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坑、池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地下室消防水池防水施工方案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方案大或距离太近,会烤透卷材,造成粘连打不开卷,若火焰小或距离远,卷材表层熔化不够,与基层粘结不牢.5、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卷材铺粘完后进行热熔封边,用抹子或开刀将接缝处熔化的沥青抹平压实,要求无翘边、开缝等现象。
6、卷材末端收头处理用喷枪火焰烘烤末端收头卷材和基层,再用铁抹自抹压服帖,然后用金属条钉等固定,用密封材料密封。
7、检查防水层施工质量1)不得又渗漏和积水现象2)细部结构和接点是防水的关键,所以,其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3) 卷材铺贴方法、方向和搭接顺序应符合规定,搭接宽度应正确,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之间粘结应牢固,接缝缝口、节点部位密封应严密,不得皱折、鼓包、翘边.四、资料的整理:提供合格证、准用证(备案证)、检测报告,复试报告,施工记录等资料。
五、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热熔卷材施工可在-10℃的温度施工,施工不受季节限制,雨天、风天不得施工。
2、基层必需干燥,基层稍潮应用火焰喷枪烘烤干燥方能施工。
3、热熔卷材防水施工操作易于着火,必须时刻注意安全,高度警惕,施工现场不得有其他明火作业,必须小心谨慎施工,以免引起火灾。
4、施工作业和检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不得穿皮鞋、带钉子的鞋防止破坏防水卷材。
5、火焰喷枪或汽油喷灯应设专人保管和操作,点燃火焰的喷枪(喷灯)口不准对着人或堆放卷材处,以防烫伤或着火。
6、出入基坑必须走规定的坡道爬梯.下面总结范文为赠送的资料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201x年就快结束,回首201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
可以说,201x年是公司推进行业改革、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年。
现就本年度重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一)在201x年里,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完成任务。
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2、质量标准
(1)原材料须符合设计要求,屋面不得有积水和渗漏现象。
(2)细部做法须符合设计要求,卷材搭接缝应粘牢封严。其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
四、涂膜防水屋面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料要求
所用材料应符合标准规定。
2、作业条件
(1)溶剂型涂料施工气温为-5~35oC。(2)水性涂料为5~35oC。(3)其它条件与卷材基本相同。3、操作工艺
(1)主控项目:
1)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的抗压、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等的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2)普通项目。
1)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
等。
2)结构表面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二、水泥砂浆防水层。
合用于混凝土或者砌体结构的基层采用多层
抹面的水泥砂浆防水层。1、水泥砂浆防水层包括普通水泥砂浆、聚
合物水泥砂浆、外加剂或者掺合料防水砂浆等。2、主要机具。3、作业条件:结构验收合格。4、操作工艺:1)基层应坚实、粗糙、洁净、湿润、无明
水。
2)普通水泥砂浆应为五层抹面法,层层紧密结合。
3)聚合物水泥砂浆单层厚度为6-8mm,双层为10-12mm。
(1)底板垫层平面部位的卷材宜空铺,从底板折向立面的卷材应空铺;与结构混凝土立墙接触的卷材应满粘。
(2)卷材多用热熔法施工:
1)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热或者欠火,厚度小于3mm的卷材,严禁用热熔法施工。
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即将滚铺卷材,其搭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
3)卷材搭接尺寸应正确,不得扭曲。
1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细部构造防水工程-坑和池

1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细部构造防水工程-坑和池
5.9.1 坑、池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5.9.2 坑、池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9.3 坑、池、储水库内部防水层完成后,应进行蓄水试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蓄水试验记录。
Ⅱ 一般项目
5.9.4 坑、池、储水库宜采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混凝土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和裂缝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9.5 坑、池底板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250mm;当底板的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措施,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9.6 坑、池施工完后,应及时遮盖和防止杂物堵塞。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坑、池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7.21 坑、池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坑、池、储水库、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
2 编制依据(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健全技术管理系统。
(2)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工艺过程、质量标准的交底。
(3)进行抗渗混凝土的试配并确定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
2.2材料要求(1)坑、池所用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使用前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石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砂、石的含泥量和强度标准按现行《普通砂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2-2001 和《普通砂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2001 标准要求。
(4)混凝土外加剂必须具有合格证和复检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5)混凝土搅拌水符合《混凝土拌合使用水标准》JGJ63 规定。
2.3主要机具(1)自拌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计量器具、插入式振动棒、平板式振动器、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等。
(2)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坍落度筒、插入式振动棒、平板式振动器、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等。
(3)其他机具:钢筋加工机械、模板加工机械、电焊机等。
2.4作业条件(1)坑、池施工位置具备“四通一平”条件,满足施工要求。
(2)技术、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3)坑、池的排水和降水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浇筑坑、池垫层→在垫层面上确定坑、池位置→防水层施工→绑扎钢筋→支撑模板→浇灌混凝土→覆盖保湿养护。
3.2操作工艺(1)浇筑混凝土垫层,复核坑、池的位置经检查无误后进行防水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选定任一种防水层做法后,按所选防水层工艺和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绑扎钢筋、模板支撑、浇灌混凝土,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面覆盖保湿养护。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一、总则
1.1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包括地下室、屋顶、墙体、卫生间、厨房等部位的防水。
1.2 防水工程施工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的原则,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
二、材料要求
2.1 防水材料应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久性、耐腐蚀性、抗渗透性等性能,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
2.2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
2.3 砂应采用中砂或粗砂,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
2.4 石材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不起尘的天然或人造石材,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
三、施工工艺要求
3.1 防水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并应编制施工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3.2 防水工程施工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墙身后顶棚的顺序进行。
地下防水工程中的排水沟、水池等部位的施工应在基础工程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
3.3 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操作面清洁,不得在潮湿面上进
行施工。
3.4 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已完成的防水层的损坏。
3.5 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或其他相关检验,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引言:地下防水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技术,用于防止地下水渗透和泄漏。
本文将介绍地下防水工程的技术规范,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1. 地下防水工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和勘察,包括地下水位、土层结构和地下水源等的调查;2.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3. 确保地下防水工程与周围结构的衔接良好,防止漏水和渗漏。
二、施工材料选择:1. 地下防水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板、防水膜等;2.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防水性能、耐久性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3. 应选择具有国家标准和认证的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施工方法:1. 施工前,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步骤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2.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3.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材料的存放和运输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损坏。
四、质量检验:1.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常规的质量检验,包括材料检验和施工工艺检验;2. 材料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尺寸检测等;3. 施工工艺检验包括施工平整度、涂料厚度、连接处的密封性等。
五、施工后验收:1.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地下防水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2. 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材料等方面的检查;3.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地下防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施工不规范、材料质量问题等;2. 解决方法包括加强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及时更换不合格材料等。
结论: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是确保地下工程质量和防水效果的重要依据。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的执行以及质量检验和施工后验收都是保证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管理和规范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地下水渗透和泄漏的防止。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1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4.1.1 基本规定4.1.1.1 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 m3。
4.1.1.2 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1.1.3 防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检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未经建设(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1.2 施工准备4.1.2.1 技术准备(1)按设计资料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工人上岗操作培训。
(2)按设计资料计算工程量,制定材料需用计划(含技术质量要求)。
(3)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办法。
(4)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特殊部位施工技术措施。
4.1.2.2 材料准备(1)水泥: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在设计文件中未明确规定时,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在有较轻微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宜优先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无论采用何种水泥,均应采用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5%。
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3)细骨料: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外加剂: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6)掺合料: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II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按新图调整)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按新图调整)一、前言地下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持久性。
本文将针对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讨论和规划。
二、工程概况地下防水工程涉及到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地下建筑结构,主要任务是保证这些地下空间不受地下水的侵扰,预防水损。
三、施工原理地下防水工程主要通过设置防水层来防止地下水渗透。
一般采用防水材料和防水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防水效果。
四、施工步骤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工程现场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施工区域安全无障碍。
–针对地下结构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施工范围及工作要求。
2.防水材料准备及处理:–对防水材料进行认真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根据施工需要,对防水材料进行预处理,提高施工效率。
3.防水层施工:–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对防水层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4.施工验收及保养:–完成防水工程后,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验收。
–制定合理的防水工程保养方案,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五、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人员安全,做好施工现场防护工作。
2.对防水材料的存储和使用要符合规范,避免影响防水效果。
3.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施工进度正常。
六、结语地下防水工程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的施工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地下建筑结构的防水效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做好防水工程的质量保障工作。
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

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一、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1、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是采用外防内贴法。
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全部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地下室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2、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SBS防水卷材(基层与卷材相接涂胶粘剂)→粘贴复合铜胎基→复合铜胎基上涂刷基层与卷材粘结剂→卷材与基层粘结→粘结部位作隐蔽检查标识(在大面卷材防水层隐蔽之前,用塑料膜或纯棉布等材料,将卷材(防水层)全部掩盖进行妥善保护)→防水层隐蔽验收→浇注混凝土保护层。
二、地下室防水验收标准1、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涂料时,符合下列要求:防水涂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涂膜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不应有漏涂、分层脱落等现象。
涂膜表面平整,均匀一致,不得有流淌、堆积或鼓泡等缺陷。
涂料与基层结合牢固,无分层、无龟裂,无渗漏。
涂料干透后,在表面均匀喷涂一层封闭胶液。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涂料防水层不应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涂料防水层的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涂料防水层应做成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无缝防水层。
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应在大面卷材防水层隐蔽之前,用塑料膜或纯棉布等材料,将卷材(防水层)全部掩盖进行妥善保护。
待大面卷材防水层隐蔽且已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2、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卷材时,符合下列要求:防水卷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卷材与基层之间应粘贴牢固,表面平整、不皱折、不收边、不漏水。
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搭接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收头处应用压条固定并嵌填密封材料,其压边宽度应为80~100mm,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正确。
卷材的搭接缝处的两侧对齐,无错开现象。
防水卷材的搭接缝应在大面卷材防水层隐蔽之前,用塑料膜或纯棉布等材料,将卷材(防水层)全部掩盖进行妥善保护。
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及标准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合成高分子材料一、施工工艺:1.地下室底板(平面、斜面)防水工艺:根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图示,地下室底板(平面、斜面)防水做法,在垫层上撒水湿润,后将粉状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XYPEX-赛柏斯)干撒于垫层上,特别是底板需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干粉按一定的用量,一边在垫层上撒干粉,一边浇注混凝土即可,时间差控制在2h以内,混凝土墙面不需要找平层,做完防水后,也不需要保护层。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根据地下室柱与底板防水大样详国际02J301-7-3,需在垫层上做找平层,其上铺设双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2.4,防水卷材上加铺保护层,最后做防水混凝土底板。
2.地下室侧墙外防水工艺:根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图示,需首先做回填土,铺设20mm厚7.5水泥砂浆保护层,并做XYPEX-赛柏斯涂刷层,最后做剪力墙自防水混凝土,同时地下室侧墙防水层上边口须高于室外回填土500mm,施工范围为:剪力墙里面满刷,筏板平面满刷并向里面下翻300mm。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做法根据地下室侧墙外防水构造节点详国际02J301-7-1,需做保护层,并铺设双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需≮2.4,然后做找平层,最后做防水混凝土侧墙。
二、材料说明及性能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精细石英砂和多种特殊活性化学物质配而成的浅灰色末状防水材料。
产品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表层水对结构内部的渗透,被带入了结构表层内部孔缝中,与混凝土中游离子交互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物,结晶物在结构孔缝中吸水膨大,由疏至密,使混凝土结构表层向纵深逐渐形成一个至密的抗渗区域,大大提高了结构整体的抗渗能力。
其所产生的渗透结晶,除了能够深入到混凝土结构内部堵塞结构孔缝外,作用在混凝土的构基面的涂层也具有很好的抗裂抗渗作用。
所以,无论是作用于迎水面还是背水面,都有一样的防水效果。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详解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详解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地下结构迎水面(底板、外墙、顶板)应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项目部应审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报告,并在施工期间对原材料、配比等进行实地抽查验证。
要特别关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地下结构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等薄弱环节,应重点核查细部构造措施是否严格按防渗漏节点做法施工。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6。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提交项目部审查。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不得小于C15,厚度不小于100mm,软弱土层厚度不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设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施工完成后不得出现贯通裂缝。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1.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防水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防水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粉煤灰用量应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
硅粉用量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2%-5%。
石子应洁净,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4,石子吸水率不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用于混凝土原材料。
砂应洁净且为中粗砂,不得使用海砂。
1.2防水混凝土施工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注混凝土。
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小于320Kg/m3。
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耐久性等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
防水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35%-40%区间,泵送时可增至45%。
防水混凝土灰砂比按1:1.5-1:2.5控制,防水混凝土水胶比不得大于0.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图】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地下防水施工时施工顺序按土建工程施工段划分进行施工。
⑴基层表面如有残留的砂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铲除干净;阴、阳角,桩头等部位应抹成圆弧或钝角,并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⑵桩头先进行剔凿到水泥原基面,基面保持平整,将面层用吹风机清理干净后用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不得抹灰,方可施工;桩头混凝土基面必须洁净,适当粗糙,以利渗透。
3、施工工艺⑴工艺流程:基层清理→配料→喷涂→细部构造处理→自检、清扫→验收⑵操作要点:①基层检查:检查基层存在油污、灰浆、杂物等并及时清除处理,检查混凝土裂纹状况及宽度,区别裂纹宽度大于1.0mm时需做相应处理。
②清理基层:对混凝土表面的有机物、油漆、油污、其他粘结物进行清除。
大于1.0mm 裂纹需凿成15×20(或20×30)mmU形槽,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混凝土毛面(或5%盐酸清洗),经过清理的混凝土基面不得留有悬浮物和残渣。
③润湿基层:用水充分润湿处理过的混凝土基层,达到表面湿润、内部润透,表面无明水。
④备涂料料浆。
4、注意事项:阳角与凸处涂覆均匀,阴角与凹处不得涂覆过厚或沉积,否则影响涂料渗透或造成局部涂层开裂。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无机)涂刷的防水涂层厚度在防水等级为Ⅰ级要求应≥0.8mm。
在水泥基渗透结晶涂刷完成后上做20mm厚防水砂浆保护层,之后将防水卷材卷上桩身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双面胶条和铅丝做接头密封处理。
5、成品保护⑴当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层固化到不会被喷洒水损害时养护就可以开始了,必须精心养护1~2天,每天喷洒水3~5次,或用潮湿透气的粗麻布、草席覆盖三天。
防水施工后48小时内,应避免雨淋、霜冻、日光暴晒或4℃以下的长期低温;⑵已做好的桩头防水层,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损坏,一旦发现防水层被破坏,应及时修补,以免造成渗漏隐患。
(二)防水卷材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方案交底、技术交底,以便指导施工。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15页)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15页)第三章-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四章地下防水工程-----------------------------------------35 第一节防水混凝土结构---------------------------------------39 第二节水泥砂浆防水层---------------------------------------44第四章地下防水工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低至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5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2、基坑周围应设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3、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排除,严禁带水或带泥浆进行防水工程施工。
4、施工前,按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各工种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施工完成后,注意产品保护,不应损坏。
5、防水工程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工艺标准的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资料,必要时应予复验。
施工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不得任意改变。
6、对有电器设备的地下工程,在防水层施工时应将电源临时切断,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对施工照明用电应将电压降至36V以下,使用电动工具应采取安全措施。
第一节防水混凝土结构一、施工准备1、材料⑴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号,品种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
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外加剂,以降低泄水率。
如遇有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
⑵砂、石: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GJ52—92)和(JGJ53—92)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得大于1.5%。
⑶掺合料:粉煤灰品质在Ⅱ级以上,掺量经试验确定。
⑷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减水剂、加气剂、防水剂及膨胀剂等。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六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TJS·J·JZ·6-2004〔第一版〕铁法煤业集团建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四年四月十五日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TJS·J·JZ·6—2004目录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2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1.3卷材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4涂料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5金属板防水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特殊施工法的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2.1锚喷支护施工工艺标准2.2地下连续墙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3复合式衬砌防水施工工艺标准2.4沉井防水施工工艺标准2.5高压喷射帷幕防水施工工艺标准2.6 手掘式顶管施工工艺标准2.7 盾构法隧道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3排水工程防水施工工艺标准3.1 渗排水、盲沟施工工艺标准3.2 隧道、坑道排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 预注浆、后注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1 预注浆、后注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4.2 衬砌裂缝注浆防水施工工艺标准5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5.1 变形缝防水施工工艺标准5.2 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5.3 孔口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4 穿墙管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5 坑、池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⑴?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8-2002⑵?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标准?GB50086-2001⑶?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GB50108-2001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01.0.2.1术语⑴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筑物,进展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⑵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构造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准。
⑶刚性防水层:采用较高强度和无延伸才能的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防水层。
地下工程施工防水标准与施工工艺

地下工程施工防水标准与施工工艺地下工程施工是指在地下进行的各类建设工程,如地铁、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
由于地下环境的特殊性,地下工程对防水要求非常高。
本文将介绍地下工程施工防水的标准与工艺,以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一、地下工程施工防水标准地下工程施工防水标准是确保地下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防水标准:1. 渗漏率标准:地下工程应达到一定的渗漏率标准,以确保地下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水浸的影响。
常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 防水材料标准:地下工程施工所使用的防水材料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防水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地下环境湿度、地下水位等。
3. 施工工艺标准:地下工程施工防水需要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施工工艺标准主要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要求等。
二、地下工程施工防水工艺地下工程施工防水工艺是保证地下工程施工防水质量的关键要素。
以下是常用的地下工程施工防水工艺:1. 地面处理: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地面进行处理。
地面处理包括清洁、打磨和填平等,以确保地下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平整性。
2. 防水材料选择:根据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
常见的防水材料包括聚氨酯、沥青、高分子材料等。
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可以提高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
3. 防水层施工:根据地下工程的要求施工防水层。
防水层施工需要注意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密封性。
4. 缝隙处理:地下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各种缝隙,如地板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地板与管道之间的缝隙等。
对于这些缝隙,需要进行处理,以防止水浸。
5. 质量检验:地下工程施工防水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可以通过渗水试验、质量检测等方式进行,确保地下工程达到防水标准。
三、地下工程施工防水的重要性地下工程施工防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以下是地下工程施工防水的重要性所体现的方面:1. 保护地下结构:地下工程施工防水能够有效防止地下结构因水浸而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则
5.5.1 基本规定
5.5.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坑、池、储水库、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
5.5.1.2 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术语
5.5.2 术语、符号
5.5.2.1 术语
(1)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 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
的等级标准。
基本规定
5.5.3 基本规定
5.5.3.1 坑、池储水库宜用防水混凝土,内设其他防水层。
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防水层。
5.5.3.2 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
(见图5.5.3.2)。
5.5.3.3 坑、池、储水库使用防水混凝土时: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按防水混混凝土施工工艺。
5.5.3.4 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同地下室底板。
施工准备
5.5.4 施工准备
5.5.4.1 技术准备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健全技术管理系统。
(2)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工艺过程、质量标准
的交底。
(3)进行抗渗混凝土的试配并确定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
5.5.4.2 材料要求
(1)坑、池所用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使用前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
得混合使用。
(3)砂、石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砂、石的含泥量和强度标准按现行《普通砂用质量标
准检验方法》JGJ52-2001 和《普通砂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2001 标准要
求。
(4)混凝土外加剂必须具有合格证和复检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5)混凝土搅拌水符合《混凝土拌合使用水标准》JGJ63 规定。
5.5.4.3 主要机具
(1)自拌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坍落度筒、计量器具、插入式振动棒、平板式振动器、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等。
(2)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坍落度筒、插入式振动棒、平板式振动器、混凝土垂直和水平运输设备等。
(3)其他机具:钢筋加工机械、模板加工机械、电焊机等。
5.5.4.4 作业条件
(1)坑、池施工位置具备“四通一平”条件,满足施工要求。
(2)技术、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3)坑、池的排水和降水满足施工要求。
材料和质量要点
5.5.5 材料和质量要求
5.5.5.1 材料的关键要点
(1)坑、池防水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必须进行检验并符合现行检验评定标准。
(2)根据施工图编制材料的使用数量,进场的时间计划。
(3)使用商品混凝土时:“混凝土应有开盘证明”。
5.5.5.2 技术关键要点
(1)钢筋:钢筋绑扎牢固、留足保护层、绑扎的几何尺寸和质量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
质量标准。
(2)模板:模板平整、拼缝严实不漏浆,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承担浇灌混凝土时承受物
体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
(3)混凝土: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要求、计量准确、防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掺入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在120~150s 间。
采用商品混凝土或混凝土搅拌至现场较远时要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常温下半小时内运到现场于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积水和污物,自落高度不得超出1.5m,否则加串筒或溜槽等进行浇筑,浇筑时每层厚度不超过30~40cm,两层间隔时间不超过2h,夏季时相应缩短。
5.5.5.3 质量关键要求
(1)混凝土浇筑密实、成型精确,无渗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5.5.4 职业安全健康关键要求
(1)浇筑混凝土用架子及走道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
(2)所有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
5.5.5.5 环境关键要求
(1)当气温在5°C 以下时,应将搅拌用水适当加热。
(2)夏季施工混凝土要覆盖浇水养护。
施工工艺
5.5.6 施工工艺
5.5.
6.1 工艺流程
浇筑坑、池垫层→在垫层面上确定坑、池位置→防水层施工→绑扎钢筋→支撑模板→浇
灌混凝土→覆盖保湿养护。
5.5.
6.2 操作工艺
(1)浇筑混凝土垫层,复核坑、池的位置经检查无误后进行防水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
选定任一种防水层做法后,按所选防水层工艺和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绑扎钢筋、模板支撑、浇灌混凝土,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面覆盖保湿养护。
(2)工艺过程设计如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
(3)施工过程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砂、石用量要严格控制。
质量标准
5.5.7 质量要求
5.5.7.1 主控项目
(1)坑、池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无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查隐蔽记录。
(2)混凝土底板、壁板混凝土风实外光,如施工过程中有质量缺陷时有完整的处理方案
或措施并保存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5.7.2 一般项目
(1)坑、池模板必须牢固、严实、平整、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混凝土成型的几
何尺寸。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
(2)钢筋必须除锈、位置正确、绑扎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混凝土面无渗漏、洁净、干燥、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成品保护
5.5.8 成品保护
5.5.8.1 坑、池混凝土浇筑完后12h 内加以覆盖,保湿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5.5.8.2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l.2N/mm2 前不得在混凝土面上踩踏或作其他作业。
5.5.8.3 钢筋绑扎完后及时进行模板施工,有积水时及时清除积水防止钢筋锈蚀。
5.5.8.4 底板下的坑、池施工完后及时遮盖,防止建筑垃圾等杂物堵塞坑、池。
安全环保措施
5.5.9 安全环保措施
5.5.9.1 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应有挡车措施。
5.5.9.2 使用溜槽和串筒下料时,溜槽与串筒必须固定牢固,人员不得站在溜槽帮上操作。
5.5.9.3 雨期施工应有防雨措施,及时对已浇筑混凝土的部位进行遮盖,避免雨淋、冲刷、降低强度,大雨天应停止露天作业。
质量记录
5.5.10 质量记录
5.5.10.1 混凝土施工质量记录。
5.5.10.2 混凝土强度报告(有防水要求时有抗渗试验报告)。
5.5.10.3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5.5.10.4 水泥、砂、石、外加剂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5.5.10.5 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记录。
5.5.10.6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或记录。
5.5.10.7 混凝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