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锦州9_3油田注聚动态分析及优化调整技术研究
含聚污水对驱油效率影响试验评价
与 天 然 气 化 工
CHEM I CAL ENGI NEERl NG l & GAS 0F O L
含 聚 污水 对 驱 油 效 率 影 响试 验 评 价
杨 青 唐 洪 明 张旭 阳 高 建 崇。 刘 鹏
(.西南石 油 大学资 源与环 境 学院 2 1 .西南石 油 大学“ 气藏地 质及 开发 工程’ 家重 点 实验 室) 油 ’ 国 ( .中 国海洋石 油天 津分公 司) 3
第4 卷 第6 0 期
含 聚污水 对 驱油 效率 影 响试验 评价
聚污水 对 ( ) 的岩 芯 以 0 2mL mi 5中 . / n的速 度 恒 速
部转 为 注聚 , 在大 幅 度 提 高驱 油效 率 和 波 及 体 积 的 同时 , 面临部 分 油井 过早 见 聚 、 出聚 合物 浓度偏 也 产 高 的现象 。锦 州 9 —3油 田注 聚受 益 井 产 出 污 水所
摘 要 研 究显 示聚合 物 注入 地层后 , 经受各 种 因素 的长期作 用 , 出后 其结 构和性 能较 注入 产 前 都有很 大变化 。本试验 以渤海锦 州 9 —3油田 注聚 受益 井 W7 —4产 出含 聚 污 水为例 , 综合 分 在
析 储层 地质 特征 、 用环境扫 描 电镜 观 察产 出聚合 物的 分子形 貌等 基础上 , 量评价 了不 同产 出聚 利 定
D0I 0 3 6 /.s n 1 0 一 a 2 . 0 1 0 . 1 :1 . 9 9 j is . 0 7 4 6 2 1 . 6 O 5
海上油田调剖效果评价研究
海上油田调剖效果评价研究
刘歆;郑浩;程大勇;周凤军;王刚;潘玲黎
【摘要】目前海上油田调剖措施效果评价只注重增油降水的分析,而忽略注水井、采油井以及区块整体其他开采特征的变化。从注水井、采油井、区块三方面入手,对各特征指标进行细分,建立起科学的调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渤海锦州9-3油田实施调剖的某井区进行综合评价。%Recently,attention is generally paid to the analysis on the increase of oil production and the decrease of water cut,as well as the changes of the oil wells and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wide by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file control measures in offshore field.Therefore,in order to have a full and systematic evaluation profile measure effect and have a reasonable and objective analysis on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file measure,the paper divides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of the water injection well,producing well and block in details.What's more,a scientific system of evaluation on profile effect is set up in the paper,by whic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profiled block in Bohai Jinzhou9-3 oilfield is made.
锦州9-3油田海域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资 助 项 目 : 海 石 油 平 台及 邻 近 海 域 环 境 污 染 实 时 监 控 预 警 及 应 急 支 持 技 术 研 究 与 示 范 (0 8 5 1 ) 我 国 近 海 海 洋 综 合 调 查 与 评 价 专 项 渤 20003 ;
(O 9 8一 O 2一 O — 0 ) 2 1
作者简介 : 芳(95 )女, 卢 1 8 一 , 河北 省 邯郸 市人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为 海 洋 生 态 环 境 。E mals ya g O S y ho c r.n 硕 研 - i k [n 2 O @ a o.o c : n *通 信 作 者 : 永 刚 ( 9 5 ) 男 , 林 省 伊 通 县 人 , 授 、 士 生 导 师 , 究 方 向 海 洋 环 境 地 质 。E maly n gn ( u .d . n 贾 1 6一 , 吉 教 博 研 - i o g ag ̄o ceu c :
第 3 2卷
第 1期
海
洋
学
报
V o1 2。 No.1 .3
21 0 0年 1月
ACTA oCEAN0LOGI CA I CA S NI
J n a y2 1 a u r 0 0
锦 州 93油 田海 域 环 境 现 状及 其评 价 —
卢 芳 ”,高 振 会。 ,贾永 刚1 ,杨 东 方。 , 2
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阶段注采特征研究
第36卷 第6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V o l.36N o.6 2018年12月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a n x i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D e c.2018
* 文章编号:2096-398X(2018)06-0098-05
渤海稠油油田聚合物驱阶段注采特征研究
敖文君1,阚 亮1,田津杰1,王成胜1,2,陈 斌1,吴雅丽1,吴彬彬1
(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2.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8)
摘 要:渤海某一油田为普通稠油油田,在注聚过程中出现了产液下降过快,含水率高,产能释
放困难等问题,本文利用室内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根据目标油田的油
藏特征,研究了在直接注聚,含水率分别为42%㊁58%以及75%时转聚时机下,聚合物驱过程
中的含水率㊁产液指数以及采油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适合目标油田最佳的开采方式.结
果表明:四个注聚阶段的最终采收率分别为61.75%㊁59.24%㊁57.12%㊁56.44%,注聚越早采
收率越高,且最低含水率值越小,水驱不同时刻转聚驱后,产液指数均下降,但注聚时机越晚,
产液指数降低范围越大,且产液指数上升越晚,提早注聚,有利于降低注聚过程中产液下降过
快的问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聚后,原油在油层内富集形成油墙,向边井㊁角井运移,使生产
压差增大,产液指数降低.通过对比不同聚合注入方式,表明聚合物梯次降浓度注入,其最终的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关键技术研究与矿场试验
效果评价等方面开展 了系统攻关 , 初步形成来自百度文库了海上 油 田聚合 物驱 油技 术 体 系 , 渤 海 油 田进行 了不 同 在 规 模 的现 场试 验 , 并取 得 了 明显 的增 油降水 效 果 。
2 海上稠油聚合 物驱提高 采收 率的难点 与挑 战
聚合 物 驱提 高采 收 率方 法 的原 理是 在注 入水 中
2 中国工程科 学 8
陆地 油 田差异 性很 大 ( 表 1 , 表 1可 以看 出 , 见 )从 与 国 内外 注 聚油 田相 比 , 上 油 田的 主要差 异在 于 : 海 井
2 海上 平 台空 间狭 小 : 合 物 注入 装 置 所 占面 ) 聚
距大、 油层厚 、 矿化度高 、 二价 阳离子含量高、 反九点 井网、 缺乏淡水 、 工程条件受限、 海上投人大等 , 这将 导致海上油 田实施化学驱提 高采 收率技术 难度大 增 。 因此 , 于海 上油 田化 学驱 而 言 , 挑 战包 括 以 对 其
矿场试验表 明聚合物驱可大幅度提高渤海稠油采收 率, 但迫切需要 攻克海上 油 田聚合 物驱关键 技术。 中海油 在 国家 “6 ” 划 和 国家 重 大 专 项 等项 目的 83 计 支持下 , 历经近 1 , 0年 在驱替液技术 、 平台聚合物配
注 技术 、 上 稠油 含 聚 采 出 液 处 理技 术 和早 期 注 聚 海
jz9-3项目双层保温管铺设工艺
- 45 -
第1期
JZ9-3项目双层保温管铺设工艺
郭晓明,孟祥伟,赵福臣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1)
[摘 要] 随着世界各国对油气资源的日益重视,海底管道在石油生产运输中愈发重要。本文结合JZ9-3项目,系统介绍了浅水海管铺设及搬管工艺,可为今后浅水海底管道铺设及搬管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 海上油田;海管铺设工艺;搬管;弃管
作者简介:郭晓明(1985—),男,河南郑州人,本科,中级工程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1 工程概况
锦州9-3油田发现于1988年,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西北距葫芦岛市约53km ,距海岸最近距离15km ,距锦州20-2凝析气田约22km ,沿海平均水深约6.5~10.5m 。
锦州9-3油田位于渤海北部海域辽东湾,油田主体区自1999年10月投产以来,先后经历了无水采油阶段、低含水采油阶段、中含水采油阶段和高含水采油阶段。截止2007年底油田综合含水率达72.7%,油田采出程度只有12.7%。根据地质油藏研究,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分布在油田厚度大的
构造高部位及油田边部井网不完善区,储量动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自2010年起,油田工艺处理系统持续出现处理量超出其本身处理能力的现象,且超出情况逐年加剧,将给油田生产带来巨大挑战。
主要工程量如下:新建1条14″/18″、2.497k m 从锦州9-3W H P C 平台到锦州9-3C E P D 平台的双层混输管线,内管规格:Φ355.6m m ×15.9m m ,外管规格:Φ457mm ×17.5mm
锦州9-3油田油藏工程说明
锦州9-3油田油藏工程说明
1 概况
锦州9—3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东经121°24′—121°36′,北纬40°38′—40°42′。西距锦西市53km,南距锦州20—2凝析油气田22km,油田范围水深7.8m。
锦州9—3构造隶属辽东湾拗陷辽西低凸起的北部,位于辽西凹陷的北洼与陆地西部凹陷清水沟洼陷之间,处于非常有利的含油、气构造带内。
1988年8月,在锦州9—3构造上钻第一口预探井—锦州9—3—1井,于东营组下段经DST钻杆地层测试获折算日产原油184m^3(11.113mm油嘴)。同年又钻锦州9—3—3,锦州9—3—2和锦州9—3—4三口评价井。1989年钻锦州9—3—5井。以上五口井除锦州9—3—3井,其余井均钻遇油、气层。自此发现了锦州9—3油田。
2 构造特征
锦州9—3构造是一个北东向展布的狭长半背斜构造。西北侧以一条北东向的正断层为界,东南方向逐渐向洼陷过渡,构造倾角约10°。构造长17km,宽2.5km,圈闭面积36km^2,幅度210m。
西北侧主断层是锦州9—3构造的边界断层,该断层形成于中生代,活动于新生代,对锦州9—3构造的产生,演化以及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构造南部有一条与主断层大致相平行的长约10km的次级边界断层。以锦州9—3—3和锦州9—3—5两井之间的北西向断层为界,可将整个构造分成东西两部分。西侧为构造(油田)主体,面积32.5km^2,构造完整;东侧为复杂断块区,面积仅3.5km^2,被4条小型正断层分割为5个小断块。
3 储层特征
锦州9—3油田井壁稳定性研究分析
数 ,无 量 纲 ; 仃
g/ c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分 别 为地 应 力最 大水 平 、最 小 水 平 主 地 应 力 ;
、
用地震 资料 预测地层 孔隙压 力方法
!
;
内摩擦角;度;C ,岩石粘聚力 ,MP a ;
从 速度 谱解 释得 到叠 加速度 ,把 叠加速 度转 换为 均方 根速 度 ,再 用D I X公 式计 算地震 层速 度 ,也有 的地 震资料 可 以直 接给 出地震 层速
摘
要 :在 油气钻探过程 中,地层压力预测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基 础工作 。精确 的地层 压力预测 能够为钻 井液 密度选择、钻井参数优化和 井身结
构设 计提供 科学依 据。根 据J z 9 — 3油 田综合调整项 目周边 已钻 井的测井资料 、录井资料 ,结合地质和钻井资料 ,确 定J z 9 — 3油 田综合调整项 目的地层 孔 隙压 力纵 向剖面。通过邻近 已钻井的现 场地破试验数据处理 ,结合测井资料 处理 ,做 出J Z 9 — 3油 田综合调 整项 目地层破 裂压 力及坍塌压力的剖 面。利 用周边已钻 井的钻完井资料 ,结合 J Z 9 - 3油田综合调 整项 目三个地层压力剖 面分布规律 ,确定出J Z9 - 3油田综合调整项 目安全钻 井液密度 窗口范围。 关键词 :地层压力 钻井液 密度 计算模型
锦州9-3油田CEPD平台万吨级组块极浅水海域浮托安装技术
海上注聚油田历史拟合方法
( 原始单 井含水拟合 a)
从原始模拟曲线上可以看 出, 23 E — 在调剖受效
之前水驱拟合效果并不好 : 初期偏高 , 前期偏低 , 调
剖受效后模拟曲线与历史 曲线呈交叉状。通过调整
传导率拟合好水驱之后发现 , 模拟 曲线的调剖受效
【】 韩大 匡 , 3 陈钦 雷. 油藏 数值模 拟基础 【 . M】 北京 : 油工业 出版 石
社 , 0 1 64 2 0 : -5
【】 刘玉 章 , 合 , 士义 等. 4 刘 袁 聚合 物驱 提高 采 收率 技术 [ . M】 北
京: 石油 工业出版社 , 0 6 12 16 20 : 0 - 2
分析 W6 5 — 的产液剖面资料和 日产情况可 以看 出 ,0 0 W6 5 20 年 — 在第一 、 、 、 二 三 五油组产水都很 少, 日 而 产情况中4 层产水过高 , 5 所以给W6 5 — 产水
图 1W65 . 原始和调整 相渗 曲线后 的单井 含水拟合对 比
1 调 整 油水 界 面 . 2
油 气 地 球 物 理
21 年 1 月 01 0
( )原始单井含 水拟合 a
( )调整油水界 面后单井含水拟合 b
图 2 W56 . 原始和调整油 水界面后 的单 井含水拟合对 比
油田油藏动态分析与调整方案设计
油田油藏动态分析与调整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21T07:43:20.424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2期作者:顾俊颖卢刚田新建瞿加元李晓龙
[导读] 自然界的油藏在其地质结构、储集层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驱动能量与驱动类型等许多方面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别对油田开发方式的选择,对开发效果和采收率都有巨大影响。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哈得采油气管理区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自然界的油藏在其地质结构、储集层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驱动能量与驱动类型等许多方面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别对油田开发方式的选择,对开发效果和采收率都有巨大影响。基于勘探找油的目的,曾对油藏进行过以圈闭为主要依据的分类。这种分类有利于找油勘探,但对开发却难有帮助,因为即使圈闭条件完全一样的油藏,其储集层性质、流体性质或驱动能量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开发方式和开发效果都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基于开发的目的,有必要对油藏进行展不其开发地质特征的开发分类,用以指导油藏开发工作。
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特征的油藏单元,进行油藏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从技术、管理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为提升已开发油藏开发水平和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已开发油藏;分类治理;效益挖潜;油藏管理
一、引言
油藏经过长期开发,整体上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进一步挖潜难度大。大庆萨杏喇油田是双高油田的典型代表,综合含水高达93.9%,地质储量采出程度48.15%,可采储量采出程度90.6%,处于“双特高”开发阶段。油藏储层物性差,储存的天然资源较少,且开采的难度较大。这些油藏主要集中在长庆、大庆、吉林和新疆4个油田,开发对象以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为主,单井产量低,经过多年采,剩余油分布复杂,稳产难度大,面临“多井低产”的局面,油田开发效益面临挑战。
锦州9—3油田储层粘土稳定剂的研究与应用
分 散 运 移 的 目 的
所 合 成 的 HE S为 微 黄 色 粘 稠 液 体 ,p H=8 ,在 丙 酮 、 乙 醇 中 可 析 出 , 干 燥 后 为 白 色 固 体 ,吸 湿 性 较 强 ,水 溶 性 好 ,特 性 粘 数 2 / , 阳 离 子 度 6 。 5 mlg 5
田 岩 心 粉 具 有 很 好 的稳 定 效 果 。
2 HE ) S最 佳 使 用 浓 度 的 确 定 试 验 评 价 了 不 同 浓 度 HE S对 岩 心 表 2 I l ES浓 度 优 化 试 验 数 据 表 粉 的 防 膨 率 ,结 果 见 表 2 。从 表 2可 以 看 出 ,HE S浓 度 在 1 0 ~5 0 . .
来自百度文库
锦 州 9—3油 田储 层 粘 土 稳 定 剂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张 勇 ,杨 寨 ,沈 燕 来 ( 中海石油 ( N)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c p 天津 305) 042
[ 要 ] 从 锦 州 9—3油 田 储 昙特 点 出发 . 合 成 了 既 能 抑 制 粘 土 膨 胀 又 能 控 制 微 粒 运 移 的 粘 土 稳 定 剂 HE 。 摘 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锦州9—3油田二元复合体系研究
实 验用 油 为锦 州 9— 3油 田脱 水 原 油 , 密度 为
0 9 80g c . 1 / m 。实验 用水 为锦 州 9— 3地 层水 。表 面活性 剂是 以绥 中 3 6~1减 压 馏分 油 为 原 料合 成
收稿 E期 : 10 1 ; t 2 0 6 7 改回 日期 : 1 10 0 2 011 0 基金项 目: 中海油科研项 目“ 海上油 田二元复合驱( P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C K FJ C O 4 2 0 ) s) ( / J F O — 0 8 D O 作者简介 : 王京博 (9 1 ) 男 , 1 7 一 , 高级工程师 , 9 年毕业于 中国石油大学( 1 4 9 北京) 石油工程 专业,0 2年毕业 于中国石油大学油气 田开发工程专业 , 20 获硕 士学位 , 现从事提 高采收率研究工作 参加该研究 的人员还有 : 易飞 、 王成胜。
的 减 二 线 石 油 磺 酸 盐 ; 验 用 聚 合 物 为 法 国 产 实
S F 6 0 分 子质量 为 25 0×1 N 3 4 D, 0 0。
1 3 实验方 法 .
果 ¨ 4。作 为复 合驱体 系 中的活 性剂 , 满足 低界 I 应 面张力 、 吸附量 、 低 良好 的配 伍 性才 能 达 到 提 高采 收率 的 目的 。石 油 磺 酸 盐 是 一种 以石 油 馏 分 油为原 料合成 的用途广 泛 的阴离 子型表 面活 性剂 , 用 作驱 油剂具 有 界 面 活性 强 、 与原 油 配伍 性 好 、 水
锦州9-3油田CEPD平台冰激振动数值模拟
平 台管线 的 断裂 。 该 文针 对锦州 9 — 3油 田 C E P D平 台进行 研究 。锦州 9 - 3油 田位 于渤海辽 东 湾北部海 域 , 平均 水深 约 6 . 5
第 3 O卷 第 4期 2 0 1 5年 O 8月
中 国 海 洋 平 台
CH I NA 0FFSH 0 RE PLA TF0RM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5 0 0 ( 2 0 1 5 ) 0 4 - 0 0 7 6 — 0 6
锦州 9 — 3油 田 C E P D 平 台冰 激振 动数 值模 拟
.
,
振特性、 平 台冰 激 振 动 响 应 及 结 构 强 度 , 并 根 据 不 同 的 甲板 位 置进 行 了人 员舒 适 度检 验 。 分析 结 果 可 为 我 国渤 海 浅 水 重 冰 区类似 平 台 结 构 的 冰 激振 动 分析 提 供 借 鉴 和 参 考 。
关键 词 :导 管 架 平 台;冰 激 振 动 ; 数 值 模 拟
、
ZH ANG W e i ,H U ANG Ya n 0
( 1 .Of f s h o r e O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Co .,Lt d,Ti a n j i n 3 0 0 4 5 2, C h i n a ;
2 .Ti a n j i n Un i v e r s i t y,Ti a n j i n 3 0 0 4 5 2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i mi n g a t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o f J i n z h o u o i l f i e l d CEP D 9 — 3 p l a t f o r m j a c k e t
锦州9—3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研究
Ab ta t Ai n tt e p ee t d v lp n tts o iz o — 3 oled a ih wae—u tg , sr c : mig a h rsn e eo me tsau fJn h u 9 i il t hg trc t sa e f
Zh ng Ha W a g Hu z , a g S mi Fe g M i Z n e o, n ihiW n hi n, n n, he g Xu, u Xio i Zh a ln
( o a li d E p oa i n e e p n n t u e in i r nh o NO C L d. B h i fe x lr t na d D vl me t s tt ,T a j B a c fC O t , 口 n 3 0 5 ) Oi l o o I i n i 0 4 2
Ho v r h e eo me ta jsme tmes rsatr2 0 o told wae u i n fet ey.I h we e ,t ed v lp n —d t n au e fe 0 4 c n r l trc trs g efci l n t e u e i v
Ev l a i n o h e eo me te f c fJ n h u 9— 3 o lil a u to ft e d v l p n fe to i z o — i ed f
锦州9-3油田群直升机甲板障碍物规避方案调整
解决方案:根据中间审查会议精神,为保证锦州9-3主题曲综合调成工程项目直升机甲板使用不收新建平台影响,保证直升机其将安全,确保新老平台生产的正常进行,经过方案讨论、比对,保证CEPD平台原就位坐标点不变的情况下,将CEPD平台火炬从平台南侧移动至平台北侧,方案示意图图2所示,可以看出CEPD平台已经处于DRPW平台210°起降区以外,新方案不会对直升机起降产生影响。
图2 CEPD平台总体布置调整后直升机甲板及相对位置示意
3.3 WHPC平台位置面临的风险及解决方案
面临风险:WHPC平台对WHPE平台直升机使用情况的影响
新建WHPC平台通过栈桥与已建WHPE平台相连,WHPC平台未设置直升机甲板。根据总体专业平台相对位置图,如图3所示,由于WHPC平台组块上层甲板吊机、修井机等设施已进入WHPE直升机起降210°扇形无障碍起降区,严重影响已建WHPE平台后期直升机安全运行。
锦州9-3油田群直升机甲板障碍物规避方案调整
摘要:伴随海洋石油开发事业的迅猛发展,部分海域内的生产平台越来越密集,本文结合锦州9-3油田群平台相对位置方案,介绍了油田群直升机甲板限制障碍物规避方案,为今后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锦州9-3油田群;直升机甲板;障碍物规避
锦州9-3油田发现于1988年,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东经121°24′~121°37′,北纬40°37′~40°42′。西北距锦西市约53km,距海岸最近距离15km,距离锦州20-2凝析气田约22Km,平均水深约6.5~10.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8217(2010)02-0133-04
渤海锦州9-3油田注聚
动态分析及优化调整技术研究
郑 旭,赵春明,王世民,雷 源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
摘要:渤海锦州9-3油田经过近两年的工业性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目前已经初步见到降水增油的良好效果。借鉴陆地油田注聚区块经验,对聚合物驱试验以来油水井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建立了适合海上油田特点的注聚前期油井见效标准,并对见效井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注聚效果的优化配套措施,为建立海上油田优化注聚模式做出了有益摸索。
关键词: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动态特征;优化技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海上油田出于高效高速开发的需求,在保持注水开发的同时引入并试验开展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渤海绥中36-1油田注聚先导性试验基础上[1],2007年10月锦州9-3油田西区开展了工业性聚合物驱矿场试验,经过近两年的注聚开发,目前注聚效果逐步显现,注聚正由见效前期向明显见效期过渡。及时总结注聚阶段以来油水井注采动态特征、开展注聚优化配套措施研究,对于提高聚合物驱效果并为今后海上油田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锦州9-3油田注聚概况
1.1 聚合物驱适用性分析
适合开展聚合物驱需具备一定的油藏条件,研究表明,油层的非均质性、油层温度、地层水和注入水的矿化度、原油粘度、注入参数和方式等都直接影响聚合物驱效果[2]。经过对比筛选,确定锦州9-3油田西区开展聚合物驱主要基于以下优势:首先,锦州9-3油田地质上以陆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纵向上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发育为主,渗透率变异系数在0.7左右,有利于发挥聚合物驱改善波及体积效果;其次,锦州9-3油田原始地层水矿化度较低,在6400mg/L左右,有利于减少聚合物的吸附及工作粘度的保持,改善油水流度比;第三,锦州9-3油田油层埋藏深度相对较浅,油层温度较低,在油层中不会发生热氧降解,同时有利于保持聚合物化学添加剂性能;第四,锦州9-3油田的地下原油粘度在16~26mPa s左右,处于聚合物驱效果较好的范围内;第五,锦州9-3油田注聚目标区为断层控制的层状构造油藏,不带气顶,边水能量较弱,对注聚影响较小。
1.2 注聚方案设计与实施
在借鉴陆地油田经验基础上,选择锦州9-3油田西区作为注聚目标区制定了西区整体注聚方案,注聚区控制地质储量约1500104m3,设计注聚井8口,一线受效油井21口,采用合注合采方式,注入速度3450m3/d(0.045PV/年),注聚浓度800 m g/L,连续注入5年(0.23PV),累积聚合物用量5 601t。油田自2007年10月第一口注聚井实施注聚,后续井分批逐步转注,至2008年9月实现方案设计的8口注入井全部转注聚。截至2009年5月,已累积注入聚合物溶液156104m3,注入孔隙体积倍数0.052PV,当前平均注入速度0.05PV/a。
2 聚合物驱动态变化特征和效果评价
2.1 动态变化特征
(1)注聚井注入压力呈现!上升-平稳∀的过程,注入能力降低。注水井转注聚前对部分高压井实施了酸化降压措施,注聚初期各井注入压力上升较快,注聚1-2个月后井口压力基本稳定,8口井平均压
收稿日期:2009-10-12
作者简介:郑旭,硕士,1980年生,200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油田管理及油藏工程方面研究工作。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0年3月 P ET ROL EU M G EOL OGY AN D ENGI NEERING 第24卷 第2期
力上升幅度2.5M Pa;各注聚井初期视吸水指数呈现一定下降,霍尔曲线显示各井注聚阶段相比水驱阶段斜率增大,普遍建立起一定渗流阻力(见表1)。与陆地油田相比[3-5]
,锦州9-3油田注聚井注入压力及渗流阻力变化趋势与陆地油田相类似,反映了注入井井底附近渗流特征发生改变,但各井注入压
力上升幅度及阻力系数大小不均匀,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油田本身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加之受注入水长期冲刷,地下渗流条件差异进一步加大,同时以往水驱阶段采取的调剖、酸化等措施也对注入井能力产生了影响,因而造成注聚井动态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
表1 注聚井动态特征统计
井号井口压力上升幅度/M Pa
注聚前视吸水指数/(m 3 d -1 M Pa -1)
注聚后视吸水指数/(m 3 d -1 M Pa -1)
注聚阶段阻力系数
注聚霍尔曲线斜率
W4-2 2.33825 1.70.21W4-4 1.25861 1.20.16W5-3 2.54744 1.40.21W6-4 4.54836 2.20.25W6-6 1.95345 1.60.21W7-3 3.15341 1.20.23W8-4 1.56049 1.40.20W8-6 2.96442 1.30.23平均值
2.5
53
43
1.5
0.21
(2)注聚区综合含水下降,产油增加,产水降低。由于锦州9-3油田采用注聚井分批转注的方式,因此注聚后综合含水呈阶段性变化特点:注聚前注聚区综合含水71.5%,注聚初期综合含水略有上升,但上升趋势较注聚前明显降低,随注聚井相继转注聚后含水逐渐呈现平稳趋势。2008年油田注水区含水上升率为3.4%,同期注聚区含水上升率仅为0.2%;主力注聚井投注约8个月、注聚量达到0.05PV 阶段,油田综合综合含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09年5月油田综合含水68%,含水下降3.5%。与注聚前相比,注聚区日产油由944m 3/d 增加到1161m 3
/d,与注水区相比,注聚起到了较为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3)注聚区油井动液面降低,生产压差普遍增大。海上油田一般采用电潜泵方式生产,注聚后由于地层流动阻力增加,波及体积增大,流体推进速度变缓,地层供液能力相对降低。通过对有动液面资料的生产井对比发现,注聚区油井动液面普遍降低,降低幅度在100~200m 左右,同注水区相比电泵井生产压差由注聚前的3~4MPa 提升到5~6MPa 左右。
(4)注聚区流体性质发生一定程度改变。根据陆地油田经验,注聚见效阶段随着聚合物波及范围不断增大,原来水驱动用较差部位的地层原油被带出从而引起流体性质的变化,通常呈现原油密度和粘度增大、产出水矿化度升高的现象。由于锦州9-3油田原油性质属常规重质原油,本身密度较高,
从注聚区油井产出流体性质监测结果看,原油密度变化不明显,产出水矿化度则有较为明显的升高,上
升幅度在100~200m g/L 左右。
2.2 聚合物驱效果评价
目前海上油田针对聚合物驱见效标准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认识,基于锦州9-3油田注聚阶段动态特征,参考借鉴其他油田见效标准[6],提出了适合海上油田特点的注聚前期油井见效标准如下:#对应注聚井注聚实施5个月以上;∃单井含水出现连续下降,含水下降值3%以上或在含水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日增油量10%以上,且连续保持3个月以上;%水驱开发特征曲线发生明显转折。
根据此标准针对注聚区21口一线受效井进行分析,截至2009年5月共确定11口油井见效,采用驱替特征曲线法计算注聚累积增油量约1.7 104m 3。从见效特点看,各见效井之间见效时间和见效程度差异较大,边角井空间位置无明显影响规律,反映了地层非均质性对注聚效果同样存在较大影响;见效井普遍先见效后见聚,但相差时间较短,见效越早、见聚越晚的油井注聚增油效果越好。未见效井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油田边部物性较差,注采对应率低;∃受断层遮挡,聚驱受效慢;%受注入水及边水作用影响;&层间矛盾突出,部分井层吸聚量少或不吸。
3 聚合物驱优化配套技术
3.1 注聚方案动态跟踪调整
注聚初期,由于现场水质、管线流程、化学剂质
134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0年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