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学的当代意义

合集下载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方式,它是在书院教育体系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蒙学教材以经典文化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是一种注重全面素养培养的教育方式。

如今,尽管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传承经典文化和注重全面素养等方面探讨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蒙学教材以《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文化为基础,注重教育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些经典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而古代蒙学教材中蕴含的品德教育理念和方法依然具有现代教育意义。

通过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积极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于现代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对于传承经典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这些经典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智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古代蒙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经典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更是对于当代教育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通过让学生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当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通过让学生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推动当代教育的转型和发展。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1. 引言1.1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方法,其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通过研究和传承古代蒙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礼仪、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不仅表现在其传统文化传承的方面,更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礼仪规范。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学生可以明白什么是忠孝孝、什么是孝道礼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代蒙学教材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的内容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学习动力。

2. 正文2.1 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是古代蒙学教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些古代蒙学教材不仅包含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还融合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儒家思想、道家理念、佛家智慧等。

这些文化传统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以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忠孝、孝道等价值观念,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古代蒙学教材中还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2 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礼仪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礼仪是古代蒙学教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蒙学教材中融入了许多关于道德、礼仪的教诲,通过学习这些教材,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传统蒙学对儿童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

传统蒙学对儿童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儿童教育,早在《周易·蒙卦》中记载:“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

”自先秦至清末,几千年蒙学教育绵延不绝,编写了大量文质兼美、适于教学的蒙学读物,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

这些以儿童启蒙教育为编写出发点,充满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儿童的成长教育大有裨益。

历代蒙学读物累世选出,早在周代就有了读书、识字、习字用的字书,最早的《史籀篇》据传是周宣王时的太史所作,唐宋以后,随着蒙学教育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了分门别类的蒙学专书,至明清时期,形成了包括识字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比较完整的蒙学教材体系。

据最新统计,中国古代各类蒙学书目多达两千余种,其各类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决定性作用,故特别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氏家训》也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孩子思想还没有散滥的时候,及早进行教育,易达到预期教育的目的,能够“绝恶于萌芽,起教于微妙”。

蒙学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

蒙学德教为先首先表现在明人伦,教育蒙童明白人伦秩序,懂得长幼有别,树立正确的对待尊长的态度。

《三字经》开卷便说:“人之初,性本善。

”接着又提出“首孝弟,次见闻”的价值标准,接着又用典故加以强化“香九齡,能温席,孝于亲,所当值。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举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些故事,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和敬爱兄长的品质。

教育蒙童做人的基本道理。

《弟子规》中也强调真诚与守信,“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奸巧语,秽污语,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

”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

故古人认为在启蒙教育阶段“只教之以事”。

传统文化经典蒙学读物

传统文化经典蒙学读物

传统文化经典蒙学读物摘要:1.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蒙学读物的定义和作用3.蒙学读物的主要内容4.蒙学读物对现代教育的启示5.蒙学读物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正文: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经典蒙学读物,作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蒙学读物的定义和作用蒙学读物是指在我国古代用于启蒙教育的书籍,主要针对儿童进行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常见的蒙学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这些书籍对于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蒙学读物的主要内容蒙学读物内容丰富,涵盖道德、文化、历史、地理、哲学等多个领域。

以《三字经》为例,该书通过简洁明了的三字句型,向儿童传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基本道德观念,以及一些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

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四、蒙学读物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蒙学读物在古代起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作用,对现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蒙学读物强调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是人生的基石。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其次,蒙学读物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领域,强调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蒙学读物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在现代社会,蒙学读物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蒙学读物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蒙学读物对于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蒙学读物可以为现代教育提供借鉴,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经典蒙学读物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和人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 重视道德教育:蒙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也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强调基础知识:蒙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学习习惯:蒙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奋、刻苦、自律等。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注重实践能力:蒙学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5. 因材施教:蒙学教育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教育。

现代教育也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

总之,蒙学教育对现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革教育方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传统蒙学启蒙教育作用

传统蒙学启蒙教育作用

传统蒙学启蒙教育作用蒙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教育方式,对于启蒙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蒙学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主要是通过教授儿童基本的礼仪、道德、文化知识和技能来启蒙教育儿童,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智慧。

蒙学启蒙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传统蒙学启蒙教育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统蒙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品德。

在蒙学教育中,儿童不仅学习到了基本的礼仪和道德规范,还通过故事、诗词等方式了解古代先贤的品德典范,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这对于儿童的品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品格。

其次,传统蒙学启蒙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蒙学教育注重启蒙,通过教授儿童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这不仅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培养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传统蒙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

蒙学教育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蒙学教育中,儿童通过诵读经典、学习古人的智慧,激发了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传统蒙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儿童的品德、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传统蒙学启蒙教育的作用,将其有益的教育理念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儿童受益。

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

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

传统蒙学读物的现代价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个背景下,传统蒙学读物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传统蒙学读物中获取现代价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传统蒙学读物指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所使用的经典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这些读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教育质量的提高,传统蒙学读物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

传统蒙学读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儒家学者为了普及启蒙教育,编写了一些简单易懂的教育教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材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传统蒙学读物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据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家长认为传统蒙学读物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和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蒙学读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资源,包括道德观念、礼仪规范、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三字经》以三个字为一句,简短易懂,富含哲理,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现代社会,这些智慧资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蒙学读物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心。

其次,传统蒙学读物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提高社会责任感。

传统蒙学读物还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除了以上提到的智慧资源,传统蒙学读物还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例如,《千字文》可以用来进行识字教育,《百家姓》可以用来进行姓氏文化教育,《三字经》可以用来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等。

此外,传统蒙学读物还可以被改编成儿童歌曲、动画片、游戏等现代形式,以更符合现代儿童的兴趣爱好的方式进行传播和教育。

传统蒙学读物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现代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这些读物的智慧资源,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中国人。

传统蒙学的当代意义

传统蒙学的当代意义

传统蒙学的当代意义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蒙学,是对中国传统的幼儿的一个统称。

与小学、大学并列,是中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

古代,儿童“开蒙”,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等。

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的一个统称。

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

古代,儿童“开蒙”,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

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

另外蒙学也指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

”孔子的出现,被视为中国古代私人教育的开始,孔子的教育思想,源于对“性相近,习相远”的思考。

性,可谓生命的内在本质。

习,则指生命受外部环境的遮蔽而产生的变异。

所以,孔子的教育始终围绕着人性来展开,通过教育,将人类带进一个符合自然天道,富于礼乐文化的人文日常。

通过教育,使人有高度的自觉,使社会有纯正的良知。

这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爱,朋友有信的天下大同。

孔子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代的读书人。

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虽然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教育的精神却不绝如缕,薪尽火传。

一儒家教育的主旋律:大学与小学1大学(1)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摘要】古代蒙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传统美德,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古代蒙学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注重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也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古代蒙学教材通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方式,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合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可以使学生受益良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意义不容忽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借鉴古代蒙学教材的智慧,可以更好地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古代蒙学教材、现代教育、传承、智慧、美德、道德品质、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未来发展、教育意义、重要性、启示。

1. 引言1.1 传承古代智慧的必要性传承古代智慧的必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古代蒙学教材作为传承古代智慧的载体,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的积淀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人生、道德、学问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从中汲取精神食粮,启迪智慧,提升自身修养。

古代智慧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处世哲学,对于当今社会中处于快节奏生活状态的人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传承古代智慧也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心。

传承古代智慧不仅是对过去文明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当代社会的有益补充和珍贵财富。

通过学习古代蒙学教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体验古代智慧的珍贵意义,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贡献力量。

1.2 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古代蒙学教材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现代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了先贤智慧,包括孔子、孟子等先贤的思想,这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常识 - 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_国学经典

国学常识 - 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_国学经典

国学常识 - 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_国学经典一、蒙学的定义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儿童的品德修养和基本知识。

它源于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强调德育为重,并注重学生的性格培养和身心健康。

二、蒙学的历史背景蒙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周朝时期,至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它是一种以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校教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乡村地区,为农民子弟提供基本的教育和培养。

三、蒙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九种书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歌赋、算术、历法、射箭、乐律以及一些礼仪和仪容等方面的知识。

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强调品德的培养,重视礼仪规范和家国情怀的灌输。

蒙学的教育方式独特,采取师徒相传的方式,由老师亲自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

蒙学教育注重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蒙学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学教育强调德育,注重品德和修养的培养,对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教育和价值传承方式。

此外,蒙学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经典书籍和古代文化的传统知识,培养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蒙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虽然现代社会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蒙学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

蒙学教育强调德育和品德培养,这是当代社会教育体系所需的重要补充。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关注越来越多,蒙学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承和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此外,蒙学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对于当代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下面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一、教育内容方面古代蒙学教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典著作、历史事件、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 经典著作:古代蒙学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如《论语》、《诗经》、《尚书》等。

这些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智慧和优秀文化的结晶,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品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2. 历史事件:古代蒙学教材也包括了一些历史事件的教育内容,如三纲五常、开国史话等。

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的渊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 道德修养:古代蒙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如尊师重道、孝敬父母、谦虚待人等。

这些道德修养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格具有积极的影响。

4. 文化知识:古代蒙学教材还包括了一些文化知识的教育内容,如诗词歌赋、礼仪乐器等。

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以上内容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作为教育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古代蒙学教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诵读、默写、解释讲解等,这些教育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1. 诵读:古代蒙学教材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解释讲解:古代蒙学教材注重教师的解释讲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独特的教育方法,能够补充和延伸现代教育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传统蒙学对西藏当代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

传统蒙学对西藏当代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

传统蒙学对西藏当代启蒙教育的现
实意义
传统蒙学对西藏当代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多元化的深入,西藏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在西藏,传统蒙学仍然是最流行和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它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而且也为子女们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启蒙教育方式。

传统蒙学始于西藏的大乘佛教,主要集中在对诸佛教讲义的学习和理解上,包括佛法、佛像仪式、佛书等。

在蒙古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用古老的技巧,如诵读、念经等,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佛法,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认知能力。

传统蒙学在西藏当代的启蒙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佛教文化,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勤奋努力。

其次,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使学生更加自信、独立和坚韧。

此外,蒙学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西藏语言,从而增强学生对西藏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更好的发展西藏文化特色,并将西藏文化传承下去。

最后,传统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宽广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传统的蒙学在西藏当代的启蒙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孩子们学习基础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礼仪的教材。

现在,虽然我们的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从古代蒙学教材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强调礼仪和道德教育,这对于现代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礼仪和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它们可以使人们在社会中更加和谐和谦逊。

继承和弘扬古代蒙学教材中的礼仪和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社会行为素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讲求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对于现代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但是基础知识永远都是不变的。

古代蒙学强调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文字、历史、数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这些基础知识既能够训练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又能够使他们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

通过继承古代蒙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可以帮助现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古代蒙学教材中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具有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古代蒙学注重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在现代教育中同样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教育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代蒙学教材中的文化传承价值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古代蒙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诗词歌赋等。

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传统宝贵财富,它们具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继承古代蒙学教材中的文化传承价值,可以帮助现代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古代蒙学教材具有着许多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的价值。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可以从古代蒙学教材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教育的发展。

蒙学对启蒙教育的意义

蒙学对启蒙教育的意义

蒙学对启蒙教育的意义蒙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启蒙教育方式,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学是通过教师口传心授的方式,让儿童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培养品德和学识。

蒙学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人格,引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蒙学对启蒙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儿童的品德。

在蒙学教育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品德修养。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等美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蒙学对启蒙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引导儿童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蒙学教育强调“启蒙”二字,即要在儿童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会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同时,蒙学教育也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蒙学对启蒙教育的意义还在于促进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蒙学教育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其中,形成了一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儿童不仅能够在家庭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还能够在社会环境中接受师长和长辈的教育,形成了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总的来说,蒙学对启蒙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人格,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促进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

蒙学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启蒙教育方式,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在当代教育中加以重视和借鉴。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教育理念。

其中,蒙学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基于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基础文字和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的教学。

这种古代蒙学教材虽然看似老旧无用,但对现代的教育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蒙学教材的创新性古代蒙学教材虽然有着很多限制和死板的教学理念,但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中却起到了创新性的作用。

它不仅教给学生基本的文字和文学作品,也培养了学生的心灵和思维。

特别的是,它注重道德教育,以四书五经等为重要教材,以经书为基础,通过贯彻“天人合一”、“仁至于义”等思想,深入学生内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在陶冶情操,培养好的家风和社会伦理观念。

古代蒙学教材的适用性很广泛。

因为它着重教授基础的文字和文学作品,所以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初中、高中都适用。

这类基础教材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字和文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化的兴盛,学生们对文字和文学的认知越来越弱。

因此,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古代蒙学教材,可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所帮助。

蒙学教材的教育量是可观的。

虽然古代蒙学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有限,但它的教学深入浅出,能够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学生通过不断重复和记忆基础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古代蒙学教材在现代教育中依然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蒙学教材的道德教育古代蒙学教材的道德教育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基于经典文化,蒙学注重道德的哲学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仁义礼智信的重要性,传递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种道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人教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现代教育中,也应通过蒙学教育来传递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养。

古代蒙学读物对现代学生书法教育的意义—以千字文为范本

古代蒙学读物对现代学生书法教育的意义—以千字文为范本

古代蒙学读物对现代学生书法教育的意义—以千字文
为范本
古代蒙学读物对现代学生书法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以《千字文》为代表的经典蒙学读物。

以下是具体的一些意义:
1. 书法基础训练:《千字文》等蒙学读物文字规范、字形优美,是练习书法的基础。

通过临摹这些经典的文字,可以帮助现代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画、结构和章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文化素养提升:蒙学读物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千字文》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农业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3. 道德教育:许多蒙学读物,如《千字文》,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道德教诲,培养良好的品德。

4. 审美能力的培养:《千字文》等蒙学读物文字工整、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文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书法艺术的鉴赏水平。

5. 心理素质的锻炼:书法练习需要耐心和毅力,这和蒙学读物所倡导的静心、专注的精神相契合。

通过学习书法,现代学生可以培养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总的来说,古代蒙学读物对现代学生的书法教育不仅在技艺层面有所裨益,更在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审美和心理素质等多个层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在古代中国,蒙学是一种普及教育的方式,它是在家庭或地方社区进行的,不需要大规模的建筑、资金或师资力量。

蒙学教材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语文、数学、道德伦理等,这些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古代蒙学教材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为重点,这是现代教育极为重视的方面。

在古代蒙学,学生们不仅仅学习了文化方面的知识,还学习了如何做人,如何修养自己,如何与人相处等道德教育,这些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古代蒙学的数学教材也有现代教育价值,因为它们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基本思想: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古代蒙学中,学生们学习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如算数、几何、三角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另外,古代蒙学的语文教材也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它们体现了现代教育中的跨学科教育思想。

语文教材通常包括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促进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和互动,使学生们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概念。

最后,古代蒙学教材还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它们体现了现代教育中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思想。

蒙学教材的内容因时地制宜,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调整。

而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所强调的,可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古代蒙学教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学习和互动,同时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从古代蒙学教材中得到很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启示。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正日益被重视。

其中,古代蒙学作为中国古
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蒙学的教育内容涵盖了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以及历史、地理、天文等知识。

它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同时,古代蒙学强调的是“厚德
载物”,即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还
能够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现代教育可以从古代蒙学中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蒙学的游
戏化教学方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可以将古代
的经典融入到现代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最后,在品德教育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不仅是优秀的学生,也是优秀的公
民。

古代蒙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过于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创新性、思维性的教育内容。

此外,古代蒙学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现代教育中加以弥补和改进。

综上所述,古代蒙学虽然已经淘汰,但它所强调的品德修养、实践能力、游戏化教学
等理念仍然具有现代教育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借助古代蒙学的精神和理念,我们可以打造
更加科学、有效、综合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古代蒙学教材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孩子们学习知识和道德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蒙学教材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和研究,发现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深远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探讨古代蒙学教材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意义。

在古代的蒙学教材中,很多都是关于孝道、忠诚、廉洁等道德品质的教育内容。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随着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的问题日益凸显,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变得尤为重要。

古代蒙学教材所强调的孝道、忠诚、正义等价值观念,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担负起良好的公民责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古代蒙学教材在语言文字、思维习惯等方面也具有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多以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为载体,内容涵盖了诗词、文言文等经典的语言文字。

这些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古代蒙学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也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古代蒙学教材还在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多为古人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总结,这些思想内涵悠远而丰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古代蒙学教材也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修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古代蒙学教材在启发学生心灵、培养情感体验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古代蒙学教材中的很多经典作品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启发学生对于自然、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领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蒙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蒙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蒙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蒙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以“经、史、子、集”为基础的文化传承和道德规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蒙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
1. 传承中华文化:蒙学强调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保留中华文化的精髓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培养道德修养:蒙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对社会道德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3. 培养素质教育:蒙学注重人的整体素质提高,通过多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品德、智力、体魄、美术、音乐、手工、园艺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从而成为具有高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4. 增进社会和谐:蒙学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和谐互动,能够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合在社会生活中,增进社会和谐。

因此,蒙学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可以保留中华文化的精髓,还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为社会和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学,是对中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

与小学、大学并列,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

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

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

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

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

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

另外蒙学也指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吾曾受而读之,蒙学、中学之书都嫌过简,至于高等大学或且仍用旧册矣。

”孔子的出现,被视为中国古代私人教育的开始,孔子的教育思想,源于对“性相近,习相远”的思考。

性,可谓生命的内在本质。

习,则指生命受外部环境的遮蔽而产生的变异。

所以,孔子的教育始终围绕着人性来展开,通过教育,将人类带进一个符合自然天道,富于礼乐文化的人文日常。

通过教育,使人有高度的自觉,使社会有纯正的良知。

这就是老有所养,幼有所爱,朋友有信的天下大同。

孔子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代的读书人。

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虽然经历了许多变化,但教育的精神却不绝如缕,薪尽火传。

一儒家教育的主旋律:大学与小学1 大学(1)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这是指十五岁时立志向学,自十五开始的学习,被称为“大学”,主要学习《诗》、《书》和如何执守礼制。

这时,一些才质不好的人则回去种田。

回去种田的人称为农夫,继续读书的人称为士人。

(参朱熹、吕祖谦编订《近思录·教学之道》)于是,社会就有了劳心与劳力的分工。

客观上看,无论社会居于何种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均需要有维持社会秩序的领导者。

譬如部落首领,国家君主,一家之长等。

那些有机会继续读书的士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则开始在官府从事具体的工作。

士人在读书期间的生活给养,主要来源于社会或家庭资源的再分配。

西周的时候,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然后,各路诸侯在分封地行使君权,并借鉴中央政府分封的办法,除一部分土地留归己用以外,再把另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又分土地给士,士再分给庶民。

(参《孟子·万章下》)可以看出,社会秩序的稳定其实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能否各尽其责,真正落实劳心与劳力的分工。

(2)士人阶层的意义担当如上所述,劳心者治理人,劳力者整理田园,这是情理中的事。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樊迟向孔夫子请求学种庄稼与菜蔬的事,(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士人的志向应在构建一个属人的生活空间,而不是眼前的利益得失,这就是严肃的教育问题。

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环境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取决于我们的学习,即接受了何种价值训练。

古时候的读书人既然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出仕做官,那么,其做官的前提则是“学而优则仕”,这是为实现心中的志向理想,而不是孜孜以求的个人享受。

《论语》、《孟子》中记载的孔、孟言论,无不体现了这种单纯的执着,这单纯的执着,恰恰是劳心者不可缺乏的价值担当,精神风骨。

士的可贵,亦在于自身对文化传统的笃实信仰与道德力量。

综合来看,劳心与劳力的分工符合自然大道,而士人则通过严格的学习以及出仕服务于社会,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不断地唤醒社会的良知、凝聚友善的力量、传播文化的价值理念,使社会前进的步伐更有动力,前进的方向更为中正。

2 小学(1)尊德性与道问学事实上,这种符合情理的社会分工在某种程度上往往被曲解利用,由此转向了自私与冲突。

从《论语·阳货》的警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仁与愚,智与荡,信与贼,直与绞,勇与乱,刚与狂之间的一念之差。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为什么说好仁会转为愚蠢;好智会转为轻浮;好信会转为做坏事;好直会转为说话伤人;好勇会转为犯上作乱;好刚会转为狂妄自大呢?其中的道理,都是“大学”阶段应当沉思明了的。

大学之前,也就是自生命开始孕育至十五岁之前的学习,称为“小学”。

小学是先在具体的事上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想,子夏教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等生活日常应属此类。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

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这一学习,对于童子而言,尤其宝贵。

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

”(《周易·蒙》)蒙,就是未明事理前的生命状态,就是蒙昧不明。

这需要发蒙、启蒙,以恢复其明。

发蒙者与蒙者构成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应该守正,学生应该养正。

养正,被视为如圣人一般的功德。

因此,要成为一名老师并不容易,老师就是士啊。

除此以外,老师还需把自身对于文化传统的笃实信仰与道德力量播撒到学生的心田。

其次,则是传播知识。

(2)蒙以养正正,从事上看,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与“人伦”(孝、悌、忠、信)之事;从心上看,有喜、怒、哀、乐之情。

可见,“正”是很平凡的日常生活的需要,且适用于多数人。

如果我们能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事与心情,使之没有偏向,这就叫养正,这就符合了中庸之道。

中庸的好处起码有两点,即自利与利他。

自利的好处是性情温柔,不因情志失调损伤己身;利他的好处是成人之美,成己之德,成就共同事业。

在孔子的思想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讲明了一个人自进入大学学习后随着时间的前进同时不断地升华的过程,里面隐隐约约透露着一股清刚的气息和一颗纯正的心。

可以看出,这是在线性的时间观中融入了生命的境界观。

因此,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环环相扣,也就是说,十五之前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十五之前的起点没有别的,就在“养正”。

如果说生命就像谷类植物——“发芽、抽穗、开花、结果”一样成长。

无疑,童蒙养正就是发芽之前的扎根。

我们再从“六艺”、“人伦”与“心”的角度来看:“礼”旨在培养行为的秩序;“乐”旨在引发身心的和谐;“射”旨在调整精神的集中;“御”旨在明了进退的节拍;“书”旨在识字写好书法;“数”旨在数学计算。

其外,孝悌,是指侍奉父母兄弟应有的感情态度;忠信是指对待君主与朋友的伦理准则。

但在行事的过程中,人的感情往往会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感情的变化,反过来影响了行事的中正。

以情绪来做事,只会让本不该发生的错误发生。

人们常说童心无欺,之所以“无欺”,是因为每个人最初都具有“正”的品质,但这种品质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养正,那么,在随后的成长中,往往会经不住外界的诱惑而误入歧途。

可以看出,“六艺”的培养使个人具有才华,“人伦”的规范使人际关系趋向融洽,二者相互相成,能使人的心情常处和平状态并幸福生活。

二近一百年教育的转型1 当代中国教育的误区:以量化管理代替人文修养宋·朱熹在21岁的时候,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拟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在处事之要中写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种重义轻利,明道不计其功的教育思想,直接导源于孔子。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前面说过,孔子的教育始终围绕着人性来展开。

人性,可以说是人的慧命,人的精神财富。

但一般人只注意看得见的物质财富,却不知珍惜与生俱来的慧命。

大家知道,对物质财富的争夺,将引发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970万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5120万人死亡。

科学家估计,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战争将使人类从地球上消失。

)但在战争爆发之前,无形的慧命已先丢失。

换句话说,教育如果急功近利,将最大程度地扼杀受教育者的慧命。

当下教育的现状是,一方面国家在提倡素质教育,一方面高考指挥棒的阴影挥之不去。

考高分与拿高文凭已然成为获取财富的一条捷径,这与社会上的拜金主义没有什么两样。

其外,教师在评定职称方面,需要准备各种繁琐的证件材料,填写各种花样的申报表格,最后还要上演同事之间的淘汰竞争。

显然,教育制度的制定者最终还是用分数与职称拴住了施教与受教双方,结果是受教者厌学的情绪越来越浓,施教者的职业化越来越世故。

可以看出,抽取了“尊德性”的当代教育在人文缺失的情况下,“道问学”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不再神圣,那仅仅是为了稻粱谋而已。

这时,我们发现“以人为本”的儒家教育被“以利为本”的当代教育取代了。

当“利”的价值理念被个人、家庭、国家完全接受时,怒气、暴力、战争就不断地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缺乏诗意的、赤裸裸的、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在“利”的面前,人的身份缺席了,民族的气节冲淡了,国家的文化身份模糊了。

试问,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族群,这样的国家将走向何处?然而,当代教育之所以面临如此困境,却有其历史原因。

2 近代中国教育的兴办:走向西化(1)清末民初的新式教育:革旧迎新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就已在广州、澳门、香港等地开办教会学校,除了开设宗教课程以外,还开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

其后,1862年,因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开始兴办新式学堂,以培养各类洋务人才,其后又派遣学生留学美国与欧洲。

1904年,中国结束了自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自洋务运动时期产生的新式教育发展更快,同时出现留学热潮。

这个时期,主要留学日本,自1907年以后,留学欧美的人数逐渐增加。

新式教育的发展和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冲击中国传统的书院学塾教育。

(参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73页,第19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