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16年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复习教学课件

2016年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复习教学课件

B
29.2016年8月,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从半球位置看,巴西位于 西 (东或西) 半球。 (2)城市A为 巴西利亚 ,其所处的地 形区是 巴西高原 。 (3)巴西北部分布有世界上水量最大的 亚 马孙 河,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水量大 的主要原因是 主要流经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 气候区;支流多,流域面积广等(任答一点 (4)中学生志愿者杰米向世界各地的来宾介 绍巴西的情况,错误的是 。 A.盛产咖啡 B.分布有世界上面积 最广的热带雨林 C.铁矿资源丰富 D.城市、人口集中 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D
4.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5.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 出的是( )
A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6~7题。 6.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的是( )
B
7.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8.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 的是( )
B
9.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其森林主要属于 ( )
2016年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1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太阳光照如图时,所表示的节 气是( )
B
2.关于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C

南极
3.2016年5月18日,强沙尘暴袭击新疆南部的阿 拉尔市,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天气符 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
D
22.北京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 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科 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这体现了北京 是我国的( )

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doc

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doc

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2016 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球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赤道。

赤道周长 40000 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 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0 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 E 表示,0 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 W 表示。

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经 160 度与西经 20 度构成的经线圈。

(学会判断)东半球:20°W 向东到 160°E 西半球东半球:20°W 向西到 160°E6.0 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S 表示 7.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9.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是昼夜交替,2、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等。

10.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四季的更替 2、地球上的五带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1)A 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日,季节冬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2)B 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 3 月 20 或 21,节气是春分日,季节春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3)C 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 6 月 21 或 22 日,节气是夏至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

2016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

(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

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

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

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总复习知识要点汇总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学生在学习初中地理课程后常见的一种考试形式。

这次考试涵盖了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对于考生来说需要提前做好总复习的准备。

本文将对2016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的知识要点进行汇总,希望对考生参加考试有所帮助。

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础知识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其中包括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理坐标、地球的运动、气候和天气等内容。

以下是这些基础知识的要点汇总:1. 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有以下基本概念:•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行星;•地球分为陆地和水域,约71%的面积为水域,29%为陆地;•地球是太阳系中第三颗行星;•地球能够自转和公转。

2. 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描述地球上一个点的位置的方式。

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统中最为常用的两个坐标轴。

具体如下:•经度:从东向西,以格林威治天文台为起点,最大值为180°;•纬度:从南向北,以赤道为起点,最大值为90°。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这两种运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日/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如下:•自转:地球绕自轴从西向东自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公转: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运动,周期大约为365.25天。

4. 气候和天气气候和天气是地球自然环境中的两个关键要素,它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着重掌握以下要点:•气候: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天气:指一个地区短期(一般指一天之内)的天气状况,如今天下雨明天晴。

地理专业知识总复习时,需要对各个地理专业知识的重点进行梳理和理解。

这些专业知识包括组成地理的要素、地理学的分支和特点、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国的人口和城市化等。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要点汇总:1. 组成地理的要素地球是由许多不同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其中最为基本的要素有:•大气:地球表面的空气层,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水圈:指地球上的水,包括海洋、湖泊、江河、冰川等;•陆地:由各种岩石和土壤组成;•生物圈: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态环境组成。

2016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印刷版)

2016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印刷版)

高中地理(必修1)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一.宇宙中的地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臵: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

A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B 产生磁暴现象;C 产生极光现象;D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3、大气受热过程(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2)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6、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1-13所示,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

四川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清晰版(含答案)

四川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清晰版(含答案)

四川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等Ⅱ卷两部分。

第I 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得分 第Ⅱ卷得分 总 分 总 分 人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务必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开普勒-22b ”是美国字航局确认的首颗位于太阳系外的宜居行星它围绕一颗和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

图1为“开各勒-22b ”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据此完成1-2题。

1.“开普勒-22b °与其绕行恒屋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 A.与地月系相同 B.与太阳系相同 C.与银河系相同 D.与总星系相同 2.“开普勒-22b ”绕行的恒星,对其成为宜居行星影响最大的是 A.提供光热资源 B.影响自转方向县(市、区)区乡(镇)校姓名准考证号C.导致昼夜交替D.形成内部圈层2017年1月26日,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貢火山大规模噴发,噴出的火山灰遮天蔽日。

据此完成3-4题。

3.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A.岩石圈B.地壳C.地幔D.地核4.有专家提出,大规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长时间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近地面的气温降低。

其依据是,大A.吸收地面辐射增强B.反射太阳辐射增强C.逆辐射增强D.吸收太阳辐射增强2017年元旦,某中学生现场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降旗仪式(当日7点36分日出升旗,16点59分日落降旗)。

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该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甲附近B.乙附近C.丙附近D.丁附近6.该日成都的昼长A.大于9小时23分B.小于9小时23分C.等于9小时23分D.无法确定表1为2017年11月23-27日我国某城市气温统计数据。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

在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以便能够应对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下面将对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首先,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在自然地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形态、地球的气候和水文等内容。

在人文地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资源与环境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重点内容。

其次,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涉及到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我们需要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地理环境、地理空间、地理过程等,以及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如地球的形成演化原理、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原理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查重点。

另外,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还包括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我们需要了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考察、地图解译、统计分析等,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技能,如地图阅读、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

这些研究方法和技能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查内容。

最后,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还包括地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如地理学的起源、发展和分支,以及地理学的应用领域,如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是地理学习的拓展内容,也是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查范围。

总的来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知识点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包括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地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以便能够应对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总结,更好地备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6年日照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要点

2016年日照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要点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题每题0.5分,21——30题每题1分,共20分。

)我国R市居黄海之滨,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读R市机场航班时刻表,回答1——4题。

1、上述航班中,到达地位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有()A、2个B、4个C、6个D、8个2、十箱鲜活鱼虾从R市当日运达重庆,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3、每年6月1日到9月1日,为该市海洋伏季休渔期。

这是为了()A、保证捕捞安全B、减轻自然灾害C、增加渔民收入D、保护渔业资源4、该市休渔期间,地球公转主要位于()A、甲段B、乙段C、丙段D、丁段读台湾岛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回答5——7题。

5、到台湾岛旅游,能够看到的景点是()A、日月潭B、大三巴牌坊C、吴哥窟D、卢浮宫博物物馆6、根据图中铁路、城市、农产的分布,可知该地人口集中于()A、东部B、西部C、中部D、东北部7、台湾有“东方甜岛”之称,其依据是()①、地理位置;②、矿产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农产种类。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016年4月1日,塔里木盆地出现严重沙尘暴。

据此回答8——9题。

8、表示该天气的符合是()9、塔里木盆地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该工程()A、沿线西部地区经济发达B、促进了西部地区农业生产C、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短缺D、向东依次穿越沙漠、森林、草原第31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6年8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汽车、棉纺工业发达。

读新世纪以来奥运会承办城市分布图和巴西局部图,回答10——12题。

10、五个奥运会承办城市()A、位于东半球B、都是国家首都C、都属温带气候D、都没有极昼极夜11、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国家()A、独占一个大陆B、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C、养羊业是支柱产业D、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12、里约热内卢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是()A、多元文化B、拥有最充足的资金支持C、原材料丰富D、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读黄河流域图和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回答13——15题。

2016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资料要点

2016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资料要点

2016年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资料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考点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

2.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

(最基本的天体:星云、恒星)3.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考点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1)八大行星的分类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巨行星:木星、土星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注:小行星带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哈雷彗星绕太阳的运行周期约76年)(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①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②近圆形: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地球的普通性:地球的体积、质量、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特点并不特殊。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①安全的宇宙环境:各行星在公转轨道上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的太阳光照: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2)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形成大气层,保护地球生物;③液态水的存在.考点3: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2.太阳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释放大量的能量3.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和热;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2)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5.太阳辐射能的间接利用:煤炭、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

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球在宇宙中1、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3、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和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液态水。

5、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8、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9、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呈北逆南顺。

12、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

13、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出南北两极点之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为0)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

一月初(近日点)最快,七月初(远日点)最慢。

14、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此角也为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南北极圈为66.34’15、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黄赤交角变小温带范围变大,热带寒带变小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7、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会考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重点知识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主要知识点:1、天体的类型有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星际物质等;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见右图4、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5、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示意图见右图1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间;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3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公转方向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其彗尾背向太阳延伸,离太阳越远,彗尾越短;6、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7、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8、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存在生命;9、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1太阳光照稳定;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内部条件:1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 3有液态水原因: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升高,不断产生的水汽逸出地表,形成降水,最终形成原始的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知识点: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成为太阳辐射;3、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1He+能量;目前太阳正处于稳定旺盛的中年期;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结构,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P10图5、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即太阳的外部..1.10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才显得暗一些、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7、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11年;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短暂的中断;2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3两极地区出现极光;4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3、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4、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主要知识点: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见右图2、地球自转周期:真正周期是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为24小时;3、地球自转速度P14图1.161角速度约为15°/小时,南北极角速度为零,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等;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线速度为零;4、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P14图1.175、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6、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太阳运动到近日点的时间是1月初,运动到远日点的时间是7月初;7、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快,远日点速度较慢;8、赤道平面指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P15图1.18,注意图中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的位置以及黄赤交角的度数9、二分二至产生的原因地轴的空间指向一定时间不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二分二至黄赤交角的大小10、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请在下图中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二分二至如何判断1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左倾左冬;2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春→夏→秋→冬;1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产生地方时;3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 12、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13、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1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地球的自转运动;14、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P16图1.19 15、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为24小时;16、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17、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180°经线为“国际日界线”;P17图1.20 18、区时的计算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9点,东二区为2点; 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7点;19、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的地方时;12321、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19图1.23c 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平分;2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2、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19图1.23a夏至日:1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3、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19图1.23b冬至日:1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4、天文上的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25、气候统计上的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26、五带的划分P20图1.24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考试说明要求: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主要知识点:1、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有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体传播和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之分;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P21图1.25,P22图1.26注意横、纵波速度变化特点,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壳、地幔、地核内核、外核、软流层、岩石圈的位置2、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3、地幔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在上地幔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4、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其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5、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6、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P22图1.277、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9、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3、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知识点:1、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3、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受热,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4、大气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产生大气辐射,其中绝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5、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6、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7、热力环流是指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8、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9、热力环流实例①山谷风; ②海陆风; ③城市风; 10、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11、1一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风”P31图2.5 此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即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即风2二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空风P31图2.6此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时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右,南半球时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偏左;3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地面风P32图2.7此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12、甲地等压线比乙地等压线稠密,表明甲地风力比乙地风力大;P32图2.8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主要知识点:1、大气环流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单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地表均匀:见右图3、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P34图2.10;注意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以及风向4、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P35图2.115、海陆分布对气压场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P37图2.13、图2.14成因风向性质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西北夏季:东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南亚季风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冬季:东北夏季:西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全年高温,雨季集中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8、气候类型的判断P40图2.17依据因素变化结论最热月均6、7、8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南半球依据因素变化结论最冷月均温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寒带、极地气候雨型特征可能气候类型年雨型全年降水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全年降水少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冬雨型降水集中在冬季地中海气候夏雨型降水集中在夏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例:读下列三种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主要知识点:1、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气旋与反气旋;2、锋的形成P41图2.18.注意冷气团、暖气团、锋面、锋线3、锋可以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4、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我国冬半年最常见;P41图2.19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出现雨雪天气,一般降水在锋后;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5、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P42图2.20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6、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常形成持续性阴雨的天气;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7、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8、P44图2.22低压是指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旋是指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低压就是气旋;北半球气旋为逆时针辐合,南半球气旋为顺时针辐合;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阴雨天气;代表天气台风;9、P44图2.23高压是指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高压就是反气旋;北半球反气旋为顺时针辐散,南半球反气旋为逆时针辐散;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一般出现晴朗天气;代表天气伏旱、秋高气爽;10、灾害天气——台风P44图2.24,P45图2.25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产生于印度洋、大西洋的叫飓风;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造成;11、灾害天气——寒潮P45图2.27寒潮是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天气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考试说明要求: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主要知识点: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波动升高;2、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增加;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石油、煤等、砍伐森林等活动均易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及海水热膨胀引起沿海低地将被淹没;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4、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1多使用清洁能源; 2植树种草;……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水循环的概念2、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知识点: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按照发生的领域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P55图3.3,注意水循环的各个环节3、海陆间循环又叫大循环,通过海陆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4、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2、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知识点:1、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2、洋流按照性质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3、暖流是指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低纬→高纬的洋流;寒流是指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高纬→低纬的洋流;4、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5、世界洋流分布规律P57图3.5,注意洋流名称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运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方向运动,夏季顺时针方向运动;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②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例如秘鲁寒流;2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如日本北海道渔场处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欧洲北海渔场处于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处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②上升流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4对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使污染范围扩大;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试说明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主要知识点:1、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3、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贫乏地区则相反;4、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5、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南极洲除外,水资源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6、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地区分布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7、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8、目前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即水危机产生的原因1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即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2水污染; 3水浪费;9、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的措施1开源措施①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②修筑水库;③开渠引水;④海水淡化、人工增雨;2节流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主要知识点: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四种方式;4、侵蚀地貌举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海蚀柱、角峰等;堆积地貌举例:黄土高原、沙丘、河流冲积平原等;5、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其中内力作用奠定地形的基本格局,起主导作用;6、岩石圈的三大岩石分别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7、岩石圈物质循环P72图4.8第二节山岳的形成考试说明要求: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主要知识点:1、山岳的类型有褶皱山、断块山、火山;2、褶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其有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4、褶皱山举例: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5、地球岩石圈板块P73图4.106、断层指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分地堑相对下降的岩体,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和地垒相对上升的岩体,易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P74图4.127、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山岳地区通常人们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主要知识点:1、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发育初期或河流上游地区,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河流发育成熟期或河流下游地区,河谷横剖面呈U形;3、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它包括洪积平原发育于山区、河漫滩平原发育于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形成于河口附近;4、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考试说明要求: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主要知识点: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主要知识点: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改变地球大气的组成;2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4、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5、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山东省泰安市2016届初中地理学生学业考试专题复习 中国的经济

山东省泰安市2016届初中地理学生学业考试专题复习 中国的经济

二O一六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题(中国的经济)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5山东泰安)读下图,关于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是一种矿产能源B.风能发电绿色环保C.青藏高原风能最丰富D.风能只分布在内陆地区2.(2015湖南邵阳)2014年l2月12日14时,全长l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A.东北地区冬季冷湿缺水的问题B.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问题C.华北地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的问题D.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3.(2015山东济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B.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C.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D.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4.(2014山东济宁)倡导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费的低碳生活,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

下列习惯不可取的是()A.充分利用每一页纸B.上学不用私家车接送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随手关灯、少用空调(2015山东烟台)右图是我国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结构柱状图。

据图回答5~6 题。

5.比较2009年和2013年能源消费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B.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都在减少C.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增加D.清洁能源的消费呈现增长的趋势6.下列能源产业的发展最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A.煤炭的开采与加工B.石油的开采与加工C.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D.太阳能的开发与应用(2015山东滨州)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由甲到丙反映出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A.城镇建设挤占B.水土流失严重C.风沙危害加剧D.土地污染严重8.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9.(2015山东德州)据2011年统计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2173万公顷。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B.水土流失
C.酸雨
D .水体富营养化
15.图示生态农业模式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 .人定胜天论
B.可持续发展论
C.人类中心论
D .地理环境决定论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表 1 为 2012 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工业增加
图2 图1
1.根据图 2 所示信息,可推断该地最可能位于图 1 中的
A .钓鱼岛
B.舟山群岛
C.南沙群岛
D.台湾岛北部
2.在太阳直射点由乙向甲的运动期间,有关湖南省文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放鞭炮,守岁迎春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吃月饼,共庆团圆
D .望双星,鹊桥相会
图 3 为某校高一同学绘制的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图 9 为我国江
精细;挑选;
精品
13.图中农场畜产品收入占 30%,水产养殖收入占 20%,水田、果园收入占 35%,其他收 入占 15%,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14.如果过度采伐薪柴,则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臭氧空洞
值统计表。读表完成 16~ 17 题。
表 1 我国四大地区工业增加值统计表
地区




工业增加值(亿元)
125944.7
22428.2
47811.9
53768.8
占全国比重( %)
50.4
9.0
19.1
21.5
16.四大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2016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近3年真题分析

2016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近3年真题分析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宇宙中的地球》2~3题,考点:天体判断、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2、《太阳活动》2题,考点:太阳辐射波段划分及意义、太阳活动类型及外部结构3、《地球的运动》4题,考点:地方时、公转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转偏向力、黄赤夹角、太阳日与恒星日、时间计算4、《地球的圈层结构》1~2题,考点:纵波与横波、岩浆发源地--软流层、5、《三大岩石》15年1题,沉积岩6、《地表形态》2~3题,考点:外力作用、板块构造、褶皱、断层7、《大气环境》6题,考点:大气分层(对流层)、削弱作用、热力环流、近地面的风、气压带和风带、我国季风、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8、《水循环和洋流》2题,环节、意义,(可能寒暖流判断)9、《整体性与差异性》3题,考点: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10、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影响》1题,分别考过《全球气候变化》1题,全球变暖、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可能近现代气温变化特点)《自然资源》1题,中东波斯湾、菲可再生能源《自然灾害》2题,雾霾、滑坡、泥石流(15年没考)11、《人口增长模式》2题,坐标图、柱状图、表格数据12、《人口迁移》1题,考点:人口迁移的判断、迁移的方向13、《人口容量》1~2题,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14、《城市空间结构》2题,考点:中心地理论、功能分区、15、《城市化》15年2题,考点:指标、我国城市化特点16、《农业》2题,农业地域类型,17、《工业》3题,主导因素、地域联系、工业布局18、必修3三“S”1题、区域可持续发展6题左右二、综合题1、光照图2、地质构造图(褶皱、断层)可能3、季风环流4、洋流分布示意图5、城市化、或城市布局(自来水厂、工业)6、农业布局图(果园、小麦、花卉、蔬菜、奶牛)、或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商品谷物、水稻)可能美国商品7、温室效应示意图8、中国、世界人口迁移9、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之一(珠江、田纳西河、能源已考)可能湿地、荒漠化、农业。

2016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8-16)---专题16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016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8-16)---专题16 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016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18-16)专题16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达标演练一、单选10小题1.关于河流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B.河谷平原是人类集中分布的地区,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量C.河谷平原是人类集中分布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对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影响不大解析: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量,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

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河谷平原是人类集中分布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答案:C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A.水力B.天然气C.煤炭D.石油解析: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答案:C3.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缓解由煤炭生产和利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过量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枯竭,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A4.对山西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外输电,能改善山西的环境,提高大气质量B.从运输成本看,输电的成本较低C.向外输电,不会造成山西水资源的消耗D.输电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解析:对山西来说,输煤或输电各有利弊。

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对山西造成大气污染;从运输成本看,山西输电的成本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从经济效益看,电的产品附加值高,输电带来的经济效益高;山西是缺水的省份,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答案:B5.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深B.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C.山西位于我国黄河以西D.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解析: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山西位于我国黄河以东;煤炭的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2016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2016中考地理复习资料

2016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一)海陆变迁海陆变迁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

总结:现在关陕以西,水在低于地面的峡谷中流动,最深处不下百余尺,所携带的泥沙每年向东流,都成为造大陆的泥土,大陆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

2016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二)世界的地形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总结:地形与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偏向于局部,地貌则一定是整体特征。

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2016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三)高原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利用这一低压缺氧环境,可提高人体的体力耐力素质,故其成为体育界耐力训练的“宝地”。

1968年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高原城市墨西哥城举行,来自非洲高原的运动员,囊括了中长跑和马拉松的5项冠军及5项亚军、2项第三名的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整理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

(石油、天然气)★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看呈顺时针。

★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有了昼夜更替现象。

昼夜更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晨昏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分界线是昏线。

(3)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同纬度地区不同地点见到太阳的时刻会有早晚。

地方时的确定与经度的对应关系:太阳直射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线(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时区与区时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北京时间的含义: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时区差。

解题步骤:第一步,求两地时区差:同侧减,异侧加;第二步,求出区时值,东加西减,知西求东用加号,知东求西用减号。

补充考点: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1)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向。

(南左北右) (2)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前进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堆积、侵蚀)都有影响, ★考点7: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是230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纬23°26′之间作有规律回归运动。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4)黄赤交角与五带: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大。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小。

★考点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1)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2)四季形成的原因★考点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10: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的比较表(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就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考点1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其地表形态(地貌)(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变位,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地垒、地堑)。

地表形态即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的形态或外貌,也称地形。

地貌(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是内力与外力形式相互作用下地壳物质运动的结果。

(2)褶皱(地壳运动——挤压作用)与地貌(3)断层(地壳运动——压力作用、张力作用)与地貌★考点12: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从作用方式看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方式。

(2)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景观图★考点13: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能到达地面,被地面反射和吸收。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考点14: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大气保温作用有关。

★考点15: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较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空气向外流出后,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较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外来气流由高空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3)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4)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始终垂直于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摩擦力越大,风速减小得就越多,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

(5)高空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6)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夹角。

(7)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风速)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考点16: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气压带分布规律风带分布规律(3)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4)主要气候类型★考点17: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考点18: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考点19: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北半球气旋 南半球气旋 北半球反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考点20: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它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和植物蒸腾、降水,它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海上内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和降水,它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多。

★考点21: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更新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交换能量,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迁移物质,塑造着地表形态;(4)联系四大圈层,影响全球的地理环境。

★考点22: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1)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3)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

★考点23: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分布规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①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环流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环流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③南纬40°~60°附近海域为西风漂流,顺时针方向环球一周,寒流性质。

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夏季顺时针方向环流,冬季逆时针方向环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多雾。

③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是得益于上升补偿流。

④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24: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1)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