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制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
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 景
士族制度
士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成 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有社会现象。
土地制度的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允许土地的买卖和兼并,这使得土地集中程度日益提高。
水利工程的兴修
政府积极兴修水利工程,如灌溉渠道、堤防等,以保障农业生产的 正常进行。
农具的改进
这一时期,农具得到了改进,如犁、耙、耱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率。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按照人口比例征召士兵,不同年龄和身体条 件有不同的征召标准。
募兵制
以赏金或福利待遇吸引符合条件的士兵参军 。
军事训练
包括马术、射箭、刀枪剑戟等基本技能训练 ,以及阵法、战术等战术训练。
战争与战略战术
战争动员
需要充分准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并合 理分配和调度。
战略布局
根据敌我形势、地理环境、兵力配置等因素制定战略 布局。
参照《晋律》制定,共20篇,对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作出了具体规定。
法律执行与司法审判
执法机构与官员 司法审判制度 法律执行中的问题
三公尚书、廷尉、御史中丞等为主要执法官员,各州刺 史、郡守等在辖区内行使执法权。
审判程序、证据采集、案件审理等都有详细规定,强调 司法公正和程序正义。
执法官员的权力过大,容易导致司法不公;法律条文过 于复杂,难以操作。
中国古代史核心线索归纳
中国古代史核心线索归纳一、中国古代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1. 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确立三公九卿制度: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2. 汉朝初期基本沿袭秦制;汉武帝时期,皇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确立中外朝制度,中朝主决策,外朝主执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三省体制,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4. 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职责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彼此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5. 两宋时期,形成“二府三司”体制,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
另设置台谏掌监察。
6. 元朝,形成一省二院制,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长官,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掌管宗教事务。
7.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8. 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是国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的实施,而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地方分治机构的制度。
1. 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2. 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3. 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5. 宋朝,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这些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 名称分类: 1、二州、二郡的合称,如西汝南北义阳二郡 2、双头郡“南”或“北”字贯下而言,如南彭城南 下邳→南彭城下邳 3、双头郡省称“南”字,如南琅琊南彭城→琅琊彭 城 4、双头郡省“二”字为称 5、双头州郡常单称,如青冀二州单称青州或冀州
第三节 双头州郡的设置原因
•与侨置州郡有关,简单易行 •临边诸州郡因土地荒残、民户寡少,故合二州、 二郡,置一刺史、太守 •以战守需要,于边地形胜冲要之处置双头州郡 •沿长江而下、近畿要地,为重其资力、藉资控 御而置
第二节 设置原因
汉末大乱,乃有都督制度 之兴起,本为统军而设,及 三国后,为了边防及入侵战 事而统州为府,以集中兵力
第三节 特点
1、都督府是以州和军镇为基本单位的 军事组织,后逐步形成了州以上一级 的行政区划 2、主要目的是边防,设置在特定区域 3、都督也有九等级之分,根据其统领 州的多少表现出来
第一节 州
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兼领民事和 军务,权力转重,形成了郡以上的一级行政组 织。 魏晋南北朝时期州设置主要倾向是:州数目 日益增多,州的辖区也就日益缩小。
三国
三国以降,蜀得益州;吴得荆、扬、交3州, 分交州置广州,共置荆、扬、交、广4州;魏得 司隶、豫、冀、兖、徐、青、凉、并、幽9州, 又有分置,共13州; 曹魏后灭蜀得益州,又分益州置梁州,至魏末 有建制15州。
西晋
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凡有司隶、豫、兖、 徐、青、荆、扬、交、广、益、梁、凉、并、 幽、冀、雍16州。 后又分州,新置数州,因此,西晋有20州的 建制。
东晋
东晋偏安江左,分荆州置湘洲,其所 统辖有扬、荆、湘、江、益、梁、宁、 交、广9州,徐州只存其半。
南朝刘宋
前期,刘宋承袭东晋疆域,稍有扩大;又 分置数州。 后期,北魏举兵南下,青、冀、徐、兖以 及豫州之淮西失守。令置数州之地,又置州 侨治地方。
中国古代的行政体系
皇帝
三公 九卿
郡 县
皇帝 三公
九卿 郡 县
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 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奉 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 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 皇宫保卫。典客,处理民族事务及外交。 廷尉,负责刑法。治粟内史,掌管全国 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 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 以供皇室的需要。
郡县制的推行对于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 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这一套统治机构,好象一张庞大的 权力网,从中央到郡、县、乡、里以至
什、伍,层层控制,整个权力集中到中
央,再通过中央集中到皇帝,对提高行 政效率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显著作用。
西汉前期,郡国大量增加,中央感到不易统辖,
便试图采取一套新的建制。汉武帝时,根据《尚 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有关“九州”的记 载创立州制,在全国设立了冀、兖、青、扬、幽、 并、荆、豫、徐、凉、益、朔方、交趾十三个州。 中央向地方派遣刺史。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称为“州部”。每个州部设刺中史一人,“以六 条问事”,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使各级地方官吏 和豪强不敢过分违法行事。另设司隶校尉部,管 理畿辅及其附近地区。东汉时,省并朔方刺史部, 改交州刺史部为交州,又为各刺史部设立固定的 治所。当时十三州部共辖105个郡国。
2、地方制度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曾于493和499年两次颁布职 员令,在地方上,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 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废除了宗主督护制, 实行三长制。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 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 五里为党,立一党长。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 “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 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 有利于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有利于 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古代千年官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度
中国古代千年官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度引⾔中国历史五千年,这其中诞⽣出许多的政治制度。
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制度很多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是这依然⽆法磨灭,它们曾经的辉煌与意义!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有⼀种官吏制度,从秦汉起流传千余年。
这种制度在魏晋南北乱世之中,发挥出⽆可替代的作⽤。
甚⾄对以后的封建王朝,产⽣长达千年的影响。
这就是已经消失的~三省制度!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历史的脚步,探寻这消失的中国古代千年官制~三省制度!魏晋南北朝三省制度起源尚书,起源于秦朝。
原本他们只是皇帝⾝边负责⽂书的⼯作⼈员,有点类似于秘书。
后来到东汉时期,逐渐演变为执⾏政令的尚书台,最终变为尚书省!门下,原本为侍奉皇帝的随从。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设⽴侍中,这些⾝边的⼈开始给皇帝提出各种政策意见以供采纳。
由此直到西晋年间,逐渐形成门下省!秦汉时期皇帝设⽴的尚书省与门下省,协助其处理国家政务。
到东汉末年天下⼤乱,⼀代枭雄曹操“挟天⼦以令诸侯”。
为了把控朝政,他也对官制进⾏了⼀定的改⾰!曹操设⽴“秘书监典尚书奏事”把持政事。
后来其⼦曹丕篡汉称帝,改秘书监为中书省!这时候中书省与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尚书省、门下省,三者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中枢机构。
由此三省制度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开始展现它们的光辉!乱世枭雄曹操三省的制度中书省中书省最⾼长官为中书监与中书令,各置官⼀⼈(京官三品)。
中书省下⾯再设置中书侍郎四⼈(五品)与中书舍⼈若⼲(七品)。
中书省是⼀个王朝的决策中⼼之⼀,主要长官尚书负责替皇帝颁拟诏书,并提交全国各地递交上来的奏折!门下省门下省源于西晋,由东汉的侍中寺演变⽽来。
门下省最⾼长官为侍中,共四⼈(三品)。
其后再设⽴“给事黄门郎中”四⼈(五品),门下舍⼈若⼲(七品)。
⽽政府中归宿门下省管理的,还有各种散骑常侍与散骑侍郎等官员。
门下省也属于中央决策机构之⼀,主要是充当皇帝的顾问团。
还负责审核中书省提交上来的诏书、奏折,并且发放通过的政令!尚书省尚书省也起源于西晋时期,由东汉的尚书台演变⽽来。
1.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
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认识 1.形成:魏晋时三省制形成,隋唐发展完善形成三省六部制, 其分工是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负
责执行,下辖六部处理日常一切军国事务。
2.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
行法令。这样互相制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 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 (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3.评价
(1)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
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是中国封建社 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它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 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 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成就、影响 【典例5 】(2011·江苏单科·T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
(2)宋元明清 ①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商业市镇兴起和发展, 农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②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早市、鱼市等,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明清时期: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 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
赖性减弱。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实行严格的专卖制度,严
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道教迅速传播;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形成:顾恺之“以形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标识。
这些独特而各异的文化元素,构成了我国辉煌璀璨的历史长卷。
历史的演进总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众多的政治体制中,对地方治理和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地方管理制度的优化从未间断过。
一、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夏商周时期因为时代因素的局限性,诸侯宗主国对封封的各个诸侯以“封国”的形式来管理,《周礼》制度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随着西周向东周的蜕变《周礼》也随之崩溃,各大诸侯国为了称霸中原开始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的革新,对地方上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郡和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慢慢产生的。
《逸周书作雒》有记载:“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由此观之这一时期的县大于郡,而郡和县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西周年间,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定的发展。
最早的“郡”、“县”名为采邑,乃是诸侯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官员为地方官,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标志之一。
晋国称霸时代于国内设立郡县,由君王直接进行人事任免,使得分散的权力不断向中央靠拢。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百年之后被消灭的诸侯国数不胜数,强大的诸侯国灭掉小诸侯国之后并没有采取分封,而是以县、邑的形式赏赐给有功之臣进行管理。
《左传》记载:“克敌者, 上大夫授县, 下大夫授郡”。
从某个角度来说,郡、县制度的出现也是士大夫阶层崛起的标志,授了封邑的大夫实力不断上升,旧贵族的势力、影响力开始不断减弱。
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君王忌惮贵族的势力太大,比如齐国曾经是姜氏一族但后期却被强大的田氏一族所取代,晋国也曾发生过三家分晋的危机。
战国时期,君王开始有意识削弱一县最高长官的权力,这一时期以“郡”为单元的行政主体不断出现并扩大,郡长官也是由君王直接任免,地方权力基本被收归到了中央。
战国末期,郡基本就成为了地方的最高形成单位。
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使得“郡县制”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分封制彻底被废除郡县制于全国全面推广开来。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夏代时已有辅佐夏王的六卿。
司空为六卿之首,后稷掌农业,司徒主教化,大理主刑狱,共工管营建百工,虞人掌山泽畜牧。
此外,夏王朝已初步建立了掌管军事、农事和赋税征收的机关。
商代建立起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
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为尹。
其下有主管力役的司徒、主管工程的司空和主管刑狱的司寇。
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权在政治生活中占重要作用,故掌祭祀、占卜和纪事的宗教事务官在当时最为显要。
西周中央机构有较大的发展。
辅弼周王的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下有“三事大夫”:掌地方民事行政的为常伯,又称牧;掌官吏选任的为常任,又称任人;掌政务的为准人,又称准夫。
政府行政事务官分为两大系统:卿士寮和太史寮。
卿士寮下有三个事务官: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事、役徒征发和营建。
太史寮是掌管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
西周宗教事务官与商代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春秋、战国是社会变动时期,随着封建化进程的推进,各诸侯国政府机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
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
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
中央机构日益完善。
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政府主要行政长官。
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
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
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
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
“百官之长”的相、丞相,已成为各国普遍设置的官职。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各国官制仍不划一。
齐国变化较大,相以下设五官:大田、大行、大谏、大理和大司马。
楚国自成一系,令尹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上柱国、大司马和大将军是政府高级军事长官。
秦国沿三晋,又取东方诸国之长,形成一套独特的官制,并为汉代所继承,成为封建社会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一、夏商周地方行政体制1、行政建置《尚书·酒诰》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
”《国语》云:“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形成“五服”制度。
《周礼·夏官·职方氏》载,王畿之外,有所谓: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
“九服”制度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实行外服诸侯(九服)体制。
中央设卿事寮负责处理诸侯的政务;通过命卿制度加强控制地方。
《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
”“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2、中央与地方关系诸侯都接受王朝的封号爵位,奉王或天子为共主。
诸侯向王室履行义务:第一,诸侯需要定期朝觐王或天子,或应召参加盟会;第二,奉命征伐,藩屏王室;第三,应召到王朝任职;第四,向王室纳贡。
总之,三代,王(天子)的直辖区和诸侯国都是各有其主的统治实体。
诸侯封君“各君其土,各役其民……名为天子之守臣,而实自据为部落”。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以王室(共主)与诸侯国之间松散的联盟形式出现,属于封国式的地方分权。
二、秦汉地方行政体制1、行政建置(从郡县制到州、郡、县三级制)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约1000个县。
郡设守、尉、监御史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又封二十等列侯,侯国相当于县。
封给皇后、公主等的有“汤沐邑”,邑相当于小县。
公元2年,共有郡国103,辖县1587个(《汉书·地理志》)秦朝以内史掌治京师。
汉承秦制,汉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
武帝时右内史更名为京兆尹,左内史更名为左冯翊。
景帝时还将秦时的主爵中尉更名为都尉,武帝时更名为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翊共称“三辅”,同居长安城中,负责管理京师及其附近地区。
汉代州的形成及发展:中央派丞相史去“刺察”地方,把全国分为十三部州。
刺史以“六条问事”监察郡国。
“刺史班宣,周行郡国,审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魏晋南北朝重点难点解析
魏晋南北朝重点难点解析魏晋南北朝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又有变化发展,成为隋唐制度的渊源。
由于社会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有所削弱,门阀士族专政更使皇权衰弱不堪,经历了一个低潮。
但南朝各代皇帝宠任寒人,削弱门阀。
北朝少数民族政权从部落制走向中央集权,又是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深入的标志。
中央官制因袭东汉发展趋势,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重,中书省、门下省相继没立。
西晋时。
三省分立制基本确立。
地方行政制度上,承袭东汉末年制度,以州、郡、县三级行政为核心,也有许多变化,如在重要州和战略要地设都督。
州、郡、县各级行政机构因其所在地理位置及所统民户多少。
分为不同等级,其长官待遇不同。
这一些变化为隋唐所继承。
这一时期经济从宏观上看,在纵的方面表现为艰难曲折、波浪式的前进;横的方面,由于北方屡遭破坏,江南以及西北的发展,向着全国均衡发展的方向跨进了一步。
上述经济的进退,都与一定的政治环境相关,国内相对安定,经济就前进,反之亦然。
发展经济要同本国实际结合才能奏效。
例如曹操把汉代边疆屯田经验,同曹魏统治区内人民流亡,“土业无主,皆为公田”的现实结合,实行屯田,取得成功。
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要靠逐步深入的改革来推动,例如北朝经济中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
发展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求有一定良好的政治环境与政策措施相配合外,就经济内部而言。
也需要许多措施的配合。
如农业的发展,就与水利的兴修、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与推广密不可分。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只是破坏,更不是一团漆黑,它也有光明,也有创造和启示。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因而汉代的察举征辟制等选官制度已无法实行。
曹操为扩充实力,延揽人才,惟才是举,用人不拘一格。
到曹丕称帝后,为巩固统治,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据《通典·选举典》载:“按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
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
中国古代行政制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①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中书省,古代官署名。
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
隋代改为“内史省”。
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
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
负责起草诏令。
②门下省:“门下省”为官署名称。
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
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
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
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③尚书省:官僚机构。
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
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
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
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
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
负责执行诏令。
六部:①吏部:中国古代官署。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②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知识梳理1、先秦:周朝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
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
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
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
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
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二、升华认识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其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
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虽然基本承袭了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周州数13 13 13 2 5 19 22 23 23 42 103 97 211郡数40 103 105 65 22 43 156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县数1314 1180 1109 1179 1474 1025 438 352 365 1024备注一说48 道32国341 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他们的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
朝 代 州 数 郡 数 县 数 40
汉
秦 西 汉 13 103 131 4 一 说 48 道 32 国 341 东 汉 13 105 118 0 道 及 国 在 县 内 魏 13 65
三国
蜀 2 22 吴 5 43
两晋
西 晋 19 156 110 9 一 说 20 州 疆 域 不 定 东 晋 宋 22 238 117 9 齐 23 395 147 4 梁 23 350 102 5
南北朝
陈 42 109 438 北 魏 103 519 352 后 齐 97 160 365 北 周 211 508 102 4
备 注
三、侨州郡县
• 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 徙,为安臵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 县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 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 故称侨臵。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 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 为侨州﹑侨郡﹑侨县。 •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 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 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 称土断。
• 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内容:为了稳定政权,加强对地 方的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在不改变原有旧行政体 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主要体现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 1、是在州上设官。从曹魏开始便在州之上设臵都督诸州 事,以协调各州行动,北魏还在州之上设臵具有中央派出 机构性质的“行台”,但北齐之后此制夭折。 • 2、强化县级的行政管理。晋朝规定,县令有政绩的可将 县级地位升级,又规定官员不曾为县官者不得出任台郎。 北魏也曾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在于强化县级的 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概况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是中央集权出现后的产物。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随着朝代的更迭,其最明显的变化特征莫过于行政区划的变化。
从行政区划的定义可知,其变化过程是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同步的,因而地方的行政区划和中央政府便会产生分权和集权的矛盾,而这也是推动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动力。
可以说,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史也就是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调整史。
那么行政区划的划分又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由于行政区划的作用是统治和管理土地和人民,因此其划分和管理的决定性因素是政治。
在中国历史上政区的划分是以政治为首要因素,同时顾及到自然、经济等相关因素。
在中央政权稳定的情况下,最理想的是三者的兼顾。
具体从政区地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区划基本上遵循四个要素,即中央到地方分几个层次进行管理;行政区面积范围;国家内部政区间的界线;行政中心的选择。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意味着行政区划的变迁,而这种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了我国人文地理面貌的变化。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地方行政单位是县,至春秋早期其含义已与邑类似,并多见与各类文献中,而秦和楚更是最早势力含有行政区划意义的县的国家。
较之县稍晚出现的是郡,大约在春秋中晚期,初期郡的地位较低,地理位置也较偏远。
此时郡与县的出现已经开始慢慢打破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使郡县二级制得到正式的实行。
初分天下36郡,后增加桂林、南海、象郡等至46郡。
至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由于秦末农民起义中六国旧贵族的要求,也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尽管后来汉高祖陆续废除异姓王而分封同姓诸侯,地方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是无法避免。
这就出现了从景帝开始的削藩策略,至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等措施,使汉代王国灵帝大为缩小。
至此汉又回归至郡县二级制。
西汉初继承秦41郡,至汉平帝时中央政府所辖103郡,而东汉时达到105郡,但此时由于刺史制度的实行和演变,郡的行政级别已将为二级,州则升至以及行政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虽然基本承袭了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周州数13 13 13 2 5 19 22 23 23 42 103 97 211郡数40 103 105 65 22 43 156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县数1314 1180 1109 1179 1474 1025 438 352 365 1024备注一说48 道32国341 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他们的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夏代时已有辅佐夏王的六卿。
司空为六卿之首,后稷掌农业,司徒主教化,大理主刑狱,共工管营建百工,虞人掌山泽畜牧。
此外,夏王朝已初步建立了掌管军事、农事和赋税征收的机关。
商代建立起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
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为尹。
其下有主管力役的司徒、主管工程的司空和主管刑狱的司寇。
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权在政治生活中占重要作用,故掌祭祀、占卜和纪事的宗教事务官在当时最为显要。
西周中央机构有较大的发展。
辅弼周王的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下有“三事大夫”:掌地方民事行政的为常伯,又称牧;掌官吏选任的为常任,又称任人;掌政务的为准人,又称准夫。
政府行政事务官分为两大系统:卿士寮和太史寮。
卿士寮下有三个事务官: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事、役徒征发和营建。
太史寮是掌管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
西周宗教事务官与商代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春秋、战国是社会变动时期,随着封建化进程的推进,各诸侯国政府机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
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
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
中央机构日益完善。
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政府主要行政长官。
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
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
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
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
“百官之长”的相、丞相,已成为各国普遍设置的官职。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各国官制仍不划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 观念十分重要,人们重 视家族背景和血统,忽 视了个人能力和品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艺术发展
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以 王羲之、王献之等人为代表,形 成了独特的“魏晋书法”风格。
绘画艺术
顾恺之、陆探微等人的绘画作品, 以细腻传神、富有诗意的特点, 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代表。
雕塑艺术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佛教雕塑 艺术,以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 想内涵,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瑰 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玄学、 佛教、道教等思想流派盛行,对儒学形成了冲击。
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书法、绘画、雕塑 等艺术形式取得了重要突破,如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 画等。同时,文学作品如《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等 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02
魏晋南北朝重要人物
手工业分布与专业化
手工业分布逐渐趋向专业化,一些地区形成了以某一类手工业为主 的产业集群,如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丝绸等。
0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问 题
社会矛盾问题
阶级矛盾
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 削和,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导致民族 起义和民族分裂活动增多。
地方行政变革
州、郡、县三级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州设刺史,郡设太守,县设县 令。
侨置州郡
为安置流民而设立的特殊行政区域,不受当地政府管辖。
乡、亭、里基层组织
乡设乡官,亭设亭长,里设里正,负责地方基层管理。
军事制度变革
世兵制
士兵世代为兵,父死子继,世代 相传。
府兵制
士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自备武 器和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西汉周州数郡数县数13 13 13 2 5 1922 23 23 42 103 97 211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 1109117914741025秦汉三国东汉两晋南北朝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魏蜀吴西晋40 103 105 65 22 43 15613141180438 352 365 1024一说48 道32国341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备注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
四、双头州郡双头州郡指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并且两州同治一地,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并且两郡合治一地。
在当时,双头州的设立较少,双头郡的建置则较多。
双头州郡大多设立于东晋南朝的北部边地,北朝沿袭的是南朝的旧制。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从今天的四川中部、陕西南部,一直到淮水南北及山东西部,都可以找到双头州郡的踪迹。
据学者们的研究统计,在东晋南朝一共出现过双头州9个,双头郡70多个。
它们中的大多数变化十分频繁,如有的双头州郡的治所时常发生迁徙,而有的两州或两郡又会发生分开或者合并的现象。
等到隋朝统一全国,将侨州郡县全部撤除,双头州郡也就随之不再存在了。
双头州郡的分类 1、实土郡——实土郡两个实土郡同治,即一郡帖治另一郡。
这种情况不多见,而且在双头州中未见类似情况。
如《宋书·州郡志》豫州之汝南、新蔡二郡,陈、南顿二郡,汝阳、颍川二郡等,都曾以实土郡联合为双头郡。
2、实土州、郡——侨州、郡侨州与实土州、侨郡与实土郡合置一刺史、太守,同治一地的情况较多。
3、侨州、郡——侨州、郡两个侨州、郡同治,设一刺史、太守,合为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设置的原因1、与侨置州郡有关,简单易行;2、不是出于兼职的考虑,而是因为当时土地荒芜,民户稀少,或者是土地已落入敌国手中,却又不愿对政区进行省并;3、以战守需要,于边地形胜冲要之处置双头州郡;4、沿长江而下、近畿 *都督制度1.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
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都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地方政治制度。
2.设置原因:汉末大乱,乃有都督制度之兴起,本为统军而设,及三国后,为了边防及入侵战事而统州为府,以集中兵力。
3.特点:1、都督府是以州和军镇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组织,后逐步形成了州以上一级的行政区划;2、主要目的是边防,设置在特定区域;3、都督也有九等级之分,根据其统领州的多少表现出来。
4.影响:1、其形式上犹如先秦之诸侯分封,都督成为地方掌权者,诱发了“八王之乱”,使国内动荡;2、都督诸州军事在军事上的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有利于稳固边防;3、都督全掌地方之兵权、民权,容易使得私心膨胀。
5.地方行政管理中军政合一的特点:魏晋以后,州刺史一般兼任军职,或都督兼领刺史,或刺史兼任将军,其中持节都督握生杀大权,兼掌地方军事、行政、司法、监察等各种权力,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地位低下。
另外,此一时期州上所设之官,如都督诸州军事,作为地方统兵武官,也同时兼管地方军事与行政。
六、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必要性: 1、首先是州的数量大量增加; 2、其次是郡的滥置;3、州郡的滥置导致了州郡所辖的范围急剧减小,使一些州郡徒有虚名,一州辖二郡,甚至委多郡都不辖县,同一个地方立两个郡名,州郡的滥置导致了机构的臃肿和重叠,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内容:为了稳定政权,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在不改变原有旧行政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体现为以下的两个方面:1、是在州上设官。
从曹魏开始便在州之上设置都督诸州事,以协调各州行动。
北魏还在州之上设置具有中央派出机构性质的“行台”,但北齐之后此制夭折。
2、强化县级的行政管理。
晋朝规定,县令有政绩的可将县级地位升级,又规定官员不曾为县官者不得出任台郎。
北魏也曾有类似规定。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在于强化县级的行政管理。
参考书目1、《宋书》、《隋书》、《南齐书》2、《三国志》3、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4、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5、陈寅格:《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6、黄慧贤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谢谢观赏第二小组全体敬上北魏还在州之上设置具有中央派出机构性质的“行台”,但北齐之后此制夭折。
2、强化县级的行政管理。
晋朝规定,县令有政绩的可将县级地位升级,又规定官员不曾为县官者不得出任台郎。
北魏也曾有类似规定。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在于强化县级的行政管理。
参考书目1、《宋书》、《隋书》、《南齐书》2、《三国志》3、沈任远:《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4、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5、陈寅格:《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6、黄慧贤著,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谢谢观赏第二小组全体敬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一、朝代概述魏晋南北朝,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
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朝代西汉周州数郡数县数13 13 13 2 5 1922 23 23 42 103 97 211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 1109117914741025秦汉三国东汉两晋南北朝东晋宋齐梁陈北魏后齐北魏蜀吴西晋40 103 105 65 22 43 15613141180438 352 365 1024一说48 道32国341道及国在县内一说20州疆域不备注定三、侨州郡县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
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
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
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
四、双头州郡双头州郡指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并且两州同治一地,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并且两郡合治一地。
在当时,双头州的设立较少,双头郡的建置则较多。
双头州郡大多设立于东晋南朝的北部边地,北朝沿袭的是南朝的旧制。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从今天的四川中部、陕西南部,一直到淮水南北及山东西部,都可以找到双头州郡的踪迹。
据学者们的研究统计,在东晋南朝一共出现过双头州9个,双头郡70多个。
它们中的大多数变化十分频繁,如有的双头州郡的治所时常发生迁徙,而有的两州或两郡又会发生分开或者合并的现象。
等到隋朝统一全国,将侨州郡县全部撤除,双头州郡也就随之不再存在了。
双头州郡的分类 1、实土郡——实土郡两个实土郡同治,即一郡帖治另一郡。
这种情况不多见,而且在双头州中未见类似情况。
如《宋书·州郡志》豫州之汝南、新蔡二郡,陈、南顿二郡,汝阳、颍川二郡等,都曾以实土郡联合为双头郡。
2、实土州、郡——侨州、郡侨州与实土州、侨郡与实土郡合置一刺史、太守,同治一地的情况较多。
3、侨州、郡——侨州、郡两个侨州、郡同治,设一刺史、太守,合为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设置的原因1、与侨置州郡有关,简单易行;2、不是出于兼职的考虑,而是因为当时土地荒芜,民户稀少,或者是土地已落入敌国手中,却又不愿对政区进行省并;3、以战守需要,于边地形胜冲要之处置双头州郡;4、沿长江而下、近畿 *都督制度1.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
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都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地方政治制度。
2.设置原因:汉末大乱,乃有都督制度之兴起,本为统军而设,及三国后,为了边防及入侵战事而统州为府,以集中兵力。
3.特点:1、都督府是以州和军镇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组织,后逐步形成了州以上一级的行政区划;2、主要目的是边防,设置在特定区域;3、都督也有九等级之分,根据其统领州的多少表现出来。
4.影响:1、其形式上犹如先秦之诸侯分封,都督成为地方掌权者,诱发了“八王之乱”,使国内动荡;2、都督诸州军事在军事上的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有利于稳固边防;3、都督全掌地方之兵权、民权,容易使得私心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