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药药2中成药总结

合集下载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中药功效总结(单味药与中成药)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中药功效总结(单味药与中成药)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中药功效总结(单味药与中成药)

《中药二》中药功效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桂紫姜香荆防,羌白细藁苍辛柳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祛风胜湿、止痉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止痒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蝉桑菊,蔓升柴葛淡浮木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利咽开音、熄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知竹叶芦栀天,淡夏决谷青密蒙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执业药师中药二 中成药考点速记口诀1-10节

执业药师中药二 中成药考点速记口诀1-10节

药二内科

常用中成药

中成药方法

记主治关键与

药名推功效

第一节解

表剂4分

一辛温解表

桂枝合剂风寒表虚有汗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唯一)

表实感冒颗粒感冒风寒表实证无汗头项强痛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麻黄桂枝葛根

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清热颗粒

风寒感冒 +发热

解表清热疏风散寒

正柴胡饮颗粒带正都止痛

风寒 +热 +痛(头痛四肢酸痛)流感初起

解热止痛发散风寒

二辛凉解表

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初起桑叶菊花

宣肺止咳疏风清热

银翘解毒丸风热感冒金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双黄连合剂风热感冒功效与银翘解毒丸一样

双黄连没黄连金银花黄芩连翘

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羚羊感冒胶囊流感偏风热(羊:禽流感)

清热解表

连花清瘟胶囊流感 +热毒袭肺

清瘟解表宣肺泄热

三解表胜湿

九味羌活丸1 口诀:厨师喝酒

风寒夹湿 +头重而痛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穹白芷黄芩甘

草地黄

口诀:防止秦琼草地藏细辛九味羌活汤

荆防颗粒1 风寒夹湿 +咳嗽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功效与九味一样

午时茶颗粒口诀:中午起风回家吃饭

风寒+食积(化湿)

药名有茶功效带风

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四祛暑解表

藿香正气水广藿香芳香化湿陈皮理气剂

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胃肠

感冒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保济丸暑湿感冒 +晕车晕船

解表祛暑和中

济:和中共济

五扶正解表

参苏丸体虚+风寒+气短乏力体虚感冒剂

益气解表去痰止咳疏风散寒

小结两个宣肺桑菊感冒颗粒

莲花清瘟

两个止咳桑菊感冒

参苏丸

初起风热初起:桑菊感冒

流感初起:正柴胡饮

瘿瘤初起:消瘿丸

瘰疬初起:防风通圣丸

第二节祛

祛暑除湿剂六一散暑湿+外用痱子

执业药学生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学生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学生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

一、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指由多种中草药配合制成的成药。具有用药方便、疗

效确切、配伍合理等特点。中成药可以分为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两类。

固体制剂:如丸、片、散、胶囊、饮片等。

液体制剂:如口服液、滴丸、合剂、膏剂等。

二、常用中成药

1. 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是由丹参、三七、黄芪等多味中草药组成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疾病。其适应症还包括急性心梗、与胸痛相关的各种病症。

2. 黄连上清片

黄连上清片是由黄连、黄芩、连翘、青蒿、板蓝根、生甘草等

草药组成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鼻塞、

咳嗽等症状。

3. 氨酚伪麻美芬片

氨酚伪麻美芬片是由氨酚、等草药组成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

疗头痛、发热、感冒引起的症状。其适应症还包括神经痛、面痛、

肌肉痉挛等。

三、中成药注意事项

1. 使用中成药应注意其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2. 孕妇、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慎用中成药。

3. 长期或过量使用中成药会引起一定的药物依赖性。

4. 中成药仅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症状,病情较重的应尽快就诊。

5. 使用中成药期间应避免饮酒、吸烟等刺激性食物,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心情舒畅。

以上是执业药学生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中成药是指以中药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配伍、炮制和制剂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药品。中成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能够起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以下是中成药常见的知识点总结:

1.中药炮制工艺:中成药炮制的目的是提高药物的功效、改变药物性质以及方便制剂的制备。常见的炮制工艺有炮制、焙制、炒制、炭制等。

2.中成药的制剂形态:中成药可以制成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等形态,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和用药习惯。

3.中成药的功效:中成药有多种不同的功效,例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化湿利水等,每种中成药都有其疗效和适应症。

4.中成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中成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不适、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等。

5.中成药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中成药在不同的病情和体质下存在禁忌症和应注意的事项。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高血压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禁忌使用。

6.中成药药性归经:中成药药性归属于五行和十二经络,药性主要分为寒、凉、平、温、热等,其各类药物对应于不同的经络。

7.中成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中成药与西药、中药、食物等存在相互作用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药效增强、减弱或产生中毒副作用。

8.中成药的存储和使用:中成药的存储应防潮、防曝光、防虫,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使用时应按照医嘱剂量使用,禁止自行调整用药。

9.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成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进行选择和调配,合理用药。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二之内科常用中成药(1)

第一节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1、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感冒风寒表虚证)

2、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感冒风寒表实证)

3、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感冒)

4、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风寒感冒)

辛凉解表剂

5、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

6、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热感冒)

7、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

8、羚羊感冒胶囊:清热解毒(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

9、莲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

解表胜湿剂

10、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11、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12、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祛暑解表剂

13、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14、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

扶正解表剂

15、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的感冒)

第二节祛暑剂

祛暑除湿剂

16、六一散:清暑利湿(感受暑湿所致的暑湿证)

17、甘露消毒丸:芳香化湿,清热解毒(暑湿蕴结所致的湿温)

祛暑避秽剂

18、紫金锭:辟瘟解毒,消肿止痛(中暑)

祛暑和中剂

19、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中消食(夏伤暑湿)

20、十滴水:健胃,祛暑(中暑)

清暑益气剂

21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中暑受热,气津两伤)

第三节表里双解剂

解表清里剂

22.葛根芩连丸: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湿热蕴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9种常考易混中成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9种常考易混中成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19种常考易混中

成药:

(1)保济丸、保和丸

【保济丸】功能解表,祛湿,和中,主治暑湿感冒,晕车晕船。

【保和丸】功能消食,导滞,和胃,主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2)通便宁片、通便灵胶囊

【通便宁片】功能宽中理气,泻下通便,主治肠胃实热积滞之便秘。

【通便灵胶囊】功能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主治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3)黄连上清片、牛黄上清片

【黄连上清片】功能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主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之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牛黄上清片】功能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主治热毒内盛、风火上攻之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等。

牛黄比黄连的清热作用强,所以牛黄泻火的功效在前面,治疗风火上攻,热毒内盛。黄连主治的是风热上攻。古人云“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4)新雪颗粒、紫雪散

【新雪颗粒】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感冒见证。

【紫雪散】功能清热开窍,止痉安神,主治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

雪是冬天才下的,治疗热证,新雪颗粒,一个新字,治疗的是外感热病,外感病一般是新病。紫雪,说明不是一时半会的才有的,治疗的是热入心包,属“凉开三宝”之一,“乒乒乓乓紫雪散”治疗有动静的窍闭神昏,善止痉。

(5)香砂养胃丸、香砂平胃丸

【香砂养胃丸】功能温中和胃,主治胃阳不足,湿阻气滞之胃痛、痞满。

【香砂平胃丸】功能理气化湿,和胃止痛,主治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养胃,不足了虚了才需要养,治疗的是胃阳不足。平胃,平,我们说平乱,治的是实证,主湿浊中阻、脾胃不和。

中药二 中成药

中药二  中成药

第二部分常用中成药

1、解表剂(外寒)

2015 A.感冒清热颗粒除疏风散寒外,又能A.解表清热B.解热止痛C.清热解毒D.清宣肺热E.宣肺止咳『答案』A 2016 A.正柴胡饮颗粒除发散风寒外,又能A.利咽消肿B.活血止痛C.散结消肿D.凉血消肿E.解热止痛『答案』E

A.风寒感冒证

B.风热感冒证

C.暑湿感冒证

D.外感风寒夹湿证

E.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午时茶)

2016B.感冒清热颗粒的主治是 2016B.荆防颗粒的主治是 2016B.保济丸的主治是『答案』A、D、C 2015 X.藿香正气水的功能是 A.解表化湿B.疏散风热C.祛风清热D.温中止呃E.理气和中『答案』AE

2015 A.六一散的功能是A.芳香化湿B.和中消食C.清暑利湿D.辟瘟解毒E.健脾,祛暑『答案』C

2016 A.六合定中丸除和中消食外,又能A.辟瘟解毒B.祛暑除湿C.清热解毒D.益气生津E.祛风胜湿『答案』B 3、表里双解剂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4、泻下剂

2015 X.苁蓉通便口服液的功能是A.滋阴补肾B.润肠通便C.清热通便D.养阴清热E.活血润燥『答案』AB 2015 A.某男,30岁,高热后大便秘结,兼见口渴咽干、口唇干裂,舌红少津,宜选用的成药是

A.舟车丸

B.增液口服液

C.当归龙荟丸

D.九制大黄丸

E.通便灵胶囊『答案』B

2016 A.舟车丸的功能是A.润肠通便B.活血通便C.行气逐水D.泻火通便E.健脾利湿『答案』C

2015 A.某男,35岁,因肝胆湿热而导致头晕目赤,耳鸣,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宜选用的成药是

药二中成药总结记忆精华.doc

药二中成药总结记忆精华.doc

第一张内科常用药

1.1 解表剂

药名功能主治注意事项

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感冒风寒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覆被保暖,微汗为度

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感冒风寒表实证,发热轻,无汗含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辛温解表

与环孢素 A同用,可能引起其血药浓度感冒清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感冒,发热,咽干

升高。

正财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流感初期

备注

1桂枝 2白芍 3

生姜大枣 4甘

1金银花连翘 2薄

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热感冒初期,咳嗽,口干,咽辛凉解表喉疼痛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外感风热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发热恶风

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泻热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舌偏红

九位羌活丸疏风解表,祛寒除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解表胜湿

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

解表祛暑或肠胃感冒芦根汤或温开水服用,孕妇慎用风热感冒或湿热证慎用

孕妇慎用

孕妇及风热感冒慎用。忌服滋补性中药。不得驾驶或高空作业。对乙醇过敏者禁用。荷炒牛蒡子荆芥淡豆豉 34淡竹叶桔梗甘草

1桑叶菊花 2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3连翘芦根 4甘

1羌活 2防风苍术3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 4

甘草

1广藿香油 2苍术姜厚朴生半夏陈皮茯苓大腹

皮 3紫苏叶油白芷 4甘草浸膏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发热头痛,可用以晕

2016年中药药2中成药总结

2016年中药药2中成药总结
桔梗 前胡 红茶 甘草
药物组成
广藿香油 苍术 陈皮 厚朴 白芷 茯苓 大腹皮 生半夏 甘草浸膏 紫苏叶油 藿香正气水又含乙

广藿香 苍术 白芷 化橘红 厚朴 菊花 蒺藜 钩 藤 薄荷 茯苓 薏苡仁 广东神曲 稻芽 木香 葛
根 天花粉
药物组成
紫苏叶 葛根 前胡 半夏 桔梗 陈皮 枳壳 党参 茯苓 木香 甘草 生姜 大枣
解表攻里剂
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
药物组成
麻黄 荆芥穗 防风 薄荷 大黄 芒硝 滑石 栀子 石膏 黄芩 连翘 桔梗 当归 白芍 川芎 白术 甘

寒下剂
中成药
通便宁片
药物组成
番泻叶干膏粉 牵牛子 砂仁 白豆蔻
当归龙荟丸
龙胆 酒大黄 芦荟 酒黄连 盐黄柏 栀子 青黛 酒当归 木香 人工麝香
泻下剂
九制大黄丸
大黄
解毒消癥剂
中成药
抗癌平丸 西黄丸
药物组成
半枝莲 珍珠菜 香茶菜 藤梨根 肿节风 蛇莓 白 花蛇舌草 石上柏 兰香草 蟾酥
牛黄 乳香 没药 麝香
温中散寒剂
中成药
理中丸
药物组成
泡姜 党参 土白术 炙甘草
小建中合剂
饴糖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良附丸
高wenku.baidu.com姜 醋香附
香砂养胃颗粒
白术 木香 砂仁 豆蔻 广藿香 陈皮 姜厚朴 醋 香附 茯苓 枳实 姜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中药二》单味中药中成药功效总结浓缩全书精华建议收藏之一

《中药二》单味中药中成药功效总结浓缩全书精华建议收藏之一

《中药二》单味中药中成药功效总结浓缩全书精华建议收藏之

《中药二》单味中药功效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桂紫姜香荆防,羌白细藁苍辛柳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祛风胜湿、止痉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止痒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蝉桑菊,蔓升柴葛淡浮木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利咽开音、熄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知竹叶芦栀天,淡夏决谷青密蒙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2

执业药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2

中药二之内科常用中成药(2)

第七节祛痰剂

燥湿化痰剂

55、二陈九: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痰湿停滞)

56、橘贝半夏颗粒:化痰止咳,宽中下气(痰气阻肺,咳嗽痰多,胸闷气急)清热化痰剂

57、礞石滚痰丸:逐痰降火(痰火扰心)

58、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痰热阻肺)

59、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痰热咳嗽,痰黄粘稠)

化痰息风剂

60、半夏天麻丸:健脾祛湿,化痰息风(脾虚湿盛,风痰上扰)

化痰散结剂

61、消瘿丸:散结消瘿(痰火郁结所致的瘿瘤初起)

第八节止咳平嗜剂

散寒止咳剂

62、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风寒束表,肺气不宣证)

63、杏苏止咳颗粒:宣肺散寒,止咳祛痰(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清肺止咳剂

64、清肺抑火九: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

65、蛇胆川贝散:清肺,止咳,祛痰(肺热咳嗽,痰多)

66、橘红丸:清肺,化痰,止咳(痰热咳嗽)

67、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68、强力批杷露:清热化痰,敛肺止咳(痰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经久不愈)

69、川贝止咳露:止嗽祛痰(风热咳嗽,痰多上气或燥咳)

润肺止咳剂

70、养阴清肺膏:养阴润燥,清肺利咽(阴虚燥咳,咽喉干痛或痰中带血)

71、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

72、蜜炼川贝枇杷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肺燥咳嗽、胸闷)

发表化饮平喘剂

73、小青龙胶囊:解表化饮,止咳平喘(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74、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外感风寒,痰湿内阻引起的咳嗽、气喘、急慢性支气管炎)

泄热平喘剂

中药二 (中成药总结复习资料)

中药二 (中成药总结复习资料)



温补气血
心脾不足,气血两 亏
熟地黄、党参 人参、炙黄芪 人参、熟地黄
温补气血
气血两虚 四肢不温 熟地黄、党参
健脾生血颗粒
健脾和胃 神
养血安
脾胃虚弱及心脾两 虚所致的血虚证
党参、炙黄芪
生脉饮
益气复脉 养阴生 气阴两亏,心悸气

短,脉微自汗
红参
人参固本丸 补气 养阴 消渴丸

滋阴益气 固本培 阴虚气弱,虚劳咳
清胃黄连丸 清热 泻火 牛黄至宝丸 解毒剂
芩连片
导赤丸
板蓝根颗粒
新雪颗粒
牛黄解毒片
清热解毒口服液
抗癌平丸 解毒消 癥剂
西黄丸
功效
主治
君药
注意
肝胆湿热
龙胆草
孕妇慎用
散风清热 泻火止痛
风热上功 风火上功 人工牛黄
化凉止血
火毒血热 大黄
利肺除烦
肝炎犯肺 青黛、蛤壳
消肿
肺胃火盛 黄连
通便
胃肠积热 人工牛黄
消肿止痛 利尿通便 凉血利咽
功效 健胃 健脾 补虚止痛 理气 和胃 化湿 回阳
主治
君药
脾胃虚寒 炮姜
手足不温
喜温喜按
寒凝气滞
胃阳不足 白术
脾胃不和 苍术
附子
七节 祛痰剂

执业药品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品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品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

本文总结了执业药品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的重要知识点。以下是知识点的概要:

1. 中成药的定义

- 中成药是指由中草药或制成中成药颗粒、丸剂、片剂等剂型的药物制剂。

- 中成药通常采用中草药的炮制、药物配伍等技术制备而成。

2. 中成药的分类

- 中成药可以根据其制剂形式进行分类,包括丸剂、散剂、片剂、颗粒剂等。

- 根据中药药材的性质和功效,中成药也可以按照药理分类,如补益剂、攻下剂等。

3. 中成药的常用药物

- 经典的中成药包括参附胶囊、复方丹参片、通心络胶囊等。

- 不同的中成药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执业药品师需要

熟悉各种中成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4. 中成药的功效与作用

- 中成药具有多种功效,如活血化瘀、调理气血、消炎止痛等。

- 执业药品师需要了解中成药的主要功效及其作用机制,以便

给患者提供准确的用药指导。

5. 中成药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 中成药也有一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如孕妇禁用、肝肾功能

不全患者慎用等。

- 执业药品师在推荐中成药时,应注意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

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6.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 中成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

- 执业药品师应告知患者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以上是执业药品师中药二之中成药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摘要了中成药的关键知识点,但是请在实际应用中确保依据准确的资料和准确的处方药品信息。

执业药学家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学家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全

执业药学家中药二之中成药知识点总结大

1. 中药的定义

中药是指用中草药及其制剂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

2. 中成药的概念

中成药是指由中草药或其化学成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常规剂型

的中药制剂。

3. 中成药的类型

- 粉剂:粉末状的中成药,常通过口服或外用途径使用。

- 散剂:细粒、颗粒状的中成药,常通过口服或外用途径使用。

- 膏剂:外用中成药,通常为软膏或霜剂,用于局部治疗。

- 药酒:用草药和酒调制的中成药,以提取草药的有效成分。

- 汤剂:煎煮草药后得到的液体,通过口服使用。

- 丸剂:将草药制成丸状的中成药,常通过口服使用。

- 片剂:将草药制成片状的中成药,常通过口服使用。

4. 中成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成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常用于以下方面:

- 缓解疼痛:如止咳化痰、镇痛、消炎等。

- 改善症状:如抗寒、止血、止泻等。

- 调节机体功能:如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等。

- 治疗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皮肤病等。

5. 中成药的常见副作用

中成药虽然具有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

-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 肝肾功能损害: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受损等。

6. 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中成药。

- 不乱用药:不滥用中成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频率。

- 孕妇、儿童应慎用:特定人群需谨慎使用中成药。

- 注意禁忌:有禁忌症的患者不应使用特定的中成药。

7. 中成药的贮存和使用

- 贮存温度:中成药应存放在适宜温度的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2016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重点内容学习精简版

2016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重点内容学习精简版

第一部分常用中药单味药

第1章解表药(26种)

功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性味归经: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

主治: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表证。

分类:

辛温解表——外感风寒

辛凉解表——外感风热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14种)

一、发汗:麻黄、桂枝、香薷、紫苏、生姜

二、祛风:荆芥、防风、羌活、藁本

三、通鼻窍:辛夷、细辛、苍耳子、白芷

了解:西河柳

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主治病证】

风寒表实无汗证

水肿兼有表证者。

香薷

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称“夏月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

【主治病证】

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浮萍(辛凉解表药)

(与麻黄、香薷对比记忆)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透疹止痒。

桂枝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阳虚水肿

紫苏

【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证】

气滞胎动证。

生姜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病证】

“呕家圣药”

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荆芥

解表散风通用药

【功效】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防风

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风湿所致病证,也无论兼寒兼热,皆可投用。

【主治病证】

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羌活

善治表证夹湿、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藁本

善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与颠顶头痛/厥阴头痛。

【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最宜少阴头痛。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用量】 1~3g。

温肺化饮只有两个药(细辛、干姜)

白芷

阳明头痛最宜,牙痛鼻塞效良。

【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热化痰剂
中成药
礞石滚痰丸 清气化痰丸 复方鲜竹沥液
药物组成
金礞石 黄芩 熟大黄 沉香 胆南星 酒黄芩 瓜蒌仁霜 苦杏仁 陈皮 枳实 茯苓 半夏 鲜竹沥 鱼腥草 枇杷叶 桔梗 生半夏 生姜 薄荷 素油
化痰熄风剂
中成药
半夏天麻丸
药物组成
法半夏 天麻 人参 炙黄芪 炒白术 苍术 陈皮 茯苓 六神曲 炒麦芽 黄柏
青娥丸
盐杜仲、盐补骨脂、核桃仁(炒)、大蒜
养血剂
中成药
当归补血口服液
药物组成
黄芪、当归
四物合剂
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滋阴剂
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
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左归丸
熟地黄、龟甲胶、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山 茱萸、山药、牛膝
大补阴丸
熟地黄、醋龟甲、盐知母、盐黄柏、猪脊髓
药物组成
半枝莲 珍珠菜 香茶菜 藤梨根 肿节风 蛇莓 白 花蛇舌草 石上柏 兰香草 蟾酥 牛黄 乳香 没药 麝香
温里剂
温中散寒剂
中成药
理中丸
药物组成
泡姜 党参 土白术 炙甘草
小建中合剂
饴糖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良附丸
高良姜 醋香附 白术 木香 砂仁 豆蔻 广藿香 陈皮 姜厚朴 醋 香附 茯苓 枳实 姜半夏 甘草 生姜 大枣
牛黄上清胶囊
清胃黄连丸 牛黄解毒胶囊
牛黄至宝丹
新雪颗粒
芩连片
黄芩 黄连 黄柏 连翘 赤芍 甘草
导赤丸
黄连 栀子 黄芩 连翘 木通 大黄 玄参 赤芍 滑 石 天花粉
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
清热解毒口服液
金银花 连翘 知母 石膏 黄芩 栀子 甜地丁 龙 胆 板蓝根 麦冬 地黄 天冬
解毒消癥剂
中成药
抗癌平丸 西黄丸
六君子丸
香砂六君丸
启脾丸
人参、炒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炒)、陈皮 、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麦芽、泽泻、甘草
薯蓣丸
山药、人参、地黄、白术(麸炒)、茯苓、甘草 、大枣(去核)、当归、白芍、阿胶、麦冬、川 芎、六神曲(麸炒)、干姜、苦杏仁(去皮、 炒)、桔梗、桂枝、柴胡、防风、白蔹、大豆黄 卷
助阳剂
午时茶颗粒
祛暑解表剂
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
药物组成
广藿香油 苍术 陈皮 厚朴 白芷 茯苓 大腹皮 生半夏 甘草浸膏 紫苏叶油 藿香正气水又含乙 醇 广藿香 苍术 白芷 化橘红 厚朴 菊花 蒺藜 钩 藤 薄荷 茯苓 薏苡仁 广东神曲 稻芽 木香 葛 根 天花粉
保济丸
扶正解表剂
中成药
参苏丸
药物组成
紫苏叶 葛根 前胡 半夏 桔梗 陈皮 枳壳 党参 茯苓 木香 甘草 生姜 大枣
固本益肠片
党参、黄芪、补骨脂、炒白术、麸炒山药、炮姜 、酒当归、炒白芍、醋延胡索、煨木香、地榆炭 、煅赤石脂、儿茶、炙甘草
补虚剂
补气剂
中成药
四君子丸
药物组成
党参、炒白术、茯苓、大枣、生姜、炙甘草
补中益气丸
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 升麻、柴胡、大枣、生姜
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炒)、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 (炒)、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半夏(制)、陈皮 、炙甘草 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姜半 夏、炙甘草
十全大补丸
熟地黄、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 酒白芍、肉桂、川芎、炙甘草
健脾生血颗粒
党参、黄芪、茯苓、炒白术、山药、醋南五味子 、山麦冬、醋龟甲、大枣、炒鸡内金、龙骨、煅 牡蛎、甘草、硫酸亚铁
补气养阴剂
中成药
生脉饮
药物组成
红参、麦冬、五味子 人参、熟地黄、地黄、山茱萸(酒炙)、山药、 麦冬、天冬、泽泻、牡丹皮、茯苓
人参保肺丸
纳气平喘剂
中成药
苏子降气丸
药物组成
炒紫苏子 姜半夏 厚朴 前胡 陈皮 沉香 当归 甘草 熟地黄 醋五味子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泽泻 牡丹 皮
七味都气丸
固本咳喘片
党参 白术 茯苓 盐补骨脂 麦冬 醋五味子 炙甘 草
蛤蚧定喘胶囊
蛤蚧、百合、炒紫苏子、炒苦杏仁、紫菀、瓜蒌 子、麻黄、黄芩、黄连、煅石膏、醋鳖甲、麦冬 、甘草、石膏
黄芩,栀子 黄柏 浙贝母 桔梗 前胡 苦参 知母 天花粉 大黄 蛇胆汁 川贝母 化橘红 浙贝母 陈皮 半夏 茯苓 苦杏仁 炒紫苏 子 桔梗 紫菀 款冬花 瓜蒌皮 石膏 地黄 麦冬 甘草
急支糖浆
鱼腥草 金荞麦 四季青 麻黄 前胡 紫菀 枳壳 甘草
强力枇杷露
枇杷叶 罂粟壳 百部 桑白皮 白前 桔梗 薄荷脑
川贝止咳露
川贝母 枇杷叶 前胡 百部 桔梗 桑白皮 薄荷脑
二母宁嗽丸
知母 川贝母 石膏 炒栀子 黄芩 炒瓜蒌子 蜜桑 白皮 茯苓 陈皮 麸炒枳实 五味子 炙甘草
蜜炼川贝枇杷膏
川贝母 枇杷叶 桔梗 陈皮 水半夏 北沙参 五味 子 款冬花 杏仁 薄荷脑
发表化饮平喘剂
中成药
小青龙胶囊
药物组成
麻黄 桂枝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白芍 法半夏 炙 甘草 桂枝 龙骨 白芍 炒苦杏仁 瓜蒌皮 法半夏 牡蛎 生姜 大枣 黄连 炙甘草
连花清瘟胶囊
解表胜湿剂
中成药 九味羌活丸 药物组成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黄芩 甘草 地 黄
荆防颗粒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前胡 桔梗 茯 苓 枳壳 甘草 广藿香 紫苏叶 苍术 陈皮 厚朴 白芷 川芎 羌 活 防风 山楂 炒麦芽 六神曲 枳实 柴胡 连翘 桔梗 前胡 红茶 甘草
开窍剂
凉开剂
中成药 药物组成
牛黄或人工牛黄、麝香或人工麝香、水牛角浓缩 安宫牛黄丸
粉、黄连、黄芩、栀子、冰片、郁金、朱砂、珍珠、 雄黄
紫雪散
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人工麝香、石膏、北寒 水石、滑石、玄参、升麻、朱砂、磁石、木香、 沉香、丁香、玄明粉、硝石(精制)、甘草
局方至宝散
牛黄、人工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玳瑁、冰片、 安息香、朱砂、琥珀、雄黄
化痰散结剂
中成药
消瘿丸
药物组成
昆布 海藻 蛤壳 浙贝母 夏枯草 陈皮 槟榔 桔 梗
止咳平喘剂
散寒止咳剂
中成药
通宣理肺丸 杏苏止咳颗粒
药物组成
紫苏叶 麻黄 前胡 苦杏仁 桔梗 陈皮 半夏 茯 苓 枳壳 黄芩 甘草 苦杏仁 前胡 紫苏叶 桔梗 陈皮 甘草
清肺止咳剂
中成药
清肺抑火丸 蛇胆川贝散 橘红丸
药物组成
香砂养胃颗粒
附子理中丸
附子 干姜 党参 炒白术 甘草
香砂平胃丸
苍术 厚朴 木香 砂仁 陈皮 甘草
回阳救逆药
中成药 药物组成
四逆汤
淡附片 干姜 炙甘草
祛痰剂
燥湿化痰剂
中成药
二陈丸
药物组成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橘贝半夏颗粒
橘红 半夏 川贝母 枇杷叶 桔梗 远志 紫菀 款 冬花 前胡 苦杏仁霜 麻黄 紫苏子 木香 肉桂 天花粉 甘草
人参固本丸
消渴丸
地黄、葛根、黄芪、天花粉、南五味子、山药、 玉米须、格列本脲
参芪降糖胶囊
人参茎叶皂苷、黄芪、山药、麦冬、五味子、枸 杞子、覆盆子、地黄、天花粉、茯苓、泽泻
养胃舒胶囊
黄精(蒸)、党参、白术(炒)、山药、菟丝子 、北沙参、玄参、乌梅、陈皮、山楂、干姜
解表攻里剂
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
药物组成
麻黄 荆芥穗 防风 薄荷 大黄 芒硝 滑石 栀子 石膏 黄芩 连翘 桔梗 当归 白芍 川芎 白术 甘 草
泻下剂
寒下剂
中成药
通便宁片
药物组成
番泻叶干膏粉 牵牛子 砂仁 白豆蔻
当归龙荟丸
龙胆 酒大黄 芦荟 酒黄连 盐黄柏 栀子 青黛 酒当归 木香 人工麝香
九制大黄丸
大黄
药物组成
黄芪、白术(炒)、防风
固脬缩尿剂
中成药
缩泉丸
药物组成
益智仁(盐炒)、乌药、山药
固精止遗剂
中成药
金锁固精
药物组成
沙苑子(炒)、芡实(蒸)、莲子、莲须、龙骨
(煅)、牡蛎(煅)
涩肠止泻剂
中成药 药物组成
四神丸
补骨脂(盐炒)、肉豆蔻(煨)、吴茱萸(制) 、五味子(醋制)、大枣(去核)、生姜(未列 于处方中,制法中有生姜)
尿毒清颗粒
清热剂
清热泻火解毒剂
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药物组成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盐车前子 泽泻 木通 酒当归 地黄 柴胡 炙甘草
黄连上清丸
黄连 黄芩 黄柏 石膏 栀子 酒大黄 连翘 菊花 荆芥穗 白芷 炒蔓荆子 川芎 防风 薄荷 旋复花 桔梗 甘草
一清颗粒
大黄 黄芩 黄连
黛蛤散
青黛 蛤壳 人工牛黄 黄芩 黄连 黄柏 大黄 栀子 石膏 菊 花 连翘 荆芥穗 白芷 薄荷 赤芍 地黄 川芎 冰 片 桔梗 甘草 黄连 石膏 黄芩 栀子 连翘 知母 黄柏 玄参 地 黄 牡丹皮 赤芍 天花粉 桔梗 甘草 人工牛黄 石膏 黄芩 大黄 雄黄 冰片 桔梗 甘 草 人工牛黄 大黄 芒硝 冰片 石膏 栀子 连翘 青 蒿 木香 广藿香 陈皮 雄黄 南寒水石 滑石 石膏 人工牛黄 栀子 竹心 广升 麻 穿心莲 珍珠层粉 磁石 沉香 硝石 冰片
内科常用中成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中成药
桂枝合剂 表实感冒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
药物组成
桂枝 白芍 大枣 生姜 甘草 麻黄 桂枝 防风 白芷 紫苏叶 葛根 生姜 陈皮 桔梗 苦杏仁 甘草 荆芥穗 防风 紫苏叶 白芷 柴胡 薄荷 葛根 芦 根 苦地丁 桔梗 苦杏仁
正柴胡饮颗粒
柴胡 防风 生姜 赤芍 陈皮 甘草
辛凉解表剂
祛暑剂
祛暑除湿剂
中成药
六一散 甘露消毒丸
药物组成
滑石粉 甘草 滑石 茵陈 黄芩 石菖蒲 豆蔻 藿香 薄荷 射干 川贝母 木通 连翘
祛暑避秽剂
中成药
紫金锭
药物组成
人工麝香 山慈菇 雄黄 红大戟 千金子霜 五倍 子 朱砂
祛暑和中剂
中成药
六合定中丸
药物组成
广藿香 香薷 陈皮 姜厚朴 枳壳 木香 檀香 炒 山楂 六神曲 炒麦芽 炒稻芽 茯苓 木瓜 炒白扁 豆 紫苏叶 桔梗 甘草
杞菊地黄丸
补气养血剂
中成药
八珍颗粒
药物组成
熟地黄、党参、当归、白芍(炒)、炒白术、茯 苓、川芎、炙甘草
人参归脾丸
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麸炒)、 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炒)、 木香、炙甘草
人参养荣丸
人参、熟地黄、土白术、茯苓、炙黄芪、五味子 (酒蒸)、当归、白芍(麸炒)、肉桂、制远志 、陈皮、炙甘草
十滴水
樟脑 干姜 桉油 小茴香 肉桂 辣椒 大黄
清暑益气剂
中成药
清暑益气丸
药物组成
黄芪 人参 炒白术 葛根 苍术 升麻 麦冬 五味 子 泽泻 黄柏 陈皮 醋青皮 六神曲 当归 甘草
表里双解剂
解表清里剂
中成药 药物组成
葛根芩连丸
葛根 黄芩 黄连 炙甘草
双清口服液
金银花 连翘 郁金 大青叶 石膏 广藿香 知母 地黄 桔梗 甘草 蜂蜜
万氏牛黄清心丸
牛黄、黄连、黄芩、栀子、朱砂、郁金
清开灵口服液
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水牛角、金银花、 栀子、板蓝根、珍珠母
温开剂
中成药 药物组成
苏合香丸
苏合香、安息香、人工麝香、冰片、沉香、檀香 、木香、香附、乳香(制)、丁香、荜茇、白术 、诃子肉、朱砂、水牛角浓缩粉
固涩剂
益气固表剂
中成药
玉屏风胶囊
中成药
桂附地黄丸
药物组成
肉桂、附子(制)、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 苓、泽泻、牡丹皮
右归丸
肉桂、炮附片、鹿角胶、盐杜仲、菟丝子、酒萸 肉、熟地黄、枸杞子、当归、山药
五子衍宗丸
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 、盐车前子
济生肾气丸
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黄、山茱萸 (制)、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牡丹皮
知柏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知母、黄柏、茯 苓、泽泻、牡丹皮 紫河车、熟地黄、醋龟甲、天冬、麦冬、盐杜仲 、牛膝(盐炒)、盐黄柏 熟地黄、酒萸肉、山药、麦冬、牡丹皮、茯苓、 泽泻、五味子
河车大造丸
麦味地黄丸
玉泉丸
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 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枸杞子、菊花、茯苓、 泽泻、牡丹皮
润下剂
中成药
麻仁胶囊
药物பைடு நூலகம்成
火麻仁 大黄 苦杏仁 炒白芍 枳实 姜厚朴
增液口服液
玄参 生地黄 山麦冬
通便灵胶囊
番泻叶 当归 肉苁蓉
苁蓉通便口服液
何首乌 肉苁蓉 枳实 蜂蜜
峻下剂
中成药
舟车丸
药物组成
甘遂 红大戟 芫花 牵牛子 大黄 青皮 陈皮 木 香 轻粉
通腑降浊剂
中成药 药物组成
大黄 黄芪 丹参 川芎 何首乌 党参 白术 茯苓 桑白皮 苦参 车前草 半夏 柴胡 菊花 白芍 甘 草
中成药
银翘解毒丸 桑菊感冒片 双黄连口服液 羚羊感冒胶囊
药物组成
金银花 连翘 薄荷 荆芥 淡豆豉 牛蒡子 淡竹叶 桔梗 甘草 桑叶 菊花 薄荷素油 苦杏仁 桔梗 连翘 芦根 甘草 金银花 黄芩 连翘 金银花 连翘 羚羊角 牛蒡子 荆芥 淡豆豉 桔梗 淡竹叶 薄荷素油 甘草 连翘 金银花 炙麻黄 炒苦杏仁 石膏 板蓝根 绵 马贯众 鱼腥草 薄荷脑 广藿香 大黄 红景天 甘 草
桂龙咳喘宁胶囊
泄热平喘剂
中成药 药物组成
止咳定喘口服液
麻黄 石膏 苦杏仁 甘草
化痰平喘剂
中成药
降气定喘丸
药物组成
麻黄 葶苈子 桑白皮 紫苏子 白芥子 陈皮
蠲哮片
葶苈子 黄荆子 青皮 陈皮 大黄 槟榔 生姜
补肺平喘剂
中成药 药物组成
人参 五味子 罂粟壳 川贝母 苦杏仁 麻黄 石膏 玄参 枳实 砂仁 陈皮 甘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