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法 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讲)(解析版)
专题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设a ,b 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则
知识点二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a ,n 〉|=
|a ·n |
|a ||n |
. 知识点三 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__〈AB →
,CD →〉.
(2)如图②③,n 1,n 2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
【特别提醒】
1.线面角θ的正弦值等于直线的方向向量a与平面的法向量n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sin θ=|cos 〈a,n〉|,不要误记为cos θ=|cos〈a,n〉|.
2.二面角与法向量的夹角: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当求出两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1,n2时,要根据向量坐标在图形中观察法向量的方向,来确定二面角与向量n1,n2的夹角是相等,还是互补.
考点一用空间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018年浙江卷)如图,已知多面体ABCA1B1C1,A1A,B1B,C1C均垂直于平面ABC,∠ABC=120°,【典例1】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法课件
(2)求二面角B1 MA C 的余弦值
D1
C1
A1 M
B1
D O
A
C B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
分别是AB,AD中点,GC 面ABCD,且GC=2,
求点B到面EFG的距离
G
D F
A
E
C B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空间“角”与“距离” 的向量解法。我们发现,引入“空间向量”这一 工具,能避免较为复杂的空间想象,为立体几何 代数化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我们还发现,在 立几图形中合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使“空间 向量”坐标化,是解题的关键。事实上,它是完 成从几何问题向代数问题转化的基础。
6 3
6 A1H AA1 sinA1 AC 3
∴ 所求的距离是 6 。
3
问题:如何求直线A1B1到平面ABCD的距离?
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已知点P(x0,y0,z0),
在平面 内任意取一点A(x1,y1,z1), P
一个法向量 n
n
n AP n AP cos
A
其中 n, AP
∴ 这个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可以确定棱长。
(3)本题的晶体中相对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设AB=1 (提示:求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通常归结为求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面面距离 点面距离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夹角PPT课件
设面 C1BD 的一个法向量为 m (x, y, z) 同法一,可求 B(0,1,0)
D(
3 , 1 ,0) 44
C1 (0,0,
2) 2
∴
C1D
(
3 4
, 1 , 4
2) 2
DB ( 3 , 3 ,0) z 44
由 C1D m, DB m 得
C1
B1
C1D m
3x1 y 44
2 z 0, 2
第14页/共35页
设平面A1AD的法向量为n=(x,y,z), A→D =(-1,1,- 3),A→A1=(0,2,0).
因为n⊥A→D,n⊥A→A1,得nn··AA→A→D1==00,,
得- 2y=x+0y,- 3z=0, 所以yx= =0-, 3z.
第15页/共35页
令z=1,得n=(- 3,0,1)为平面A1AD的一个法向量.6分 又因为A→B1=(1,2,- 3),B→D=(-2,1,0), B→A1=(-1,2, 3), 所以A→B1·B→D=-2+2+0=0,A→B1·B→A1=-1+4-3=0, 所以A→B1⊥B→D,A→B1⊥B→A1, 所以AB1⊥平面A1BD, 所以A→B1是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8分
第17页/共35页
3. 线面角
设n为平面 的法向量,直线AB与平面所
成的角为 1,向量 AB与n所成的角为2,
D(
3 , 1 ,0) 44
C1 (0,0,
2) 2
∴
C1D
(
3 4
, 1 , 4
2) 2
DB ( 3 , 3 ,0) z 44
由 C1D m, DB m 得
C1
B1
C1D m
3x1 y 44
2 z 0, 2
第14页/共35页
设平面A1AD的法向量为n=(x,y,z), A→D =(-1,1,- 3),A→A1=(0,2,0).
因为n⊥A→D,n⊥A→A1,得nn··AA→A→D1==00,,
得- 2y=x+0y,- 3z=0, 所以yx= =0-, 3z.
第15页/共35页
令z=1,得n=(- 3,0,1)为平面A1AD的一个法向量.6分 又因为A→B1=(1,2,- 3),B→D=(-2,1,0), B→A1=(-1,2, 3), 所以A→B1·B→D=-2+2+0=0,A→B1·B→A1=-1+4-3=0, 所以A→B1⊥B→D,A→B1⊥B→A1, 所以AB1⊥平面A1BD, 所以A→B1是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8分
第17页/共35页
3. 线面角
设n为平面 的法向量,直线AB与平面所
成的角为 1,向量 AB与n所成的角为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线面所成角PPT课件
3 10
角的余弦值为____1_0____ .
3正方体中ABCD-A1B1C1D1中E为A1D1的
中点, 则二面角E-BC-A的大小是_____4_5__0__ 14
【课后作业】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OABC中, OA∥BC,∠AOC=90°,SO⊥面 OABC,且OS=OC=BC=1,OA=2。 求: (1)异面直线SA和OB所成的角的余 A 弦值 (2)OS与面SAB所成角的余弦值 x (3)二面角B-AS-O的余弦值
A1N 5, 求AD与平面ANM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A-xyz,则
A(0, 0, 0), M (6,2,6)
z
AA11
BB11 M
DD11
N C11
由A1N 5,可得 N (0,4,3)
A
Dy
AM (6,2,6), AN (0,4,3).
设AA平NM面••nn的0法0 向即量n64xy(x2,3zyy,z60),z由 0
其中AB l, AB ,CD l,CD
cos cos AB,CD ABCD
B
AB CD
A
C
D
L
3
2、二面角
②法向量法 将二面角转化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
如图,向量
n
,m
,
则二面角
l
的大小
角的余弦值为____1_0____ .
3正方体中ABCD-A1B1C1D1中E为A1D1的
中点, 则二面角E-BC-A的大小是_____4_5__0__ 14
【课后作业】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OABC中, OA∥BC,∠AOC=90°,SO⊥面 OABC,且OS=OC=BC=1,OA=2。 求: (1)异面直线SA和OB所成的角的余 A 弦值 (2)OS与面SAB所成角的余弦值 x (3)二面角B-AS-O的余弦值
A1N 5, 求AD与平面ANM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A-xyz,则
A(0, 0, 0), M (6,2,6)
z
AA11
BB11 M
DD11
N C11
由A1N 5,可得 N (0,4,3)
A
Dy
AM (6,2,6), AN (0,4,3).
设AA平NM面••nn的0法0 向即量n64xy(x2,3zyy,z60),z由 0
其中AB l, AB ,CD l,CD
cos cos AB,CD ABCD
B
AB CD
A
C
D
L
3
2、二面角
②法向量法 将二面角转化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
如图,向量
n
,m
,
则二面角
l
的大小
高中数学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43张PPT)
数多个,平面的法向量也有无数个. 2.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问题
1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共线向量,但要注意说明这两条直线不共线. 2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 法向量垂直,但要说明直线不在平面内.②证明能够在平面 内找到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也要说明直 线不在平面内.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直线的方向向 量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是共面向量.同时要注意强 调直线不在平面内.
uuur
uuur
在选项 A 中, MP =1,4,1,∴n·MP =0.
16
4.已知 a=(-2,-3,1),b=(2,0,4),c=(-4,-
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a∥c,b∥c
B.a∥b,a⊥c
C.a∥c,a⊥b
D.以上都不对
解析 ∵c=(-4,-6,2)=2(-2,-3,1) =2a,∴a∥c,又 a·b=-2×2+(-3)×0+ 1×4=0,∴a⊥b.
A
2.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都
互相平r行;
3.向ur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向
量m 是与平r面ur平行或在平面
内,则有 n m 0
8
问题:如何求平面的法向量?
(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
1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 共线向量,但要注意说明这两条直线不共线. 2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 法向量垂直,但要说明直线不在平面内.②证明能够在平面 内找到一个向量与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也要说明直 线不在平面内.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直线的方向向 量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是共面向量.同时要注意强 调直线不在平面内.
uuur
uuur
在选项 A 中, MP =1,4,1,∴n·MP =0.
16
4.已知 a=(-2,-3,1),b=(2,0,4),c=(-4,-
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a∥c,b∥c
B.a∥b,a⊥c
C.a∥c,a⊥b
D.以上都不对
解析 ∵c=(-4,-6,2)=2(-2,-3,1) =2a,∴a∥c,又 a·b=-2×2+(-3)×0+ 1×4=0,∴a⊥b.
A
2.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都
互相平r行;
3.向ur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向
量m 是与平r面ur平行或在平面
内,则有 n m 0
8
问题:如何求平面的法向量?
(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共43张PPT
(2)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
向量的坐标a (a1,b1,c1),b (a2,b2,c2)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 关于x, y, z的
方程组
n
•
a
0
n •b 0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 个解,即得法向量。
8
解: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 (x,y,z),
则n AB,n AC (x,y,z)(2, 2,1) 0,(x,y,z)(4,5,3) 0,
l a // u a ku a1 ka2,b1 kb2,c1 kc2.
当a2,b2, c2
0时,a // u
源自文库
a1 a2
b1 b2
c1 c2
13
基础自测
1.两不重合直线 l1 和 l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v1= 1,0,-1,v2=-2,0,2,则 l1 与 l2 的位置关系是 A
16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题型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例 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N 分别是 C1C、B1C1 的中点.求证: MN∥平面 A1BD.
17
证明 方法一 如图所示,以 D 为原点,DA、DC、DD1 所在 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
22
题型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例 2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PA⊥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平行和垂直)PPT课件
n
•
a
0
n •b 0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 个解,即得法向量。
第6页/共18页
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因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可以确定直线和平面的位置,所以我们 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 量表示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 夹角等位置关系.
即利用向量来证明线线、线面的平行与垂直; 利用向量来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等
一、点的位置向量
空间中,取一定点O作为基点,空间中 任意一点P的位置就可以用向量OP来表示。 向量OP称为点P的位置向量。
P
O
第1页/共18页
二、直线的方向向量
空间中任意一条直线 l 的位置可以由 l 上一
l 个定点 A 及一个定方向确定. P
a 非零向量a 叫做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直线上的非零向量也叫做直线的
23 3 平面ABC的单位法向量为
(1
,- 2
,2)
3 33
第5页/共18页
求平面的法向量的步骤:
(1)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 (x, y, z)
(2)找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
向量的坐标a (a1,b1, c1),b (a2,b2, c2 )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 关于x, y, z的
方程组
要证面面平行,只需证两个法向量平行。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课件
抓住3个考点
突破3个考向
揭秘3年高考
解 取 AC 的中点 O,连接 OS、OB. ∵SA=SC,AB=BC, ∴AC⊥SO,AC⊥BO. ∵平面 SAC⊥平面 ABC,平面 SAC∩平面 ABC=AC, ∴SO⊥平面 ABC, 又∵BO⊂平面 ABC,∴SO⊥BO.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则 B(0,2 3,0),C(- 2,0,0),S(0,0,2 2),M(1, 3,0),N(0, 3, 2). ∴C→M=(3, 3,0),M→N=(-1,0, 2),M→B=(-1, 3,0).
抓住3个考点
突破3个考向
揭秘3年高考
【助学·微博】 一种思想 用坐标表示向量是对空间向量大小和方向的量化: (1)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其终点坐标即向量坐标; (2)向量坐标等于向量的终点坐标减去其起点坐标. 得到向量坐标后,可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平行、垂直 等位置关系,计算空间成角和距离等问题.
则 B(1,0,0),D(-1,1,0),A1(0,2, 3),A(0,0, 3),B1(1,2,0).设 平面 A1BD 的法向量为 n=(x,y,z),B→A1=(-1,2, 3),B→D= (-2,1,0).
抓住3个考点
突破3个考向
揭秘3年高考
因为 n⊥B→A1,n⊥B→D,
故n·B→A1=0, n·B→D=0
( 人教A版)2-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1课时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课件 (共31张PPT)
[证明]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有D(0,0,0), A(2,0,0),C(0,2,0),C1(0,2,2),E(2,2,1),F(0,0,1), B1(2,2,2), 所以F→C1=(0,2,1),D→A=(2,0,0),A→E=(0,2,1).
(1)设n1=(x1,y1,z1)是平面ADE的法向量, 则n1⊥D→A,n1⊥A→E, 即nn11··DA→→EA==22yx11+=z01,=0,
于选项B,P→A=1,-4,12,则P→A·n=1,-4,12·(3,1,2)=0,验证可知C,D均 不满足P→A·n=0.
答案:B
4.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分别是C1C,D1A1,AB的 中点,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 解析:建系如图,则E(0,2,1),F(1,0,2),G(2,1,0),
解析:(1)∵a=(1,-3,-1),b=(8,2,2) ∴a·b=8-6-2=0,∴a⊥b,∴l1⊥l2. (2)∵u=(1,3,0),v=(-3,-9,0), ∴v=-3u,∴u∥v,∴α∥β. (3)∵a=(1,-4,-3),u=(2,0,3), ∴a与u既不共线,也不垂直, ∴l与平面α斜交.
得xz11==-0,2y1, 令z1=2,则y1=-1, 所以n1=(0,-1,2). 因为F→C1·n1=-2+2=0,所以F→C1⊥n1. 又因为FC1⊄平面ADE,所以FC1∥平面ADE.
(1)设n1=(x1,y1,z1)是平面ADE的法向量, 则n1⊥D→A,n1⊥A→E, 即nn11··DA→→EA==22yx11+=z01,=0,
于选项B,P→A=1,-4,12,则P→A·n=1,-4,12·(3,1,2)=0,验证可知C,D均 不满足P→A·n=0.
答案:B
4.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分别是C1C,D1A1,AB的 中点,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 解析:建系如图,则E(0,2,1),F(1,0,2),G(2,1,0),
解析:(1)∵a=(1,-3,-1),b=(8,2,2) ∴a·b=8-6-2=0,∴a⊥b,∴l1⊥l2. (2)∵u=(1,3,0),v=(-3,-9,0), ∴v=-3u,∴u∥v,∴α∥β. (3)∵a=(1,-4,-3),u=(2,0,3), ∴a与u既不共线,也不垂直, ∴l与平面α斜交.
得xz11==-0,2y1, 令z1=2,则y1=-1, 所以n1=(0,-1,2). 因为F→C1·n1=-2+2=0,所以F→C1⊥n1. 又因为FC1⊄平面ADE,所以FC1∥平面ADE.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全)ppt课件
ED (0, 2, 1)
E
r 设平面EBD的一个法向量是
u (x, y,1)
由u EB u ED 0
x
得u (1 , 1 ,1) 22
3.2.3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垂直关系
22
第22页,共70页。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b ,
平面,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v ,则
二、垂直关系:
(1) l m a b a b 0
l
a
b
m
23
第23页,共70页。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b ,
平面,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v ,则
8
第8页,共70页。
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因为方向向量与法向量可以确定直 线和平面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利用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表示空 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夹角、 距离等位置关系.
9
第9页,共70页。
3.2.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平行关系
10
第10页,共70页。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 b ,
G
B
C
Y
16
解2: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D为坐标原点,设DC=1
(1)证明:连结AC,AC交BD于点G,连结EG
Z
依题意得A(1, 0, 0), P(0, 0,1),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求法向量(优质课)
a
u
设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v , 面面平行: ∥ u ∥ v u kv .
u
v
设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u, v ,
面面垂直 : ⊥ u ⊥ v u v 0.
u
v
1 ∵ x y z 1 ②∴由①②得 x 3 1 2 2 1 2 2 ,) ). ∴平面 ABC 的单位法向量为 ( , 或 ( , , 3 3 3 3 3 3
2 2 2
练习 3:在正方体 ABCD A1 B1C1 D1 中, 求证: DB1 是平面 ACD1 的法向量 证:设正方体棱长为 1, 以 DA, DC , DD1 为单位正交基底,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坐标系 D xyz DB1 (1,1,1) , AC (1,1,0) , AD1 (1,0,1) DB1 AC 0 ,所以 DB1 AC , 同理 DB1 AD1 又因为 AD1 AC A 所 以 DB1 平 面 ACD , 从 而 DB1 是平面 ACD1 的一个法向量.
17
练习: 1. 已 知 AB (2, 2,1), AC (4,5, 3), 求 平 面 ABC 的单位法向量. 解:设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 x, y, z ) 则 n AB , n AC . y 2 x ( x, y, z ) (2, 2,1) 0 2 x 2 y z 0 ∴ ① ∴ 即 z 2x ( x , y , z ) (4,5, 3) 0 4 x 5 y 3 z 0
课件1: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三)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则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的方向向量 垂直,则两直线垂直.( ) (2)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直线 与平面垂直.( ) (3)若两平面垂直,则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一定是 90°.( )
提示:(1)错误.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这两条直 线也可能重合. (2)正确.两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向量平行. (3)正确.若两平面垂直,则其法向量垂直,故所成 的角为90°. 答案:(1)×(2)√(3)√
方法三:以D为原点,DA,DC,DD1 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
D1
0,
0,1
,
F(1,
1 2
,
0),
A
1,
0,
0
,
G
(
1 2
,1,
0),
E(1,1,
1 2
).
D1F
(1,
1 2
,
1),
AG
(
1 2
,1,
0),
AE
(0,1,
1 ), 2
设平面AEG的法向量n=(x,y,z),则:n·AG
22
∵底面ABCD是正方形,∴G是此正方形的中心,故点G的坐标为
(
a 2
课件14:§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三)
思考尝试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两 直 线 的 方 向 向 量 的 夹 角 就 是 两 条 直 线 所 成 的 角.( ) (2)已知向量 m,n 分别是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 α 的 法向量,若 cos〈m,n〉=-12,则 l 与 α 所成的角为 150°.( )
5.若平面 α 的一个法向量 n=(4,1,1),直线 l 的方
向向量 a=(-2,-3,3),则 l 与 α 夹角的余弦值为
________. 【解析】cos〈a,n〉=|aa|·|nn|=-188-×3+223=3-141.
所以 l 与 α 夹角的余弦值为
1--3
4112=
913 33 .
【答案】
依题意,得 B(0,0,0),C(1,1,0),D(0,1,0), A(0,0,1),M0,12,12, 则B→C=(1,1,0),B→M=0,21,21,A→D=(0,1, -1). 设平面 MBC 的法向量 n=(x0,y0,z0),
则nn··BB→→CM==00,,即x120y+0+y012=z0=0,0,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 ①几何法: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则斜线与射影所成 角就是线面角,可通过解由斜线段、垂线段和射影线段构 成的直角三角形获解. ②向量法: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平面 α 的一个法向 量为 n,直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角为 θ,a 与 n 的夹角为 φ, 则有 cos θ=sin φ,或 sin θ=|cos φ|=||aa|·|nn||.
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1 AD,M为EC的中点,AF=AB=BC=FE= AD . 2
(1)求异面直线BF与DE所成的角的大小;
(2)证明平面AMD⊥平面CDE; (3)求二面角A—CD—E的余弦值. (1)解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点A为坐标原点,设
AB=1,依题意得B(1,0,0),
C(1,1,0),D(0,2,0),E(0,1,1),F(0,0,1),
简单,它的理论基础仍出于几何法.如本题,事实上,
作BH⊥平面CMN于H.
| n BM | 即d . |n|
由BH BM MH及
| n BM | , |n|
BH n n BM ,| BH n || n BM || BH | | n |,| BH |
BF DE
又AM∩AD=A,故CE⊥平面AMD.而CE 平面
CDE,所以平面AMD⊥平面CDE.
(3)解
设平面CDE的法向量为u=(x,y,z),
x z 0, u CE 0, 则 于是 y z 0. u DE 0. 令x=1,可得u=(1,1,1).
5.已知空间三点A(1,-1,-1),B(0,1,2), C(0,6,6),则向量OC在平面OAB法向量方向 上的投影是 解析 则由 ±6 . 设平面OAB的法向量为n=(x,y,z),
n·OA=x-y-z=0
(1)求异面直线BF与DE所成的角的大小;
(2)证明平面AMD⊥平面CDE; (3)求二面角A—CD—E的余弦值. (1)解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点A为坐标原点,设
AB=1,依题意得B(1,0,0),
C(1,1,0),D(0,2,0),E(0,1,1),F(0,0,1),
简单,它的理论基础仍出于几何法.如本题,事实上,
作BH⊥平面CMN于H.
| n BM | 即d . |n|
由BH BM MH及
| n BM | , |n|
BH n n BM ,| BH n || n BM || BH | | n |,| BH |
BF DE
又AM∩AD=A,故CE⊥平面AMD.而CE 平面
CDE,所以平面AMD⊥平面CDE.
(3)解
设平面CDE的法向量为u=(x,y,z),
x z 0, u CE 0, 则 于是 y z 0. u DE 0. 令x=1,可得u=(1,1,1).
5.已知空间三点A(1,-1,-1),B(0,1,2), C(0,6,6),则向量OC在平面OAB法向量方向 上的投影是 解析 则由 ±6 . 设平面OAB的法向量为n=(x,y,z),
n·OA=x-y-z=0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夹角问题-PPT课件
(1)证明:AB⊥A1C;
A B B C 2 B C 平面 AA1 B1 B (2)若平面 A , , 求直线 A 1 C 与平面 BB1C1C 所成角的正弦值.
o
解析:(1) 取AB重点O,连接CO,A1B,A1O,
A BA A , B A A 6 0 BAA 1是正三角形 1 1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空间“角度”问题(1)
【温故知新】
空间“距离”问题
1. 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两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和坐标运算,
2 2 2 2 y z 利用公式 a a 或 a x
(其中 a ( x ,y ,z )) ,可将两点距离问题
转化为求向量模长问题
2、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 1 , 0 , 0 ) , A ( 0 ,3 , 0 ) ,( C 0 , 0 , 3 ) ,( B 1 , 0 , 0 ) 则A 1
B C ( 1 , 0 , 3 ) , B B A A ( 1 , 3 , 0 ) , A C ( 0 , 3 , 3 ) 1 1 1
(2)范围: [ 0 , ] 2
(3)向量求法: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 a ,平面 的法 向量为 u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 a 与 u 的夹 角为 ,则有 |a u | s i n |c o s | |a||u |
A B B C 2 B C 平面 AA1 B1 B (2)若平面 A , , 求直线 A 1 C 与平面 BB1C1C 所成角的正弦值.
o
解析:(1) 取AB重点O,连接CO,A1B,A1O,
A BA A , B A A 6 0 BAA 1是正三角形 1 1
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
空间“角度”问题(1)
【温故知新】
空间“距离”问题
1. 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两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和坐标运算,
2 2 2 2 y z 利用公式 a a 或 a x
(其中 a ( x ,y ,z )) ,可将两点距离问题
转化为求向量模长问题
2、向量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 1 , 0 , 0 ) , A ( 0 ,3 , 0 ) ,( C 0 , 0 , 3 ) ,( B 1 , 0 , 0 ) 则A 1
B C ( 1 , 0 , 3 ) , B B A A ( 1 , 3 , 0 ) , A C ( 0 , 3 , 3 ) 1 1 1
(2)范围: [ 0 , ] 2
(3)向量求法: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 a ,平面 的法 向量为 u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 a 与 u 的夹 角为 ,则有 |a u | s i n |c o s | |a||u |
《3.2.1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课件4-优质公开课-人教A版选修2-1精品
【解题探究】1.题(1)中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对应的方向 向量关系如何?
2.题(2)中直线AD与平面SAB是否垂直,其方向向量能否作为平 面SAB的法向量,平面SCD的法向量所在的直线与直线DC,DS是
否垂直?
【探究提示】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共线, 其坐标对应成比例.
2.直线AD与平面SAB垂直,直线AD的方向向量可以作为平面SAB 的法向量;平面SCD的法向量所在的直线与直线DC,DS垂直.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线上任意两个不同的点A,B表示的向量AuuBur 都可作为该直
线的方向向量.( )
(2)若向量n1,n2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以这两个向量为方向向
量的两条不重合直线一定平行.( ) (3)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则 该直线与平面平行.( )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第1课时 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
1.用空间向量确定空间点、直线、平面的表达式 问题 分别是怎样的? 引航 2.如何用空间向量的方法判断与证明空间平行的
位置关系?
1.点的位置向量
(1)基点:在空间中,我们取一定点O作为基点. (2)向量表示:空间中任意一点P的位置可以用_向 __量__Ou_uPu_r _来表示.
【解题探究】1.题(1)中直线l上有一点P不在平面α内,则直 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怎样?向量u与v共线还是垂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B1
所以CE与AB1的距离
d = |n·CA| = 3 . |n| 3
C
A
B
xE
y
利用向量求距离 1.点到平面的距离:连接该点与平面上任意一点的 向量在平面定向法向量上的射影(如果不知道判断 方向,可取其射影的绝对值). 2.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垂线段的向量的模. 3.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d=
A1B1 u
u
=
2 3.
2.已知直三棱柱ABC - A1B1C1的侧棱AA1 = 4, 底面ΔABC中,AC = BC = 2,∠BCA = 900,
E为AB的中点,求CE与AB1的距离.
解:如图建立坐标系Cxyz,则C(0,0,0), z C1
E(1,1,0),A(2,0,0),B1(0,2,4),
4.平行与平面间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
5.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可运用闭合曲线求公垂线向量 的模或共线向量定理和公垂线段定义求出公垂线 段向量的模.
60o,且 F1 F2 F3 200N .这块钢板在这些力的 作用下将会怎样运动?这三个力最小为多大时,
才能提起这块钢板?
分析:钢板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F1
500N,垂直向下作用在三角形
的中心O,
A
F3
F2 C
O
B
500N
如果能将各顶点处所受的力 F1、F2、用F3向量形式表示,求 出其合力,就能判断钢板的运动状态.
探究点1 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两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和坐标运算,
利用公式 a a2或 a x2 y2 z2 (其中 a (x, y, z)),可将两点距离问题
转化为求向量模长问题.
探究点2 点到直线的距离
设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 ,
点P与直线l的距离为d , 则
a
d = AP sin < AP,a >
探究点3 点到平面的距离
设E为平面α外一点,F为α内任意一
点,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点E到平面的
距离为:
d | n EF | |n|
探究点4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a,b是异面直线,E,F分别是直线a,b
上的点, n 是a,b公垂线的方向向量,
则a,b间距离为 d | n EF | |n|
探究点5 平面与平面的距离问题:
解:如图,以点 A 为原点,平面 ABC 为 xAy 坐标平面, AB 方向为 y 轴正方向, AB 为 y 轴的单位长度,建 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则正三角形的顶点坐标分
别为 A(0,0 , 0) , B(0,1 , 0) , C( 3 , 1 , 0)
22
设 F1 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坐标为 ( x , y , z) ,
2( AB AD AB AA1 AD AA1)
111 2(cos 60 cos 60 cos 60)
6.
所以 | AC1 | 6.
回到图形问题
这个晶体的对角线AC1的长是棱长的 6 倍.
例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 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 PB于点F.
P
22
因为底面ABCD是正方形,
F
E
所以点G是此正方形的中心,
故点G的坐标为(1 ,1 ,0),
C
22
D
y
A
G
B
x
且PA (1, 0, 1), EG (1 , 0, 1). 22
所以PA 2EG,即PA / /EG.
而EG 平面EDB, 且PA 平面EDB,
所以,PA / /平面EDB.
空间向量与空间距离
复习回顾
如果表示向量 a 的有向线段所在直
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 面,记作a⊥.
如果a ⊥,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的
法向量.
l
a
已知向量 AB a和轴 l,e 是 l 上与 l 同
方向的单位向量. 作点 A 在 l 上的射影 A1,
作点 B 在 l 上的射影 B1,则 A1B1 叫做向量 AB
FD ( 1 , 1 , 2), 333
因为cos EFD FE FD FE FD
(
1,1, 36
1) ( 1 , 1 , 6 33
66
2) 3
1
6 1
1, 2
63
3
所以EFD 60 ,即二面角 C PB D的大小为 60 .
例3 如图,一块均匀的正三角形面的钢板所受重
力为500N,在它的顶点处分别受力 F1, F2, F3 ,每 个力与同它相邻的三角形的两边之间的夹角都是
12
2
3
所以 F1 200(
11 ,,
12 2
2 ).
3
同法可求得 F2 200(
1 ,1 , 12 2
2), 3
1
2
F3 200(
,0 , 3
). 3
合力 F1 F2 F3 200 (
11 ,,
12 2
2 ) (
3
11 , ,
12 2
2 )(
3
1 ,0,
3
2
3
)
200(0 ,0 , 6 ) ,
由于 F1 与 AB , AC 的夹角均为 60 ,
z F1
A x
F3
F2 C
O
B
y
500N
所以
cos
60
1 (x, y , z)( 2
3 , 1 , 0)① 22
cos 60
1 ( x , y , z) (0,1 , 0) 2
②
又∵ x2 y2 z2 1 ③
所以由①②③可解得 x 1 , y 1 , z 2 .
(2)证明:依题意得B(1,1, 0), PB (1,1, 1). 又DE (0, 1 , 1), 22 故PB • DE 0 1 1 0. 22
所以PB DE. 由已知EF PB, 且EF DE E,
所以PB 平面EFD.
(3) 已知PB ⊥EF,由(2) 可知PB ⊥DF,故∠EFD是 二面角C - PB - D的平面角. 设点F的坐标为(x, y, z), 则PF (x, y, z 1), 因为PF k PB, 所以( x, y, z 1) k(1,1, 1) (k, k, k),
(1)求证:PA//平面EDB.
P
(2)求证:PB⊥平面EFD. (3)求二面角C-PB-D的大小.
E F
D A
C B
解: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D为坐标原点, 设DC=1.
(1)证明:连接AC,AC交BD于点G,连接EG.
z
依题意得A(1, 0, 0), P(0, 0,1),
E(0, 1 , 1 ),
在轴上或在e 方向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
l B1
n A1
A
B b
AB n A1B1 n
已知向量 AB a 和
轴 l,e 是 l 上与 l 同方
向的单位向量. 作点 A 在 l 上的射影 A1,作点 B 在 l 上的射影 B1,则
A1B1 叫 做 向 量 AB 在 轴
上或在e 方向上的正射
影,简称射影.
A1
B1
所以CE =(1,1,0),AB1 =(-2,2,4),
设CE,AB1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 为n =(x,y,z).则
C
A
B
xE
y
n • CE 0, n • AB1 0,
即x2xy20y, 4z 0,
取x=1,则y=-1,z=1,所以 n (1, 1,1).
z
C1
因为CA =(2,0,0).
即x k, y k, z 1 k,
因为PB DF 0,
所以(1,1, 1) (k, k,1 k)
k k 1 k 3k 1 0,
所以k 1 , 3
所以点F的坐标为(1,1,2), 333
又点E的坐标为(0, 1 , 1), 22
所以FE ( 1 , 1 , 1), 36 6
平行平面 , b 的法向量为 u ,则
A,P分别是平面与b上任意一点,
平面与b的距离为d , 则
m D
P
bu
b
l C A
a
d=| AP | |cos AP, u |= | AP u | .
|u|
例1:如图1:一个结晶体的形状为四棱柱,其中,
以顶点A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相等,且它们彼此的
夹角都是60°,那么以这个顶点为端点的晶体的
对角线的长与棱长有什么关系?
D1
解:如图1,设
A1
AB AA1 AD 1 ,BAD
D
BAA1 DAA1 60.
化为向量问题
A 图1
C1
B1 C
B
依据向量的加法法则, AC1 AB AD AA1.
进行向量运算
2
AC1
( AB
AD
AA1)2
2
AC1
( AB
AD
AA1)2
2
2
2
AB AD AA1
这说明,作用在钢板上的合力方向向上, 大小为 200 6N ,作用点为 O . 由于 200 6 500 ,所以钢板仍静止不动.
要提起这块钢板,设 F1 F2 F3 = x ,
则需 6x 500 ,解得 x 500 ,
6
因此,要提起这块钢板,
F1
,
F2
,
F3
均要大于
500 6
N
.
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1,E为D1C1
的中点,求B1到面A1BE的距离.
解:建立坐标系.
A1E
Fra Baidu bibliotek
=(-1,1 2
,0),
A1B =(0,1,-1),
z
D1
设u =(1,y,z)为面A1BE的法向量 A1
E
C1
B1
由
u
u
A1E A1B
= =
0, 0,
D
C
y
Ax
B
得 u =(1,2,2),
A1B1 = 0,1,0,
B1到面A1BE的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