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口腔基础必学知识点

口腔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牙齿结构和组成:牙齿由牙冠、牙根和牙髓组成。
牙冠是可见的牙
部分,牙根则嵌入牙槽骨中。
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质组成。
2. 牙齿的发育过程:牙齿的发育过程分为牙胚期、牙床移行期、牙齿
萌出期和恒牙期。
3. 牙齿的生理功能:咀嚼食物、发音和美观。
4. 牙齿的种类和编号:人类的牙齿分为前牙、犬牙、前臼齿和后臼齿,分别编号为1-8、9-12、13-20和21-28。
5. 牙齿表面的解剖结构:牙齿的表面包括近中面、远中面、舌侧面、
颊侧面和咀嚼面。
6. 牙齿的病理变化:包括龋病、牙周病、牙齿畸形等。
7. 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真牙膜和根膜。
其功能包括支持牙齿、保护根面、感觉和营养。
8. 牙齿的牙槽骨吸收和再生:牙槽骨吸收指的是牙齿缺失后牙槽骨的
吸收过程,牙槽骨再生则是指通过种植牙等方法恢复缺失牙齿后的牙
槽骨。
9. 牙周炎的症状和治疗: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症状包括牙
龈红肿、牙龈出血、牙龈退缩等。
治疗牙周炎的方法包括口腔卫生和
局部药物治疗。
10. 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口腔卫生对于保持牙齿和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等。
执业医师口腔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口腔科学知识点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口腔科学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作为执业医师,熟悉口腔科学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口腔科学知识点。
一、口腔解剖学知识点1. 牙齿结构:牙冠、牙根、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
2. 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
3. 口腔黏膜:颊黏膜、舌黏膜、咽黏膜等。
4. 口腔肌肉:颊肌、舌肌、咽肌等。
二、口腔疾病知识点1. 龋齿:由于细菌作用引起的牙齿组织的破坏。
2. 牙周疾病:包括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3. 口腔溃疡:常见的为阿弗他溃疡,症状为口腔黏膜的溃疡和疼痛。
4. 口腔癌:恶性肿瘤,常见的类型有唾液腺癌、舌癌等。
三、口腔诊断和治疗知识点1. 口腔检查:包括观察牙齿、黏膜、龈等的情况,使用器械进行排查。
2. X射线检查:常用于观察牙齿、牙根、牙槽骨等的情况。
3. 口腔洁治:包括洗牙、刮治、冲洗等手段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4. 牙齿修复:包括补牙、根管治疗、牙齿矫正等手术操作。
5. 牙槽外科手术:包括拔牙、种植牙等手术操作。
四、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点1. 正确刷牙方法:使用牙刷和牙膏进行刷牙,注意刷牙时间和顺序。
2. 牙线和牙间刷的使用:用于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等。
3. 饮食调理:合理选择食物,避免高糖、高酸、高温刺激等对牙齿造成的伤害。
4.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
五、口腔科研知识点1. 口腔科研目的:改善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探索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2. 口腔科研方法: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
3. 口腔科研成果:研究新型口腔材料、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等。
综上所述,口腔科学是一门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疾病、口腔诊断和治疗、口腔卫生保健以及口腔科研的综合性学科。
作为执业医师,深入了解并掌握口腔科学知识点对于提供优质的口腔健康服务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将不断提高口腔医学领域的技术水平,为人们的口腔健康贡献力量。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主要由口腔腔隙、口腔前庭、颌弓、舌、牙齿、牙龈等组成。
口腔前庭是指舌下、颊黏膜与颊部黏膜之间的腔隙。
颌弓又分为上颌弓和下颌弓,牙齿则是口腔中的重要结构之一。
2. 牙齿的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牙根和牙髓组成。
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而牙根则位于牙龈下方,与牙槽骨相连。
牙髓是牙齿内的一种结缔组织,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3. 口腔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口腔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颌动脉和下颌动脉。
而口腔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所提供。
二、口腔生理学1. 口腔消化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口腔的消化主要由唾液和牙齿的作用完成。
唾液主要含有水、电解质、酶和黏液等成分,可以软化食物并促进食物的咀嚼和吞咽。
2. 唾液分泌调节唾液的分泌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增加,而副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减少。
唾液分泌还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影响。
3. 口腔的免疫功能口腔黏膜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它们可以阻止细菌和病毒侵入,并迅速清除侵入的微生物。
三、口腔病理学1. 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炎症是口腔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2. 牙体疾病牙体疾病一般是由于口腔细菌的侵袭所引起的。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体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釉质的溶解和破坏。
3.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口腔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病等。
牙周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口腔细菌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
四、口腔临床医学1. 口腔疾病的诊断口腔医生主要通过患者病史、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因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 口腔疾病的治疗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包括洗牙、根管治疗、拔牙等。
3. 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
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分为五支1.颞支:出腮腺上缘—额肌(额纹消失)2.颧支:出腮腺前上缘—上、下眼轮匝肌(眼睑不能闭合)3.颊支:出腮腺前缘、腮腺导管上下—颊肌、上唇方肌、笑肌、口轮匝肌(鼻唇沟消失,鼓腮时漏气)4.下颌缘支:出腮腺下缘—下唇诸肌(下唇瘫痪,口角偏斜)5 颈支:出腮腺下缘—颈阔肌口腔组织器官—牙牙又称为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由釉质覆盖,显露于口腔的部分为牙冠;由牙骨质所覆盖,埋于牙槽窝内的部分为牙冠;牙冠与牙根交界为牙颈部。
牙体内有含牙髓的腔,称牙髓腔1. 牙冠的形态5个面:唇(颊)面,舌(腭)面,近中面,远中面以及咬合面2.牙根数目与形态(p6)3牙齿的组织结构•牙釉质(enamel)•牙本质(dentin)•牙骨质(cementum)•牙髓(pulp)4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alveolar bone )•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龈(gum of gingival口腔组织器官—舌舌体部舌前2/3(舌尖;舌背;舌腹;舌缘)舌根部舌后1/3(舌盲孔)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舌的感觉神经:舌前2/3为舌神经; 舌后1/3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舌的运动: 舌下神经舌的味觉: 面神经的鼓索支舌乳头: 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乳牙与恒牙正常乳牙有20个,左右侧各5个。
其名称从中线到两旁,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一般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乳中切牙,然后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依次萌出。
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恒牙共28-32个,名称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旧称第一双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萌出时间,六岁左右开始,第二乳磨牙后方萌出第一恒磨牙(六龄牙)。
口腔检查常用的方法都有哪些,健康标准,社区口腔检查的目的,龋病牙周病资料整理分组。
口腔医学知识点汇总

口腔医学知识点汇总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咀嚼食物的器官,更是与人的外貌、情感和社交能力密切相关的重要器官。
口腔的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口腔卫生,还关系到全身的健康。
今天,我们将对口腔医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一、牙齿的结构和分类牙齿是构成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
牙冠是牙齿表面的可见部分,常见的牙冠有切牙、磨牙和尖牙等。
牙颈是连接牙冠和牙根的部分,位于牙龈下方。
牙根则是隐藏在牙龈和骨组织之中的部分,它通过根周膜与牙龈和骨组织相连接。
根据牙齿的形态和功能,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牙、磨牙和尖牙。
前牙主要用于咬食和说话,形态较细长;磨牙用于磨碎食物,形态较宽大;尖牙则用于咬碎和撕裂食物,形态较尖锐。
二、口腔常见疾病口腔常见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和口腔黏膜疾病等。
龋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是由细菌通过糖分代谢产生的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
如果不及时治疗,龋齿会扩展至牙髓和根尖,导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疾病。
牙周炎是另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和牙槽骨吸收等严重后果。
此外,口腔黏膜疾病也是一类常见疾病,包括口疮、舌炎和牙龈疾病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影响其进食和说话的能力。
三、口腔卫生保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口腔的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口腔卫生保健的基本建议:1. 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持续2分钟以上。
使用软毛牙刷和牙膏,注意细致刷洗每一颗牙齿的各个面。
2. 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进行牙齿间的清洁,每天至少一次。
这对于去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非常重要。
3. 饮食健康,避免过于甜腻和粘性的食物。
糖分是细菌产生酸腐蚀牙齿的主要源头,应该尽量减少糖分的摄入量。
4. 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
口腔医学常考基础知识点

口腔医学常考基础知识点1、在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周的口腔前庭两部分。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2、牙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
3、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成为混合牙列期。
4、上颌动脉(颌内动脉)位置较深。
自颈动脉分出,向内前方走行,经下颌骨髁突颈部内侧至颞下窝,分布于上、下颌骨和咀嚼肌。
行颞下颌关节区手术时易伤及该动脉,应特别小心。
5、口腔检查常用的器械为:口镜、镊子、探针及其他(如挖匙)。
6、牙髓活力测试:临床上常用牙髓对温度或电流的不同反应来协助诊断牙髓是否患病,病变的发展阶段,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
正常情况下,牙髓对20℃~50℃之间的温度刺激不产生反应。
一旦发生炎症,则对温度刺激反应敏感;如发生变性或坏死,则反应迟钝或消失。
7、X线牙片检查又称根尖片,为临床最常用于牙影像检查的X线片,是口腔颌面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
体层摄影检查技术分为平面体层摄影和曲面体层摄影,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曲面体层摄影检查又称全景X线片检查,是体层摄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最主要方法。
8、口腔卫生保健的方法:刷牙、漱口、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
9、龋齿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10、龋齿的病因:①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②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③敏感的宿主;④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这是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11、四环素牙初呈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深灰色。
口腔医学导论知识点

口腔医学导论知识点口腔医学是研究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口腔健康管理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保健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医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1. 口腔结构:口腔包括唇、颊、舌、牙齿、下颌骨、上颌骨等。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正常的咀嚼、吞咽、发音等至关重要。
2. 牙齿结构: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分为前牙、犬牙和后牙。
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牙质、牙本质和牙髓,了解其结构对于诊断和治疗牙齿疾病至关重要。
二、口腔病理学1. 口腔常见疾病: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都是口腔常见的疾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
2.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口腔内黏膜。
早期诊断和治疗口腔癌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三、口腔微生物学1. 口腔菌群:口腔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有益和有害之分。
了解口腔菌群的构成和作用,有助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2. 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聚集体,是引发口腔炎症和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口腔材料学1. 牙科材料分类:牙科材料包括修复材料、固定修复材料、取模材料等。
了解不同的牙科材料及其特点,是选择合适材料进行口腔修复和治疗的基础。
2. 牙科材料的应用:口腔材料在牙齿修复、种植、正畸等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掌握适当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五、口腔保健学1. 口腔卫生: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口腔漱口水等方法都是口腔卫生的一部分。
2. 营养与口腔健康:均衡的饮食和营养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摄入适量的钙、维生素C等有助于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总结起来,口腔医学导论涉及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和口腔保健学等多个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均衡的饮食,以及定期就诊口腔医生,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美丽的口腔。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在医学领域中,口腔医学是一个独特而广泛的学科,涵盖了口腔健康的各个方面。
口腔医学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口腔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带给您一些对于口腔健康的理解。
1. 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石之一。
了解口腔的结构和组成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牙齿、口腔黏膜、舌头、颌骨等。
通过对口腔解剖学的深入学习,口腔医生能够准确地定位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2. 口腔常见疾病口腔常见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龋齿主要由于细菌破坏牙齿表面,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3. 牙齿矫正牙齿矫正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仅可以改善牙齿的外观,还可以纠正咬合问题和牙齿不齐的情况。
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包括正畸治疗、隐形矫正和矫治器矫治等。
通过牙齿矫正,可以使牙齿更加健康美观,并提高口腔功能。
4.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严重的口腔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口腔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癌至关重要。
常见的口腔癌症状包括口腔溃疡、口腔出血和颌面部肿块等。
定期口腔检查和追踪异常症状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手段。
5. 口腔护理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舌刮净和定期口腔检查等都是口腔护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以降低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保持口腔的健康状态。
6. 口腔医学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口腔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治疗方法。
如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镜检查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口腔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体验。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知识点的总结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常见疾病、牙齿矫正、口腔癌、口腔护理以及口腔医学技术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预防和治疗口腔相关疾病。
口腔医学常识知识大全

口腔医学常识知识大全口腔医学是一门研究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的医学专业。
以下是一些口腔医学常识知识:1、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本身,还可能对其他器官和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保持口腔清洁和健康,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全身健康水平。
2、龋齿的预防:龋齿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预防龋齿的方法包括: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以及限制糖分摄入。
3、牙龈炎的预防: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和疼痛。
预防牙龈炎的方法包括: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4、口腔癌的预防:口腔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口腔癌的方法包括:避免吸烟和饮酒,避免过度阳光照射,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等。
5、牙齿矫正:牙齿矫正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治疗方式,它可以改善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良等问题。
矫正牙齿通常需要使用牙套和附件等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6、种植牙:种植牙是一种牙齿修复技术,它通过将人工牙齿植入口腔中的颌骨内,来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种植牙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是牙齿修复的一种理想选择。
7、烤瓷牙:烤瓷牙是一种常见的牙齿修复技术,它通过将一层金属基底和瓷层结合在一起,来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烤瓷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美观度,适用于各种牙齿缺损的情况。
8、牙齿美白:牙齿美白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治疗方式,它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色素,使牙齿变得更加美白亮丽。
美白牙齿的方法包括洗牙、漂白、冷光美白等。
9、牙周病的治疗: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包括洁牙、刮治、手术等。
10、口腔保健品的选择:口腔保健品市场存在很多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含有天然成分、无副作用的产品更为安全有效。
例如含有天然抗菌成分的牙膏、含有维生素C的漱口水等。
口腔常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常考知识点总结口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了解口腔常考知识点对于口腔保健和预防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口腔常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的特点口腔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由口腔前庭、颊、唇、牙龈、腭、舌、舌骨、颊垫、颌骨等组成。
口腔有咽腔、舌腔和口腔腔三个部分。
2. 牙齿的特点牙齿是口腔中的一种重要器官,主要用于咀嚼食物。
人的牙齿分为乳牙和恒牙,分别包括门牙、前磨牙和后磨牙。
3. 唾液腺的特点唾液腺是口腔中分泌唾液的器官,主要分为舌下腺、舌上腺和颌下腺。
4. 颞下颌关节的特点颞下颌关节是咀嚼肌与颞骨之间的关节,是口腔中一个重要的关节。
二、口腔疾病1. 龋齿龋齿是由于饮食、口腔卫生习惯和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牙齿组织破坏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斑、龋洞等症状。
2. 牙周病牙周病是由于牙菌斑、牙石和牙菌膜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以牙龈炎、牙周炎为主要症状的口腔疾病。
3.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性病变,疼痛明显。
4.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以口腔黏膜癌为主要症状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溃疡、溃疡性肿块、出血和疼痛等症状。
三、口腔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 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口腔保健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口腔卫生问题包括牙菌斑、牙石、口臭等,通过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牙线棒、牙线箍等工具清洁牙齿,使用含氟牙膏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
2. 牙齿保健牙齿保健是口腔保健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定期口腔检查、正确使用牙刷牙膏、均衡饮食、避免咬硬物等方法来保护牙齿。
3. 颞下颌关节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是口腔常见的问题之一,其症状包括颞下颌关节疼痛、牙齿因颞下颌关节紊乱而导致的牙齿疼痛等。
四、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1. 龋齿的预防预防龋齿的方法包括定期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少食糖分、避免暴饮暴食等。
2. 牙周病的预防预防牙周病的方法包括定期去医院清洁牙齿、正确使用牙线、牙线棒、牙线箍等清洁工具,吃硬质食物时要小心,多吃蔬菜水果和坚果等。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口腔医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及颌面区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它不仅关注牙齿的健康,还包括口腔黏膜、舌头、唾液腺、上下颌骨以及相关的神经和血管等结构的研究。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口腔医学知识点。
一、牙齿的结构和功能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
牙冠是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外层是坚硬的牙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能够抵御咀嚼过程中的磨损和腐蚀。
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构成牙齿的主体,内有牙髓腔,其中容纳着牙髓。
牙髓包含神经、血管和结缔组织,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觉功能。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同时,牙齿对于发音和维持面部美观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常见的口腔疾病1、龋齿龋齿,也就是蛀牙,是由于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逐渐侵蚀牙齿硬组织而形成的。
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深入,影响牙髓,导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可能导致牙齿丧失。
2、牙周病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的长期刺激。
3、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牙髓炎通常是由于龋齿未得到及时治疗,细菌侵入牙髓引起的炎症。
根尖周炎则是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围组织。
这两种疾病都会引起剧烈的牙痛,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来消除炎症。
4、口腔黏膜病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有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白斑等。
口腔溃疡多为自限性,但如果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应引起重视。
口腔扁平苔藓和白斑属于癌前病变,需要密切观察和治疗。
三、口腔检查和诊断方法1、口腔检查口腔检查通常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探诊。
医生会观察牙齿的颜色、形态、排列,检查牙龈的颜色、质地、出血情况,触摸口腔内的肿块、淋巴结,叩击牙齿判断牙髓状态,用探针检查牙齿的龋坏程度和牙周袋深度等。
2、 X 光检查X 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牙齿的牙根、牙槽骨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埋伏牙、多生牙等。
口腔医学知识

口腔医学知识导言口腔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口腔医学是研究口腔疾病和口腔健康的医学专业,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内镜学等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口腔医学的基础知识。
一、口腔解剖学1. 牙齿牙齿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牙冠和牙根。
牙冠是露出于口腔内的部分,用于咀嚼食物;牙根则潜藏于牙龈和牙槽骨中,起着固定牙齿的作用。
2. 牙龈牙龈是覆盖在牙齿颈部的软组织,有助于保护和固定牙齿。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牙龈疾病的发生。
3. 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龈和牙周韧带,对维持牙齿的稳定和牙周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牙周炎和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二、口腔疾病1. 龋齿龋齿是细菌感染导致牙齿组织破坏的一种常见疾病。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2. 牙龈疾病牙龈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常见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牙龈肿胀和牙齿松动。
定期洁牙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牙龈疾病的发生。
3.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持续口臭和颌面部肿块。
定期口腔检查和避免吸烟、饮酒可以降低口腔癌的风险。
三、口腔健康的维护1.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漱口和定期洁牙。
建立正确的刷牙姿势和刷牙时间,选择合适的牙刷和洗漱剂,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基础。
2. 合理的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龋齿和牙周疾病的风险。
3.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口腔检查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口腔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口腔和牙齿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问题,避免口腔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4. 避免有害习惯吸烟和饮酒是口腔健康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
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降低患口腔疾病的风险,提升全身和口腔的健康水平。
结语口腔医学知识对于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口腔执业医师知识点总结

口腔执业医师知识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的结构与组织2. 牙齿的结构与生长发育3. 唾液腺的位置与功能4. 口腔黏膜的结构与功能5. 口腔的神经血管供应二、口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牙齿疾病的常见病因与分类2. 牙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 口腔黏膜病的诊断与治疗4.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5. 口腔颌面部畸形的诊断与治疗三、口腔修复与美容1. 牙齿牙周病的修复治疗2. 牙齿美容与变色牙的治疗3. 牙齿缺失的修复与种植4. 嵌体、颜色复合等修复材料的选择与应用5. 口腔正畸的治疗原理与方法四、口腔医学影像学1. 口腔X射线的拍摄技术与解读2. 口腔CT、MRI与超声的应用3. 口腔医学影像学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4. 口腔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趋势五、口腔种植与修复1. 种植牙的种类与适应症2. 种植牙的手术技术与术后护理3. 种植牙的修复与保养4. 种植牙的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六、口腔疼痛的诊断与治疗1. 口腔疼痛的常见病因与分类2. 口腔疼痛的诊断与辨证3. 口腔疼痛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4. 口腔疼痛的预防与护理5. 口腔疼痛的相关医学近期进展与研究七、口腔预防与保健1. 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与对人体的影响2. 口腔预防的基本措施与方法3. 牙齿的正确刷牙、漱口与饮食习惯4. 口腔齿科检查与保健知识的普及5. 口腔预防保健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八、口腔医学伦理与法律1. 口腔医生的义务与责任2. 口腔医学伦理相关案例分析3. 口腔医学中的法律纠纷与解决4. 口腔医学行业规范与标准5. 口腔医学中的诚信与责任感以上是口腔执业医师应掌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口腔医师更好地了解口腔领域的知识,提高诊疗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

口腔医师必考知识点归纳口腔医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专业。
作为一名口腔医师,掌握以下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1. 口腔解剖学:了解口腔的解剖结构,包括牙齿、牙周组织、颌骨、口腔黏膜、舌、唾液腺等。
2. 口腔生理学:研究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咀嚼、吞咽、语言等。
3. 口腔病理学:掌握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包括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肿瘤等。
4. 口腔微生物学:了解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口腔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5. 口腔诊断学: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MRI)和实验室检查等。
6. 口腔治疗学:熟悉各种口腔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补牙、拔牙、根管治疗、牙齿矫正、义齿修复等。
7. 口腔预防学:掌握口腔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口腔卫生宣教、氟化物应用、窝沟封闭等。
8. 口腔修复学:了解牙齿缺失后的修复方法,如固定桥、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
9. 口腔正畸学:研究牙齿和颌骨发育异常的矫正,包括牙齿排列不整、颌骨发育不对称等问题。
10. 口腔外科:掌握口腔颌面部的外科手术技术,如牙槽外科、颌骨外科、口腔肿瘤手术等。
11. 口腔材料学:了解各种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质、选择和应用。
12. 口腔影像学:熟悉口腔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解读。
13. 口腔药理学:掌握口腔治疗中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副作用。
14. 口腔急诊学:了解口腔急诊的处理原则,如牙痛、牙外伤、口腔出血等。
15. 口腔公共卫生学:掌握口腔健康在公共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口腔疾病流行病学。
16. 口腔伦理学:了解在口腔医疗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
17. 口腔医学研究方法:掌握口腔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等。
18. 口腔医学法律法规:了解口腔医疗实践中的法律法规,保障患者权益和医疗安全。
作为一名口腔医师,不仅要掌握上述知识点,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临床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口腔医疗服务。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

《口腔医学》知识点整理1.混合牙列期: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2.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3.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4.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位因素。
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6.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瘤,乳头状瘤等,对于这些肿瘤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灼痛感,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具有周期性、反复性、自限性8.揭皮试验阳性:天疱疮时,若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性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皮肤,留下一鲜红色的创面的现象9.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体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10.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裂的特定形。
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
1.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2.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疼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3)等分。
口腔医学导论 知识点

第一章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简介●地位:一级学科●六大一级学科: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中药学●“牙医学之父”法国医生Pierre Fauchard,1728年世界上第一本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1949年卫生部成立,于1950年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将牙科改名为口腔科、口腔医学,飞速发展●1951年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成立●1953年《中华口腔科杂志》创刊●口腔医学四大家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公共基础课口腔基础课分为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组织病理学医学基础课五阶段式教学临床医学课口腔内科学口腔基础课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临床课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内科学的四大分支学科: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病学口腔黏膜病学●第一个牙科学院:巴尔的摩牙科学院●《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最早的龋齿充填记录●我国第一例龋齿诊籍:西汉医学家淳于意●《口齿论》是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张仲景●隋唐时期是我国口腔医学分科的开始●汞合金仍是充填牙齿的主要材料之一,唐代开始,“银膏”●唐朝是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萌芽,设有太医署,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学校;宋朝设立太医局第二章口腔基本结构●口腔基本结构:牙体解剖、牙合、颌位●闭口时,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固有口腔●舌头:上为舌背,下为舌腹●牙齿的结构:牙釉质(最坚硬)外部观察剖面观察牙骨质牙本质牙髓●牙齿的分类:●按照形态特点和功能: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切牙——均为单根牙,切割食物尖牙——单根,穿刺和撕裂食物前磨牙——单根或双根,协助尖牙撕裂和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磨牙——2~3个根,捣碎、磨细食物(上颌第一磨牙称为“六龄牙”)●按照在口腔的存在时间:乳牙、恒牙(恒牙体积较大,磨牙体积依次递减;乳牙体积较小,磨牙体积依次递增)乳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罗马数字Ⅰ~Ⅴ恒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阿拉伯数字1~8●牙齿的功能:咀嚼,辅助发音和言语、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刺激颌骨发育●牙的发育过程:发生、钙化、萌出(萌出的时间指出龈的时间)●牙萌出的生理特点: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左右成对地先后萌出。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部分,口腔医学作为一门专业,研究并解决口腔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口腔医学的一些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口腔健康的方法。
一、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学科。
口腔解剖包括口腔内部结构的组成,如牙齿、牙龈、口腔黏膜、舌等。
了解口腔解剖有助于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1. 牙齿牙齿是口腔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人类有不同类型的牙齿,包括前牙、犬牙和臼齿。
每种牙齿都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共同协作完成咀嚼和言语等功能。
2. 牙龈牙龈是牙齿周围软组织的一部分,包括可见部分的牙龈和牙周组织。
牙龈的健康与口腔卫生密切相关,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牙龈疾病,如牙龈炎和牙周炎。
3.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口腔内部表面的一种特殊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它包括颊黏膜、舌黏膜、悬雍垂、软腭等。
口腔黏膜的健康与营养、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
4. 舌舌是口腔内的一个重要器官,不仅参与咀嚼和吞咽,还是言语的重要器官。
舌面具有一定的结构,包括舌小乳头和舌乳脚,它们有利于味觉感受和发音。
二、常见口腔疾病1. 龋齿龋齿是指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受到细菌酸性侵蚀,发生病理性溶解的现象。
龋齿的早期表现是牙齿表面的白点,发展到后期会形成牙洞。
预防龋齿的方法包括控制糖分摄入、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定期口腔检查等。
2.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牙齿周围的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和炎症的疾病。
牙周疾病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类型,其中牙周炎严重时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洗牙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牙周疾病。
3. 口腔癌口腔癌是指口腔内组织发生恶性肿瘤的疾病。
常见的口腔癌包括舌癌、唇癌、颊癌等。
口腔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良口腔卫生等因素相关。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口腔癌治疗成功的关键。
三、口腔保健方法保持口腔健康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基本方法。
以下是一些口腔保健的常见方法:1. 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2分钟以上。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口腔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病理、病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口腔医学的知识点,让我们更加了解口腔健康和疾病的预防。
一、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口腔腔腔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颌面部的骨骼、牙齿、舌头、颊腔、舌下间隙等组织器官的结构和联系,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二、口腔疾病口腔疾病是指口腔颌面部的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口腔癌等。
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洁牙、漱口、定期检查等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措施。
三、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牙周炎和牙周炎。
牙周炎主要指龈边缘的炎症,而牙周炎则进一步导致龈退缩、骨质破坏等更严重的病变。
牙周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洁牙、漱口、局部治疗等方式来控制病情。
四、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疾病,常见部位包括舌头、口底、颊粘膜等。
口腔癌的危害性不仅在于破坏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器官,还可能导致远处器官的转移扩散。
预防口腔癌的关键是戒烟限酒、定期口腔检查、注意饮食健康等。
五、口腔修复口腔修复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种植牙、全冠修复、牙齿矫正等。
口腔修复的目的是恢复口腔颌面部的功能和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医生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来制定最佳修复方案。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关乎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之间的联系。
通过了解口腔医学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
希望大家重视口腔卫生,定期检查口腔健康,让健康从牙齿开始。
口腔知识基本知识点总结

口腔知识基本知识点总结口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它不仅是消化系统的开始,还是交流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健康直接关系到全身健康,因此了解口腔健康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口腔结构、口腔常见疾病、口腔卫生等方面对口腔健康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口腔结构1.口腔组织结构(1)牙齿:包括牙冠和牙根,分为前牙、后牙和近中牙三种类型,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2)牙龈:牙齿周围的软组织,包括颊侧牙龈、舌侧牙龈和腭侧牙龈。
(3)口腔黏膜:位于口腔内侧的黏膜组织,主要包括颊黏膜、唇黏膜和舌黏膜等。
(4)口腔骨骼:包括牙槽骨、颅骨和下颌骨等,支撑口腔的各种组织。
2.唾液腺唾液腺主要分为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帮助消化食物和保护口腔黏膜。
3.口腔神经口腔神经分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等,主要负责口腔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二、口腔常见疾病1.龋齿龋齿是由细菌在口腔中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腐蚀牙齿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斑点、蛀洞等。
2.牙周病牙周病是由于口腔中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
3.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性损伤、疼痛等。
4.口腔白斑病口腔白斑病是口腔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可伴有瘙痒、灼热感等症状。
5.口腔恶性肿瘤口腔恶性肿瘤是口腔黏膜上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腺癌等。
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溃疡、肿块、牙龈出血等。
三、口腔卫生1.刷牙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方法,通常每天应该刷牙2-3次,每次刷牙2分钟左右。
2.使用牙线牙线能够清洁牙齿间隙和牙龈,每天使用牙线清洁一次是非常重要的。
3.使用漱口水漱口水能够清洁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每天漱口一次有助于口腔卫生。
4.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口腔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健康。
四、口腔健康常识1.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应避免饮食过多含糖、酸性食物,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
口腔重要知识点

1拔牙后一般是3个月性固顶修复2 、牙周炎晚期常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3、保持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有:漱口、刷牙、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4、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四大特点是: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痛、温度刺激诱发或加重疼痛、无定位性5、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包括:疱疹性口炎、牙龈坏死、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卡波希肉瘤6、正常龈沟的深度不超过:2mm8、哪一解剖结构将腮腺分为深叶和浅叶:面神经9、在拔除上颌后牙断根时,应注意勿将断根推入上颌窦内。
10、血压高于180/100mmhg,应列为拔牙禁忌症。
11、颌面部外伤引发窒息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两类12、颌骨骨折常见类型有:闭合型,开放型,混合型等。
主要临床表现是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和血肿等,骨折片移位可有神经麻木以及全身可有相应症状。
13、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在:颏部,下颌角,髁状突,正中联合14、对舌缘长期不愈的溃疡,需作(活检)明确诊断,以排除癌肿。
15、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①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解剖簿弱部位:当遭遇外力时,这些部位常发生骨折。
②血供较差且骨皮质致密,骨髓炎较上颌骨为多。
③下颌骨骨折后愈合较上颌骨慢。
16、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方法:①体位②进针点③进针角度和深度。
17、拔牙后出血的处理:①原因②防治③处理:局部止血药,压迫止血→牙槽窝搔刮,填塞,缝合④全身对症处理。
18、牙齿缺失后的不良影响:①咀嚼功能减退②发音功能减退③美观④咬合紊乱等19.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两副天然牙:乳牙和恒牙20.乳中切牙(6~8)乳侧切牙(8~10)第一乳磨牙(12~16)乳尖牙(16~20)第二乳磨牙(24~30)21.颌面部常见淋巴组织:1.腮腺淋巴结2.下颌上淋巴结3.下颌下淋巴结4.颏下淋巴结5.颈淋巴结25.颌面缺损的影响:①咀嚼功能;②语言功能;③吞咽功能;④面部容貌;⑤心理精神26.局部麻醉:常用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混合牙列期: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乳牙、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2.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3.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方面均发生变化4.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除,是我国成人丧失牙的首位因素。
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6.交界性肿瘤:有些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例如成釉细胞瘤,多形性瘤,乳头状瘤等,对于这些肿瘤必须采用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案。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明显灼痛感,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具有周期性、反复性、自限性8.揭皮试验阳性:天疱疮时,若揭去疱壁,常会一并无痛性地揭去邻近外观正常的皮肤,留下一鲜红色的创面的现象9.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体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自身免疫性病征。
10.抗力形是使充填体和余留牙能够承受咬合力而不会破裂的特定形。
固位形是使充填体能保留于洞内,承受更力后不移位、不脱落的特定形状。
1.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2.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疼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
2、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将颜面部分为(3)等分。
3、颌面部为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
上1/3为(颅面部)。
颌面部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是以(颅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
颌面部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是人体(形态美)和(表情)最重要的形体表达区域,也是与(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相交叉的部位。
4、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其划分是以(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8、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围的(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因此(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及(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故有口腔的表面形态。
9、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软腭),下为(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10、口底由(舌系带)(舌下肉阜)组成。
11、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组成。
12、牙的组织结构,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13、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舌后1/3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分布。
舌的运动系由(舌下神经)支配。
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舌尖部)对甜、辣、咸味敏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敏感。
14、舌乳头(舌背黏膜)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
20、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21、三叉神经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面神经分为5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22、口腔颌面部的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24、口腔内检查常用器械(镊子)(探针)(口镜)。
25、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26、引起龋齿的四联因素理论(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27、龋病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按解剖部位分(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分(浅龋)(中龋)(深龋)。
28、龋病的治疗方法(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
30、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病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环孢素)(硝苯地平)。
31、口腔单纯性疱疹的病因(单纯疱疹病毒);口腔念珠菌病病因(白色念珠菌);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环境因素)(其他因素);天庖疮(自身免疫学说);口腔扁平苔藓(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遗传因素)(其他)。
36、拔牙的基本步骤(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拔牙后注意事项)。
37、拔牙的适应症(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炎)(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阻生牙)(牙外伤)(乳牙)(治疗需要的牙)(病灶牙)(其他);拔牙的禁忌症(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月经及妊娠期)(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
39、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牙冠周炎),其病因是(牙量骨量的不调)(盲袋)(细菌、温度、食物残渣)(咬伤)(全身抵抗力下降)。
40、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原则(功能)与(外形)并重。
41、窒息分为(阻塞性窒息)(吸入性窒息)。
42、阻塞性窒息的原因(异物阻塞)(组织移位)(气道狭窄)(活瓣样阻塞)。
43、上颌骨骨折好发部位(I型低位或水平骨折)(II型中位或锥形骨折)(III型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
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44、上颌骨骨折临表(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眶区淤血)(影像学检查);下颌骨骨折临表(骨折段移位:颏部正中骨折、颏孔区骨折、下颌角部骨折、髁突骨折)(出血与血肿)(功能障碍)(骨折段的异常活动)(影像学检查)。
49、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易发生(逆行性感染)。
50、唾液腺良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多形性腺瘤及沃辛瘤);恶性肿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52、(牙源性)和(唾液腺源性)肿瘤为口腔颌面部特有的肿瘤。
53、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良性)比(恶性)多,其中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口腔癌原发部位以(舌癌)为最多。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54、急性牙髓炎具有典型的(疼痛症状)55、口腔的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血管瘤)(脉管畸形)(神经纤维瘤)(骨化纤维瘤);恶性肿瘤(舌癌)最常见。
56、舌癌早期可表现为(溃疡)(外生)(浸润),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发生(肺部)转移57、成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
其典型X线表现(蜂房状)(多房性囊肿样阴影)58.竖刷法:刷牙时先将牙刷头斜向牙龈,刷毛贴附在牙龈上,稍加压力,顺牙间隙刷向冠方。
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牙的唇、颊面及舌,腭面要分别刷到。
在刷上、下颌前牙时,可将牙刷竖起;上前牙由上向下拉动,下前牙由下向上提拉。
刷上、下颌后牙秴面时,牙刷可压在秴面来回刷动。
59.口腔常用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碧兰麻。
局麻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全身并发症:晕厥、过敏反应、中毒。
局部并发症:注射区疼痛和水肿、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其他并发症。
1.牙的松动度检查牙的动度,镊子操作。
前牙以镊子夹持牙冠的唇、舌面;后牙将镊尖合拢置于牙的拾面,摇动镊子,即可查出牙松动情况。
按松动程度的轻重,分为:I度松动牙向唇(颊)舌侧方向活动幅度在1mm以内Ⅱ度松动牙向唇(颊)舌侧方向活动幅度为l-2mm,且伴有近远中方向活动Ⅲ度松动牙唇(颊)舌向松动幅度在2mm以上,且伴有近远中及垂直向多方向活动2.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包括定性检查、定量检查和唾液成分分析三个方面①定性检查:给患者以酸性物质(临床上常以2%枸橼酸、维生素C和1%柠檬酸等置于舌背或舌缘),使腺体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据腺体本身变化和分泌情况,判断腺体的分泌功能和导管的通畅程度。
②定量检查: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90%为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根据在相同程度刺激的条件下(临床上常用2%枸橼酸或1%柠檬酸),腮腺和下颌下腺的唾液分泌多少来协助某些唾液腺疾病的诊断。
③唾液腺中含有的电解质、蛋白质、尿酸、尿毒、酶和免疫球蛋白等在正常人有一定的正常值,在病理条件下,各种成分则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
3.窝洞的分类Ⅰ类洞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Ⅱ类洞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洞。
Ⅲ类洞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Ⅳ类洞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Ⅴ类洞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4.窝洞的预备原则:去净病变组织、保护牙髓、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预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4.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术适应症:急慢性牙髓炎、各型根尖周病、外伤牙、某些非龋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因义齿修复需要治疗的牙、因颌面外科手术需要治疗的牙、种植牙再植牙。
2)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3)敏感的宿主4)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按进展速度分: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按解剖部位分类: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临表:1)疼痛剧烈,疼痛性质有以下特点: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2)发病急3)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4)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5)温度测验时,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6)处于晚期炎症的患牙,可出现垂直方向的轻度叩痛诊断:具有典型的疼痛症状,可见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
牙髓活力测验、温度测验应急处理:1、开髓引流 1)急性牙髓炎: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2)急性根尖周炎:局麻下开髓,穿通根尖孔,使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根管得到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