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体静力学基础
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单位制
大小
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物理量
类别
量纲
英
制
基本量纲
导出量纲 量纲幂次式
常用量 速度,加速度 体积流量,质量流量 密度,重度 力,力矩 压强,压力,弹性模量
粘度,运动粘度
其他量 角速度,角加速度 应变率
第三节 变形体力学基础
一、材料力学的任务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光滑辊轴而成. 约束力:构件受到垂直于光滑面的约束力.
5.平面固定端约束
=
=
≠
=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二节 平面力系和平衡方程
一.平面力系的简化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三.力学单位制与量纲 物理量的量纲
基本量纲dim m = M , dim l = L , dim t = T
导出量纲:用基本量纲的幂次表示。
二、关于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1.可变形固体
关于变形的基本概念和名词 弹性 ––– 物体在引起变形的外力被除去以后,
能即刻恢复它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弹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能 完全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 ––– 变形体在外力被除去后不能 消失的变形。
2. 基本假设
• 连续性假设
认为组成物体的物质毫无空隙地充满了整个 物体的几何体积。
•小变形 假设物体产生的变形与整个物体的原始尺寸
相比是极其微小的。
PP
L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在模型上的区别。 理论力学:刚体 材料力学:变形固体完全弹性体
三.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
(一)内力的概念 它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物体的各部分之间
1.1静力学基础
一点。
F1
证明:1 利用力的可传性原理找到、
F2两个力的交点O;
A
R12
2 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在交 点O合成一个合力R12;
CO
B
F2
3 合力R12与第三个力F3满足 二力平衡公理,必定共线,
F3
2020/9/26
各力的汇交点
即三力平衡必汇交与一点O。
4.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公理(公理四)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同一作用线,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2020/9/26
1.平面力系— 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上的力系为平面力
系。平面力系又可以分为:
平面汇交力系 —所有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所有力的作用线都互相平行的平面力系
平面力偶系—物体受同一平面的一群力偶作用
平面任意力系 —所有力的作用线既不交于同一点,又不
互相平行的平面力系。 如果作用于刚体上的一力系可用另一力系来代替,而不改 变刚体的运动状态,则称两力系互为等效力系。一个力与 一个力系等效,则称这个力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各 个力称为合力的分力。将各分力代换成合力的过程,称为 力2系020/的9/26合成;将合力代换成分力的过程,则称为力的分解
R
R
怎 样 求 合 力 2020/9/26 ?
力三角形法则
求合力例题: 已知皮带预紧力s1、s2和包角,求对轴的压力Q
轴上压力Q 包角
怎 样 求 合 力 ?
皮带轮
2020/9/26
皮带预紧力S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若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且其中二
力相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通过同
《工程力学》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及物体受力分析
• 在工程实际中,为求未知约束反力,需依 据已知力应用平衡条件求解。为此,首先 要确定构件(物体)受有多少力的作用以及 各作用力的作用位置和力的方向。这个确 定分析过程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 四、作用与反作用原理
• 任何二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总是等值、 反向、共线的,并同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 物体上。这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这就是作用与反作用原理。
• 五、刚化原理 • 当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时,
若把变形后的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其 平衡状态保持不变。这个结论称为刚化 原理。
合力,其合力作用点在同一点上,合力的方向 和大小由原两个力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对角线决定(图1-4)。这个性质称为力的平 行四边形原理。其矢量式为
• 即合力矢R等于二分力F1和F2的矢量和。
图1-4
图1-5
• 推论: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 若其中二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 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力的作用线必定 通过汇交点。这个推论被称为三力平衡汇 交定理。
• 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 用点。
• 力的作用点是指物体承受力的那个部位。两个物体间相互接触时 总占有一定的面积,力总是分布于物体接触面上各点的。当接触 面面积很小时,可近似将微小面积抽象为一个点,这个点称为力 的作用点,该作用力称为集中力;反之,当接触面积不可忽略时, 力在整个接触面上分布作用,此时的作用力称为分布力。分布力 的大小用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来度量,称为载荷集度,用 q(N/cm2)表示。
第二章 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理论(5学时)
合力偶定理: M=Mi
§2-3 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概念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反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反力。
主动力:促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在理论力学 中它作为已知条件给出
在第三象限,如图所示。
§ 2.2力偶
如图所示,用手扳螺母时,作用在扳手上的两个力使扳 手绕O点作转动
力偶:作用在同一平面内,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 相互平行的两个力。
作用效应
使刚体的转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偶(F,F’)两个力所在平面称力偶作用面. 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称为力偶臂.
力偶矩 m Fd
物体受到的约束力只能沿光滑支撑面的法线方向, 并通过铰链中心。
5. 固定端约束
Fx
m
Fy
FAy
空间 A
FAz
FAx
球铰
FAy
FBy
FAz
A FAx FBz
一对轴承
FAy My
Mz B FAz
A Mx
固定端
§2-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一、受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选
y
F1 F
y F1 F
y
Fy
F
Fy
F2
F2 F2
o
Fx x
Fy O Fx
x
O F1
Fx x
讨论:力的投影与分力
力F在垂直坐标轴x、y上的投影分量与沿轴分解的 分力大小相等。
力F在相互不垂直的轴x、y上的投影分量与沿 轴分解的分力大小是不相等的。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力、刚体、约束、约束力的概念和静力学公理。
2.掌握物体受力图分析。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进行简化,即用一个简单的力系等效地替换一个复杂的力系,这类问题称为“力系的简化(或力系的合成)问题”;二是建立物体在各种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这类问题称为“力系的平衡问题”。
静力学是建筑力学的基础,在土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所研究的两类问题(力系的简化和力系的平衡),对于研究物体的受力和变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力在物体平衡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性质,也同样表现于物体在一般运动的情形中。
在静力学中关于力的合成、分解与力系简化的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动力学。
本章将阐述静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建筑工程上常见的典型约束力与约束反力,以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力力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
当人们推动小车时,由于手臂肌肉的紧张和收缩而感受到了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人与物体之间,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物体与物体之间,例如机车牵引车辆加速前进或者制动时,机车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车辆之间都有力的作用。
大量事实表明,力是物体(指广义上的物体,其中包括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了物体,力就不可能存在。
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作用效应完全可以直接观察,或用仪器测量出来。
实际上,人们正是从力的效应来认识力本身的。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由于力的作用,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体产生变形。
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2.力的三要素实践表明,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强弱。
刚体静力分析基础
=-75.2Nm
2.3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
2.3.1 力偶的概念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 力系称为力偶,记为(F,F′)。
整理ppt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 力偶臂——组成力偶的两力之间的距离。
整理ppt
2.3.2 力偶矩的计算 1.力偶的两个力对作用平面内任一点O之矩的
整理ppt
定向支座的支座 反力为垂直于支承面 的反力FN和反力偶矩 M。当支承面与构件 轴线垂直时,定向支 座的反力为水平方向。
图(b)、图(c) 为定向支座的简化表示和约束反力表 示
整理ppt
7. 固定端
如果静止的物体与 构件的一端紧密相连,使 构件既不能移动,又不能 转动,则构件所受的约束 称为固定端约束。
(3)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 可以任意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 变力偶对刚体的效应。
整理ppt
●根据力偶的性质,可在力偶的作用面内用M 或M 表示力偶,其中箭头表示力偶的转向,M表 示力偶矩的大小。
整理ppt
2.3.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作用面都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若干个力偶,称为 平面力偶系。
整理ppt
整理ppt
这种支座只限制构件沿支承面法线方向的移动,不 限制构件沿支承面的移动和绕销定轴线的转动。因此, 活动铰支座的约束反力垂直于支承面,通过铰链中心, 指向待定。
图(b~d)为活动整铰理支pp座t 的简化表示
6. 定向支座
定向支座能限制构件的转动和垂直于支承面方向 的移动,但允许构件沿平行于支承面的方向移动。
整理ppt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
刚体静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刚体静力学以刚体为研究对象。所谓刚体,是受力时不变形的物体。刚体 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和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及其应用。刚体静力学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其它力学分支的基础。
本章介绍刚体静力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和力矩的概念,静力学公理 和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
6
哈尔滨师范大学-通用技术
工程力学
态保持不变。若拉力改成压力,则柔绳不 能平衡,就不能将其刚化。
公理五表明,变形体的平衡条件包括 了刚体的平衡条件。因此,可以把任何已 处于平衡的变形体看成是刚体,而对它应 用刚体静力学的全部理论。这就是公理五 的意义所在。
图1–13 刚化公理
1.3 力偶及其性质
● 力偶
图1–10表示了力的可传性的证明思路,其中 F2 F1 F 。显然,公理二及 其推论也都只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对于变形体,力将产生内效应, 当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将改变它的内效应。
● 公理三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1–1)
Fx F k F cos
其中 、 和 是力 F 与各坐标轴的正向夹角,如图1–1所示。显然,力在轴上
的投影是代数量。
如已知力在各轴上的投影,则可将力沿直角坐标轴分解
F Fxi Fy j Fz k
(1–2)
如图1–2所示,计算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也可以使用二次投影法。 Fx Fxy cos F sin cos
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然交汇于同一点。简称三力汇交定理。
第1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第1篇 静力学引言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其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工程构件静力设计的基础,而且在解决许多工程技术问题中有着广泛应用。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将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称为力的运动效应,即外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称为力的变形效应,即内效应)。
力的内、外效应总是同时产生的。
在静力学中,所指的物体都是刚体,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不考虑力的变形效应。
实践表明,力的效应唯一地决定于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位置或作用点。
因此,力是矢量,用F 表示,而F 仅仅表示力的大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或kN 。
力系,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集合。
对同一物体产生相同作用效应的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如果某力系与一个力等效,则这个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而力系中的各个力称为此合力的分力。
作用于刚体并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或称零力系。
静力学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物体的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作用,以及每个力的作用位置。
2、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将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系用与它等效的另一个力系来替换,称为力系的等效替换。
如果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替换一个复杂力系,则称为力系的简化。
3、力系的平衡条件研究作用在刚体(系)上的力系使刚体(系)保持平衡时所需满足的条件。
在刚体静力学的基础上,考虑变形体的特性,可进一步研究变形体的平衡问题。
第1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本章阐述静力学公理,并介绍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和约束力分析,以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同时,介绍力学模型及力学建模的概念。
§1.1 静力学公理在力的概念形成的同时,人们对力的基本性质的认识逐步深入。
静力学公理就是对力的的基本性质的概括与总结,它们以大量的客观事实为依据,其正确性已为实践所证实。
公理1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4]
FTB FNE FND F’ND FAy
FAx
[例5]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F’ND
F’NB FNB FNE FND FNA
FNC
说明:三力平衡必汇交 当三力平行时,在无限
远处汇交,它是一种特
殊情况。
[例6] 尖点问题
例7:梁AC和CD用圆柱铰链C连接,并支承在三个支座 上,A处是固定铰支座,B和D处是可动铰支座,如图所 示。试画梁AC、CD及整梁AD的受力图。梁的自重不计。
三、平衡的概念 平衡状态——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 状态。 力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群力或一组力。 按各力作用线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内,可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 力系,本章主要研究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平面力偶系 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力系。 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而 力系中的各个力称为该合力的一个分力。
A A
固定铰支座 (物A固定) 圆柱铰链 (物A不固定)
A A
A
计算简图
A
受力图
A
A
FA
FAx A FAy
5.活动铰支座(辊轴支座) 在固定铰支座的底部安装几个辊轴(圆柱形滚轮),支承 于支承面上,这种约束称为可动铰支座,又称为活动铰支 座。
只能限制物体在 垂直于支承面方 向的运动
A
3.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强弱程度。 力的方向: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具有方向性。 F
A
力的作用点: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位置,是力的
0第七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二、理想约束类型和确定约束力方向的方法
(一) 理想刚性约束的常见类型 1.光滑接触面约束 2.光滑铰链约束 (1)固定铰链支座 (2)滚动铰链支座 (3)铰链 (4)球形铰链
1.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
P P
N N NA
NB
N
N
凸轮顶杆机构
N
2.光滑铰链约束 (1)固定铰支座 物体与固定在地基或机架上的支座有相同直径的孔,用 一圆柱形销钉联结起来,这种构造称为固定铰支座。
1. 不要漏画力 除重力、电磁力外,物体之间只有通过接触 才有相互机械作用力,要分清研究对象(受 力体)都与周围哪些物体(施力体)相接触, 接触处必有力,力的方向由约束类型而定。
要注意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因此对 2. 不要多画力 于受力体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 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
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
用线必汇交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 线共面。(必共面,在特殊情况下,
力在无穷远处汇交—平行力系。) [证] ∵ F1 , F2 , F3 为平衡力系,
∴ FR , F3 也为平衡力系。 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 三力 F , F , F 必汇交,且共面。 1 2 3
固定铰支座
固定铰支座
铰
固定铰支座
(2)滚动铰链支座 工程结构中为了减少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约束力,通 常在固定铰链支座的底部安装一排辊轮或辊轴,可是支座 沿固定支承面只有移动,这种约束称为滚动铰链支座。
滚动铰链支座
上摆
销钉 底板 滚轮
滚动铰链支座
滚动铰链支座
理论力学
1.1 力与力的投影
1.1.1 力的概念
力的分类
按力的相互作用的范围分为
{ 分布力
集中力
水池池底所受的 水压力为均布力; 水压力为均布力; 侧壁所受的水压 力是按三角形规 律分布的分布力. 律分布的分布力. 分布力的集度
Theoretical Mechanics
∆F q = lim ∆L→0 ∆ L
1.2.3 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过该点的轴之矩的关系
力对点之矩在过该点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 力矩关系定理。 轴之矩,这一关系称为力矩关系定理 轴之矩,这一关系称为力矩关系定理。 设过任一点O之直角坐标轴为 设过任一点 之直角坐标轴为x、y、z, 之直角坐标轴为 ,
Mx (F) = yFz − zFy My (F) = zFx − xF z Mz (F) = xFy − yFx
返回首页
引 言
静力学公理
静力学的理论体系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理一(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一(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
体某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亦作用于同一点上, 体某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亦作用于同一点上, 其大小及方向可由这两个力所构成的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引 言
静力学公理
二力平衡公理) 公理二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
两个力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两个力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于同一直线上。 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于同一直线上。
Theoretical Mechanics
Theoretical Mechanics 返回首页
1.1 力与力的投影
工程力学 第1章 刚体静力学
FBx B
FT F By
D
A
CB
W
A FAx
F Ay
FC F By
CB FBx
FT FD D
W C FC
动脑又动笔
在图示的平面系统中,匀质球 A 重G1,借本身重量和摩擦不计 的理想滑轮C 和柔绳维持在仰角
是的光滑斜面上,绳的一端挂着
重G2的物块B。试分析物块B ,球 A和滑轮C的受力情况,并分别画 出平衡时各物体的受力图。
证明∶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
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
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 FF
力对刚体的作用。
A
FF22 BB
F1
F = F2 =- F1
讨论
①力的可传性。 ②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③力是滑动矢量。
刚 体
F
F
变
× ①力的可传性。
形 ②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体
③力是定位矢量。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
本章内容 2.1 静力学基本概念 2.2 约束和约束力 2.3 受力图 本章内容小结 综合练习
本章基本要求
正确掌握力等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公理。 正确熟练地掌握各种约束类型的性质画出相应的约束力。
能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正确地画出受力图。
2.1 静力学基本概念
1. 力的基本概念
FC C
FB B
①
以 BC
为
研
究
B对
FB
象
讨论
FC
A
B
FC
A F NA
B F NB
讨论 F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C
FC CC
FF
(完整版)力学基本概念
(4)在力偶三要素不改变的条件下,可以任意选定 组成力偶的两个等值、反向、平行力的大小或力偶 臂的长短。 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共线的两
个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的一群力偶,称为力偶系。
在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的作用面均在同一平面内
的力偶系,称为平面力偶系;所有力偶的作用面不 全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空间力偶系。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FR= F1+F2
F2
FR
A
F1
§1–3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三(力平行四边形公理)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的
一个力,即合力。合力的矢由原两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
力三角形法
F2
FR
FR
F2
F1
F2
FR
A
F1
A
A F1
2、力的概念 力是力学中一个基本量。
1) 力的含义: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3)力是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 2) 力的效应: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以及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称为力的效应。其中,力使物体
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外效应;而力 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则称为力的内效应。
个力,称为力偶。 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
2)力偶的三要素: (1)力偶矩的大
小; (2)力偶的转向; (3)力偶的作用
平面。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所在的 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臂: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偶臂。
力偶矩: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称为力 偶矩。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或千牛顿·米(kN·m)。在平面内,力偶矩是代数量。
静力学基础知识
力矩与力矩平衡
总结词
力矩是描述力的转动效果的物理量,由力的大小、力臂长度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力矩 平衡则是描述物体转动状态的一种状态,当作用于物体的所有外力矩之和为零时,物体
保持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力矩是描述力的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它由力的大小、力臂长度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力臂是从转动轴到力的 垂直距离,对于确定点的转动,所有力的力矩代数和等于零。力矩平衡则是描述物体转动状态的一种状态,
04
静力学中的力系
力系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力系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的集合。
分类
根据力的作用线是否通过一点,可以分为共 点力系和非共点力系;根据力的作用线是否 在同一个平面内,可以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
力系。
力系的简化与合成
简化
通过力的平移,将一个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这个合力 与原力系等效。
合成
将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一个或少数几个力,这些力与原力 等效。
当作用于物体的所有外力矩之和为零时,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即不会发生转动或匀速转动。
力的合成与分解
要点一
总结词
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 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在合成 与分解过程中,必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而力 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在合 成与分解过程中,必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表示两个力和分力之间关系的平行四 边形,其中对角线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三角形法则则 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分力与合力共同构成一个 三角形。
静力学的基本假设
第1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外效应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理论力学
内效应 :物体发生变形
例 如:力可以使汽车运动(外效应); 也可以 使球、梁发生变形(内效应)。
材料力学
3.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矢量.
4.力的单位 牛顿 N KN
5.力在平面上的投影 力矢在某平面上的投影,等于力的模乘以力与 投影轴正向夹角的余弦。
理论力学 – 静力学
几个基本概念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保 持不变的物体.
平衡: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如地面)静止或作匀速 直线运动.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
1.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
体的形态或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推理1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 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 线.
推理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 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2、空间力对点的矩 ——力矩矢 三要素:
(1)大小:力 F与力臂的乘积 (2)方向:转动方向 (3)作用面:力矩作用面.
r r rr MO(F) r F
r rr r r r r r
r xi yj zk
r r rr
r
F
r
Fxri
Fy j
r
Fzk
r
r
MO(F) (r F) (xi yj zk )(Fxi Fy j Fzk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约束的力学符号见上图中的AC杆和下图中的DC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固定端约束: (1)、约束的构造特点 把杆件的端部与周围物体进行刚性连 接。两连接物体不能绕连接点有任何的相对转动。 (2)、约束的实例
(3)、约束的约束特性 限制了物体沿约束处作任何方向的移 动和转动。 (4)、约束反力情况与图示方法 约束反力3个,用一对正交的力和一个力偶(用M表示) 来表达
3、力偶矩 用以衡量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大小 正负规定: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 为负 单位量纲:牛米[N·m]或千牛米[kN·m] M(F,F')=M=±F· d
4、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 5、力偶的性质: 1)、力偶无合力,力偶在任一座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 置无关; 3)、力偶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而不会产生移动效应。 6、力偶的等效定理:同一个平面内的二个力偶,二者的力偶 矩相等,转向相同,则两力偶等效。
=
根据力偶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1)力偶在它的作用面内,可任意转移位置。其作用
效应和原力偶相同,即力偶对于刚体上任意点的力偶矩值不
因易位而改变。 2)力偶在不改变力偶矩大小和转向的条件下,可同
时改变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大小、方向以及力偶臂的大小。
而力偶的作用效应不变。
7、力偶系 物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作用时,这些力偶组成 力偶系。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一合力偶,合力偶 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约束力的作用 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处。
3)、主动力:作用于被约束物体上的除约束力以外的其它力。
3、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表示方法 1)、柔性约束
(1)、约束在工程应用的实例:如绳索、皮带等。 (2)、约束的特点:只能限制物体原柔索伸长方向的运动。
在图b中
M o F Fd 200N 200103 m sin 300 20.00N m
在图c中
M o F Fd 200N 200103 m 40.00N m
作业 思考题 1、什么是刚体? 2、如何区分二力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计算题 试计算图中力F对于O点之矩
FAy MA A FAx
判断下列图形中的约束类型
绳BE、BD
A、B处
(1) (2)
A、C处 A处
(3) (4)
A、B处
(5)
作业
1、画出上图中(2)、(4)、(5)各端的约束力
2、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 ? 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和有关构件 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的科学,工程力学的内容分 为静力学、材料力学和运动和动力学三篇。工程力学的 主要研究对象是刚体、变形体、质点。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同时又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 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 和解决简单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 习打下基础。
M M1 M 2 M n M i
二、力的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 力可以等效的平移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附加一 个力偶,其力偶矩的大小等于原力对该点之矩。如下图
力的平移定理逆定理 刚体的某平面上作用的一力F和一力偶M可以进一步合成 得到一个合力。如下图
例:如下图手拍击球,力的平移定理的应用(球既有旋转 还有 前冲现象)
第一章 刚体静力学基础
掌握静力学各物理量的概念; 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能把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掌握受力图的方法;
第一讲: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及力对点 之矩 第二讲:力偶、力的平移以及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三讲: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第一讲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掌握静力学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公理 以及力矩的计算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公理和力在座标轴上的投影
3)圆柱型铰链约束 铰链约束的构造特点是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 销钉相连接,一般根据被连接物体的形状、位置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形式: 中间铰(相联的构件两端都不固定) (1)、把两个带有圆孔的物体,用光滑的圆柱型销钉穿入物体 相连接而成。实例连接构造情况、连接实物如下图
(2)、约束反力的表示方法:中间铰的约束反力是方向未定的 一个力,一般用一对正交的力来表示。
(3)、约束反力的特点:约束反力沿柔索的中心线作用,离 开被约束物体, 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4)、约束与约束反力的画法
2) 光滑接触面 (1)、约束在工程应用的实例: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地面或搁 置在光滑的槽体内
(2)、约束的特点:两物体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视为光滑接触面约束。被约束的物体可以沿接触面滑动,但 不能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压入接触面。 (3)、约束反力的特点: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沿接触面的 公法线,通过接触点,指向被约束物体,是压力。 (4)、约束与约束反力的画法
均布载荷 均匀连续分布的力称为均布载荷,受均布载荷 作用范围内,每单位长度上承受的力用载荷集度q 表示,q的单位为N/m。在计算时,均布载荷可以 视为集中力Q或Fq处理,其集中力的大小为载荷 集度与均布载荷分布长度的乘积,作用点在均布 载荷的中点。
二、刚体 –在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变形的物体。 –刚体是静力学中对物体进行分析所简化的力学模型, 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三、力系 –若干个力组成的系统称为力系。若一个力和一个力系 等效,则这个力就称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 力就称为力系的分力; –将一个复杂力系简化为一个简单力系或一个力的过程, 称为力系的简化。
二力构件
只有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 衡的物体
作用在二力构件上的两个力,它们必定通过两个力 作用点的连线,而与形状无关,且等值、反向
A
FAB
A
思考:AB、CD 是二力杆吗?
B
C
D
B F BA
G
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一个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刚体的原 状态。
力的可传性原理(推论) 作用于刚体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滑移至刚体的任意 点,不改变原力对该刚体的作用效应
牛顿·米[N·m]或千牛·米[kN·m]
2、力矩的计算公式:
M o F Fd
Mo(F):表示力F对力矩中心O点的力矩;F:表示力的大小; d:表示力臂,即为力矩中心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1kN • m =1000 N • m
2、力矩的性质
1、 力F对O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F的大小,同时还与矩心的位 置即力臂d 有关。 2、力F对于任意一点之矩,不会因该力的作用点沿其作用线 移动而改变。 3、力F的大小等于零或者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 零。 3、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某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三、约束与约束反力 1、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1)、自由体:能在空间任意运动不受任何限制的物体。 2)、非自由体:在空间的运动受到某些限制的物体。 2、约束与约束反力 1)、约束的概念: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到周围其它物 体的限制,这种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2)、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作用于被约束物体 上的限制其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力。
M o FR M o F1 M o F2 M o Fn M o F
例1 如下图所示,数值相同的三个力按照不同的方式施加在 同一扳手的A端。若F=200N,试求图示三种情况下力F对o点 的力矩。
解: 在图a中
M o F Fd 200N 200103 m cos300 34.64N m
第二讲:力偶、力的平移定理和约束与约束反力
力偶的实际例子 如下图司机用双手转动方向盘的作用力F和F’
由实例可知,在力偶的作用面内,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 应,涉及到组成力偶两反向平行力的F、力偶臂d、力偶的
转向。
一、力偶 1、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 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2、力偶的表示法 –书面表示 (F,F’),力偶的二力间的垂直 距离d称为力偶臂
1)力是矢量:力是矢量,在下图所示力时,常用一带箭头的线 段来表示力,在书写力时,力矢量用加黑的字母表示,如F、 P、G等等。
图1.1
2)、力在座标轴上的投影 力的投影有正负,力的箭头指向与座标的正向一致为 正;反之为负。若力与正向夹角为α ,则:如图1.2
Fx F cos
Fy F sin
教学难点:三力汇交定理
§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力的定义: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2、力对物体作用效应 外效应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形状发生 改变
内效应
3、力的三要素: 决定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单位: 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力的单位用牛顿(N)和千牛顿 (kN)1kN=1000N。 5、力的表示方法:
公理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线相同,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六、力对点之矩 1、力矩的概念: 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包括力对物体的移动和转动效 应,其中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矩来度量。 –力矩的矩心、力臂 –大小、转向 –正负号规定 规定逆时针转向的力矩为正, 顺时针转向的力矩为负 –量纲单位:
机 械 工 程 基 础 ——工 程 力 学
绪
论
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力学 ? 2、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 ? 3、工程力学的学习方法 ?
1、什么是力学 ?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
什 么 是 力 学
力是使物体改变位移和变形的原因 所阐述的规律带有普遍性,是一门基础科学 直接服务于工程,又是一门技术科学 是各技术工程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 是沟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