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章末总结: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合集下载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

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环境建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了解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则、重点和措施。

4.学会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探寻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楼兰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孔雀河道南岸7千米处,罗布泊的西北角。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古楼兰是丝绸之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奇怪的是,声名赫赫的楼兰王国却从4世纪之后,史不记载,传不列名,突然销声匿迹了。你知道古楼兰为什么消失吗?导入新

课。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

①看教材P1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荒漠化”并完成【思考交流】1

②看教材P16~1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③看教材P17~19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并完成【思考交流】2

④看教材P22~2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并完成【思考交流】3

建议方式:同学间可讨论交流→步骤1:导入新课→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步骤4:教师通过【例1】讲解研析知识“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总结方法规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 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 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阿尔金山 大兴安岭 + 1.位置范围: _________以西,昆仑山 — 新疆 甘肃 __________—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 内蒙古 ________、宁夏、________北部和________ 高原 山脉 大部。 + 2盆地 .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_______, 草原、荒漠 西部________和 _______相间分布。 贺兰山 半干旱 + 3.主要景观:以 ______________为主。 极端干旱 + 4.内部分异:以________为界,以东属 ________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 __________区。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
目 标 导 航
5
知识网络构建
2
课前自主预习
6
课堂巩固训练
3
重难疑点探究
7
知能拓展阅读
4
典型例题剖析
8
课 时 作 业
目标导航
+ 1.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使学生理解荒漠
化的危害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 2.使学生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逐 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预防 潜在荒漠化 的威胁 2.防治内容扭转 正在发展中 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 的生产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 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 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课件
山葡萄、蕨类等,主要野生动物有梅花鹿、貂、熊等。但森林最 重要的价值是环境价值。
•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对应的意思是: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 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 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
• (2)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 源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 【答案】 (1)森林 水土流失加剧 • (2)含沙量大量增加 洪涝 少砍树,多种树,搞好生态保护
• 【解析】 漫画以“水患感思”为题,形象地揭示了森林资源的 生态价值和其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生态恶果,本题寓意深刻,发 人深思。
• (2)枯枝落叶 不断更新
• (3)淋洗 土壤侵蚀 枯枝落叶 物种
• 【解析】 第(1)题,图的右侧表示雨林未被破坏的情况,植被与 土壤之间维持着正常的物质循环,森林起到明显的环境效益。第 (2)题,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来源于岩石风化、雨水带来、枯枝 落叶分解,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枯枝落叶的分解。第(3)题,图的左 侧表示雨林被砍伐后,森林的生态作用尽失,植被与土壤之间的 物质循环也被破坏,从而出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 森林资源以其巨大的生态价值,被人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可是由于人类对其大规模地滥垦滥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的后果是地表水土流失加剧,一遇暴雨,泥沙径流俱下,汇 入河流,淤塞河床,流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如长江,其上中 游植被破坏的后果,对导致1998年洪水肆虐,起推波助澜作用, 造成的损失惨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课时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课件 (共4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课时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课件 (共48张PPT)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自主预习
1.荒漠化的概念图解
经济活动
气候 润
半湿
干旱、 半 干旱
沙漠
次生盐渍化
2.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风沙
荒 漠
水土
思考
答案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的“红色荒漠”属于哪一种荒漠化类型?
属于石质荒漠化。
成因是什么? 导致红壤土层变薄甚至缺失,岩层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地表受流水侵蚀,
答案 西北干旱地区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 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等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多 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持续干旱则促进土地荒漠 化进程。
(3)读教材P17“图2.3
答案 从“图2.3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分析
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可以看出,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__ 南 向___ 北 流,
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该地区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②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城镇应位于河流上游,古城遗址应位于河流下游 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而质地黏

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角洲人口

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

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

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必修3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必修3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难留下了巨大隐患。
菜单
材料三
知 识 · 网 络 · 构 建
热 点 · 命 题 · 视 角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地理
高 考 · 题 型 · 研 究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地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知 (1)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其常多发于( )
识 ·
A.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识 ·
到以下方面。
网 (1)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络 ·
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是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掌握地理知识
构 过程中发展的。例如,没有地图知识,就无法进行识读地图、分析地图 高
建 和填绘地图的实践活动。如果考生对地球球状体、经纬线、经纬度的概 考
念不清,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不明,就难以进行时区和日界线的计
网 络
B.河网密布的平原
·
C.植被茂密的高原
构 建
D.干旱少雨的的荒漠
高 考
(2)结合材料分析,判断下列属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的是( )
·

①土壤肥力降低
ຫໍສະໝຸດ Baidu

②引发泥石流,洪灾等自然灾害

点 ③导致土壤盐碱化
· 研 究
· 命
④气候变得干旱
题 ·
A.①③

2023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2023年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空间单位

2.区域的属性: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性。

3.区域的特性:差异性(行政区边界明确,干湿地区边界具有过渡性),整体性(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东北平原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4.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长江中下游平原由若干平原组成,水系密布,土质黏重,影响初期的农业生产,由于船的使用,稠密的水系反而促进了发展

6.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初期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转型期—人地矛盾锋利;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

7.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重要涉及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8.遥感(RS):a原理:不同的地面物质和地面物质的不同状态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不同。b、应用:资源普查、环境

和灾害监测中的广泛应用,除了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9.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运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2)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3)地位: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4颗GPS卫星。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 信号接受机,就能提供准确的三维信息(经度、纬度和高度)和时间。四颗卫星可拟定运动物体速度。(4)组成:空间部分— CPS卫星星座、用户部分— GPS信号接受机、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高中地理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3
【答案】4. D 5. C
精品课件
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说明图中河流的特征及其成因。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精品课件
【解析】河流的特征可以从水文特征(水量、水位、有无结冰 期、含沙量)和水系特征(水系形态和支流湖泊、流程、流域、 河道、流向)两大方面来回答。第(3)题强调荒漠化形成的人 为原因。 【答案】(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 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 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 (3)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 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主要危害
固沙、防止风 沙前移和抑制 地表起沙的植 被遭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 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 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 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
精品课件
使沙化土地连 片发展
③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
条件是

精品课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区荒漠化的背景知识及荒漠 化防治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图中提取的主要答题信息 是铁路延伸方向与河流的流向基本一致,长城延伸至本区, 同时本区沙漠分布又广。因此判断图示地区应是我国的西北 地区,位于宁夏和内蒙古的交界处。 【答案】(1)贺兰山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_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_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完成1~2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C)

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解析】第1题,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C对。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是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不是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功效,A、B、D错。第2题,在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主要生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对。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B错。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是雨林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主要作用,不是防护林

的主要作用,C错。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是城市绿地的作用,D 错。

3.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类型多属于(B)

A.地形雨B.对流雨

C.锋面雨D.台风雨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区一般分布在赤道地区,所以多对流雨。

4.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B)

A.美国B.俄罗斯

C.加拿大D.中国

【解析】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2 m×1 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5.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B)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说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说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4提高科学探究的质 量,关注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的达成
3使地理贴近学生生 活、联系社会实际
5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 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教 学 建 议
1作好案例教学的知 识铺垫,2注重对学 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 取地理原理的能力的 培养
说评价建议
(一)评价困难 教材教学与开展学生评价之间达成协调不易作到 人教版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为主线,贯穿了整本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 自然离不开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但在具体案例教学中,学生需要达到何种程度 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并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来 反馈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中始终是难题。 (二)评价建议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 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 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 进行。要想较好地解决新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必修1 必修2的基本原理,并以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 师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必修3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 一种好的主要形式。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 程6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原因及 前途。 具 体 目 标
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的原 因;理解干旱的自然特征; 2了解荒漠化的人为原因,理 解其决定性作用。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

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据此完成第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

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

压带的控制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C

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盐渍化

B.云贵高原——沙漠化

C.江南丘陵——红漠化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

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第4~5题。

4.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植被覆盖率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4题,图示地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5题,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主

要是植被覆盖率低,风力较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5.A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

成第6~7题。

6.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98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98张PPT)
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 )
A.水分差异造成 B.热量差异造成 C.地形差异造成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
4.读图回答问题。(1)天山北坡降水量随高度分布有何特 点?(2)估算海拔2000米,天山南北坡的降水差异?
知识回顾
1.荒漠化的概念是什么?形成原因有哪些? 2.荒漠化的表现有哪些? 3.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分别是什么? 4.西北地区地形、气候分别是什么?新疆地形特征 是什么? 5.西北地区主要景观是什么?形成该景观的原因是什么? 7.西北地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什么? 8.影响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9.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又是什么的分界线?秦淮线又可称 为什么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于哪里?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人口、
于 荒
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的生
漠 化 防
态系统

荒漠化的防治可概括为:“三项内容、两条原则、一个重点和五项措施”
⑴认识图中的地理事物:山脉、河流、铁路、沙漠。 ⑵什么季节沙漠对铁路的威胁最严重,为什么? ⑶宁夏沙坡头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荒漠化?效果如何? ⑷这种措施起到了哪些作用? ⑸草方格沙障是生物措施,还是工程措施?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 数量,避免牲 畜大量无序 的增长。
旱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 术,推广节水农业, 避免土壤盐碱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件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1、当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 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会使当地气候变_干__,年
温差和日温差变_大__。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中的二__氧_ 化_碳_
__亚__马__孙___河__流域,非洲___刚__果__河__流域, __东___南__亚_____地区
•12
例: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世 界最大的自然原因。(8分)
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面积大); ②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③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水; ④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北、东南信风带来丰富降水; ⑤暖流经过,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 ⑥东临大西洋,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水 汽深入,并在西部安第斯山形成丰富地形雨。
3.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A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
1.说明A、B、C、D四处的森林的主要作用。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区域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空间单位

属性:一定的面积、 形状 、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特征:差异性、整体性、层次性、可变性、 q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一、区域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下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图中三个地区

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次生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解析: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的现象,表现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等,在干旱、半干旱以及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都可能发生,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是其形成的基础,但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

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A )

A.沙漠化 B.石漠化

C.盐渍化 D.三种类型都有

解析:A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C )

A.荒漠化B.水土流失

C.次生盐渍化D.石质荒漠化

解析: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往往引起次生盐渍化问题。

4.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D )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内蒙古高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

下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C )

A.abc B.cba C.cab D.bca

解析:这是一组人类治理沙漠示意图,从图示来看,c图是最早时期,表现在沙丘形态明显,陡缓分明,为流动沙丘。从沙丘形态来看,缓坡为风来的方向,受重力影响,在风的去向形成陡坡.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人教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1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人教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1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4.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5.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此外,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

2.世界森林现状

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⑵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图2.17)。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少?

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约于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可是自从有了人类,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他们对森林的破坏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总结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知识结构
ZHISHIJIEGOU
Fra Baidu bibliote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