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导线根数

如何确定导线根数
如何确定导线根数

在建筑电气平面图中如何确定导线根数?

1、没有口诀,方法简单,从最末梢灯具往电源端看;

2、按照灯具需要,确定1个灯具至少用几根线,如Ctrl、N两根;

3、按回路中(共管)灯具之间工作关系,凡同时开闭的则公用同2根线;

4、凡遇到共管线路中不同时开闭的灯具,每增加1个单独开闭的功能,则增加1根导线;

5、统计共有几个单独开闭的回路,确定控制开关回路数,开关配线为回路数+1共用零线(配电箱断路器则有不同情况)。

设计制图时,在设计意图明显可以理解的前提下,线数也可以不作详细标注,但对于有2种或以上解释时,必须标注(省略标注的设计制图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举例:

1、一个单极开关一个灯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出来肯定是三根线:火线、零线、PE线,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所以出来一根控制线,“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具”,PE线是接外壳的,所以从开关到灯是两根线,从灯到配电箱是三根线(一般不用标)。

2、单连单控,从配电箱进开关的为一根火线,出线为一根控制线,相当于火线,控制线接到回路的第一盏灯,地线、零线直接从配电盘拉到回路的第一盏灯.依次类推,凡是进开关的只有火线

3、单连双控开关(即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接线方法,火线从电盘拉到第一个开关,出线为两根控制线,即工程上所说的来回线,直接拉到第二个开关,从第二个开关出一根控制线接到回路第一盏灯,零线和地线从盘直接拉到第一盏灯,依次类推

解释:

以前的照明回路为L N两根线,现在一般要L N PE三根线。

1.配电箱到灯,L N PE三根

2.灯到开关。一根N进线,出线看开关时几极的,几极就加几,如灯到二级开关,那么灯与开关间就是三根线。也就是一个进线,两个出线共三根。

3.一个开关控制的灯到另一个开关控制的灯,L N PE三根线。

4.同一开关控制的同组灯之间,L N PE三根。

5.同一开关控制的不同组灯之间,L N 加上该段线后面灯具的组数。如果下面还连接到其他开关,就再加一个不经过开关的L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即可确定。

电线

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则叫零线。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火线的对地电压等于220V;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它本身跟大地相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当人的一部分碰上了火线,另一部分站在地上,人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220V,就有触电的危险了。反之人即使用手去抓零线,如果人是站在地上的话,由于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所以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零,人就没有触电的危险。

如果火线和零线一旦碰起来,由于两者之间的电压等于220伏,而两接触点间的电阻几乎等于零,这时的电流非常大,在火线和零线的接触点处将产生巨大的热量,从而发出电火花,火花处的温度高到足以把金属导线烧得熔化。

接地是电器设备安全技术中最重要的工作,应该认真对待。那种不加考虑随意接地的做法常常会给计算机设备造成不良的后果,严重时会烧毁整个设备应用系统,甚至造成人身伤害。正确接地可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要正确使用计算机的电源线。目前,我们使用的电源插座大多是单相三线插座或单相二线插座。单相三线插座中,中间为接地线,也作定位用,另外两端分别接火线和零线,接线顺序是左零右火,即左边为零线,右边为火线.凡外壳是金属的家用电器都采用的是单相三线制电源插头。三个插头呈正三解形排列,其中上面最长最粗的铜制插头就是地线。地线下面两个分别是火线(标志字母为"L"Live Wire)、零线(标志字母为"N"Naught wire),顺序是左零右火,(插头背面对着自己本人时)。

使用中千万不要将零线端和定位用的地线端连在一起,因为有的设备采用二线插头,如果设备的电源火线、零线接反或使用中插错位置,必将造成火线、零线短路,烧坏设备,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即使家里或单位的三线插座中没有接地,也最好使用三线电源插头和三线插座。

区分:

1.用颜色区分:在动力电缆中黄色绿色红色分别代表A相B相C 相(三相火线)蓝色代表零线,黄绿双色代表接地线。

2.用电笔区分:火线用电笔测试时会发光,而零线则不会。

3.用电压表区分:不同相线(即火线)之间的电压为线电压380V,相线(火线)与零线(或良好的接地体)之间的电压为相电压220V,零线与良好的接地体的电压为0V。

注意事项(接电中):

一.要防止触电及短路、

二.要注意开关控制火线、

三.零线上最好不要接保险、

四.灯座的中心部接火线、

五.接地线与零线不要混用。

六.用电器断火线,这样摸用电器不会触电,如果断零线人摸用电器会触电

1、先判断电源的根数(1)只带照明灯具的电源2根(1L+1N)包含插座的电源3根(2)、一般图上未标注的都是穿3根线

2、依次向前推算每增加一套灯,增加一根灯具控制线

导线根数示意图

建筑弱电安装工程量计算

第八节建筑弱电安装工程量计算 一.预算定额及工程量计算 1.共用天线电视系统 需要计算的项目及定额: 线路分配器、分支器的安装分明装、暗装,以“个”计量。 13-658明装13-659 暗装 用户终端盒(电视插座)分明装、暗装,以“个”计量。 13-661 明装13-662 暗装 暗盒埋设区分规格(86×86,75×100,200×150)以“个”计量。 13-663 暗盒86×86 75×100 13-664 暗盒200×150 分配网络上的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均衡器、用户终端盒等预留线,按其进出线的数量每根预留0.2米计入射频传输电缆工程量。 用户共用器的安装(前端箱)以“台”计量13-570 射频传输电缆的敷设 区分不同敷设方式,按单根“延长米”计量,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盒所占长度,其预留长度和附加长度计入工程量。 定额按敷设方式区分:管/暗槽穿放 Φ9mm以内13-575 Φ9mm以上13-576 线槽/桥架/支架/活动地板内明布放Φ9mm以内13-577 Φ9mm以上13-578 射频电缆头制作安装以“个”计量13-584 射频电缆配管工程量计算方法及定额均使用第二册定额。 2.室内电话线路 需计算的项目及定额: 户内放电话线 双绞线缆、光缆、同轴电缆、电话线和广播线敷设,穿放、明布放区分不同敷设方式,按单根(束)“延长米”计量,不扣除管路中间的接线盒所占的长度,其预留长度和附加长度计入工程量。 预留长度:模块式信息插座、电话出线口等预留线暗每个预留0.2米计入线缆工程量。 附加长度:①电缆进入建筑物 2.0 ②电缆进入沟内或吊架时引上(下)预留 1.5米 ③电缆中间接头盒两端各留2.0米 ④线缆、电缆进入各种机柜、箱高+宽 ⑤电话线、广播线进入各种箱、柜高+宽 ?穿放双芯电话线:区分管内、线槽内,以“100米”为计量单位。 13-32 13-33 ?穿放电话电缆:区分对数(10对以内,20对,30对,50对,100对,200对,300对),以“100米”为计量单位。13-34~13-40 电话机插座安装

电气照明线路导线根数全解

电气照明线路导线根数解析 (单联又称一位、一联、单开、单位;单控又称单极;双联、双控等以此类推。) 1、没有口诀,方法简单,从最末梢灯具往电源端看; 2、按照灯具需要,确定1个灯具至少用几根线,如Ctrl、N两根; 3、按回路中(共管)灯具之间工作关系,凡同时开闭的则公用同2根线; 4、凡遇到共管线路中不同时开闭的灯具,每增加1个单独开闭的功能,则增加1根导线; 5、统计共有几个单独开闭的回路,确定控制开关回路数,开关配线为回路数+1共用零线(配电箱断路器则有不同情况)。 设计制图时,在设计意图明显可以理解的前提下,线数也可以不作详细标注,但对于有2种或以上解释时,必须标注(省略标注的设计制图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我也是刚学电气设计的,我师傅教我的时候,在纸上画了一个单极开关一个灯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出来肯定是三根线:火线、零线、PE线,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所以出来一根控制线,“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具”,PE线是接外壳的,所以从开关到灯是两根线,从灯到配电箱是三根线(一般不用标)。我觉得这样讲满容易明白的。 简单说明单联单控,从配电箱进开关的为一根火线,出线为一根控制线,相 当于火线,控制线接到回路的第一盏灯,地线、零线直接从配电盘拉到回路的第一盏灯.依次类推,凡是进开关的只有火线。 简单举类单联双控开关的接线方法,火线从电盘拉到第一个开关,出线为两根控制线,即工程上所说的来回线,直接拉到第二个开关,从第二个开关出

一根控制线接到回路第一盏灯,零线和地线从电盘直接拉到第一盏灯,依次类推。 以前的照明回路为L N两根线,现在一般要L N PE三根线。 1.配电箱到灯,L N PE三根 2.灯到开关。一根N进线,出线看开关时几联的,几联(单控情况下)就加几,如灯到二联开关,那么灯与开关间就是三根线。也就是一个进线,两个出线共三根。 3.一个开关控制的灯到另一个开关控制的灯,L N PE三根线。 4.同一开关控制的同组灯之间,L N PE三根。 5.同一开关控制的不同组灯之间,L N 加上该段线后面灯具的组数。如果下面还连接到其他开关,就再加一个不经过开关的L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即可确定。 电线 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则叫零线。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火线的对地电压等于220V;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它本身跟大地相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当人的一部分碰上了火线,另一部分站在地上,人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220V,就有触电的危险了。反之人即使用手去抓零线,如果人是站在地上的话,由于零线的对地的电压等于零,所以人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电压等于零,人就没有触电的危险。

电线颜色标准

1 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 1.1 黑色:装置和设备的内部布线。 1.2 棕色:直流电路的正极。 1.3红色:三相电路的C相; 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 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可控硅管的阴极。1.4黄色:三相电路的A相; 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极; 可控硅管和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 1.5绿色:三相电路的B相。 1.6蓝色:直流电路的负极; 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 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可控硅管的阳极。1.7 淡蓝色: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 直流电路的接地中线。 1.8 白色:双向可控硅管的主电极; 无指定用色的半导体电路。 1.9 黄和绿双色(每种色宽约15~100毫米交替贴接);安全用的接地线。1.10 红、黑色并行: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 2 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时 2.1 交流三相电路的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

安全用的接地线:黄和绿双色。 2.2 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红黑色并行。 2.3直流电路的正极:棕色; 负极:蓝色; 接地中线:淡蓝色。 2.4 半导体电路的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红色; 基极:黄色; 发射极:蓝色。 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蓝色; 阴极:红色。 可控硅管的阳极:蓝色; 控制极:黄色; 阴极:红色。 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黄色; 主电极:白色。 2.5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推荐:黑色; 半导体电路:白色; 有混淆时:容许选指定用色外的其它颜色(如:橙、紫、灰、绿蓝、玫瑰红等)。 2.6 具体标色时,在一根导线上,如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标色,视该电路的特定情况,依电路中需要表示的某种含义进行定色。 注:对于某种产品(如船舶电器)的母线,如国际上已有指定的国际标准,且与第2.1和2.3条的规定有差异时,亦允许按该国际标准所规定的色标进行标色。

如何确定导线根数

在建筑电气平面图中如何确定导线根数? 1、没有口诀,方法简单,从最末梢灯具往电源端看; 2、按照灯具需要,确定1个灯具至少用几根线,如Ctrl、N两根; 3、按回路中(共管)灯具之间工作关系,凡同时开闭的则公用同2根线; 4、凡遇到共管线路中不同时开闭的灯具,每增加1个单独开闭的功能,则增加1根导线; 5、统计共有几个单独开闭的回路,确定控制开关回路数,开关配线为回路数+1共用零线(配电箱断路器则有不同情况)。 设计制图时,在设计意图明显可以理解的前提下,线数也可以不作详细标注,但对于有2种或以上解释时,必须标注(省略标注的设计制图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举例: 1、一个单极开关一个灯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出来肯定是三根线:火线、零线、PE线,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所以出来一根控制线,“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具”,PE线是接外壳的,所以从开关到灯是两根线,从灯到配电箱是三根线(一般不用标)。 2、单连单控,从配电箱进开关的为一根火线,出线为一根控制线,相当于火线,控制线接到回路的第一盏灯,地线、零线直接从配电盘拉到回路的第一盏灯.依次类推,凡是进开关的只有火线 3、单连双控开关(即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接线方法,火线从电盘拉到第一个开关,出线为两根控制线,即工程上所说的来回线,直接拉到第二个开关,从第二个开关出一根控制线接到回路第一盏灯,零线和地线从盘直接拉到第一盏灯,依次类推 解释: 以前的照明回路为L ?N两根线,现在一般要L ?N ?PE三根线。 1.配电箱到灯,L ?N ?PE三根 2.灯到开关。一根N进线,出线看开关时几极的,几极就加几,如灯到二级开关,那么灯与开关间就是三根线。也就是一个进线,两个出线共三根。 3.一个开关控制的灯到另一个开关控制的灯,L ?N ?PE三根线。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

电线的颜色标志

电线的颜色标志 电线的颜色标志有三相电线颜色、地线颜色、零线颜色之分。在电气配线施工中违反该条规定的屡见不鲜,错误理解此条的也不少。由于规范的条文说明中对该条未作说明,故笔者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情况,谈一点见解。 1、相线颜色 宜采用黄、绿、红三色。以三相进建筑物的住宅为例,三相电源引入三相电度表箱内时,相线宜采用黄、绿、红三色;单相电源引入单相电度表箱时,相线宜分别采用黄、绿、红三色。由单相电度表箱引入到住户配电箱的三芯护套线,其相线颜色没有必要和所接的进户线相线颜色一致。只有当用户采用三相电度表箱时,从三相电度表箱引入到住户配电箱的箱线颜色应和进三相电度表箱的相线的相线一致。2~4室进住户配电箱的箱线可用黄、绿、红中的任意一种,因为GB50258—96只规定配线采用多相电线时,相线颜色才要求易于区分。例如,2室的用户出现断电时,根据2室的单相电度表相的进线是红色,只要用验电笔检查进建筑物的红色相线是否有电,即可判断故障。 从电度表箱到各住户配电箱的电线,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其截面不得小于10mm2。如果住户配电箱至单相电度表箱的相线颜色采用和单相电度表箱的进线同色,那么就要购买三种颜色10mm2的护套线。,必然增加建设投资。如按附图施工,只要购买一种10mm2的三芯护套线,其中一根是淡蓝色中性线,一根是黄绿双色的PE线,第三根是黄、绿、红三色中任意一色相线。 2、中性线颜色 规范规定中性线宜采用淡蓝色绝缘电线。“宜”的含义是: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采用淡蓝色。有的国家中性线采用白色,如果其建筑物因业主要求采用白色作同性线,那未该建筑物内所有的中性线都应采用白色。如果中性线的颜色是深蓝色,那末相线颜色不宜采用绿色,因为在暗淡的灯光下,深蓝色与绿色差别不大,此时相线颜色参单相供电时,应采用红色或黄色。 3、保护地线的颜色 规范规定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电线。“应”的含义是必须,在正常情况下均必须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电线。 4、订购电缆或护套线时必须注明电线颜色 实际工程中经常发现电缆或护套线内电线的颜色不符合要求。有的工程用的三相照明电缆,三根相线是同色线;有的工程用的单相三芯照明电缆,电线是黄、绿、红三色。这是规范所不允许的。此外,在电线上包色带的补救措施也不应该采用。所以,工程中订购电缆或护套线时,除型号外还应注明电线的截面和颜色。

弱电工程管线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工艺来判断。 2、模块的计算。为信息点的数量; 3、双口面板的数量:总点数/2; 4、48口配线架的计算。总点数/48,如果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即各自覆盖的信息点数/48,然后相加,4U; 5、线管理器的计算。48口配线架不需要线管理器(自带),主要是给交换机,如有子配线间应分别计算。1U; 6、机柜跳线(2m)。从配线架跳接到交换机的跳线+交换机之间的级联线。 7、工作站的跳线。总点数的数量; 8、RJ45头。(机柜跳线+工作站跳线)×2×1.1;

计算弱电安装工程量

先了解一下强电计算规则,再了解弱电算量 一、强电部分: 1、熟悉图纸:① 先看设计说明,把设计说明上的工程所用材料及防雷部分的说明全部记下来,然后说明上一般都附有图例,把图例上所有的需要数个数的(配电箱分不同规格、灯具、插座、开关等)都分别统计出数量;② 看系统图时应对上平面图,了解管子的走向。系统图上的上下方向一般在平面图只有点或圈表示(说明是垂直走的);系统图上的左右方向在平面图上左右走;系统图上的斜线45度方向走,说明在平面图上前后走的管道;系统图上用标高推其立管的高度,平面图上可以量出干管及支管的水平段长度; 2、工程量计算流程:首先从室外→→→总配电箱→→→单元配电箱→→→户内配电箱→→→各个回路(照明、插座等)。 3、计算步骤:先算管(槽)后算线(缆),管(槽)不进箱、线(缆)进箱。 4、有关规定:室外进线图纸上未标注的情况下,室外预留1.5m(室外至外墙皮);电缆进箱长度加2m,电线进箱长度为配电箱的半周长;没给实际做法的情况,考虑地面做法为0.3m。所有的电线管子全部为暗敷(在混凝土楼板及墙面、地面中,在平面图中量管子时只有楼梯处的管子一般按图上画的量,其它房间的管子可以按两点间最短距离量) 计算电气工程应撑握以下的计算规律: 1)、照明灯具支线一般是两根导线,要求带接地的则是三根导线,一根火线与一根零线形成回路,灯就可以亮了,但为了确保安全用电,规范要求安装高度在距地2.4米以下的金属灯具必须连接PE专用保护线(从配电箱引来),应该注意卫生间或走廓上的壁灯安装高度 2)、N联开关共有(N+1)根导线,照明灯具的开关必须接在相线(也称火线)上,无论是几联开关,只接进去一根相线,再从开关接出来控制线,几联开关就应该有几条控制线,所以,双联开关有三根导线,三联开关有四根导线,以此类堆。 3)、单相插座支线有三根导线,现行国家规范要求照明支路和插座支路分开,一般照明支线在顶棚上敷设,插座支路在地面下敷设,并且在插座回路上安装漏电保护器,插座支路导线根数由极数(孔数)最多的插座决定,所经二、三孔双联插座是三根导线,若是四联三极插座也是三根线。单相三孔插座中间孔接保护线(PE),下面两孔是左接中性线,(为零线N)右接相线L,单相两孔插座则无保护线 4)、三相五线制供电干线,其中有三根相线,(现称L1、L2、L3即原来的A、B、C)一根零线N,一根专用保护线PE,也有的是单相三线制供电方式,即一根相线、一根零线、一根保护线。

电气配线一般规范汇总

电气配线配电一般规范

1 适用范围 设备的局部与整体配电规范 适用于机电设备的接线标识、导线与电缆线径选用、导线与电缆颜色的选用、按钮与指示灯颜色的选用、配线与设备配电的规范。 2 本规范引用标准 GB/T4884—1985 绝缘导线的标记 GB/T4026—1992 电器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线端的标识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的通则 GB/T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T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GB/T13534—1992 电气颜色标志代号 GB/T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安全

1、导线和电缆及配线规范 导线和电缆的选用原则 导线导线一般应为铜质的。任何其他材质的导线都应具有承载相同电流的标称截面积,导线最高温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的值。 表1 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单位:℃) ○1短路时间下超过5s的假定绝热性能。 正常工作时的载流容量导线和电缆的载流容量由下列因素确定 正常条件下,通过最大可能的稳态电流时导线的最高允许温度; 短路条件下,允许的短时极限温度。 导线截面积应使得在最大稳态电流或其等效值情况下,导线温度不超过表1中的规定值。 外部配线的连续负载电流容量规定见表2。 如果电缆用铝代替铜导线,则表7-112中的数值应乘以0.78减额系数。 Z 最小截面积为确保适当的机械强度,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表3示出值。如果用其他措施得到足够的机械强度且不削弱正常功能,可以使用比表3示出值小的导线。电柜内部具有最大电流为2A的电路的配线不必遵守表3的要求。

注:来源于IEC 60228:1978《绝缘电缆导线》和IEC60228A:1982,第一次增补《圆导线的尺寸范围指南》 安装方法 电柜到设备各单元间导线和电缆的安装方法见图 5.安装方法所用的字母代码按IEC 60364-5-523 B1 导线装在导线管和电缆管道装置中 B2

导线颜色的选择

导线颜色的选择 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1.9条规定: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即中性线N—编者注)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应为“蓝”——编者注)色绝缘导线。 在电气配线施工中违反该条规定的屡见不鲜,错误理解此条的也不少。由于规范的条文说明中对该条未作说明,故笔者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情况,谈一点见解。 1、相线颜色 宜采用黄、绿、红三色。以三相进建筑物的住宅为例,三相电源引入三相电度表箱内时,相线宜采用黄、绿、红三色;单相电源引入单相电度表箱时,相线宜分别采用黄、绿、红三色。由单相电度表箱引入到住户配电箱的三芯护套线,其相线颜色没有必要和所接的进户线相线颜色一致。只有当用户采用三相电度表箱时,从三相电度表箱引入到住户配电箱的箱线颜色应和进三相电度表箱的相线的相线一致。2~4室进住户配电箱的箱线可用黄、绿、红中的任意一种,因为GB50258—96只规定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相线颜色才要求易于区分。例如,2室的用户出现断电时,根据2室的单相电度表相的进线是红色,只要用验电笔检查进建筑物的红色相线是否有电,即可判断故障。 从电度表箱到各住户配电箱的导线,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其截面不得小于10mm2。如果住户配电箱至单相电度表箱的相线颜色采用和单相电度表箱的进线同色,那么就要购买三种颜色10mm2的护套线。,必然增加建设投资。如按附图施工,只要购买一种10mm2的三芯护套线,其中一根是淡蓝色中性线,一根是黄绿双色的PE线,第三根是黄、绿、红三色中任意一色相线。 2、中性线颜色 规范规定中性线宜采用淡蓝色绝缘导线。“宜”的含义是: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采用淡蓝色。有的国家中性线采用白色,如果其建筑物因业主要求采用白色作同性线,那未该建筑物内所有的中性线都应采用白色。如果中性线的颜色是深蓝色,那末相线颜色不宜采用绿色,因为在暗淡的灯光下,深蓝色与绿色差别不大,此时相线颜色参单相供电时,应采用红色或黄色。 3、保护地线的颜色 规范规定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应”的含义是必须,在正常情况下均必须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导线。 4、订购电缆或护套线时必须注明导线颜色 实际工程中经常发现电缆或护套线内导线的颜色不符合要求。有的工程用的三相照明电缆,三根相线是同色线;有的工程用的单相三芯照明电缆,导线是黄、绿、红三色。这是规范所不允许的。此外,在导线上包色带的补救措施也不应该采用。所以,工程中订购电缆或护套线时,除型号外还应注明导线的截面和颜色。

安装工程量计算要点

(一)电气工程(包括强电部分、弱电部分及防雷接地部分) 一、强电部分: 1、熟悉图纸:①先看设计说明,把设计说明上的工程所用材料及防雷部分的说明全部记下来,然后说明上一般都附有图例,把图例上所有的需要数个数的(配电箱分不同规格、灯具、插座、开关等)都分别统计出数量; ②看系统图时应对上平面图,了解管子的走向。系统图上的上下方向一般在平面图只有点或圈表示(说明是垂直走的);系统图上的左右方向在平面图上左右走;系统图上的斜线45度方向走,说明在平面图上前后走的管道;系统图上用标高推其立管的高度,平面图上可以量出干管及支管的水平段长度; 2、工程量计算流程:首先从室外→→→总配电箱→→→单元配电箱→→→户内配电箱→→→各个回路(照明、插座等)。 3、计算步骤:先算管(槽)后算线(缆),管(槽)不进箱、线(缆)进箱。 4、有关规定:室外进线图纸上未标注的情况下,室外预留1.5m(室外至外墙皮);电缆进箱长度加2m,电线进箱长度为配电箱的半周长;没给实际做法的情况,考虑地面做法为0.3m。所有的电线管子全部为暗敷(在混凝土楼板及墙面、地面中,在平面图中量管子时只有楼梯处的管子一般按图上画的量,其它房间的管子可以按两点间最短距离量) 计算电气工程应撑握以下的计算规律: 1)、照明灯具支线一般是两根导线,要求带接地的则是三根导线,一根火线与一根零线形成回路,灯就可以亮了,但为了确保安全用电,规范要求安装高度在距地2.4米以下的金属灯具必须连接PE专用保护线(从配电箱引来),应该注意卫生间或走廓上的壁灯安装高度 2)、N联开关共有(N+1)根导线,照明灯具的开关必须接在相线(也称火线)上,无论是几联开关,只接进去一根相线,再从开关接出来控制线,几联开关就应该有几条控制线,所以,双联开关有三根导线,三联开关有四根导线,以此类堆。 3)、单相插座支线有三根导线,现行国家规范要求照明支路和插座支路分开,一般照明支线在顶棚上敷设,插

线路中导线的颜色规定

线路中导线的颜色规定 1 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 1.1 黑色:装置和设备的内部布线。 1.2 棕色:直流电路的正极。 1.3红色:三相电路和C相;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可控硅管的阴极。 1.4黄色:三相电路的A相;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极;可控硅管和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 1.5绿色:三相电路的B相。 1.6蓝色:直流电路的负极;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可控硅管的阳极。 1.7 淡蓝色: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直流电路的接地中线。 1.8 白色:双向可控硅管的主电极;无指定用色的半导体电路。 1.9 黄和绿双色(每种色宽约15~100毫米交替贴接);安全用的接地线。 1.10 红、黑色并行: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 2 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时 2.1 交流三相电路的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安全用的接地线:黄和绿双色。 2.2 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红黑色并行。 2.3直流电路的正极:棕色;负极:蓝色;接地中线:淡蓝色。

2.4 半导体电路的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红色;基极:黄色;发射极:蓝色。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蓝色;阴极:红色。可控硅管的阳极:蓝色;控制极:黄色;阴极:红色。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黄色;主电极:白色。 2.5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推荐:黑色;半导体电路:白色;有混淆时:容许选指定用色外的其它颜色(如:橙、紫、灰、绿蓝、玫瑰红等)。 2.6 具体标色时,在一根导线上,如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标色,视该电路的特定情况,依电路中需要表示的某种含义进行定色。 注:对于某种产品(如船舶电器)的母线,如国际上已有指定的国际标准,且与第2.1和2.3条的规定有差异时,亦允许按该国际标准所规定的色标进行标色。 导线颜色的选择 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3.1.9条规定: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即中性线N—编者注)的颜色应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应为“蓝”——编者注)色绝缘导线。 在电气配线施工中违反该条规定的屡见不鲜,错误理解此条的也不少。由于规范的条文说明中对该条未作说明,故笔者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情况,谈一点见解。 1、相线颜色 宜采用黄、绿、红三色。以三相进建筑物的住宅为例,三相电源引入三相电度表箱内时,相线宜采用黄、绿、红三色;单相电源引入单相电度表箱时,相线宜分别采用黄、绿、红三色。由单相电度表箱引入到住户配电箱的三芯护套线,其相线颜色没有必要和所接的进户线相线颜色一致。只有当用户采用三相电度表箱时,从三相电度表箱引入到住户配电箱的箱线颜色应和进三相电度表箱的相线的相线一致。2~4室进住户配电箱的箱线可用黄、绿、红中的任意一种,因为GB50258—96只规定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相线颜色才要求易于区分。例如,2室的用户出现断电时,根据2室的单相电度表相的进线是红色,只要用验电笔检查进建筑物的红色相线是否有电,即可判断故障。

(弱电)安装工程定额

综合布线系统 说明 一、本章计价定额包括:双绞线、光缆、漏泄同轴电缆、电话线和广播线的敷设、布放和测试工程。 二、本章不包括的内容:钢管、PVC管、桥架、线槽敷设工程、管道工程、杆路工程、设备基础工程和埋式光缆的挖填土工程,若发生时执行《重庆市安装工程计价定额》第二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和土建工程相关计价定额子目。 三、本章双绞线布放计价定额是按六类以下(含六类)系统编制的,六类以上的布线系统工程所用计价定额人工费按相应子目用量增加20%计列。 四、在已建天棚内敷设线缆时,所用计价定额子目的人工费按相应定额的用量增加80%计列。 计算规则 一、双绞线缆、光缆、漏泄同轴电缆、电话线和广播线敷设、穿放、明布放以“米”计算。电缆敷设按单根延长米计算,如一个架上敷设3根各长100m的电缆,应按300m计算,以次类推。电缆附加及预留的长度是电缆敷设长度的组成部分,应计入电缆长度工程量之内。电缆进入建筑物预留长度2m;电缆进入沟内或吊架上引上(下)预留1.5m;电缆中间接头盒,预留长度两端各留2m。 二、制作跳线以“条”计算,卡接双绞线以“对”计算,跳线架、配线架安装以“条”计算。 三、安装各类信息插座、过线(路)盒、信息插座底盒(接线盒)、光缆终端盒和跳块打接以“个”计算。 四、双绞线缆测试以“链路”或“信息点”计算,光纤测试以“链路”或“芯”计算。 五、光纤连接以“芯”(磨制法以“端口”)计算。 六、布放尾纤以“根”计算。 七、室外架设架空光缆以“米”计算。

八、光缆接续以“头”计算。 九、制作光缆成端接头以“套”计算。 十、安装漏泄同轴电缆接头以“个”计算。 十一、成套电话组线箱、机柜、机架、抗震底座安装以“台”计算。 十二、安装电话出线口、中途箱、电话电缆架空引入装置以“个”计算。 第二章通信系统设备安装工程 说明 一、本章计价定额包括铁塔、天线、天馈系统,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机,会议电话、会议电视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工程。 二、本章铁塔的安装工程计价定额是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施工取定的,本计价定额不包括铁塔基础施工、预埋件的埋设及防雷接地施工。楼顶铁塔架设,相应人工费上调25%。 三、安装通信天线: 1.楼顶增高架上安装天线按楼顶铁塔上安装天线处理。 2.铁塔上安装天线,不论有、无操作平台均执行本计价定额。 3.安装天线的高度均指天线底部距塔(杆)座的高度。 4.天线在楼顶铁塔上吊装,是按照楼顶距地面20m以下考虑的,楼顶距地面高度超过20m的吊装工程,按照本册说明的高层建筑施工增加费用计取。 四、光纤通信,光纤传输设备安装与调测计价定额10Gb/s、2.5Gb/s、622Mb/s 系统按1+0状态编制。当系统为1+1状态时,TM终端复用器每端增加2个工日,ADM分插复用器每端增加4个工日。 五、会议电话和会议电视的音频终端执行有关章节计价定额。 六、有关电话线、广播线的布放计价定额,执行第一章相关计价定额。

建筑电气导线颜色选择

3.4 一次绝缘软母线 3.4.1 一次绝缘软母线的选择应满足回路额定电流的要求,其绝缘等级应大于各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一般采用黑色铜芯导线。 3.4.2 软母线在配线时应拉紧挺直行线应平直齐牢,整齐美观,尽量减少重叠交叉。 3.4.3软母线可以在硬母线平弯机上进行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软母线绝缘直径的三倍,但导线线芯和绝缘都不能损坏. 3.4.4根据铜芯绝缘导线的线芯截面来选择相应的接线鼻,独股线直接连接,不用接线鼻,4㎜2以下的BVR线也可以采用线头搪锡的方法而不采用接线鼻。 3.4.5根据接线鼻的尺寸,用电工刀削去导线两头的绝缘层,误差不超过+(1.5~2)㎜。导线削除绝缘层后,在导线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痕,以免弯曲时导线断裂,削去绝缘层后,应将线芯表面的污物和氧化层除去,以保证接触良好。 3.4.6将导线线芯插入接线鼻的圆管中,用压模或冷压钳压接,压接牢固,但线芯与接线鼻接触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然后进行搪锡。整个导线电阻不大于同样规格长度导线电阻值的110~120%。 3.4.7多根绝缘导线并列在接线鼻铜管中压接时,伸入铜管的裸露部分应尽可能短,绝缘处不整齐度小于1㎜。导线芯伸出铜管部分长度在1~2㎜之间,且不应有明显的不整齐现象。 3.4.8软母线在电器元件的接线端连接时,不应使接点受到任何附加应力。 3.4.9一次软母线一般采用绑扎线进行帮扎固定,特殊情况也可采用缠绕管绕扎,控制屏(柜)则一律采用行线槽固定线束。 3.4.10绑扎线的每扎距离保持在150㎜左右,拐弯处可适当加密,但不能再弯曲部分绑扎。绑扎线的圈数,以扎线与导线成正方形为基准,且最少不低于三股,绑扎线扎成后,接头应留在不可见部位。 3.4.11注意事项: a.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适宜的保护套,如橡皮圈、保证导线外层不磨损。 b.线束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的上方。 3.5 一次母排 3.5.1按认证产品规定要求的电器元件的电流等级选用母排,回路中有多个一次元件时按电流值大的选用一次母排。 3.5.2按电路选择导线颜色的规定(GB2681)见表二 表二 序号电路颜色 1 交流三相电路A相黄线

照明平面图管内导线根数的计算

照明平面图管内导线根数的计算 (长春工程学院胥凤柱) 照明灯具控制开关宜采用“回头线”方式设计(即L线、N线和PE线均先进入灯位盒,L线再进入开关盒,而N线和PE线不进入开关盒或分线盒),而照明平面图上布线设计的任何一个回路,必须有一个对应的施工穿线、计算穿线工程量用的照明回路接线原理图为支撑。 一、绘制照明回路接线原理图的目的(简单的回路无需绘制) 1.当自己设计照明平面施工图时,绘制的是导线保护管的路径,管内所穿导线信息是靠标注来表示的。对不易看出管内应穿导线根数的复杂回路,为使施工图导线根数标注正确,有时需要绘制出接线原理图,才能保证施工图盒与盒之间各段导线根数标注正确。 2.当校对别人设计的照明平面施工图时,为了判断施工图导线标注根数是否正确,有时需要绘出接线原理图,才能判断施工图盒与盒之间各段导线标注根数是否正确。 3.当预算时,计算管内所穿导线长度(工程量),必须在导线穿线根数正确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导线长度(工程量)计算的准确。 二、照明平面图管内导线根数的计算方法 1.先确定该回路上涉及的灯位盒和开关盒的具体位置,再确定电源进线灯位盒(原则上电源不进开关盒);并把电线保护管布置好。 2.把该回路电线保护管模拟按灯位盒和开关盒的相对位置,呈“-”字形或“T”字形或“∏”字形等形式排开(或摆开),用“夸张的方框”表示灯位盒和开关盒; 3.从电源进线灯位盒开始,一根一根线地绘制照明回路接线原理图,再计算每段

管内(灯位盒与灯位盒与开关盒之间)穿线根数。 1)将接地线(PE),由配电箱回路输出连到各个灯位盒(PE线不进开关盒); 2)将零线(N),由配电箱回路输出连到各个灯位盒(N线不进开关盒); 3)将火线(L),由配电箱回路输出经进线灯位盒过渡“引进”到开关盒内,根据控制开关的控制方式(单控(单投)或双控(双投))和联数(单联或双联或三联等)分别“引出”受控火线,连到对应控制的灯位盒里。 4)照明灯具控制原理图绘制完成了,就可计算每段管内穿导线根数了。 三、照明回路导线根数计算举例 1. 如何标注导线根数?(照明平面图或灯具和开关的布线图) 解答:1)绘制接线原理图(图中方框为灯位盒或开关盒)

弱电工程预算计算公式大全

弱电工程预算计算公式大全 配套教程: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实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1.RJ-45头的需求量 R=n×4+n×4×15% 式中: R: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4:表示每个信息点要准备4个RJ-45头 n×4×15%:表示富余量 2.信息模块的需求量 M=n+n×3% 式中: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3.面板与底盒的数量 (1)先在信息点总量里统计出单口面板的实际数量d (2)再计算双口面板的数量 S=[(n-d)/2]×1.03 D=d×1.03 底盒的数量G=S+D 式中: S:表示双口面板的购买数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d:表示单口面板的实际数量 1.03:表示3%的富余量 D:表示单口面板的购买数量 4.对槽、管规格选型

(1) 查表法:统计槽(管)内需要容纳的线缆数量,再去查表得到所需槽、管的规格型号。(表在教材的P120) (2) 估算法: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线缆的总截面积×3。 (3) 精确算法:(例题在教材的P120) 式中:S——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管截面积; N——用户所要安装的线缆条数; P——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 70%——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 40%~50%——线缆之间的允许间隔。 5.线缆用量计算 平均每个信息点的线缆长度(C)=平均线缆长度+备用部分+端接容差 平均线缆长度=0.5×(L+S) 备用部分=0.05×(L+S) 端接容差为6m~10m。 即: C=0.55×(L+S)+6 F=Floor(305/C) B=Ceiling(n/F) 式中: L—离FD最远信息插座的距离; S—离FD最近信息插座距离; C—平均每个信息点的线缆长度; F—每箱双绞线能安装的信息点数量; Floor()—向下取整 Ceiling()—向上取整 B—所需线缆总箱数(305米/箱); n—信息点数量。

导线颜色定义

欧洲CE认证标准中导线颜色划分 导线颜色划分如下: 1、保护导线(PE)必须采用黄绿双色。 2、动力电路的中线(N)和中间线(M)必须是浅蓝色。 3、交流动力电路应采用黑色、棕色、灰色。 4、交流控制电路采用红色。 5、直流控制电路采用棕色正极、蓝色负极。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1 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 1.1 黑色:装置和设备的内部布线。 1.2 棕色:直流电路的正极。 1.3红色:三相电路的C相; 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 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可控硅管的阴极。 1.4黄色:三相电路的A相; 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极; 可控硅管和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 1.5绿色:三相电路的B相。 1.6蓝色:直流电路的负极; 半导体三极管的发射极; 半导体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或可控硅管的阳极。 1.7 淡蓝色: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 直流电路的接地中线。 1.8 白色:双向可控硅管的主电极; 无指定用色的半导体电路。 1.9 黄和绿双色(每种色宽约15~100毫米交替贴接);安全用的接地线。1.10 红、黑色并行: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 2 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时 2.1 交流三相电路的 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淡蓝色; 安全用的接地线:黄和绿双色。 2.2 用双芯导线或双根绞线连接的交流电路:红黑色并行。 2.3直流电路的正极:棕色; 负极:蓝色; 接地中线:淡蓝色。 2.4 半导体电路的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红色; 基极:黄色; 发射极:蓝色。 半导体二极管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蓝色; 阴极:红色。 可控硅管的阳极:蓝色;

控制极:黄色; 阴极:红色。 双向可控硅管的控制极:黄色; 主电极:白色。 2.5整个装置及设备的内部布线一般推荐:黑色; 半导体电路:白色; 有混淆时:容许选指定用色外的其它颜色(如:橙、紫、灰、绿蓝、玫瑰红等)。 2.6 具体标色时,在一根导线上,如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标色,视该电路的特定情况,依电路中需要表示的某种含义进行定色。

电气照明线路导线根数全解

(单联又称一位、一联、单开、单位;单控又称单极;双联、双控等以此类推。) ↓↓↓ 1、没有口诀,方法简单,从最末梢灯具往电源端看; 2、按照灯具需要,确定1个灯具至少用几根线,如Ctrl、N两根; 3、按回路中(共管)灯具之间工作关系,凡同时开闭的则公用同2根线; 4、凡遇到共管线路中不同时开闭的灯具,每增加1个单独开闭的功能,则增加1根导线; 5、统计共有几个单独开闭的回路,确定控制开关回路数,开关配线为回路数+1共用零线 设计制图时,在设计意图明显可以理解的前提下,线数也可以不作详细标注,但对于有2种或以上解释时,必须标注(省略标注的设计制图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 我也是刚学电气设计的,我师傅教我的时候,在纸上画了一个单极开关一个灯一个配电箱,配电箱出来肯定是三根线:火线、零线、PE线,开关控制一盏灯的,所以出来一根控制线,“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具”,PE线是接外壳的,所以从开关到灯是两根线,从灯到配电箱是三根线(一般不用标)。我觉得这样讲满容易明白的。 ----------------------------------------------------------------------------------------------------------------------------------------------------- 简单说明单联单控,从配电箱进开关的为一根火线,出线为一根控制线,相当于火线,控制线接到回路的第一盏灯,地线、零线直接从配电盘拉到回路的第一盏灯,依次类推,凡是进开关的只有火线。

弱电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平线平均距离=(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2*1.1+7(每层楼高度余量)+7(米余量) 想问一下,+7(每层楼高度余量)应该是按楼高3.5米计算的吧,+7(米余量) 是端接预留吧,有的公式是按6来算的。 综合布线常用公式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