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评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育学生要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为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能力,他们开始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家庭背景也各不相同,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对父母的感情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出示一些关于父母关爱和教育孩子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讨论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
3.情感体验: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瞬间,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目标:1、知道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
2、了解父母对于孩子的作用。
3、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父母观念。
教学重点:1、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2、孩子对父母的看法。
3、家庭的重要性及家庭成员的作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念。
2、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1、观察法。
2、讨论法。
3、体验法。
4、归纳法。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视频演示了一个小女孩对父母的感情和对家庭的看法,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视频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感知(10分钟)让同学们搭桥,说出他们眼中的“家”。
询问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等等,引导学生思考,肯定家庭的重要性。
3、讨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讨论一下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4、分享(10分钟)让学生代表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及形象。
5、体验(10分钟)分组进行情境演绎,让学生切身感受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6、展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情境演绎的结果,通过展示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7、归纳(5分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是否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父母观念。
以及学生的讨论、表达能力。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和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的,教学这部分时,要着重定位于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情感。
二、说学情《道德与法治》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在教材的几个学段都有所体现,低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强调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以及初步体会家庭的温暖,中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和接纳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了解父母,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孩子都是爱父母的,都有爱父母的自然情感。
但本课的教学对象基本都是8-9周岁的儿童,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不会主动关注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爱,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误解和不能体察的问题,也有理所当然享受父母关怀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活的道德敏感性,让他们关注和体谅父母,获得在内心世界对父母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课前调查问题的提出,深入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辛苦与不易。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重要性;2.能够说出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贡献;3.能够感恩家庭成员及其关爱。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重要性;2.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3.培养学生感恩家庭成员及其关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1.如何在学生之间建立出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2.如何激发学生内心感恩的情感和愿意付出的行动。
教学方法1.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家庭情境,感受到家庭成员的关爱;2.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情形,找出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3.亲身体验法:建议学生回家后,主动做家务、帮父母解决难题等,回报家庭成员。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学生收看教育类节目,探讨家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Step 1. 情感体验1.教师耐心陪伴学生,让学生想起一个自己曾经遇到的不能自理的情境,然后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或班上的哪位同学能给你呵护或帮助?”2.教师在黑板前画一个五个角分别代表“我、爸爸、妈妈、姐姐、弟弟”,让学生在心中将角色分配给自己的家庭成员。
3.教师给学生看一段短暂的视频,视频中,孩子在家中受伤,父亲和母亲为她照顾,弟弟陪她开心。
视频结束后,教师问学生“如果你在这个视频里面该是哪个位置呢?”Step 2. 体验式教学1.教师播放一个PPT,让学生看到幸福家庭的照片,并问学生“如何才能让家庭成员感到幸福?”2.教师呈现五个题目,并让学生在小组中探讨并回答:–父亲的贡献–母亲的贡献–什么是孝顺–你如何孝顺你的家长–你如何让自己的家庭成员幸福3.学生完成上述的任务后,教师在班级范围内评选出最优秀的5组,比较这5组的答案和其他组的答案,以期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Step 3. 亲身体验1.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帮父母或家中长辈做一事。
2.在下一节课,教师会邀请5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家中的“贡献”。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孝顺之情。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懂得如何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庭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可能已经能够意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但还缺乏深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知道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学会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孝顺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学会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爱,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爱,从而增进对父母的理解。
4.情感激励法: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张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讲授新课:a.介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
b.通过观看视频、听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c.学生讨论:父母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体会父母的爱。
3.实践体验:a.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爱。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课文内容贴近生活,情感丰富,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主要通过故事讲述、情感体验、行为指导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能力,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付出。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忽略父母的感受,对父母的付出缺乏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故事和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情感体验、行为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学会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难点:学生能够从内心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会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付出。
2.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行为指导法:通过行为指导,让学生学会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父母的爱。
问题:你们觉得父母的爱是什么?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什么?2.故事讲述: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
课文讲解:爸爸妈妈是如何关心我们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什么。
3.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父母的关爱和付出,感受父母的辛苦。
分享环节:让学生讲述父母的关爱和付出,分享感受。
4.行为指导:让学生学会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道德与法治》中“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
而本节课则侧重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教材通过“我们都爱父母”“我们了解父母吗?”“爱父母,在行动”等板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父母的爱,思考如何去了解父母,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关爱父母。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少年过渡的时期,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依赖和感情,但对于父母的付出和爱往往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忽视了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职业等基本信息,掌握一些关心父母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增强家庭责任感,懂得感恩父母。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爱,培养感恩之心。
2、教学难点:如何将对父母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父母的爱,引发情感共鸣。
2、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父母的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家庭责任感。
本课在教材中承上启下,既是对之前学习的家庭观念、亲情认识的深化,也为后续学习如何与家庭成员相处、承担家庭责任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难点: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原因:学生年龄尚小,可能难以深刻理解抽象的“爱”与“责任”概念,且将情感转化为具体行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开始有较为稳定的情感体验,但对复杂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仍需引导。
学生普遍对家庭有基本的认知,但对父母的付出可能缺乏深刻的体会,且表达感激的方式有限。
学习困难预测:-难以具体描述父母的爱。
-不知道如何有效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解决策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具象化理解,并提供实际表达的示范和练习机会。
3. 说教学目标目标设定:-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认识到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学会简单的感恩行动。
-情感目标: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培养对父母的爱与感激之情。
目标达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父母的付出。
-组织感恩分享会,鼓励学生表达感激之情,实践感恩行动。
-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旨在通过具体活动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同步发展。
4. 说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阐述:-重点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认识到家庭的意义。
-难点在于如何将感恩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持之以恒。
关系分析:-重难点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是实现情感目标的关键。
-突破重难点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贴近学生体验的教学活动。
5. 说教法与学法教法选择:-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关心,并懂得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让其能够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情和回报爸爸妈妈的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活动,增进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体谅和关心爸爸妈妈。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培养回报爸爸妈妈的情感和行动。
2.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表述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情,提出合适的回报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问学生关于家庭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家庭成员以及他们对自己的重要性。
•学生展示:请学生上台依次介绍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分享一件他们亲自做的事情。
2. 观看视频(15分钟)•播放视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学生观看视频后,师生共同讨论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和关心体现在哪些方面?–你怎么样回报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并进行总结。
4. 情景表演(15分钟)•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情景表演,表演回报爸爸妈妈的实际场景。
•学生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每个情景表演的回报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进行讨论。
5. 制作回报卡片(15分钟)•学生自行制作回报卡片,可以用彩色纸、剪纸等材料,写下自己心中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和感谢之情。
6. 总结和反思(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回报卡片,并读出卡片中的内容。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进行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爱。
•学生进行反思: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情是否及时表达?自己平时是否能够回报爸爸妈妈?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情景表演和回报卡片的制作,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爸爸妈妈的认知和感情回报的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感受父母对孩子们的爱,以及孩子们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孝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认知能力,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愿意表达对父母的爱。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存在对父母的爱缺乏深入理解,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和讨论,深入理解父母的爱,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感受父母对孩子们的爱。
2.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爱,培养感恩之心和孝道意识。
3.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感受父母对孩子们的爱。
2.难点: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爱,培养感恩之心和孝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情感体验法: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讨论题目。
2.准备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以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3.准备课堂用的道具,如卡片、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案例可以是关于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父母和孩子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增进学生对父母爱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心中的父母形象,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修养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父母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并表达感恩之情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对爸爸妈妈的印象,以及家长对自己的重要性。
2. 学习与思考(10分钟)•向学生介绍课文《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并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爸爸妈妈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们对爸爸妈妈有什么样的感恩之情?4. 学生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全班同学可以提问,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感受。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和他们对孩子的影响。
•鼓励学生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阅读课文的参与程度•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学生展示交流的表现2.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爸爸妈妈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学生能够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3. 教学方法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教师是否能够适时总结和归纳学生的讨论内容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
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探讨其他亲人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并表达感恩之情。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环境下的美德故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修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和学生展示交流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家庭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孩子应该尊重父母。
2.能够学会用心体谅父母,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私的。
3.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了解家庭故事和成员的角色。
4.学习使用简单的情感词汇及简单的表达,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重点1.明确家庭成员的角色及情感联系;2.学习用适当的情感词汇解析家庭故事;3.学习简单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情感词汇的使用;2.培养学生用心体会父母辛苦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具、课件等教学资料;2.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家庭中人的角色和家庭故事;3.布置家庭作业: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家庭的情况。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板书展示,让学生观察家庭中的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联系;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1.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发生在家庭中的故事,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品味家庭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2.带领学生读课文,并解析情感词汇;3.引导学生对家庭故事进行情感分析;4.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情感表达。
第三步:巩固1.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讨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情感回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成长中所受到的关爱和教导。
第四步:家庭作业1.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家庭的情况;2.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课堂延伸1.可以安排家长来校,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2.可以让学生拍摄一张全家福,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留下美好的回忆。
总结本节课是一节温馨而又充满亲情的情感教育课程。
通过情感的体验来加深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家庭成员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家庭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健康和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2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第二部分。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侧重讲孩子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行动中。
本课共三个话题,分别是“我们都爱父母”“我们了解父母吗?”“爱父母,在行动”。
教材第72页呈现了来自不同家庭的子女是怎样担心、心疼和思念父母的情境,旨在从生活的具体场景切入,从情感的角度激发学生已有的经历和感受。
教材第73页主持人的提问有两个,第一问旨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第二问旨在为开展给父母写档案的活动做铺垫。
三幅插图旨在提示学生了解父母的途径有哪些。
孔子名言告诉学生学习要明其意,悟其理。
使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启蒙和熏陶。
教材第75页。
呈现了两篇文字资料,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为父母做过些什么,学生通过交流懂得如何做才是爱父母的表现。
学情分析:《道德与法治》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在教材的几个学段都有所体现,低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强调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以及初步体会家庭的温暖,中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和接纳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了解父母,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了解自己家史,提高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习本课的是8-9周岁的儿童,他们知道父母爱他们,但不会主动关注父母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爱,对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有误解和不能体察的问题,也有理所当然享受父母关怀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
孩子都是爱父母的,可他们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教育需要引导他们用行动去爱父母,学会表达,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家庭服务。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爱父母,了解父母教学目标:1.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从调查中了解父母,明晰爱父母的表现。
2.明白了解父母的途径,走近父母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父母。
【新】部编版道德法制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十一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年龄虽然很小,但是他们的心中都深深的爱着 自己的父母。当我问到:在生活中,你有过担心,心疼和思念父母的时候吗?孩 子们的情感很快被调但是因为我总考虑还有后面的教学任务,所以没有过多的让学生去抒发自己的 情感,后面的活动就显得有点突兀。
(三)、走进生活,发现爱 1.一分钟同桌交流过渡: 师过渡:同学们,担心是爱爸爸妈妈,心疼是爱爸 爸妈妈,想念是爱爸爸妈妈。相信在生活中你们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下面给 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快速巡视,找出发言学生) 2.指名分享。 预设一:担心就是爱爸爸妈妈 提问:你担心什么? 师总结:其实越是爱的 人,我们便越在乎,也越担心,所以担心就是爱爸爸妈妈。 预设二:心疼就是爱爸爸妈妈 师提问:你最想做什么。如果可以选择,你愿 意代替妈妈生病吗。你不怕痛苦吗。原来心疼就是爱爸爸妈妈 预设三:想念就是爱爸爸妈妈 师提问:想爸爸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面对远 方的爸爸,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 老师总结:点点滴滴的小事中,都包含着我 们对爸爸妈妈的爱。 生成爱。 图片出示: 爸爸妈妈回家时,我们—— 师总结:我们爱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就在我们的心中。
(二)、探究新知
【出示图片】 师过渡:孩子们,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可以读读下面的文字,看
看图中的小朋友爱他们的爸爸妈妈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分别出示三幅图片,感知图意。 (1)、担心: 图中小男孩爱他的爸爸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相机评 价: 你走进了小朋友的内心——你多会观察啊——你一下子就体会到了小朋友 的内心...... (2)、心疼: 指名读图片旁白。 图中小女孩爱她的妈妈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3)、想念 找两位同学分别读旁白。 图中小女孩爱她的爸爸妈妈妈妈吗?从 哪里看出来的?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情感表达方式。
2.了解父母的工作,明确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职责。
3.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家庭、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点1.学会情感表达和礼貌用语。
2.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职责。
3.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难点1.如何处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分歧。
2.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及需求。
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黑板。
2.教材《道德与法治》第11课教材。
3.鞭炮或烟花的图片或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道具或图片导入新课,例如用烟花或鞭炮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给学生讲解烟花或鞭炮的危害和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理解安全和文明的重要性。
2. 情感、知识、技能教学1.让学生看教材第11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帮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职责,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的经典例子,并请学生用礼貌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来描述。
3.带领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及需求,例如经典的“Johari窗口理论”,了解表达和接受信息的不同角度。
4.小组活动:让学生结成小组,自由讨论如何处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分歧,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并分享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 课堂总结1.复习学生对于情感表达和礼貌用语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帮助学生总结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职责,强调尊重家庭成员,珍惜和爱护家人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对家人的成长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让学生珍惜和感恩家庭。
六、作业布置1.班级活动:让学生整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写一篇感谢信,感谢家长的养育之恩,珍视家庭,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与回报。
2.书面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爱家人、珍惜家庭》的作文,表达对于家庭和家人的感悟和想法。
七、教学反思本课内容通过故事情节和漫画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在理解家庭成员的作用和职责的同时,懂得用礼貌和真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锻炼了学生的情感和沟通技能。
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评课稿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评课稿
周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周老师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直在我心中。
在调查中,走进父母的生活世界,增进对父母的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调查,走进父母的生活世界,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父母写小档案,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照片、图片或实物等。
我们比一比,看谁了解的多,展示的方式有新意。
上课时叫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的切入,很自然地将孩子对爸爸妈妈担心、牵挂、心疼等感受倾吐出来,从而认识到他们心中一直装着爸爸妈妈。
通过引导孩子们课前“我为父母写档案”的调查和课上孩子们小组交流分享活动,让他们对父母的了解不断走向了深入。
这一过程唤起了孩子爱父母的情感,如为父母的能干而自豪;为父母的辛苦而心疼;为自已让父母增添烦恼而自
责……通过引导孩子们课前“我为父母写档案”的调查和课上孩子们小组交流分享活动,让他们对父母的了解不断走向了深入。
这一过程唤起了孩子爱父母的情感,如为父母的能干而自豪;为父母的辛苦而心疼;为自已让父母增添烦恼而自责……
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多向周老师学习。
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评课稿
本课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一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法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孩子都是爱父母的,都有爱父母的自然情感,但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不清楚怎样去爱父母,也不知道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本课就是通过谈话、情境表演、判断对错等让孩子们感受自己对父母的爱。
该老师教学目标清晰,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出发,唤醒孩子对父母浓浓的爱,学会用行动去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学生明白爱父母是自己心地浓浓的情感,爱父母就要通过表达、懂事听话、自立以及力所能及的行动来实现。
本课运用了谈话法,启发法,情境表演等。
老师的课堂以“情”为主线贯穿整个数学,在每一个活动中由浅入深,由表皮黑,层递进地走近父母,了解父母,让“情”流淌迂回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出温暖、福、温馨的氛围。
教学初始,谈话导入,“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爱了解我们的人,是最包容我们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我们的成长,为我们倾注了太多的格力与心血”。
于是引入问题: “关于父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这一同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从课堂走近生活,在他们熟悉的家庭生活中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进行归纳总结,比如是生日、工作、爱好、习惯等。
在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表这个环节时,建议吴老师可以同时出示家长与孩子的调查表,通过对此,让学生发现问题即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细致全面,但儿女对父母知之甚少,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计学生反思自己平时对父母的疏忽,对他们关心的缺失,如何弥补这个缺先,是学生自问自省的问题,在思考中追问“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父母呢?”最后的环节,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孝”的真正含义,这一刻,孩子真正的情感流露了出来,让学生从“动心”到“动情”。
这一活动是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设计的,是在了解,体谅,理解的基础上对情感的助推与升华,最终落实到行动--用恰当的方式,具体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爸爸和妈妈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对爸爸和妈妈的敬爱之情;3.学会用文字表达对爸爸和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
三、教学重点1.理解爸爸和妈妈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对爸爸和妈妈的敬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案和教学材料;2.班级准备好学生的教材。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和妈妈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可以口头回答或写在黑板上。
步骤二:文字理解(15分钟)教师让学生跟读课文,并带着以下问题进行思考: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孩子们对爸爸和妈妈有什么感受?3.你对爸爸和妈妈有相同的感受吗?教师逐段解释文章中的生词和重点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步骤三:感悟讨论(2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表达出他们对爸爸和妈妈的感激之情,并让学生阐述他们为什么要感激爸爸和妈妈。
步骤四:写作训练(30分钟)教师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以《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为题写一篇感谢信,表达对爸爸和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提示:1.介绍爸爸和妈妈对你的照顾;2.表达对爸爸和妈妈的感激之情;3.承诺更加好好学习、尊重爸爸和妈妈。
步骤五: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写好的感谢信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台上读出来,并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爸爸和妈妈的爱、感激之情,或者制作一张父母感谢卡,孩子们可以在卡上写下感恩的话语,并送给自己的父母。
七、课后作业1.完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的课后练习题;2.精心设计一份感谢卡,表达对爸爸和妈妈的感激之情。
八、板书设计《爸爸妈妈在我心中》1.爸爸和妈妈的重要性;2.对爸爸和妈妈的感受;3.学会表达感激之情。
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道德与法治》中“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以“家庭”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我们都爱父母”“我们了解父母吗?”“爱父母,在行动”。
第一个板块通过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第二个板块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工作情况等,增进对父母的了解。
第三个板块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照顾父母,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进亲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情感体验,但他们对父母的爱往往习以为常,缺乏对父母的深入了解和主动关心。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困惑。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增进对父母的了解,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工作、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增进对父母的了解。
(2)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父母,能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辛劳,增强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的意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以及孩子们应该如何去孝敬父母,热爱父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父母对他们的爱,从而激发他们回报父母、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开始懂得父母对他们的付出,也慢慢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也不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学会孝敬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怀,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激发他们的情感。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父母的爱和孝敬父母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准备纸张、画笔等工具,让学生绘制表达对父母的爱的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孩子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父母的爱和孝敬父母的方法。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绘制表达对父母的爱的作品,可以是画作、手抄报等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评课稿
周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周老师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篇课文是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学生学会如何去感恩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直在我心中。
在调查中,走进父母的生活世界,增进对父母的了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调查,走进父母的生活世界,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父母写小档案,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照片、图片或实物等。
我们比一比,看谁了解的多,展示的方式有新意。
上课时叫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场景的切入,很自然地将孩子对爸爸妈妈担心、牵挂、心疼等感受倾吐出来,从而认识到他们心中一直装着爸爸妈妈。
通过引导孩子们课前“我为父母写档案”的调查和课上孩子们小组交流分享活动,让他们对父母的了解不断走向了深入。
这一过程唤起了孩子爱父母的情感,如为父母的能干而自豪;为父母的辛苦而心疼;为自已让父母增添烦恼而自
责……通过引导孩子们课前“我为父母写档案”的调查和课上孩子们小组交流分享活动,让他们对父母的了解不断走向了深入。
这一过程唤起了孩子爱父母的情感,如为父母的能干而自豪;为父母的辛苦而心疼;为自已让父母增添烦恼而自责……
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多向周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