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课件
陈小红
陈小红 一~五年级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8 6
2018年6月
年级
一
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身高 /cm
118
120
三
四
五
126 134 148
114488
113344 112266 111188 112200
返回
折线统计图
陈小红 一~五年级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8年6月
陈小红
2018 6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身高
/cm
118 120
返回
折线统计图
探究新知 张小楠把自己6~12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高数据
制成了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
例1
张小楠6~12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年6月
年 6岁 7岁 8岁 9岁 10 11 12
龄
岁岁岁
身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高 /cm
在折线统计图中先描出每个年龄身高的点,再 把这些点顺次连起来。
任务多时,可以 小组合作完成。
返回
折线统计图
拓展延伸
你觉得用折线统计图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
能直观显示数据的变化,便于观察。 能看出不同数据的差异,便于比较。
返回
折线统计图
课外活动
你还可以观察 黄豆、绿豆的发芽 情况,制作折线统 计图!
返回
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安全!
返回
折线统计图
预测一下实验结果可能怎么样。 你的实验结果与你的 预测相同吗?与同学 交流小组实验的结果。 水温下降的速度 不一样,可能陶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18~45℃, 瓷碗中水温下降 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几分钟起开 的速度快一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折线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多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折线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折线统计图素材和相关案例。
2.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身高、体重等,以便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进而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折线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等方面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过渡到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资料等。
2.学具:学生手册、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如某地区近五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课件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1.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图: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1)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 到几时上升最快?
7:00~13:00不断上升,从11:00到13:00上升最快。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观察记录
(3)从实验数据中, 你还能获得哪 些信息?
回顾反思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统计图能清楚地 显示蒜叶的生长 变化情况。
要坚持按时观 察、认真测量、 准确记录。
任务多时,可以小 组合作完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1)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小明是第4天开始看到根、第6天开始看到芽的。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2题)
(2)和同学说说风信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由统计图可以看出,风信子先长出根, 后长出芽,到了20天左右,根就长到 了118毫米,芽长到了75毫米。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2题) (3)你有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吗?
探究新知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 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 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 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练一练 同样多的热水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水温下
降的速度相同吗?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 些?4人一组,把热水倒入下面这样的两个容器,每 3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先把数据记录下来,再完成折 线统计图。
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安全!
练一练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 18~45℃,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 几分钟起开始饮用比较合适?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测相同吗?与同学交流小组实验的结果。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一个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困难,如如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的样本、黑板。
2.学具:学生自己的折线统计图、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城市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折线统计图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折点、斜率等。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学生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知识点01: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1)根据图纸的大小适当地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
(4)按照数据描出各点,用线段顺欠连接各点,并标上数据。
知识点02:复式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意义: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其他形式)的折线来表示这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比较各组相关数据。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
考点01:单式折线统计图【典例分析01】小芳、小冬、小玲三名同学中午放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离校1600米的书店写作业,小伟放学先在学校停留了10分钟,然后骑自行车去书店,与他们同时到达,小芳到达书店后接到电话就立刻返回学校。
其他三名同学在书店写作业用了30分,小伟骑自行车返回学校用了10分钟,小玲坐公交车返回学校也用了10分钟,小冬步行返回学校用了20分。
下面几个图是描述小芳、小东、小玲、小伟离校时间和离校距离的关系。
根据描述在几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对应的人名。
【分析】根据小伟放学先在学校停留了10分钟,可知横着数的第二个是小伟的统计图;根据小芳到达书店后接到电话就立刻返回学校,可知最后一个是小芳的统计图;根据小冬步行返回学校用了20分,可知第一个是小冬的统计图;最后可以判断剩下的第个是小玲的统计图。
【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通过统计图解决问题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四个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复习课件)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 )。
A.小明6~10岁身高变化情况
B.5位同学的体重情况
C.某商场5~9月空调销售情况 D.温州3~7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单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解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A.小明6~10岁身高变化不会有下降的情况,与图中折线下降的情形不相符; B.5位同学的体重情况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C.某商场5~9月空调销售情况,根据生活经验可知,5~8月空调销售量可能上升,9月空调销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SJ
思维导图
知识盘点
知识点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 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在统计 过程中只统计一组数据,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 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考点精讲练 考点02 复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 观察折线统计图的趋势、正确分析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
解:A.由图可知,实线表示甲,7月份销售量为85台,是最高,原题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虚线表示乙,10月份销售量为48台,是最少,原题说法正确; C.7月:85-50=35(台)8月:80-70=10(台)9月:78-52=26(台) 10月:72-48=24(台)11月:70-55=15(台)12月:73-65=8(台) 35>26>24>15>10>8。即7月相差最大,原题说法正确; D.根据C中求解可得12月相差最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考点精讲练 考点02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1和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学生手机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教学光碟一、预习作业1、我们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开始,就学习过许多统计的知识与方法。
大家回忆一下,统计有什么用处?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统计的内容和方法?二、自主学习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回答说明:我们知道,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了解某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反映的具体事实,并根据事实作出判断或推测。
在统计内容和方法,大家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表达的信息。
2、引入新课为了提高统计能力和根据需要表达数据,我们今天要学习表达数据的新形式。
大家要能认识这种新的表达形式及特点,学会用这种形式表示数据、分析数据。
那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具体问题。
3、教学例1出示例1统计表提问:这是已经学习过的统计表。
你能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引导:你能用手指比划画一条线,表示每个年龄身高增加的情况吗?大家和老师一起,用手指试着画画这条线看。
同学们已经用手指画线表示了身高增加的情况,你能像这样在纸上画出一条曲线来表示吗?自己试着画一画,表示出张小楠身高增长的变化。
观察:你觉得我们画的这条线有什么用?能看出张小楠每个年龄的身高怎样变化的吗?说明:从大家画的线上可以看出身高每年在增长:他在6岁时是116厘米,7岁时长到118厘米,8岁时又长到了121厘米……我们把表示身高数据变化的这样一条曲线叫作“折线”,这条折线能直接表示出身高逐年增长的情况。
既然折线能表示数据变化的情况,哪如果要准确地表示身高变化的数据,你觉得需要把折线画在哪里?引导:观察折线统计图,看看她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儿不同?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提问:现在把折线统计图和前面统计表比较一下,表示的数据相同吗?哪个更能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为什么?三、多层练习1、做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阅读统计图,说说人的正常体温一般是多少。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比较陌生。
此外,学生对于数据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和技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图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作用,通过示例演示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分析数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3.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2.难点: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用于教学实例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是如何表示数据的。
同时,引导学生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异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可以选择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如何表示数据点、如何连接数据点等。
(教案)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与绘制。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折线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图表。
学生需要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能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折线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折线统计图示例、数据表格、投影仪。
2.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橡皮、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坐标轴、数据点、折线等。
2. 新课讲解-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和绘制方法。
- 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 引导学生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取有用信息。
3. 练习巩固-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
-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总结数据的变化规律。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收集相关数据。
- 小组内共同绘制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讨论数据背后的原因。
5. 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折线统计图,分享数据分析的结果。
- 其他小组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折线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2. 分析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总结数据的变化规律。
3.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年级上册(二)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知识点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1、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
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2、复式折线统计图特点(1)、折线统计图就是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在图中描出各个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
(2)、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从折线的起伏,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
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如教材第122页例1要解决“挑选身高是多少的队员参赛比较合适?”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选用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15个候选队员的身高的集中情况,教材先让学生用平均数、中位数来描述,发现不能很好地反应身高的集中趋势,然后引出众数:)由此体会★众数的特点: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教学时则可按此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
(选择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问题,学生较难理解,有时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只有合适与否的问题。
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 二 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苏教版
知识梳理
李明和王芳一到五年级身高情况统计图 _____李明 王芳
知识梳理
【讲解】图中提供的图例显示用实线表示的是李明的身高,我们可以先 将李明1到5年级的身高数据进行描点、用实线连线、标数据,制作好; 然后再用虚线进行王芳身高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方法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一样, 先描点,再顺次连接,最后标上数据。绘制复式统计图时,根据图例先 完成统计表中的第一组数据的绘制,再完成统计表中第二组数据。
知识梳理
(3)(
)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上升较快。
【讲解】实线表示的是甲校,虚线表示的是乙校。(1)2005;100;2008; 750。(2)增加;增加。(3)甲校。
知识梳理
【方法小结】 对复式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首先要看懂图例,因为复式 统计图反应的是两组数据,所以应找准图例对应的对象,看清图例所表示 的内容;接着运用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方法进行。
知识要点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与单式 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要求会 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比较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推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 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13 14 时间/届
课题引入
第9~14届亚运会韩 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单
式
折
线
· · · · · 9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的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这一单元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但是,他们在分析数据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数字,缺乏对数据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在教授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让学生初步接触到统计数据,并引发他们对统计数据的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3.制作方法:示范如何制作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折线统计图。
4.数据分析:讲解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并让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实践。
5.总结与拓展:对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制作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条形统计图,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绘图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准确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教材中的实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门口的人流量统计图、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及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绘制步骤,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此外,还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际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2. 学会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 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3. 折线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课件、示例图表、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绘制方法。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图表,讲解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折线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2. 板书内容: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特点、绘制方法、数据分析与解读、实际应用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2. 提高题:根据实际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折线统计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撰写小论文。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概念的理解,确保学生掌握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绘制统计图方面,本教材降低了一定的要求吗,为学生提供了帮助,帮学生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正确的描点
4、图例的设置
五、教学时数:3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科书 P23 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2、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建标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
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探标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
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
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
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
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
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
一步讨论讨论问题。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
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重点要让学生在
尝试用复式折线
统计图表示数
据,以及在看图
回答问题的过程
中,了解复式折
线统计图表示数
据的基本方法和
特点。
课题蒜叶的生长 3 教学内容课本第28-2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体会相关统计方法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准备记录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
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
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蒜叶的生长。
(板书课题)
指名回答。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1.出示28页例题图,提出问题:做
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
生长过程吗?
2.观察记录:学生交流在家记录的生
长情况,完成统计图
3.提出问题: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
长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统计图:了解
提出问题:把蒜
辫埋在土里和放
在水里,他们的
生长情况会一样
吗?
开展小组合作,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4.记录蒜叶的生长。
(1)学生根据记录的从第6天开始记录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5.提出问题: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
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
出平均数。
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两项实验中
的一项。
比较两种者生长
条件下蒜叶的生
长情况是,首先
要让学生联系画
好的复式折线统
计图,说说放在
阳光下和放在房
间里的两盆蒜叶
的生长情况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四、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
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