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图原理

合集下载

一 建筑效果图(什么是构图)

一 建筑效果图(什么是构图)

效果图构图要求
一什么是构图
构图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再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方诉诸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至于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二、建筑画构图的基本要求
一画面平衡,画面要有主次之分,不能杂乱无章,突出主题方法很多,如明暗对比法即主题亮背景暗,或相反。

色彩冷暖对比,大小对比等等。

二画面平衡
是画面构图的今本要求。

所谓均衡是指以画面中心点为支点,画面的左右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具体地讲,就是使画面中左右上下的视觉形象不要一边太满,另一半太空,或一边感觉太重,另一边感到太轻,均衡构图则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

不均衡构图则给人以不稳定,异常的感觉。

电视画面构图一般应使画面均衡。

但画面均衡是可以突破的,在开放式构图中画面不均衡则是它的表现特点。

常常以此表现异常的心里状态。


总结:一张好的建筑表现图一定是建立在好的构图基础上的。

在打相机定角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构图,将建筑放置在画面合理的位置,这样为下面的工作打上良好的基础。

建筑构图原理

建筑构图原理
建筑构图原理
建筑构图原理(或理论)是建筑基本规律的一部分,建筑构图的理论素养和技巧是建筑师的 基本功。
第一章 前言:关于建筑构图原理 关键词:建筑构图原理,建筑构图,建筑构图技法
一.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建筑构图原理的几个概念 三.建筑构图原理的主要内容 四.建筑构图原理的特点 五.研究与学习建筑构图原理的意义与方法
2021/6/18
2
一.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 辩证统一的关系。 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 2.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 3.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这里所指的建筑形象为广义概念)
2021/6/18
13
五.研究与学习建筑构图原理的意义与方法
(一)意义 建筑构图原理(或理论)是建筑基本理论的一部分,建筑构图的理论素养和技巧是建筑师的基 本功。加强建筑构图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提高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综合能力,构图 原则可以帮助设计者在不同角度综合考虑建筑构图,并将其运用到设计实践当中。 (二)学习方法 1,理论研究学习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建筑设计实践活动中,利用建筑构图的理论与技法, 根据设计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套原则。 2,以发展的眼光来学习(不要生搬硬套,不要死学)。构图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一段 时期,其内容也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2.均衡与稳定。也可以视为取得统一与变化的一种手段。主要是解决建筑物在体量组合 方面的均衡问题。
3.比例与尺度。建筑各组成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要有良好的比例关系。
2021/6/18
11
4.视觉中一些特殊规律的应用。主要是设计中解决建筑物可能出现的视觉上的错觉和透视的 变形等问题。

建筑结构识图

建筑结构识图

建筑结构识图建筑结构是指为了承载和支撑建筑物上的力而设计的构造系统。

对于从事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的人员来说,识图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建筑结构识图的基本原理、常用符号和标记,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和理解建筑结构图纸。

一、建筑结构识图的基本原理建筑结构的图纸通常由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等部分组成。

识图的第一步是熟悉和理解各种图纸的表达方式和符号,掌握图纸的内容和结构。

其次,要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构造原理,例如梁、柱、墙等的作用和连接方式,以及力的传递和分布规律。

最后,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正确解读和分析各种结构图纸中的信息,判断构件尺寸、材料和施工方法等。

二、常用符号和标记在建筑结构图纸中,有许多常用的符号和标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示例:1. 坡度标识:用于标示屋顶、地板等的坡度,常用斜杠表示,如1/20表示每20米水平距离上升1米。

2. 结构材料符号:用于标示不同材料的构件,如用不同线型和图案表示混凝土、钢筋、砖等。

3. 细部构造标记:用于标示构件之间的连接和细节,如螺栓、焊缝、瓷砖等。

4. 尺寸标注:用于标示构件的尺寸和间距,通常采用箭头和数字表示。

5. 符号表示:如平面图中的墙、柱、梁等都有特定的符号表示,立面图中的窗户、门等也有相应的符号。

三、解读和理解建筑结构图纸解读建筑结构图纸的关键是理解图纸中的信息和意图。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解读和理解建筑结构图纸的方法:1.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图纸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了解建筑结构的整体和局部布置,判断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尺寸分析:根据图纸中的尺寸标注,计算和确认构件的几何尺寸,比如长度、宽度、高度和厚度等。

3. 材料分析:根据结构材料符号,确认构件所采用的材料类型和材料参数,以便后续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准备。

4. 细部分析:通过细部构造标记,了解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细节处理,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从图纸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完成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工作。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建筑图纸设计是指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将建筑设计成果转化为图纸形式,以便于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工作的实施。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构图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图纸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构图原理是根据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图形、色彩、空间等因素的统一安排和组织,使得图纸在视觉上达到一定的和谐与平衡。

下面就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构图原理的基本概念构图原理是设计者在进行建筑图纸设计时,基于空间感知和美学原理对图纸内容、形式、结构进行规划和安排的基本规律。

构图原理的首要目的是使得建筑图纸的内容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所规划的设计方案。

其次是追求图纸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最后则是追求图纸的功能性,使得建筑图纸在实际应用中更加便于阅读、理解和使用。

二、构图原理的基本要素1.图文关系:建筑图纸上的文字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文字与图形的数量、大小、位置、排列、形式等。

2.分割与结合:建筑图纸上的各类图文信息在水平、垂直和斜向上所形成的分隔线、集合线,包括主次分割法则与形式、构图配比和程度、相互依存与独立等。

3.节奏与韵律:建筑图纸上一定分割的线、文图的大小比例、排列直线、交叉角度、协调比准等形式上的重复和变异,产生形式鲜明、富有动感的效果。

4.平衡与比例:建筑图纸上的各种构图成分通过大小、形状和位置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均衡和比例,形式上的有机结合。

三、构图原理的主要作用构图原理在建筑图纸设计中主要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引导视线:通过构图原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得观者可以按照预定的顺序看到图纸上的内容,达到表达设计信息的目的。

2.增强表现效果:构图原理可以使得建筑图纸在视觉上更加生动、丰富,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表达设计方案的内容,增强建筑图纸的表现效果。

3.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通过构图原理的运用,可以使得建筑图纸上的信息传递更加直观、清晰,提高建筑图纸的信息传递效率,减少信息读取的疲劳感。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质量和美观度。

构图原理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和有条理,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来进行布局和设计。

构图原理涉及到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比例、平衡、对称、重心、节奏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

一、比例比例是构图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是指物体之间、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比例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建筑物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美观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建筑图纸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比例,使建筑物整体看起来和谐而稳定。

二、平衡平衡是构图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平衡是指建筑物在视觉上的重量分布,使得整体看起来稳定和和谐。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

对称平衡是指建筑物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的一种平衡形式,不对称平衡则是指左右两侧不对称分布的一种平衡形式。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计需求,合理控制建筑物的平衡,使得建筑物在视觉上显得稳定而和谐。

三、对称对称是构图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建筑设计中,对称是指建筑物在平面上或者立面上,在某个轴线两侧的形式、尺度、颜色、材质等方面具有对称关系。

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

轴对称是指建筑物在某条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上的对称,中心对称则是指建筑物围绕某个中心点的对称。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对称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可以使建筑物显得更加稳定和美观。

四、重心重心是构图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心是指建筑物在平面或者立面上的视觉中心点,它直接影响建筑物在视觉上的平衡感。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重心,使其在视觉上显得稳定而和谐。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重心通常会和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形式等方面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控制。

建筑构图原理-1

建筑构图原理-1

• 整个建筑的构思为“天地之间”,被设计 师定位为“开放的宫殿”:大剧院透过一 座水、土相溶的坚实台基,奠定在中国的 土地上,它置身于上海政治、文化中心; 向蓝天展开其屋顶,象征中华民族的聚宝 盆,承接着来自宇宙、人类的恩泽与智慧, 象征着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情追求,也象 征着上海有有始以来就与天地相通的博大 胸怀。
A 建筑物达到稳定往往要求有较宽大的底面,上小 下大、上轻下重使整个建筑重心尽量下降而达到 稳定的效果,许多建筑在底层布置宽阔的平台式 雨篷形成一个形似稳固的基座,或者逐层收分形 成上小下大呈三角形或阶梯形状。 B 随着现代新结构、新材料的发展,传统的砖石结 构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稳定观念也在逐渐发生 变化。不少底层架空的建筑,利用悬臂结构的特 性、粗糙材料的质感和浓郁的色彩加强底层的厚 重感,同样达到稳定的效果。
(2)在建筑造型同一要素之间通过对比, 相互衬托,就能产生不同的形象效果。在 建筑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是取得统一与 变化的有效手段。
5 比例
(1)比例的概念
比例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 无论是整体或局部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 局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良好的比例能给人 以和谐、完美的感受,反之,比例失调就无法使 人产生美感。 (2)建筑物的各部份一般是由一定的几何形体所 构成。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注意几何 形体的相似关系,对于推敲和谐的比例是有帮助 的。
(2)处理建筑物的均衡与稳定应考虑各建 筑造型要素质量轻重感的处理关系。 (3)可通过对称均衡的形式体现出不同建 筑的特征,获得明显的完整统一。 (4)不对称均衡是将均衡中心偏于建筑的 一侧,利用不同体量、材质、色彩、虚实变 化等的平衡达到目的。它与对称均衡相比显 得轻巧、活泼。
• (5)达到建筑物稳定的不同手法

建筑构图原理-六

建筑构图原理-六

对称与平衡
通过对称和平衡的运用,可以 使建筑作品更加稳定和谐。
重复与对比
重复和对比的运用可以创造出 视觉上的变化和张力。
尺度与层次
不同尺度和层次的组合可以为 建筑作品增添趣味和动感。
构图原理的实际应用
1
立面设计
通过运用构图原理,可以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立面。
2
室内布局
合理的室内构图可以使空间更加通透和舒适。
构图原理的重要性
构图原理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运用构图原理,可以提升建筑作品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
构图原理的基本要素
1 线条
线条的方向和强度对构图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形状
不同形状的组合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3 色彩
色彩的运用可以为建筑作品增添生动和表现力。
构图原理的主要技巧
建筑构图原理-六
在建筑设计中,构图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构图原理的基本要素和 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将帮助我们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
构图原理介绍
构图原理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使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来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的方法。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建筑作品更加吸引人,有力地传递出设计理念和情感。
3
景观规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用构图原理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
构图原理的案例分析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常常运用对比和重复的 构图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 果。
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和平衡的构图 方式,表现出古朴和谐的韵味。
摩天大楼
摩天大楼利用尺度和层次的变化 营造出壮观的建筑形象。
总结与展望
掌握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对于我们设计出更好的建筑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演进,构图原理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建筑美学构图原理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构图的方式来达到美学的目的。

构图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对建筑元素的布局、比例、形态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美观和舒适的效果。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的整体形象、空间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对于提升建筑的美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筑美学构图原理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形象。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整体形象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评价和情感体验。

因此,在构图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的整体形象,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比例来打造出具有辨识度和美感的建筑形象。

这需要考虑建筑的外观、立面、体量和比例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整体形象能够呈现出和谐、统一和美观的效果。

其次,建筑美学构图原理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空间感。

建筑的空间感是指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和体验。

在构图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空间的层次、通透性、采光和通风等方面,以创造出具有舒适和开放感的空间体验。

这需要考虑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空间序列和视线引导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空间感能够呈现出宜人和舒适的效果。

最后,建筑美学构图原理还需要考虑建筑的视觉效果。

建筑的视觉效果是指建筑在视觉上的表现和感受,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在构图设计中,需要注重建筑的比例、形态、色彩和材质等方面,以打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建筑效果。

这需要考虑建筑的立面设计、细部处理、装饰和艺术元素等方面,以确保建筑的视觉效果能够呈现出引人入胜和富有魅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美学构图原理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建筑的整体形象、空间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构图设计,可以达到建筑美学的目的,提升建筑的美学品质,为人们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感的建筑环境。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重视建筑美学构图原理,通过综合考虑建筑的整体形象、空间感和视觉效果等方面,来打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建筑作品。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扬州瘦西湖畔 ----五亭桥
•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 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 抽象的几何形体显示不了尺度感,但一经尺度处理,人们 就可以通过这种处理感觉出它的大小来。在建筑设计过程 中,人们常常以人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一些不变因素,如: 台阶、栏杆等作为比较标准,通过与它们的对比而获得一 定的尺度感。
• (b)渐变韵律:连续的要素如在 某一方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变化, 例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 变疏或变密等。
连续的韵律(西班牙巴塞罗那 米拉之家)
洞 庭 凌 云 塔
----
• (c)交错韵律:各组 成部分按一定规律交 织、穿插而形成,各 要素相互制约,一隐 一现,表现出一种有 组织的变化。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
如何进行建筑体形和立面设计呢? 除了要从功能要求,技术经济条件以 及总体规划和基地环境等因素考虑外, 还要符合一些建筑美学原则。建筑造 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建筑构图 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 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等。
(一)统一与变化
• 统一与变化,即“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 法则。
• 一般来说,圆形、正方形、正 三角形等具有肯定的外形而引 起人们的注意;“黄金率”的 比例关系(即长宽之比为1: 1.618)要比其它长方形好;大 小不同的相似形,它们之间对 角线互相垂直或平行,由于具 有“比率”相等而使比例关系 协调。
• 建筑物的各部分一般是由一定 的几何形体所构成。因此,在 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注意几 何形体的相似关系,对于推敲 和谐的比例是有帮助的。如右 图就是以相似的比例求得和谐
• (d)起伏韵律:渐变 韵律如果按一定规律 时而增加、时而减少, 有如波浪之起伏,或 具不规则的节奏感, 较活泼而富运动感。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

建筑美学构图原理建筑美学构图原理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摄影构图原理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建筑作品。

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和组织元素的方式,包括线条、形状、颜色和纹理等因素的选择和布局。

下面将从线条、对称性、比例和尺度、透视和空间、重复和对比五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建筑美学构图原理。

1.线条:线条是构图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和曲线等不同类型。

水平线可以给人一种平稳和宽松的感觉,垂直线可以给人一种坚定和力量的感觉,对角线可以给人一种动感和紧张的感觉,而曲线可以给人一种柔和和流动的感觉。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线条可以赋予建筑作品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2.对称性:对称性是指画面中元素在平面上的分布均匀、左右对称。

对称结构能够给人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常用于庄重、正式的建筑风格中。

对称性构图最常见的形式有中轴线对称和径向对称,中轴线对称是指以一条垂直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两侧对称;径向对称是指以一个点为中心,各个元素呈射线状分布。

这些对称性构图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被用来表达均衡和秩序感。

3.比例和尺度:比例和尺度是指画面中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和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例和尺度可以通过放大和缩小元素尺寸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表达不同的情感。

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比例有黄金比例和百分比比例,黄金比例被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即1:1.618。

通过合理运用比例和尺度可以使建筑作品显得合理、舒适和自然。

4.透视和空间:透视和空间是通过利用图像中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实际3D空间的深度和距离。

透视原理是将建筑元素根据远近关系进行处理,远处的元素会变得模糊而小,近处的元素会更加清晰和明显。

而空间的处理则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明暗的对比和阴影的处理来表达建筑的深度和层次感。

5.重复和对比:重复和对比是指在构图中通过重复和对比元素的方式来加强画面的统一感和层次感。

重复可以是在水平、垂直、对角方向上的重复,也可以是在形状、色彩等元素中的重复。

建筑构图原理

建筑构图原理
建筑构图原理
composition principle of architecture
班级:建筑154 姓名:周倩倩 学号:201511024411
目录
韵律与节奏
01 均衡与稳定
02
对比与微差
03
概念:
01

均衡与稳定
实际上的均衡与稳定和审美上的均衡与 稳定,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科 学研究的范畴,所运用的是逻辑思维的方法; 后者属于美学研究范畴,所运用的是形象思 维的方法。在这里,我们所研究的是后者, 即没学上的均衡与稳定。
本项目位于巴塞罗城北的一片坡地上,基底与 “La Clota”公园的东北边缘相接,其一侧是50 年代城郊化运动时建起的大片城市公寓和住宅, 另一侧则是90年代奥运会建设的场馆和其他服 务设施。梯形的场地在长边方向保持了大致的 水平,而在短边方向则有3.5米的高差。建筑主 体空间朝向东、南,向前眺望是“La Clota”公 园以及其后巴塞罗那壮观的全景。
连续相同的木桩构成的L形建筑,不仅增加了光照, 也使建筑具有连续的韵律美
私密的金字塔住宅
Kim Dong-jin+L’EAU design
渐变的韵律
结构体系
外表皮同时引申出建筑 边界的意味。从底层到 顶层,一层层重叠和缩 小着直到顶端。像俄罗 斯套娃般“一个客体套 入另一个相似的客体 中”,使人形成灵活的 空间层次感。
03
韵律与节奏
韵律美在建筑中的体现极为广泛、普遍, 不论是中国建筑或西方建筑,也无论是古 代建筑或现代建筑,几乎处处都能给人以 美得韵律感。过去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 的音乐”,其道理正在于此。
连续的韵律
华盛顿州果园里的办公空间
Graham Baba Architects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分享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构图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

良好的构图不仅可以使建筑图纸更加美观,更能使图纸的信息传递更加清晰有效。

本文旨在分享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构图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建筑图纸设计中。

一、构图的概念与分类构图是摆放或排列元素、材料、图形等,以获得统一性、平衡和和谐效果的艺术活动。

在建筑图纸设计中,构图是指将建筑元素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规律组合安排,以形成具有美观感和合理的比例关系的建筑图纸。

根据构图的不同形式和方式,构图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对称构图和不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指将元素和物体按照中心轴线对称排列,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不对称构图是指将元素和物体根据自然规律或设计要求不对称或不等距地排列,以达到平衡和美观的效果。

二、构图原则和设计要素构图在建筑图纸设计中的应用,必须有一定的原则和基础要素作为支撑。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要素。

1.主题主题是构图设计的核心,也是给人视觉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因素。

建筑图纸的主题从建筑物本身出发,可以选取建筑物的特色、风格、用途、方向、空间比例等方面作为主题,使构图设计的图形形象和风格表现出来。

2.对称和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中的重要原则。

对称是指建筑图纸上的元素沿水平或垂直中轴线对称排列。

平衡是指有规律地控制各个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使其看起来整齐、稳定、平衡。

3.比例关系建筑图纸设计中的比例关系是指几何形体及其各部分在大小、形状、数量上的相对关系,也是构图中的重要设计要素。

通过良好的比例关系,可以使图纸更加具有美感和协调性。

4.色彩和空间色彩和空间也是构图中重要的设计要素。

色彩运用可以使建筑图纸在视觉效果上更加传神,展现出图纸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可以提升设计的主题性。

空间则是指用几何形体、线条、点面等元素,通过巧妙的组合排列,表现出图纸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形态。

5.视觉引导视觉引导是指使用物体的大小、形状、色彩及空间等重要设计要素,引导人们的视线方向,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美观而富有层次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1,圣马可广场
示例2,北京故宫
示例3,天坛祈年殿
示例பைடு நூலகம்,巴黎凯旋门
2,建筑构图技法 建筑设计工作的内容包括建筑群体的布置、 建筑物的平面及空间布局和立面处理、建筑局部 (细部)处理,以及室内装修等各个方面,它们 是有机的统一体。设计者除了具备正确的设计思 想外,还必须掌握广泛的科学技术,建筑历史和 艺术理论等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熟练的建筑构图 技法。 建筑构图技法是指建筑设计中运用一定的手 段组织空间布局、处理立面、细部装饰等方面以 取得完美的建筑形式的技法。
一.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 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 和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的三个要素彼此之间是辩 和建筑形象 证统一的关系。 1.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物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 满足的使用要求。 2.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材料技术、结构技术、施 工技术。 3.建筑形象:是功能与技术的综合反映。(这里 所指的建筑形象为广义概念)
二.建筑构图原理的几个概念 1,建筑构图 Composition,原意:组合、联系。因此在国 Composition, 外很多文献书籍资料中可以理解为全面的建筑设 计的布局、组合之意。 建筑内外各部分(或各组合体)本身与整体 之间的布置与配合,称为建筑构图。 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体各个部分的布局和组合 形式,以及它们本身彼此之间和整体间的关系, 就是所谓的建筑构图。
建筑构图原理
主讲: 主讲:xxx 课时: 课时:30
建筑构图原理(或理论)是建筑基本规律的一 部分,建筑构图的理论素养和技巧是建筑师的基本 功。 前言: 第一章 前言:关于建筑构图原理
关键词:建筑构图原理,建筑构图,建筑构图技法 关键词:建筑构图原理,建筑构图,
一.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建筑构图原理的几个概念 三.建筑构图原理的主要内容 四.建筑构图原理的特点 五.研究与学习建筑构图原理的意义与方法
三.建筑构图原理的主要内容 (一)建筑构图的基本原则 1.统一与变化。这是适用于任何艺术表现的 一个普遍原则。建筑构图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 变化,力求变化与统一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是建筑 构图形式中贯穿一切的基本问题。如:对比与微差、 韵律、主从、重点、联系与分隔等,很多表现方法 都是为了取得构图上的统一与变化。 2.均衡与稳定。也可以视为取得统一与变化 的一种手段。主要是解决建筑物在体量组合方面的 均衡问题。 3.比例与尺度。建筑各组成部分之间或部分 与整体之间要有良好的比例关系。
五.研究与学习建筑构图原理的意义与方法 (一)意义 建筑构图原理(或理论)是建筑基本理论的一部 分,建筑构图的理论素养和技巧是建筑师的基本功。 加强建筑构图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提高建筑师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综合能力,构图原则可以帮助 设计者在不同角度综合考虑建筑构图,并将其运用 到设计实践当中。 (二)学习方法 1,理论研究学习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在建筑设 计实践活动中,利用建筑构图的理论与技法,根据 设计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套原则。 2,以发展的眼光来学习(不要生搬硬套,不要 死学)。构图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一段时期, 其内容也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4.视觉中一些特殊规律的应用。主要是设计 中解决建筑物可能出现的视觉上的错觉和透视的变 形等问题。 5.比拟与联想。建筑物上的精神内涵,常采 用比拟与联想的手法以取得建筑物一定的艺术表现 力,是表现建筑内容、性格或气氛的一个手段或方 法。如:悉尼歌剧院等。抽象化,利用形体组合而 不是单纯的装饰模仿。 前三者是建筑构图的共同规律,主要原则,后 二者是建筑构图的特有原则。 (二)建筑构图的辅助手段 主要包括:色彩与照明、建筑装饰图案、雕塑、 主要 纪念性绘画等等。
建筑师的技巧恰恰在于使建筑在功能合理、技 术完善的基础上有丰富的表现力,纯粹的艺术装饰 手段应当尽量少用。
示例5,国家体育场“鸟巢”
3,建筑构图原理 有关建筑构图技法的理论总结通常称为建筑构图 原理,或者建筑构图理论。 从广义上讲建筑构图原理是建筑理论的一部分, 它研究建筑作品形式构成的客观规律,研究建筑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构图因素和手段、构图手法、原则 和规律以及它们的运用方法。目的在于,能促使我们 合理地、现实地、科学地完成建筑设计任务。
四.建筑构图原理的特点 1.它是构成建筑形式(或更确切的说是建筑作 品)的规律.这个建筑形式应理解为多种现象,即 不仅包括建筑作品的局部或个别两种,而是指整个 作品本身。 2.它在现实中是有客观基础,源于实践,并被 记载在现有的建筑物及建筑学社会实践的成果中。 从某个方面讲,建筑是记载人类社会历史的最好的 实例。 3.它是历史上形成的规律,建筑师们总是继承 和进而发扬先驱们的经验。与任何科学一样,建筑 构图原理是不断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在建筑实践 活动中不断完善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