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___电话习题2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信息的传递●本章概括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首先用组合图的方式对通讯发展进行回顾,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电话的工作方式,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电话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章简要地介绍了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并说明了数字通信的优势.学生们已知道用小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发声体振动,空气中会产生声波.而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教材通过演示实验说明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并绘出了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和电视了,教材通过方框图的形式讲述了广播和电视的大致工作过程;介绍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课时建议本章共分五节,建议5课时.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1.5课时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1课时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5课时第四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课时第五节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二、能力目标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3.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三、德育目标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电话交换机的用处.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教学难点了解电话交换机的应用.●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微机、废旧电话机一部、电话挂图一幅.●课时安排1.5●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学生们看屏幕(微机播放电话的发明过程).[师]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传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你们想了解这方面的哪些内容?[生甲]电话基本构造是什么?[生乙]电话是怎样传声的?[师]看挂图,讨论得出答案.[生甲]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生乙]话筒由金属盒、碳粒(碳精)、膜片构成.[生丙]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地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整体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生丁]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膜片)构成.[生戊]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它是使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让我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也知道是电流把声音传到远方.二、进行新课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板书](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板书][师]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同学们都在画,并讨论)[生]要架设10对电话线.[师]你能否想出一个办法,要尽量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仍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相互通话?(二)电话交换机[板书][生]装交换机,这样只需要5对电话线.[师]大家请看屏幕(微机播放交换机的发展),从片中我们了解了交换机的发展,是电话使人与人拉近.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听到“模拟”和“数字”这两个词,电话分模拟和数字两种,你们知道什么是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吗?(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板书][生甲]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生乙]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生丙]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生丁]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师]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同学们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独立设计出一种数字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生甲]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其有光代表“1”,无光代表“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乙]我们组是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丙]我们组用一面小旗,旗向上代表“0”,旗向下代表“1”.[师]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了电话,大家把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三、小结1.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2.电话交换机.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参考答案]1.电话的种类很多,学生能举出两、三种就可以了.录音电话机是一种和录音机结合在一起的电话机,这种电话机具有自动应答和录音功能,当录音电话机接收到呼叫时,若振铃数次无人摘机应答,它就向对方发送无人留言,并启动录音装置,记录对方讲话.投币电话机是一种具有投币控制和通话计费功能的电话机.另外还有移动电话机、无绳电话机、磁卡电话机.2.略3.通过此项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要求他们记忆这些功能.程控电话具有很多功能,如来电显示,是指接到电话的一方,可以通过电话的显示屏幕看到打来电话的电话号码.三方通话就是办理了此项业务的用户,当与甲方通话时,如需第三者加入,可在不中断与甲方通话的情况下,拨叫第三者,实现三方共同通话或分别与两方通话.遇忙回叫,是当用户拨叫对方电话遇到忙音时,使用此业务,可不再拨号,等待对方电话空闲时,即能自动回叫接通.缩位拨号,是利用较短的缩位号码来代替原来的电话号码,进行拨号,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减少拨号错误.4.略五、板书设计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二、电话交换机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导学案新人教版(new)
信息的传递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首先用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电话的工作方式,使学生理解如何用电话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介绍现代通信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4节:1。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通过对电话结构和作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电话工作的原理;通过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对比学习,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2.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学生们已知道用小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发声体振动,空气中会产生声波.而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教材通过演示实验说明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并给出了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
3.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和电视了,教材通过方框图的形式讲述了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大致工作原理和过程.4。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通过介绍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1。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了解电话、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原理;②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③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④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⑤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大致工作过程;⑥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⑦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2。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学习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电磁波的传播;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了解现代通信知识。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__电话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现代顺风耳——电话》电话是现代家庭常见的通信工具,学生对其通信原理有着一定的了解。
本节通过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鉴于学生对于电话的内部结构、连接电话的网络不了解,教师可采用实物剖解、学生连图、多媒体、电话示教板演示等手段,教授相关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了解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基本知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媒体老师的演示、实物剖析,了解电话如何传递信息。
2、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和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
【教学难点】电话交换机作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等。
一、新课引入:暑假快要到了,小华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在小区物业找份临时工工作以增加社会阅历,远在北京的爸爸要求小华及时将工作情况和体会与爸爸交流,小华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告诉爸爸呢?二、知识讲解:了解古代和现代人们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问题1:古人想要与远方的人沟通他们会怎样做?问题2:我们很想与远处的同学或朋友相互沟通了解近况,你可以怎样做?问题3:如果我们想用最快的方式进行联系,哪种方法最好呢?(打电话。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电话这个通信工具。
教师首先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
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习题2(新版)新人教版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一.选择题1.固定电话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话的听筒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固定电话是靠变化电流传递信息C.电话的话筒是声音传感器D.电话的听筒可以把电信息转化为声信息2.移动电话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发射台B.移动电话机只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C.移动电话机既能发射信号,又能接收无线电信号D.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话,不需要通过基地台3.数字信号就是()A.由1、2…9这10个数字组合而成的信号B.由“•”和“﹣”的不同组合所表示的信号C.由1、2…9这10个数字和ABC…Z字母混合组合而成的信号D.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4.郑州正在加速建设无线网络城市,学校、商业区、BRT站点…等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即将完工,郑州市将在2015年实现无线宽带网络无缝覆盖,无线网络信号是()A.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数字信号B.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模拟信号C.利用超声波传输的模拟信号D.利用红外线传输的数字信号。
5.电话机的听筒是根据下列哪种原理制成的()A.电磁感应原理B.电流的磁效应C.电流的热效应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6.电话机里的碳粒和膜片相当于()A.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D.电磁铁7.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8.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A.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薄铁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D.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9.模拟信号在话筒中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完全相同B.信号电流只有频率变化跟声音的频率变化完全相同C.信号电流只有振幅变化跟声音的振幅变化完全相同D.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不完全相同10.家在新泰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马上给远在济南的叔叔家打电话告诉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可是第一次拨电话就遇到了“占线”,则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叔叔正在给他的同事拨电话B.叔叔的同事正在和他通话C.有其他人正在给小明家打电话D.新泰和济南之间太多的用户在通话二.填空题11.电话信号分和两种。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课件+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固定电话是人们常用的通信工具,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电话的听筒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A)
B.固定电话是靠变化电流传递信息
C.电话的话筒是声音传感器
D.电话的听筒可以把电信息转化为声信息
知识点二 电话交换机 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_电__话__交__换__机__。
除了极少数,大部分电话之间都是通过它来转接的。电 话交换机的接线和拆线经过了_人__工__操__作__、电__磁__继__电___器__ _自__动__控__制___、_计__算__机__程__序__控__制___三个阶段。
是用“模仿”声信号的_信__号__电__流___传递的信号;数字信号 是用不同符号的_不__同__组__合___表示的信号;数字信号相对 于模拟信号有更强的_抗__干__扰__能力。
例 3 下列不属于数字信号的特点的是
( D)
A.形式简单
B.数字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不失真
C.可以编码加密
D.数字通信传递的信号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
例 2 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B. 提高通信的质量 C. 加快通信的速度 D. 减少线路的热损失
( A)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话交换机的了解。为提高 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即一个地区的 电话都要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不同地区的电话之间相 互通话时,只需将两地的交换机相连即可,这样大大地 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知识点一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电话是现代人使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发明电话的
科学家是_贝__尔__。电话话筒里有_碳__粒__、膜片,话筒的作 用是将声音转变成_变__化__的__电__流__。电话听筒里有_电__磁__铁_、 薄铁膜片,听筒的作用是将_变__化__的__电__流__转变成声音。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1.发明电话机的科学家是()A. 爱迪生B. 伏特C. 赫兹D. 贝尔2.关于电话机的听筒和话筒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话筒将声信号变成光信号B. 话筒将电信号变成磁信号C. 听筒将声信号变成电信号D. 听筒将电信号变成声信号3.下列关于打电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打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使用B. 甲电话与乙电话在相邻的两间办公室内,甲呼乙时不通过交换机C. 利用电磁继电器接线的交换机就是程控交换机D. 只有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交换机才有“来电显示”服务业务4.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一些信息,造成图像和声音的失真B. 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C. 数字信号一般只包括两种不同的状态D. 现代电话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已经全部使用数字信号5.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A. 热效应B. 化学效应C. 磁效应D. 三种效应都有6.电话机话筒里的炭精片和碳颗粒,相当于一个( )A. 开关B. 变阻器C. 电磁继电器D. 电磁铁7.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描述: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与说话情形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①②③⑤④D. ②①③⑤④8.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正确的说法是()A. 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B. 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联C. 甲的听筒和话筒,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D. 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9.如图所示,其中是利用数字通信进行传输信号的是()A. 烽火狼烟B. 驿马快报C. 发送电报D. 海军旗语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真正实现了“数字北京”、“数字奥运”的口号.关于这两个口号中“数字”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数字”表示2008年奥运会在运动场馆、志愿者数量上创造了奥运会历史上新的数字记录B. “数字”表示奥运会在2008年举行,是中国人的幸运数字C. “数字”表示通过建设各种数字通信的设施,为参与奥运会的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信息服务D. 以上说法都正确11.现代通信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而不用模拟信号,究其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模拟信号传输不方便②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③模拟信号容易失真④模拟信号保密性差A.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二、填空题(共5题;共5分)12.现在的电话交换机之间传递的信号是________,电报是利用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
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
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设计思路说明:1、复习旧课:通过提问“从古至今,人们都使用过哪些方式来传递信息?”来整合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2、激发学习动机:联系时事热点;类比古今人类传递信息的途径;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
3、讲授新知识:通过阅读和交流的方式、运用电学、电磁学和声现象的知识,了解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通过想想议议的讨论,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游戏,了解数字通信的特点。
4、巩固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分析信息传播手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古代的烽火、驿站等到近现代的电话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__电话课件新版新人教版38
3. 电话交换机 能实现把一台电话与多台电话对连的
作用,提高线路利用率。
注:现在的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靠数字信号进
行传递的,而电话与交换机间的短距离信号传递还是
用模拟信号进行传递。 4.电话的信号包括 模拟 信号和 数字 信号两种。 注: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 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数字信号在 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10.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的听筒和甲的话筒,乙的听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 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串联,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串 联 C.甲的听筒和话筒和乙的听筒和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 中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乙的听筒 和甲的话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或“不变”),通过导线AB的
电流方向为 A到B (选填
“A到B”或“B到A”)。
12.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完了现代京剧《红灯记》
之后,不仅对抗日英雄——中共地下交通员李玉和敬
佩至极,而且对“密电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 研究“密电码”的奥秘,他们做了以下实验:
(1)编码:下面这些字分别用两位数编了码。左起第一位
变化的磁场使膜片振动
D.膜片的振动产生变化的磁场,
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流
6.今年宜昌市电视台正式开播数字电视,它与以往的主
要区别在于采用了数字通信手段,下列有关数字通信
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B.能方便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加工 C.保密性更强 D.传输速度较以往变慢
7.电话由话筒和 听筒 组成,话筒把声音变成电信号,
产生的
C.用不同数字的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D.模拟信号容易失真甚至丢失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现代顺风耳——电话学习目标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活动一 电话1.电话的基本构造 . 2、老式电话的工作原理:话筒把 信号变成 信号。
听筒把 信号变成 信号。
活动二 电话交换机 1电话交换机的作用(1)减少电话线的数量,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2)便于通话时接通,通话完毕拆开。
2电话交换机的交换方式有几种?3我们在打电话时经常遇到 “占线”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引起的呢?4郑州人给天津人打电话,信号传递过程是怎样的?活动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2、数字信号:优点:资料介绍:利用电报传递信息,事先要约定信号所代表的意义.美国画家缪尔.莫尔斯在1837年发明电报后,又发明了一套电报的约定关系,这套系统被称为莫尔斯电码,在莫尔斯电码中有个表示紧急援助的信号.例如,海上船只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援助,除了用无线电报发SOS信号,也可以用灯光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信号,周围船只见到后会立即赶去援助,SOS信号也可以用敲击物体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声音的方法来表示,1906年在柏林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正式把SOS规定为国际统一的呼救信号.知道SOS信号的意义和发送SOS信号的方式后,我们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它,例如,我们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可以用三短三长三短的声音或灯光向他人求助;或者,如果我们听到或看到三短三长三短的信号,那就应该想到有人在紧急求助,应当一方面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一方面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帮助.3游戏现用两位数表示26个英文字母,方法如下:01表示“A ”;02表示“B ”;03表示“C ”;。
25表示“Y ”;26表示“Z ”;00表示“空格”;27表示“,”;28表示“!”。
试试看,将下面的密码破译出来,并翻译成汉语。
密码: 141500160109141927141500070109141928巩固练习:1、最简单的电话是由 和 组成。
2、话筒是将 信号变成 信号, 听筒是将 信号变成 信号。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_电话课时练新版新人教版2
第 1 节现代顺风耳—电话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于1876年发明电话机的科学家是()A.欧姆B.焦耳C.法拉第 D.贝尔2.电话机的听筒发生的主要能量变换是()A.电能转变成机械能B. 机械能转变成电能C. 内能转变成电能D. 电能转变成内能3.小丽家住荆州市 , 她想给远在郑州的姑妈打电话 , 可电话提示电话“占线”。
以下哪一种情况能造成这类现象的发生()A.有人在给小丽家打电话B.荆州和郑州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C. 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D. 以上均有可能4.对于现代通讯采纳数字通讯的原由,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模拟信号保密性差B. 模拟信号简单丢失C. 模拟信号简单失真D. 模拟信号传输速度慢5.对于数字信号的构成,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能够用“ - ”和“ +”等符号构成B.能够用电压或电流的有无构成C. 能够用磁体的N、 S 极构成D.能够只用一种符号构成6.以下图的信息传达方式中, 利用数字信号进行的是()A.②B.③C.②③④ D. ①②③7.对于电话互换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程控互换机是利用电脑依据输入的程序“随机应变”的B.一台程控互换机只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必定在通话中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 不需要程控互换机去完成8.此刻电信局用到的电话互换机是()A.人工互换机B. 自动互换机C. 程控互换机D. 以上三种都用9.老式电话机话筒里的膜片和炭粒相当于一个()A. 开关B. 变阻器C. 电磁继电器 D. 电磁铁10.以下不属于数字信号的是()A.莫尔斯电码B. 随声音变化的电流C. 汉字电报码D. 电流有无的组合11.对于电话的工作过程 , 有以下几句话 : ①膜片忽松忽紧 , 挤压炭粒 ; 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 , 声波使膜片振动 ; ③电阻忽大忽小 ; ④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 , 使铁片振动 , 振动情况与说话情况同样; 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变化的电流。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1章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随堂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选择题1.(2010•黑河)对如图所示四幅图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及相应解释合理的是()A.磁场能产生电流B.麦克风(动圈式话筒)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C.闭合开关,小磁针N极向右偏转D.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弱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电和磁.分析:(1)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动圈式话筒是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3)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然后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进行判断.(4)电磁铁磁性跟电流大小、匝数、有无铁芯有关,在铁芯和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解答:解:A、如图,是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B、麦克风(动圈式话筒)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闭合开关,根据安培定则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S极,右端是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N极会向右偏转.符合题意.D、在铁芯和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1)与安培定则相关的图,注意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安培定则的配合使用,利用安培定则既可由电流的方向判定磁极磁性,也能由磁极极性判断电流的方向和线圈的绕法.(2)掌握课本上各图片探究的问题和应用的原理,学习时以课本为纲,不要脱离课本.2.(2012•铁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四幅图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B.C.D.考点: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分析:首先明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然后通过对选择项中的装置进行分析,得到其体现的物理理论,然后两者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A、通电后,线圈在磁场中运动起来,带动纸盆振动而发出声音,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B、通电后原来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故B错误;C、通电后的螺线管能够吸引铁钉,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移动滑片P,发现吸引的铁钉的多少不同,由此可以确定,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电流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D、人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这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四个选项中的实验或物体所运用到的物理原理,然后和发电机的原理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答案.3.(2012•莱芜)小杰乘坐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沿平直的公路行驶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小杰向车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以大地为参照物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C.汽车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汽车里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的歌曲是通过电磁波传来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防治噪声的途径;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专题:应用题.分析:(1)判断物体的动与静就看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A、小杰向车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以他自己或汽车为参照物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汽车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牵引力等于阻力,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汽车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汽车里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的歌曲是通过电磁波传来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以乘坐汽车为素材考查了参照物、二力平衡、噪声控制和电磁波的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4.(2012•丹东)关于下面四个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电动机原理装置图B.图乙是发动机装置图C.图丙中的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D.图丁是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考点:电磁感应;安培定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图析法.分析:本题涉及的实验内容较多,解题时首先要弄清四个选项所研究的是哪些实验或现象,再进行判断.解答:解:A、图甲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A错误;B、图乙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能够反映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B错误;C、图丙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此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故C错误;D、图丁是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它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得到了电能;安培定则是判断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极性;注意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5.(2010•漳州)下列家用电器工作时,利用到电磁波的是()A.电动剃须刀B.电吹风C.电熨斗D.收音机考点: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电热.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收音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都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解答:解:A、电动剃须刀的核心部件就是一个小电动机,利用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没有用到电磁波;B、电吹风的工作元件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利用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电热丝利用是电流的热效应;两者都没有用到电磁波;C、电熨斗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没有用到电磁波;D、收音机就是靠天线接收电磁波,然后通过调谐器和电子电路,以及扬声器还原为声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家用电器原理的了解,理论联系实际,是中考考查的热点.6.(2013•株洲)收音机、电视机、音响里都有扬声器,如图,其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现象B.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C.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考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对于扬声器来说,其内部有一个永久磁铁,当其线圈中通过电流时,即通电线圈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能形成振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将电信号变为声信号.解答:解: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当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知,通电线圈会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中受到变化的力的作用,即线圈所受力时而排斥,时而吸引,从而使得线圈振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线圈的振动也会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动圈式扬声器工作原理的了解和掌握,能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应用于实际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2012•百色)如图,关于电与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司南能指明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B.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是由其周围铁屑形成的C.奥斯特实验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铁进行工作的考点:地磁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分析:(1)指南针就是利用地磁的作用来指向南北的;(2)磁感线是人们假想出来的;(3)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4)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解答:解:A、司南能指明方向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说法正确;B、磁感线是人们假想出来的;故B说法错误;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C说法错误;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地磁场的作用、奥斯特实验、电磁感应的应用以及磁感线的特点等,考查内容较多,但都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8.(2013•营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B.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压轴题;比热容、热机、热值;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分析:(1)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3)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A、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错误;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C正确;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发电机、电动机、话筒的原理以及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9.(2013•兰州)下列设备中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动圈式话筒D.电磁铁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应用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明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后,可以使导线在磁场中产生运动.并知道各用电器的工作原理,由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A、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B符合题意;C、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电磁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记住几个常见的问题:①电动机、扬声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②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③电磁铁、奥斯特实验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10.(2013•鞍山)关于如图所示电与磁部分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图(a)装置不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图(b)装置原理可以制造电动机C.图(c)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D.图(d)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感应;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分析:a、要认识验电器,知道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b、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让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c、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d、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动感线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解答:解:A、图a是验电器,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如果物体带电,验电器就会带上与物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如果金属箔不张开,说明物体不带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是否张开来判断接触的物体是否带电.所以A说法错误.B、图b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所以B说法错误.C、图c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所以C说法正确.D、图d是动感线圈式话筒,当人对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的振动,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线圈的运动,切割永磁铁的磁感线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扬声器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声音.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11.(2013•山西)与图中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扬声器B.电动机C.手摇发动机D.电磁起重机考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解答:解: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A、当扬声器线圈中有随声音变化的电流时,由于电流的磁效应,通电线圈相当于一个磁体,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情况,通电线圈就会受到永磁体的作用力.所以当电流方向改变时,通电线圈的磁极发生变化,受力方向就变化,线圈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故扬声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该选项错误;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该选项正确;D、电磁起重机主要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记住:发电机、动圈式话筒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带电动机的用电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带电磁铁的仪器利用是电流的磁效应原理.12.(2012•济宁)对图所示的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所示的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感应线B.乙所示的实验现象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丙所示的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D.丁所示的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电磁感应;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应用题.分析:①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判断出A是否符合题意.②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让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判断出B是否符合题意.③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判断出C是否符合题意.④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判断出D是否符合题意.解答:解:①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而不是磁感应线,故A错;②图乙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而不是电动机,故B错;③图丙是动圈式话筒,当人对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的振动,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线圈的运动,切割永磁铁的磁感线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扬声器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声音.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故正确.④动圈式扬声器是将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它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原理工作的,故D错.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13.(2011•南平)为了防止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柄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图),当探测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由于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流,并把它转换成声音信号,根据声音有无,判断考生是否携带金属物体,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A.电动机B.电磁铁C.电灯D.动圈式话筒考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应用题.分析:通过题目中告诉的信息明确金属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然后与选择项中各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对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题目中: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电流,可以确定该设备的制成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故A错误.B、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故B错误.C、电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故C错误.D、如图所示,动圈式话筒是利用振动膜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随声音信号变化的感应电流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明确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首先要明确其构造.14.(2010•乌鲁木齐)动圈式话筒的结构如图,它工作时:①线圈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②与膜片相连的线圈随之一起振动;③人唱歌或说话产生的声音使膜片振动;④变化的电流经过放大后,由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关于它的原理,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考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应用题.分析: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解答:解:声波引起膜片振动,线圈和膜片是连在一起的,连在膜片上的线圈就一起振动,线圈在永久磁体的磁场里振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信号.线圈振动的快慢、强弱代表了声音振动的特征,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就随着这个特征而变化,这个记载声音信号的感应电流经放大后传给扬声器,就发出声音.根据对动圈式话筒这样的理解,来排序,答案为③②①④.故选D.点评:记住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作为了解性内容,不会有更多的拓展题型.15.(2011•营口)关于磁与电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工作的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考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分析:根据课本中有关的设备的制成原理的基础知识即可确定选择项的正误.解答:解:A、动圈式话筒是由振动膜片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了随声信号变化而变化的感应电流,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A正确.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到的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但其工作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不是讲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电动机和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两者正好相反,有很大的相似性要区分开.16.(2013•黑龙江)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B.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发电机C.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D.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压轴题;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分析:A、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B、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让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C、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D、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动感线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解答:解:A、图甲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所以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图乙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所以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图丙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通电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所以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丁是动感线圈式话筒,当人对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的振动,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线圈的运动,切割永磁铁的磁感线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扬声器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声音.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中的各种现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各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并且要找出其不同进行区分.17.(2013•南充)对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幅图解释不合理的是()A.甲图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乙图中当温度超过某一温度时,报警器自动报警C.丙图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D.丁图中的麦克风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专题: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放出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小磁针发生偏转.(2)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左边的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具有磁性,吸引衔铁,右边的工作电路接通,电铃响.(3)发电机的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4)麦克风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解答:解:A、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温度计中金属丝和水银接通,左边电路接通,电磁铁具有磁性,电磁铁吸引衔铁,使右边的电路接通,电铃响,自动报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如图,开关闭合,导体中有电流,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说话时,声带振动引起麦克风膜片振动,膜片振动引起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麦克风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对于电磁部分课本上的各图都要明确探究的问题或明确其工作原理,这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习题.18.(2011•河南)如图是动圈式话筒的构造示意图,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随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下列设备与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序是 ()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炭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听筒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B.话筒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C.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D.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工作的3.湖南省新晃县的电视系统全面关闭模拟信号,将县城2万用户转化为数字用户,使新晃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电视数字化的县城。
下面的表示中,是模拟信号的是()A.~~B.100 101C.…——D.0761;13264.暑假期间,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到了北京,他准备在街上的电话亭向济南的家里打个电话告诉家人他已平安到达北京,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是()A.有人正在给小明所用的电话打电话B.小明的家人正在用电话C.北京和济南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多选)关于电话交换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B.不能提高线路的利用率C.降低线路的利用率D.它是节约材料的好办法6.电话的话筒可以把声音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
炭精话筒的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所示,炭精盘和振动膜之间充满了接触不紧密的炭粒。
声音使振动膜振动,改变炭粒接触的紧密程度,使炭粒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如果炭粒的电阻能在45~55 Ω的范围内变化(电路中其余电阻忽略不计),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3 V时,则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为()A.0~0.067 AB.0~0.055 AC.0.055~0.067 AD.0.55~0.67 A7.我们不仅可以用点和线,还可以用长短不同的,长短不同的,甚至可以用电压(或电流)的有无,磁体的或“0”“1”两个不同的数字,来组成各种信号,用来传递丰富多彩的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
九年级物理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习题精选 (新版)新人教版
现代顺风耳-电话1.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话筒把声音变成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传到远方.在另一端,听筒把变成声音.2.早期,如果有5部电话,每两部间就要有一对电话线,共要对电话线才能保证5部电话间可以相互通话,如果电话较多,则需要大量的电话线.这样做不仅极为不方便,而且线路成本很高.因此人们发明了,通过它的作用,5 部电话通话只需对电话线就行.3.春节期间,深圳的小红用电话给住在北京的爷爷拜年(双方都使用家里的固定电话).小红的声音信号的传递过程是:从小红家中的电话通过电话线传到的交换机上,再从这个交换机传到的交换机上,最后再通过的交换机传到爷爷家的电话上.4.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叫做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叫做信号.5.电话分为和数字两种.现代的电话已经全部采用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只是在交换机和用户之间一两千米的距离上,还在使用模拟信号.6.现在所讲的数字电视机,其实在电视信号的传递过程中用的是,只是在电视机内部应用了部分的.只有电视台用传输的电视才是真正的数字电视.7.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A.爱迪生 B.伏特 C.赫兹 D.贝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电话是因为固体比气体传声快B.电话的话筒和听筒是串联的C.电话的话筒和听筒是并联的D.在电话中不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9.小丽家住荆州市,他想给远在郑州的姑妈打电话,可电脑提示电话“占线”,请你帮忙分析一下,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A.有人在给小丽家打电话B.荆州和郑州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C.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D.以上均有可能10.通信系统一般由通信网络和通信终端组成.下列关于通信系统的网络和终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电话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 B.电话交换机是通信系统的终端部分C.电话线是通信系统的终端部分 D.电话交换机是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11.在学校运动会上,小强负责统计本班运动员的总积分,每项比赛的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1分。
九年级物理全册21_1现代顺风耳─电话课后拓展训练题新版新人教版
《现代顺风耳──电话》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必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尽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关于听筒,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听筒是把携带信息的电流变成声音B.听筒里有永久磁体和膜片C.听筒是利用电流磁效应来工作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是磁带录音机录音原理的示用意.录音时,动圈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到录音磁头;录音磁头是一个蹄形电磁铁,它的磁性强弱随电信号转变,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录音磁带贴着录音磁头移动,上面的磁粉被磁化,声音信号被记录在磁带上.关于磁带录音机录音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B.录音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C.话筒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D.录音磁头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3.如下图,动圈式话筒的膜片与线圈固定在一路,线骗局在磁铁上.当咱们对着话筒发言时,声音使膜片振动,膜片带动线圈也一路振动,于是线圈中产生了随声音转变的电流.图中能说明其工作原理的是()4.以下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5.教师上课时利用“小蜜蜂”扩音,话筒、扬声器的原理与之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话筒--电动机,扬声器--发电机B.话筒--发电机,扬声器--电动机C.话筒--电动机,扬声器--电动机D.话筒--发电机,扬声器--发电机6.对电话的熟悉,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话能直接将声音沿导线传到远方B.电话将携带声音信息的电流传到远方C.话筒能将电流信号还原成声音D.听筒能将声音变成电流信号7.电话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其构造如下图.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是转变的电流.以下关于电话听筒工作进程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转变的电流产生转变的磁场,转变的磁场使膜片振动B.转变的磁场产生转变的电流,转变的电流使膜片振动C.转变的磁场使膜片振动,膜片振动产生转变的电流D.膜片的振动产生转变的磁场.转变的磁场产生转变的电流8.收音机、电视机、音响里都有扬声器,如图,其工作原理是()A.电磁感应现象B.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C.电流周围存在磁场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9.节假日,人们很喜爱到音乐广场去唱歌.当咱们唱歌时,要用话筒.如下图是常见的动圈式话筒构造示用意,其工作原理是()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D.电磁感应现象10.为了避免中考考试作弊,监考人员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如下图),当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涡电流(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A.动圈式话筒B.电磁铁C.电铃D.电动机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认真试探,认真填写哦~~)。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__电话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现代顺风耳--电话》同步练习◆基础题1.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话筒把声音转换成_________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_________传到远方。
在另一端,听筒把_________又转换成声音。
2.电话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_________时,其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数字信号是用不同_________的不同_________来表示的信号。
3.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_________,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_________表现为声音、图,像的_________,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
数字信号只包含_________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_________能力特别强。
可以很方便地用_________加工处理,还可以通过不同的_________进行加密。
◆能力题4.下列是几位同学关于电话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电话能将声音沿着导线传至对方B.电话是通过导线将携带信息的电流传到对方的C.话筒中变化的电流使膜片在磁场中振动,发出声音D.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知识点5.(多选)有几位同学在学校用“IC”卡打电话时,议论起电话交换机,他们话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早期的电话交换机是靠话务员手工操作来接线和拆线的B.自动电话交换机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接通话机的C.程控电话交换机是通过电磁继电器接通话机的D.电话交换机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减少了电话线的数量◆提升题6.在学校运动会上,小强负责统计本班运动员的总积分,每项比赛的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得3分,第三名得1分。
为了避免统计成绩时在各个场地之间来回奔跑,他在每一个场地请了一名同学,通过旗语来传递信息:红旗表示本班同学获第一名,黄旗表示第二名,绿旗表示第三名。
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 电话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
word信息的传递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首先用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同学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讲述的工作方式,使学生理解如何用把电流信息传递到远方,介绍现代通信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章共分4节:“现代顺风耳——”,通过对结构和作用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工作的原理;通过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对比学习,明确数字通信的优势.“电磁波的海洋”,学生们已知道用小棍在水面上振动,会产生水波;发声体振动,空气中会产生声波.而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教材通过演示实验说明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并给出了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广播和电视了,教材通过方框图的形式讲述了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大致工作原理和过程.“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通过介绍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②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③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以及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④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⑤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大致工作过程;⑥常识性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⑦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收发电子的方法.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看视频、老师讲解,了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交换机的作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学习有关现代通信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通过对电磁波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敢于向科学挑战、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交换机的作用;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电磁波的传播;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工作过程;了解现代通信知识.【教学难点】了解交换机的应用;电磁波的产生;广播、电视和移动的工作过程;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课时建议】本章共4节,建议5.5课时.第1节现代顺风耳——………………1课时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1课时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课时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更加深入地观察、认识话筒和听筒的作用.2.分析归纳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磁波的存在,及电磁波的产生.3.理论联系实际法:通过阅读等方法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原理.第1节现代顺风耳——信的基本区别.教学难点了解交换机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的组成及其作用:1876年贝尔发明了,由话筒和听筒电信号变成声信号.2.交换机: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交换机.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师又叫三个同学手拿电筒,通过亮暗的次数来传递信息.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板书: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所以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部分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板书: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现代的已经全部都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莫尔斯电码的点和画的不同组合代表不同的数字和字母.师: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同学们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独立设计出一种数字通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游戏.生1: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其有光代表“1”,无光代表“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2:我们组是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生3:我们组用一面小教学板书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基机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等流,听筒把电流再转变成声变为变化的电流,而新式话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交换机线.教材习题解答想想议议(P146)解答:见下图.教材习题解答动手动脑学物理(P149)1.解答:当话筒膜片由增大,电流减小,听筒中电右运动;当话筒膜片由静止电流增大,听筒中电磁铁的2.解答:利用磁生电的备课笔记易错提示:(1)数字通信:信号与声音的关系:模拟信号与声音的变化相仿.缺点: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造成声音、图像失真,甚至通信中断.(2)模拟通信:信号与声音的关系:数字信号用两个数据的组合表示声音的变化.3.解答:由表知,“学”的对应电码为:1331,其数字码为:01111、00011、00011、01111.难题解答【例】为了探究的炭粒话筒的原理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流信号,小文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电源、小灯泡、两根炭棒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把一根炭棒水平地架在另一根上形成十字形,这时灯泡发光,表明电路接通.②用手将上边的炭棒往下按,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将炭棒按得越紧,灯泡越亮.则:(1)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2)该实验与实际炭粒话筒的工作原理有哪些异同?答案:(1)两根炭棒压得越紧,灯泡越亮,表明接触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所以此实验说明改变炭棒接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2)该实验是将压力转化成变化的电流,炭粒话筒是将声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二者都是利用炭粒与炭粒之间的松紧程度的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从而将外界的变化转化成变化的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一.选择题1.固定电话是人们常用的通讯工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话的听筒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固定电话是靠变化电流传递信息C.电话的话筒是声音传感器D.电话的听筒可以把电信息转化为声信息2.移动电话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发射台B.移动电话机只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C.移动电话机既能发射信号,又能接收无线电信号D.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话,不需要通过基地台3.数字信号就是()A.由1、2…9这10个数字组合而成的信号B.由“•”和“﹣”的不同组合所表示的信号C.由1、2…9这10个数字和ABC…Z字母混合组合而成的信号D.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4.郑州正在加速建设无线网络城市,学校、商业区、BRT站点…等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即将完工,郑州市将在2015年实现无线宽带网络无缝覆盖,无线网络信号是()A.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数字信号B.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模拟信号C.利用超声波传输的模拟信号D.利用红外线传输的数字信号.5.电话机的听筒是根据下列哪种原理制成的()A.电磁感应原理B.电流的磁效应C.电流的热效应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6.电话机里的碳粒和膜片相当于()A.开关B.变阻器C.电磁继电器D.电磁铁7.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8.电话机中听筒的作用是()A.碳粒电阻随声音强弱变化,使电流随声音强弱变化B.将声音转变为电阻C.使线圈的磁性随电流而变化,使薄铁片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D.使电流直接转变为声音9.模拟信号在话筒中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完全相同B.信号电流只有频率变化跟声音的频率变化完全相同C.信号电流只有振幅变化跟声音的振幅变化完全相同D.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不完全相同10.家在新泰的小明家里刚刚装上电话,他想马上给远在济南的叔叔家打电话告诉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可是第一次拨电话就遇到了“占线”,则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叔叔正在给他的同事拨电话B.叔叔的同事正在和他通话C.有其他人正在给小明家打电话D.新泰和济南之间太多的用户在通话二.填空题11.电话信号分和两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使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12.小丽和小华正在通话,此时小丽在对着话筒说话,小华在听.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于小丽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它将转化为变化的,所以的实质是.(2)对于小华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它将转化为变化的,所以的实质是.13.如图所示是两个小朋友之间通电话.此时强强对着话筒说话,琳琳(女)在听,依据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强强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它是将转化为变化的,所以的实质是一个大小可以变化的.(2)对于琳琳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它是将转化为,所以的实质是.14.电话的发明人是,最简单的电话是由和组成的;现在的电话分为和两种.15.一般来说,电话与电话交换机之间传递的是信号,电话交换机与电话交换机之间传递的是信号.三.解答题16.电话机的基本原理是: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原理中的第1个“振动”是什么引起什么的振动?第2个“振动”是什么引起什么的振动?17.如果不用莫尔斯电码,而是将开关接通时间短设为“0”,开关接通时间长设为“1”.你准备如何用“0”和“1”的不同组合来表示0﹣9这10个数字?18.如图是老式电话机的原理图.碳粒话筒相当于一个变阻器,膜片振动把碳粒压紧和放松时,相当于图中膜片带动滑片左右移动,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随之发生变化,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岌生相应的变化.听筒中有一个电磁铁,当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对旁边铁质膜片的引力也随着改变,使膜片来回运动.因此,听筒中膜片往返运动的频率跟话筒膜片振动的频率相同,这样,从听筒中就听到了对方说话的声音.请具体分析:话筒膜片由静止到向左、向右运动时,听筒中原来静止的膜片会怎样运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电磁铁便把电信号变成膜片的振动,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所以,电磁铁把电能转化为膜片的机械能.故A 错误;B、固定电话传递的声音信息是由导线中的信号电流来实现的.故B正确;C、电话的话筒就是一个声音传感器,将声音转化为随声音变化的电流.故C正确;D、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转化成声音的信号的.故D正确.故选:A.2.解: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受台,故AB错误;移动电话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信的,故C正确;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通话时,每个移动电话机都需要通过基地台,故D错误;故选:C.3.解:用不同数字或符合等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相对于模拟信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故选:D.4.解:无线网络是利用电磁波传递数字信号的.故选:A.5.解:当随音频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的螺线管时,螺线管的磁性发生变化,通电螺线管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带动铁片振动发出声音,即电话机的听筒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制成的.故选:B.6.解:因为电话机话筒中的碳粒和膜片在声音的作用下使电阻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变化的电流,故电话机话筒中的碳粒和膜片相当于变阻器.故选:B.7.解: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话筒里振动膜做相应振动,使金属盒里的碳粒发生忽松忽紧地挤压变化,它的电阻也就随之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这时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使听筒中磁体对膜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膜片振动,从而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结合题目叙述,正确的顺序就是②①③⑤④.故选:B.8.解: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中的电磁铁,把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薄铁片振动的声音的信号,即将电流还原成声音.故选:C.9.解: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叫做模拟信号,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解:A、叔叔正在给他的同事拨电话,正在使用电话,此电话正在使用,出现忙音即“占线”,不符合题意;B、叔叔的同事正在和他通话,此电话正在使用,出现忙音,不符合题意C、有人正在给小明家打电话,则这个打电话的人听到占线的声音,而小明不会感到“占线”,符合题意;D、电话之间的通话都是通过电话交换机来实现的,若通话用户比较多时,电话交换机不能将这两部电话接通,就会显示忙音,新泰和济南之间有太多的用户正在通电话会出现忙音,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1.解:电话信号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叫做模拟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号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故答案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12.解:话筒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其电阻的大小变化对应于声音信息,并通过话筒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听筒相当于扬声器,它可以将对方的按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通过螺线管和永磁体,转变为变化的磁场使薄铁片振动而发声.(1)对于小丽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话筒,它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所以话筒的实质是电阻;(2)对于小华来说,电话机正在工作的是听筒,它将对方按声音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变化的声音,所以听筒的实质是扬声器.故答案为:(1)话筒;声音;电流;话筒;电阻;(2)听筒;对方按声音变化的电流;声音;听筒;扬声器.13.解:话筒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其电阻的大小变化对应于声音信息,并通过它(话筒)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听筒相当于扬声器,它可以将对方的按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通过螺线管和永磁体,转变为变化的磁场使薄铁片振动而发声.故答案为:(1)话筒;声音;电流;话筒;电阻;(2)听筒;对方按声音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听筒;扬声器.14.解:1876年贝尔首先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装置是由听筒、话筒和电池组组成,它们应串联在电路中,现代电话分为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两种.故答案为:贝尔;话筒;听筒;固定电话;移动电话.15.解:在电话通信中,电话和电话交换机之间的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电话交换机与电话交换机之间的信号是通过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故答案为:模拟;数字.三.解答题16.解:人对着话筒说话时,人的声带振动引起空气振动形成声音,这是电话机的基本原理中的第1个“振动”;另一端的听筒中,膜片的振动引起空气振动形成声音,这是电话机的基本原理中的第2个“振动”,即变化的磁场引起听筒中膜片的振动,膜片起了声带的作用.答:原理中的第1个“振动”是空气振动引起话筒中膜片的振动;第2个“振动”是变化的磁场引起听筒中膜片的振动.17.解:莫尔斯电码是用点、划和空白组合起来表示数字的,其中用开关接通时间短表示点,用开关接通时间长表示划.用“0”和“1”的不同组合来表示0﹣9这10个数字,如图所示:答:见解析.18.答:(1)当话筒膜片由静止向左运动时,电阻减小,回路中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对听筒膜片的引力增大,故听筒中原来静止的膜片向左运动;(2)当话筒膜片由静止向右运动时,电阻增大,回路中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对听筒膜片的引力减小,故听筒中原来静止的膜片向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