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果蝇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
两只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中交,则F1A.雌果蝇中红眼占1/2B.白眼雄果蝇占1/2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6【答案】C【解析】假设Ⅳ号常染色体用A表示,缺失的染色体用O表示,则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OX H X h,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X H、OX h、AX h、OX H,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OX H Y,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X H、OY、AY、OX H,F中有1/4个体死亡,1雌果蝇全为红眼,白眼雄果蝇占1/4,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2。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和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2.1910年5月,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睛的雄蝇。
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实验:将这只白眼雄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姊妹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1)从实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2)根据实验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填“遵循”或“不遵循”)。
请写出判断的最主要依据。
(3)在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提出合理的假设(4)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答案】⑴红眼⑵遵循杂种子一代雌性果蝇交配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⑶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⑷3 5【解析】(1)F1 红眼果蝇之间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供参考)

伴性遗传专题练习(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专练14.【2013广东】(双选)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选AC。
VI是常染色体,设有染色体VI为A,无为a。
则题目就变成:AaXBXb、AaXBY进行杂交,产生的F1眼色:白雄1/4, 红雌1/2,红雄1/4。
白1/4, 红3/4。
所以A正确,B错误。
F1染色体: AA:Aa:aa=1:2:1,其中,aa是VI染色体2条都缺失,致死。
所以只有AA:Aa=1:2,即染色体正常占1/3,缺一条的占2/3。
C选项:染色体正常1/3,红眼3/4,所以是1/4。
正确。
D选项:染色体缺1条2/3,白眼1/4,所以是1/6。
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题型】遗传系谱图1.(2013江苏卷,3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
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个体均不患病。
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答案】(1)不是1、3 常染色体隐性(2)AaBb AABB 或AaBB(AABB 或AABb)5/9【解析】(1)由于Ⅰ1、Ⅰ2正常,而Ⅱ3患病,Ⅰ3、Ⅰ4正常,而Ⅱ6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由于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由于Ⅱ3和Ⅱ4的后代Ⅲ1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是AaBb,Ⅱ3和Ⅱ4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Ⅰ1、Ⅰ2基因型是AABb、AABb,Ⅰ3、Ⅰ4基因型是AaBB、AaBB,则Ⅱ2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Ⅱ5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Ⅱ2与Ⅱ5婚配,后代不携带致病基因(AABB)的概率是4/9,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9。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女性患色盲,其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A.祖母B.外祖母C.祖父D.外祖父【答案】C【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而父子之间的传递是Y染色体,因此该女患者父亲的致病基因来自祖母,不可能来自祖父,故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色觉正常. 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男孩B.祖母----→父亲----→男孩C.外祖父----→母亲----→男孩D.外祖母----→母亲----→男孩【答案】D【解析】由于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又因为其母亲正常,所以母亲是携带者;男孩的外祖父母都正常,则母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外祖母,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 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 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其中相关的基因为 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 X A X aD.若正、反交的 F 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 1∶1∶1∶1【答案】BD【解析】正反交实验可以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若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相同,若在性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同,故A正确;根据题意,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B错误;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只有暗红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 A Y)∶2(X A X A、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F1雌性为暗红眼(X A X a),X A X a)∶1(X a Y)。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2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微专题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应用1.(多选)番茄的花色、果色和叶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B.控制花色、叶型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控制果色、叶型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Aa∶aa=2∶1B.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基因频率A∶a=1∶1C.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了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为2∶1D.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3.(多选)甘蓝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的花色性状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 和a、B和b、C和c)控制。
当有两个A基因时开白花,只有一个A基因时开乳白花,三对基因均为隐性时开金黄花,其余情况开黄花。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稳定遗传且为纯合子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B.乳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可能出现4种花色C.基因型AaBbDd的植株测交,后代中黄花占3/83D.基因型Aa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中黄花占1/44.(2021·全国乙卷,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
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
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5.某研究所将拟南芥的三种耐盐基因S1、S2、S3(分别用表示)导入玉米,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植株(三种基因都存在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答案】D【解析】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家族中的男性如果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是患者,故弟弟的致病基因一定不可能来自于男性亲属。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B.1/2C.1/4D.1/8【答案】B【解析】根据题可知该血病儿子致病来自其母亲,因此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 H X h、X H Y,而所生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可能有:1/2X H X h.1/2X H X H,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C【解析】含X的配子数和含Y的配子数比例不是1:1,故A错误。
XY型性别决定生物中,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故B错误。
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是1:1,故C正确。
有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死亡(注:NN、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下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
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2种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C.若F1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D.若F1【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雌性:雄性=2:1,因此该果蝇的个体中雄性一半致死,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雌性亲本是杂合子,杂交后的基因型有四种,比例是1:1:1:1,其中一种雄性基因型致死,因此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故A正确,B错;如果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NXN或 XNXn,XNXN 没有致死,致死基因应该是n,故C正确;如果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是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致死基因是N,故D正确。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父亲患病,女儿也一定患病,那么该病的致病基因是()A.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常染色体隐性基因C.X染色体隐性基因D.X染色体显性基因【答案】D【解析】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故AB均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患者的父子都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故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若女性患色盲,其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A.祖母B.外祖母C.祖父D.外祖父【答案】C【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而父子之间的传递是Y染色体,因此该女患者父亲的致病基因来自祖母,不可能来自祖父,故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B)与红绿色盲(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但这对夫妇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 AaX B Y × AAX B X bB. AaX b Y × AaX B X bC. AaX B Y × AaX B X BD. AaX B Y × AaX B X b【答案】D【解析】这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则这对夫妇都携带白化病基因,又因为妻子的父亲是色盲患者,则妻子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求出:AaX B Y ×AaX B X b,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个体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专题复习——遗传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填空题专项训练(有答案).doc

遗传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填空题专项训练11、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其中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牛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
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i中雄牛全为有角,雌牛全为无角;Fi中的雌雄牛自由交配,比的雄牛中有角:无角=3: 1,雌牛中有角:无角=1: 3•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 (填“常”或“X”)染色体上;这对相对性状中_ (填“有角”或“无角”)为显性性状。
(2)比中有角雄牛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 ,有角雌牛的基因型为________ o(3)若用比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码中有角牛的概率为―(4)若带有D基因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比中雄牛的有角:无角= _______________ o2、己知小麦颖的颜色受两对基因控制,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基因,且只要B基因存在,Y基因控制的性状被抑制,小麦的颖就表现为黑颖。
请分析回答:(1)某黑颖品种与某黄颖品种杂交得到儿,Fi自交产生的比中,黑颖:黄颖:白颖=12:3: lo据此分析,黑颖品种的基因型最多有—__种,该亲本黑颖品种的基因型是(2)在上述杂交所得的已中,杂合黄颖个体,在全部非黑颖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
巳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这两对基因B (b)与Y (y)存在于—_对同源染色体上。
(3)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
3、果蝇的体色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属常染色体遗传;体毛有直毛和分叉毛(基因用B、b 表示),在一封闭饲养繁殖直毛果蝇的环境中,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一只分叉毛雄果蝇。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分叉毛果蝇的遗传特性,做了以下实验:(1)让这只分叉毛雄果蝇与直毛雌果蝇交配,结果比全是直毛果蝇,说明显性性状是―(2)再让Fi直毛果蝇雌雄交配,如果已中直毛和分叉毛果蝇数量比约为_____________ ,而且_______________ ,则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现有一只纯合灰身分叉毛雌果蝇,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该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_ (可见, 不可见)。
【强化训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强化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1.(2016・江苏卷)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0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0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2.(2016・湖南省十校联考)某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组二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B.组五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C.组二和组五的片基因型可能相同D.这一对相对性状最多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2016・山东省潍坊市统考)鸡的雄羽与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母鸡只能表现为母羽,公鸡既可以是雄羽也可以是母羽。
现用两只母羽鸡杂交,F1公鸡中母羽:雄羽=3:1。
让F1母羽鸡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雄羽鸡的比例为()A.1/8B.1/12C.1/16D.1/244.(2016・江西省模拟考试)果蝇的黑背对彩背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背纯合子致死;红腹对黑腹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一只彩背红腹雄蝇和一只黑背黑腹雌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A.彩背红腹雄蝇占1/4B.黑背黑腹雌蝇占1/4C.雄蝇中红腹和黑腹各占1/2D.雌蝇中黑背和彩背各占1/25.(2016・河南省洛阳市统考)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完整版)伴性遗传经典试题附解析

1、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型(♀ ZW,♂ZZ)。
曾有人发现少许雌火鸡 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能够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断,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 WW后代的胚胎不能够存活)。
若该推断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率是看()A. 雌:雄 =1:1B. 雌:雄 =1:2C.雌:雄 =3:1D. 雌:雄 =4:12、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果蝇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还可以正常生计和生殖,缺失 2 条则胚胎致死。
一对都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F1中()A. 白眼雄果占 1/3B. 红眼雌果蝇占 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D.缺失 1 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3、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 位于 X 染色体上。
已知没有 X 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
若是褐色的雌兔 ( 性染色体组成为 XO)与正常灰色(t) 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率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3 2A. 4 与 1∶1B. 3与 2∶11 1C.2与 1∶2D. 3与 1∶14、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以下表达错误的是 ()A.位于Ⅰ段和Ⅱ段上的基因都有其等位基因B.位于Ⅰ段上的基因的遗传属于伴Y 染色体遗传C.位于Ⅱ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也属于伴性遗传D.位于Ⅲ段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以下列图的家族中一般不会出现的遗传病是()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④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⑤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①④B.②④C.③⑤D.①②6、一对夫妇生一对“龙凤胎”,一男孩一女孩,女孩是红绿色盲,男孩色觉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A. X b Y、X B X B B.X B Y、 X B X bC. X B Y、X b X b D.X b Y、 X B X b7、果蝇白眼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
孟德尔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习题集(含答案和解析))

遗传部分好题、难题1.对图1中l一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个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A.图2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9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2.如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B.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2C.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由图判断图乙可能发生染色体的易位,但两植株基因型相同3.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 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 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D. 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4.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个数()①雕鸮存在绿色纯合致死现象②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③F2中的绿色无纹和绿色条纹杂交,子代中绿色无纹占4/9④亲代的黄色无纹是纯合子.A、1个B、2个C、3个D、4个5..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高考题答案

答案B解析设抗病基因为A,感病为a,无芒为B ,则有芒为b。
依题意,亲本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1/4AAbb,1/4aabb,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F3中感病植株为1/2×1/4(Aabb自交得1/4 aabb)+1/4(aabb)=3/8。
故选B。
答案A解析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aabb产生的配子是ab,又因为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l,由此可见亲本基因型应为AABb。
答案D解析A中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为实现亲本杂交,应在开花前去雄;B研究花的构造必须研究雌雄蕊的发育程度C中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D是正确的。
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
后代表现型为2x2x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2=1/8。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4=1/32。
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x1/2x1/2=1/16。
答案 B解析假设红花显性基因为R,白花隐性为r, F1全为红花Rr,F1自交,所得F2红花的基因型为1/3RR,2/3Rr,去掉白花,F2红花自交出现白花的比例为2/3﹡1/4=1/6。
答案 A解析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根据自由组合的分析思路应拆分为四个分离规律,Aa、BB、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为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答案 C解析豌豆为雌雄同株,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自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人工杂交,在花蕾期人工去雄。
答案 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也就是颜色主要与R 的多少有关,F2中的R有4、3、2、1和0五种情况,对应有五种表现型。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6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含答案

专题突破练6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人类遗传病)一、单项选择题1.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存在自交不亲和的现象,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
S基因分为S1、S2、S3等15种,如果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而完成受精,如下图所示。
研究发现,S基因包含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因子的两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S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S基因的种类多,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C.S基因在雌蕊和花粉管中表达的蛋白质不同D.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间行种植,子代基因型为S1S3的个体占1/32.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淡化色素的作用)。
现用两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色∶粉色∶白色=3∶6∶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用于人工杂交的两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C.红花植株的自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色∶白色=3∶1D.BB和Bb淡化色素的程度不同,基因型为_ _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3.(2021全国甲卷)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果蝇M为红眼杂合子雌蝇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子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子4.(2023全国乙卷)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解析)

高中生物2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某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该种植物的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红花纯系(甲、乙、丙)分别与白花纯系杂交,其子一代都开红花,子二代都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
下列描述正确是( )A.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5对等位基因控制B.只有当每对基因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C.让甲和乙杂交,其子二代开白花概率的最大值是1/64D.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1.答案 D 由分析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说明只有纯隐性个体才会表现为白花;甲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5∶1时,说明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63∶1时,说明子一代有3对基因是杂合的;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4 095∶1也就是(1/4)6=1/4 096时,说明子一代有6对基因是杂合的,A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就会表现为红色,B错误。
让甲和乙杂交,如果两个体的显性基因均不同,由以上分析可知,则不同的显性基因有2+3=5(对),则子二代开白花的概率的最大值是(1/4)5=1/1 024,如果有相同的显性基因,则没有开白花的个体,C错误。
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D正确。
2.(2020山东威海一模)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1 / 13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F1,F1毛色呈白色。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练习题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练习题1. 题目解析伴性遗传是指一个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体上)与另一个特定表型有关联,因此它们常常一起遗传给后代。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的理解。
2. 遗传规律之伴性遗传简介伴性遗传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色盲,这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一个缺陷基因导致的。
在雌性中,由于有两个X染色体,通常会有一个正常的基因可以掩盖另一个缺陷基因的表达。
然而,在雄性中,只有一个X 染色体,所以当这个染色体上的缺陷基因存在时,雄性就会表现出色盲。
3. 练习题一若一个女性是色盲患者(X^nX^n),则她的父母分别是什么基因型?她的子女有哪些可能的基因型和表型?解析:女性的基因型为X^nX^n。
由于女性具有两个X染色体,她的父亲必须是色盲患者(X^nY),而母亲则是携带有正常基因和缺陷基因的非色盲个体(X^NX^n)。
对于子女来说,女儿会从母亲那里获得一个X染色体,所以她们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X^NX^n和X^nX^n。
而对于儿子来说,他们会继承到母亲的X染色体,并从父亲那里继承到Y染色体,所以他们只有一种可能的基因型:X^NY。
在这种情况下,女儿中有50%的机会成为色盲患者(X^nX^n),而儿子中有50%的机会成为色盲患者(X^nY)。
4. 练习题二假设一个男性是色盲患者(X^nY),而他的妻子是非色盲的(X^NX^N),请计算他们的子女中色盲和非色盲的概率。
解析:对于这对夫妻来说,他们的基因型分别是X^nY和X^NX^N。
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女性是携带者,男性才是真正表现出色盲的人。
对于子女来说,女儿会从父亲那里获得一个X染色体,从母亲那里获得另一个X染色体,所以她们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X^NX^n和X^NX^N。
而对于儿子来说,他们会继承到父亲的X染色体,并从母亲那里继承到一个X染色体或者从父亲那里继承到Y染色体,所以他们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X^NY和X^nY。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女儿中有0%的机会成为色盲患者(X^NX^n);儿子中有50%的机会成为色盲患者(X^nY),50%的机会是非色盲(X^NY)。
高考生物选择题提速练:(5)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若Ⅰ1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为
2 3
,
该病在某地区男性中发病率为215,则 a 的基因频率为15,A 的基因频率为
45,则表现正常的男性为携带者 Aa 的概率为2×245××4515×+15452=13,Ⅱ3 与本地
一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为23×13×14=118,B 正确;
得知,该病在某地区男性中的发病率为
1 25
,但目前该病对人们的生活及
生殖能力没有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23456
A.若Ⅰ1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理论上该病在该 地区女性中的患病率是6215
B.若Ⅰ1 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Ⅱ3 与本地一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所生男孩中 患病的概率为118
√C.若Ⅱ2 是一个 XYY 患者,但不影响生育,则他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一个性
123456
A.Ⅱ5的甲病基因和Ⅱ7的乙病的致病基因均来自Ⅰ1和Ⅰ2 B.图三中的条带①②③④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a、B、b C.Ⅱ7、Ⅱ9、Ⅱ10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Y、AAXBXB
√D.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123456
Ⅱ5的甲病基因来自Ⅰ1和Ⅰ2,Ⅱ7的乙病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A错误; Ⅱ5和Ⅱ9都患甲病,其基因型为aa,因此Ⅰ3、Ⅰ4的基因型都为Aa,在图三中 根据Ⅰ3、Ⅰ4、Ⅱ5的条带①和条带②特点,可以推测条带①、条带②分别表 示A、a基因;再分析条带③和条带④的特点,Ⅰ4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XBY, 推知条带③、条带④分别表示b、B基因;故图三中的条带①②③④对应的基 因分别是A、a、b、B,B错误; Ⅱ7、Ⅱ9、Ⅱ10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Y、AAXBXB,C错误。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附答案及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附答案及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6分,共60分)1.(上海卷)在一个成员血型各不相同的家庭中,妻子是A型血,她的红细胞能被丈夫和儿子的血清凝集,则丈夫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是()A.B型,I B I B B.B型,I B iC.AB型,I A I B D.O型,ii2.(潍坊高三期末)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3.(安庆三模)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下表为三组不同类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红花C.白花与红花植株杂交的后代中,既没有红花也没有白花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或红花植株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4.(天水九中高考预测)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设眼色基因用A、a表示,翅型基因用B、b表示),右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
分析图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右图所示基因型即为表中红眼雄蝇基因型C.右图中Ⅱ、Ⅲ、Ⅳ、X或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D.若右图果蝇产生了含Y B的配子,则说明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5.(西安高三年级期末检测)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下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兔的体色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对F1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3种,比例为1∶1∶2C.F2灰色家兔中基因型有3种D.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1/46.(南京、盐城三模)如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Ⅱ3的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2和Ⅰ1B.Ⅲ5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Ⅲ8的基因型有四种可能C.若Ⅲ4与Ⅲ6结婚,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D.若Ⅲ3与Ⅲ7结婚,则后代不会出现患病的孩子7.(郑州高三质检)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形,雌性均为非芦花形。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
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 H X h,Ⅳ-1的基因型是X H X H或X H X hC.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D.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答案】D【解析】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是血友病患者,则其基因型是X h Y,根据Ⅲ-3的外祖父是血友病患者可以推知,其母亲Ⅱ-5的基因型是X H X h,则Ⅲ-3的基因型是1/2X H X h、1/2X H X H,则其女儿Ⅳ-1的基因型是X H X h;Ⅳ-2性染色体异常可能是Ⅲ-2在形成配子时XY没有分开,也可能是Ⅲ-3在形成配子时X H、X h或X H、X H没有分开;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1/2=1/4;Ⅳ-1的基因型是X H X h,与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 H Y)婚配,后代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判断及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2.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l三体综合症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
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
请问:(1)双亲中哪一位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未发生正常分离? 。
(2)能否用显微镜检测出21三体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该生物的某个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Bb,则丢失的基因是,原因可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17.0分)1.鼠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基因B、b控制),两只黑鼠交配,生了3只棕鼠和1只黑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棕色为显性性状B. 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4C. 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D. 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则应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2.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 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3.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 F2的表现型比为3:1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 F2的基因型比为1:2:1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 RrMm、RrmmB. RrMm、RRmmC. RRMm、RrmmD. RRMM、RRmm5.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3: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A. 13:2:1B. 49:14:1C. 1:2:1D. 9:6:16.某种鼠中,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A. 2:1B. 3:1:1C. 4:2:2:1D. 9:3:3:17. 已知A 与a 、B 与b 、C 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 、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占的比例为116B. 表现型有4种,AaBbCc 个体占的比例为116C. 表现型有4种,aaBbcc 个体占的比例为116D.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占的比例为188. 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连续自交3次,其子代中aa 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8 B. 78 C. 716 D. 38 9. 已知基因ABC 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 ,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 ,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 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A. 18 38B. 116 38C. 116 316D. 18 316 10.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A. 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 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 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 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11. 人类的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如表所示。
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
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秃顶的概率和秃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A. 14;38B. 14;34C. 18;38D. 18;3412.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 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13.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 “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和d)”属于推理内容D. 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14.某县城有20000人,男女比例为1∶1,女性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有1600人,求人群中一正常女性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A. 3/16B. 3/25C. 4/25D. 1/715.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16.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 1/2B. 1/ 8C. 3/8D. 1/417.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 364B. 564C. 1264D. 1564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8.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9.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
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____________遗传;乙病属于____________遗传。
(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Ⅰ-2产生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20.玉米的早熟和晚熟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
纯合的两亲本杂交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1)玉米的________是显性性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实验2早熟和晚熟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从实验2的F2中取一早熟植株M,将早熟植株M与晚熟植株杂交,若后代早熟︰晚熟=1︰1,则早熟植株M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确定显隐性方法:①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
2.由题意可知,后代同时出现棕色和黑色,说明黑色为显性,亲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为Bb。
A.亲本只有黑色一种表现型,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棕色为隐性性状,A错误;B.亲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为Bb,因此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B错误;3C.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即用测交法,C正确;D.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可能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也可能是其它情况,D错误。
故选C。
2.答案:B解析:解: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是实验结果,A错误;B、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根据实验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B正确;C、F1产生雌雄配子数目不相等,雄配子数目多,C错误;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1:1:1,属于利用假说进行演绎推理,D错误。
故选:B。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意义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A.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 错误;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