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及腕带识别制度

合集下载

“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9篇】

“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9篇】

“腕带”识别身份标识管理制度【优秀9篇】

患者腕带标识身份识别制度篇一

患者腕带标识/身份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男性为蓝色,女性为红色。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3)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4)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等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禁止仅以床号或房间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或家属)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等,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共同核对确认以上信息无误后方可接入手术间(意识清醒者,主动邀请患者参与核

对)。

(6)腕带为固定式,伴随住院全过程,出院后方可弃除。患者转床、转科及时更改腕带相关内容。

(7)急诊手术患者由急诊科直接送手术室,由急诊科填写手腕带。(8)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及儿童患者需经常检查腕带的佩戴情况。

(9)医疗保险患者需核对身份证和医疗保险卡;(10)准确无误地填写患者的信息,必要时核对身份证;

腕带识别管理制度

腕带识别管理制度

腕带识别管理制度

一、概述

腕带识别管理制度是指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安全,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而制定的

一套管理制度。通过在患者手腕上佩戴具有个人身份信息的识别腕带,可以有效避免因患

者身份混淆而导致的诊疗错误和其他安全隐患。良好的腕带识别管理制度不仅能提高医疗

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也能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信息的管理和保护。本文将从腕带的种类、使用规范以及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腕带的种类

(一)身份信息腕带

身份信息腕带是指在腕带上印刷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基本信息。这类腕带一般

采用塑料或纸质材料制成,患者佩戴后可以清晰显示个人身份信息,方便医务人员进行识别。

(二)条形码腕带

条形码腕带是在腕带上印制有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来获取患者的信息。这种腕带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可以减少人工输入信息的错误。同时,条形码腕带还可

以与医疗信息系统或药品管理系统进行联动,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三)RFID腕带

RFID腕带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制成的腕带,可以通过无线电频率识别患者的身份信息。

相比于传统腕带,RFID腕带具有防水、抗污染、持久耐用等特点,适合长期佩戴。同时,RFID腕带还可以实现实时定位和监控,为患者的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三、腕带的使用规范

(一)佩戴和更换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佩戴腕带时,应当先核对个人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所佩戴的腕带与患者

的实际情况相符。同时,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腕带类型。对于长期住院或患有特殊病症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腕带,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准确性。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范文(三篇)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范文(三篇)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范文

一、概述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内患者的身份信息得到准确识别和记录,以提供更安全的医疗环境而制定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腕带的使用和管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病房和门诊部的患者。

三、制度内容

1. 腕带的颁发

1.1 患者住院或就诊时,由医院进行腕带的颁发。

1.2 患者的个人信息应准确无误地记录在腕带上,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1.3 腕带应采用舒适、防水、防刮擦的材质制作,确保不引起皮肤过敏或其他不适。

2. 腕带的佩戴与识别

2.1 患者佩戴腕带的位置应在手腕处,紧贴皮肤,确保不易松脱或丢失。

2.2 医务人员应及时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个人信息与医疗记录的一致性,并与患者确认无误后进行操作。

2.3 在每次医疗操作或治疗前,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腕带上的信息进行确认,避免误诊、误治等错误操作的发生。

3. 腕带的保管和管理

3.1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腕带发放与管理机构,负责腕带的颁发、收回、补发和管理。

3.2 患者出院或出诊后,腕带应及时收回,以防止腕带被他人使用或信息泄漏。

3.3 腕带在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避免感染传播。

3.4 医院应建立相应的腕带登记和备案制度,对每条腕带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

4. 腕带的遗失和补发

4.1 患者如发现腕带有遗失或损坏的情况,应立即向医务人员报告,以便及时进行补发。

4.2 医务人员接到患者报告后,应尽快办理腕带的补发手续,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5. 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5.1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制度及规定

“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制度及规定

患儿身份识别与查对制度

1、医护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活动前,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儿身份。

2、门诊患儿使用就诊卡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住院患儿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作为患儿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

3、所有住院患儿、急诊留观患儿、患儿均实行条码管理,佩戴腕带,新生儿使用双腕带管理。

4、查对时应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住院患儿使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识别符,并进行反向核查,核对床头卡和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门诊患儿使用姓名、性别、就诊卡号三种识别符确认患者身份;需双人核对。

5、新生儿使用双腕带管理,一条腕带戴于新生儿手腕/脚腕处,另一腕带粘与新生儿暖箱,便于查对。

6、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应用镇静药物等患儿,应让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的姓名,应用床号、姓名、住院号三种标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卡,床头卡上注明患者的基本身份信息。

(二)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手腕带核对、病历牌核对、治疗单核对等。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须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2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三)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对于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手术、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新生儿、无法正确语言表达且无家属陪伴的患儿等)和成批救治的伤员(22人时)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五)对无法确认身份的患者,使用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和诊断,如需住院加写科室、住院号和入院时间。一旦确认患者姓名后,立即换上标有患者正确信息的腕带和床头卡,并在病历上完整准确记录患者信息。

(六)在实施各种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七)转送、接收患者时必须认真核查患者身份,严格交接并记录。

(八)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腕带信息一致。

附:《关键流程患者身份识别及交接规定》

一、急诊转接

急诊患者---- 佩戴腕带---- 急诊护士携带门诊病历、入院证----- 相应科室护士----- 共同核对腕带、门诊病历、入院证,询问患者姓名、年龄,确认患者身份一一病情交接一一交接登记本双方签字

腕带识别标示制度

腕带识别标示制度

腕带识别标示制度

1. 所有住院患者均须佩戴腕带,一般患者佩戴蓝色腕带,高危患者(如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新生儿等)佩戴正红色腕带,信息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等病人信息。

2. 在执行诊疗护理工作时,除常规核对床号、姓名外还应与腕带上的信息核对,特别是对昏迷、神志不清、言语障碍、手术中患者及新生儿。

3. 腕带佩戴位置:右手手腕,如特殊原因不能在右手腕者,佩戴顺序为:左手-右脚-左脚。

4. 在转科、转床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腕带识别制度

腕带识别制度

腕带识别制度

一、对住院患者必须使用“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二、“腕带”应按规定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等。药物过敏患者有特殊标志。

三、确保“腕带”佩戴准确无误。“腕带”内容填写完毕后,需由双人核对(护士-护士、护士-家属、护士-护士、护士-医师)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佩戴。“腕带”字迹模糊、卷边、不易识别时应及时更换。

四、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液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手术、诊疗等活动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五、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损伤,手部血运良好。

六、注意观察患者佩戴“腕带”部位皮肤情况,保证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模版(5篇)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模版(5篇)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模版

1、住院患者必须全部使用佩戴手腕带,做好患者宣教工作,发现腕带丢失,及时补戴,补戴时须重新双人核对患者信息。

2、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医院、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3、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与患者核对(清醒病人)或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4、对于治疗、护理时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术麻醉未醒、昏迷、神志不清、危重等)必须使用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5、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由病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等,并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在病人进手术室前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

6、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手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手腕带信息一致。

识别标识制度

1、应用腕带的目的。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的识别(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4)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可使用读码器扫描条形码腕带,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

2、哪些病人应用腕带识别。

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手术、输血、不同种语言、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至少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以便准确无误识别病人。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腕带标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腕带标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腕带标识制度

照片识别也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通常要求患者在就诊时留下一张照片,以便医务人员能够通过照片识别患者身份。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因姓名相似或者证件丢失等原因而导致的身份混淆。

另外,为了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核对,一些医疗机构会采用身份核对的措施。比如,在进行关键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核对身份信息,以确保患者的手术或治疗与其身份相匹配。

与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密切相关的是腕带标识制度。腕带标识制度是指在患者就诊或住院期间,医疗机构为患者佩戴的身份识别标识。腕带通常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号等信息。

腕带标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医务人员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提高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腕带标识通过将个体信息直接码放在患者身上,实现了“身份在人、名号在带”的特点。

腕带标识制度的有效性有赖于医务人员的配合和制度的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首先查看患者的腕带信息,以确保操作对象与患者身份相符。特别是在进行关键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特别关注腕带上的身份信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腕带标识制度虽然能够有效减少因身份混淆而导致的医疗差错和患者安全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风险。因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身份的核对和认知,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腕带标识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匹配和医疗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通过

采取有效的措施,医疗机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患者身份混淆而导致的医疗差错和患者安全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相关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相关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及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条患者身份识别:我院就诊患者实行唯一标识,目前使用门诊病历

号、住院病案号、医保卡号。

(一)在各种诊疗护理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二)患者身份确认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为识别依据。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性别或门诊病历号为识别依据。

(三)医技科室核对患者身份和检查或治疗项目,保证检查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医务人员如发现发现身份信息不符之处应当与病人沟通、核实,并更正。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应及时主动的进行协调。

(四)科室出现相同姓名患者时,增加核对项目如出生年月、住院号等,直至能正确识别。

(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六)患者转接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制度。

第二条使用腕带

(一)各科室应按照规定要求,确保腕带标识准确无误,正确进行腕

带的佩戴与使用,执行任何治疗、护理及交接班时均需核对腕带

信息。

(二)产妇、新生儿、急诊、无名、儿童、手术、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例如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状态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标识。

(三)佩戴时与患者本人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无误后佩戴,一般佩戴于右手腕部,特殊情况可佩带左手腕部、下肢。佩戴时注意正面向外,标签文字正对查看者。

(四)应向患者说明腕带使用注意事项及重要性,腕带标识是患者的专用信息,不得转借他人,不得无故随意取下,不得擅自涂改及刮除腕带上的信息内容。

腕带识别标识制度

腕带识别标识制度

腕带识别标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医院住院病人身份识别管理,提高医疗服务

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住院病人的腕带识别管理。

三、腕带使用对象

1.全院所有住院病人。

2.急诊科抢救室及急诊留观的病人。

四、腕带使用规定

1.颜色:使用的腕带分为蓝色和粉色两种,蓝色用

于男性病人,粉色用于女性病人。新生儿及特殊情况下,由护士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并使用相应颜色的腕带。

2.信息内容:腕带信息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门诊自费病人用就诊卡号,参保病人用医保卡号)、姓名、年龄、血型、过敏史等。护理人员应使用蓝色圆珠笔按要求,逐项清晰填写各项内容。

3.信息核对:病人从急诊室入院或转科,接收科室应及时完善腕带上的信息,必要时更换。

4.佩戴部位:腕带常规佩戴在病人右腕。如病人右腕无法佩戴时,按右腕—右脚踝—左腕—左脚踝的顺序依次佩戴。腕带佩戴时注意字体方向,便于查对。

5.松紧度:腕带佩戴时松紧度以一指为宜。佩戴部位皮肤保持完整、无擦伤,肢体末梢血运良好。

6.管理要求:病人入院后由当班护士负责为病人佩戴腕带,并告知病人及家属腕带的重要性,不得随意取下。护士应加强病人腕带佩戴部位的观察,如皮肤的完整性、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松紧度是否适宜等,及时调整腕带。

五、腕带更换

1.腕带遗失、破损、字迹模糊不清时,应及时更换。

2.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取下

腕带,并按院感要求进行处理。

六、身份识别方法及注意事项

腕带识别管理制度

腕带识别管理制度

腕带识别管理制度

一、“腕带”使用的对象

(一)全院各科室的住院病人。

(二)急诊抢救室、门诊输液、留观病人。

二、“腕带”佩戴流程

三、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 检查佩带部位皮肤是否完好、清洁 佩戴腕带,观察松紧是否适宜 告知佩戴腕带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 交待注意事项 1.不随意取下 2.不浸泡在水中 3.局部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双人核对,确认患者身份 双人核对,确认腕带上各项内容准确 清醒患者 昏迷或者不能沟通者 患者入院后立即正确打印腕带

(一)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24小时随身快速识别。正确填写腕带内容:病区、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等信息。无名氏就写“无名氏1”或“无名氏2”,按照入科先后定数据。

(二)在采取各项诊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除按常规核对病人外,必须核对病人腕带以确定身份。

(三)有过敏、跌倒中高危、传染病等特殊患者应在腕带与床头卡上注明标识。

(四)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戴腕带以及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并告知病人不能随意取下丢失。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五)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经常检查佩戴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

(六)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标识腕带除去。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身份识别系统是医院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确保每一个患

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

识别、RFID等技术。腕带使用管理制度是身份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腕带可以有效地管理患者的信息、实现患者登记、防止人口混淆等。

1.发放腕带:每一位患者住院时都应当给予腕带,其编号唯一,以便

医务人员识别。腕带发放时,要进行登记和签字,登记时要注意患者身份

的准确性和腕带编号的准确性,不得重复发放、调换或者互换。

2.使用腕带:腕带的使用要符合预防错误治疗的要求,在患者入院、

改变床位、离院时,都要核对患者信息与腕带信息,以确保医疗信息的准

确性。

3.管理腕带:腕带的管理要定期检查,以确保腕带质量和安全性;腕

带长期放置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更换腕带应及时完成。

二、身份识别管理

1.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是通过摄像头拍摄患者的脸部特征,经过

数据处理后,与系统中已有的患者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患者的真实身份。

2.指纹识别:指纹识别系统是通过患者的指纹。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及使用腕带制度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及使用腕带制度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及使用腕带制度第一条患者身份识别:我院就诊患者实行唯一标识,目前使用门诊病历号、住院病案号、医保卡号、非医保患者医联码。

(一)在为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治疗、护理、转运及检查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无误后执行。

(二)住院患者实际工作中至少同时以床号、姓名作为识别依据;门诊患者实际工作中至少同时以姓名、年龄或ID号作为识别依据。

(三)科室出现相同姓名患者时,增加核对项目如出生年月、ID号等,直至能正确识别。

(四)识别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陈述其姓名;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第二条使用“腕带”

(一)产妇、新生儿、ICU、急诊、无名、儿童、手术、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例如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状态等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标识。

(二)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准确、完整,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三)佩戴时与患者本人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无误后佩戴,一般佩戴于右手腕部。

(四)若遇到患者腕带丢失、损坏或转科等情况时,需及时更换腕带;更换时也必须经二人核对腕带的识别信息。

(五)无名患者以“无名”为姓,数字序号为名(例如无名1、无名2、以此类推)。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

一、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性

患者身份识别在医疗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还是准确记录患者治疗过程、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只有通过正确的身份识别,医生和护士才能提供准确的诊疗服务,避免发生误诊、错药、错检等医疗事故。

二、腕带使用管理制度的目的

为了保障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医疗机构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腕带使用管理制度。通过对患者佩戴腕带的监管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身份混淆、患者信息错误等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医疗质量。

三、腕带使用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

1. 腕带佩戴的时间: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始终佩戴腕带。出院后,应将腕带立即剪断并销毁,以防止他人使用。

2. 腕带的标识:腕带上应标注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过敏史等。信息准确、清晰易读,以便医务人员及时查看。

3. 腕带的制作与发放:腕带应由医疗机构统一制作,采用防水、防脱落的材料,确保患者在洗澡、换洗衣物时腕带不易损坏脱落。腕带应在患者入院时统一发放,并记录发放时间和信息。

4. 腕带的检查与更换:护士负责对患者腕带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腕带标识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如发现腕带损坏、标识混淆、

患者信息有误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正。

5. 腕带的使用培训与巡查: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患者腕带的使用培训,确保全体医务人员熟悉腕带使用的要求和流程。另外,医院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腕带的使用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6. 腕带的信息保密:患者的个人隐私非常重要,医务人员在使用腕带时应保证患者信息的保密性,严禁将腕带上的信息泄露给他人。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3篇)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3篇)

医院腕带识别制度

采用给病人佩戴腕带的方法,是针对住院病人一种安全措施,是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而可靠的标记和识别,也是对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____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二、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三、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四、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标识腕带除去。如果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标识腕带保留在尸体上。

医院腕带佩戴流程

一、对住院病人应佩戴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随身快速识别。

二、正确填写腕带内容。病区、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性别、诊断等信息。

三、医务人员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请不要离开医院或随意取下腕带。

四、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按常规核对病人外,必须核对病人腕带以确定身份。

五、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经常检查腕带,以确保腕带信息清晰、完整,易于辩认。并告知病人不能随意取下丢失。

六、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经常检查佩戴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

七、出院时,医务人员才将佩带标识除去,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病人;病人死亡,标识腕带应保留在尸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识别及腕带识 别制度
A
1
一、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患者住院期间均需佩戴腕带。
2、护士为患者进行输液、输血、给药、标本采集、 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和转运前, 禁止用床号作为唯一识别依据,必须使用2种以上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年龄、腕带标识), 各项信息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重点患者和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患者(产妇、
5、对有药物过敏或传染病等特殊患者,腕带和床 头卡应有相应标识。
6、向患者做好宣教,以取得配合。若腕带损坏时, 应及时更换,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腕带使 用情况,有督导并有记录。
A
3
经患者或家属确认 住院信息,打印腕 带给患者佩戴
腕带损坏时及时更 换,并确认信息正 确
病区执行各 项操作,双 人核对腕带 识别身份信 息
执行特检时, 操作者核对 腕带,并与 患者及家属 沟通确认
护理质量控制小
组定期检查腕带
使用情况,A 有督
4
二 门、急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门、急诊患者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提供患者信 息并填写病历楣栏中姓名、年龄等信息,确保准 确;若患者为昏迷或神志不清的无名氏者应佩戴 腕带,腕带标记为“无名氏+大写字母”作为临时 姓名。
急诊科人员护送检查后 送入病房
双人核对,严格交
接并记录急诊患者 入住病房
急诊患者入住病 房
A
8
Leabharlann Baidu
遵医嘱进行初步抢救,进 入绿色通道
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相关病房准备好抢
救用物
医护人员陪同护送,配 合抢救用品
双人核对,严格交接并 记录急诊患者入住病房
急诊患者入住病 房
A
9
腕带使用管理 制度
为杜绝因患者身份 识别错误造成医疗、 护理差错事件,防范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 所有门诊、急诊、住 院患者进行各种医疗 活动时应至少同时使 用两种识别患者身份 的方法, 以提高医务人 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 准确性,特制订本制 度。
患者(如眼科、肛门手术),加带
蓝色腕带。原则上“腕带”佩戴于
患者左手腕部(左手有疾患时,佩
戴右手),对于腕带过敏患者,可
将腕带系于患者衣服第二个扣眼处,
以便于核对,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
前均应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 准
确确认患者身份。
A
11
四、住院患者在进行各项检查、治疗、护理 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头卡、治疗单、腕带 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 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 名,对昏迷或婴幼儿患者,由其陪护人员报 患者姓名,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 必须严格执行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八、患者转科交接时,至少同时使
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做好转
A
13
A
14
Thank You!
A
15
新生儿、手术、ICU、儿童、昏迷、意识不清、危
重且无自主能力患者、语言不通或交流障碍等原
因无法相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
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并核对患者腕带信息
加以确认。
A
2
4、患者在医技科室做相关辅助检查或治疗时,操 作前必须使用2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患者 信息,确保身份正确。
五、完善并落实医疗、护理各关键流程(急 诊、病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 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A
12
六、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 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至 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
并核对治疗单信息与腕带、床头卡
信息是否一致,不得仅以床号作为 识别的依据。
七、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 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及家属沟 通,陈述患者姓名,作为最后确认 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 正确的操作。
2、急诊留观、昏迷、危重、抢救患者等均应佩戴 腕带。腕带完好,信息准确、字迹清晰。
3、护士为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和转运病 人前,均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用2种身份识 别方法。
A
5
门诊、急诊病人病情较轻时:
医生评估患者不需要住院,开 留观医嘱
入住观察室,做好床头及 腕带标识
检查、护理、治疗时 落实核实
A
10
LOG O
一 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二述个、姓人门名资诊,料患 以 (者 及 如由 至 身患 少 份者 一 证自 项 号
码、出生日期、电话号 码、住址、病历或附有
照片的证件、医保卡 等)。
三、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
者识别标识,普通病人使用粉色腕
带,对于无法标记手术部位的手术
A
6
门诊、急诊病人
病情较重时
医生评估患者依病情 需要住院
急诊医生告知患者 及家属
交代患者病情及注 意事项
电话联系相关科室,介绍病情,并 开具入院证
核对患者信息,引导患者家属办 理入院手续
急诊护士登记住院信息、再次评估患者病情、 核对患者信息
A
7
急诊科人员互送检查后
生命体征稳定者 送入病房 相关病房准备好准 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