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
生物资源学
![生物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ef70ad288bd63186bdebbca6.png)
生物资源学
复习提纲及答案
植物资源
第一节藻类资源
1. 藻类植物的特点?
(没有根茎叶分化,含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萌发不形成胚)
2. 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
食用蓝藻(念珠藻——也叫地木耳或发菜、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3. 引起水华的主要是什么藻?(蓝藻)
4. 指出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相互区别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蓝藻:胞壁为多肽葡聚糖;含有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绿藻:胞壁为纤维素;光合色素为叶绿素。
褐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藻体明显分为带片、柄部和固着器三部分。
红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红藻淀粉和藻红素。
5. 电泳、凝胶层析使用的琼脂,是从什么藻生产得到的?
(红藻——红藻胶;紫菜、石花菜、江蓠等。
)
冰淇淋的藻胶是以什么藻为原料的?
(褐藻——褐藻胶;海带、裙带菜、绳藻等。
)
第二节菌类资源
1. 菌类的特征?(细菌——工业用乳酸菌;农业用根瘤菌;医用大肠杆菌、黏菌、真菌)
(没有根茎叶分化,不具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
)
2. 酿酒工业、面包食品、奶酪等的生产一般要用到什么菌?
(乳酸菌、酵母菌——工业用真菌)
3. 举出五种食用真菌。
(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银耳、竹荪、猴头)。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9b70e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6.png)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以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价值:消费使用价值:指那些不经市场流通,直接被消费者利用的自然产品的价值。
如:薪柴和肥粪、蛋白质(来源于野生动物,包括鱼类、昆虫、蛆类、蜗牛等)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更新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周期性有限性增殖性藻类蓝藻门细胞壁主要成分:多肽葡聚糖原生质体:核区/中央质:位于细胞中央区域周质/色素质:位于核区四周细胞中储存的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绿藻门细胞中有载色体(类似叶绿体)褐藻门形态: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囊状体三部分:带片、柄部、固着器贮藏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裙带菜作为食用海藻的特点:味道好,其味道胜过海带,营养成分含量高,所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均比一般海藻高,大量食用也不会使人体发胖。
工业用途:●褐藻胶(糖海带、掌状海带、绳藻、裙带菜、裂叶马尾藻、展枝马尾藻等):水溶性强,能进行离子交换食品工业:稳定剂、增稠剂纺织工业:印花布浆、人造纤维用作止血纱布医药卫生:代血浆、止血剂、止血粉、抗凝血剂、胶囊及药片崩解剂●甘露醇(灰叶马尾藻、斯氏马尾藻等):医药方面:治疗肝炎、休克、青光眼、糖尿病工业方面:合成硬质泡沫塑料菌类细菌门农业用细菌:褐球固氮菌、巴氏芽孢梭菌黏菌门真菌门木耳(黑木耳):铁含量高地衣由一种真菌(主导成分)和一种藻类共生三种生长型:壳状、叶状、枝状原生动物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生殖、多分裂、质裂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鞭毛虫纲植鞭亚纲:绿眼虫、钟罩虫动鞭亚纲:锥虫●肉足虫纲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辐足亚纲:太阳虫●孢子虫纲晚孢子亚纲:疟原虫焦虫亚纲:焦虫●丝孢子虫纲黏孢子虫亚纲微孢子虫亚纲:蚕微粒子虫●纤毛虫纲动片亚纲寡毛亚纲:草履虫多膜亚纲经济价值:鱼的天然饵料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的材料在石油勘测中的作用有刺胞动物出现对称体制——辐射对称;水螅型、水母型●水螅纲●钵水母纲旗口水母木目:海月水母●珊瑚纲扁形动物线虫体壁:角质层:上、外、中、内表皮层肌肉●无尾感器纲毛首目:鞭虫色矛目:色矛线虫●尾感器纲小杆目:小杆线虫蛔目:蛔虫轮虫环节动物出现分节——同律分节血液中含:血红蛋白、血绿蛋白、蚯蚓血红蛋白生殖:无性生殖:横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或不对称,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下半学期生物复习关键点提炼
![人教版七年级下半学期生物复习关键点提炼](https://img.taocdn.com/s3/m/db53e9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6.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半学期生物复习关键点提炼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1.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4. 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5. 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二、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
3.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
4.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2. 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四、人体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的物质。
3.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五、人体的呼吸1. 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2.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6603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9.png)
高中生物复习的重点知识整理作为高中生物学科的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掌握并复习重要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你详细整理高中生物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帮助你高效备考。
1. 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是什么?生物学研究的是什么内容?在生物学中,生物被定义为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
生物学则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功能、进化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2. 细胞生物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 遗传学•遗传的基本概念•DNA和基因的结构•遗传的分子机制•遗传的规律与方法4. 进化生物学•进化的基本概念•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进化的证据•人类的进化5. 植物生物学•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营养和代谢•植物的繁殖与生长调控•植物与环境的适应6. 动物生物学•动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分类与进化•动物的行为和生存•动物的繁殖和发育7. 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圈和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 人体生物学•人体器官与系统•生殖与发育•免疫与疾病•健康与环境9. 微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微生物的分类和结构•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0. 分子生物学•DNA的复制和修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11.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因治疗和基因检测•转基因生物和基因改良•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问题12. 病毒学•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病毒与宿主的关系•病毒感染与人类健康•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用13. 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对生物学现象的观察和解释•科学论文的撰写和评价14. 生物学与社会•生物技术和人类生活•生物学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生物学对生命伦理的启示•科学素养与生活实践15. 生物学史和科学哲学•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生物学对哲学的贡献和启示以上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点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47a8f80722192e4436f635.png)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1、生物资源:来自生物界(除人类)的资源就是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但是过度利用也会使生物资源无法更新,知道枯竭。
2、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周期性和有限性。
3、生物资源的破坏:(1)直接原因: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丧失、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2)根本原因:人口的增长,人类越来越多的占用其他生物的资源,不可避免地引起生物资源的逐渐枯竭。
例:许多野生动物因具有优质的皮毛、可食的肉以及药用价值而遭灭顶之灾。
人类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也是造成生物资源被破坏的原因。
总之,生物资源丧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生物资源的保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1)就地保护的具体形式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
5、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植树造林;防止滥垦、滥牧,并根据各类草场的产量,确定载畜量和放牧强度,合理补播、施肥以及建立人工草场等。
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休渔制。
知识拓展:生物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有直接、间接和潜在用途的生物。
生物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具有一定的可更新速率。
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下,可以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1、直接价值:人类的食物几乎完全取自生物资源;生物资源与人类医疗保健息息相关;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生物资源还具有难以用金钱估量的旅游观赏和科学文化价值。
2、间接价值:发育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保持水土,减少土壤侵蚀,并能减少塌方、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对气候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潜在价值: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多种生物,其应用价值尚不明了,如果这些资源遭到破坏,后代人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和进行选择的机会将会丧失,人类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也会大大削弱。
生物资源学复习重点
![生物资源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5d135af524ccbff0218444.png)
一、名词解说⒈自然保护区:拥有法定界限,被指定用来负担拥有特别价值或好处及特定自然特征等地区的保护任务的地区,叫自然保护区。
⒉动物驯化:引种动物对引种区内一些状况因子的耐受限制发生合适调理,在生理习惯、形态构造上存在必定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状况条件的过程。
⒊生物质源的周期性:是生命现象独有的时间上的层次布列,表现为生物质源的数目周期性和质量周期性两个方面。
⒋直接价值:与生物质源花费者的直接利用和满足相关。
经过标价,直接价值凡是比较简单察觉和衡量。
⒌生物质源:指生物圈中对人类拥有必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生物群落。
⒍区系:⒎生物质源的系统性:指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并不是独自存在,而是产生一种系统关系,所以在利用生物质源时,必定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利用。
⒏种群的最大连续产量:是在单位面积或某一自然地段上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能够长远不停地获取人类所需的某种或某类生活物质能凑近或能达到的最大理论产值。
要保持种群的最大连续产量,应使资源种群保持在N〔种群内个体数〕=K〔状况容纳量〕/2水平,假如N>K/2,表示种群利用不足,如N<K/2,表示利用过分。
⒐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守物种灭绝的详细措施。
它拥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两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织交融而成。
⒑引种:从外处或外国引进一个当地区或本国所没有的动物或植物,经过驯化培养,使其成为当地区的一个种植品种。
⒒生物质源的有限性:生物质源虽属于可改革资源,但其改革本事有必定极限,其实不可以无穷制的增加下去。
⒓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四周,包含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种类和由演替种类所据有的半开发的地段,对外界的影响和破坏起到必定的缓冲作用,还能够进行某些试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试验研究。
⒔动物地理分布:任一种动物所据有必定的地理空间或及分布区,动物在这里达成成长、发育、生殖等全部生命活动。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6682d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3.png)
生物知识备考重点梳理一、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1.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原始海洋、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2.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二、生物的分类与命名1.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2.生物命名法则:双名法、生物命名原则三、细胞与细胞学说的建立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细胞学说的建立:施莱登、施旺、魏尔肖四、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1.植物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植物激素的作用2.植物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植物的繁殖方式五、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1.动物生长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青春期2.动物生殖:生殖系统、繁殖行为、生殖策略六、生态学基础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生态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七、遗传学基础1.遗传物质:DNA、基因、染色体2.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与交换、基因重组八、生物技术及其应用1.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基因转移、基因治疗2.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核移植3.酶工程:酶的特性、酶的制备、酶的应用4.发酵工程:发酵过程、发酵设备、发酵产品的应用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2.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3.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人体生理功能与健康1.人体生理功能: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2.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预防疾病以上是生物知识备考的重点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知识点: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习题:请简述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描述,结合相关知识点,按照时间顺序,从原始大气到有机小分子,再到有机大分子,最后到原始生命的形成,逐步阐述。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cad143b307e87101f696f7.png)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种群: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态、生理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的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集合。
3.群体:可认为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指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
4.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 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
5.鱼类的生命周期: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鱼,直至衰老的整个一生的生活过程,又称之为生活史或个体发育。
6.卵膜:位于卵的最外层,保护卵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并使卵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对外界环境起隔离的作用,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7.卵黄: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卵细胞质的液泡酿造而成,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卵黄的大小和胚胎发育时间的长短有关。
8.油球:是许多种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含有脂肪的,表面围有原生质薄膜的小球状体。
油球对于浮性卵不仅是营养的贮藏,还起到了“浮子”的作用,使卵子能经常保持在一定的水层;但对沉性卵只是营养的贮藏。
9.卵质:就是卵子的细胞质,是构成卵细胞体的主要部分,是卵细胞营养和生命活动的中心。
卵质的多少决定了细胞的大小。
10.卵核:又称生殖核或细胞核,卵裂、生长、新陈代谢都和核有直接关系。
11.极性:由于卵质中卵黄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卵子的极性。
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卵黄少或没有的一端,即主要是细胞质集中的一端称为动物极。
12.卵黄间隙或围卵腔:介于卵膜和卵细胞本体之间的空隙。
1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如含有油球,卵黄间隙大等。
14.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子产出后沉于水底,一般比浮性卵大,卵黄间隙小。
生物必考点全部知识点归纳
![生物必考点全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882d98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5.png)
生物必考点全部知识点归纳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发育、遗传、进化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生物必考点的全部知识点归纳: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遗传信息。
-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ATP的合成。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
- 内质网: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场所。
遗传与进化- DNA:遗传信息的载体,由四种核苷酸组成。
- 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参与蛋白质合成。
- 基因:DNA上的遗传信息片段,控制生物性状。
-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存在于细胞核中。
- 遗传定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连锁遗传定律。
-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 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适者生存。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
- 生物群落:同一地区内所有生物的集合。
- 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角色。
-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移和输出。
-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生物技术与应用- 基因工程:通过基因操作改变生物性状。
- 克隆技术:生物体的无性繁殖。
- 生物制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
- 生物能源: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产生能源。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体的生理过程- 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消化作用: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营养物质被吸收。
- 循环系统:血液或淋巴在生物体内循环。
- 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
初中生物资源与评价知识点
![初中生物资源与评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68743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74.png)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
(P6)▲生物的归类1、按照形态结构: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
6、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生物资源学复习3
![生物资源学复习3](https://img.taocdn.com/s3/m/f3bd627e844769eae009ede4.png)
生物资源学复习第一章绪论生物资源的概念: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它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
生物资源的特性:1.系统性;2.可更新性;3.地域性;4.周期性;5.有限性;6.增值性。
第二章植物资源第一节藻类植物一、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教材第9页)二、藻类植物资源利用: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食用蓝藻(念珠藻、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第二节菌类植物一、菌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教材第20页)二、菌类植物资源利用:1.食用;2.药用;3.工业用;4.其他。
举出五种最常见的食用菌类:香菇、猴头、银耳、平菇、草菇、竹荪、金针菇、蘑菇举出四种药用真菌:灵芝、脱皮马勃、茯苓、竹黄、黑木耳、虫草第三节地衣资源地衣一般由什么组成:真菌和藻类地衣资源的利用:1.药用;2.食用;3.饲用;4.环境监测。
第四节苔藓植物资源一、苔藓植物主要特征(教材第34页)二、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1.药用;2.工业用;3.园林应用;4.指示大气污染。
园林苔藓主要用在什么方面?:1.花卉根部包扎;2.土壤添加物;3.盆景材料。
第五节蕨类植物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38页)二、蕨类植物的资源利用:1.药用;2.食用;3.观赏;4.工业;5.指示植物;6.农业上的应用。
举出两种最常见的药用蕨类:石松、卷柏、铁线蕨、鳞毛蕨、贯众、有柄石韦举出两种最常见的观赏用蕨类:肾蕨、巢蕨、桫椤、扇蕨、铁线蕨、凤尾蕨第六节裸子植物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教材48页)二、裸子植物的资源利用:1.园林绿化;2.食用;3.药用;4.工业用。
松、杉、柏树的叶子有什么区别:松树针形或条形、簇生,杉树条形或披针形、羽生,柏树鳞形或刺形,散生。
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f640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1.png)
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涉及到生物界的各个方面。
本篇文章将为你提供一份生物知识点的总复习资料,帮助你系统地回顾与巩固你的生物知识。
1.细胞结构和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亚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的代谢活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1.3 遗传物质DNA与RNA-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生物进化2.1 进化的基本概念-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物种形成2.2 进化的证据- 生物地理分布、化石记录、同源器官、生化相似性2.3 人类的起源- 人类与灵长类动物的关系- 人类进化的里程碑事件3.生物分类与演化3.1 生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的层级- 形态、解剖、生理、生态等特征的分类法3.2 动物界的分类- 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主要类群3.3 植物界的分类-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类- 不同植物群体的特征和生态适应4.生态学4.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生物圈、生态位等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2 生态平衡与稳定性- 自然平衡和人为干扰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与保护4.3 人与环境的关系- 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防治5.遗传学5.1 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的本质和基因遗传规律- 染色体结构和性别决定5.2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变异- 遗传病的机制和预防5.3 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 -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以上是生物知识点的总复习资料,帮助你回顾和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建议你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练习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生物资源学复习
![生物资源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95e5978168884868762d64c.png)
第一章绪论1.植物资源的特点地域性: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生物群落类型和植物种类,影响到生物资源的特点。
再生性:能不断的更新和人为的繁殖扩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物资源繁殖提供了更为快速和便利的方法,例如植物组织培养、生根粉的使用。
多用性:某一种生物资源,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
周期性时效性2.资源生物是一个具有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及社会的发展,资源生物的种类会增加。
如:拟南芥:是十字花科的一种非常小的植物,在九十年代以前,其应用价值似乎无从谈起,但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现,该植物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另一方面,生物资源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表改变。
例如藜科植物的藜(Chenopodium album),在古代中东某些地区作为粮食,而现在成为一种杂草。
3.生物技术在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中作用1、利用生物技术建立种质库2、利用生物技术加快资源植物的繁殖3、资源植物的育种4、资源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和次生代谢物的工业化生产。
5、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进行中药材的真伪鉴别等。
4.生物资源的分类生物资源可分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有关资源植物的分类一)食用资源植物(11)淀粉类植物、蛋白类植物、食用油脂类植物、维生素类植物、饮料料植物、食用色素类植物、食用香料类植物、甜味剂植物、饲用植物、野生蔬菜类、蜜源植物二)药用资源植物(3)中草药类植物,农药类植物、有毒植物三)工业用资源植物(10)木材类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工业用香料植物、工业用油脂植物、胶类植物、工业用染料植物、能源植物、经济昆虫寄主类植物、其它用途的类植物四)保护和改造环境资源植物(6)防风固沙类植物、水土保持类植物、绿肥类植物、花卉类植物、指示植物、抗污染植物五)植物种质资源(2)特有植物、作物品种资源。
第二章(重要)1.糖类的生物学活性1. 抑制癌细胞增长多糖的生物学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初中生物学总复习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初中生物学总复习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cd8b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9.png)
初中生物学总复习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细胞-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构成一切生物体。
-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
- 细胞的功能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和分裂。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生物体间的遗传物质传递。
- 遗传物质是DNA,通过基因携带遗传信息。
-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 进化是种群遗传性状的改变,使物种适应环境。
- 进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自然选择和突变。
生态环境-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
-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气候、土壤、水和光的相互作用。
-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保持稳定的状态。
- 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
-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分类的七个阶层。
- 动物界和植物界是最主要的生物界。
- 动物可以进一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植物可以进一步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换。
-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 呼吸作用是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 生物体的能量从食物链中获取。
- 能量在生物体内的流动遵循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的原则。
繁殖与发育- 繁殖是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 生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有性生殖可以增加变异,提高适应能力。
- 无性生殖可以快速繁殖相同的后代。
- 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生长和变态。
疾病与预防- 疾病是导致生物体功能异常的异常状态。
- 疾病可以通过传染、环境、遗传等多种方式引起。
- 预防疾病的方法包括良好的卫生惯、注重营养和接种疫苗。
- 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感冒、肺炎和流感等。
- 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健康管理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初中生物学总复习重要知识点的详细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资源学复习
![生物资源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9917b8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1.png)
生物资源学复习(个人整理,答案粗略,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自然资源:凡是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予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统称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辐射、风能,潮汐能等。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现实和潜在的价值,它们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
国际上对生物资源进行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1、评价自然产品的价值,即消费使用价值。
2、评价商业性收货的价值,即生成使用价值。
3、评价生态系统功能的间接价值。
生物资源的价值可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间接价值包括:非消费使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
生物资源的特性:生物资源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是生物生长进化的产物,她具有与其他资源不同的特性: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2、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3、生物资源的地域性4、生物资源的周期性5、生物资源的有序性6、生物资源的增殖性第二章植物资源藻类植物的特征:(P9)1、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或管状体。
2、藻类植物的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
3、藻类植物含有叶绿色等多种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
4、藻类植物的合子萌发不形成胚。
蓝藻门的重要特征:(P10)植物体具有多细胞又有单细胞类型,多细胞又分为非丝状体和丝状体类型,其中丝状体类型中的有些种类可以前后滑行或左右摆动。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多肽葡萄糖。
原生质体分为两部分,即核区,又称中央质,位于细胞的中央区域;周质又称色素质,位于核区的四周。
细胞中存储的光合产物主要有蓝淀粉和蓝颗粒体,在鱼腥藻属和念珠藻属等丝状蓝藻中,部分营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一种特殊的营养细胞,叫做异形胞。
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f937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2.png)
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生物学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包括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生态系统等广泛的研究范围。
以下是生物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内容。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2. 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新陈代谢、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
3. 细胞的能量: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及能量合成的机制。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机制。
二、遗传学1. 遗传物质的结构:DNA和RNA的结构及功能。
2. 遗传的基本原理: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互作、等位基因等。
3. 遗传的分子机制:DNA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
4. 突变和遗传变异:突变的类型和影响,遗传变异的机制及与进化的关系。
三、进化论1.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比较学等。
2. 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等。
3. 物种的起源和多样性:物种起源的理论、物种的多样性及分类学。
4.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历程及早期文化。
四、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圈、群落、种群等的组成。
2. 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
3. 生态位和生态适应: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适应策略。
4. 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五、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重组DNA技术等。
2. 生物制药: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等。
3. 生物能源:生物质能源、生物燃料等。
4. 生物安全:转基因食品、生物安全管理等。
以上是生物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当然,生物学还有许多细分学科和深入研究的内容,欢迎您在复习时结合自己的课程要求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祝您学业有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以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价值:消费使用价值:指那些不经市场流通,直接被消费者利用的自然产品的价值。
如:薪柴和肥粪、蛋白质(来源于野生动物,包括鱼类、昆虫、蛆类、蜗牛等)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更新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周期性有限性增殖性藻类蓝藻门细胞壁主要成分:多肽葡聚糖原生质体:核区/中央质:位于细胞中央区域周质/色素质:位于核区四周细胞中储存的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绿藻门细胞中有载色体(类似叶绿体)褐藻门形态: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囊状体三部分:带片、柄部、固着器贮藏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裙带菜作为食用海藻的特点:味道好,其味道胜过海带,营养成分含量高,所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均比一般海藻高,大量食用也不会使人体发胖。
工业用途:●褐藻胶(糖海带、掌状海带、绳藻、裙带菜、裂叶马尾藻、展枝马尾藻等):水溶性强,能进行离子交换食品工业:稳定剂、增稠剂纺织工业:印花布浆、人造纤维用作止血纱布医药卫生:代血浆、止血剂、止血粉、抗凝血剂、胶囊及药片崩解剂●甘露醇(灰叶马尾藻、斯氏马尾藻等):医药方面:治疗肝炎、休克、青光眼、糖尿病工业方面:合成硬质泡沫塑料菌类细菌门农业用细菌:褐球固氮菌、巴氏芽孢梭菌黏菌门真菌门木耳(黑木耳):铁含量高地衣由一种真菌(主导成分)和一种藻类共生三种生长型:壳状、叶状、枝状原生动物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生殖、多分裂、质裂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鞭毛虫纲植鞭亚纲:绿眼虫、钟罩虫动鞭亚纲:锥虫●肉足虫纲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辐足亚纲:太阳虫●孢子虫纲晚孢子亚纲:疟原虫焦虫亚纲:焦虫●丝孢子虫纲黏孢子虫亚纲微孢子虫亚纲:蚕微粒子虫●纤毛虫纲动片亚纲寡毛亚纲:草履虫多膜亚纲经济价值:鱼的天然饵料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的材料在石油勘测中的作用有刺胞动物出现对称体制——辐射对称;水螅型、水母型●水螅纲●钵水母纲旗口水母木目:海月水母●珊瑚纲扁形动物线虫体壁:角质层:上、外、中、内表皮层肌肉●无尾感器纲毛首目:鞭虫色矛目:色矛线虫●尾感器纲小杆目:小杆线虫蛔目:蛔虫轮虫环节动物出现分节——同律分节血液中含:血红蛋白、血绿蛋白、蚯蚓血红蛋白生殖:无性生殖:横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或不对称,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节肢动物异律分节排泄器官:一、由肾管特化而来的腺体结构另、昆虫或蜘蛛纲成体的马氏管●有螯亚门肢口纲:中国huo昆虫(有气管亚门昆虫纲)资源:传粉昆虫资源食用饲用或饵用药用工业绢丝天敌观赏食腐性棘皮动物和毛颚动物后口动物鱼类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大多数鱼类体表被有鳞片:盾鳞硬鳞骨鳞:圆鳞、栉鳞经济价值:珍稀鱼类: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鱼类有四种: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观赏鱼类:大致分为三类:金鱼、锦鲤、热带鱼两栖动物过渡类型的关键特征:生殖过程未脱离水,变态前生活在水中,变态后生活在潮湿环境中身体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尾部(有的无明显颈部)体型:蚓螈型、鲵螈型、蛙蟾型爬行动物体型:蜥蜴型、蛇型、龟鳖型鸟类古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特有结构:羽毛:正羽、绒羽、纤羽神经系统:比爬行动物更为进化,主要是大脑发达,但与哺乳动物不同,并不是大脑皮层发达,而是纹状体高度发达迁徙: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的定期、集群飞迁的现象特点:定期性、定向性、集群性根据居留情况分类:留鸟、候鸟、迷鸟、(漂鸟)现存最大的鸟:非洲鸵鸟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在消灭害虫、害鼠,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界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高等脊椎动物,靠母体的乳腺分泌的乳汁哺育幼儿。
起源:中生代古爬行动物特点:●皮肤:表皮:角质层、生发层真皮: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衍生物(复杂多样):毛(特有结构):针毛、绒毛、触毛皮肤腺:皮脂腺、汗腺、乳腺、臭腺(均为多细胞腺)角:洞角、实角趾端保护物●发展了在陆地上快速运动的能力●消化系统上出现了口腔内消化●呼吸效率显著提高,肺泡数量多,增加了呼吸的表面积●具有完善的繁殖方式,除了单孔类之外,均为胎生●神经、感官高度发达分类●原兽亚纲保留着许多爬行动物的特征:泄殖腔、卵生身体被毛、有乳腺、下颌由单一的齿骨构成、体温保持在26~35℃之间●后兽亚纲胎生,大脑半球间无胼胝体,牙齿为异形齿,泄殖腔退化,体温接近于恒温●真兽亚纲胎生;乳腺发达,具乳头;大脑皮层发达,两大脑半球间有胼胝体;体温恒定;不具泄殖腔;异形齿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长鼻目奇蹄目:四肢仅第三指(趾)发达,其他各指(趾)退化或消失偶蹄目:第三、四指(趾)同等发育,以此负重,第一指(趾)缺失,第二、五指(趾)多少退化,具偶蹄经济价值:毛皮动物资源:制裘:①野生小毛细皮②野生大毛裘皮③野生杂毛最华丽、最珍贵的是食肉目中的鼬科、犬科、猫科动物的毛皮制革药用:食虫类翼手类灵长类穿山甲鼠兔的粪便鼯鼠的粪便,松鼠,旱獭,竹鼠肉、脂肪,鼠类的肉、皮、肝、肾、粪狼肉、脂肪,貂肉,狐肉、肝,熊胆、骨,獾油,鼬类肉,灵猫香,豹猫等的骨、肉鳍脚类驴皮鹿茸、鹿角、鹿血、鹿骨、鹿尾、鹿鞭,牛黄,羚羊类的角、血,麝香动物资源调查概述●目的:弄清楚某一地区动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等情况,对野生动物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等均有重要意义。
●准备工作:1.整理调查区资源动物名录2.搜集资料:地貌、土壤、气候、植被、水文、人类经济活动、收购部门的材料等3.地图:一般1 : 500 0004. 工具和装备:采集工具、制作和剖检工具、度量工具、挖掘工具、观察及记录仪器、定位仪器、固定保存液、其他、生活方面资源动物的食性调查哺乳动物食性类型:●依据食性的特化程度不同:广食性、狭食性●依据的食物的性质不同:植食性、动食性、杂食性分析方法:1.野外直接观察法:适用于白天取食的种类1)预察2)观察与记录:扫描取样法、目标取样法3)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选择比率=某种植物的利用频率/某种植物的平均每株的盖度×密度食物的多样性:H(多样性指数)=-∑Pilog2Pi(各种食物所占的频次比例)食物多样性的两种含义:一、食物组成种类数的多少另、食物中各种类含量的均衡度E(均匀性指数)=H(实际的多样性指数)/HmaxHmax(理论上的最大多样性指数)=log2S(食物组成中的种类数)2. 胃内容物分析法1)取样2)样品的保存3)分析样本的制备3.粪便分析法:濒危、珍稀哺乳动物4.笼养试验鸟类食性类型:动物食性、植物食性食性的变化:年龄变化、地理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分析方法:1.消化器官中食物检查法2.野外直接观察法3.扎颈法4.食物团、食物残渣和粪便观察5.室内饲养法爬行类1.胃内容物分析法2.挤压胃含物法3.残余物收集法两栖类主要采用胃内容物分析的方法动物资源量调查确定调查样地的原理:1. 随机性:分、活动、转移2. 代表性:即能代表所调查区资源动物的基本情况3. 可比性:要求样地设置和数量要前后一致,要与他人他地一致;调查技术设计要规范化资源动物数量统计的意义:对有益的种类:种群数量大时,可以合理地开发利用种群数量稀少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挽救对有害种类:种群数量上升时,要进行防治,控制其对农林渔业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目的:首先,掌握调查地区某种资源动物的种群数量其次,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数量动态变化第三,查清该地区动物群落的组成影响因素:物种的特征、栖息地环境、气候条件、人为捕杀数量表示:一般用密度表示,常用相对数量统计要求:正确性、精确性、精细度哺乳动物1.样方计数法2.样地轰赶法3.路线统计法4.航空调查法5.铗日法6.洞口统计法:识别洞口选择样地确定系数:洞口系数=样地内动物数量/样地内洞口数单位面积动物种群数量=单位面积洞口数×洞口系数7.标记重捕法8.去除取样法鸟类1.路线统计法:统计路线:具有代表性统计时间:日出后和日落前的2~3h之内前进速度:1~3km/h匀速2.样点统计法:确定观察点,详细记录各个观察点周围的环境特征、植被情况3.样方统计法:鸟类种群及群落生态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一般在鸟类的繁殖季节进行统计。
分为:样方鸟巢统计法:仅适用于繁殖期鸟类数量的统计样方重捕法:C(样方鸟类种群密度,只/ hm²)=mn/XAm标记的鸟类数量(只),n重捕的鸟类数量(只),X重捕中有标记的鸟类数量(只),A样方面积(hm²)4.频率指数估算法比较常用的划分鸟类数量等级的一种方法R调查期间内各种鸟类的遇见率,B每天遇见的数量,RB频率指数R=遇见某种鸟类的天数(d)/统计总天数(D)×100B=某种鸟类的总数/统计总天数RB:500以上,优势种200~500之间,普通中低于200,稀有种爬行类样方统计法、路线统计法,原理和方法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基本相同数量:常以出现频次表示调查时间的确定样方大小的确定数量等级的划分标准:1000只/㎞²以上,最丰富100~1000只/㎞²,数量较多10~100只/㎞²,一般少于10只/㎞²,稀少两栖类1.固定水域抱对数量统计法2.路线统计法3.捕尽法区系:在一个地区中,由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所生存的动物群。
世界陆地动物地里分区澳洲界:最古老新热带界:种类非常丰富而具特色热带界:区系组成的多样性和具有丰富的特有种类东洋界:种类仅次于新热带界和热带界古北界:无特产科新北界古北界与新北界的动物区系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很多种类均为两界所共有我国动物地里分区隶属于东洋界和古北界东北区华北区:褐马鸡蒙新区:动物种类贫乏青藏区:动物种类最为贫乏,野牦牛和藏羚西南区:呈现出古北界和东洋界种类将错现象华中区: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呈现出东洋界和古北界相混杂和过渡的现象华南区:动物种类最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