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 电子技术( 第七版 秦增煌)课件
合集下载
电工学(第七版)_秦曾煌_全套课件_18.直流稳压电源-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8.3.1 稳压管稳压电路
1. 电路
R IO RL UO
+ u –
+ + C UI DZ –
+
–
2. 工作原理 UO = UZ IR = IO + IZ
设负载RL一定, UI 变化 UI UZ IZ IR UO 基本不变 IRR
输入与输 出之间的电 压不得低于 2V,一般在 5V左右。
用来抵消输入端接线 较长时的电感效应, 防止产生自激振荡。 即用以改善波形。
为了瞬时增减负载电流 时,不致引起输出电压 有较大的波动。即用来 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同时输出正、负电压的电路
+ W7815 3 Ci 0.33F 1 2 CO 1F +15 V
稳压的实质: UCE 的自动调节使输出电压恒定
调整 比较 基准 元件 放大 电压
取样 电路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稳压原理:
+
+ UCE1– – T1 R2 + UBE1 R3
R1
IO
Ui
–
+ " T R 2 P + UCE RP RL UO + + R'P 2 – U – – BE2 VB R2 UZ DZ 2 –
电路的稳压过程是:当输出电压UO因电网电压或负载的 变动而升高时,由取样电路取出误差电压加到T1基极,而 T1 发射极因稳压管D5的作用而保持稳定,所以 T1的基极电压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增大,管子的集电极电流IC随之增大,则在IC1负载电阻R1 、 R2上的压降也增大,结果使复合调整管T2、 T3 得基极电位下 降,管子内阻增大, T3的UCE增大,由于UO=18V–UCE ,使UO 下降,因而保持了UO的稳定。如果UO降低,则上述过程相反, 这时稳压电路使UO上升,以实现稳压。 R1 、C6 、 R2组成两节滤波电路,以滤除T2基极电压波纹。 T2基极所接电阻 R3的作用是防止电路自激。 R4为 T2 的射极负 载电阻, R5担任限流, C8为滤波电容, 用来进一步改善稳压性能。
18.3.1 稳压管稳压电路
1. 电路
R IO RL UO
+ u –
+ + C UI DZ –
+
–
2. 工作原理 UO = UZ IR = IO + IZ
设负载RL一定, UI 变化 UI UZ IZ IR UO 基本不变 IRR
输入与输 出之间的电 压不得低于 2V,一般在 5V左右。
用来抵消输入端接线 较长时的电感效应, 防止产生自激振荡。 即用以改善波形。
为了瞬时增减负载电流 时,不致引起输出电压 有较大的波动。即用来 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同时输出正、负电压的电路
+ W7815 3 Ci 0.33F 1 2 CO 1F +15 V
稳压的实质: UCE 的自动调节使输出电压恒定
调整 比较 基准 元件 放大 电压
取样 电路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稳压原理:
+
+ UCE1– – T1 R2 + UBE1 R3
R1
IO
Ui
–
+ " T R 2 P + UCE RP RL UO + + R'P 2 – U – – BE2 VB R2 UZ DZ 2 –
电路的稳压过程是:当输出电压UO因电网电压或负载的 变动而升高时,由取样电路取出误差电压加到T1基极,而 T1 发射极因稳压管D5的作用而保持稳定,所以 T1的基极电压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增大,管子的集电极电流IC随之增大,则在IC1负载电阻R1 、 R2上的压降也增大,结果使复合调整管T2、 T3 得基极电位下 降,管子内阻增大, T3的UCE增大,由于UO=18V–UCE ,使UO 下降,因而保持了UO的稳定。如果UO降低,则上述过程相反, 这时稳压电路使UO上升,以实现稳压。 R1 、C6 、 R2组成两节滤波电路,以滤除T2基极电压波纹。 T2基极所接电阻 R3的作用是防止电路自激。 R4为 T2 的射极负 载电阻, R5担任限流, C8为滤波电容, 用来进一步改善稳压性能。
电工学(第七版)秦曾煌全套课件19.电力电子技术-
19.2 可控整流电路
19.2.1 可控整流电路
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 电阻性负载
T + u – + uT –
io RL + uo –
u > 0 时: 若uG = 0,晶闸管不导通, uO 0, uT u 。 控制极加触发信号,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导 通,
uO u , uT 0 。
P2 N2
K
P
_K
晶闸管相当于PNP和NPN型两个晶体管的组合
1. 普通晶闸管 (1) 基本结构
晶闸管的构造和外形
(2) 工作原理
A
形成正反馈过程
β 1β 2 iG
i B 2 iG
R
β 2 iG
T1
iC 2 2 iG i B 1
iC1 β1 iC 2
iG
G
iB 2
+
T2 EA
19.1 电力电子器件
19.1.1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1. 不控器件 器件的导通和关断无可控功能。如整流二极管(D)。 2. 半控器件 器件的导通可控,但关断不可控。如普通晶闸管(T)。 3. 全控器件 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均具可控的功能。如可关断晶闸 管(GTO) 、功率晶体管(GTR) 、功率场效晶体管 (VDMOS)及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 _
1 2 iG i B 2
在极短时间内使两 个三极管均饱和导通, 此过程称触发导通。
_
EG
K
EA > 0、EG > 0
(2) 工作原理 A
β 1β 2 iG
形成正反馈过程
i B 2 iG
R
β 2 iG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
A
B
(2)用正负极性: A +
U
B
(3)用双下标: A
UAB
B
参考方向
+U
–
+ 实际方向
U >0
参考方向
+U
–
实际方向 +
U <0
3.电位: 电路中为分析的方便,常在电路中选某
一点为参考点,任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 为该点的电位。
用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
.
16
4.关联参考方向 i
+
1. 用箭头表示: 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用双下标表示: 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点指向B点。
i
A
B
.
11
2 .电压
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从电场力做功概 念定义,电压就是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一点移至电路中另 一点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如图 所示。用数学式表示,即为
定义电压示意图
.
21
1.3 电功率和能量 一:电功率
单位时间做功大小称作功率,或者说做功的速率称为 功率。在电路问题中涉及的电功率即是电场力做功的速率, 以符号p(t)表示。功率的数学定义式可写为 :
p(t) dw(t) dt
式中dw为dt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功率的单位为瓦(W)。 1瓦功率就是每秒做功 1 焦耳,即1W = 1J/s 。
.
23
由 u dw 得 dw udq dq
再由 i dq 得 dt dq
dt
i
根据功率定义 p(t) = dw/dt, 得
P(t)=ui
根据功率的定义知道功率是能量对时间的导 数,反过来能量是功率对时间的积分。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七版秦增煌课件第6章ppt
x
Hx S I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即有: Φ NI lF Rm
S
式中:F=NI 为磁通势,由其产生磁通;
Rm 称为磁阻,表示磁路对磁通的阻碍作用; l 为磁路的平均长度;
S 为磁路的截面积。
2. 磁路的欧姆定律
若某磁路的磁通为,磁通势为F ,磁阻为Rm,则
F
Rm
此即磁路的欧姆定律。
安培环路定律将电流与磁场强度联系起来。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 环形线圈如图,其中媒质是均匀的, 试计算 线 圈内部各点的磁场强度。
解: 取磁通作为闭合回线,以 其 方向作为回线的围绕方向,则有:
Hdl I
H d l Hx lx Hx 2 x
I NI
Hx 2π x NI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6.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6.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 磁感应强度(flux density)
磁感应强度B : 表示磁场内某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 与电流的方向之间符合右手螺旋定则。
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B F lI
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 特斯拉(T),1T = 1Wb/m2
因 =BS,如要得到相同的磁通 ,则铸铁铁
心的截面积必须是硅钢片铁心的截面积的17倍。
结论:如果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励磁电流,要 得到相等的磁通,采用磁导率高的铁心材料,可 使铁心的用铁量大为降低。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 有一环形铁心线圈,其内径为10cm,外径为
5cm,铁心材料为铸钢。磁路中含有一空气隙,
基本公式:
设磁路由不同材料或不同长度和截面积的 n 段组 成,则基本公式为: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四章_图文
相位差
定义:
XL
感抗:
()
则:
O
f
XL与 f 的关系
直流:f = 0, XL =0,电感L视为短路
交流:f
XL
超前
电感L具有通直阻交的作用
相量式:
电感电路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相量图
2. 功率关系 (1) 瞬时功率
(2) 平均功率
L是非耗 能元件
(3)无功功率Q 用以衡量电感电路中能量交换的规模。
阻抗模:
阻抗角:
由电路参数决定。
电路参数与电路性质的关系:
当 XL >XC 时, > 0 ,u 超前 i 呈感性 当 XL < XC 时 , < 0 , u 滞后 i 呈容性 当 XL = XC 时 , = 0 , u. i 同相 呈电阻性
2) 相量图
参考相量
XL > XC
XL < XC
用相量表示后,即可用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I, U
o
t
直流电流和电压
正弦电流和电压
正弦交流电的优越性: 便于传输;易于变换 便于运算; 有利于电器设备的运行;
.....
_
正半周
_
负半周
4.1 正弦电压与电流
设正弦交流电流:
i
Im
O
T
初相角:决定正弦量起始位置 角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快慢 幅值:决定正弦量的大小 幅值、角频率、初相角成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2.4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
1. 电流、电压的关系 (1) 相量式
设
(参考相量)
则
如用相量表示电压与 电流关系,可把电路模型 改画为相量模型。 总电压与总电流
电工学_第七版_下册_秦曾煌_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6章ppt课件
【电路】:
ui
R1 if i1
∞ -
+ +
uO
R2
【分析】:
i1 if i 0
i i1
if
i1
ui
u R1
ui u R1
u uo Rf
if
u
uo
R f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ui u uuo
R1
Rf
u 0u
Rui1
uo Rf
ui
uoR R1f ui AufR R1f
RF
【电路】:
【分析】: 叠加定理:
ui1
R1
ui2 R2
∞
-
+ +
uO
R3
ui1单 独ui作 20 用 uo , R R 1 f ui1 u i2 单独 u i1 作 0 u o 用 (1 R R 1 f, )R 2 R 3 R 3u i2 共 同 u o u o 作 u o R R 用 1 fu i1 ( 1 R R 1 f)R 2 R 3 R 3u i2
RF
∞
-
ui R2
+ +
uO
R3
u o u u R 2 R 3 R 3u i ( 2 R R 3 ,2 R //3 R R f)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二、加法运算
ui1 i1 R11 if RF
【电路】: 【分析】:
ui2 i2 R12
i1i2if i0
i i1i2if
若R f: R 1R 2R 3 u ou i2u i1 减法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ui
R1 if i1
∞ -
+ +
uO
R2
【分析】:
i1 if i 0
i i1
if
i1
ui
u R1
ui u R1
u uo Rf
if
u
uo
R f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ui u uuo
R1
Rf
u 0u
Rui1
uo Rf
ui
uoR R1f ui AufR R1f
RF
【电路】:
【分析】: 叠加定理:
ui1
R1
ui2 R2
∞
-
+ +
uO
R3
ui1单 独ui作 20 用 uo , R R 1 f ui1 u i2 单独 u i1 作 0 u o 用 (1 R R 1 f, )R 2 R 3 R 3u i2 共 同 u o u o 作 u o R R 用 1 fu i1 ( 1 R R 1 f)R 2 R 3 R 3u i2
RF
∞
-
ui R2
+ +
uO
R3
u o u u R 2 R 3 R 3u i ( 2 R R 3 ,2 R //3 R R f)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二、加法运算
ui1 i1 R11 if RF
【电路】: 【分析】:
ui2 i2 R12
i1i2if i0
i i1i2if
若R f: R 1R 2R 3 u ou i2u i1 减法
电工及电子技术A(2)
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二章PPT课件
U
–
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
可编辑课件PPT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1.2 电阻的并联
I
特点:
+ I1 I2
(1)各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 (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U R1 R2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
1 1 1
R R1 R2
(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目录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结点电压法 2.6 叠加定理 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8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等效电阻 R 为Rca与RL并联, 再与 Rec串联,即
+e
d
R
RR ca L
R 505050 U
c
R R ca L
ec 5050
b
75
–a
I U2202.93A
ec R 75
2.93 I I 1.47A L ca 2
U L R L I L 5 1 . 4 0 7 7 . 5 V 3
IL
点时, 负载和变阻器各段所通过的电流及负载电压,并
就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其额定电流比较说明使用时
的安全问题。
解: (1) 在 a 点:
+e
d
UL = 0 V IL = 0 A
Uc
Ie aR Ue a120200A2.2A –
b
a
IL
+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一章ppt课件
(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值,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值,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电路如图所示。
I = 0.28A I = – 0.28A
电动势为E =3V
+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E
3V
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
向相同, U = 2.8V, 方向由
电动势 E
单位
A、 kA、 mA、 μA V、 kV、 mV、 μV
电 压 U V、 kV、 mV、 μV
实际正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方向
(低 电 位 - 高 电 位 )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 电 位 - 低 电 位 )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a
灯
U
R
池
泡 R0
导线
手电筒电路
干电池 导线 灯泡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
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讨
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例: 电路如图所示。
I = 0.28A I = – 0.28A
电动势为E =3V
+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E
3V
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
向相同, U = 2.8V, 方向由
电动势 E
单位
A、 kA、 mA、 μA V、 kV、 mV、 μV
电 压 U V、 kV、 mV、 μV
实际正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源驱动正电荷的 方向
(低 电 位 - 高 电 位 ) 电位降落的方向
(高 电 位 - 低 电 位 )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
I
a
灯
U
R
池
泡 R0
导线
手电筒电路
干电池 导线 灯泡 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
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讨
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路中的物理量 电压
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电工学秦曾煌第七版第一章课件
P17:例1.5.2 (1-33)
例: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绕线电阻,其额定电流 是多少?在使用时电压不得超过多大的数值?
P18:例1.5.3 (1-34)
1.5.2 电源开路
I
开关断开
特征: I=0
E
-
U0
R
Ro
-
U = U0 = E
P= 0
1. 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 2. 开路处的电压 等于电源电动势
I
++
E
-
U0
R0
-
P19:例1.5.4
(1-37)
练习: 1:试问可否将110V100W和110V40W的两只白 炽灯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使用?
2:试问将40Ω10W和200Ω20W的两只电阻串联 使用,其两端最高允许电压应多大?
3:据日常观察,电灯在深夜要比黄昏时亮一些, 为什么?
(1-39)
§1.6 基尔霍夫定律
用来描述电路中各部分电压或电流间的关系, 包括电流(KCL)和电压(KVL)两个定律。
支路:电路中每一个分支
名
每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词 结点: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联结点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1-40)
支路、结点、回路
R1
R3
+
uS1
R2
_
支路数 结点数 回路数
负载大小的概念:
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电流和功率增加*
0
I
(1-23)
功率与功率平衡 功率的概念
aI
U
R
b
P UI
如果U I方向不一 致结果如何?
(1-24)
功率与功率平衡
例: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绕线电阻,其额定电流 是多少?在使用时电压不得超过多大的数值?
P18:例1.5.3 (1-34)
1.5.2 电源开路
I
开关断开
特征: I=0
E
-
U0
R
Ro
-
U = U0 = E
P= 0
1. 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 2. 开路处的电压 等于电源电动势
I
++
E
-
U0
R0
-
P19:例1.5.4
(1-37)
练习: 1:试问可否将110V100W和110V40W的两只白 炽灯串联在220V的电源上使用?
2:试问将40Ω10W和200Ω20W的两只电阻串联 使用,其两端最高允许电压应多大?
3:据日常观察,电灯在深夜要比黄昏时亮一些, 为什么?
(1-39)
§1.6 基尔霍夫定律
用来描述电路中各部分电压或电流间的关系, 包括电流(KCL)和电压(KVL)两个定律。
支路:电路中每一个分支
名
每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
词 结点: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联结点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1-40)
支路、结点、回路
R1
R3
+
uS1
R2
_
支路数 结点数 回路数
负载大小的概念:
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电流和功率增加*
0
I
(1-23)
功率与功率平衡 功率的概念
aI
U
R
b
P UI
如果U I方向不一 致结果如何?
(1-24)
功率与功率平衡
电工学(第七版)_秦曾煌_全套课件_16.集成运算放大器-1
大器, 并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
3. 理解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和
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有源滤波器的工作
原理; 4. 理解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多 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 一种模拟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 是把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以及相互之 间的联接同时制造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 组成一个不 可分的整体。 集成电路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 靠性高、价格低。 按集成度 小、中、大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分类 按导电类型 双、单极性和两种兼容 按功能 数字和模拟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6.1.2 电路的简单说明
输入级 中间级 偏置 电路 输出级
运算放大器方框图
输入级:输入电阻高,能减小零点漂移和抑制干 扰信号,都采用带恒流源的差分放大器 。 中间级:要求电压放大倍数高。常采用带恒流源 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 输出级:与负载相接,要求输出电阻低,带负载 能力强,一般由互补功率放大电路或射极输出器构成。 偏置电路: 一般由各种恒流源等电路组成
因要求静态时u+、u对地 电阻相同, 所以平衡电阻R2 = R1//RF
u u u0 R1 RF RF uo (1 )ui R1 uo RF Auf 1 ui R1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结论:
(1) Auf 为正值,即 uo与 ui 极性相同。因为 ui 加
16.1.3 主要参数
1. 最大输出电压 UOM 能使输出和输入保持不失真关系的最大输出电压。 2.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Auo 运算放大器没有接反馈电路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Auo愈高,所构成的运算电路越稳定,运算精度也越高。 3. 输入失调电压 UIO 愈小愈好 4. 输入失调电流 IIO 5. 输入偏置电流 IIB 6.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UICM 运算放大器所能承受的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值。超出此 值,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性能下降,甚至造成器件损坏。
电工学(第七版)_秦曾煌_全套课件_15.基本放大电路-2
RS eS – + + ui RB2 – RE
+UCC C2 + + RL + CE uo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由微变等效电路求Au、 ri 、 ro。
Ii
I B b
Ic C
rbe
RS
+
+ ES -
U i
-
RB
βI b
E
+ RC
RL U o
-
26 26 __ rbe = 300 +(1+ ) =1.52k = 300+51 IE 1.09 RC//RL 4//4 = – 65.8 Au= – rbe = – 50 1.52k ri = RB1 // RB2 // rbe = 30//10//1.42=1.12 k
VE
RL + CE
+ uo –
在估算时一般选取:
从Q点稳定的角度来 看似乎I2、VB越大越好。 但 I2 越大,RB1、RB2 必须取得较小,将增加 损耗,降低输入电阻。 而VB 过高必使 VE 也 增高,在 UCC一定时, 势必使 UCE 减小,从而 减小放大电路输出电压 的动态范围。
I2= (5 ~10) IB,VB= (5 ~10) UBE
基极电位VB与晶体管的参数无关,不受温度的影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5.4.2 分压式偏置电路
1. 稳定Q点的原理
RB1 I1 RC IC C2 + +UCC
VB U BE IC IE RE
C1 V I B B + RS eS – + + ui RB2 – I2 RE
+UCC C2 + + RL + CE uo –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2) 由微变等效电路求Au、 ri 、 ro。
Ii
I B b
Ic C
rbe
RS
+
+ ES -
U i
-
RB
βI b
E
+ RC
RL U o
-
26 26 __ rbe = 300 +(1+ ) =1.52k = 300+51 IE 1.09 RC//RL 4//4 = – 65.8 Au= – rbe = – 50 1.52k ri = RB1 // RB2 // rbe = 30//10//1.42=1.12 k
VE
RL + CE
+ uo –
在估算时一般选取:
从Q点稳定的角度来 看似乎I2、VB越大越好。 但 I2 越大,RB1、RB2 必须取得较小,将增加 损耗,降低输入电阻。 而VB 过高必使 VE 也 增高,在 UCC一定时, 势必使 UCE 减小,从而 减小放大电路输出电压 的动态范围。
I2= (5 ~10) IB,VB= (5 ~10) UBE
基极电位VB与晶体管的参数无关,不受温度的影响。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15.4.2 分压式偏置电路
1. 稳定Q点的原理
RB1 I1 RC IC C2 + +UCC
VB U BE IC IE RE
C1 V I B B + RS eS – + + ui RB2 – I2 RE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第五章_图文
负载 Y 联结带中性线时, 可将各相分别看作单相电路计算
(3) 对称负载Y 联结三相电路的计算 负载对称时, 只需计算一相电 流,其它两相电 流可根据对称性 直接写出。
所以负载对称时,三相电流也对称。
负载对称时,中性线无电流, 可省掉中性线。
例1:一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电源电压对称。设电
源线电压
1) 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
2) S1合、S2断开时, 各电流表读数和有功功率P; 3) S 1断、S 2闭合时, 各电流表读数和有功功率P。
L1 L2
A
Z12 A S1
S2
Z31
Z23
L3
A
解:(1) 由已知条件可求得
L1
L2
L3
A
Z12 A S1
S2
Z31
Z23
A
或:P =I 2R P =UIcos tg =XL / R
P = P12+P23 = 3 kW
(3) S1断开、 S2闭合时 L1
I2 = 0A I1 仍为相电流 IP ,
L2
I2 变为 1/2 IP 。
L3
A
Z12 A S1
S2
Z31
Z23
A
I1=I3 =10 A+ 5 A= 15A
变为单相电路
I2 变为 1/2 IP,所以 L1L2、
L2L3 相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4
单相负载:只需一相电源供电
照明负载、家用电器
对称三相负载:Z1=Z2= Z3
三相负载
如三相电动机
不对称三相负载:不满足 Z1 =Z2 = Z3 如单相负载组成的三相负载
三相负载的联接
三相负载也有 Y和 两种接法,至于采用哪种方
(3) 对称负载Y 联结三相电路的计算 负载对称时, 只需计算一相电 流,其它两相电 流可根据对称性 直接写出。
所以负载对称时,三相电流也对称。
负载对称时,中性线无电流, 可省掉中性线。
例1:一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电源电压对称。设电
源线电压
1) 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
2) S1合、S2断开时, 各电流表读数和有功功率P; 3) S 1断、S 2闭合时, 各电流表读数和有功功率P。
L1 L2
A
Z12 A S1
S2
Z31
Z23
L3
A
解:(1) 由已知条件可求得
L1
L2
L3
A
Z12 A S1
S2
Z31
Z23
A
或:P =I 2R P =UIcos tg =XL / R
P = P12+P23 = 3 kW
(3) S1断开、 S2闭合时 L1
I2 = 0A I1 仍为相电流 IP ,
L2
I2 变为 1/2 IP 。
L3
A
Z12 A S1
S2
Z31
Z23
A
I1=I3 =10 A+ 5 A= 15A
变为单相电路
I2 变为 1/2 IP,所以 L1L2、
L2L3 相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4
单相负载:只需一相电源供电
照明负载、家用电器
对称三相负载:Z1=Z2= Z3
三相负载
如三相电动机
不对称三相负载:不满足 Z1 =Z2 = Z3 如单相负载组成的三相负载
三相负载的联接
三相负载也有 Y和 两种接法,至于采用哪种方
电工学 秦曾煌第七 PPT课件
t
3-33
第33页/共57页
uC (t) E (U 0 E)e t RC U 0 e t RC (E Ee t RC )
暂态电路的叠加定理:
全响应=稳态分量+暂态分量 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前者:由电路因果关系来看 后者:由电路的变化规律来看
3-34
第34页/共57页
R-L电路的全响应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求解方法
1. 经典法: 用数学方法求解微分方程。
2. 三要素法: 求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 ……………... 3-18 第18页/共57页
* 经典法
K
R
+
_E
C
例
i
一阶常系数 线性微分方程
uC
RC
duC dt
uC
E
由数学分析知此种微分方程的解由两部分组成:
u' 方程的特解 C
R
t=0
+
E
C
_
uC
E
uC
RC
duC dt
uC
E
uC (0 ) U0 0
uC
(t
)
E
(U0
E
t
)e
RC
t uC (t) E Ee t RC
3-32
第32页/共57页
R-C电路的全响应
K
R
t=0
+
E
C
_
uC
RC
duC dt
uC
E
uC
E
U0
uC (0 ) U 0
uC (t) E (U 0 E)e t RC (E Ee t RC ) U 0 e t RC
电工学 电子技术( 第七版 秦增煌)课件共16页
干扰、噪声、漂移、非线性
模拟电 子技术
数字电 子技术
被 测
传 感 器
模拟 信号 处理
模数 数字 转换 接口
微
控
对 象
伺服 机构
功率 放大
数模 转换
数字 接口
机
电机
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绪 课程 的 目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论
••• ••
《 试 理 按电 课 解 要工 ) 基 求学 本 参概 加》念实课、验程基是本必培理修养论课良和(好分学的析校实方规验法定素为质考 大 学 注学 用 重工 结 实科 合 践各 , 技专举能业一的的反培技三养术,基融础会课贯通
• 1892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 通讯实验
• 1883年爱迪生发现电子的热效应及1904年 佛莱明制成了电子二极管
• 1906年德福雷斯发明了电子三极管 •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 1958子技术 的 发展概况
论 • 现状:
• 容量大型化
绪
论•••••
•
工械机加束测力交电地第…、业工加、械量通子促二采…—电长汽广••••金生矿、工流加与与技进次—镀度车播农医军国属产、超 等 量工 控 通 术 了 工电、 、 与 、业 疗 事 防冷中冶动声、…工制讯的社业电速火电加电金机波照…艺发会革焊度车视工力、加度展生命机、、、、机轧…………工和和产对—械械电温飞电钢…………、色机—广力社的、炉度机影床动电度电泛的会锻冶、、及等力造子等加应提生金时轮电设和束…工用 高产、间船话备铸和…技极力电、……造离术大的蚀压……机子
•
器件小型化
•
设计自动化
电子计算机 的 发展概况 绪 论
• 1943年英国制造了一台电子计算机
模拟电 子技术
数字电 子技术
被 测
传 感 器
模拟 信号 处理
模数 数字 转换 接口
微
控
对 象
伺服 机构
功率 放大
数模 转换
数字 接口
机
电机
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绪 课程 的 目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论
••• ••
《 试 理 按电 课 解 要工 ) 基 求学 本 参概 加》念实课、验程基是本必培理修养论课良和(好分学的析校实方规验法定素为质考 大 学 注学 用 重工 结 实科 合 践各 , 技专举能业一的的反培技三养术,基融础会课贯通
• 1892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 通讯实验
• 1883年爱迪生发现电子的热效应及1904年 佛莱明制成了电子二极管
• 1906年德福雷斯发明了电子三极管 •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 1958子技术 的 发展概况
论 • 现状:
• 容量大型化
绪
论•••••
•
工械机加束测力交电地第…、业工加、械量通子促二采…—电长汽广••••金生矿、工流加与与技进次—镀度车播农医军国属产、超 等 量工 控 通 术 了 工电、 、 与 、业 疗 事 防冷中冶动声、…工制讯的社业电速火电加电金机波照…艺发会革焊度车视工力、加度展生命机、、、、机轧…………工和和产对—械械电温飞电钢…………、色机—广力社的、炉度机影床动电度电泛的会锻冶、、及等力造子等加应提生金时轮电设和束…工用 高产、间船话备铸和…技极力电、……造离术大的蚀压……机子
•
器件小型化
•
设计自动化
电子计算机 的 发展概况 绪 论
• 1943年英国制造了一台电子计算机
2024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
根据磁化曲线的不同特点, 铁磁性物质可分为软磁材 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 等。
26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
将铁心线圈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 感的串联电路,其中电阻表示线圈的 铜损,电感表示线圈的磁损。
铁心线圈电路的特点
由于铁心的存在,铁心线圈电路具有 非线性、饱和性和磁滞性等特点,使 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变得复杂。
2024/1/28
无功功率
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 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 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在电工技术中是指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 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 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
4
第七版上册内容结构
第七版上册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 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内容。
本册内容在编排上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R=1/R1+1/R2+…+1/Rn,同时 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3
电源等效变换方法
电压源等效变换
将电压源转换为等效的电流源,使得二者在外部电路中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 表现。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电压源的内阻和开路电压,得到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和内阻。
26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
将铁心线圈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 感的串联电路,其中电阻表示线圈的 铜损,电感表示线圈的磁损。
铁心线圈电路的特点
由于铁心的存在,铁心线圈电路具有 非线性、饱和性和磁滞性等特点,使 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变得复杂。
2024/1/28
无功功率
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 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 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在电工技术中是指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 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 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
4
第七版上册内容结构
第七版上册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 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内容。
本册内容在编排上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R=1/R1+1/R2+…+1/Rn,同时 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3
电源等效变换方法
电压源等效变换
将电压源转换为等效的电流源,使得二者在外部电路中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 表现。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电压源的内阻和开路电压,得到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和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