让步几年来,因伊朗在核问题上不肯让步,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呼声曾一浪高过一浪。

美国高层一直叫嚣“不排除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任何手段”对付伊朗,布什自己也称不会把伊朗核问题留给下一任美国总统。

即使到2007年10月,布什仍扬言如果伊朗制造核武,将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一场新的战争似乎难以避免。

有一段时间,媒体和专家甚至已开始预测战争爆发的具体时间。

然而,就在2007年末,伊朗核危机却出现了戏剧性转变:一是美国主动与夙敌伊朗接连举行直接谈判,并准备在2008年再次会晤;二是2007年12月3日美国情报机构出台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称伊朗早在2003年就停止核武研发;三是2008年1月布什的中东之行,对伊朗政策基调的核心是加强遏制。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对伊朗动武可能性已很小。

到底是什么原因迫使美国改变了主意?其实,美国是冷战后最爱打仗的国家。

美国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把全球化比作大市场、把国家比作企业的话,美国就是赚取超额利润的垄断性企业。

而维护这种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的终极手段,就是美国的强大军力。

尤其是在当前,由于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美国昔日的全面性优势(至少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已大不如前,但美国的军事优势却史无前例地突出。

霸权结构的不对称性使美国更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经济问题。

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已经发动了四场局部战争,即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而这四场战争均明显带有用军事实力维护经济霸权的目的:海湾战争是为防止萨达姆独吞海湾石油,形成威胁美国利益的能源垄断;科索沃战争是打击刚刚诞生的欧元货币;阿富汗战争是为了接近和抢占里海能源;伊拉克战争是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并确保伊拉克的石油交易货币由欧元重新换成美元。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pdf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pdf

2011.Ⅰ经济理论与实践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褚跃民( 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的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对进口海外石油的依赖度逐年递增。

如 2007 年,我国进口石油 1. 8328 亿吨,2008 年净进口 2. 0067 亿吨,2009 年进口 2. 038 亿吨,2010 年前 8 个月,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上升为 53. 9% ,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 50% 的警戒线。

9 月份原油进口量达到 2329 万吨,较上年同期的 1720 万吨增长 35. 4% ,创下历史新高。

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石油进口大国。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的血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进口石油超过 2 亿吨的我国来说,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国际因素的影响。

一、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国内国际方面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产石油供不应求。

国产石油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石油储量与产量有限。

尽管近年来油气产量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主力油田经过多年的开采,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稳产增产难度很大; 西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能逐年递增; 海上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且南海、东海存在国际争议,这样就造成了在短期内石油增产不会有大的突破。

另外,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石油需求持续增长。

再者,当前的节能政策对节油的影响力及影响效果非常有限。

2.进口油源单一的制约。

油源多元化,旨在分散突发事件对石油供给的影响,减少供应中断的风险。

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 ,但主要进口源只有 4 个: 中东占 39% ; 非洲占26% ; 前苏联地区占 13% ; 东南亚占 15% 。

2007 年我国主要石油进口源、数量及比重见表 1。

中国如何应对石油各方面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石油各方面问题

我国应对石油各方面问题的策略1.中国应对国际高油价的策略分析[1]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石油已经超过煤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

从目前探明的石油储备来看,石油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西北非、俄罗斯及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石油产值及技术主要控制在三大跨国石油公司(BP公司、美孚公司、大陆石油公司)手里。

由此可见,石油工业具有特殊性、重要性以及高度的垄断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和依赖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煤、铜和钢铁第一消费大国,石油、电力第二消费大国。

其中石油的40%依靠进口,国际油价的涨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1.1 油价的走势情况2006年伊始,受俄罗斯、乌克兰天然气价格争端的影响,1月3日一开市,国际油价就大幅上涨,当天原油价格收于63.14美桶,较2005年12月30日上涨超过2美桶,拉开了2006年油价走势的大幕。

1月份,在伊朗核问题和尼日利亚南部石油产区局势动荡的影响下,国际油价持续走高,1月30日原油价格达到35美元/桶。

进入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回落,2月15日原油价格跌至57,55美元/桶。

此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上涨,7月中旬达到历史最高点78.4美元/桶。

然而在9—10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又上演了一幕极为罕见的“高空跳水”。

10月4日,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4日盘中一头跌破58美桶大关一度接近57.55美桶的2006年最低点,累计跌幅达两成多。

从历史上看,国际油价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1973年一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国际原油价格从3.1美桶上涨至12.6美桶;1978年从13美元/桶迅速攀升至34美元/桶;1999年以来国际油价进入了一个较长的上升周期,尤其是2004—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飙升,直到今年创历史新高—78.4美元/桶。

因此纵观国际原油价格,其基本走势处在长期上升的通道。

长期以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石油产量、石油需求及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政治争夺因素。

伊朗和中国关系现状及前景

伊朗和中国关系现状及前景

伊朗和中国石油贸易现状及前景摘要:中国石油的匮乏,伊朗石油的盈余,使得中伊联系在一起。

现阶段,中伊间的石油贸易呈现出十分良好姿态,但是背后也存在严重冲突。

从长远来看,中伊双方只有不断调解双方已经存在的冲突,双方贸易就可以持续。

经济上的合作是不够的,应该加强如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各方面合作下的关系才能稳固。

然而,这样的结果需要中伊双方努力。

关键词:石油贸易发展趋势逆差在研究中国石油情况的时候我发现中国的石油市场大部分都在中东市场,中东是一个石油丰富的地区,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帮助。

在中国伊朗石油贸易关系上,学术界并没有十分明确和最新的研究资料,本文运用了推理法,和对比法,从中伊贸易的起源到现况,推理出中伊石油发展的前景。

中伊贸易历史和现状1971年,中国和一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始了经济上的新纪元,上世纪末,为了平衡中伊两国的贸易逆差,中国从伊朗进口的产品除了石油还扩展到矿物质等多个方面。

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伊朗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经济发展滞后,远远低于同时期开始发展的中东国家。

石油作为伊朗的主要输出品,其石油收入占外汇收入的90%。

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石油储量是世界总石油储量的10%,居世界第五位1。

2003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断寻找新的化石能源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中国为了分散风险已经增加了从非洲、拉美和中亚等地区的石油进口,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将不得不继续倚重中东石油。

2004年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45%以上都是来自中东,中国在中东的供油国主要是沙特和伊朗2。

虽然近来其他产品的贸易也在大幅度增加,技术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但是石油是两国之间贸易的最大物品。

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机电设备,主要从伊朗进口石油,今年来也扩大到了铬矿石、原棉、氯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胶、葡萄干等。

中伊除了经济上的贸易在其他技术方面上也有着很多合作,中伊经济技术合作也不断发展。

国际形势

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授课学期2011 学年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200910700094姓名杨靖坚任课教师交稿日期成绩阅读教师签名日期从伊朗核问题看国际安全形势摘要: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 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就伊朗核问题作出决议,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

伊朗核问题已经对伊朗乃至全球的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国际安全影响一、伊朗核问题现状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

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

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二、伊朗核问题对国际安全的影响随着美国实施对伊朗金融制裁,英国宣布派最先进的驱逐舰前往海湾,美伊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这一“危局”使得在石油进口上依赖伊朗的亚洲多国备感压力,中国、韩国等已迅即作出反应,力图提升应对“中东冲击波”的能力。

新的形势让石油储备不足的中国产生警惕。

知名中东问题专家、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接受中通社记者采访指出,中国与伊朗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一方面伊朗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一大来源地,另一方面伊朗也是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投资的集中地。

石油战再起硝烟,中国该怎么办?

石油战再起硝烟,中国该怎么办?
I观 济 _ 宏 经 I_ I
石油战再起硝烟 ,中国该怎么办?
文/ 徐 岩
与 伊 朗 开 展 贸 易而 受到 美 国制 裁 ,中方 表 示 强
烈不 满和 坚决 反对 。
今 年 以 来 ,波 斯 湾 再 次 吸 引 了全 世 界 的 目光 。 由
伊 朗是我 国第 三大 原 油进 口国 ,对伊 石 油贸易的稳 定对保障我 国能源安全十分重要 。
海关 总署 的 最 新 统 计 数据 显 示 ,2 1年 我 国共 0 1
于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责伊朗研发核武器,对伊朗 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升级 ,欧盟已经宣布将禁止从伊朗进 口原油 。而伊朗针锋相对 ,声称将 中止对欧盟的原油供
应 ,并 威 胁 封 锁 世 界 重 要 的 原 油 通 道 —— 霍 尔 木 兹 海
富 济 _ ■ I观 矗I_ 0 0 宏 膏 z 誊一 经 0
源 弥 补 ? 即 使 其 他 国 家 、其 他 石 油 公 司 可 以提 供 替 代 油 源 ,但 由 此造 成 的 国际 石 油 市场 垄 断 加 剧 、油价 上涨 等 结 果 也 非 中国 所 乐 见 。 ”梅 新 育说 。 石 油量 高 达 1 0 万 桶 ,约 占世 界 石 油需 求 量 的 五 分 之 0 7
此外 ,伊朗也是 中国消费品 、资本设备 出
口和 海 外 工 程 承包 的 重 要 市场 。据 介 绍 ,2 1 00 年 中伊 贸易 额 为2 4L 元 ,2 1 g l 1 已 91美 " 0 t - ~l 月
止欧洲从伊朗进 口石油的禁令将导致油价飙升至每桶10 5
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为 ,如果伊朗报复性停止
后 也 表示 , 中国 同伊 朗 保持 着 正 常 、公 开 、透 明 的能 源 和 经 贸 合作 ,不应 受 到 影 响 ;针对 我 国珠 海 振 戎 公 司因

当前我国油气行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当前我国油气行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当前我国油气行业面临的五大挑战一、油气需求加速增长,生产供应不足,供需矛盾凸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油气需求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4.7亿吨,比上年增长4.5%,对外依存度超过55%,达56.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29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6%,对外依存度由2010年的15.9%增至2011年的23.8%。

2011年,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仅分别增长了0.3%、7.9%,远低于同期油气消费量增速。

近10年来,我国未发现新的大型油田,老油田挖潜能力有限,三大石油公司石油产量增长速度放缓,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同时,我国天然气工业处于起步阶段,需求量与产量双双呈现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资源禀赋条件差,致密、低渗储量占据近一半,未来增储上产难度将越来越大。

国内油气生产增速已经跟不上需求发展,油气供应形势十分严峻。

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供需缺口将分别达到4亿吨和1300亿立方米,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67%和31%;到2030年油气供需缺口将分别达5.1亿吨、2000亿立方米,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0%和38%。

二、油气投资快速增加,效益降低,石油公司面临生产经营压力2011年,虽然国内石油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平均增幅为30%左右,但由于前期国内石油公司处于规模化、优化布局阶段,投资较大;而国家油气价格机制改革不到位,导致炼油、天然气进口业务严重亏损;加上国内油气资源税收政策调整,以致公司税赋增加、成本上升。

故此,2011年国内石油公司增收不增利,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净利润增幅远小于国际大石油公司水平。

与此同时,2011年中石油和中石化现金流分别下降9%和14%,而同期国际大石油公司现金流大幅增长,其中雪佛龙和壳牌均增长38%。

我国石油公司普遍面临投资回报率低、负债率高和现金流减少的生产经营压力。

三、国际油气价格高位运行,国内市场保供压力较大自2011年11月以来,国际油价经过一轮的快速飙升,一直高位震荡,今年4~5月间,由于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合理回归,油价开始出现下跌,但仍然位于90美元以上的高位,截至5月15日,WTI价格为每桶93.3美元,布伦特价格为每桶111.2美元。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

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伊朗为何对中国说不

伊朗为何对中国说不

伊朗为何对中国说不?伊朗为何对中国说不?在西方国家的眼里,中国和伊朗之间可能存在比较铁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西方投鼠忌器,在考虑制裁伊朗的时候,总要探探中国的口气。

很多时候,中国也确实为伊朗挡掉了不少明枪暗箭,让疲于应付的伊朗赢得了一些喘息的时间。

然而,伊朗并不认为中国就是他们的朋友,而只是把中国当做生意上的伙伴。

因此当他们认为中国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时候,就会毫不留情的对中国说不,一点也不给中国留面子。

据法新社5月30日报道,最近伊朗取消了原本颁发给中国的一项水电站大坝建造工程合同。

据悉,该合同价值20亿美元,主要是在伊朗西南部巴赫蒂亚里省,建造发电量达1500兆瓦的发电站和水坝。

报道援引伊朗当地媒体消息称,伊朗能源部长马吉德•纳姆久说:“伊朗中央银行拒绝了中方提供的融资方案,能源部决定把该工程交给革命卫队旗下的建筑公司承建。

”伊朗这一决定很显然伤害了充满热情的中国。

中国是在伊朗受到西方制裁而经济陷入停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的,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有一种雪中送炭的性质,它帮助伊朗在减轻制裁受到的伤害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伊朗并不领情,他们或许认为中国是乘虚而入,敲伊朗的竹杠,因此在潜意识里就产生了拒绝中国投资的念头,而且这种念头就像梦魇一样,逼迫着他们不断关上中伊经贸大门。

该报道同时指出,伊朗已取消了好几个与中国合作的大规模工程项目,这包括在去年10月,“中止”了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合作开发波斯湾北帕尔斯(North Pars)气田的项目,而该项目总值达150亿美元。

看起来伊朗真的是希望中国不再插手他们的经济建设,毫不留情地准备切割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了。

不可否认,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仅仅只是一种经济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又的确是通过伊朗的石油单方面来维系的。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内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增加,目前中国每天的原油需求量巨大,其中近一半的原油都需要进口,这其中就包含了伊朗每天出口给中国的石油。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

伊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然而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所以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步步紧逼,其具体原因在于:首先,冷战结束,世界两极格局发生变化后,美国就在构思如何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美国认为,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世界行使军事、政治和道义上的领导权。

由于苏联势力在中东的退缩,使美国看到了建立以美国为主的“中东新秩序”的机会,但海湾地区霸权主义的出现对美国的中东新战略又是一种严重挑战,美国不得不认真对待。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十年禁运使其日益贫瘠,根本无力向外扩张。

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使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对于美国维持在中东的霸权可以说是消除了一大威胁。

但失去了伊拉克这个敌人并不意味着中东地区霸权主义的消失,其留下的力量真空难免不被另外的地区强国所填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这个海湾地区的军事、经济大国自然成为美国关注的重点。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为伊朗称霸海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东这样重要的战略地区,美国决不希望伊朗成为霸主,挑战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的目标是使中东的政治经济秩序服从美国的全球利益,使中东在美国的全球扩张中不致成为一个障碍。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大做文章,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借机削弱伊朗,降低其在中东说话的声音。

其次,美国要通过伊朗核问题打压伊朗现政权,以压促变,竭力把伊朗这个中东仇美反美的国家纳入自己的政治价值体系。

二各国立场美国制裁阻力重重通过制裁来削弱和孤立伊朗,是美国现阶段的既定政策。

因为美国一向在中东颐指气使,对该地区事务已习惯于家长式的发号施令,容不得外人置喙。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思考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思考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思考西南石油大学选修课结业论文选修方向:战后国际关系史姓名:张生明学号:0908030239专业班级:测绘工程 2 班2011 年4 月6 日中东北非局势动荡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思考2010 年12 月突尼斯国内发生骚乱,本·阿里政权下台。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突尼斯动乱,一石激起千层浪,震动了阿拉伯世界,引起了连锁反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辞职,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和利比亚等多国也出现一系列动乱。

中东进入了敏感的政治动荡期。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不仅对阿拉伯世界造成直接和广泛的影响,对国际形势也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阿拉伯世界由22 个国家组成,总面积约1426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 亿。

阿拉伯世界覆盖北非、中东,盛产石油,扼守地中海重要运输线。

北非和中东政局不稳加剧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推升全球经济的通胀态势。

通胀是2011 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直接取决于通胀形势的发展。

中国对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2009 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约为 3.8 亿吨,进口量约为 2 亿吨,约占总消费量的542010 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经提高到了53,从中东和非洲的原油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1。

国际油价的飙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这种成本推动型通胀给我国的通胀形势带来很大的压力,将直接加大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抗通胀博弈成本会进一步上升。

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如果事态继续扩大,中国石油将出现油价暴涨甚至供应中断,将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制约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中国抗通胀难度升级。

根据当前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背景,阐述我对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思考。

一、审视中国石油安全态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石油产量和供应量依然十分有限,除了玉门油田有少量的石油生产外,基本上是一个贫油国。

1963 年前石油消费的绝大部分需要从前苏联进口,但是由于需求量不大以及西方对中国的敌视与封锁,当时并不存在所谓的石油供应安全问题。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3篇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3篇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第一篇: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概述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结构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和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也面临着诸多石油安全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石油生产不断增加,但石油储量有限,国内对石油的依赖度依然很高。

另一方面,由于石油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能源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石油价格波动较大,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国际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战争、恐怖主义等因素仍然可能打击全球石油市场,这也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构成了威胁。

针对这些石油安全挑战,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例如,加强国内储备和市场监管,增加进口渠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原油加工出口国之一,石油市场也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石油安全形势的变化是不断的,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应对。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和技术支持,提高石油安全意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篇:中国的石油储备安全策略石油储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石油商品不断波动和产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石油储备的稳定和充足,可以确保国家在石油危机时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因此,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石油储备安全策略。

首先,加强石油储备管理,完善储备体系。

中国政府将石油储备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中央石油储备主要集中在海岸储备油库和地下库等区域,具有应急储备和补贴市场供应的双重作用。

而地方石油储备则由各地政府负责管理,配合中央储备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

其次,提升石油储备能力和水平。

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石油储备设施,如南京大型储油基地、北方储油基地等,可以为国家提供强大的石油储备能力和应对能力。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与发展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与发展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与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核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伊朗也不例外,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设核电站,并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核技术。

但是,伊朗的核问题在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施压下逐渐成为国际焦点。

一、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根源1.1 美国支持伊朗核能计划伊朗石油资源丰富,但是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分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推广核能技术,伊朗也借此机会开始研制核技术。

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核能计划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供了核物质和技术援助。

1.2 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伊朗开始加速发展核技术,并从中国、巴基斯坦和北朝鲜等国家购买了核技术和设备。

2002年,伊朗一家核设施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暗访,被发现曾经秘密进行钚的加工活动。

2003年,伊朗同意签署“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中止铀浓缩等核技术活动,以换取西方国家的制裁解除和对外贸易的恢复。

但是,在2006年,伊朗又宣布重启核技术领域,并拒绝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

二、伊朗核问题的现状与影响伊朗的核问题一直是当前国际政治局势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伊朗核问题最近几年的发展,美国和欧洲等国家一直在采取措施对伊朗进行制裁和施压。

同时,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曾威胁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使得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不稳定。

三、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之道3.1 经济制裁美国和欧洲等国家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经济制裁。

通过止付伊朗在国际金融机构账户上的资金,禁止对伊朗石油输送设施的保险,甚至对伊朗航空公司进行制裁,使得伊朗在经济上受到极大的打击。

3.2 谈判解决伊朗与美国等国家曾在2015年签署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限制伊朗的核技术活动,并同意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检查。

但是,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该协议,并重新启动了对伊朗的制裁。

3.3 多边合作各国应通过对话和合作,并避免单方面制裁和武力威胁的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朗局势前景预测及中国的应对

伊朗局势前景预测及中国的应对

伊朗局势前景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作者:王旭尧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05期摘要自2012年以来,一种复兴波斯帝国的雄心使伊朗对外政策易于趋向强硬,伊朗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其背后体现的是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东地区的战略控制和利益追求。

未来伊朗局势发展有多种可能。

如果伊朗局势继续恶化,从伊拉克战争中可得到的经验就是必导致国际油价面临上涨,拖累世界经济,进而对中国石油供应以及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所以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应该高瞻远瞩,尽早谋划,积极寻找各种对策以稳定伊朗局势和减少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伊朗局势制裁美国中国作者简介:王旭尧,青岛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11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2-141-02很多国家都慎对伊朗的核动态和激进的外交政策,但又垂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当然伊朗会出现现在的危机也有其必然的原因,因为伊朗一旦可以自主研发核武器,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一场新的核武器备战;同时也可威胁到在中东地区美国的利益安全以及美国的阿拉伯盟友的利益安全。

一直以来在伊朗境内政教合一,宗教领袖的地位往往高于政治领袖,这样的国家一旦拥有了核武器,在控制和使用上必将威胁到地区和整合世界的安全,美国时常充当着世界警察的角色,是不允许这类事情发生的。

一、美国的制裁美国把中东视为建立全球新秩序的战略要地,然而最近几年一切正在发生改变,因为伊朗近几年之间无论是国家实力,还是地区影响力,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伊朗一直以来都与美国保持着各种的敌意,这一点使得美国长期以来感到十分不安,对其在中东地区的利益愈发的警惕。

伊朗作为石油出口国,地理优势十分明显,首先伊朗地处世界最大石油产地波斯湾地区中心,占据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田,还控制着通过波斯湾把里海盆地的能源以最低价格和最短路线运送到世界市场的通道。

其次伊朗也是名副其实的地区强国,因为在里海和东地中海这片广大区域中伊朗的人口数量最多,又拥有中东最具规模的工业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刘孝成王怀德伊朗不仅拥有特殊的地缘位置、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作为石油生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主要的政治力量之一,无论对于中国的地缘战略还是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伊朗核问题是以美、伊为主角,俄、欧、中各方共同参与的战略博弈。

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刚刚结束的利比亚战争中以零伤亡的新的战争模式尝到了甜头,而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又急需一场战争来提震经济和转移国内注意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英在利比亚战争刚刚结束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把伊朗核问题推上前台。

伊朗自两伊战争后一直受到以美英等西方国家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制裁,而获得核武不仅被他们视为政治杂耍的强力支撑,也是主权自豪的象征。

所以伊朗顽固的发展自己的核武计划。

2012年以来,随着双方越来越强硬的表态,我们现在就该思考一旦开战会发生什么情况影响到我国。

伊朗总统2012年2月曾强硬回击美国说,一旦对伊朗开战伊朗会让整个中东燃烧。

而根据军事专家的分析,以伊朗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实力,他是有能力做到的。

而中东是我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伊朗是我国第二大进口国。

当前伊朗核问题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中国在伊朗最大的石油企业,中国石油需通过分析伊核问题上国家与公司利益的战略契合关系,尽可能转危为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一、伊朗核问题对中国石油的影响分析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的损失或者扩大我们在伊核问题上的既得利益,需要对美国及国际组织颁布的对伊制裁法案进行深度分析。

美国在2010年7月颁布了史上最严厉的《伊朗制裁法案》,其内容主要包括:“全球任何一家伊朗核问题的影响及中国石油的机遇与挑战[摘要]近年来,伊朗核问题迅速升温,已经演变成继朝鲜核危机之后又一世界性核热点。

作为全球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伊朗是我国进口石油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中国石油集团重要的投资区域之一。

因此,伊朗核问题的进展与我国石油能源的保障息息相关。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机遇;挑战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向伊朗出口汽油等石油精炼产品的企业,向伊朗能源部门投资的企业,向这一部门提供金融、保险或者运输服务的企业都将受到制裁;任何与美国政府有合约的企业要保住合约,必须确保与伊朗政府没有业务联系。

他国银行如果与列入制裁名单的伊朗实体开展业务,就不能在美国金融体系中运营;美国银行外国分支如果与伊朗革命卫队、革命卫队相关实体和个人开展业务,这些银行会受到处罚”。

中国的主要石油公司由于在伊朗能源行业具有大量的投资,都可能成为美国对伊朗制裁法案的潜在制约对象。

但是以美国《伊朗制裁法案》为代表的禁令对于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中国大型石油公司没有明显制约力。

由于美、俄、中、欧在伊朗核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伊核问题在短期内不会得到完全解决。

伊朗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都还将是战争高风险区。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美国制裁措施对中国能源行业制约力不强,但投资进入极高风险期。

二、国外石油公司在伊投资概况目前在伊朗投资的国际石油公司主要有28个,其中,在伊朗的NOC 约占50%,主要包括CNPC、SlNOPEC、BELARUSNEFT、PETRONAS、GASPROM、PTTEP、ONGC、PETROVIETNAM等,在伊朗的主要IOC包括REPSOL、STATOIL、ENI、TOTAL、SHELL、INPEX等。

截至2011年年底,CNPC总计投资88亿美元,其他国家油公司自2003年以来累计最大资本性投资117亿美元。

这些为数众多的国家油公司将使美国的制裁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制衡。

在伊朗商业储量位居前列的国际油公司包括INPEX、ENI、TOTAL、STATOIL、BELARUSNEFT等,2003年以来,其年度投资数据均呈现逐渐递减的态势。

同时,由于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导致REPSOL、SHELL、TOTAL等西方公司纷纷宣布撤离或拍卖其在伊朗的资产,这都为包括中国、印度、巴两等新兴国家创造了进入伊朗石油市场的空间。

但是,伊朗特殊的地缘地位决定了伊朗核问题不可能短期解决,面对快速增加的投资机会与长期存在的高风险,中国的油气投资需要更加谨慎。

三、中国在伊朗的石油利益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在伊朗油气行业投资约227亿美元,主要投资方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2011年中国原油总进口量达2.178亿吨,其中来自伊朗的原油贸易进口量为2054万吨,约占9.43%。

截止2011年10月,CNPC在伊朗共获得4个项目(伊朗3区块、阿扎德干、MIS及南帕斯),累计区块面积9754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约51亿万吨,累计投资约88亿美元。

1. 中国石油在伊朗四个合同区块的概况及进展情况(1)伊朗3区块项目该区块即KUHDASHT区块,是中石油进入伊朗的第一个勘探区块,2004年中标,2005年6月8曰伊朗政府审批生效。

合同类型为回购合同模式,该区块位于扎格罗斯盆地西部,紧邻两伊边境,面积8240平方公里。

伊朗3区块Bab—1井于2007年5月完钻,于2270~2665m井段钻遇Sarvak灰岩油气层,试油获日产原油365吨、天然气12万立方米的高产油气流,预测原油地质储量1.12亿吨,大然气地质储量141亿方。

(2)阿扎德干项目阿扎德干项目由南、北两部分纽成,其中,北阿扎德干合同于2008年9月签定,南阿扎德干合同于2009年8月签订。

阿扎德油田紧邻两伊边境,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约42亿吨。

其中,北阿扎德干油田面积46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为8.62亿吨。

北阿扎德干油田项目为回购合同模式,第一阶段为4年建设期,建成年产400万吨,稳产4年;第二阶段为5年生产合同期,建成年产达800万吨,稳产5年。

南阿扎德干油田面积74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33.38亿吨。

该项目中方评估总投资共39亿美元,其中一期20亿美元,二期19亿美元。

北阿扎德干油田项目目前钻井7口,主力层Savark分布广,厚度大,日产原油380~660吨;次主力层Gadvan分布局限,日产原油250~520吨。

(3)MIS项目2004年8月中国石油从Sheer能源服务公司收购了该油田75%的权益,合同有效期至2015年。

MIS油田是一个超巨型油田,石油地质储量约为8.3亿吨,探明原油可采储量约2.73亿吨,剩余原油可采储量2.16亿吨。

IMIS项目为回购合同模式,目前处于油藏评价研究的初期阶段,产量目标是2012年前后达到日产原油3411吨的峰值水平。

MIS项目完成了12口水平井及2口污水回注井的井位部署。

2008年8月至10月底完钻的两口水平井均获得高产油流,日产原油506~581吨。

两口井成功突破了油气发现关,为未来伊朗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南帕斯气田项目南帕斯气田处于伊朗与卡塔尔边界的相邻部位,面积200平方公里,该气田为世界级超巨型气田,探明凝析油与液化石油气可采储量1.4亿吨油当量,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4.6亿吨油当量。

南帕斯气田项目于2011年初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定,为回购合同模式。

2. 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伊朗对中国的战略意义增强伊朗不仅是中东地区的第二大油气资源国,也是世界上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油气资源国。

2011年伊朗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达189亿吨。

近几年来,伊朗的石油产量与出口量都表现为逐年增长的态势,2011年伊朗石油产量接近2.1亿吨,除伊朗本国内消费近0.9亿吨外,其产出的石油主要销往日本和中国,二者2008年的原油进口量大体相当,各占0.2亿吨左右。

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今后中国对伊朗的能源需求将有增无减。

四、现阶段中国油公司在伊朗的机遇与挑战并存1. 机遇与对策2011年11月8日,针对世界第四大产油国、OPEC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检查报告称,至少在2010年以前,伊朗拥有发展核爆炸装置计划并进行了尝试。

之后,美英法等国开始了一系列对伊朗的制裁措施。

危机之下,伊朗却正在大力吸引外国投资油气项目,2011年11月23日,伊朗石油部长称,为外国投资者准备了21个油气田项目,并愿意为他们提供信贷。

这为中国油企提供了良好的扩大在伊朗的投资机会。

目前,美国及欧盟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依然存在,由于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范围广、时间长、影响深,在伊朗的国外油公司和材料供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应商的退出,造成伊朗境内的石油服务市场十分有限,伊朗石油上游的技术及物资都较为短缺,伊朗国内和国际上的政治环境并不安全。

伊朗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处境,为资金、技术及实力都较为雄厚的中国石油公司进入伊朗提供了机会。

目前,伊核问题对于中石油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可以利用在处理伊核问题上,沙特阿拉伯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同意向中国施压的行为,延长中国在伊朗谈判问题上表态的时间,争取扩大中国在两国的石油利益;第二,可以利用ENI和SHELL等公司未来的资产转让机会,进一步获得在伊朗的优质资源。

但是,鉴于在近五到十年之内,伊朗问题都将处于高度敏感的时期,对于勘探资产的投入可能更加有利于规避风险和获得更加长久的利益。

2. 挑战与对策第一,如何根据对伊朗风险及中东主要资源国价值的科学评估,合理地分配在各国的投资比例。

第二,现有执行项目将面对投资环境风险急剧上升的压力,运作和实施难度增加。

第三,一旦伊朗失守,未来的霍尔木兹海峡将完全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则会导致中国在长期环境下必须采取和美国合作的姿态。

如果中国与美国发生冲突,中国在伊朗乃至在中东的投资都将面临极大的危险。

第四,如果伊朗战争一旦爆发,将导致油价迅速上行,对通货膨胀已经很高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能源网资料显示,相比美日等国战略石油储备天数高达200天以上,中国计划至2020年才能实现90天目标。

如果现在伊朗打一场200天的仗,对全世界的石油运输搞制裁,美国可以坚持420天,欧盟大概是238天到250天,日本也在200天以上。

2010年1月,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我国已顺利完成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首批四个储油基地储备总量约1400万吨,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则预计2012年完工,将储备能力提升到2.74亿桶 (约合3753万吨)。

按照中国海关总署数据, 2011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约2.54亿吨。

简单计算可看出,2012年年底可以实现的3753万吨相当于大约50多天的进口量,而一期工程的1400万吨约等于十几天进口量,再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也就是当前具备30多天进口量的储备能力。

30多天的储备量,意味着一旦美伊战争机器开启,就要打一场超过30天的仗,中国的石油供应就会出现明显短缺,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油价猛涨和供应紧张,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