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第8章

电力系统分析第8章

1 p
Iq
(
p)
[
pX
d(
X d ( p)ud (0) p) r][ pX
[ pX d ( p) q( p) r] X
r ]uq(0) d ( p)X
q
(
p)
1 p
ud (0) puq(0) ( p2 1) xq
1 p
拉普拉斯反变换后,得到时域解:
id
u q (0) xd '
u q (0) xd '
cos t
ud (0) xd '
sin t
u q (0) xd '
u (0) xd '
cos(t
0)
i3;
u d (0) xq
cos t
u q(0) xq
sin
t
ud (0) xq
u (0) xq
sin(t
0)
iqn
iq
△id与△iq含有两个分量:直流分量与同步频率的交
• 无限大功率电源是个相对概念。 • 若电源的内阻抗小于短路回路总阻抗的10%,
即可以认为电源为无限大电源。 • 例如,多台发电机并联运行或短路点远离电
源等情况,都可以看作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 的系统。
8.2.2 暂态过程分析
一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三相对称系统,短路发生前,电 路处于稳定状态,三相电流对称,用下标(0)、0表示短 路发生前后:
量、强制分量或周期分量 i pa ,与所在相的电源电压有
相同的变化规律,即:
ipa i aIm si n t ( )
Im
Um
R2 2L2
arctanL
R
• 短路点左侧暂态电路的时间常数为Ta,其值由电路参数

电力系统分析第8章课件

电力系统分析第8章课件
▪ 三相绕组中的直流分量合成为一个空间静止的磁场
▪ 与转子d轴重合时,气隙最小,则电感系数L大,需i小; ▪ 与转子q轴重合时,气隙最大,则电感系数L小,需i大; ▪ 磁阻的变化周期是180°,所以非周期分量包含2倍频分量
和直流分量: ia = iω + i2ω + iα
Exit 第25页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第8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
8.1 短路的基本概念 8.2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的三相短路分析 8.3 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分析 8.4 计及阻尼绕组的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
Exit
第1页
8.1 短路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 故障:一般指短路(横向故障)和断线(纵向故 障),分为简单故障和复杂故障
Ria
+ L dia dt
= U m sin(ωt + θ )
其解就是短路的全电流,由两部分组成:
稳态分量 i∞a (强制分量、交流分量或周期分量 ipa )和暂态
分量(自由分量、直流分量或非周期分量)。
i∞a = ipa = Im sin(ωt + θ − ϕ )
Im =
Um
R 2 + (ωL)2
• 简单故障:电力系统中的单一故障 • 复杂故障: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故障 • 短路: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
间(对中性点接地系统)发生连接的情况。
Exit
第2页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8.1.1 短路的类型
各种短路的示意图和代表符号
短路种类
示意图
代表符号
三相短路
f(3)
两相短路接地

电力系统第八章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解析

电力系统第八章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解析
一、无限大电源
所谓无限大电源,是指当电力系统的电源距短路点的电气距离较远时,由短路而引起的电源送出功率的变化为),远小于电源的容量S( =+j ),即,这时可设S=∞,则称该电源为无限大容量电源。
此外,由于,则可认为在短路过程中无限大容量电源的频率是恒定的,又由于,所以可以认为在短路过程中无限大容量电源的端电压是恒定的。而电压恒定的电源,内阻抗必然为零,因此可以认为无限大容量电源的内阻抗Z=0。
(8-9)
如果用 和 去代替式(8-9)中的 就可分别得到 和 的表达式。
短路电流中各个分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如图8-2所示。在图8-2中,旋转相量 、 、 在静止 轴上的投影分别代表电源电压、短路前瞬间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后周期分量电流的瞬时值。图中所示出的为t=0时刻情况。由图8-2可见。就a相而言,电压相量 在短路瞬间相位角为 ,短路前瞬间正常电流相量 滞后 一个功率因数角 , 在 轴上的投影为 ,是短路前瞬间正常工作电流的瞬时值,以线段 表示。短路时刻周期分量电流的瞬时值 是 在 轴上的投影,以线段 表示。由于短路瞬间电流不能突变,则 ,短路瞬间非周期分量电流 的大小应为 和 之差,以线段 表示。 线段是相量 和 之差在 轴上的投影。相似地可得出b、c相的情况,只是由于b、c相电压的合闸相角为 和 ,这两相非周期分量电流 和 分别为相量 和 在 轴上的投影,分别以线段 (图示情况下即 )和 表示。显然,三相中在t=0时刻非周期分量电流各不相同,所以说,在三相短路时刻,实际上只有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才是对称的。
假定短路是在t=0时发生,左边电路仍是对称的,因此可以只研究其中的一相,其a相的微分方程式为
(8-3)
式(8-3)是一个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式,其解为

《电力系统分析》第8章习题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第8章习题答案


j
900
⎥ ⎥
=
⎢ ⎢0.494e
j 2550
⎥ ⎥
1 ⎥⎦⎢⎣2e j1350 ⎥⎦
⎢⎣0.195e
j1350
⎥ ⎦
8-13 试画出图 8-62 所示电力系统 k 点发生接地短路时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等值网络。
图 8-62 习题 8-13 附图
解:正序、负序、零序等值网络见下图 a)、b)、c)。
(3)k 点发生 a、c 两相接地短路时
Ib1
=
j( X 1∑
E1Σ
=
+ X 2∑ // X 0∑ )
j1 j(0.202 + 0.214 // 0.104)
= 3.677
Ib2
=

X 0∑ X2∑ + X0∑
Ib1
=

0.104 0.214 + 0.104
× 3.677
=
−1.203
Ib0
=

X 2∑ X2∑ + X0∑
Ib1
=
− 0.214 × 3.677 0.214 + 0.104
=
−2.474
U b1 = U b2 = U b0 = − jX 2∑ Ib2 = − j0.214 × (−1.203) = j0.257
Ib = 0
Ic = a 2 Ib1 + aIb2 + Ib0 = e j240° × 3.677 − e j120° ×1.203 − 2.474 = 5.624e− j131.29° Ia = aIb1 + a2 Ib2 + Ib0 = e j120° × 3.677 − e j240° ×1.203 − 2.474 = 5.624e j131.29° Ub = 3Ub1 = 3× j0.257 = j0.771 U a = U c = 0

电力系统分析课件于永源第八章

电力系统分析课件于永源第八章

短路电流的形成
当发生短路时,电流会迅速增加 ,并在短路点形成巨大的电流和
电压降。
短路冲击电流
短路发生后,系统中的电流会形 成一个冲击电流,其大小远大于
正常工作电流。
短路电动力效应
短路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进 而产生电动力,可能导致导体变
形或设备损坏。
短路故障的数学模型
电路定律
在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和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基尔霍夫定 律和欧姆定律等电路定律来描述。
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 生活用电需求,维护国家 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电力系统的特点
具有规模大、覆盖范围广 、运行方式复杂等特点。
电力系统的元件模型
发电机模型
描述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动态特性, 包括同步发电机、感应发电机等。
输电线路模型
描述输电线路的工作原理和动态特性 ,包括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
成本效益分析法
通过比较电力系统的不同方案或技术 的成本和效益,选择经济效益最优的 方案或技术。
价值工程法
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价值为目标,通过 功能分析和评价,寻求最佳的功能成 本比。
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
对电力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所有 费用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最优的 投资方案。
风险评估法
对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 别、评估和预防,以降低风险对电力 系统的影响。
电力系统、运营和维护 成本进行分析,制定出最优的电源规划方 案。
通过对电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成本进行 分析,制定出最优的电网规划方案。
电力市场分析
节能减排
通过对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波动、 竞争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为电力市场的 运营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第八章对称分量法应用电力系统分析

第八章对称分量法应用电力系统分析

11.03.2019
1 U = (U U ) T Ha T HM T Hm 2
③ 规格化为UTHN:
④ 校验:
U △ U HM M U = U LM NL U T HN
U △ U Hm m U = U Lm NL U T HN
误差应小于半个分接头电压。
如不合格, 一是改变UTHN;二是采用两个分接头—— 带负荷调分接头(一般用于逆调压)
11.03.2019
三.无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

1.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在系统中某节点i设置为无功功率补偿的先决条 件是由于设置补偿设备而节约的费用大于为设 置补偿设备而耗费的费用.以数学表示式表示 则为:
C ( Q ) C ( Q ) 0 e ci c ci
从而,确定节点i的最优补偿设备的条件是:
11.03.2019

升压变压器
UH ZT UL
PH+jQH
P+jQ
已知低压希望电压, 求高压分接头
2 2 2 2 P Q P Q △ P 2 R Q 2 X T T △ T T U U N N
P jQ P jQ ( △ P j △ Q ) H H T T
U U (U △ U ) NL T HM HM M U LM U NL U (U △ U ) T Hm Hm m U Lm
Q Q Q Q Q △ Q △ Q △ Q D L C △ D L C
运行在水平区段:
△ Q C 0
△ Q △ Q L D
优点: 调节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特性平滑, 可分 相补偿, 维护简单, 损耗小。 缺点: 最大补偿量正比于电压平方, 电压低时补偿 量小;谐波对电力系统产生污染。

电力系统分析课件 第八章

电力系统分析课件  第八章
2.运算曲线法,用于电气设备稳定校验
一、起始次暂态电流 I 的计算
含义:在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后第一个周期内认为短路电 流周期分量是不衰减的,而求得的短路电流周期 分量的有效值即为起始次暂态电流 I 。
第八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
1.起始次暂态电流 I 的精确计算 (1)系统元件参数计算(标幺值)。 (2)计算 E0 。 (3)化简网络。 (4)计算短路点k的起始次暂态电流 I k。

t Ta
K i 0
ia Im sin(t 0 k )
[ I m sin(0 ) Im sin(0 k )]e
(8-6)
a相电流的完整表达式(短路全电流):
t Ta
(8-7)
用 ( 0 120 ) 和 ( 0 120 ) 代替上式中的 0 可分别得到 ib 和 ic 的表达式。
一、无限大容量电源
概念 电源距短路点的电气距离较远时,由短路而 引起的电源送出功率的变化 S 远小于电源的 容量 S ,这时可设 S ,则该电源为无限大 容量电源。 电源的端电压及频率在短路后的暂态过程中 保持不变
重要 特性
第八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
二、无限大容量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暂态过程的 分析
第八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 表8-1 异步电动机冲击系数 异步电动机容量(kW ) 200以下 冲击系数K imp.M 200~500 500~1000 1000以上
1
1.3~1.5
1.5~1.7
1.7~1.8
注 功率在800kW以上,3~6kV电动机冲击系数也可取1.6~1.75
当计及异步电动机影响时,短路的冲击电流为:
(8-8)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 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第八章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一、基本概念
•稳态:运行参数变化很小
•电力系统 的运行状态
•暂 态:
•受到突然的扰 动,运行参数 变化很大
•电磁暂态过程——故障分析 •(只考虑电磁变化,几十ms)
•机电暂态过程——稳定问题 •(同时考虑电磁与机械参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 5、提高静态稳定的措施
1) 采用自动励磁调节装置
• 采用分裂导线
2) 减少元件的电抗
• 采用串联电容器 • 提高线路的额定电压 • 等增级加回路数
3) 改善电网结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设备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 四、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 • 1、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二、同步电机的转子运动方 程
•机械角加速度 •电磁转矩 •转动惯量 •原动机转矩 •转子储存的动能: •转矩基准值: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角速度
•E •ω q
•U •ω0
•δ
•δ0
•ω
=0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三、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
定 • 1、功角特性曲
5% •变压
•一次侧:用电设 备

•二次侧:发电设备
•标称电压等
•升压变:=发电机额定电压 •降压变:=电网额定电压UN •额定电压为空载电压 •内部损耗约5% •二次电压高出10%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
•7、了解电力网接线 •无备用—从一条线获得电源 •有备用—从两条及以上线获得电源

电力系统分析 第8章

电力系统分析   第8章

1。 假设各发电机电动势同相位。近似计算中可取 E ( 0)
短路点以外的负荷可以略去,当短路点附近有大容量 电动机时,应计及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忽略线路的对地电容和变压器的励磁支路,110kV及以 上电网也可将线路电阻忽略。
2019/1/12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2
2. 起始次暂态电流 I 的精确计算
ia I m sin( t 0 )
2019/1/12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单相等值电路图
4
短路后,a相电流应满足: dia Ri a L U m sin( t 0 ) dt 周期分量 解微分方程得:
(强迫分量)

非周期分量 (自由分量)
Um ia sin( t 0 k ) Ce Z 由于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因此短路前一瞬间的
1 Ik Z
2019/1/12

Ik
1 X
14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二、冲击电流
同步发电机的冲击电流:
iimp.G 2 K imp.G I G
异步电动机(或综合负荷)的冲击电流:
iimp.M 2K imp.M I M
考虑异步电动机影响时,短路点的冲击电流:
短路点的 过渡阻抗
U U k ( 0) E E k ( 0 ) 或 Ik 当不计电阻时: I k X X jX jX
2019/1/12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3
3. 起始次暂态电流 I 的近似计算
参数计算:选取基准容量SB和基准电压UB=Uav,计算

E I k Z k
当不计电阻时:
转移电抗(连接电源和短 路点之间的等值电抗)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课件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课件

第八章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8-2 电压和电流对称分量经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8-3 非全相断线的分析8-4 应用节点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8-5 复杂故障的计算方法第八章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本章主要内容各种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序分量边界条件复合序网的概念和正序等效定则电压电流对称分量经过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利用阻抗矩阵计算不对称故障的原理和方法序网方程(1)(1)(1)fa eq ff fa V E Z I =− (2)(2)(2)fa ff fa V Z I =− (0)(0)(0)fa ff fa V Z I =− (2)fa I (2)ff jX (2)fa V (0)fa I (0)ff jX (0)fa V (1)fa I (1)ff jX (1)fa V (0)fV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序分量边界条件0, 0(1), 0fa fb fcV I I === 相量表示的边界条件:(1)(2)(0)(1)(2)(0)(1)(2)(0)0002fafa fa fa fb fb fb fb fc fc fc fc V V V V I I I I I I I I =++==++==++= ()对称分量表示的边界条件0faV = fbV fcV faI 0fbI = 0fcI = a bc (1)(2)(0)2(1)(2)(0)2(1)(2)(0)0030fafa fa fa fb fa fa fa fc fa fa fa a V V V VI I I I I I I I αααα=++==++==++= ()以相为参考相(1)(2)(0)(1)(2)(0)0(8-42)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序分量边界条件: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联立方程求解0faV = fbV fcV faI 0fbI = 0fcI = a bc (1)(2)(0)(1)(2)(0)0(82)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 (0)(1)(1)(1)(2)(2)(2)(0)(0)(0) (81) fa 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V jX I V jX I V jX I ⎫=−⎪⎪=−−⎬⎪=−⎪⎭ (0)(1)(1)(2)(0)(83)()ffa ff ff ff V I j X X X =−++ ()(0)(1)(1)(1)(2)(0)(1)(2)(2)(2)(0)(0)(0) (84)fa f ff fa f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V jX I j X X I V jX I V jX I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复合序网0faV = fbV fcV faI 0fbI = 0fcI = a bc (1)(2)(0)(1)(2)(0)0(82)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 (0)(1)(1)(2)(0)(83)()ffa ff ff ff V I j X X X =−++ ()(0)(1)(1)(1)(2)(0)(1)(2)(2)(2)(0)(0)(0) fa f ff fa f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V jX I j X X I V jX I V jX I ⎫=−⎪⎪=+⎪⎬=−⎪⎪=−⎪⎭ ——将各序网络在故障端口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网络(1)fa I (1)ff jX (1)fa V (2)fa I (2)ff jX (2)fa V (0)fa I (0)ff jX (0)fa V (0)fV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故障点各相电流电压222(1)(2)(0)(2)(0)(1)22(1)(2)(0)(2)(0)(1)0()(1)()(1)fafb fa fa fa ff ff fa fc fa fa fa ff ff fa V V V V V j X X I V V V V j X X I αααααααααα=⎡⎤=++=−+−⎣⎦⎡⎤=++=−+−⎣⎦ (1)(2)(0)2(1)(2)(0)2(1)(2)(0)fa fa fa fa fb fa fa fa fc fa fa fa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αααα=++=++=++ (0)(1)(1)(2)(0)3()0, 0ff faff ff ff fb fcV I I j X X X I I ==++== ()(1)(2)(0)(1)(2)(2)(1)(0)(0)(1), , fa f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j X X I V jX I V jX I =+=−=−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相量图(1)fa I (1)fb I (1)fc I (2)fa I (2)fc I(2)fb I (0)fa I faI (0)fb I(0)fa I (0)fc I (2)fa I (2)fb I (2)fc I (1)fa I(1)fc I (1)fb I (1)fa I 以为参考相量(1)fa V (1)fb V (1)fc V (2)fa V (2)fc V (1)fa V (2)fa V (0)fa VfcV fbV (2)fb V (0)fa V 0fa V = ()(1)(2)(0)(1)(2)(2)(1)(0)(0)(1)fa f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j X X I V jX I V jX I =+=−=−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特例分析(I&II)(0)(0(1)(1)(2)(0)(1))(()3)0)1(3Case I >()ff faff ff ff f f f f ff f f V V I j X X X I X jX I X ==⇒=+>+ :(1)(2)(0),ff ff ff X X X ≈:与系统中性点接地情况有关(1)fa V (1)fb V (1)fc V (2)fa V (2)fc V (2)fb V fbV fcV 0fa V = (0)Case II ff X →:短路点靠近中性点直0,接接地点()(1)(2)(0)(1)(2)(2)(1)(1(0)(01)))(0fa ff ff fa f fa a ff fa fa ff fa V j X X I V jX I V V jX I ≈−=−≈=+=− (0)0, 32fa fb fc f V V V V ===(1)(2)(0)2fa ffa V VV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特例分析(III)(1)(2)(0),ff ff ff X X X ≈:与系统中性点接地情况有关(0)faV (0)fbV (0)fcV 0fa V = fbV f cV (0)(0)fa faV V =− 60D(1)fb V(1)fc V (0)Case III ff X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1)(2)(0)(1)(2)(2)(1)(0)(0)(1)fa f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j X X I V jX I V jX I =+=−=− (0)(0)0, 3fa fb fc f abV V V V V ====(0)(0)(1)(2)(0), 0, fa f fa fa f V V V V V ===− (1)(2)(0)22(1)(2)(0)(1)2(1)(2)(0)(1)=0(1)(1)fa fa fa fa fb fa fa fa fa fc fa fa fa fa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αααααα=++=++=−=++=−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 单相(a 相)接地短路—特例分析(IV)(1)(2)(0),ff ff ff X X X ≈:与系统中性点接地情况有关(2)(0)(2)(0)(1)Case IV 12ff ff fa fa fa X X V V V =⇒==− :()(1)(2)(0)(1)(2)(2)(1)(0)(0)(1)fa f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j X X I V jX I V jX I =+=−=− (1)fb V (1)fc V (2)fc V (1)fa V (2)fa V (0)fa V fcV fbV (2)fb V 0faV = 120D(0)(1)(1(2)(0))()fff ff ff fa V j X X X I =++ ()(1)(2)(0)(1)(2)(2)(1)(0)(0)(1)(0)(0)(0)231313fa ff ff fa fa ff fa fa ff f fffa V j X X I V jX I V jX I V V V −=+==−==−=− (0)(1)32fb fc fa f V V V V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2.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序分量边界条件, 0(1), 0fb fc fa fb fcV V I I I ==+= 相量表示的边界条件:(1)(2)(0)(1)(2)(0)(1)(2)(0)(1)(2)(0)(1)(2)(0)002fb fb fb fc fc fc fa fa fa fb fb fb fc fc fc V V V VV V I I I I I I I I I ++=++++=+++++= ()对称分量表示的边界条件fa V fb fcV V = 0faI = fbI fcI a bc(1)(2)(1)(2)(0)40(8-7)0fa fa fa fa fa V V I I I ⎫=⎪⎪+=⎬⎪=⎪⎭()序分量边界条件:22(1)(2)(1)(2)(0)22(1)(2)(0)()()0()()203fa fa fa fa fa fa fa fa VV I I I I I a I αααααααα−+−=++=++++= ()以相为参考相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2.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联立方程求解(0)(1)(1)(1)(2)(2)(2)(0)(0)(0) (81) fa 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V jX I V jX I V jX I ⎫=−⎪⎪=−−⎬⎪=−⎪⎭(0)(1)(1)(2)(88)()ffa ff ff V I j X X =−+ (2)(1)(1)(2)(2)(2)(2)(1)(0)(0)(0)(89)0fa fa fa fa ff fa ff fa fa ff fa I I V V jX I jX I V jX I ⎫=−⎪⎪==−=−⎬⎪=−=⎪⎭(1)(2)(1)(2)(0),0(87)0fa fa fa fa fa V V I I I ⎫=⎪⎪+=−⎬⎪=⎪⎭ fa V fb fcV V = 0faI = fbI fcI a bc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2.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复合序网(0)(1)(1)(2)(88)()ffa ff ff V I j X X =−+ fa V fb fcV V = 0faI = fbI fcI a bc(1)(2)(1)(2)(0),0(87)0fa fa fa fa fa V V I I I ⎫=⎪⎪+=−⎬⎪=⎪⎭ (2)(1)(1)(2)(2)(1)(0)(0)(0)(89)0fa fa fa fa ff fa fa ff fa I I V V jX I V jX I ⎫=−⎪⎪==−⎬⎪=−=⎪⎭(1)fa I (1)ff jX (1)fa V (2)fa I (2)ff jX (2)fa V (0)fa I (0)ff jX (0)fa V (0)fV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2.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故障点各相电流电压(1)(2)(0)(1)(2)(1)2(1)(2)(0)(1)2(1)(2)(0)(1)2222fa fa fa fa fa ff fa fb fa fa fa fa fa fc fa fa fa fa faV V V V V j X I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αααα=++===++=−=−=++=−=− (1)(2)(0)22(1)(2)(0)(1)(1)(1)+ 0+ ()33fa fa fa fa fb fa fa fa fa fa fc fb fa I I I I I I I I I j I I I j I αααα=+==+=−=−=−= (2)(1)(0)(1)(2)(2)(1)(0), 0, , 0fa fa fa fa fa ff fa fa I I I V V jX I V =−==== fa V fb fcV V = 0faI = fbI fcI a bc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2.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相量图(1)fa I(1)fb I (1)fc I (2)fa I(2)f c I(2)fb I f bI (1)f a V (1)fc V (1)fb Vfc I(2)f b V(2)fc Vf bV f c V f a V(1)fa I以为参考相量(2)fa V (2)(1)(0)(1)(2)(2)(1)(0), 0, , 0fa fa fa fa fa ff fa fa I I I V V jX I V =−====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序分量边界条件(1)0, 0fb fc faV V I === 相量表示的边界条件:(1)(2)(0)(1)(2)(0)(1)(2)(0)0002fb fb fb fc fc fc fa fa fa V V V V V V I I I ++=++=++= ()对称分量表示的边界条件faV 0fb fc V V == 0faI = fbI fcI a bc(1)(2)(0)(1)(2)(0)(8-13)04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序分量边界条件:2(1)(2)(0)2(1)(2)(0)(1)(2)(0)0003fa fa fa fa fa fa fa fa fa V V VV V V I I a I αααα++=++=++= ()以相为参考相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联立方程求解(0)(1)(1)(1)(2)(2)(2)(0)(0)(0) (81) fa f ff fa fa ff fa fa ff fa V V jX I V jX I V jX I ⎫=−⎪⎪=−−⎬⎪=−⎪⎭(0)(1)(1)(2)(0)(814)(//)ffa ff ff ff V I j X X X =−+ (0)(2)(1)(2)(0)(2)(0)(1)(2)(0)(815)ff fa fa ff ff ff fa fa ff ff X I I X X X I I X X ⎫=−⎪+⎪−⎬⎪=−⎪+⎭faV 0fb fc V V == 0faI = fbI fcI a bc(1)(2)(0)(1)(2)(0)(8-13)0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2)(0)(1)(2)(0)(1)(2)(0)ff ff fa fa fa fa ff ff X X V V V j I X X ===+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复合序网(1)(2)(0)(1)(2)(0)(8-13)0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0)(1)(1)(2)(0)(//)ffa ff ff ff V I j X X X =+ (2)(0)(1)(2)(0)(1)(2)(0)ff ff fa fa fa fa ff ff X X V V V j I X X ===+ (0)(2)(1)(2)(0)(2)(0)(1)(2)(0)ff fa fa ff ff ff fa fa ff ff X I I X X X I I X X ⎫=−⎪+⎪⎬⎪=−⎪+⎭faV 0fb fc V V == 0faI = fbI fcI a bc(1)fa I (1)ff jX (1)fa V (2)fa I (2)ff jX (2)fa V (0)fa I (0)ff jX (0)fa V (0)fV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故障点各相电流电压(2)(0)(1)(2)(0)(1)(1)(2)(0)30ff ff fa fa fa fa fa fa ff ff fb fcX X V V V V V j I X X V V =++==+== (1)(2)(0)(2)(0)22(1)(2)(0)(1)(2)(0)2(2)(0)2(1)(2)(0)(1)(2)(0)+ 0+ + fa fa fa fa ff ff fb fa fa fa fa ff ff ff ff fc fa fa fa fa ff ff I I I I X X I I I I I X X X X I I I I I X X αααααααα=+=⎛⎞+=+=−⎜⎟⎜⎟+⎝⎠⎛⎞+=+=−⎜⎟⎜⎟+⎝⎠(2)(0)(1)(2)(0)(1)(2)(0)ff ff fa fa fa fa ff ff X X V V V j I X X ===+(0)(1)(1)(2)(0)(//)ffa ff ff ff V I j X X X =+ (0)(2)(1)(2)(0)(2)(0)(1)(2)(0)ff fa fa ff ff ff fa fa ff ff X I I X X X I I X X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相量图(1)fa V (1)fb V (1)fc V (2)fa V (2)fc V (2)fb V (0)fa V faV (1)fa I (2)fa I (0)fa IfcIfbI 0faI = (1)fc I (1)fb I (2)fc I (2)fb I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故障点入地电流(2)(0)(1)(2)(0)(1)(2)(0)ff ff fa fa fa fa ff ff X X V V V j I X X ===+(0)(1)(1)(2)(0)(//)ffa ff ff ff V I j X X X =+ faV 0fb fc V V == 0faI = fbI fcI abceI (2)(0)(1)(2)(0)33ff e fb fc fa fb fc fa fa ff ff X I I I I I I I I X X =+=++==−+ (0)(0)(1)(0)(1)(0)(2)33fe fa ff ff ff ff ff VI I jX X X X X ==++ (0)(2)(1)(2)(0)(2)(0)(1)(2)(0)ff fa fa ff ff ff fa fa ff ff X I I X X X I I X X ⎫=−⎪+⎪⎬⎪=−⎪+⎭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8-1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小结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方法小结¾制定各序网络;根据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故障口正常电压、各序输入阻抗,建立序网方程;(Chapter 7)¾根据故障情况选取参考相,确定用序分量表示的边界条件;¾由序网方程和序分量边界条件求解故障口电流电压各序分量(复合序网、方程求解等);¾对电流电压各序分量进行综合即可得到故障口的电流和电压相量。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

2 U GU Lcos(θG − θL ) − U L QL = x
暂态稳定性的初步概念与基本假设
• 电力系统受大扰动后各发电机能否保持同步运行的问题,乃是暂态稳 定研究的内容。一般大扰动包括:1)负荷突然变化,投入切除大容 量用户; 2)切除投入电力系统主要元件(发电机,线路,变压器); 3)发生短路故障

如果不考虑发电机的电磁暂态过程和励磁调节作用,假定Eq保持不变,则切除 一条线路后线路电抗增大, X d ∑ II >X d ∑ I ,因而PII的幅值比PI的幅值要小
8.5 电压稳定的初步概念 电压稳定性问题被提出,源自历史上电力系统曾多次出现这样的失稳场景:在扰 动发生后(如负荷的快速增长、系统出现严重故障),电力系统的全部发电机保持同 步,而一些关键负荷节点的电压却出现急剧变化,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1. 电压稳定性基本概念
U G ∠θG
U L ∠θ L
d∆ M d ( M m − M e ) = <0 ds ds
负荷稳定性的判据
d ∆P d ( M m − M e ) = <0 ds ds
图8-8 感应 电动机电磁 转矩和机械 转矩
注意点:有相同电磁转矩特性的M,机械转矩特性不同时,其稳定运行的区域 M 可能不同。 图中给出两种不同的机械转矩特性,当M负载增加时,机械转矩上移,左右侧 运行点都向上移动,机械转矩与电磁转矩曲线相切时(图中的e点),切点左侧 区域就是电动机可稳定运行的区域。
以上论表明,电力系统受大扰动后,若功角经过振荡后能稳定在某一个数值,系 统具有暂态稳定性。 若功角δ不断增大,系统失去了暂态稳定。 因此,可以用大扰动后功角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作为暂态稳定的判据。
8.2 小扰动稳定性的初步概念 1. 小扰动稳定性的物理含义 小球在A点的状态是小扰动稳定 小球在 点的状态是小扰动稳定的 点的状态是小扰动稳定 小球在B点的状态是小扰动不稳定的 小球在 点的状态是小扰动不稳定的 2. 简单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 正常运行,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正常运行,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G转子轴力矩:1)加速的机械力矩 转子轴力矩: 加速的机械力矩 加速的机械力矩Mm,分 转子轴力矩 , 析中Mm=Pm,图中水平线;2)减速力矩 析中 ,图中水平线; ) Me,分析中 是发电机功角的函数(功 ,分析中Me=Pe是发电机功角的函数 功 是发电机功角的函数 角特性曲线)。 稳态运行时对应着图中的 稳态运行时对应着图中的a、 角特性曲线 。G稳态运行时对应着图中的 、 b两点。 两点。 两点 G在工作点 受到微小扰动,运行状态变动至 在工作点a受到微小扰动 在工作点 受到微小扰动, 1:点 a’:Pm<Pe,G减速运动,运行点向左移 速运动, : :Pm<Pe 在摩擦阻尼作用下,经过振荡, 重回平 动,在摩擦阻尼作用下,经过振荡,G重回平 衡点a; 衡点 ; 2:点 a”:Pm>Pe,G加速运动,运行点向 : 加速运动, : , 加速运动 右移动,在摩擦摩擦阻尼作用下,经振荡G将 右移动,在摩擦摩擦阻尼作用下,经振荡 将 重回平衡点a; 重回平衡点 ; 上述两个过程与小球受扰后的变化场景类似,因此G发电机在平衡点 发电机在平衡点a是小扰动稳定的 上述两个过程与小球受扰后的变化场景类似,因此 发电机在平衡点 是小扰动稳定的 图8-1 小球小 扰动稳定和 不稳定状态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算法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算法

• 本章仅讨论故障瞬间,t=0时刻故障电流、 电压基频分量计算方法。
2019年10月30日11时3分
8-1 概 述 第八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算法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4
仅讨论简单故障
• 计算各种故障时:假设系统参数恒定,可用叠 加原理
• 除不对称故障局部外,系统其余部分各元件参 数对称。
• 故障形式: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
2019年10月30日星期
第三节 简单不对称故障计算
• 第七章说明:不对称故障用对称分量法,在线 性系统假设条件下,对横向故障和纵向故障都 可将故障处不对称运行参量分解为正序、负序 和零序分量,等值电路为三个序网络,每序网 列一个电压平衡方程,形成复合序网。在复合 序网计算,得故障处各序短路电流和电压。然 后分别在各序网求每条支路、每个节点电压, 合成不对称故障三相支路电流和节点电压分布
8-1 概 述 第八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算法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6
第二节 对称短路计算
一、计算对称短路时的等值网络 二、用节点阻抗矩阵的对称短路计算 三、用节点导纳矩阵的对称短路计算
2019年10月30日星期
一、计算对称短路时的等值网络
• 制定等值网络方法与 潮流计算相似。
• 发电机等值电势E", 电抗X"d;忽略负荷;f 为短路点,直接短路。
2019年10月30日11时3分
8-2对称短路计算 第八章 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算法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16
三、用节点导纳矩阵的对称短路计算
• 用节点导纳矩阵表示节点方程:
I1
Y11 Y1i Y1 j Y1n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pptx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第八章).pptx

U XT2
.
XL
3) 解释
加速面积abcdk 大与
减速面积dgfe 时
是暂态稳定的
最大故障切除角 δc<δmax<δh 是暂态稳定的
2、等面积定则
C
0
(P0
PI Im ax
sin
)d
P(h
0 C
PII Im ax
sin
)d
0
P PP P P cos clim
0( C
0)
cos IIImax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电力网、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及之间关 系2、电力系统为什么要互联运行—经济、可靠、互补、备用
5、提高静态稳定的措施
1) 采用自动励磁调节装置
采用分裂导线
2) 减少元件的电抗
采用串联电容器 提高线路的额定电压等级 增加回路数
3) 改善电网结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设备
四、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 1、分析
1) 假设
a) PT不变(因为1秒左右原动机调速器还不能有明显变 化)
b) 对不对称短路,不计零序及负序电流对转子的影响
)
P*
P0
Pmax sin (
0
)
TJ
d2 d t2
P0
Pmax sin (
0)
d PE
d
1 2!
d2 PE d 2
2
d PE
d
TJ
d2 d t2
d PE
d
0
TJ (P2 Seq) 0
P1
S eq TJ
两个根:
P2
Seq TJ
C ep1t 1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 电力系统静态分析1111

电力系统分析第八章 电力系统静态分析1111
于是
渐进稳定性。但是考虑到振荡中由于摩擦等原因产生能量损耗,可以认为振荡会 逐渐衰减,系统是稳定的。
(t ) 2 A cos t 2 B sin t k sin( t ) A k 2 A2 B 2 , tg 1 B 电力系统受扰动后,功角将在 0 附近做等幅振荡。从理论上说,系统不具有
N ; 简单电力系统。在给定的运行情况下,发电机输出的功率为 Po , P P To P o 常数;发电机为 原动机的功率为 P To P o 。假定:原动机的功率 T 隐极机,且不记励磁调节器的作用和发电机各绕组的电磁暂态过程,即 Eq Eq 0 =常数。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1 0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第八章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
为确定A矩阵的元素,要进行给定运行方式的潮流计算。于是可算得
S Eq
dPEq d
0

Eq 0V0 X d
cos 0
求得A矩阵的元素后,便可对其特征值的性质作出判断。用直接求特征值的办法, 由 det A pI 0 可得
1 0
dt
写成矩阵形式为 d 0
Ax, x

T
dt N S Eq d T J dt
0 A N S Eq TJ
0 SEq 0
由 S Eq 式可以看到,当系统运行参数 0 90o 时,系统是稳定的。当 0 90o 时,系统是不稳定的。所以用运行参数表示的稳定判据为
0 90o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第八章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8-1 小球小 扰动稳定和 不稳定状态
8.2 小扰动稳定性的初步概念
小扰动稳定性的概念:电力系统在稳态运行过程中,受到微小扰动后,可独立 恢复到原有运行状态的能力。
对于单机无穷大系统,保证小扰动稳定,需要在功角增加时,G受到减速力矩作 用;在功角减小时,受到加速力矩作用。
满足这一条件的区域,对应着功角曲线的左半侧,可用功角曲线的斜率判断其 小扰动稳定性:
TJi d 2 i P Pei Ti 2 N dt
在d点,Δω=0,功角δ抵达最大值δmax,但ΔPa=PT-Pe<0。转子开始反方 向减速到c点。而且由于惯性作用它将越过点c而在b点Δω再次等于零,功角抵 达它的最小值δmin,以后转子运动重复上述同样过程。 由于各种损耗,功角变化将是一种减幅振荡[见图]。最后在点c处,同时达 到Δω<0, ΔPa=0,建立了新的稳定运行状态。
第八章 电力系统稳定性基本概念
作业:8-1,8-2
8.1 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扰动后,能否凭借自身的调整 或控制设备的作用,恢复到原有稳定运行状态,或过渡到一个新的可接受的稳定 状态并继续运行的能力。 1. 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 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是所有发电发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发电机是否保持同步, 可通过发电机之间的功角差,来加以判断,因此这类稳定性常被称为功角稳 定性。功角失稳常伴随发电机转子间的振荡,并导致它们之间功角差的持续 拉大。 当系统因负荷过重、无功补偿不足或发生严重故障,造成一些关键节点的电 压出现不可逆转地持续下降,或者电压长期滞留在安全运行所不能容许的低 水平上难以恢复,而此时系统中的发电机仍保持同步,则称系统发生了电压 失稳。
8.2 小扰动稳定性的初步概念
2. 简单电力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
G在b点处受到微小扰动, 1:点 b’:Pm>Pe,G加速,运行点右移动, Pm-Pe进一步加大,转速继续上升,G远离 点b;G与系统失去同步 2:点 b”:Pm<Pe,G减速,运行点左移, Pm-Pe进一步减小,运行点过c点,并阻尼力 矩的作用下,稳定到平衡点a, 上述过程与图8-1中位于b点的小球受扰后的 运动类似,因此G在b点是小扰动不稳定的。
TJi d 2 i P Pei Ti 2 N dt
可是运动过程也可能有另外一种结局。从点c开始,转子减速,经过c点,功 角δ已达到c’点(临界角δcr)因为Δω>0,故功角将越过点 c’,转子不平衡转 矩又变成加速性,Δω又开始增加,功角将继续增大,使发电机与受端系统失 去同步,破坏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M位于a点时,受到微小扰动后是稳定的。
1’:点b,扰动后,到点b’,由于Mm<Me,M转速上升(转差s减小),运行点 向左移动,不能回到点b; 2’:点b,扰动后,到点b”,此时Mm>Me, M减速运动,运行点持续右移,直 至出现滞转(s=1.0,即图中的点d)。 M:在点b时,受到微小扰动都无法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因此b点是不稳定的。
1) 按照失稳场景划分,可分为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前者主要关 注发电机能否保持同步运行,后者则主要关注扰动发生后系统关键节点电压幅 值能否保持合理水平。 2) 按照受扰大小划分,可分为潮流稳定性,小扰动稳定性和大扰动后的暂态 稳定性。 潮流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在运行工况(网络连接方式,负荷分布和发电计划)已 知情况下,具有合理潮流解的能力。潮流稳定也时常被称为潮流热稳定。 小扰动稳定性:指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下,受到微小扰动后能否独立地恢复 到原有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性:指在受到较大扰动之后,电力系统中的所有发电机在不失同步 的情况下过渡到新的合理的运行状态(也可以是原有运行状态),并在新的运行 状态下稳定运行的能力。 需要指出,1)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出于研究的方便,才 将稳定性进行了划分,欲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需考虑各种稳定性问题;2) 上述两种分类方式是互补的,可进一步细分为小扰动电压稳定性,小扰动功 角稳定性,暂态电压稳定性和暂态功角稳定性等
TJi d 2 i P Pei Ti 2 N dt
线路切除前,发电机运行PI曲线上a点确定,输出的电磁功率为P0,原动机的 功率,在正常运行时与电磁功率相平衡即:PT=Pe=P0。 突然切除线路瞬间情况:转子具有惯性,转速不能突变,功角δ保持原值不变。 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b点确定。 (不平衡转矩)ΔPa=PT-Pe>0 加速转矩,发电机转子加速,功角δ开始增大, 发电机转子在到达点c以前,虽然加速性的不平衡转矩逐渐减小,但它一直是加 速性的,因此相对速度Δω不断增大。 在点c处, ΔPa=PT-Pe=0,但Δω>0,由于转子的惯性,功角继续增大越过c 点, ΔPa=PT-Pe<0,发电机开始减速,Δω也开始减小并在d点达到零值。
2 U GU L cos(θG θL ) U L QL x
2 U G 2QL x UL 2
其中
4 2 U G 4U G QL x 4 PL2 x 2
1) 在负荷增长过程中,发电机节点的电压维持不变,即 ; U G const. 2) 在负荷增长过程中,负荷功率因数保持恒定,即QL= αPL, α为常数; 3) 在负荷增长过程中,PL和QL的取值只与节点的电气用户数有关,与节 点电压UL无关,此类负荷称为恒功率(Constant Power)型负荷。
dபைடு நூலகம் d (M m M e ) 0 ds ds
负荷稳定性的判据
d P d ( M m M e ) 0 ds ds
图8-8 感应 电动机电磁 转矩和机械 转矩
注意点:有相同电磁转矩特性的M,机械转矩特性不同时,其稳定运行的区域 可能不同。 图中给出两种不同的机械转矩特性,当M负载增加时,机械转矩上移,左右侧 运行点都向上移动,机械转矩与电磁转矩曲线相切时(图中的e点),切点左侧 区域就是电动机可稳定运行的区域。
UL UG
1) 通过式(8-15)总可以得到可接受与不可接受 的两组解,如图中点A1与B1,A2与B2所示, U 它们分别对应式(8-15)根号Δ 下取“+”和“-”两 种情况,图中我们分别用实线和虚线加以区分。
A1
A2 C
L,cr
B2 B1 O PL1 PL2 PL,max
图8-10 单机单负荷系统的 PV-曲线
图8-8 感应 电动机电磁 转矩和机械 转矩
1:M:a点,扰动后,运行点到点a’,此时Mm>Me,M减速运动,转速降低,转 差s加大,运行点向右移动,在阻尼作用下,经短荡后恢复到点a; 2:M: a点,扰动后,运行点到点a“,此时Mm<Me,M加速运动,转速上升, 运行点向左移动,在阻尼作用下,同样经短荡后恢复到点a。
电压失稳和由之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电压崩溃),是电力系统在发展到一 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有别于功角失稳的现象,引出了电力系统另一种重要的 稳定性概念——电压稳定性。
揭示电力系统电压失稳机理、预防电力系统电压崩溃事故的发生,是电力系 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
由于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这 里只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小扰动稳定: 小扰动不稳定:
dP e 0 d dP e 0 d
临界稳定时,曲线斜率为0,对应着电磁 功率曲线的最大值点,即图中点c。
8.4 负荷稳定的初步概念
系统中,工业负荷以感应电动机负荷为主,当系统经受较大扰动后,可能会引起 感应电动机大量滞转,它们将从系统中吸收更多的无功功率,导致系统运行状况 的进一步恶化。因此研究感应电动机在受到扰动后是否能保持稳定运行,对系统 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是所谓的负荷稳定问题。
暂态稳定性的初步概念与基本假设
• 电力系统受大扰动后各发电机能否保持同步运行的问题,乃是暂态稳 定研究的内容。一般大扰动包括:1)负荷突然变化,投入切除大容 量用户; 2)切除投入电力系统主要元件(发电机,线路,变压器); 3)发生短路故障

如果不考虑发电机的电磁暂态过程和励磁调节作用,假定Eq保持不变,则切除 一条线路后线路电抗增大, X d II >X d I ,因而PII的幅值比PI的幅值要小
电力系统每一个负荷点,在稳定性分析时,若用一台等值的感应电动机近似表示。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M e 2M emax (s scr scr s)
转差
s (n ) n
Scr:临界转差,由M的结构决定;Memax:最大转矩,与M机端电压的平方近似 成正比。 M机械转矩Mm起制动作用,由负载决定,与电动机转差s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 关系,图8-8(a)和(b)绘出了两种不同的机械转矩 图8-8 感应 电动机电磁 转矩和机械 转矩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暂态稳定的初步概念:电力系统具有暂态稳定性,一般是 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受到一个大的扰动后,能从原来的运行状态(平衡 点)不失去同步地过渡到新的运行状态,并在新运行状态下稳定地运行(也可 能经多个大扰动后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
TJi d 2 i P Pei Ti 2 N dt
以上论表明,电力系统受大扰动后,若功角经过振荡后能稳定在某一个数值,系 统具有暂态稳定性。 若功角δ不断增大,系统失去了暂态稳定。 因此,可以用大扰动后功角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作为暂态稳定的判据。
8.2 小扰动稳定性的初步概念 1. 小扰动稳定性的物理含义 小球在A点的状态是小扰动稳定的 图8-1 小球小 扰动稳定和 不稳定状态
在上述假设下,式中的UL和Δ 为PL的函数:
(8-15)
(8-16)
2 U G 2PL x U L f P ( PL ) 2
其中
4 2 f ( PL ) U G 4xU G PL 4 x 2 PL2
令负荷PL由0缓慢增大,可由上式(8-15)绘出PL-UL曲线如图8-10所示(称为系统 的PV曲线)。几点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