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技术实验指导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图形液晶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图形液晶实验指导老师应进学号08082324 姓名罗铖一、实验目的:掌握图形液晶的绘点函数的使用以及μC/OS-II操作系统的事件标志组的概念。
二、实验设备PC机1台、MagicARM2410教学实验开发平台1台、Windows 98/2000/XP操作系统、ADS 1.2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实验通过信号量控制2个任务共享串口0打印字符串。
为了使每个任务的字符串信息(句子)不被打断,因此必须引入互斥信号量的概念,即每个任务输出时必须独占串口0,直到完整输出字符串信息才释放串口0。
四、实验步骤:1、首先为ADS1.2增加DeviceARM2410专用工程模板,然后连接EasyJTAG-H仿真器和MagicARM2410实验箱,然后安装EasyJTAG-H仿真器(若已经安装过,此步省略),短接蜂鸣器跳线JP9。
2、启动ADS 1.2,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 for DeviceARM2410(uCOSII)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LCD_uCOSII。
然后在ADS文件夹中新建arm、Arm_Pc、SOURCE文件夹。
将μC/OS 2.52源代码添加到SOURCE文件夹,将移植代码添加到arm文件夹,将移植的PC服务代码添加到Arm_Pc文件夹。
3、在src组中的main.c中编写主程序代码。
选用DebugRel生成目标,然后编译链接工程。
将MagicARM2410实验箱上的蜂鸣器跳线JP9短接,将启动方式选择跳线JP8短接,然后按RST键复位系统。
4、选择【Project】->【Debug】,启动AXD进行JTAG仿真调试。
全速运行程序,程序将会在main.c的主函数中停止(因为main函数起始处默认设置有断点)。
单击Context Variable 图标按钮(或者选择【Processor Views】->【V ariables】)打开变量观察窗口,通过此窗口可以观察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pdf 嵌入式系统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教程(韩磊)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书韩磊曹欲晓编南京工程学院前言目前,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地渗透到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军事、各类产业,甚至商业、文化、艺术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国内外各种嵌入式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嵌入式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等学校的培养任务迫在眉睫。
2004年,ACM和IEEE联合制定了新版的计算机学科的课程体系,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把嵌入式系统列为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并且给出了基本的课程体系。
同时,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国外高校也不断地在完善他们的嵌入式教育体系,欧盟也推出了面向欧盟高校和企业的嵌入式研究计划。
国内高校对嵌入式系统的教育教学也非常关注,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正在形成和完善。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理论和技术。
本书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实践经验,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阐述了配套实验系统的硬件平台以及软件开发平台的构建方法,编写了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巩固理论知识的基本实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设计性实验,以及培养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的综合性实验。
本书以武汉创维特公司的JXARM9-2410实验教学系统为嵌入式实验平台,以ADT IDE为软件开发环境。
本书共分五章:第1章介绍JXARM9-2410实验箱的硬件模块以及资源分配;第2章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交叉开发模式、ADT IDE开发环境以及超级终端的使用;第3章基本实验部分让学生熟悉开发环境的使用、汇编语言编程以及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第4章介绍驱动程序开发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第5章介绍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
嵌入式系统技术综合全面,加上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目录第1章实验系统介绍 (1)1.1 概述 (1)1.2 硬件组成 (1)1.2.1 硬件模块 (1)1.2.2 硬件资源分配 (3)第2章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5)2.1 开发模式与工具 (5)2.1.1 开发模式 (5)2.1.2 开发工具介绍 (6)2.2 ADT IDE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 (9)2.2.1 系统配置要求 (9)2.2.2 ADT IDE安装 (9)2.3 超级终端的使用 (13)第3章基本实验 (15)3.1 ARM开发环境实验 (15)3.2 ARM汇编语言编程实验 (23)3.3 uC/OS-II移植实验 (26)3.4 uC/OS-II任务间通讯和同步实验 (32)3.5 uC/OS-II内核裁剪实验 (35)第4章设计性实验 (38)4.1 键盘驱动程序设计实验 (38)4.2 定时器设计实验 (42)4.3 GUI移植实验 (44)4.4 图形界面编程实验 (54)第5章课程设计 (59)5.1 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59)5.1.1 目的和意义 (59)5.1.2 任务及要求 (59)5.1.3 进程安排 (59)5.1.4课程设计报告 (59)5.2 课题及设计思路 (60)第1章实验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课程以武汉创维公司研发的JXARM-2410实验系统为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功能齐全,调试方便,易于嵌入式系统入门与提高。
嵌入式开发实验手册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栗华编着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零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实验硬件平台1.1北京博创UP-TECH三合一实验箱简介本实验指导书所依赖的硬件平台为北京博创兴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ARM9/Xscale经典三核心教学科研平台(型号:UP-TECHS2410/S2440/P270),本平台兼容PXA270核心CPU及S3C2410、S2440核心CPU的全部功能,是北京博创多年来嵌入式教学产品开发经验的结晶。
这里选配的是S3C2440核心板。
图1-1UP-CUP三合一实验箱外观应用案例:※支持Linux、WinCE、Vxworks、μC/OS-Ⅱ4套操作系统;※核心板可更换,同时拥有ARM9(S3C2410和S3C2440)和XScale(PXA270);※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工程师认证考试和师资培训指定平台;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结构说明图1-2UP-TECH三合一实验箱实物结构图1-2UP-TECH三合一实验箱框图结构图1-3UP-TECH三合一实验箱框图结构版图1.2跳线设置参考说明:◆PCB上所有“EXPORT”丝印字符表示168Pin扩展槽◆JP1401RESET-SEL:设置复位电路,位置JTAG20插座下方。
1-2:ICE的ICE-TRST复位信号可以控制系统复位信号RESET。
2-3:ICE的ICE-TRST复位信号不可以控制系统复位信号RESET。
◆JP1402JTAGSEL:选择JTAG电路,位置JTAG20插座下方。
1-2:使能板载的UP-LINKJTAG电路。
2-3:使用外部的JTAG电缆或者ARMICE仿真器。
◆JP1103TXD1-SEL◆JP1104RXD1-SEL:UART1选择扩展槽或者RS232的DB9插座。
1-2:UART1连接RS232-1,从DB9串口插座输出。
2-3:UART1连接到扩展槽。
◆JP1101TXD2-SEL◆JP1102RXD2-SEL:UART2选择跳线,分别为RS485、IrDA、扩展槽1-2:UART2连接到RS485总线上。
实验指导书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docx
实验指导书(实验)课程名称: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实验一电路板焊接与调试-•实验简介完成实验板上部分兀件的焊接,焊接完成后进行基本测试。
实验目的及原理掌握STM32F103实验板的基本原理,掌握焊接电路板的基本技能,掌握下载测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原理:详细内容参考教材《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MCU和周边电路如图为MCU及其周边电路。
图1 MCU及其周边电路1. 唤醒电路,高有效,不按时接220K 电阻下拉。
2. 复位电路,低有效。
带RC 启动复位。
3. 配置启动,用跳线选择B00T1和BOOTO 接高电平或低电平。
4. 高速晶振电路,采用8M 晶振,在STM32内部倍频为72M 。
5. AD 参考电路,采用LC 滤波,可跳线选择直接接VCC 或通过TL431稳压电路产生的参考电压。
6. 后备电池。
可通过跳线选择直接接VCC 或电池。
7. AD 输入,可选择使用RC 滤波,共8路。
&低速晶振电路,选用32. 768kHz 晶振,为产生准确的串口波特率。
USB 转串口电路USB 转串口电路可以方便没有串口的笔记本电脑用户通过USB 接口下载代码到FLASH 中,及进行RS232串行通信。
USB 转串口芯片是CP2102,该芯片稳定性较好。
当其正常工作的时候,灯LED6亮。
该 芯片DP/D+引脚连MINI USB 接口的脚3, DM/D-引脚连MINI USB 接口的脚2,为一对USB 输入输出线。
TXD 与 RXD 引脚接 MCU 的 PA10 (USART1_RX)和 PA9 (USART1_TX)。
I2C 接口电路Jusbm USB图2 USB 转串口接口电路14NCNCNCNCNCNCNCONS.LO(一XE- (一ON 二 N (INHdsfls 二N 二一二乂ON本书选择的EEPROM 是AT24C02是256字节的电可擦出PROM,通过I2C 协议与STM32 进行通信,连接十分简单。
《嵌入式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1:最小系统实验,(2014.7.11)
实验一最小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最小系统的硬件构成,掌握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电源电路(尤其是滤波电容的应用),编写一个例程,并在最小系统上运行;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思想和过程。
掌握最小系统的构成,在将来的项目运用中能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复位电路。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个简短的 Boot 引导程序介绍 ARM 开发平台的启动过程,同时该引导程序也可其他章节程序引导的示例程序。
本程序主要为了让读者能够清晰理解启动程序的基本架构组成部分以及掌握ARM 引导程序的编写方法。
三、主要实验设备1.硬件:宿主机、ARM教学试验箱;2.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ADS1.2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构建最小系统,用示波器观察一下晶振电路的波形,测一下晶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编写一个例程,编译并运行。
设置ARM仿真器的开发环境。
程序架构如下:1.程序头IMPORT MDCNFG ;声明 MDCNFG(读写寄存器)物理地址0x48000000IMPORT MDREFR ;声明 MDREFR(刷新寄存器)0x48000004IMPORT MDMRS ;声明 MDMRS(模式/设置寄存器 0x48000040IMPORT init_MDCNFG ; 声明 init_MDCNFG 0x02000ac9IMPORT init_MDREFR ; 声明 init_MDREFR 0x0011e018IMPORT init_MDMRS ; 声明 init_MDMRS 0x320032IMPORT StackSvc ; 声明 StackSvc 0xa0600000IMPORT StackIrq ; 声明 StackIrq 0xa0605000IMPORT StackFiq ; 声明 StackFiq 0xa060a000IMPORT StackAbt ; 声明 StackAbt 0xa060e000IMPORT StackUnd ; 声明 StackUnd 0xa0714000IMPORT StackUsr ; 声明 StackUsr 0xa0720000IMPORT mainIMPORT宏通知编译器本源码文件需要引用在其他文件中定义的变量或函数。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书(含答案).
实验一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1、实验目的熟悉UP-TECHPXA270-S的开发环境。
学会WINDOWS环境与嵌入式Linu环境共享资源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学习UP-TECHPXA270-S系统的使用、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方法以及UP-TECHPXA270-S和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的建立方法。
3、预备知识了解UP-TECHPXA270-S的基本结构和配置,Linux基本知识。
4、实验设备硬件:UP-TECHPXA270-S开发板、PC机(内存500M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ADHAND LINUX 9+MIMICOM+RAM LINUX操作系统5、实验步骤(1)、在虚拟机下练习Linux常用命令。
(注意以下操作只能在[root@BC root]#,也就是root文件夹下运行,不然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a. 学习命令通过“man ***”和“*** --help”得到的命令使用方法。
b.学习并掌握如下命令:ls,cd ,pwd,cat,more,less,mkdir, rmdir ,rm,mv,cp,tar,ifconfig(2)、XP与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Samba服务器建立、网络设置、文件传送);(3)、了解系统资源和连线;(4)、开发板与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建立(设置NFS、开发板IP设置、目录挂载),挂载文件;(5)vi(vim)的使用(6)输入qt,启动桌面,按CTRL+C退出6、实验报告要求(1)、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步骤;虚拟机共享XP文件:选择虚拟机设置,设置要共享的文件启动Linux进入/mnt/hgfs即可看到共享文件夹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XP共享虚拟机文件: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确保网络的PING通(即在同一局域网):1.虚拟机的192.168.1.234(RH9)2.XP的为192.168.1.1253.在XP 下点击开始-》运行(\\192.168.1.234)4.用户名bc密码123456以上实现了Linux虚拟机(RH9)和XP的文件的共享(2)、开发板与虚拟机之间建立共享目录以及文件挂载步骤;1.服务器设置——nfs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2.设置开发板的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168.1.53.在实验箱终端里输入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234:/up-techpxa270/exp /mnt/nfs4./mnt/nfs即为共享目录(3)、请画出虚拟机、PC机和ARM实验箱之间的硬件连接图;(4)、在Linux中怎样配置网络;系统设置->网络,在新的选项卡中(5)、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过程。
嵌入式实验流程
嵌入式实验流程一、接好实验箱。
两条通信线(网络线和串口线)和电源,不打开电源。
二、虚拟机设置1、进入虚拟机Linux宿主机XP 开始→VW mare →VMstation→有提示时点复制它→VM窗口打开redhat电源→输入用户名root,密码123456.1、防火墙设置:窗口下部的红帽→系统设置→防火墙设置(关闭)→退出。
红帽→系统设置→防火墙设置(关闭)→退出。
2、网络地址设置:红帽→系统设置→网络→etho属性→静态IP 192.168.0.X+1,默认网关192.168.0.1,子网掩码255.255.255.0→解除(菜单栏上按钮)→激活→退出。
3、服务器设置:红帽→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网络去除IPtable,勾选nfs→退出。
Smb服务器设置:红帽→系统设置→smb服务器设置→选定共享的目录文件夹,按指导书上设置→退出。
4、nfs服务器设置:红帽→系统设置→nfs服务器设置→选定共享的目录文件夹,按指导书上设置→退出设置完成后,重启network、smb、nfs服务。
红帽→系统工具→终端红帽→输入命令:/etc/init.d/network restart/etc/init.d/smb restart/etc/init.d/nfs restart快捷操作,按方向键↑可重现以前输入的命令。
三、宿主机XP系统设置1、打开实验箱电源→XP系统的开始→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TCP/IP协议→属性→静态IP地址 192.168.0.X,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0.1,确定→退出→关闭网卡→启用网卡。
2、关闭WINDOWS防火增及杀毒软件。
3、检查宿主机、虚拟机、实验箱三者是否连通的方法:分别ping 192.168.0.X, 192.168.0.X+1, 192.168.0.121。
或用ipconfig all查看网络情况。
四、常见问题及技巧1、挂接smb服务不成功,XP网上邻居→//192.168.0.X→出现文件夹→双击打开,若提示不能读写或无权限时→进入虚拟机的redhat主窗口→root主目标图标→找到共享目录→右击→权限,勾选读、写、执行等→退出→重启smb服务。
西工大嵌入式实验指导书-VxWorks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VxWorks实验指导书编写:魏晓敏西北工业大学2013年11月实验一基于VxWorks的多任务设计第一部搭建VxWorks开发环境VxWorks 是专门为实时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的操作系统软件,为程序员提供了高效的实时任务调度、中断管理、实时的系统资源以及实时的任务间通信。
VxWorks是种功能强大而且复杂的操作系统,仅仅依靠人上编程调试,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并设计出可靠、高效的嵌入式系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开发工具。
Tornado就是为开发基于VxWorks 的应用系统而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Tornado中包含的工具管理软件,可以将用户自己的代码与VxWorks 的核心系统有效地组合起束,从而轻松、可靠地完成嵌入式应用厅发。
Tornado是Windriver 公司开发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
Tornado开发环境的最新版本是2.2 ,它在延续了Tornado2.0 开发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易于使用、性能优异的工具,因此在商业上取得了较大成功,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Tornado开发环境是嵌入式实时领域里最新的开发调试环境,是编写嵌入式实时应用程序的完整的软件开发平台。
它给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不受目标机资源限制的超级开发和调试环境a。
它包含3 个高度集成的部分:●运行在宿主机和目标机上的强有力的交叉开发工具和实用程序●运行在目标机上的高性能、可裁剪的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连接宿主机和目标机的多种通讯方式,如以太网、串u线、ICE 或ROM 仿真器VxWorks的开发环境为Tornado,我们实验室用的是Tornado2.2。
包括Wind_River_tornado2.2.1_vxworks5.5.1 和Wind_River_vxworks5.5.1_BSP_drivers 两部分,需要分别安装,安装的顺序是先安装VxWorks5.5.1,再安装BSP包。
1.1Tornado安装步骤1.1.1 获取Tornado安装文件Tornado安装文件,包括 TORNADO2.2 和BSP的文件,可以从网上下载(/ShowFile.asp?FileID=62525)。
基于STM32F103嵌入式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STM32的开发环境与简单工程一、实验目的1、熟悉STM32开发板的开发环境;2、熟悉MDK创建和配置STM32工程项目的基本流程;3、熟悉STM32官方库的应用;4、规范编程格式。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配置MDK集成开发环境,新建一个简单的工程文件,添加STM32官方库并配置工程,编译运行这个工程文件。
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开发板中运行。
学会在程序中设置断点,观察系统内存和变量,为调试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三、预备知识基本单片机硬件知识、单片机软件编程语言、程序创建和调试的基本方法。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STM32开发平台软件:STM32官方库;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KEIL MDK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转usb驱动。
五、实验步骤1、在准备存放工程文件的目录下创建一新文件夹,命名为Proj_GPIO;在Proj_GPIO 文件夹里面分别再创建四个文件夹:CMSIS、USER、LIB、OBJ。
如图1。
其中CMSIS(Cortex Microcontroller Software Interface Standard)用于存放Cortex-M 处理器系列的与供应商无关的软件抽象层和启动相关的代码文件;USER用于存放我们自己编写的代码文件(含自己移植的底层驱动),还有MDK工程;LIB存放所有的官方底层驱动库文件;OBJ用于工程输出的过程文件和最终的二进制文件。
图12、将官方库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rar解压。
1)把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CoreSupport下的所有文件和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DeviceSupport\ST\STM32F10x下的所有文件都到第一步所创建的CMSIS文件夹中;2)把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目录下的文件(目录inc和scr)复制到第一步创建的LIB文件夹中;3)把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Template目录下的stm32f10x_conf.h、stm32f10x_it.c、stm32f10x_it.h三个文件复制到USER文件夹中。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书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书20 13– 20 14第1学期院系:电子通信工程系姓名:蒋瑾专业:通信工程学号:101307313指导老师:赵成实验一 认识嵌入式开发平台一、实验目的认识UP-NETARM2410-S 嵌入式开发平台,了解使用的ARM9 S3C2410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了解相应外围电路及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从而了解嵌入式系统的作用及其实现的功能。
二、实验内容观察嵌入式开发平台,认识板载的核心微处理器、存储芯片、电源电路部分、显示屏、键盘、网络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ADC 部分、DAC 部分、IrDA 部分、SD 卡接口、PCMCIA 卡接口、笔记本电脑硬盘接口部分、CF 卡接口、IC 卡接口、PS/2键盘鼠标接口、音频接口、USB 接口以及JTAG 调试接口等内容,了解相应电路及接口的电路原理。
三、预备知识了解常用的接口芯片及计算机外围设备;熟悉模拟及数字电路设计。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 内存:1GB 及以上实验设备:UP-NETARM2410-S 嵌入式开发平台 2. 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 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 7Linux 系统: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4 (2.6.9-5.EL)五、实验步骤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S3C2410核心资源LCD 驱动音频电路PS/2鼠标键盘接口小键盘IC 卡插口CF 卡插口IDE 硬盘接口PCMCIA 、SD 卡插口168Pin 扩展槽电源部分RS232/485接口USBJTAG 网络接口ADC/DAC IrDA 红外实验二安装VMWARE7.0虚拟机环境一、实验目的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建立,学会Windows系统环境与Linux系统环境共享资源的基本方法。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合稿+习题)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南航金城学院2013.2目录目录 (1)第一部分试验箱硬件结构 (2)第二部分实验 (11)实验一ADS1.2集成开发环境练习 (11)实验二汇编指令实验1 (17)实验三汇编指令实验2 (20)实验四汇编指令实验3 (23)实验五ARM微控制器工作模式实验 (28)实验六 C语言程序实验 (33)实验七 C语言调用汇编程序实验 (36)实验八GPIO输出控制实验 (39)实验九GPIO输入实验 (46)实验十外部中断实验 (50)实验十一UART通讯实验 (56)实验十二I2C接口实验 (64)实验十三定时器实验 (75)实验十四PWM DAC实验 (81)实验十五ADC实验 (87)实验十六RTC实验 (94)实验十七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101)实验十八直流电机控制实验 (105)附录1 DeviceARM2410 专用工程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试验箱硬件结构MagicARM2410教学实验开发平台是一款可使用μC/OS-II、Linux和WinCE操作系统、支持QT、MiniGUI图形系统、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ARM9教学实验开发平台。
采用Samsung公司的ARM920T内核的S3C2410A微处理器,扩展有充足的存储资源和众多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接口。
MagicARM2410实验箱参考如图1.1所示。
图1.1 MagicARM2410实验箱外观图MagicARM2410实验箱功能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MagicARM2410实验箱功能框图1.1 S3C2410A芯片简介S3C2410A是Samsung公司推出的16/32位RISC处理器(ARM920T内核),适用于手持设备、POS机、数字多媒体播放设备等等,具有低价格、低功耗、高性能等特点。
icore4实验指导书
icore4实验指导书
iCore4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iCore4芯片的基本操作,掌握其开发流程,为后续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打下基础。
二、实验设备
iCore4开发板
电脑(已安装iCore4开发环境)
电源适配器
杜邦线
串口转接器
三、实验步骤
实验准备:确保iCore4开发板与电脑已正确连接,电源适配器已接入。
打开电脑,进入iCore4开发环境。
启动iCore4:按下开发板上的电源按钮,观察开发板上的LED灯是否正常点亮。
在电脑的iCore4开发环境中,应能检测到设备并显示连接状态。
编写程序:使用iCore4开发环境中的代码编辑器,编写简单的程序。
例如,使LED灯闪烁。
编译程序:在开发环境中,选择“编译”功能,将编写好的程序编译成iCore4可以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下载程序:将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通过串口转接器下载到iCore4中。
在开发环境中选择“下载”功能,并确保正确连接串口转接器。
运行程序:下载完成后,重新启动iCore4。
观察LED灯是否按照编写的程序进行闪烁。
调试程序: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可以使用开发环境中的调试工具进行调试。
检查代码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正。
实验总结:完成实验后,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总结。
四、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确保电源适配器安全可靠,防止过载或短路。
在下载程序时,确保串口转接器连接正确,避免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
第1部分DK-LM3S9B92 教学实验平台简介1.1 Stellaris® LM3S9B92开发板本书中旳所有实验都是基于DK-LM3S9B92开发平台,LM3S9B92开发板提供了一种平台给基于ARM Cortex-M3旳高性能旳LM3S9B92微控制器开发系统。
LM3S9B92是Stellaris® Tempest-class微控制器家族旳成员之一。
Tempest-class系列设备拥有性能为80MHz旳时钟速率,一种外围设备接口(EPI)和Audio I2S接口。
除了支持这些功能旳新硬件外,DK-LM3S9B92还涉及了一系列丰富旳基于其她Stellaris® 板旳外设。
开发板涉及一种板载线上调试接口(on-board in-circuit debug interface,ICDI),该接口支持JTAG和SWD调试。
一种原则旳ARM 20针脚旳调试头支持大量旳调试解决方案。
Stellaris® LM3S9B92开发套件加快了Tempest-class微控制器旳开发。
该套件还涉及了完整旳实验源代码。
Stellaris® LM3S9B92开发板涉及如下特性:⏹ 设立简朴旳USB线提供调试、通讯和供电功能⏹ 拥有众多外设旳灵活开发平台⏹ 彩色LCD图形显示– 320×240辨别率旳TFT LCD模块–电阻式触摸接口⏹ 拥有256K闪存,96K SDRAM以及整合以太网、MAC+PHY、USB OTG和CAN通讯功能旳80 MHz LM3S9B92 微控制器⏹ 8MB SDRAM扩展(通过EPI接口)⏹ 1MB串行闪存⏹ 精确3.00V电压参照⏹ 微解决器ROM中内建SAFERTOS™操作系统⏹ I2S立体声音频编解码器–输入输出–耳机输出–麦克风输入⏹ 控制器区域网络(CAN)接口⏹ 10/100 BaseT 以太网⏹ USB On-The-Go(OTG)连接器– Device、Host、以及OTG模式⏹ 顾客LED和按钮⏹ 指轮电位器(可以用于菜单导航)⏹ MicroSD 卡插槽⏹ 支持一系列调试选项–集成在线调试接口(ICDI)–全面支持JTAG、SWD和SWO–原则旳ARM 20 针脚JTAG 调试连接器⏹ USB 虚拟COM 端口⏹ 跳线分流以便重新分派I/O 资源⏹ 为StellarisWare 软件所支持,涉及图形库、USB 库和外围驱动库图1-1 DK-LM3S9B92开发板1.1.1 开发工具清单Stellaris® LM3S9B92 开发工具涉及开发和运营使用Stellaris®微解决器旳应用程序所需旳所有东西:⏹ LM3S9B92 开发板⏹ 网线⏹ 用于调试旳USB Mini-B 线缆⏹ 用于OTG 连接PC 旳USB Micro-B 线缆⏹ 用于USB 主机旳连接USB A 适配器旳USB Micro-A 线缆⏹ USB 闪存记忆棒⏹ microSD 卡⏹ 20 位带状电缆线⏹ 光盘涉及如下工具旳评估版本:– StellarisWare 及用于本开发板旳实验代码–IAR Embedded Workbench Kickstart Edition1.1.2 系统框图图1-2 DK-LM3S9B92开发板框图1.1.3 开发板阐明⏹ 开发板旳供电电压:4.75—5.25 VDC,从如下旳输入源中旳一种得到:–调试器(ICDI)USB 线缆(连接至PC)–USB Micro-B 线缆(连接至PC)–直流电源插孔(2.1x5.5mm 由外部电源供应)⏹ 尺寸:-107mmx 114mm⏹ 模拟参照电压:3.0V +/-0.2%⏹ RoHS 状态:符合注:当LM3S9B92开发板工作在USB主机模式时,主机旳连接器供电给已连接旳USB 设备。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班级: 20110612学号: ***********名:***成绩:指导教师:武俊鹏、刘书勇1. 实验一1.1 实验名称博创UP-3000实验台基本结构使用方法1.2 实验目的1.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式流程概述。
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
3.熟悉ARM JTAG的安装与使用。
1.3 实验环境硬件:ARM 嵌入式开发平台、用于ARM7TDMI的JTAG仿真器、PC 机Pentium100以上、串口线。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或WinXP、ARM SDT 2.51或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1.4 实验内容及要求1.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式流程概述。
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
3.熟悉ARM JTAG的安装与使用。
1.5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1.新建超级终端2.选择ARM 开发实验台串口。
完成新建超级终端的设置以后,可以选择超级终端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将当前设置3.保存为一个特定超级终端到桌面上,以备后用。
用串口线将PC机串口和平台UART0 正确连接后,就可以在超级终端上看到程序输出的信息了。
4.启动开发板,按住任意键,使开发板进入BIOS设置状态。
5.在超级终端的界面上,显示BIOS版本信息,以及相应的测试指令。
操作时,要在PC机上输入小写的字母快捷键,进入到相应的功能中去。
6.按照超级终端上的提示信息,进行功能的测试。
1.6 实验过程与分析本次实验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因为此次实验属于验证型实验,按照实验资料所给的提示信息,以上面的步骤,即可得到实验的结果。
进入到BIOS界面后,按照超级终端上的提示信息来进行功能1.7 实验结果总结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的很顺利,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在超级终端界面,按提示的快捷键来测试对应的功能。
如e:测试由ZLG7289 驱动的LED 显示,共分3 步,请看超级终端提示按任意键继续,同时观察LED 的变化,最后返回主菜单。
嵌入式系统(STM32微处理器)实训指导书
嵌入式系统(STM32微控制器)实训指导书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微控制器具有32位字长的CPU,使用精简指令系统(RISC)。
精简指令系统的指令字长固定,译码方便,相对于复杂指令系统(CISC),精简指令系统的处理效率更高。
具有32位字长CPU的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处理能力远高于8位和16位单片机,同时集成了与32位CPU相适应的强大外设(如双通道ADC、多功能定时器、7通道DMA、SPI等),能够完成过去一般单片机所无法达到控制功能。
现在,已经形成了以8位单片机为主流的低端产品和以32位微控制器为主流的高端产品两大市场。
对于自动化领域的从业人员,了解32位微控制器的结构、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关于学习方法此前,我们已经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相关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习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是有老师讲授的。
这种学习方法,适合在学校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新的东西,需要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这就需要不同于前述的另一种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自学基础上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允许通过局部的、模仿性的手段,来实现既定目标。
这种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
“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本次实训采取的方法是:将参考资料发给同学,同学自学其中需要的部分。
在指导教师引导下,体验各个控制项目、理解各组成部分,再以原控制软件为基础进行修改和移植,获得要达到的控制效果。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使用的微控制器型号为STM32F103RB。
STM32F103RB是STM32微控制器系列中的一种,内部具有128KB程序存储器、20KB随机读写存储器、1个16位高级定时器、3个16位通用定时器、2个SPI、2个I2C、3个USART、1个USB、1个CAN、2个ADC。
芯片为64引脚LQFP封装,有51个I/O引脚。
LPC2378实验指导书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LPC2378版)自动化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年月日LPC2378工程的建立(1)建立新工程,工程名及路径可任意指定(建议存储路径:C:\myproject\...)。
(2)选择目标芯片a)选择Legacy Device Database [no RTE]b)选择NXP厂家下的LPC2378c)当询问是否拷贝‘LPC2300.s’文件到工程文件夹时应选择YESd)生成的工程文件在工作区中如下图所示(3)添加main.c程序源文件a)新建main.c源文件,main.c应保存在工程文件下用户自建的User文件夹中。
b)添加main.c程序源文件到工程中(4)编写main.c 程序程序第一行应为“ #include "LPC23xx.H" ”,包含LPC2378的头文件。
点击Rebuild按钮编译链接程序如果程序编译链接通过,将出现无错误提示,否则用户应按照错误提示更改程序。
(6)运行程序a)如下图中设定目标选项的参数b)点击下图中按钮,下载程序c)运行程序实验一基础程序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LPC2378系统套件的实验环境;(2)熟悉KEIL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工程的生成方法;(3)熟悉汇编指令,掌握系统启动文件的汇编语言编写方法;(4)根据要求能够实现C语言的程序设计。
(5)掌握LPC2378技术手册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学习LPC2378系统套件的组成及注意事项;(2)学习KEIL集成开发环境,构建LPC2378工程文件;(3)定位系统启动文件参数,对系统时钟、存储区及外设等进行配置;(4)以“随机数生成”程序为例,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并下载运行程序;(5)运用KEIL集成开发环境的调试工具观察结果;(6)按照实验要求编写应用程序。
三、实验例程100以内随机数生成例程。
四、实验要求实现对生成的随机数进行排序,并记录排序后数据在原数据所处位置,观察、比对排序前后的数据变化。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12级完全
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大连民族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嵌入式实验箱资源介绍 (2)第二章基于ARM系统资源的实验 (17)实验一 ARM ADS1.2开发环境创建与简要介绍 (21)实验二 ARM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0)实验三 ARM的I/O接口实验 (32)实验四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36)实验五 ARM的中断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嵌入式实验箱资源介绍1.1 2440核心板规格◆ CPU处理器- Samsung S3C2440AL,主频400MHz,最高533MHz。
◆ SDRAM内存-板载64MBSDRAM- 32bit数据总线- SDRAM时钟频率高达100MHz◆ Flash存储器-板载256MB Nand Flash,掉电非易失-板载2MB Nor Flash◆专业1.25V核心电压供电,完美解决CPU发热现象◆ 3个用户LED灯1.2 2440实验箱底板规格◆大电流5V供电,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防止一切因为电源而引起的BUG;◆ LCD显示-板上LCD接口集成4线电阻式触摸屏接口,可以直接连接4线电阻式触摸屏,-支持黑白、4级灰度、16级灰度、256色、4096色STN液晶屏,尺寸从3.5寸到12.1寸,屏幕分辨率可以达到1024X768象素-支持黑白、4级灰度、16级灰度、256色、64K色、真彩色TFT液晶屏,尺寸从3.5寸到12.1寸,屏幕分辨率可以达到1024×768象素- 2440实验箱的标准配置为SHARP 8英寸分辨率为640x480的TFT真彩液晶屏,自带触摸屏◆ 1个100M以太网RJ-45接口◆ 3个串行接口,其中两个为RS3232电平,以DB9接口引出,另一个是TTL电平,以扩展模块接口引出◆ 4个USB Host A型接口(支持USB1.1协议)◆ 1个USB Slave B型接口(支持USB1.1协议)◆ 1个SD卡存储接口◆ 1路立体声音频输出接口,1路音频输入接口◆ 1个2.54mm的20针Jtag接口,可以使用它进行软件仿真和单步调试以及下载u-boot ◆4x4的User Buttons◆板载AD转换测试◆板载PWM功能测试(控制直流电机调速)◆板载44Pin IDE接口◆板载实时时钟电池◆系统复位开关和指示灯◆ CAN总线接口◆多功能扩展接口◆两路DA◆开关量若干个◆ 8个数码管◆ 1个蜂鸣器◆ 8个LED灯◆ 1个VGA接口◆ 1个直流电机◆ 1个步进电机◆ 1个扩展FPGA模块的专用接口1.3 硬件资源分配◆地址空间分配和片选信号定义S3C2440芯片支持两种启动模式:一种是从Nand Flash启动;另一种是从Nor Flash 启动。
嵌入式系统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07-9-1目录实验一JediView调试环境及软件编程 (3)实验二系统初始化和存储器实验 (8)实验三键盘和中断实验 (12)实验四S3C44B0X定时器实验 (19)实验五LCD显示实验 (22)实验六、uclinux文件系统实验 (26)实验一JediView调试环境及软件编程一、实验目的1. 了解调试软件JediView,掌握在JediView环境中新建工程,及其编译,调试工程的方法。
2. 掌握在JediView环境下arm系统中C语言编程及调试方法3. 掌握arm汇编语言编程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JediView集成开发环境:新建一个工程arm1_1,设置并编译该工程,通过JEDI仿真器下载已经编译好的文件到实验仪中运行。
观察实验仪上的执行结果。
掌握调试程序方法,为下面调试应用程序打下基础。
2. 建立工程arm1_2,编写C语言程序arm1_2.c实现1+2+3+…+N(arm1_2.c写在预习报告上)。
3. 建立工程arm1_3,用arm汇编语言编写程序arm1_3.s,实现带参数的子程序调用(用程序跳转表实现),调用参数r0=0,做r1+r2=>r0;r0=1,做r1-r2=>r0(arm1_3.s写在预习报告上)。
三、预备知识1.关于JediView调试环境基本使用方法。
JediView具备一个标准调试软件的绝大部分功能,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源程序编辑器(Editor):用来完成源程序的编辑、修改等任务。
编译器(Build System):把源程序(包括C,C++,汇编)编译生成机器码和可调试代码。
调试器(Debugger):对编译成功的源程序进行调试,如走单步,设断点,全速运行等。
项目管理器(Project Manager):管理项目设置,包括运程序路径,编译选项等。
2.ARM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编程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技术》
实验指导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3.10
实验一 KEIL MDK 编程环境及实验箱使用入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DK建立工程、设置工程的方法;
2、掌握MDK编译工程、链接工程的方法;
3、掌握MDK仿真调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参考本次实验的实验步骤,完成本次实验,以及实验步骤中的几个思考题
2、参考教材66页有关MDK工具的配置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MDK提供的两种调试模式
(2)如何在工程中打开存储单元观察窗口
(3)如何在工程中设置断点
三、实验原理:
Keil公司开发的ARM开发工具
MDK(Microcontroller Development Kit),是用来开发基于ARM核的系列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应用程序。
它适合不同层次的开发者使用,包括专业的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入门者。
MDK包含了工业标准的Keil C编译器、宏汇编器、调试器、实时内核等组件,支持所有基于ARM 的设备,能帮助工程师按照计划完成项目。
本次实验主要熟悉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编译代码的下载过程。
四、实验步骤:
(1)启动MDK;
(2)建立项目;
(3)设置工程
(4)建立文件并将文件添加到过程;
(5)输入代码;
(6)编译连接;
(7)下载代码在线调试。
五、实验要求
1. 总结软件使用过程;
1.总结CORTEXM3处理器的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
实验二数字I/O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通用I/O接口的接口和性能;
2、了解复用功能和重映射;
3、掌握通用I/O接口的程序设计方法。
2、实验原理
CORTEX 处理器的一个GPIO引脚包含以下几个寄存器:
①两个32位的配置寄存器(GPIOx_CRL,GPIOx_CRH)
②两个32位的数据寄存器(GPIOx_IDR,GPIOx_ODR)
③一个16位的复位寄存器(GPIOx_BRR)
④一个32位的置位/复位寄存器(GPIOx_BSRR)
⑤一个32位的锁定寄存器(GPIOx_LCKR)。
所有寄存器不允许按照半字节或字节访问,必须按32位字访问。
1.1.2每一个GPIO引脚都可以在程序中配置成如下几种模式:输入悬空,输入上拉,输入下拉,模拟输入,开漏输出,推挽式输出,,推挽式复用功能,开漏复用功能。
3、实验内容
编写I/O对应的LED的跑马灯程序。
4、实验要求
1. 编写和验证实验程序;
2. 编写实验报告(流程图、主要程序代码、实验结果);
3. 总结CORTEXM3处理器I/O的使用方法;
实验三串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通用串行接口的结构和性能;
2、了解RS-232电气标准;
3、掌握通用串行接口的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LPC1768含有4 个符合16C550工业标准的异步串口UATR0-UART3,其中UART1具有标准的MODEM接口和RS-485/EIA-485接口模式。
串口通讯
接口是连接计算机、终端、通讯控制器等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
它实行的最成功的标准是RS232。
RS-232特性RS-485特性
最高速率约为20kb/s与TTL电平兼容
传输最大距离约为15m传输距离实际达1200m
共模抑制比能力差共模抑制比能力强
UATR0/2/3可以工作在UART模式下,也可以工作在IrDA模式下,IrDA是红外数据组织(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的简称,目前广泛采用的IrDA红外连接技术就是由该组织提出的。
到目前为止,全球采用IrDA 技术的设备超过了5000万部。
IrDA已经制订出物理介质和协议层规格,以及2个支持IrDA标准的设备可以相互监测对方并交换数据。
初始的IrDA1.0 标准制订了一个串行,半双工的同步系统,传输速率为2400bps 到115200bps,传输范围1 m,传输半角度为15度到30度。
最近IrDA扩展了其物理层规格使数据传输率提升到4Mbps。
IrDA数据协议由物理层,链路接入层和链路管理层三个基本层协议组成,另外,为满足各层上的应用的需要,IrDA栈支持IrLAP, IrLMP, IrIAS, IrIAP, IrLPT, IrCOMM, IrOBEX 和IrLAN等。
IrDA的优点是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数据传输干扰小等。
关于IrDA的协议与应用这里暂时先不总结,后续学习中会再慢慢涉及到,届时将做深入研究。
UATR1具有MODEM接口,能过该接口可以接入电话网络,实现远距离通讯。
三、实验电路
4、实验内容
查询方式发送字符到串口,所以很多寄存器没有用到,关于寄存器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LPC1768的数据手册。
根据实验电路图,使用一个按键,8个LED灯,还有串口0,按一下按键亮一个灯,等全亮时,再按按键灯全灭,然后再按按键时第按一下点亮一个,循环往复,同时哪个灯亮,就发送字符“Led X on”。
5、实验要求
1. 编写和验证实验程序;
2. 编写实验报告(流程图、主要程序代码、实验结果);
3. 总结CORTEXM3串行接口的使用方法;
实验四 A/D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D接口的结构和性能;
2、了解A/D性能指标的衡量方法;
3、掌握A/D接口的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
LPC1768内部集成的是12位主次逼近式的模数转换器,具有8 个通道,它的基本时钟由APB时钟提供,它还包含一个可编程的分频器,可以将APB时钟调整为主次逼近转换所需的时钟(最大可达13MHz)。
与ADC相关的引脚配置包括功能配置也即配置引脚功能选择寄存器PINSEL,一般ADC是第二功能,这次实验的电路连接的是ADC0.2通道所以要把P0.25配置成ADC功能,即PINCON->PINSEL1 |= (1<<18); /* 设置ADC有第二通道*/。
还要把电源参考引脚连接上参考电源一般是接3V或与VCC电压相等。
与 ADC相关的寄存器包括:
1、外围器接口电源管理寄存器PCONP,要把这个寄存器的第12位即PCADC位置位,这一位是ADC的电源控制与时钟控制位。
2、A/D控制寄存器ADCR,主要是控制ADC转换的一些操作如通道选择,工作模式选择等等,AD转换开始前,必须设置ADCR寄存器来选择工作模式。
3、 A/D全局数据寄存器ADGDR,它包含最近一次A/D转换的结果。
4、A/D中断使能寄存器ADINTEN,如果使用转换完中断时,需要配置此寄存器,它包含的使能位控制每一个A/D通道的DONE标记是否用来产生中断。
5、 A/D通道n数据寄存器ADDRn,共有8个,它包含在通道n上完成的最近一次转换结果。
6、A/D状态寄存器AD0STAT,它包含所有A/D通道的DONE标志和OVERRUN标志,以及A/D中断标志。
3、实验电路
四、实验内容
通过一个电位器来分压,然后由AD转换器的通道2来采样电压,然后再把采集到的电压通过串口0 发送的到串口以便观察采样的电压值。
6、实验要求
4. 编写和验证实验程序;
5. 编写实验报告(流程图、主要程序代码、实验结果);
6. 总结CORTEXM3串行接口的使用方法;
实验板电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