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短肢剪力墙定义
![短肢剪力墙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461e48ca360cba1aa811da8a.png)
短肢剪力墙定义短肢剪力墙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结构受力分析与设计异形柱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
1 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这种结构型式的特点是:①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②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③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④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⑤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其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相同,可采用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厦CAD的SS模块,后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华大学的TUS,广东省建院的SSW等。
其中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精度较高。
虽然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程序使用较早、应用较广,但对墙肢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应该用空间杆-墙组元程序进行校核。
在进行以上分析后,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截面与构造设计,相对于异形柱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但这种结构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有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3b6ea6ff5335a8102d220a6.png)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型式。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一、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高规》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二、短肢剪力墙的界定方法:《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第7.1.3条规定了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下限:当短肢墙较少时,如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15%~40%,则可以按普通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限规范没有规定,用户可以灵活掌握。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 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布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如果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个别小墙肢,不应看成短肢剪力墙结构而应作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处理。
短肢剪力墙的判断
![短肢剪力墙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417b971d650e52ea5518983b.png)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异形柱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
1 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这种结构型式的特点是:①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②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③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④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⑤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其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相同,可采用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厦CAD的SS模块,后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华大学的TUS,广东省建院的SSW等。
其中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精度较高。
虽然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程序使用较早、应用较广,但对墙肢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应该用空间杆-墙组元程序进行校核。
在进行以上分析后,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截面与构造设计,相对于异形柱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但这种结构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有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960bea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6.png)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在建筑结构领域,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结构形式。
对于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相关从业者来说,准确理解剪力墙结构的规范,并能够正确判定短肢剪力墙,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墙体结构。
它就像一道坚固的屏障,能够有效地抵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水平力,同时也承担着建筑物自身的重力荷载。
剪力墙通常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剪力墙结构的优点众多。
其一,它能够提供较大的抗侧刚度,使得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较小,从而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二,剪力墙结构可以有效地分隔空间,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其三,由于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多发地区,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
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剪力墙结构的优势,就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
规范对于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在设计方面,规范明确了剪力墙的厚度、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参数的要求。
例如,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确定,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配筋率的确定则要考虑到剪力墙所承受的内力大小和分布情况,确保钢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施工过程中,规范对于钢筋的绑扎、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钢筋的位置、间距和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剪力墙的受力性能。
混凝土的浇筑要保证密实度,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养护工作也至关重要,良好的养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短肢剪力墙的判定。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与普通剪力墙相比,短肢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相对较弱。
在判定短肢剪力墙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墙肢的长度和厚度之比。
如果这个比值在 5 8 之间,就有可能被判定为短肢剪力墙。
2、短肢剪力墙的判断与
![2、短肢剪力墙的判断与](https://img.taocdn.com/s3/m/f3e84f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1.png)
业务背景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规范》GB 50854-2013(以下简称2013新清 单)附录E中对于现浇混凝土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和计算规则有如下描述:
表 E.4 现浇混凝土墙(编号:010504)
项目编码
010504001 010504002 010504003 010504004
2、短肢剪力墙的判断与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B≤4
B≤300mm 4<H/B≤8 墙
H/B>8
B>300mm 注:H指墙的长度,B指墙的厚度。
单肢 多肢
剪力墙 剪力墙
矩形柱 异形柱 短肢剪力墙 直形墙 弧形墙 直形墙 弧形墙
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不大于4的剪力墙按柱项目编码列项。
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2、短肢剪力墙的判断与计算
H/B≤4
B≤300mm 4<H/B≤8 墙
H/B>8
B>300mm 注:H指墙的长度,B指墙的厚度。
单肢 多肢
剪力墙 剪力墙
矩形柱 异形柱 短肢剪力墙 直形墙 弧形墙 直形墙 弧形墙
项目名称
直形墙 弧形墙 短肢剪力墙 挡土墙
计量单位
m3 m3 m3 m3
工程量计算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 除门窗洞口及单个面积>0.3m2 的孔洞所占体积,墙垛及突出 墙面部分并入墙体体积计算内
注: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实例概述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实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416eeca4a7302768f9939ad.png)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实例概述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发展和人们对住宅使用功能要求的逐步提高,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可以灵活布置,墙肢可长可短,可落地也可带转换层,房间内不会出现露梁露柱的现象,且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优于异形柱剪力墙结构,因此在设计中根据其受力的特点,充分掌握和了解其受力特点和破坏机理后,并选择合理的布置形式,正确掌握计算分析方法,它将在多、高层的住宅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小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一、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概念短肢剪力墙结构是通常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等。
在《高规》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二、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控制轴压比高层建筑中的短肢剪力墙,对轴压比的控制应该比普通剪力墙更加严格,特别是端柱、无翼缘的一字形短肢墙。
为了确保短肢结构墙的延性,设计时应对短肢结构墙的轴压比进行严格地控制,不应出现超过轴压比限值的剪力墙构件,合理布置结构布局,减少局部墙肢轴压比过大的情况。
2、关键部位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应加强建筑的角点处、结构外边线处的剪力墙均处在应力集中的区域,在地震时会最先出现塑性区甚至破坏。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部位墙体的受力特性,并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可提高建筑角点处的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减小轴压比限值、增大配箍率和纵向钢筋配筋率,特别重视较小墙肢的抗震承载力等。
3、正确区分框架梁和连梁对梁构件进行设计时,如果其跨高比不大于3,应按连梁的要求对其进行设计。
若跨高比大于5,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由于连梁的刚度对结构体系的整体抗侧移刚度影响显著,所以,对于梁截面的选择和配筋都应准确合理,符合结构构件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以此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设计。
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d7e1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d.png)
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在当今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性的要求,各种结构形式不断发展和创新。
短肢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剪力墙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它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又能灵活布置建筑空间,满足人们对于居住和使用功能的多样化需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使其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较短,可以在建筑平面内灵活布置,避免了传统剪力墙结构中墙肢过长导致的空间分隔不灵活的问题。
这使得建筑平面可以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更加自由的划分,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其次,短肢剪力墙的自重相对较轻,能够减轻结构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基础造价。
同时,由于墙肢较短,其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成本。
此外,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在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消耗能量,从而有效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合理地应用短肢剪力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结构布置。
短肢剪力墙应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和纵横墙交接处,以形成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同时,要避免短肢剪力墙集中布置在某一区域,导致结构刚度分布不均匀。
其次是墙肢厚度的选择。
墙肢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确定,以保证短肢剪力墙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再者是连梁的设计。
连梁是连接短肢剪力墙墙肢的重要构件,其设计应合理,既要保证连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又要使其具有良好的延性,以在地震作用下发挥耗能作用。
在实际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建筑功能和结构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在住宅建筑中,短肢剪力墙可以与填充墙相结合,既满足结构要求,又不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
在商业建筑中,可以通过调整短肢剪力墙的布置,创造出开阔的商业空间。
短肢剪力墙的判别方法
![短肢剪力墙的判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d9cc9d51e79b89680226b6.png)
16 设计交流Building StructureWe learn we go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方法刘喜平/佛山市高明区建设施工图审查站如何正确判定一个结构体系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体系(以下简称短肢剪力墙结构),是设计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就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对规范的理解提出个人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1 短肢剪力墙的判定(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简称《高规》)认为: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
(2)在短肢剪力墙的判定上,SATWE 的以前版本是单向认定的,这样有长肢翼缘的T 形、L 形剪力墙的短肢部分还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新版的判定消除了上述不合理现象,短肢墙的判定原则改为双向认定,即只有小于等于两肢相连且都满足短肢要求的剪力墙,程序才判定为短肢剪力墙。
这样在统计短肢墙所占的弯矩、剪力比例及短肢墙设计时,也更符合规范的原意。
(3)《广东补充规定》(DBJ/T15—46—2005)第3.2.3条认为: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小于8时为短肢剪力墙。
当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 ,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仍属一般剪力墙。
(4)剪力墙厚度不小于H /15,不小于300,且长度大于2000,可不按短肢剪力墙[5]。
(5)《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以下简称《北京细则》)中5.5.5条规定: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虽为5~8,但墙肢二侧均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高度之比≤2.5)相连时或有翼墙相连的短肢墙(翼墙长度应不小于墙厚度的3倍),可不作为短肢墙。
(6)结合上面这些规定,笔者对于短肢剪力墙判定的一点心得:1)对于一字形剪力墙,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属于短肢剪力墙,但是如果两端都有强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5,模型采用开洞输入),形成连肢墙,则可以不看作独立的短肢剪力墙;2)对于两肢剪力墙(L 形、T 形),只要有一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就可以认为是普通剪力墙;3)对于三肢及以上剪力墙(翼墙长度应不小于墙厚度的3倍),不管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是否大于8,均认为是普通剪力墙;4)对于高层底部剪力墙加厚的情况,剪力墙厚度不小于H /15,不小于300,且长度大于2000,可不按短肢剪力墙。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运用分析_1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运用分析_1](https://img.taocdn.com/s3/m/72b932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1.png)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运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3T01:18:41.70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4月第7期作者:蔡永生朱先贵[导读] 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低于300mm,1.蔡永生2.朱先贵1. 身份证号:31023019790315****2.身份证号:51052119810812****摘要: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低于300mm,并且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的比值在4~8之间的剪力墙,该剪力墙的受力特点与变形特征基本与框剪结构一致,但在刚度分配方面更科学,在结构变形协调产生的竖向位移也较低,因此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为了确保后续提出的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的运用方法科学、合理,首先要对短肢剪力墙的基本特点与计算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短肢剪力墙;运用 1短肢剪力墙的概念短肢剪力墙是一种截面厚度小于300mm、高度和厚度比值在4~8范围间的特殊剪力墙形式。
与普通剪力墙相比,短肢剪力墙厚度偏小,高宽比值偏大,该种结构形式充分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民用住宅空间灵活分割的需求,在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装饰装修时,可应用“L”型、“十”字型、“Z”字型、“T”型等多种形式的短肢剪力墙对室内空间进行分割,增加建筑内部空间的层次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种结构形式使其在地震发生时,墙肢底部倾覆力矩比建筑整体结构底部倾覆力矩小50%以上,因此,当前国内相关建筑规定中明确表明,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得全部以短肢剪力墙作为墙体结构,且在对民用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应将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设为比普通剪力墙抗震等级更高的级别。
2短肢剪力墙布置原则第一,均匀分散原则,要求短肢剪力墙在布置时要保证每片墙抗侧刚度保持一致,防止出现受力过于集中的情况,造成剪力墙受力不均,影响结构稳定性。
同时要采取对称布置的方式,实现质心与刚心的高度重合,避免建筑受到扭矩剪力,使剪力墙更靠近结构单元,以此达到强化房屋外围刚度,降低结构扭转周期的目的。
短肢剪力墙的判断
![短肢剪力墙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77fe410e650e52ea551898ca.png)
,但墙肢两侧均与较强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2.5)或墙肢较短但与翼墙相连时(翼墙长度
应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翼墙厚度的3倍),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处理。(参考《从入门到精通》)
短肢剪力墙的判断
短肢剪力墙可按高规7.1.8条定义来判断,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
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条文说明提到,对于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梁与墙肢形成的开洞剪力墙,不宜按单独墙肢判
断其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如果与短肢剪力墙两侧相连的构件刚度很大,使该墙抗震性能提高,就不一定需要采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及抗震设计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及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4d3a45998fcc22bdd10d1b.png)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及抗震设计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介于剪力墙与异形柱之间的新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应用在小高层的住宅上,对于小高层建筑结构中采用,既可以保证结构的刚度、位移,又可以使室内空间方正合理。
所以短肢剪力墙结构得以普遍应用。
2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于框剪结构。
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传给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
3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
(1)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4~8的剪力墙。
(2)当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且不大于8的墙肢两端均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高度之比Ln/hb2.5,且连梁高度hb400mm)相连时,可以不作为短肢剪力墙,应属于延性和抗震性能较好的联肢墙范畴。
(3)对于L、T、十字形剪力墙,两个方向的墙肢高度与厚度之比最大值满足4<墙肢长/墙厚8时,才为短肢剪力墙。
(4)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墙承担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30%。
4《高规》7.1.8条: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B级高度及9度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墙,不应。
浅谈短肢剪力墙
![浅谈短肢剪力墙](https://img.taocdn.com/s3/m/e6ce43d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c.png)
浅谈短肢剪力墙1. 简介短肢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结构设计元素,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的剪力墙设计中。
它相较于传统的剪力墙具有更短的墙肢长度和更大的墙肢间距,因此具有更好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效益。
2. 结构特点短肢剪力墙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墙肢长度:短肢剪力墙的墙肢长度一般小于等于4m,相较于传统剪力墙更短。
•墙肢间距:短肢剪力墙的墙肢间距较大,有利于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受力性能:短肢剪力墙在承受水平荷载时,墙肢的受力性能更加合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3. 设计要点在设计短肢剪力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墙肢尺寸: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合理确定墙肢的长度和间距。
•连接方式:短肢剪力墙的墙肢之间应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
•材料选择:根据短肢剪力墙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
4. 施工要点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点:•施工顺序: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合理确定施工顺序,确保墙肢的施工质量。
•连接节点:墙肢之间的连接节点是短肢剪力墙的关键部分,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墙肢的尺寸、连接和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5. 应用案例短肢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如高层住宅、办公楼、酒店等建筑物的剪力墙设计。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可以看出短肢剪力墙在提高建筑物结构性能、节省材料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
6. 总结短肢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设计元素,具有很多优点,如更好的结构性能、经济效益和抗震性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确保墙肢的尺寸、连接和材料符合要求。
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可以看出短肢剪力墙在建筑行业中的广阔前景。
7. 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设计:通过对短肢剪力墙的结构性能和受力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法,提高结构效率。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61d5c254f18583d048645922.png)
短肢剪力墙一、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二、短肢剪力墙的界定方法规程相关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第7.1.3条规定了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下限:当短肢墙较少时,如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15%~40%,则可以按普通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限规范没有规定,用户可以灵活掌握。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如果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个别小墙肢,不应看成短肢剪力墙结构而应作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处理。
短肢剪力墙结构,其首先应是全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应有足够的长肢剪力墙。
如果把短肢墙看成异形柱,则短肢剪力墙结构可以认为呈框剪结构的变形特征。
当结构形式符合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后,才能在软件“总信息”参数的结构体系中,定义结构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当采用壳元模型时,应加细单元的划分。
(宜把默认的2改为1)短肢剪力墙结构有时用薄壁杆元(TAT)可能更合适。
因短肢墙的模型更符合薄壁杆元模型,采用壳元则有单元划分不细的问题。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488203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1.png)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短肢剪力墙(short-segment shear walls)是一种用于抵御颤动及震源引起的结构
受力,它主要结构由一些纵向简支剪力墙组成,它们处于楼板的四边或两边,这种构件的
长度有限,比不上普通剪力墙的长度。
短段剪力墙具有轻质、快速构建甚至低成本的优点,它是在地震应急情况下抵御地震激励下土层沉降和损坏建筑结构等影响的一种重要措施。
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要求,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外砌墙体、梁柱墙体加固措施、
结构对配等结构处理技术。
在地基处理方面,一般要求保证短肢剪力墙的水平位置稳定,防止受激励的破坏,并
且要求外墙体的垂直稳定性。
在外砌墙体设计与施工方面,一般要求选择经过加固并适应受力状况的高强度材料,
以抵抗大型受激励破坏,并设置一定的支承架及紧固件。
梁柱墙体加固措施,主要是采取一定的连接装置或其他抗震措施,增强梁柱墙体系统
的抗震性能,以及梁柱墙体节点之间的结合程度。
此外,结构处理技术也是提高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比如采用增强剪力
墙竖向主体受力、实施充水抗震等抗震技术。
总之,短肢剪力墙是在发生地震应急情况下抵御地震激励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手段,它
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都必须要符合现行抗震规范及规定,才能够有效抵抗大型受激励破坏,
保障结构安全。
名词解释短肢剪力墙
![名词解释短肢剪力墙](https://img.taocdn.com/s3/m/f54a53a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3.png)
名词解释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剪力墙,由板、梁、柱构成。
短肢剪力墙常用于多层住宅楼房建筑,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采用的最为普遍,可以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在抗震性能上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在大震作用下,节点变形小,具有良好的延性,对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非常有利。
分类按墙肢型式不同,短肢剪力墙又可分为简单墙和连肢墙;按墙肢材料不同,短肢剪力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墙、轻型钢板墙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墙;按墙肢是否配筋及配筋方式不同,可分为全配筋、部分配筋或少筋等短肢剪力墙。
墙体特点短肢剪力墙的截面高厚比较小,因此材料的强度要求不如厚墙和长墙高,经济指标也比较好,适合于大开间房屋。
短肢剪力墙沿高度方向尺寸比较小,因此,可以增加建筑使用面积,有效地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
短肢剪力墙的平面布置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要求,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
墙肢截面形状和尺寸选择短肢剪力墙应当根据建筑空间和刚度需求,灵活确定墙肢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优缺点优点:材料强度比较高,稳定性好,可以增加建筑使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重量较轻,施工方便,有利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外观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自重较轻,结构布置更为灵活;墙肢截面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建筑空间和刚度需求,灵活确定,并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缺点:自重较轻,侧移刚度较低;刚度较差,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结构侧移刚度较低,在抗震设防区域,应严格控制。
墙肢数量和长度墙肢数量和长度一般与建筑功能要求、刚度、结构布置及建筑造型相适应,但墙肢数量太多会使结构布置和建筑造型复杂化,影响建筑物美观;短肢剪力墙的墙肢应尽可能贯通,减少交叉,但过多的墙肢又会降低墙肢间连接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并降低墙肢刚度。
墙肢位置和尺寸墙肢位置应保证每个墙肢有足够的长度,以满足连续墙肢和墙肢之间的连接。
位置偏移过大时会导致连接墙肢的配筋过密,影响墙肢截面尺寸。
短肢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https://img.taocdn.com/s3/m/eb507e3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3.png)
短肢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指的是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且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8的剪力墙。
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于框剪结构。
但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则传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
定义: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称《高规》)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箍筋间距要求
![短肢剪力墙箍筋间距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a74ab4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c.png)
短肢剪力墙是一种承受水平荷载(如地震力和风力)的结构构件,其特点是墙体的一个方向的尺寸相对于其他方向较小。
箍筋是用来约束核心混凝土和压筋的,以提高墙体的剪切承载能力和延性。
箍筋间距的要求因地区而异,并且通常受到国家或地区的建筑规范的约束。
例如,在中国,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短肢剪力墙的箍筋间距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箍筋的最小间距不应大于300毫米,且不应大于墙厚的1/4,取较大值作为箍筋间距的上限。
2. 在墙体的端部区域,可能需要更密的箍筋布置,例如在墙体的两端各1/6墙长范围内,箍筋间距可能需要减小至200毫米或更小,具体取决于墙体的尺寸和抗震设防类别。
3. 在墙体的梁端附近,根据墙体的受力情况和抗震要求,箍筋间距也可能需要减小。
4. 对于特殊部位,如开洞周边或者墙体转角等,可能需要局部加密箍筋。
5. 在地震作用下,如果墙体属于重点抗震构件,可能还会有额外的箍筋加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实际设计中应遵循最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箍筋间距的确定。
建议在进行设计时咨询相关规范或与结构工程师合作,以确保满足所有适用的安全标准和性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
(1)《高规》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5?1 “当构件截面的长边(长度)大于其短边(厚度)的4倍时,宜按墙的要求进行设计。
”即高厚比为4~5时,也按短肢剪力墙设计;(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编辑本段短肢剪力墙的界定方法
规程相关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
短肢剪力墙高层住宅
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第7.1.3条规定了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下限:当短肢墙较少时,如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15%~40%,则可以按普通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限规范没有规定,用户可以灵活掌握。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小高层框剪结构
如果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个别小墙肢,不应看成短肢剪力墙结构而应作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处理。
短肢剪力墙结构,其首先应是全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应有足够的长肢剪力墙。
如果把短肢墙看成异形柱,则短肢剪力墙结构可以认为呈框剪结构的变形特征。
当结构形式符合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后,才能在软件“总信息”参数的结构体系中,定义结构为“短肢剪力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