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条件概率
九上 概率知识点总结
九上概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概率的概念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工具,它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且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
1.2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随机试验是指每次都可能得到不同结果的试验,而随机事件是指随机试验的结果。
1.3样本空间和事件样本空间是指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而事件是指样本空间中的某些结果的集合。
1.4事件的概率事件的概率是指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P(A)来表示,其中A是事件的名称。
二、基本概率公式2.1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基本性质包括非负性、规范性和可列可加性三个方面。
2.2概率的加法公式对于两个事件A和B,它们的并的概率用P(A∪B)表示,而对于互斥事件A和B,P(A∪B) = P(A) + P(B)。
2.3概率的乘法公式对于两个事件A和B,它们的交的概率用P(A∩B)表示,而对于相互独立的事件A和B,P(A∩B) = P(A) * P(B)。
2.4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用于描述条件概率的计算,它们分别为P(A) = ΣP(A|B) * P(B)和P(B|A) = P(A|B) * P(B) / P(A)。
2.5概率的计算方法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法、古典概率法和几何概率法三种。
三、条件概率3.1条件概率的概念条件概率是指在给定某一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P(A|B)表示,其中A 是事件的名称,B是条件事件的名称。
3.2独立事件和相关事件如果事件A的发生不受事件B的影响,那么事件A和事件B就是相互独立的,否则就是相关的。
3.3贝叶斯概率贝叶斯概率是通过计算事件的条件概率来形成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估计,其计算方法为P(B|A) = P(A|B) * P(B) / P(A)。
四、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4.1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是指随机试验结果的数值化表达,它可以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或连续型随机变量。
4.2概率质量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它们的概率分布用概率质量函数来描述,而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它们的概率分布用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
高中数学选修2-3 2.2.1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一、知识概述条件概率的定义: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则称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一般把P(B|A)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的概率.注意:(1)条件概率的取值在0和1之间,即0≤P(B|A)≤1.(2)如果B和C是互斥事件,则P(B∪C|A)= P(B|A)+P(C|A).(3)要注意P(B|A)与P(AB)的区别,这是分清条件概率与一般概率问题的关键.注:概率P(B|A)与P(AB)的区别与联系:联系:事件A,B都发生了.区别:样本空间不同:在P(B|A)中,事件A成为样本空间;在P(AB)中,样本空间仍为W.二、例题讲解:例1、甲罐中有5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和3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罐,分别以和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球,以B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②;③事件B与事件A1相互独立;④是两两互斥的事件;⑤P(B)的值不能确定,因为它与中哪一个发生有关.解:答案:②④例2、从混有5张假钞的20张百元钞票中任意抽出2张,将其中1张放到验钞机上检验发现是假钞.求2张都是假钞的概率.解:令A表示“2张中至少有1张假钞”,B表示“2张都是假钞”..则所求概率为P(B|A).,..即所求概率为.例3、甲乙两地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的气象记录,知道甲乙两地一年中雨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18%,两地同时下雨的比例为12%,问:(1)乙地为雨天时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多少?(2)甲地为雨天时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多少?(3)甲乙两市至少一市下雨的概率是多少?解:记A为“甲地为雨天”,B为“乙地为雨天”.(1).(2).(3).∴在乙地下雨时甲地也下雨的概率为.在甲地下雨时乙地也下雨的概率为.甲、乙两地至少一地下雨的概率为26%.例4、有外形相同的球分别装在三个盒子中,每个盒子中有10个球.其中第一个盒子中有7个球标有字母A,3个球标有字母B;第二个盒子中有红球和白球各5个;第三个盒子中有8个红球,2个白球.试验按如下规则进行:先在第一个盒子中任取一个球,若取得标有字母A的球,则在二号盒子中任取一个球;若第一次取得标有字母B的球,则在三号盒子中任取一个球,如果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则称试验为成功.求试验成功的概率.解:设事件A={从第一个盒子中取出字母为A的球},B={从第一个盒子中取出字母为B的球},C={第二次取球取出的是红球},D={第二次取球取出的是白球},则P(A)=0.7,P(B)=0.3,P(C|A)=0.5,P(D|A)=0.5,P (C|B)=0.8,P(D|B)=0.2.试验成功表示,∵AC与BC互斥,∴试验成功的概率为0.59.例5.甲箱的产品中有5个正品和3个次品,乙箱的产品中有4个正品和3个次品.(1)从甲箱中任取2个产品,求这2个产品都是次品的概率;(2)若从甲箱中任取2个产品放入乙箱中,然后再从乙箱中任取一个产品,求取出的这个产品是正品的概率.解:(1).(2)记事件A={乙箱中取出的一个产品是正品},事件B1={甲箱中取出的2个产品均为正品},B2={甲箱中取出的2个产品均为次品},B3={甲箱中取出的2个产品一正品一次品}...∴P(A)=P(B1)P(A|B1)+P(B2)P(A|B2)+P(B3)P(A|B3)=.∴所求的概率为.。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2-3 2.3.1条件概率课件
.此时我们称随机变量 X 服
从超几何分布
(二)、讲解新课: 任一个随机试验都是在某些基本条件下进行 的, 在这些基本条件下某个事件 A 的发生具有某种 概率. 但如果除了这些基本条件外还有附加条件, 所得概率就可能不同.这些附加条件可以看成是另 外某个事件 B 发生. 条件概率这一概念是概率论中的基本工具之一. 给定一个概率空间, 并希望知道某一事件 A 发生的 可能性大小. 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试验结果, 但往往会掌握一些与事件 A 相关的信息, 这对我们 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 投掷一均匀骰子, 并 且已知出现的是偶数点, 那么对试验结果的判断与
(一)、复习引入: 1.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 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随机 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 、η 等表示 2. 离散型随机变量 : 随机变量 只能取有限 个数值 则称 或可列无穷多个数值 为离散随机变量,在高中阶段
我们只研究随机变量 取有限个数值的情形. 3. 分布列: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ξ 可能取得值 为 x1,x2,…,x3,…, ξ 取每一个值 xi(i=1,2,…)的概率为 P( xi ) pi ,则称表
例1
盒中有球如表.
玻璃 红 蓝 总计 2 4 6 木质 3 7 10 总计 5 11 16
任取一球,记 A ={取得蓝球}, B ={取得玻璃球}, 显然这是古典概型. 包含的样本点总数为 16,
A 包含的样本点总数为 11,故
P ( A) 11 16 .
如果已知取得为玻璃球,这就 B 是发生条件下 A 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作 P( A | B) . 在 B 发生的条件
… xi … P … Pi … 为随机变量 ξ 的概率分布,简称 ξ 的分布列 4. 分布列的两个性质:任何随机事件发生的 概率都满足: 0 P( A) 1 ,并且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 1.由此你可以得出离散型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都具有下面两个性质: ⑴Pi≥0,i=1,2,…; ⑵P1+P2+…=1.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 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的和即 ξ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条件概率》示范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条件概率》示范教案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2.1 条件概率整体设计:本章节介绍条件概率的概念及其在概率理论中的重要性。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材采用简单的例子,通过探究,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条件概率的思想。
课时分配:本节课程安排为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情境的分析,学生将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并掌握简单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本节课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难点在于应用概率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本节课程采用抓阄游戏的方式,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由三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活动结果:XXX:如果抽到中奖奖券用“Y”表示,没有抽到用“N”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种可能:XXX,XXX和XXX。
用B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则B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XXX。
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P(B)=1/3.因此,三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相同的。
法二:(利用乘法原理)记XXX表示:“第i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事件,i=1,2,3,则有P(A1)=1/2,P(A2)=1/3,P(A3)=1/3.提出问题: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组内同学合作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因势利导。
学情预测:一些学生缺乏用数学语言来表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适当辅助完成。
师生共同指出: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XXX和XXX。
而“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包含的基本事件仍是XXX。
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P(B|A),其中A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
2.3.1条件概率
2.3.1条件概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条件概率及其应用.
(2)能把复杂的事件分解成简单事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条件概率的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
【自主探究】
1.复习回顾:(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2)求概率分布的一般步骤.
(3)二点分布;(4)超几何分布
2.情境: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
①乙市下雨时甲市也下雨的概率;②甲乙两市至少一市下雨的概率.
例2 从装有10个红球白球、10个的箱中,某人无放回依次取出一个球,求第一次摸出红球且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
【反馈练习】
书本地55页练习1、2
【归纳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条件概率简单应用;能把复杂的事件分解成简单事件
【课外作业】
跟踪1.盒中有球如表.任取一球,记 ={取得蓝球}, ={取得玻璃球},求P(A)
玻璃木质
总计
红
蓝2 34 7来自511总计
6 10
16
求在取得玻璃球情况下,取得蓝球的概率,即
跟踪2.甲乙两市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的记录知道,一年中雨天的比例,甲为20%,乙为18%,两市同时下雨的天数占12%.求:
①两次都是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②在已知有一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条件下,两次都是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③在第一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条件下,第二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建构数学】
已知事件 发生条件下事件 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 关于事件 的条件概率,记作 .
定义为
【合作探究】
例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色子的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S= ,令事件A= ,事件B= ,求P(A),P(A),P(AB),
大学数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大学数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大一阶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学习了许多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对大学数学大一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集合论与逻辑集合论作为数学的基础,是大学数学的重要基石。
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运算以及集合关系的性质。
同时,逻辑学也是数学推理的基础,我们学习了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推理方法。
1. 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1.2 常见集合的表示1.3 空集与全集的概念2. 集合的运算2.1 交集与并集2.2 差集与补集2.3 集合的运算法则3. 集合关系3.1 子集关系3.2 相等关系3.3 包含关系3.4 互不相交关系4. 命题逻辑4.1 命题的概念4.2 命题的连接词与运算4.3 命题的真值表与主析取范式5. 谓词逻辑5.1 谓词的概念5.2 量词的引入5.3 谓词逻辑的公式与推理法则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数理统计与概率论是大学数学的重要分支,它们研究了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的概率规律,以及对数据进行推断和分析的统计方法。
1. 概率的基本概念1.1 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1.2 事件与概率1.3 基本概率公式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2.1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计算2.2 乘法定理与贝叶斯定理2.3 事件的独立性与相关性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1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3.2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概率质量函数3.3 连续型随机变量与概率密度函数4. 数理统计基础4.1 样本与总体4.2 参数估计与区间估计4.3 假设检验与显著性水平三、微积分基础微积分是大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了函数的极限、导数和积分等基本性质。
微积分的应用广泛,为后续的高等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函数与极限1.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2 极限的概念与计算2. 导数与微分2.1 导数的定义与计算2.2 函数的微分与微分近似2.3 高阶导数与导数的应用3. 积分与不定积分3.1 积分的定义与性质3.2 不定积分的计算与性质3.3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与定积分4. 微积分基本定理与应用4.1 微积分基本定理的概念与表述 4.2 曲线的弧长与旋转体的体积 4.3 微分方程基础通过对大学数学大一阶段的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广阔和深邃。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推导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推导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推导概率计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统计分析则是应用数学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据处理和推断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并给出其推导过程。
一、概率计算公式1.1 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在概率论中,我们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事件A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 = 事件A的发生数 / 样本空间的元素数1.2 条件概率公式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B) = P(A∩B) / P(B)其中,P(A∩B)表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1.3 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当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时,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发生的概率。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P(A∩B) = P(A) * P(B)二、统计分析公式2.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在统计学中,样本均值是用来度量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于n个样本数据X₁, X₂, ... , Xn,样本均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x = (X₁ + X₂ + ... + Xn) / n其中,x表示样本均值。
2.2 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样本方差是用来度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对于n个样本数据X₁, X₂, ... , Xn,样本方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² = [(X₁ - x)² + (X₂ - x)² + ... + (Xn - x)²] / (n-1)其中,S²表示样本方差,x表示样本均值。
2.3 假设检验中的t检验公式t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用于判断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差异的显著性。
对于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t 值:t = (x₁ - x₂) / sqrt(S₁²/n₁ + S₂²/n₂)其中,x₁和x₂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均值,S₁²和S₂²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方差,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2.3.1条件概率
例2:如图所示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个部分,向大正 方形区域随机地投掷一个点(每次都能投中),设投中最左 侧3个小正方形区域的事件记为A,投中最上面3个小正方 形或正中间的1个小正方形区域的事件记为B, 求p(AB),P(A|B)
例3:在一个盒子中有大小一样的20个球,其中10个 红球,10个白球. 求第一个人摸出1个红球,紧接着第二个人摸 出1个白球的概率
问题: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 1.两次都是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2.在已知有一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条件下,两次都 是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3.在第一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条件下,第二次出现 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上述几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3独立性
§ .3 .1 2
条件概率
P A | B
可得:
P AB P B
P AB P A | B PB
例1: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所得的样本空间 为 S , 2 , 3 , 4 , 5 , 6 ,令事件A 2,3,5 1
B 1, 2 , 4 ,5 , 6 ,求p(A),P(B),P(AB), P(A|B)
学习目标:
1.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 2.掌握一些简单件概率?用什么符号表示?它的计 算公式是什么?这个公式是怎样发现的? 2.符号p(AB)表示什么意思? 3.如果事件A与B互斥,则p(A|B)等于多少? 4.例3是什么样的概型?
自主检测:P54练习1
一般地,若p(B)>0,则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 下A发生的条件概率是:
分层训练: 必做题:P55练习2 选做题:P64习题3
今天作业:P64习题1
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_概述及解释说明
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是概率论中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之一。
它描述了在给定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关系。
通过计算两个或多个条件概率的乘积,我们可以得到复杂事件的整体概率。
这种方法在统计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首先,在"2. 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的原理解释"部分,我们将介绍条件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解释乘积法则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其次,在"3. 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的推导和证明"部分,我们将探讨根据全概率定理和贝叶斯定理如何推导出乘积法则,并说明其在推断和预测中的应用;然后,在"4. 条件独立性假设下的条件概率乘积法则简化形式及其应用"部分,我们将介绍条件独立性假设下条件概率乘积法则的简化形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展示其应用;最后,在"5. 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条件概率乘积法则在本文中提到的要点,并强调其重要性、应用广泛性以及未来研究和应用的可能性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文章内容的阐述,读者将对条件概率乘积法则有更深刻的理解,了解如何使用乘积法则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预测中。
同时,本文也希望为进一步研究和拓展条件概率乘积法则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2. 条件概率的乘积法则的原理解释2.1 条件概率概念介绍条件概率是指在一个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条件概率可以表示为P(A|B),表示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是基于某种先验信息或者给定条件进行计算的。
2.2 乘积法则的基本原理乘积法则是用来计算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联合概率的方法。
对于两个事件A和B,它们同时发生的联合概率可以通过条件概率和边际概率相乘得到,即P(A∩B) = P(A|B) * P(B)。
高中数学选修2-3 条件概率
P(B |A)几何解释
相当于把A看作新的基本事件
空间求A∩B发生的概率
BA
基本概念
1.条件概率
对任意事件A和事件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 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叫做条件概率。记作P(B |A).
2.条件概率计算公式:
P(B | A) P( AB) P( A)
注:⑴ 0 ≤ P(B | A) ≤1 ; ⑵几何解释: ⑶可加性:
2.2.1 条件概率
探究一: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无放回的抽 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思考1:
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
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P(B|A)
思考2: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一名同
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
一般地,在已知另一事件A发生的前提下,事件B发生的 可能性大小不一定再是P(B).
条件的附加意味着对样本空间进行压缩.
思考3:对于上面的事件A和事件B,P(B|A)与它们的概率有什
么关系?
表示三名同学可能抽取的全体结果:
X1X 2Y , X1YX 2, X 2 X1Y , X 2YX1,YX1X 2,YX 2 X1 6个基本事件
例2:一张储蓄卡的密码共有6位数字,每位数字都可从0—9中任选一个。 某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取钱时,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求:
(1)任意按最后一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2)如果他记得密码的最后一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
作业:东方思维P42
A X1X 2Y , X1YX 2, X 2 X1Y , X 2YX1 4个基本事件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概率 2.3.1 条件概率优化训练 苏教版选修2-3-苏教版高二选修2-3数学试题
2.3.1 条件概率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掷两枚均匀的骰子,求在已知它们点数不同的条件下,至少有一枚是6点的概率是( ) A.21 B.31 C.41 D.61 答案:B解析:设“至少有一枚是6点”为事件A ,“两枚骰子上点数不同”为事件B ,则n(A)=6×5=30,n(AB)=10.则P (A|B )=313010)()(==B n AB n . 2.从混有5张假钞的20张百元钞票中任意抽出2张,将其中1张放在验钞机上检验发现是假钞,则第2张也是假钞的概率为( )A.191B.3817C.194D.172 答案:D解析:令A 表示“抽到2张都是假钞”,则B 事件为“2张中至少有一张是假钞”,所求为P (A|B ).而P (AB )=22025C C ,P (B )=2201151515C C C C ++, ∴P(A|B )=172)()(=B P AB P . 3.某批产品中甲厂生产的产品占60%,已知甲厂的产品的次品率为10%,从这批产品中随意地抽取一件,则该产品是甲厂生产的次品的概率为( )A.60%B.6%C.10%D.40% 答案:B4.如果B 和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 (B∪C|A)=________________.答案:P (B|A )+P (C|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阅读下面材料,解答1、2两个小题.甲、乙两地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的气象记录,知道甲、乙两地一年中雨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18%,两地同时下雨的比例为12%.1.乙地为雨天时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 )A.32B.54C.51D.254 答案:A解析:设A=“甲地为雨天”,B=“乙地为雨天”,则根据题意有P (A )=0.20,P(B)=0.18,P(AB)=0.12,所以乙地为雨天时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为P (A|B )=18.012.0)()(=B P AB P ≈0.67. 2.甲地为雨天时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是( )A.0.12B.0.38C.0.60D.0.24% 答案:C解析:设A=“甲地为雨天”,B=“乙地为雨天”,则根据题意有P (A )=0.20,P(B)=0.18,P(AB)=0.12,甲地为雨天时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为P (B|A )=20.012.0)()(=A P AB P =0.60. 3.P(A)=0.5,P(B)=0.3,P(AB)=0.2,则P(A|B)=______ _____,P(B|A)=_______________. 答案:23 25 P(A|B)=3.02.0)()(=B P AB P =32,P(B|A)=52)()(=A P AB P . 4.设A 、B 互斥,且P (A )>0,则P (B|A)=___________.若A 、B 相互独立,P (A )>0,则P (B|A )=______________.答案:0 P(B) A 、B 相互独立,相互不影响,∴P(B|A )=P (B ).5.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小孩,假定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已知这个家庭有一个是女孩,问这时另一个是男孩的概率是多少?解:一个家庭的两个小孩子只有4种可能:{两个都是男孩},{第一个是男孩,第二个是女孩},{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两个都是女孩}.由题目假定可知这4个基本事件发生是等可能的.根据题意,设基本事件空间为Ω,A=“其中一个是女孩”,B=“其中一个是男孩”,则Ω={(男,男),(男,女),(女,男),(女,女)},A={(男,女),(女,男),(女,女)},B={(男,男),(男,女),(女,男)},AB={(男,女),(女,男)},问题是求在事件A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即求P(B |A).由上面分析可知P(A)=43,P(AB)=42. 由公式②可得P(B |A)=4342=32, 因此所求条件概率为32.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下面材料,解答1、2两个小题.某个班级共有学生40人,其中有团员15人,全班共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有学生10人,其中团员4人.如果要在班内任选一人当学生代表.1.这个代表恰好在第一小组内的概率为( )A.41B.51C.101D.21 答案:A解析:设A={在班内任选一个学生;该学生属于第一小组}.B={在班内任选一个学生,该学生是团员}.由古典概率知P (A )=4010=41,选A. 2.现在要在班内任选一个团员代表,求这个代表恰好在第一小组内的概率是( ) A.152 B.154 C.51 D.31 答案:B 解析:由古典概率知P (A|B )=154,选B. 3.某家庭电话,打进电话响第一声被接的概率是0.1,响第二声被接的概率是0.2,响第三声被接的概率是0.3,响第4声被接的概率是0.3,则电话在响5声之前被接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0.9解析:记“电话响第i 次时被接”为事件A i (i=1,2,3,4),“电话响5声之前被接”为事件A ,由于A 1、A 2、A 3、A 4互斥,所以P (A )=P (A 1+A 2+A 3+A 4)=P (A 1)+P (A 2)+P (A 3)+P (A 4)=0.1+0.2+0.3+0.3=0.9.4.同时抛掷两个均匀的正方体玩具(各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则向上的一面数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答案:43 解析:向上的一面数之积为奇数,当且仅当两个正方体向上的一面数都为奇数,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为13C ·13C ,因此向上的一面数之积为奇数的概率为661313⨯C C =41,向上的一面数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1-P=1-41=43. 5.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意拨号,假设拨过了的电话号码不再重复,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第3次才接通电话;(2)如果他记得号码的最后一位是奇数,拨号不超过3次而接通电话.解:设第i 次接通电话为事件A i (i=1,2,3),A 表示不超过3次接通电话.(1)第3次才接通电话可表示为21A A A 3,于是P (A )=1018198109=⨯⨯. (2)用B 表示最后一位按奇数的事件,则P (A|B )=P (A 1|B )+P (A 1A 2|B )+P (21A A A 3|B ) =51+533451344514=⨯⨯⨯⨯+⨯⨯. 6.一个箱子中装有2n 个白球和2n-1个黑球,一次摸n 个球,(1)求摸到的都是白球的概率;(2)在已知它们颜色相同的情况下,求该颜色是白色的概率.解:(1)P=n n n n C C 122-. (2)记“摸出n 个白球”为事件A ,“摸出n 个黑球”为事件B.n(A)=n n C 2,n(B)=n n C 12-,n(A∪B)=22n C +n n C 12-. P(A|A∪B)= n n n n n n C C C B A n A n 1222)()(-+=⋃. 7.有三个孩子的家庭中,已知一个是女孩,求至少有一个男孩的概率(假设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解:设三个孩子中有一女孩是事件A ,三个孩子中至少有一男孩为事件B.由古典概率,知P(A )=1-P (A )=1-81=87,P (AB )=828-=86,故P (B|A )=767886)()(=⨯=A P AB P . 8.若M 件产品中包含m 件废品,今在其中任取两件,求(1)已知两件中有一件不是废品的条件下,另一件是废品的概率;(2)取出的两件中至少有一件是废品的概率.解:(1)设“两件中有一件不是废品”为事件A ,“两件中恰有一件是废品”为事件B ,则P (A )=2112Mm M m m M C C C C --+,P(B)=211M m M m C C C -, 所以P (B|A )=12)()()()(-+==m M m A P B P A P AB P . (2)设“取出的两件中至少有一件废品”为事件C ,则P (C )=1-)1()12(22---=-M M m M m C C Mm M . 9.袋中有a 只黑球,6只白球,甲、乙两人依次从袋中取出一球(取后不放回),试分别求出两人各自取得白球的概率(b≥2).解:“设甲取出一球为白球”为事件A.甲取出一球后,“乙取出一球为白球”为事件B ,则P (A )=ba b +,又AB 与事件AB 互斥. ∴P(B )=P (AB )+P (AB )=221122bb a b a b A A A A A +++ =ba b b a b a ab b b +=-+++-)1)(()1(.。
2.3.1条件概率
P54例题1~3 P55练习1,2
作业P64, 3与下面一题: 1. 设 100 件产品中有 70 件一等品,25 件二等品,规
定一、二等品为合格品.从中任取1 件,求 (1) 取得一 等品的概率;(2) 已知取得的是合格品,求它是一等品 的概率.
抓阄是否与次序有关?
五个阄, 其中两个阄内写着“有” 字, 三个阄内不写字 , 五人依次抓取, 问各人抓到“有”字阄的概率是否相 同?
3.条件概率计算公式:
P( AB) P( A | B) P( B)
思考:若事件A与B互斥,则P(A|B)等于多 少?
例1 掷两颗均匀骰子,已知第一颗掷出6点,问 “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的概率是多少? 解: 设A={掷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
B={第一颗掷出6点}
解:
应用定义பைடு நூலகம்
P ( AB) 3 36 1 P ( A | B) P ( B ) 6 36 2
2 3 1 3 2 1 3 2 2 2 , 5 4 3 5 4 3 5 4 3 5 2 依此类推 P ( A4 ) P ( A5 ) . 5
故抓阄与次序无关.
基本定义
1.条件概率
一般地,若有事件A和事件B,在已知事件B发 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则称此概率为B已 发生的条件下A的条件概率。 记作P(A |B). A AB 2.事件的交(积) B
由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所构成的事件称为 事件A与事件B的交 。 记作A∩B或AB
1 1 P( AB) 4 1 P( A | B) 3 3 3 P( B) 4
解 设 Ai 表示"第 i 人抓到有字阄 "的事件,
i 1,2,3,4,5.
课件3 :2.2.1 条件概率
事件A=“蓝色骰子的 y(蓝) 找出事件A,事件B,事件AB
点数为 3 或 6 ” 事件B= “两颗骰子的 6
•• • • • •
AB
A 点数之和大于 8 ” n(A) 12
5
4
n(A B) 55 3
P(B | A)
12
事件A发生条件下,事
2
件B的概率,就是A发 1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① 交事件AB 含义是“ 从 3 个黑球和 2 个白球的 5 个小球中无放回地接连取出两个,取到的都是黑 球”
因此 P (AB ) = C32×C20 / C52 = 0.3 ;
② P (A ) 有两种不同的解法,依赖于如何构造Ω 。 解法一:以两次抽样的结果来构造样本空间,需要 考虑顺序,因此样本空间的样本点总数是 P52 = 20 。 根据乘法原理,“第一次取出的是黑球”包含的样本 点个数有 3×4 = 12 ,因此 P (A ) = 12/20 = 0.6 ;
(2)P(B|A)=
P
(A B) P( A)
=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0.2
0.60
答:乙地为雨天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为2/3, 甲地为雨天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为3/5。
一定要明确谁是条件?求谁的概率?
练习2: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 (1)两次都是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2)在已知第一次出现正面向上的条件下,两次都 是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答:另一个是男孩的概率是 2
求P(B|A)条件概率的步骤:
Step1:根据条件设事件 A,B;
教学设计3 : 2.2.1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情境的探究,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能简单地应用公式进行问题解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条件概率计算公式的探究,渗透归纳思维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直观能力;2.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现实情境,渗透概率思想,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条件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条件概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解决难点的关键:弄清楚“事件A发生”、“事件A发生并且事件B也发生”以及“事件B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教法分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问题情境,通过探究、交流合作,运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讲授过程中善于解疑、设疑、激疑,通过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让学生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预案:问题情境:某人有两个孩子,请思考:问题1:他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的概率是多少?问题2:如果他说:“我的大孩子是男孩”,则两个孩子都是男孩的概率是多少?归纳:(预计学生都会凭直觉而出错)分析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给出条件概率的定义。
形成概念;条件概率的概念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
记作:)(ABP,读作:A发生的条件下B的概率。
教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
学生:大胆尝试,给出答案。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回答情况分析两个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鼓励学生给出条件概率的定义,引入新课。
2.3.1 条件概率
2.3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2.3.1 条件概率【问题导思】100件产品中有93件产品的长度合格,90件产品的质量合格,85件产品的长度、质量都合格.令A ={产品的长度合格},B ={产品的质量合格},A ∩B ={产品的长度、质量都合格},(1)求P (A )、P (B )、P (A ∩B );(2)任取一件产品,已知其质量合格(即B 发生),求它的长度(即A 发生)也合格(记为A |B )的概率;(3)试探求P (B )、P (A ∩B )、P (A |B )间的关系. 【提示】 (1)P (A )=93100,P (B )=90100,P (A ∩B )=85100.(2)事件A |B 发生,相当于从90件质量合格的产品中任取1件长度合格,其概率为P (A |B )=8590.(3)P (A |B )=P (A ∩B )P (B ).1.条件概率 (1)条件概率的定义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概率,称为B 发生时A 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作P (A |B ). (2)条件概率公式①当P (B )>0时,有P (A |B )=P (A ∩B )P (B )(其中A ∩B 也可记成AB ); ②当P (A )>0时,有P (B |A )=P (AB )P (A ). 2.条件概率的性质(1)P (B |A )∈[0,1].(2)如果B 与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 (B ∪C |A )=P (B |A )+P (C |A ).一个袋中有2个黑球和3个白球,如果不放回地抽取两个球,记事件“第一次抽到黑球”为A ;事件“第二次抽到黑球”为B . (1)分别求事件A ,B ,AB 发生的概率; (2)求P (B |A ).【思路探究】 解答本题可先求P (A ),P (B ),P (AB ),再用公式P (B |A )=P (AB )P (A )求概率. 【自主解答】 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知 (1)P (A )=25,P (B )=2×1+3×25×4=820=25,P (AB )=2×15×4=110.(2)P (B |A )=P (AB )P (A )=11025=14.1.在本题中,首先结合古典概型分别求出了事件A 、B 的概率,从而求出P (B |A ),揭示出P (A ),P (B )和P (B |A )三者之间的关系. 2.用定义法求条件概率P (B |A )的步骤是: (1)分析题意,弄清概率模型; (2)计算P (A ),P (AB ); (3)代入公式求P (B |A )=P (AB )P (A ).本例条件不变如何求P (A |B ).【解】P(A|B)=P(AB)P(B)=11025=14.现有6个节目准备参加比赛,其中4个舞蹈节目,2个语言类节目,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节目,求:(1)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3)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思路探究】第(1)、(2)问属古典概型问题,可直接代入公式;第(3)问为条件概率,可以借用前两问的结论,也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事件个数求解.【自主解答】设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B.(1)从6个节目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的事件数为n(Ω)=A26=30,根据分步计数原理n(A)=A14A15=20,于是P(A)=n(A)n(Ω)=2030=23.(2)因为n(AB)=A24=12,于是P(AB)=n(AB)n(Ω)=1230=25.(3)法一:由(1)(2)可得,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为P(B|A)=P(AB)P(A)=2523=35.法二:因为n(AB)=12,n(A)=20,所以P(B|A)=n(AB)n(A)=1220=35.1.本题第(3)问给出了两种求条件概率的方法,法一为定义法,法二利用基本事件个数直接作商,是一种重要的求条件概率的方法.2.求条件概率P(B|A)的关键就是抓住事件A作为条件和A与B同时发生这两件事,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公式P(B|A)=P(AB)P(A)既是条件概率的定义,同时也是求条件概率的公式.某个班级有学生40人,其中有共青团员15人.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有学生10人,其中共青团员4人.现在要在班内任选一名共青团员当团员代表,求这个代表恰好在第一组内的概率.【解】 把40名学生看成40个基本事件,其中第一小组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10个,第一小组的团员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4个. 记“代表恰好在第一组”为事件A . 记“代表为团员代表”记为事件B . ∴n (A )=10,n (AB )=4. ∴P (B |A )=n (AB )n (A )=410=25.故这个团员代表恰好在第一组内的概率为25.有外形相同的球分装三个盒子,每盒10个.其中,第一个盒子中有7个球标有字母A,3个球标有字母B ;第二个盒子中有红球和白球各5个;第三个盒子中则有红球8个,白球2个.试验按如下规则进行:先在第一个盒子中任取一个球,若取得标有字母A 的球,则在第二个盒子中任取一个球;若第一次取得标有字母B 的球,则在第三个盒子中任取一个球.如果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则称试验为成功.求试验成功的概率. 【思路探究】 先设出基本事件,求出基本事件的概率,再求试验成功的概率. 【自主解答】 设A ={从第一个盒子中取得标有字母A 的球}, B ={从第一个盒子中取得标有字母B 的球}, C ={第二次取出的球是红球}, D ={第二次取出的球是白球}, 则容易求得P (A )=710,P (B )=310,P (C |A )=12,P (D |A )=12,P (C |B )=45,P (D |B )=15.事件“试验成功”表示为CA ∪CB ,又事件CA 与事件CB 互斥,故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 (CA ∪CB )=P (CA )+P (CB )=P (C |A )·P (A )+P (C |B )·P (B )=12×710+45×310=0.59.1.应用概率加法公式的前提是事件互斥.2.为了求复杂事件的概率,往往可以先把该事件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互斥事件,求出简单事件概率后,相加即可得到复杂事件的概率.把一副扑克(不含大小王)的52张随机均分给赵、钱、孙、李四家,A =赵家得到6张草花(梅花),B =孙家得到3张草花. (1)计算P (B |A );(2)计算P (AB ).【解】 (1)四家各有13张牌,已知A 发生后,A 的13张牌已固定,余下的39张牌中恰有7张草花在另三家中的分派是等可能的.问题已经转变成:39张牌中有7张草花,将这39张牌随机分给钱、孙、李三家,求孙家得到3张草花的概率.于是P (B |A )=C 37C 1039-7C 1339≈0.278.(2)在52张牌中任选13张牌有C 1352种不同的等可能的结果.于是Ω中元素数=C 1352,A 中元素数=C 613C 739,利用条件概率公式得到P (AB )=P (A )P (B |A )=C 613C 739C 1352×0.278≈0.012.概率类型判断失误致错一个盒子装有4件产品,其中3件一等品,1件二等品,从中取产品两次,每次任取1件,进行不放回抽样,若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求第二次取到一等品的概率. 【错解】 因为从产品中不放回地抽取两次,故第一次取到一等品,第二次取到的也是一等品的概率为P =3×24×3=12.【错因分析】 根据题意知所求概率是条件概率,而错解中忽略了这一点,导致错误. 【防范措施】 深入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在具体的题目中,必须弄清谁是事件A ,谁是事件B ,即在哪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求哪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正解】 设事件A 为“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事件B 为“第二次取到的是一等品”,则AB 表示“第一次取到一等品,第二次也取到一等品”.因为P (A )=C 13C 14=34,P (AB )=C 23C 24=12,所以在第一次取到一等品的情况下,第二次取到一等品的概率为P (B |A )=P (AB )P (A )=1234=23.1.由条件概率的定义可知,P (B |A )与P (A |B )是不同的.另外,在事件A 发生的前提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不一定是P (B ),即P (B |A )与P (B )不一定相等. 2.在条件概率的定义中,要强调P (A )>0.当P (A )=0时,P (B |A )=0. 3.P (B |A )=P (AB )P (A )可变形为P (AB )=P (B |A )·P (A ),即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值就可以求得第三个值.1.下列正确的是( ) A .P (A |B )=P (B |A ) B .P (A ∩B |A )=P (B ) C.P (AB )P (B )=P (B |A ) D .P (A |B )=n (AB )n (B )【解析】 由条件概率公式易知D 正确. 【答案】 D2.把一枚硬币投掷两次,事件A ={第一次出现正面},B ={第二次出现正面},则P (B |A )等于( )A.14B.12C.16D.18【解析】 P (AB )=14,P (A )=12,∴P (B |A )=12.【答案】 B3.设某动物由出生算起活到20岁的概率为0.8,活到25岁的概率为0.4,现有一个20岁的这种动物,则它活到25岁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 根据条件概率公式知P =0.40.8=0.5.【答案】 0.5.4.抛掷红、蓝两个骰子,事件A =“红骰子出现4点”,事件B =“蓝骰子出现的点数是偶数”.求P (A |B ).【解】 ∵P (B )=12,P (AB )=112.∴P (A |B )=P (AB )P (B )=11212=16.一、选择题1.已知P (B |A )=13,P (A )=25,则P (AB )等于( )A.56B.910C.215D.115 【解析】 由P (B |A )=P (AB )P (A )得P (AB )=P (B |A )·P (A )=13×25=215.【答案】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B |A )<P (AB ) B .P (B |A )=P (B )P (A )是可能的C .0<P (B |A )<1D .P (A |A )=0【解析】 由条件概率公式P (B |A )=P (AB )P (A )及0<P (A )≤1知P (B |A )≥P (AB ),故A 选项错误;当事件A 包含事件B 时,有P (AB )=P (B ),此时P (B |A )=P (B )P (A ),故B 选项正确,由于0≤P (B |A )≤1,P (A |A )=1,故C ,D 选项错误.故选B. 【答案】 B3.将三颗骰子各掷一次,记事件A 表示“三个点数都不相同”,事件B 表示“至少出现一个3点”,则概率P (A |B )等于( ) A.91216 B.518 C.6091 D.12【解析】 事件B 发生的基本事件个数是n (B )=6×6×6-5×5×5=91,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基本事件个数为n (AB )=3×5×4=60. ∴P (A |B )=n (AB )n (B )=6091.【答案】 C4.盒中装有10只乒乓球,其中6只新球,4只旧球,不放回地依次取出2个球使用,在第一次摸出新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取到新球的概率为( ) A.35 B.110 C.59 D.25【解析】 把问题看成用10个不同的球排前两位,第一次为新球的基本事件数为6×9=54,两次均为新球的基本事件数为A 26=30,所以在第一次摸到新球条件下,第二次也摸到新球的概率为3054=59.【答案】 C5.一个家庭有两个小孩,假设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已知这个家庭有一个是女孩的条件下,这时另一个也是女孩的概率是( ) A.14 B.23 C.12 D.13【解析】 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小孩只有4种可能:(男,男),(男,女),(女,男),(女,女). 记事件A 为“其中一个是女孩”,事件B 为“另一个是女孩”,则A ={(男,女),(女,男),(女,女)},B ={(男,女),(女,男),(女,女)},AB ={(女,女)}.于是可知P (A )=34,P (AB )=14.问题是求在事件A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即求P (B |A ),由条件概率公式,得P (B |A )=1434=13.【答案】 D 二、填空题6.设A ,B 为两个事件,若事件A 和B 同时发生的概率为310,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为12,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P (AB )=310,P (B |A )=12,∴P (B |A )=P (AB )P (A ).∴P (A )=35.【答案】 357.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9,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0.8,在这批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设“种子发芽”为事件A ,“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AB (发芽,又成活为幼苗),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P (B |A )=0.8,P (A )=0.9.根据条件概率公式P (AB )=P (B |A )·P (A )=0.8×0.9=0.72,即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0.72.【答案】 0.728.从编号为1,2,……10的10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4个,已知选出4号球的条件下,选出球的最大号码为6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令事件A ={选出的4个球中含4号球}, B ={选出的4个球中最大号码为6}.依题意知n (A )=C 39=84,n (AB )=C 24=6,∴P (B |A )=n (AB )n (A )=684=114.【答案】114三、解答题9.甲、乙两个袋子中,各放有大小、形状和个数相同的小球若干.每个袋子中标号为0的小球为1个,标号为1的2个,标号为2的n 个.从一个袋子中任取两个球,取到的标号都是2的概率是110.(1)求n 的值;(2)从甲袋中任取两个球,已知其中一个的标号是1的条件下,求另一个标号也是1的概率. 【解】 (1)由题意得:C 2nC 2n +3=n (n -1)(n +3)(n +2)=110,解得n =2.(2)记“其中一个标号是1”为事件A ,“另一个标号是1”为事件B ,所以P (B |A )=n (AB )n (A )=C 22C 25-C 13=17. 10.任意向x 轴上(0,1)这一区间内掷一个点,问: (1)该点落在区间(0,13)内的概率是多少?(2)在(1)的条件下,求该点落在(15,1)内的概率.【解】 由题意知,任意向(0,1)这一区间内掷一点,该点落在(0,1)内哪个位置是等可能的,令A ={x |0<x <13},由几何概率的计算公式可知(1)P (A )=131=13.(2)令B ={x |15<x <1},则AB ={x |15<x <13},P (AB )=13-151=215.故在A 的条件下B 发生的概率为 P (B |A )=P (AB )P (A )=21513=25.11.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意拨号,假设拨过的号码不再重复,试求:(1)不超过3次拨号就接通电话的概率;(2)如果他记得号码的最后一位是奇数,拨号不超过3次就接通电话的概率.【解】 设第i 次接通电话为事件A i (i =1,2,3),则A =A 1∪(A 1A 2)∪(A 1 A 2A 3)表示不超过3次就接通电话.(1)因为事件A 1与事件A 1A 2,A 1 A 2A 3彼此互斥,所以P (A )=110+910×19+910×89×18=310. (2)用B 表示最后一位按奇数的事件,则P (A |B )=P (A 1|B )+P (A 1A 2|B )+P (A 1 A 2A 3|B )=15+4×15×4+4×3×15×4×3=35.(教师用书独具)抛掷红、蓝两颗骰子,设事件A 为“蓝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事件B 为“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1)求P (A ),P (B ),P (AB ).(2)当蓝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时,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的概率是多少?【思路探究】 解决本题可用x 表示掷红骰子得的点数,用y 表示掷蓝骰子得的点数,则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为S ={(x ,y )|x ∈N ,y ∈N,1≤x ≤6,1≤y ≤6},然后可作出(x ,y )在平面中的对应点,由图得出相应的概率.【自主解答】 设x 为掷红骰子得的点数,y 为掷蓝骰子得的点数,则所有可能的事件与(x ,y )建立对应关系,由题意作图(如图所示).(1)P (A )=1236=13,P (B )=1036=518, P (AB )=536.(2)法一:P (B |A )=P (AB )P (A )=53613=512. 法二:P (B |A )=n (AB )n (A )=512.某人一周晚上值2次班,在已知他周日一定值班的条件下,他在周六晚上值班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 设事件A 为“周日值班”,事件B 为“周六值班”,则P (A )=C 16C 27,P (AB )=1C 27,故P (B |A )=P (AB )P (A )=16. 【答案】 16。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概率论,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不确定性的规律性和可计量性。
它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概率论的应用。
一、概率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它的定义可以由频率学派和古典学派给出。
1.1 频率学派的定义频率学派通过观察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来定义概率。
当试验次数无限增加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值,这个值就是事件的概率。
频率学派的定义使概率具有了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1.2 古典学派的定义古典学派认为概率是事件在所有可能结果中占据的比例。
例如,掷一颗均匀骰子,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均等,因此每个点数的概率为1/6。
古典学派的定义在一些简单情况下更为方便,但对于复杂问题可能不适用。
二、概率的性质2.1 非负性概率是非负的,即对于任意事件A,有0 ≤ P(A) ≤ 1。
概率取值在0到1之间,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2 规范性对于必然事件(即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即P(S) = 1,其中S为样本空间。
对于不可能事件(即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即P(Φ) = 0,其中Φ为不含任何样本点的空集。
2.3 可列可加性对于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A和B,它们的概率满足可列可加性,即P(A∪B) = P(A) + P(B)。
只要事件A和B没有共同的结果,它们的概率可直接相加。
2.4 完备性对于样本空间S中的所有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即P(S) = 1。
样本空间中的事件包括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概率之和包含了所有可能性。
三、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指的是在给定某个相关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设A和B是两个事件,且P(B) > 0,那么事件A在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记为P(A|B),它的计算方法为P(A|B) = P(A∩B) / P(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
A
3.甲 3.甲,乙,丙3人参加面试抽签,每人的试题通过不放 人参加面试抽签, 回抽签的方式确定。假设被抽的10个试题签中有4 回抽签的方式确定。假设被抽的10个试题签中有4个是 10个试题签中有 难题签,按甲先,乙次,丙最后的次序抽签。试求1 难题签,按甲先,乙次,丙最后的次序抽签。试求1) 甲抽到难题签, 甲抽到难题签,2)甲和乙都抽到难题签,3)甲没抽到 甲和乙都抽到难题签, 难题签而乙抽到难题签, 难题签而乙抽到难题签,4)甲,乙,丙都抽到难题签 的概率。 的概率。 分别表示“ 丙抽到难签” 解 设A,B,C分别表示“甲、乙、丙抽到难签” , , 分别表示
P68 A 组第 2 题
选做作业: 选做作业: 根据以往的临床记录 , 某种诊断癌症的试 1.
验具有如下的效果 : 若以 A 表示事件" 试验反应 为阳性" , 以 C 表示事件" 被诊断者患有癌症 " , 则 有 P ( A C ) = 0.95, P ( A C ) = 0.95.现在对自然人群 进行普查 , 设被试验的人患有癌症 的概率为0.005, 即 P (C ) = 0.005, 试求 P (C A).
3 P( BA) 1 1 于是得 P ( B) = = P( BA) = P( A) = ∴P( A| B) = 4 P(B) 3 4
P ( B1 ) = 1 2
P ( B1 A ) = P ( A ) = 1 4
B 1 =“第一个是男孩” 第一个是男孩” 第一个是男孩
B 1 ={(男, 男) , (男 , 女) } 男 男
P( A | B) = 45%
于是 所以
P (B ) = 4%
P ( B ) = 1 − P ( B ) = 96 %
P ( A) = P ( AB ) = P ( B ) P ( A | B )
= 96% × 45% = 43.2%
练习4:抛掷一颗骰子, 练习4:抛掷一颗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 4:抛掷一颗骰子 B={出现的点数是奇数 ={1 出现的点数是奇数} B={出现的点数是奇数}={1,3,5} A={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 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1 A={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1,2,3} 若已知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 若已知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求出现的点数是奇数的概率 发生的条件下, 解:∵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的概 率即P( P(B 率即P(B|A) 都发生, A B 都发生,但样本空 间缩小到只包含A 间缩小到只包含A的样本点 n( AB) 2 P( B | A) = = n( A) 3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
我们知道求事件的概率有加法公式: 我们知道求事件的概率有加法公式: 事件的概率有加法公式 互斥, 若事件 A 与 B 互斥,则 P ( A U B ) = P ( A) + P ( B ) . 那么怎么求 A 与 B 的积事件 AB 呢?
注: 1.事件 1.事件 A 与 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叫做 A 与 B 和事件, 的和事件,记为 A U B ( 或 A + B ); 2.事件 A 与 B 都发生的事件叫做 A 与 B 的积事件, 2.事件 积事件, 记为 A I B (或 AB ); 3.若 为不可能事件,则说事件 互斥. 3.若 AB 为不可能事件,则 女) , (女 , 男) , (女 , 女) }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有男孩” 设 B= “有男孩” , 则 B={(男, 男) , (男 , 女) , (女 , 男) } 有男孩 有两个男孩” A= “有两个男孩” , 有两个男孩 A={(男, 男) }, 男 ,
首先看一个抓阄的问题: 首先看一个抓阄的问题: 三个阄, 其中一个阄内写着“ 三个阄, 其中一个阄内写着“奖” 字, 两个阄 三人依次抓取,问各人抓到“ 内不写字 , 三人依次抓取,问各人抓到“奖”字阄的 概率是否相同? 概率是否相同? 表示: 第一人抓到有奖字” 的事件, 解:记 Ai 表示:“第一人抓到有奖字 ” 的事件 ,i = 1, 2, 3 1 2 ×1 1 2×1×1 1 则有 P( A1 ) = , P( A2 ) = = , P( A3 ) = = 3 3× 2 3 3× 2×1 3 三人抓到“ 字阄的概率是相同的. 三人抓到“奖” 字阄的概率是相同的. 思考: 接上题)如果已经知道第一个人没有抓到“ 思考:(接上题 )如果已经知道第一个人没有抓到“奖” 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抓到“ 字的概率又是多少? 字,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抓到“奖”字的概率又是多少? 由古典概型的知识, 不妨记所求概率为 P ( B | A) .由古典概型的知识, P ( AB ) 1 不难求得概率为 P ( B | A) = = P ( A) 2
P( B A) 1 1 ∴P( A| B ) = = 1 P(B ) 2 1
学习小结: 学习小结:
1.条件概率 P ( B A) = P ( AB ) 条件概率 P ( A)
2.概率 P(B|A)与P(AB)的区别与联系 概率 与 的区别与联系
P ( AB ) 表示在样本空间 Ω 中, 计算 AB 发生 的概率 , 而 P ( B A ) 表示在缩小的样本空间 Ω A 中, 计算 B 发生的概率 .用古典概率公式 , 则 AB 中样本点数 P(B A ) = , Ω A 中样本点数 作业: 作业: AB 中样本点数 P ( AB ) = 课本 Ω 中样本点数 一般来说 , P ( B A ) 比 P ( AB ) 大 .
Ω
5
B
1 3
A
2 4,6
练习5.考虑恰有两个小孩的家庭 若已知某一家有男孩 练习 考虑恰有两个小孩的家庭.若已知某一家有男孩, 考虑恰有两个小孩的家庭 若已知某一家有男孩, 求这家有两个男孩的概率;若已知某家第一个是男孩, 求这家有两个男孩的概率;若已知某家第一个是男孩, 求这家有两个男孩(相当于第二个也是男孩)的概率. 求这家有两个男孩(相当于第二个也是男孩)的概率 假定生男生女为等可能) (假定生男生女为等可能)
注:⑴ 0 ≤ P ( B | A) ≤1 ; A AB B 几何解释: ⑵几何解释 : 可加性: ⑶可加性: 互斥, 如果 B和C 互斥, 那么 P [ ( B U C ) | A] = P ( B | A) + P (C | A)
Ω
思考一 思考一: 个白球, 一个袋中装有 2 个黑球和 3 个白球,如果不放 回地抽取两个球 记事件“第一次抽到黑球” 回地抽取两个球,记事件“第一次抽到黑球”为 A; 事件“第二次抽到黑球” 事件“第二次抽到黑球”为 B. 分别求事件 发生的概率; ⑴分别求事件 A、B、AB 发生的概率; ⑵求 P ( B | A ) 练习1. 掷两颗均匀骰子,已知第一颗掷出6 练习1. 掷两颗均匀骰子,已知第一颗掷出6点,问“掷 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 的概率是多少? 10”的概率是多少 出点数之和不小于10 的概率是多少?
解
表示第二次取得白球, 设A表示第一次取得白球, B表示第二次取得白球 则 表示第一次取得白球 6 (1) P ( A ) = = 0 .6 10
6 5 (2)P ( AB ) = P ( A ) P ( B A ) = × ≈ 0.33 10 9 4 6 (3)P ( A B ) = P ( A ) P ( B A ) = × ≈ 0 .2 7 10 9
2.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 岁的概率为 ,活到 岁的 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20岁的概率为 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 岁的概率为0.7,活到25岁的 概率为0.56,求现年为20岁的这种动物活到 岁的概率 ,求现年为 岁的这种动物活到 岁的概率. 岁的这种动物活到25岁的概率 概率为
作业: 作业:课本 P A 组第 2 题
解 Q P ( A C ) = 0.95, P ( A C ) = 1 − P ( A C ) = 0.05,
∴ P (C ) = 0.005, P (C ) = 0.995,
P ( C A) = P (C ) P ( A C ) P (C ) P ( A C ) + P ( C ) P ( A C ) = 0.087.
表示“ 解 设A表示“活到 岁”(即≥20),B表示 表示 活到20岁 即 , 表示 活到25岁 “活到 岁” (即≥25) 即 则 P ( A) = 0.7, P ( B ) = 0.56 所求概率为
P( AB) P( B ) P ( B A) = = = 0.8 P( A) P( A)
Ω
5
B
0.56
思考二. 的次品, 思考二.一批产品中有 4% 的次品,而合格品中一等品 .从这批产品中任取一件 从这批产品中任取一件, 占 45% .从这批产品中任取一件,求该产品是一等品的 概率. 概率. 表示取到的产品是一等品,B ,B表示取出 解:设A表示取到的产品是一等品,B表示取出 的产品是合格品, 的产品是合格品, 则
即平均1000个具有阳性反应的人中大约只有87人患有癌症 即平均1000个具有阳性反应的人中大约只有87人患有癌症. 1000个具有阳性反应的人中大约只有87人患有癌症.
2.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 岁的概率为 ,活到 岁的 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20岁的概率为 某种动物出生之后活到 岁的概率为0.7,活到25岁的 概率为0.56,求现年为20岁的这种动物活到 岁的概率 ,求现年为 岁的这种动物活到 岁的概率. 岁的这种动物活到25岁的概率 概率为
68
1. 根据以往的临床记录 , 某种诊断癌症的试
验具有如下的效果 : 若以 A 表示事件" 试验反应 为阳性" , 以 C 表示事件" 被诊断者患有癌症 " , 则 有 P ( A C ) = 0.95, P ( A C ) = 0.95.现在对自然人群 进行普查 , 设被试验的人患有癌症 的概率为0.005, 即 P (C ) = 0.005, 试求 P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