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结构 大纲
建筑结构大纲
1. 引言
•介绍建筑结构的重要性和定义
•简要概述建筑结构的目标和功能
2. 建筑结构的分类
•描述建筑结构按照材料和形式进行的分类
•介绍各种建筑结构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3. 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
•解释建筑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介绍力学原理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中的应用4.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
•说明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流程
•介绍每个设计步骤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5. 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讨论不同建筑结构材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解释建筑结构材料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6. 建筑结构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简要介绍建筑结构施工的流程和方法
•讨论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
7. 建筑结构的维护与修复
•解释建筑结构维护的重要性和目标
•介绍建筑结构的常见问题和维修方法
8. 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当前的建筑结构技术和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探讨新技术对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9. 结论
•总结建筑结构文档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强调建筑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以上是一个关于建筑结构的大纲,可根据大纲的结构和所需长度,逐步展开撰写详细内容。
在文档中使用Markdown格式可以使得文档结构清晰,同时方便排版和阅读。
(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标准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代码:411B04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性质:核心课程开设学期:第1、2学期学分学时数:14学分,192学时(理论讲授134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修(制)订人:赵维霞修(制)订日期:2014年10月08日审核人:刘广文审核日期:2014年10月18日审订人:牟培超审订日期:2014年10月20日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构件及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讲授在研究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及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
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核心支撑作用。
本课程以《工程使用数学》、《建筑识图和构造》和《建筑材料和检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和管理》、《屋面和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工程使用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及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该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
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下设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觉得问题那么枯燥,学习目的明确,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
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2、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3、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4、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阅读建筑工程图纸,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能根据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本课程以“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建筑材料应用”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工程造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建筑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等后续课程:《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三)课程设计思路《建筑结构》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建筑结构》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情境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建筑构造》课程规范标准
《建筑构造》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建筑构造学分:3课程代码:F030100075 学时:48先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等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设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编制人:审核人:制订时间:2010年 1月11 日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能够查阅有关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能进行现场构造施工指导,建筑构造处理;能够理解设计理念,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2)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严格的纪律观念;具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环保节能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树立与其他人员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具有协作精神。
(3)方法能力:具备独立学习、尝试建筑构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组成、理论和方法;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做法;理解民用建筑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1、课程内容设计(一般指一级项目编号及名称、内容)注:课程进行中教师根据学校附近施工工地的联系情况安排1、2次工地认识实习。
(四)第一次课设计梗概拟用设问法展开绪论的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课程的关注,问题的设置如下:1、什么是建筑?——建筑的范围和分类;2、你对你家的住宅满意吗?——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3、试评价城建学院校园建筑。
——建筑的构成要素;4、建筑由哪些部件构成?——建筑的构造组成;5、你家的房子能用多少年?——建筑的等级(从一条新闻谈起)。
用第一堂课提问,并发动学生自由讨论,适当地加以引导;在第二堂课进行归纳。
同时在第一堂课说明本门课程的考核模式。
四、教学组织形式在课程教学的每个单元,教师首先简单地介绍该项目的基本知识,然后直接给出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以与任务相关的知识为核心,较全面地讲述专业内容。
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4学分课程学时68学时修读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付德成审核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是学生分析计算结构承载能力、适用性能的必修课程。
其教学指导思想是:注重基本原理及结构构件设计计算方法的教授,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各种受力形式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利用实习实训基地的工程模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熟悉基本结构形式和基本构件的构造,了解构件的受力情况,能够掌握荷载组合的方法,并能完成简单结构构件的设计和验算。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与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相衔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
1.2设计思路通过对本专业对应的施工现场“八大员”的工作岗位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以帮助和巩固所学书本知识,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64学时,3学分。
2.课程目标2.1能力目标1)能够对荷载进行分类,并对永久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组合值进行计算,能够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中正确取值;2)能够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能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挠度计算和裂缝宽度计算;3)能够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分析;4)能够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标准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标准课程编码:23010019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08〕审核〔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批准日期〔2022.10.23〕(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建筑工程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施工员、质检员及安全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相关岗位上的关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的方法;能领会结构设计意图,正确处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见的结构抗震问题,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提供材料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建筑力学》、《建筑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后续课程有《质量事故分析》、《工程监理》和《毕业综合实训》。
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房屋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从而初步具备懂得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的方法;能领会结构设计意图,正确处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见的结构抗震问题。
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工作提供结构抗震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场地土、场地类别划分、抗液化措施与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天然地基与桩基础进行抗震验算的能力,并且能用计算简图和计算书来表达验算过程;通过对结构基本周期、地震系数、地震作用效应与“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抗震验算的能力,并且能用计算简图和计算书来表达验算过程;通过对钢筋混土框架结构震害特点、房屋选型、结构布置及抗震验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能力,并且能用施工图和计算书来表达设计成果;通过对砌体结构震害特点、房屋选型、结构布置、抗震验算方法及抗震构造措施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多砌体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能力,并且能用图表和计算书来表达设计成果。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四)建筑结构课程标准1、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课程代码:441323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时:108学分:6学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故本课程较其它专业课尤为重要。
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各构架(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的读图、会审、人机料计划编制、抄平放线、钢筋施工、模板施工、脚手架支设、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安全控制等方面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后在建筑结构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专业岗位及岗位群对“组织、管理、控制建筑结构施工”这一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基于工作过程对该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打破以系统性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构件(柱、梁、板、剪力墙、楼梯)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情境,且每一载体均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融合施工员、建造师、等岗位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需求。
同时考虑地域施工特点。
2、课程目标通过校内理论实训一体化学习和校外实践,让学生在学习情境和对应岗位的工作情境中熟悉建筑结构各构架(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的读图、会审、人机料计划编制、抄平放线、钢筋施工、模板施工、脚手架支设、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安全控制等方面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实施,综合培养学生主体施工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工作态度、学习方法和社会能力;在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实施中融入施工员、建造师考核要求,注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毕业生后续提升岗位:如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等想匹配)。
知识目标:(1)正确表述柱梁板的平面表示方法及肢体规则、构造标准以及建筑结构施工。
(2)表述钢筋的进场验收步骤、下料单的编制、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法。
(3)表述模板工程的类型特点,模板的配料及模板工程施工的方法。
关于高职高专《建筑结构》课程标准及能力评价体系
关于高职高专《建筑结构》课程标准及能力评价体系的探讨【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化建设到内涵建设,原有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有些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高职高专的教育,而工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又是重中之重。
如何使高职高专的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更加适合教育对象呢?【关键词】:高职高专建筑结构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以前的规模化建设转而进行内涵建设,内涵建设在高职高专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涵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进行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建设。
高职高专的课程建设既要继承学科式课程体系的优秀成果,又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那么对于高职高专《建筑结构》课程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呢?接下来将从课程标准与能力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改革前《建筑结构》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在普通高等院校,《建筑结构》的课程标准一般是:针对结构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各类构件及各种结构的设计,学习完成课程后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结构的设计工作。
显然,以往的《建筑结构》课程是以设计为主。
学生所学的都是如何进行结构的设计,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相悖离的。
在《建筑结构》的评价体系中,以往的普通高等院校一般进行两种评价:笔试、设计实训(实习)。
以两种评价方式的最终结果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两种简单的评价方式只重视了结果,忽视了过程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其实就是类似于应试教育评价的方法,忽视个性化教育,极大的束缚了高职高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的培养。
二、《建筑结构》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改革思路:基于以上两点,在高职高专的《建筑结构》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设需重新进行构建,使其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此,对《建筑结构》的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设提出以下思路:1、高职高专《建筑结构》课程标准改革要进行课程的改革,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认清高职高专的教育培养的特点、目标是什么?1.1建筑结构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总体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钢筋砼基本构件计算与制作。
(2) 掌握砼结构与砌体结构。
2.能力目标(1) 掌握建筑各个构件平法施工图的识读(2) 熟练各个构件钢筋配料的计算(3)掌握各个构件钢筋的绑扎与安装(4)掌握砼结构与砌体结构的相关要求3.素质目标(1)养成勤奋、守纪、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2)形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3)遵纪守法、诚实信用,具有社会责任感。
(4)培养团结合作精神;(5)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相关问题。
(二)课程设计思路《建筑结构》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出发点,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紧扣职业行动领域能力需要,结合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内容,以建筑市场行为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情境,各教学情境内部构成不同内容的以具体化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都包含一项或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工作任务,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每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都同时涵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其效果亦由每一个完整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学习过程来体现。
课程学习载体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要求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真实工程,在实训工作室真实氛围下按照企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过程,最终成果直接或间接用于实际工程。
学习过程即是真正的生产过程。
工作任务的完成伴随学习过程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学生通过缜密的思考、周密的安排、精密的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克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式”教学“讲时不练、做时不想”的弊病,讲练一体,学做一体,达到会想会做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对普适性工作过程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并最终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生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教学的总体要求达到有关软件的具体功能按“基本了解、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软件的操作方法按“基本掌握、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课程性质:《建筑结构》属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学分: 4合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1.序言1.1 课程定位《建筑结构》是一门适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是工程监理及有关专业学生需要拥有的主要技术和本事的学习领域。
本课程波及的学科较广,综合性强,是高等职业学校工程监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应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学期开设,学生应在学习以前应具备《建筑资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及《建筑结构》等专业知识,是一门波及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的课程,主要重视于培育学生的应用性和适用性。
1.2 设计思路依据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剖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课方法,改革传统教课模式。
经过方法和任务推进真切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讲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课培育培育学生全面的人品。
2.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经过讲堂教课与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混淆结构、框架结构的设计的计算方法及施工图的绘制,培育学生计算、画图技术,并训练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设计资料的能力。
2.2 能力目标1.可以对荷载进行分类,并对永远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组合值进行计算,可以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中正确取值;2.可以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可以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挠度计算和裂痕宽度计算;3.可以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4.可以进行单层工业厂房荷载和排架内力的简单计算;5.可以进行砌体结构刚性方案房子计算;6.可以进行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偏爱受力构件和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7.可以对常有的结构施工图进行识读。
2.3 素质目标1.拥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2.拥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拟订工作计划的能力;3.拥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4.拥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5.拥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6.拥有团队意识及妥当办理人际关系的能力;7.拥有交流与交流能力;8.拥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筑力学与结构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本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8个模块即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建筑结构荷载计算、力学计算、建筑结构基本设计原则、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建筑结构、结构工程图识读、解决建筑施工中力学与结构问题。
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大部分,因此课程名称仍为《建筑力学与结构》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建筑结构工程图识读能力和基本建筑结构验算及一般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
研究杆件或杆系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及承载能力,介绍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房屋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介绍建筑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验算方法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与识读,使所设计和施工的构件既安全可靠,又经(一)能力目标具有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能力;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的初步能力;具有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和绘制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正确选用各种常用结构材料的能力;具有常见结构体系认知能力;具有对常用结构构件进行计算、设计和验算的基本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有关结构问题的一般能力。
(二)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学习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及常用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结构工程图识读基本知识,掌握设计工作过程知识。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0 绪论1.教学要求要求对建筑结构建立感性认识,掌握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建筑结构的发展概况;了解建筑结构构件及其受力状态;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地位及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xxxx学院
《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72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xxxx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 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几部分。
本课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耦合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a.具有进行一般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b.具有一般多层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能力;c.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d.具有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5.1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并顺应实践领域对学生的要求。
5.2课程目标定位
《建筑结构》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需要具有的主要技能和本领域的学习领域。
本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广,综合性强,是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三学期开设,学生应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构造》等专业知识,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的课程,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根据建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以及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
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6.课程目标
6. 1知识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掌握混合结构、框剪结构的设计的计算方法及施工图的绘制,培养学生计算、绘图技能,并训练学生运用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设计资料的能力。
6. 2能力目标
1.能够对荷载进行分类,并对永久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组合值进行计算,
能够在结构极限状态设计中正确取值;
2.能够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能够对钢筋混凝
土构件进行挠度计算和裂缝宽度计算;
3.能够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4.能够进行单层工业厂房荷载和排架内力的简单计算;
5.能够进行砌体结构刚性方案房屋计算;
6.能够进行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偏心;
7.能够对常见的结构施工图进行识读。
6. 3素质目标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从事程度较复杂的技术工作的能力;
4.具有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6.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7.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8.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教学活动设计
8.教学实施建议
8. 1教材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选教材,应充分注意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指导思想。
(2)编、选教材应体现内容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尽可能考虑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编、选教材内容。
要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编、选教材尽可能考虑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8. 2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多媒体,项目法
8. 3课程考核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8. 4教学资源
施工图纸
《建筑结构》(胡兴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结构概念和体系》(林同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王心田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结构设计新规范综合应用手册》(朱炳寅和陈富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课程评价
9.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结合督导组、学生信息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9.2 本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当综合课堂教学日志、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和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交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9.3本课程标准由教研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进行评价,通过对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
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10.附加说明
10.1 本标准制订人:
10.2 本标准专业审核人:
10.3 本标准系部审核人:
10.4 本标准批准人:
10.5 本标准于年月日批准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