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全册重点课时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8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8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以两位数和百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教学方法:探索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一、复习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二、新授1、展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渗透环境教育。
提问:你能分成多少组?2.把学生列出的公式和方法写在黑板上。
和全班一起重复,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算法。
3、将答案完成在书上。
4、完成试一试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二个问题先讲怎么做,然后学生完成。
三、练习。
完成P11 1~3题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交流算法。
问题2:让学生先看图,理解图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集体修改。
问题3:让学生先看图,理解图的意思,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字信息。
四、课堂小结告诉我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你的学习怎么样?学生听算,做完后交流。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公式,探索算法,与同龄人交流。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交流算法。
从图中获得信息,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做,个别学生适当指导。
学生互评,自评。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知道如何口头计算整百位数乘一位数,如何计算百位数乘一位数(大家都不携带),并能书面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乘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了解算法的多样性。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口头计算、书面计算或估算,了解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经验,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时间:十二课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
2024年【新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三位数及其加减法识别三位数,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
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进位与退位。
2. 乘法及应用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表。
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长度、质量和货币的认识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克,货币单位元、角、分。
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读写和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学会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认识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位数的进位与退位,乘法口诀的记忆,单位换算。
2. 教学重点: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乘法的基本应用,长度、质量和货币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计数器、乘法表、尺子、天平、货币模型。
2. 学具:练习册、练习纸、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约5分钟)利用挂图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提出问题,引入三位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约15分钟)通过例题详细讲解三位数的读写,加减法运算,乘法基本概念和口诀。
以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进位与退位,乘法运算步骤。
3. 随堂练习(约10分钟)分组进行三位数的读写和加减法练习。
个体练习乘法运算,并展示解题过程。
4. 单位认识及应用(约15分钟)展示和讲解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三位数的读写和加减法运算示例。
乘法口诀表。
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换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册P3235页。
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
乘法应用题。
长度、质量和货币单位换算题。
2. 答案答案附在练习册后,教师批改后给予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三位数的进退位和乘法运算,以及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三位数,进行实际情景的加减法运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1】教材: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主题:认识数字1-9知识点:1.认识数字1-9的基本形态2.根据题意填写数字3.观察物品个数并写出对应数字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数字1-9的基本形态。
2.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填写数字。
3.学生能够观察物品个数并写出对应数字。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数字1-9的基本形态。
2.难点:观察物品个数并写出对应数字。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学歌曲或数字卡牌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9。
2.讲解:介绍数字1-9的基本形态,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3.练习: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填空题或让学生观察图片里物品的数量并填写对应数字。
4.巩固: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数字游戏或其他数字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老师在教学结束前布置小作业,例如让学生在家中找寻或抄写数字1-9的形态。
6.总结: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并与学生共同得出学习收获与感想。
【教案2】教材: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主题:认识10以内的加法知识点:1.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大家2.学习简单的加法算式3.锻炼头脑和手速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大家。
2.学生能够简单地完成10以内的加法算式。
3.学生能够锻炼头脑和手速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大家。
2.难点:学生如何在10以内简单地完成加法算式。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了解加法的基本定义和意义。
2.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大家,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3.练习: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完成。
4.巩固: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些思维游戏或者速算练习,锻炼学生的头脑和手速能力。
5.拓展:老师在教学结束前布置小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对加法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6.总结: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总结学习收获,收集学生的感想和建议。
【教案3】教材: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主题:认识三角形和正方形知识点:1.认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基本表现形式。
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册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通过本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教学目标:1. 数与代数:理解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学会运用数和代数表达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图形与几何: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了解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培养空间观念。
3. 统计与概率:学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 综合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认识分数,时间与人民币的换算。
2.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 综合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与代数的运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2. 教学难点:乘除法的运算,图形面积的计算,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挂图、实物模型、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文具、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新课:讲解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了,层次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精选篇1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教学工具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
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数字小格大格厘米、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c小组合作探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数学概念、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等内容。
其中重点包括三位数的认识和拆分、三位数的加减法和口诀、毫和秒的计算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概念和认识;-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拆分方法;- 让学生学会三位数的加减法和口诀;- 让学生了解毫、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三位数的认识和拆分、三位数的加减法和口诀。
教学难点是:三位数的口诀和加减法。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对三位数有直观的认识;-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拆分方法;- 通过歌曲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三位数的口诀和加减法;- 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了解毫、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自我介绍2. 三位数的认识- 准备数学教材中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对三位数有直观的认识。
- 带领学生一起读出三位数并认识它们。
3. 三位数的拆分-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拆分方法。
4. 三位数的加减法和口诀- 通过歌曲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三位数的口诀。
-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三位数的加减法。
5. 毫、秒的计算- 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了解毫、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6. 小结: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掌握了三位数的认识和拆分,学会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和口诀,并了解了毫、秒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受到了很好的启示,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是,对于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与耐心。
从教学实践出发,可以更好地提高授课效果。
三年级上全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全册数学教案一、第一章:整数加法1.1 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整数加法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实物操作,进行整数加法的计算。
1.2 教学内容:(1) 整数加法的概念:将两个整数相加,得到的结果称为它们的和。
(2) 数数的方法:从第一个数开始,数若干个数后,得到第二个数,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和。
(3) 实物操作:使用小木棒、小石子等物品,进行整数加法的计算。
1.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掌握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整数加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章:整数减法2.1 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整数减法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实物操作,进行整数减法的计算。
2.2 教学内容:(1) 整数减法的概念:已知两个整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整数,求另一个整数的运算。
(2) 数数的方法:从第一个数开始,数若干个数后,得到第二个数,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3) 实物操作:使用小木棒、小石子等物品,进行整数减法的计算。
2.3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减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掌握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整数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三、第三章:认识数字03.1 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0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数字0。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0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法计算。
3.2 教学内容:(1) 数字0的概念:数字0是一个没有大小的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数字0的书写:数字0是一个圆圈,写在纸上时要注意圆圈的大小和整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整数、奇偶数、数字大小比较等基本概念。
2.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进位与借位的方法。
3.能够认识和运用面积单位,并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
4.能够认识和运用钟面上的时、分针,并能够解决简单的时钟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整数的认识与应用2.加减法运算3.面积单位的认识与应用4.时钟的认识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故事、游戏等情境引入数学知识。
2.观察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规律。
3.操练巩固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整数的认识与应用• 通过游戏、实物等方式呈现整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正数、负数。
• 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整数概念的理解。
2.加减法运算• 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进位与借位的方法。
• 进行加减法练习,包括口算和列竖式计算。
3.面积单位的认识与应用• 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
4.时钟的认识与应用• 引导学生认识时钟的结构和读时方法。
• 进行时钟读时的练习,包括整点和半点的读时。
五、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作业评定: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定,及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六、教学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
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1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教具准备挂图、计分表等。
活动建议一、宣布活动内容1、课题“森里旅游”。
2、出示挂图(课本插图)。
说明“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营造氛围。
二、活动形式把“森林旅游”的购物活动组织成同桌之间的数学游戏。
其中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个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这里有两幅(二种情境),当购物地点从森林食品店转到纪念品商店,两人也随着对换角色。
三、活动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由顾客提出数学问题。
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并由服务员解决这些问题。
2、“服务员”、“顾客”都应该加强角色意识,讲究服务态度,讲究礼貌,言语文明。
3、教师巡视,帮助组织活动,注意保持课堂秩序。
四、活动过程1、出示两张情境挂图。
由于教材上的插图没有注明物品名称。
所以,先根据图形形状给物品标上名称。
2、宣布活动规则。
(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
(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
这里的满意包含礼貌用语。
(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
(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失误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同样,“顾客”应该扣1分。
(5)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诚信顾客”荣誉称号。
3、发放记分表。
4、活动开始。
同桌同学面对面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进行巡视,加强课堂组织、辅导部分学生。
为增强游戏活动有序而正确地进行,提高准确性,可引导(或准许)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先各自记录所要提出的问题,从易到难。
然后再把问题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解决。
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数字0-10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0-10的读写法。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数字0的认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数到10,注意数数的准确性。
2. 认识数字0:引导学生观察数字0的形状,理解数字0的意义。
3. 学习数字1-10的读写法: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写数字1-10。
4. 小组活动:学生相互之间练习读写数字1-10,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0的认识。
1.2 数字11-20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法。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数字11-20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数字11的认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0数到20,注意数数的准确性。
2. 认识数字11: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1的形状,理解数字11的意义。
3. 学习数字11-20的读写法: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写数字11-20。
4. 小组活动:学生相互之间练习读写数字11-20,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11的认识。
第二章:数的运算2.1 加法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算术卡片、实物。
教学过程:1. 引入加法概念: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学习加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3. 练习加法运算:学生用算术卡片进行加法运算练习。
4.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鲁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鲁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单元一百以内的数- 课时一:认识一百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百以内的数,并能朗读、拼读、认读这些数字。
- 教学重点:1~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运用。
- 教学难点:十、百位数的认知及数的读写。
-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唱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 课时二:从数线认识一百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通过画数线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一百以内的数,并能灵活地使用这些数。
- 教学重点:认识与使用一百以内的数,能正确地在数线上表示这些数。
- 教学难点:跨十位数后继续数的思维转换。
- 教学方法:直观、形象化的数线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二单元量的认识- 课时一:量和长度- 教学目标:通过感性认识等方法,使学生了解长度的量和长度的基本计量单位,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长度”概念,并学会准确地使用长度的基本计量单位。
-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长度的计量单位及长短的概念。
- 教学方法:感性认识相结合,融合量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
- 课时二:量和重量- 教学目标:通过感性认识等方法,使学生了解质量的量和质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会秤重物品。
-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基本质量计量单位,并能正确地使用秤重物品。
- 教学难点:理解质量的概念及使用口诀“千克斤两”秤量物品。
- 教学方法:感性认识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操作技能。
第三单元二位数的认识- 课时一:二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数的拆分与组合,使学生掌握二位数的认识和构成方法。
- 教学重点:二位数的构成及其意义的认知,能进行数的分解与组合。
- 教学难点:去十法和进位思维的理解与转化。
- 教学方法:数的拆分与组合方法,并结合实际生活中二位数的应用和数的谜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 课时二:数字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通过数的拆分与组合,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使学生从数字之间的关系中发掘出规律。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如整数加减乘除、分数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等。
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形成数学直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数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数的基本运算技能,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理解分数初步知识,会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形成数学直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讲解示范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巩固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成果,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26-27页第4—7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计算找联系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
(有的同学做了27×5=一叁5,直接就得出:一叁5÷5=27)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数出示2()×4=104,你能在()里填正确的数吗?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三、熟练笔算方法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除数一位数被除数首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2.27页第7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一、谈话情景导入师:朋友们!你们去过遵义吗?去过哪些地方?生1:去过,去过遵义会议会址。
生2:去过遵义姑妈家。
生3:去过遵义游乐园。
课件出示遵义游乐园的一处场景师:这是遵义游乐园,你们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木马、风车。
(利用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
)二、复习角师:你们能在这幅图中找出角吗?生积极主动的找到了很多角。
师:你们生活中哪里还有角呢?生:桌子上有角;生2:窗户上有角;生3:安全出口牌上也有角;生4:书本上也有角(让学生在图中找角,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大幅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数字1到10的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到10,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到10的读写。
2. 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3. 进行数字1到10的书写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数字卡片、数数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和认识数字。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等游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0到10,巩固记忆。
2. 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和读写数字1到10。
3. 进行数字大小顺序的讨论,让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
4. 进行数字书写练习,让学生熟悉数字的书写。
教学评价:1. 通过书写练习,检查学生对数字1到10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2. 通过数字排序游戏,检查学生对数字大小顺序的理解。
第六章: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加减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2.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练习。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运算练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1到10,巩固记忆。
2. 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符号,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表示方法。
4.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5. 进行加减运算练习,让学生熟悉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评价:1. 通过加减运算练习,检查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检查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认识货币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各种货币,了解货币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长度与重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长度与重量。
一、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长度、重量的概念,灵活使用米、千米、克、千克等计量单位,以及运用尺子、秤等量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长度、重量的概念,会使用常用量词表示长度和重量大小,用相应的单位测量长度和重量。
(2)难点:串联解决实际问题,思考、确定测量用具和单位。
3.教学内容(1)长度的测量和表示。
以米和千米作为主要长度单位,引导学生意识到不同的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另外,引导学生通过尺子等测量工具熟悉日常生活中的长度单位:米、厘米等。
(2)两物体重量的比较。
用秤重量干果、蔬菜、零食等,以千克和克为主要重量单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使用哪种测量工具。
4.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提供多种实物、图片等教具,让孩子自己体验最适合的量具和单位。
(2)合作学习法: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合作讨论,融洽的氛围有助于孩子们放松心情,学习起来也更有效。
5.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习的有关长度和重量的知识。
(2)知识讲解:根据教材要求,向学生讲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重要术语和单位。
(3)检验与训练: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小练习,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内容。
(4)总结与拓展:根据学生习得程度,加强讲解和巩固,让学生在自我巩固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家庭作业设计1.作业目标对本节课程中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复习和巩固,并检测孩子是否熟练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帮助孩子在日常中灵活应用计量单位进行出入的重量和长度的量化计算。
2.作业要求(1)掌握本课内容的相关术语和单位,理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
(2)熟练掌握常用的长度和重量单位,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3)能够运用尺子、秤等量具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讨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小汽车的长度是多少,一个苹果多少克等等。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册数学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力求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共计18周,每周4课时。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第一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四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周:第三单元《测量》第六周:第三单元《测量》第七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九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一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二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三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四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五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六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七周:复习第十八周:期末考试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合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多位数乘一位数,园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广角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 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够运用方向词语描述给定坐标平面上的点;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察看简单的平面图并描述。
6.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7.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怎样求可能性的大小。
8. 能解答与平均数应用题有关的问题。
9. 初步学会用列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解答简单的数量关系的问题。
10.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空间观念:学习统计的意义,比较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解释;能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 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PEP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数学符号。
2. 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掌握数的比较和排序。
4. 学会使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和数的表达。
2. 数的比较和排序。
3. 加法和减法运算。
4. 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
三、教学重点1. 数的概念和数的表达。
2. 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教学难点1. 数的比较和排序。
2. 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数问题,引发学生对数的认识和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数的概念和数的表达方式。
3. 比较和排序:通过比较大小和排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研究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5. 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小结: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应的温故知新。
七、教学评价1. 运用观察法,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研究情况。
2. 运用问答法,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3. 运用小组活动和游戏评价法,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资源1. PEP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图片和实物。
3. 游戏和趣味活动材料。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数的概念、数的比较和排序、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展开。
通过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也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及其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3)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运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大数及其加减法(1)三位数的认识(2)千以内数的加减法(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2. 分数(1)分数的认识(2)分数的运算3. 几何图形(1)平面几何图形(2)立体几何图形4. 数据处理与问题解决(1)统计图表的认识与制作(2)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三位数及其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3)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
(4)数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2)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新知识点,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练习与交流: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方法。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提供相关的拓展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设计
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Hale Waihona Puke 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评价设计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评价设计
课题
平均数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设计
课题
年、月、日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设计
课题
数学广角108一109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评价设计
课题
24时计时法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评价设计
课题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设计
课题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评价设计
课题
数的认识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评价设计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P59及练习十四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题
简单的数据分析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评价设计
课题
解决问题(一)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评价设计
课题
设计校园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评价设计
课题
数学广角(二)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评价设计
课题
课标要求
教学目的
评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