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古诗赏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古诗赏析+日积月累+文言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古诗赏析+日积月累+文言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古诗赏析+日积月累+文言文一、前言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理解文学、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学科。

古诗、日积月累和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语言表达和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积累语言素材,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二、古诗赏析一至六年级古诗选篇1. 一《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四《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五《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 六《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方法与要点1. 理解诗意:通过朗读、翻译和解读,把握诗歌的基本意义和主题。

2. 欣赏诗情: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感受诗美:从诗歌的语言、形象、音韵等方面,感受诗歌的美感。

4. 领悟诗旨: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领悟诗人的写作意图。

三、日积月累选篇与解读1. 名句积累:- 一年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二年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三年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四年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五年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六年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 名篇解读:选取与年级段相适应的名篇,进行深入解读和欣赏。

积累方法与要点1. 朗读与记忆:通过朗读、背诵,将名句名篇铭记于心。

2. 理解与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会运用名句名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拓展与延伸:阅读与名句名篇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作者背景,拓展知识面。

四、文言文选篇与解读1. 文言文选篇:- 一年级:《三字经》选段- 二年级:《弟子规》选段- 三年级:《论语》选段- 四年级:《庄子》选段- 五年级:《孟子》选段- 六年级:《史记》选段2. 文言文解读:对选文进行逐句翻译,解读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文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首古诗及解释【三国·魏】曹植译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词语注释:1、漉:过滤.2、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3、萁:豆茎.4、釜:古代一种煮食器.5、煎:一种烹饪方法.寓意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赏析]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五言绝句)【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在这个寂静没有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夜静春山空: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出惊山鸟: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时鸣春涧中: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词语注释] 1.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2. 闲:安静. 3. 时:时而;偶尔.[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3芙蓉楼送辛渐(七言绝句)【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词语注释] 1、平明:清晨. 2、客:在这指辛渐. 3、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4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留连戏蝶时时舞: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词语注释] 1、江畔:江边. 2、蹊(xī):小路. 3、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4、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赏析] 这首诗记叙作者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5 石灰吟(七言绝句)【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托物言志【词语注释】1、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6 竹石(七言绝句)【清】郑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词语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 5、破岩:破裂的岩石.6、磨:折磨;挫折. 7、击:打击. 8、坚劲:坚韧、刚劲. 9、任:任凭. 10、尔:你.【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高尚品格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漫卷诗书喜欲狂: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青春作伴好还乡: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词语注释】 1.闻:听说. 2.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3.收:收复. 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 5.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6.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7.涕泪:流泪;流涕8.却看:回过头来看.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漫卷:胡乱卷起.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11.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 12.青春:明丽的春天的景色.【赏析】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8 己亥杂诗(七言绝句)(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万马齐喑究可哀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劝天公重抖擞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词语注释】 1、己亥:道光十九年. 2、九州:指中国. 3、生气:活力;生命力. 4、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5、喑:哑. 6、究:终究、毕竟. 7、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 8、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 9、降:赐给、给予.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9 浣溪沙【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9 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词语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 3.子规:布谷鸟. 4.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赏析】虽然作者被贬官了;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但是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词语注释】1、鲍浩然:作者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人的眉峰;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堂笔记》一、序言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其中就有一首名为《浪淘沙其一》的古诗。

本文将围绕这首古诗展开探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其内涵和艺术特色。

二、古诗赏析1. 我们来了解一下《浪淘沙其一》的作者。

此诗乃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作,刘禹锡为唐代文学家兼文学评论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一首古诗的内涵及艺术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2. 接下来,我们要深入评析《浪淘沙其一》的内容。

这首诗以“东南形势随风变,浪淘沙正退时。

”为起首,通过对江南风景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深厚感情。

刘禹锡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的巧妙用典,描绘了边塞风光的壮阔景象和悠久历史。

诗句“沙头衔日斜,月满西楼别。

”则通过月色和沙滩等意象,表现了离别之情的深沉。

3. 诗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三、个人理解在我看来,这首《浪淘沙其一》不仅仅是一首写风景和离别的诗,更是一种对生活和人情的感悟。

通过对风景的描绘和离别之情的抒发,诗人似乎在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中的离别之情也给人以启发,让人深深体味到人生百味和离别情愫。

四、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浪淘沙其一》的分析和赏析,让读者对这首古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个人理解的阐述,也带领读者有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让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游荡,感受美好的诗意风情。

五、结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启迪和愉悦。

希望我们能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去背诵,更要沉浸其中,感受其内涵,从中汲取智慧,陶冶情操。

让古诗永远在我们心中美好而恒久。

六、拓展延伸除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在古代还有许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春望》等等。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29首及赏析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29首及赏析

1一6年级必背古诗129首及赏析一、唐代古诗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下面将介绍一些一六年级必背的唐代古诗。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此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的向往和追求,是对壮丽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追求的寄托。

3.《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自然景色,通过描写春天的到来唤醒春眠人,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

二、宋代古诗宋代古诗更加婉约细腻,更注重内涵与意境的表达。

下面将介绍一些一六年级必背的宋代古诗。

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狩猎场面,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

2.《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赏析】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爱情的怀念和伤感。

三、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重要形式,融合了诗、文、曲、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给人以丰富多样的艺术享受。

下面将介绍一些一六年级必背的元曲。

1.《西华山·落日金井阑珊处》——郑光祖落日金井阑珊处,老僧已讶梅花骚。

强留满眼人间好,夜色凝香幕后敲。

一曲高歌辞古今,万水千山总是心。

【赏析】此曲以描绘夜景为主题,表达了禅宗思想和对自然美的讴歌。

2.《汴京谣·丹楼西畔》——辛弃疾丹楼西畔,草木深。

别来沧海桑田人。

此恨人共长,怎生却许他年?【赏析】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沧海桑田人事变迁的悲愤之情,流露了对岁月易逝不归的无奈和哀伤。

六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详解+赏析

六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详解+赏析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

诗与王维并称“王孟”。

注释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古诗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古诗词三首六年级上册笔记

古诗词三首六年级上册笔记

古诗词三首六年级上册笔记以下是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的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原文与注释:1.《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烟雾迷蒙的小洲边。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4)客:指诗人自己。

(5)野旷:空阔远大。

(6)天低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低。

(7)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与人更接近了。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1)望湖楼: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

(2)翻墨:打翻的墨汁。

形容云层很黑。

(3)未遮山:还没有把群山遮住。

(4)跳珠:指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5)卷地风:一种从远处吹来的强风,能把尘土刮起,也能把眼前的景物卷走。

(6)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面上的水色与天光相映照,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1.《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1)釜:古代的一种锅。

(2)泣:哭泣。

(3)本:原本,本来。

(4)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二、古诗赏析:1.《宿建德江》描写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刻画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其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句写出了景色的空旷和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篇。

诗人通过描绘黑云、白雨、卷地风等自然景观,表现了西湖的壮丽和变幻无常。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3.《七步诗》以豆萁为喻,通过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诗人以豆自喻,以豆萁比喻曹丕和曹植的关系,表达了兄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注释、译文)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注释、译文)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
与研究(注释、译文)
1. 古诗积累
- 《登鹳雀楼》
- 作者:王之涣
- 注释:登上鹳雀楼,欣赏美景。

- 译文:我登上鹳雀楼,眺望远方美景。

- 《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注释: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万物。

- 译文:我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万物。

2. 古诗研究
- 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 古诗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悟。

- 古诗的修辞手法
- 古诗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感染力。

-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句更富有表现力。

- 古诗的阅读技巧
- 阅读古诗时,可以结合注释和译文来理解古诗的含义。

- 注意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多读多背古诗,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

六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1首)赏析汇总(注音、注释、译文、赏析)文学常识必备1[唐]孟浩然《宿建德江》2[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3[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唐]孟浩然《过故人庄》5[现代]毛泽东《七律·长征》6[宋]朱熹7[唐]刘禹锡《浪淘沙》8[唐]杜牧《江南春》9[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0[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11[唐]孟郊《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移y í舟zh ōu 泊b ó烟y ān 渚zh ǔ,日r ì暮m ù客k è愁ch óu 新x īn。

野y ě旷ku àn ɡ天ti ān 低d ī树sh ù,江ji ān ɡ清q īn ɡ月yu è近j ìn 人r én。

诗词注释: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诗词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诗词赏析: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j ī旅l ǚ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ɡu ǎn ɡ袤m ào 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

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六年级第18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第18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第18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第18 课古诗三首为《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以下是这三首古诗的赏析: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黄河的雄浑壮阔,后两句则将黄河与天上的银河联系起来,通过浪漫的想象,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明媚春光,通过对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迎风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繁华与生机。

后两句则通过对南朝遗留下来的古寺的描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描绘了湖阴先生家庭院的清幽景色,通过对茅屋、花木、水田、青山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湖阴先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同时,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水写得富有生命力,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新雷清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张维屏(1780—1859) 清广东番禹人,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

道光进士。

署湖北黄梅知县,后为江西南康知州。

道光十六年(1836)退隐。

工诗文,精书法。

鸦片战争期间,愤英军淫掠,支持广州人民抗英,赋《三元里》长诗,歌颂抗英志士,斥责奕山、余保纯媚敌、乞和行径。

又作《三将军歌》,颂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壮烈殉国的事迹。

著有《松心草堂集》,另辑有《国朝诗人征略》。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

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

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简介】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

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

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

工诗,善画山水。

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

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注释】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北斗、南斗:星宿名。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过。

【译文】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

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

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

六年级(五四学制)古诗汇总赏析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六年级(五四学制)古诗汇总赏析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预初古诗汇总1.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

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赏析: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

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诗词赏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诗词赏析

宿建徳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字词解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②移:划动,移动。

③泊:停船靠岸。

④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⑤客:指诗人自己。

⑥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诗词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课文主题《宿建德江》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全诗的艺术特色: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六月ニ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字词解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②醉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③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④遮:遮盖,遮挡。

⑤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⑥跳珠:跳动的水珠。

⑦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⑧忽:突然。

⑨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诗词大意: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

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六年级语文古诗中的爱国情怀之古诗赏析

六年级语文古诗中的爱国情怀之古诗赏析

六年级语文古诗中的爱国情怀之古诗赏析古诗赏析:六年级语文古诗中的爱国情怀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通过古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爱国情怀的古诗,本文将选取其中几首进行赏析。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静夜思》一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明月”为线索,通过这个众人皆晓的图像,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苦闷与思念,展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与祖国的热爱,体现了古诗中的爱国情怀。

二、《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以豪迈的情怀和深沉的思辨,写下了《登鹳雀楼》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诗中通过登高望远的图景,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广袤的土地和浩瀚的河流,使人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和伟大。

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寄托了诗人追求不断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对这个伟大国家的无限热爱。

三、《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病国忧民,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登高》是其中一首体现爱国情怀的佳作。

诗中以登高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祖国荣兴的殷切期待,同时表达了对时事的痛心疾首。

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与诗人内心对国家兴衰的愁苦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映射了诗人身世之坎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这些古诗中的爱国情怀,展示了古人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古诗,需要熟读,也需要鉴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赏析(一)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全不怕)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赏析(二)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五六年级背诵 145首古诗释义赏析

五六年级背诵 145首古诗释义赏析

1、《江南》汉乐府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迎风招展。

在茂密的荷叶下面,鱼儿欢快地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2、《长歌行》早晨,园中碧绿的葵菜上晶莹的露珠被阳光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3、《敕勒歌》阴山脚下,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4、《咏鹅》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5、《风》风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

风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6、《咏柳》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

7、《回乡偶书》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8、《凉州词》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9、《登鹳雀楼》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0、《春晓》译文春日里不知不觉天已破晓,一觉醒来听到到处都是鸟的叫声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11、《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六年级上册古诗词欣赏
以下是六年级上册的部分古诗词,以及对其进行的简要赏析:
《宿建德江》——唐代诗人孟浩然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泊在烟雾弥漫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发了新的愁绪。

诗中通过描绘空旷的原野、低垂的天幕和清澈的江水中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诗人苏轼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西湖雨景。

诗中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乌云密布、暴雨袭来、狂风大作等自然景象,展现出西湖雨中的壮丽景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诗人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黄沙道中夜行所见到的自然景色。

通过描绘明月、清风、鹊鸟、蝉虫、稻花、蛙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夜晚氛围。

同时,通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以上三首古诗词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和深深热爱,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这些诗词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是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的文化遗产。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导语】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捷的视察,奇妙的联想,精致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赢得人们的爱好,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元日(宋代:王安石)【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射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暖和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烈、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烈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朝阳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光辉的景象,象征无穷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很多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原文】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古诗,需要熟读,也需要鉴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赏析(一)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全不怕)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赏析(二)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古诗赏析(山居秋暝)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
“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

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V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7、这首诗在描绘山中秋景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崇尚恬静、淡泊生活的人生态度。

答案:
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诗人曾为王孙、来自官场,而今隐居山间;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也是他高洁品质的写照。

6、C
六年级古诗赏析小练习(送友人)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1、解释加点词语
(1)孤蓬万里征征()蓬(
(2)挥手自兹去去()
(3)萧萧班马鸣班马(
(4)青山横北郭郭()
(5)此地一为别为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填空:
(1)《送友人》的作者是朝诗人,人称
“”。

他的诗歌具有的特点。

(2)《送友人》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是
“,”
4、对《送友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送别的地点、环境。

B、三四句以“孤蓬”比喻远行的朋友路途孤单。

C、五六句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D、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
手。

5、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6、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画线句子设喻巧妙,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8、此诗最后一联描写“马鸣”的目的是什么?请作分析?
9、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中的“孤蓬”是比喻。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中的“游子”“故人”一指友人,一指自己。

D、“萧萧班马鸣。

”借着班马鸣叫表达离别之情。

10、找出能体现作者送友人的诗句。

(1)(2)
参考答案:
5、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6、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
依依惜别的心情。

六年级古诗赏析(黄鹤楼)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黄鹤楼》作者生活的时代是 .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中用了叠词“历历”“萋萋”,使作品朗读时呈现的艺术特色。

3、请还原下列颠倒的语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满怀思乡愁绪的作品。

B、这是一首抒发有志报国而实施无门的作品。

C、这是一首思念友人,赞美友情的作品。

D、这是一首赞美黄鹤楼风光优美的作品。

5、解释加点词语
(1)此地空余黄鹤楼余(2)黄鹤一去不复返复
(3)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4)日暮乡关何处是乡关
6、对《黄鹤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颢的诗风历来雄浑奔放,风骨凛然。

B、诗中最后一句运用倒装的句式,使之读起来更显气势。

C、这首诗情景交融,气势恢宏,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情怀。

7、下列关于诗歌《黄鹤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诗歌,流露出作者对故乡的向往之情。

B、据说李白为此诗折服,当时发出这样的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诗中“萋”与“凄”意思相近,说的是凋零的草木叫人伤心。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写出了诗人对岁月不再的遗憾和世事茫茫的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