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7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合集下载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矿井防治水的措施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的开采数量不断增加,矿井防治水变得越来越重要。

矿井防治水的目的是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有效地降低煤矿生产中的返水和灾害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预防措施1. 防汛准备即在矿山降雨季节来临前,对矿井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矿井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对汛期防洪物资进行补充,对洪水灾害点进行加固,加强预防和应急措施,做好应变准备。

2. 矿井出水量控制在矿井开采初期,为了达到预制采煤和封闭采煤,应该及时采取矿井出水量控制措施,以早期有效地控制矿井水毁矿采场的发生。

3. 采取及时措施缓解矿井内水压力。

采取增加矿井大小和深度,减轻矿井内水压力的措施,可以减少矿井水灾害的发生。

二、善后处理措施1. 雨水渗透和喷水措施在雨季和水灾发生时,利用大喷水装置或喷淋装置迅速清洗矿井排水系统,避免管道堵塞,及时清理和疏通排水渠道,保持矿井排水正常运行。

2. 将矿井水利用起来。

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我国煤炭工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矿井水利用方案应该既考虑利益的最大化,也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矿井水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用水,一些矿井水统一收集处理后可以供给周边农村及工业、生活用水。

3. 有效地阻止矿井水进入地表水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地表水的成本尽可能低,并且在可控条件下将成本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可以采用泵站、拦截坝等方法有效地阻止矿井水进入地表水。

当然,矿井防治水的措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需要公司负责人的注意和协助。

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新型的矿井排水技术,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与控放水制度措施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与控放水制度措施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与控放水制度措施
1、严格执行“有采必探,不探不采”的原则。

2、建立探放水报表及验收,审阅制度。

3、开采时探明断层位置与平地水的位置严禁挖地板导水,更不
准不探水先开采。

4、对本矿含水层积水区数量、位置、准确无误及时填绘到图纸
上。

5、及时清挖水仓、排水沟,做到有备有用。

6、确保排水设备正常运转,做到“一备、一用、一检修”。

7、每月进行三次检查,及时查出隐患,并及时对不合理现象或
异常现象进行落实整改到位。

8、工作面发现异常,有断层或陷落柱时,必须采取措施先探后
采。

9、钻孔深度及超前距离:采掘工作面保持不少于30M(薄煤层
不少于15M,岩层不小于5—10M)钻孔深度一般为30M。

10、钻孔直径为42MM—75MM。

11、所有探放水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指派专职探水人员负责,
方可作业。

12、探水前,先挖好排水沟,准备排水泵及棉纱木塞。

安设专用
电话,加固工作面支护,清理好撤退路线。

13、如有出水预兆时,停止打钻,不得拔出钻杆,并报告调度室
总技术员,如情况危急,必须立即通知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呐喊撤退,并采取应急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在进入综采工作面之前,需要全面收集和分析有关水文地质、矿井地质和矿井涌水情况的信息,并
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矿井涌水应急预案。

准备工作还包括综采工作面布置
时对工作面作业现场的规划和布置,对防治水设施的选择和放置进行合理
规划。

其次,综采工作面防治水设施的选择与放置是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
重要环节。

在选择设施时,应优先考虑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维护方便等
因素。

常用的防治水设施包括抽水井、瞬时涌水井、泵站、加强护结构等。

抽水井通常设置在工作面主进风巷两侧,以便迅速排除工作面涌水;瞬时
涌水井主要用于工作面小型涌水的排放;泵站常设置在综采工作面的主进
风巷上风处,用于迅速排除工作面涌水,确保矿井安全运转。

同时,综采
工作面的加强护结构也是防治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工作面的
涌水量和涌水速度。

最后,综采工作面的防治水措施包括主采工序防治水措施和维修巷道
防治水措施。

主采工序防治水措施主要包括工作面探水、放水、抢排等,
通过利用探尺、激光探测仪等设备探查工作面涌水情况,并合理运用泵站
等设备抢排涌水,保持工作面相对干燥。

维修巷道防治水措施主要包括设
置横排水沟、加固支护等。

通过设置横排水沟能够迅速排除维修巷道中的
积水,保持维修巷道的干燥,同时加固支护能够有效防止矿层涌水破坏巷
道结构。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煤矿生产过程中,回采面突水是常见问题,容易诱发严重的事故,该问题和煤矿所处位置、水文地质情况等因素密切关联。

要做好回采面防治水工作,一定要超前勘测地层情况,充分掌握含水层的分布,然后对排水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提前编制好应急预案。

关键词: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引言煤矿的生产工作中,回采工作面突水是常见问题,容易诱发严重的事故,所以应重点分析我国煤矿回采面渗水问题的现状,进而推出解决方案,对煤矿选址的物理条件进行合理的简化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达到最终避免安全事故的问题,确保回采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保障了井下设备、物质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1煤矿回采工作面概况煤矿的回采工作面可以简称为采煤工作面,对其防治水问题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该煤矿的工作面上部体表无固定水源,主要的水源来自于降水。

该回采面的年度平均降水在550mm左右,盖山厚度在250~340m,基岩厚度120~180m,黄土层厚度130~160m。

由于长期的进行开采工作,导致地表的土质松散,并且在松散层还出现了裂缝,日常降水就会由此而渗透进含水层。

因有黏土隔水层的的存在,地表降水对回采工作面并没有产生影响。

2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的解决对策2.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煤矿回采过程中,煤矿企业的全体员工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并注重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强化自身的安全生产理念,同时,还需要强化煤矿回采过程中安全生产与控制工作,以此来有效预防回采工作面透水事故的发生。

煤矿企业也要加大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的资金投入力度,尽可能选购高质量、高性能的排水、疏水设备,一旦出现透水事故可以做到及时排水,避免由于排水效果不理想而对煤矿回采工作面的开采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还需要在煤矿回采工作面按照要求设置排水沟,以便将井水和工业污水顺利的排放至井田之外。

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防治水措施
一、地面防治水
1、根据地形,在井田范围以内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雪水渗入井下。

2、在风井所在自然沟内开挖排洪渠。

3、通过主井上部的水渠(牧民浇地用水)防渗处理,防止渗漏井下形成水患。

4、将井下水排至火烧区以外,防止其通过火烧区流入井下,杜绝循环排放。

二、井下防治水
1、650水平和580水平必须架设双管路、双电源,设备完好率必须达到100%。

2、回采标高必须控制在+630m,留足隔水煤柱20m(+630~
+650m),不得开采或破坏。

3、定期对580、650水仓进行清理,保证其有效容量,(时间定为每年3月份)。

4、每采仓结束之后,必须砌筑密闭,其密闭必须满足防火、防水要求。

其厚度为2.5米(墙为2m,浆为0.5m)。

5、购进一台探水钻,对二采区45-2煤层进行探水,掌握水文地质情况,并界定火烧区底界标高。

6、所有的开拓巷道必须开挖水沟,并保持畅通无阻。

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登封市兴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矿井巷道延伸深度的不断增加,煤层所承受的水头压力愈来愈大,潜在的突水威胁将表现的更为突出,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生命安全。

因此,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规定及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我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望认真遵照执行。

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兴运煤业区域上处在登封煤田告成井田东北部。

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东段登封~告成水文地质区。

该单元南北分别以箕山、嵩山两分水岭为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以颖河与白降河、双洎河分水岭为界。

从构造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南翼地层出露完整,北翼被月湾断层破坏,构成阻水边界。

大气降水入渗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影响入渗的因素除降水本身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外,尚与地形、植被、岩性组成,构造及地下水的埋藏、赋存条件密切相关。

箕山分水岭以北与大冶一带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面积达220Km2,嵩山分水岭以南古老变质岩、花岗岩出露面积达470 Km2,二者构成了本区的降雨直接入渗场和赋存地。

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后,受重力作用,由分水岭顺着透水岩层或裂隙向盆地汇集,遇纬向构造阻截而改变为沿断层走向、背斜轴方向运移。

地下分水岭、流向均与地表水一致,地下水的水力坡度一般6~10‰。

本区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自然径流和人为抽放两种形式。

地下水在径流途中遇阻水构造或岩体时,常以上升泉的形式溢出地表。

当沟谷深切到地下水位以下时,则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汇入河流。

登封煤田内生产矿井极多,有大量地下水被抽排,加之当地居民及乡镇企业用水,每年有上亿吨的地下水被人为抽放,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地下水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改变了以自然径流为主的状态。

矿井疏水已经成为二1煤层顶板碎屑岩类水和煤层底板C2tL7-8灰岩岩溶水的主要排泄形式。

据钻孔揭露本区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寒武系上统崮山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与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第四系。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条例》、《阳泉矿区矿井防治水实施细则》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未然特编制*****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工作面****部为未采区域,**部为***已采工作面(无积水)。

工作面初采跨越中川河上游,预计盖山厚度在350—400m 之间。

预计工作面充水因素为中川河第四系空隙水第四系空隙水(或大气降水)、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裂隙水、太原组砂岩及灰岩裂隙水。

本面开采标高大于奥灰水位标高故无奥灰水威胁。

1、回采工作面如发现煤层变潮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及煤帮出现淋水现象、顶板来压、水有异味等出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将人员撤到安全位置。

2、当工作面上方各含水层充水较弱时回采工作面一般不会发生涌水。

预计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20m3/h,正常涌水量为5m3/h。

3、****回采工作面进风中部低洼处配备一定能力的排水泵和配套管路,定人、定期进行检查保养,保证水泵的完好,以防发生涌水时影响正常排水。

4、工作面回采至70—260 m范围内将跨越地面中川河,在此回采阶段如有顶板淋水要及时汇报,防止地表水沿沉陷裂隙补给下伏含水层而增加工作面涌水。

应及时填堵河床裂缝。

5、工作面发生顶板淋水或涌水时,立即启动进风排水泵将水排至采区水仓。

地质测量部。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规程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规程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规程引言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其开采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煤炭开采量的不断增加,采煤工作面水灾事故也随之增多。

为了保障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和控制采煤工作面水灾事故的发生,制定和实施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规程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地下采煤工作面的水灾防治工作,包括顶板水、底板水、煤岩变形所致的水、煤层赋存水等造成的水灾事故。

二、防治措施1.采取合理的开采方式在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采取合理的通风、支护、排水等手段,尽量减少煤层破坏,从而减少顶板和底板的变形,防止因破坏造成的水灾事故的发生。

2.加强瓦斯、细煤粉等易燃物质的控制在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加强瓦斯、细煤粉等易燃物质的控制,掌握其产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防止因易燃物质爆炸而产生的水灾事故的发生。

3.合理设计排水系统根据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煤工作面的固定条件,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采煤工作面的底板、顶板和切眼的及时、有效排水,防止因排水不畅而引发的水灾事故的发生。

4.加强顶板、底板支护在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加强顶板、底板支护,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稳固和支撑煤层,防止煤层的垮落、漏水、断裂等情况的出现,从而减少水灾事故的发生。

5.强化巡查检查加强采煤工作面的巡查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和可能引发水灾的地段及时进行处理和加固,同时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6.必要时采取抽水、封堵等措施在发现采煤工作面存在水灾隐患时,可采取抽水、封堵等措施,及时解决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的落实1. 建立健全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确定责任和分工,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相关职责。

2.完善防治水设施,保证设施的有效运转。

3.定期进行防治水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4.关注工作面周围地下水流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销毁采煤工作面红线范围内的地下及上片区有安全问题的作业区域,取消因地质条件等无法控制的安全隐患单位,加强环保管理。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随着煤炭开采工业的持续发展,对于煤矿采煤工作面防治水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煤矿采煤作业过程中,地下水会不断涌出,给矿井生产带来很大的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采煤工作面防治水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1.水文地质勘察煤矿采煤工作面的防治水管理需要从水文地质勘察入手。

要了解矿井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通过钻孔进行一个完整的地质勘察,掌握该区域的水文信息,包括地下水流量、水位、水质等等,进而为后面的防治水管理措施制定一个科学的基础。

2.封闭排水法在煤矿采煤工作面防治水管理中,封闭排水法是常用的一种处理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捣固密封材料将工作面的洞口进行严密封闭和固结,同时将地面上的水泵送到矿井区域深处的井房里进行排水。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采煤工作面自然形成一个“负压”环境,从而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涌入。

3.防渗隔水法除了封闭排水法,防渗隔水法也是煤矿采煤工作面防治水管理中常用到的处理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在开采区域设立塑料薄膜等隔水材料,防止地下水向工作面渗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隔水材料,确保它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抗温性,以提高隔水效果。

4.灌浆封孔法在煤矿采煤工作面防治水管理中,灌浆封孔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的原理是在矿井巷道中加注一种硬质灌浆料,将孔道封住。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地下水涌入的速度,还可以修补工作面附近的洞口,避免矿井区域出现大的污泥堆积,影响矿井生产。

在煤矿采煤工作面防治水管理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煤炭采矿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207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3207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三元荆宝煤业3207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防治水科2012年5月10日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3207回采工作面为带压开采工作面,为避免水灾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9条要求,特制定以下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基本概况1、工作面位置:位置位于2#轨道下山南部,现采区变电所南门向下约50m 处;工作面南为井田边界;倾斜方向的上部为未开采的3206回采工作面实体煤层;倾斜方向的下部为实体煤。

2、工作面走向长度500m,倾斜长度116m,平均煤层厚度5.36m,煤层倾角3~12°。

3、工作面直接顶为粉沙岩、砂质泥岩,直接底为粉细砂岩互层,老顶为中细粒砂岩,老底为砂质泥岩。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井田内含水层可划为以下四类含水层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井田范围内分布广泛,厚度为0~25m,一般厚度为15m左右。

由细砂、粉砂和砂砾组成,涌水量的大小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向河谷及地势低洼处排泄。

据夏店详查抽水资料,水位标高901.57m,单位涌水量为0.019L/s.m,渗透系数为1.239m/d,属富水性中等~弱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

(二) 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包括K10砂岩(Ⅹ)、K9砂岩(Ⅸ)、K8砂岩(Ⅷ)、3号煤顶板砂岩(Ⅶ)、K7砂岩(Ⅶ)含水层。

经钻探岩芯和测井资料对比,该层段一般岩芯较完整,局部岩芯破碎,垂直裂隙发育。

据山西太行矿业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在井田内施工的ZKS1号水文孔抽水试验,水位标高为951.71m,渗透系数K=0.0106~0.0120m/d,单位涌水量q=0.0109~0.0136L/s·m,为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Ca·K+Na型。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策略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策略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策略摘要:煤矿回采面渗水问题是煤矿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为解决煤矿回采面透水的问题,需要对煤矿的选址进行超前勘测,要将煤矿选址附近的水脉分布情况探测清楚,计算其用水量,并根据预测结果确定适宜的排水措施,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因回采面渗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使得煤矿开采的整体工作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

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策略,重点介绍了煤矿作业过程中回采工作面出现水灾害的原因、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加强防治水工作的有效措施,加强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可以为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提供保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有效策略煤矿的生产工作中,回采工作面突水是常见问题,容易诱发严重的事故,所以应重点分析我国煤矿回采面渗水问题的现状,进而推出解决方案,对煤矿选址的物理条件进行合理的简化计算,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排水措施,达到最终避免安全事故的问题,确保回采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保障了井下设备、物质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一: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理论上应该与巷道围岩、地质构造及采掘状况相适宜,与此同时,对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量要进行合理的控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对水头高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形成可控性防水的工作形式。

此外,在钻孔的工作中,要保证将回采工作面区域,这就要求在对含水层进行钻孔时要尽量穿透该顶层。

在对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设计时,需要对工程的概况进行相应的编制,如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目标、规定完成的时间、施工的工序、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对相关紧急问题的措施等,对施工的设备、工作人员以及生产设备环境等内容,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相应的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的解决,促进正常的煤矿回采。

二:煤矿回采工作面超前勘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1.物探技术物探技术有两种手法:即电类法与地震法。

电类法主要探测的是开采煤炭附近的积水,具体方法为瞬面电层法和直电流法;地震法主要探测的是煤矿附近的地质环境,具体方法是使用地质勘测仪或坑透等工具。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分析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分析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分析摘要:我国地缘广阔,煤炭资源丰富,煤矿成为我国能源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煤矿生产系统中,回采工作面是采煤作业的主要场所,如果出现渗水、积水等情况,会直接影响煤矿生产活动的开展,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在我国煤矿生产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从技术到管理层面做好煤矿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工人生命安全、提升煤矿效益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煤矿工程;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煤矿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

针对多年来困扰煤矿生产的回采工作面防治水问题,相关单位需要组建专门的防治水管理小组,对产生水害的原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

再结合煤矿回采工作面区域及附近岩层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式设计一套成熟可靠的防治水系统。

然后在工作执行中采取科学的执行方式,结合权责分明、严谨合理的管理方法,全面提高煤矿防治水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水对煤矿回采工作面生产活动的影响,充分保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提高煤矿生产效益。

一、概况该煤矿12-233回采工作面正式开采,因长期开采的影响,该地区地表土质比较松散,地层有大量裂缝。

这种情况导致该地区日常降水很容易进入含水层,同时地下水的入侵问题也比较严重。

在该地区地表存在一定厚度的黏土隔水层,所以目前地表降水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比较低。

该回采工作面的主要构成包括顶板、底板等支护系统。

顶板部分的含水层包括石灰岩3层,分别用C1、C2、C3编码表示。

因为石灰岩含水层不均匀性较强,该位置含水量较大,在回采工作面进行开采作业时,因振动和内部受力平衡被破坏,土层、岩层中的缝隙会进一步扩大。

通过钻孔控制的方式测得该区域单位涌水量大概为0.0080L/s•m,放水钻孔数量为30,探放深度约为3m。

经过观察,发现该区域含水性比较弱。

在开采过程中,出现导水现象,水进入到回采工作面形成积水。

底板部分的地质构成包括白云岩、石灰岩等,经测得该区域单位涌入量约为3.501L,说明该区域属于强富水层。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前言在采煤过程中,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地下水的涌出和渗透往往会导致工矿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因此,对于采煤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进行分析和掌握,制定专项防治水措施,是保障采煤生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制定专项防治水措施的重要性地下水是采煤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问题。

采煤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会渗入矿井,形成水患,严重威胁矿井安全。

同时,采煤过程中煤体压力变形和引发地面沉降,也可能引发地下水的涌出和外溢。

因此,制定科学的防治水措施是保障采煤生产安全和矿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的具体内容确定矿井降水方案针对不同煤层、巷道的地质条件,应通过地质勘察,测量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采煤工作面进度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制定不同的矿井降水方案。

矿井降水方案应明确各级降水井点位置、排水能力、降水设备配置及使用等内容,同时要具备应急预案,针对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处置。

采取适当的排水方式排水方式是采煤工作面水文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

目前常用的排水方式主要有自流泵排水、真空泵排水、集水坑排水等。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季节变化,可以采取不同的排水方式。

同时,要定期对排水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运行正常。

严格控制煤巷支护水平煤巷支护水平的不严格执行,往往会导致煤巷内水位上升,影响采煤作业。

为了保证采煤作业的高效进行,要严格控制煤巷支护水平。

制定科学的支护方案,加强巷道支护,确保巷道安全和缓解煤巷水压力。

筛选有效钻探取水方案钻探取水是煤矿地下水处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采煤中的钻探取水效率,应定期开展钻孔勘探,选择合适的钻探取水方案。

同时,要加强钻探取水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运行可靠,钻孔穿透和取样准确。

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帮助采煤生产更加高效和安全。

矿井应该及时对现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采煤过程中的危害和风险。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综采涉及到开采煤矿中地下的可燃煤层,工作面采用的切割设备会产生煤尘和尾气,同时也会引起大量的水浸入工作面,给矿工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

因此,在综采工作面的初采初放作业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水浸入和引发危险。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前提条件在介绍技术措施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前提条件,这是制定防治水措施的重要依据。

工作面封闭工作面的封闭管理是确保安全工作面的基本前提,这包括了采煤机封闭,末头封闭,空气管道安装及紧急返风措施等防护措施。

地质勘探在综采工作面的施工前,需要对煤层进行深入的勘探和分析,了解矿井各个部位的地质构造、地质体情况、水害区域、煤层走向、煤层倾角等数据。

检测、监控系统工作面需要安装各种探测器,如瓦斯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流量计等;采用雷达探测、电缆捆绑、地应力监测等技术作为监控手段,对工作面进行随时监控,及早发现问题。

在防治水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配合使用,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各种材料和设备的储备,如泵房、灌浆材料、过滤设备等。

技术措施封闭措施由于综采工作面的部分施工区域容易受到水灌入,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封闭、隔离水源。

压力泥浆注浆封水在工作面初期,对地质情况不明确或水源较多的区域,可以通过涂封剂,性植物树根等方式进行护理处理;采用人工施工注浆封固岩体裂隙,也可以采取压力泥浆注浆封水等方法。

封闭措施能够有效地隔离水源,防止水流进入工作面,保证矿工的安全。

拦挡构建物抗水在常年积水的情况下,当使用压力泥浆注浆封水难度较大时,可以采取拦挡构建物抗水的方法。

常见的构建物包括预制乳胶砖、锚杆、水泥槽、洞壁级桩等,使水流变化其流向,形成一条封闭的河床,将水流专门引入预设的水泵房。

地下排水地下排水是指通过预埋输水管道,将渗漏水、泉水和沟谷水引入井筒内,然后通过水泵将水排出矿井的过程。

采用地下排水技术,可以有效地排除范围内的积水,降低水位高度,为其他措施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矿****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地质资料,****工作面为带压开采工作面,为避免水灾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9条要求,结合《精查地质报告》及《矿井防治水总体规划》,特制定以下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基本概况1、位置:工作面位于东翼盘区内。

工作面南侧为东轨道大巷、东胶带大巷和东回风大巷,已掘;东侧尚未布置工作面;北部为矿界。

2、工作面走向长度601m,倾斜长度147.9m,平均煤层厚度5.36m,煤层倾角1~8°。

3、工作面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直接底为灰黑色泥岩,老顶为灰黑色粉砂岩,老底为灰黑色粉砂岩。

工作面内煤质较酥松,煤层倾角较大,节、劈理、裂隙发育。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资料,本井田内3号煤层底板标高在438.73-578.69m之间,奥灰水位标高最多为724.08m,3号煤层均位于奥灰水头压力之下。

故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充水水源有:1、中奥陶统峰峰组石灰岩含水层水中奥陶统峰峰组石灰岩含水层为区内主要含水层。

区内稳伏于煤系地层之下,未见出露。

由石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组成,为区内主要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富水性中~强。

井田内4602号钻孔O2f含水层抽水试验资料为:q=0.0460L/s.m,水位标高+724.08m,水质类型为:HCO3-—K++ Na+型。

3#煤层直接底板为平均厚约8.79m的泥岩和砂质泥岩,其下即为太原组。

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主要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灰色砂岩和6层海相薄层石灰岩及6~7层煤层组成。

其中除K1、K2、K3、K4、K5和K6薄层灰岩为弱含水层以外,其余均为隔水层,隔水层累计厚度约为69.66~121.26m,平均厚度为79.45m。

本溪组中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灰色砂岩夹一层不稳定石灰岩,底部为浅灰色铝土泥岩和山西式铁矿层。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引言在采煤行业,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果不加以防治,水会对采煤工作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生产事故,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因此,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治水措施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防治措施前期准备在采煤工作前,应进行地质勘探和水文勘探,对采煤区域的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并根据勘探结果制定相应的采煤方案。

同时,要加强水防工程的修建,在工作面前方或者工作面周围建设人工排水井、排水渠、水闸等设施,有效地对地下水进行控制。

工作面降水在采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下水,需要开展有效的降水工作。

降水的主要方法有井外降水和井内降水两种。

井外降水的方法是通过挖掘排水隧道、修筑排水井等方式将地下水引入到井外,再通过抽水泵进行排放。

井内降水的方法是通过在井内设置抽水泵,在井内抽出地下水后再排放。

加强松散带降水在采煤工作面处于松散带附近时,地下水往往会通过松散带渗透到工作面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在松散带地区设置专门的加固措施。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注水加固、注浆加固和固结支护加固。

管理渗透水渗透水是指地下水从地层渗透进入工作面形成的水流。

采煤过程中,需要对渗透水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在巷道和工作面上设置渗透水防治设施来进行管理。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流进工作面,以及挖掘出产的煤炭排放出去。

堵漏工作在采煤的过程中,地质构造较差的地方会出现漏水情况,需要采取堵漏措施。

常用的堵漏措施包括注浆、注水、灌浆等。

这些措施可以修复漏水点,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治水效果显著。

在采煤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水的监测和管理,不断改进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水问题,确保采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02
CATALOGUE
防治水技术方案设计
排水系统规划与布局
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排 水管路、排水泵、水仓等,确 保排水能力满足工作面需求。
合理布局排水设施,将水仓设 置在低洼处,便于自然排水; 排水管路和排水泵要定期检修 ,保证其正常运转。
对排水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及 时掌握排水情况,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 术措施
汇报人:
2024-01-30
CATALOGUE
目 录
• 工作面水害分析与评估 • 防治水技术方案设计 • 现场实施与监测管理 •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与演练 •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CATALOGUE
工作面水害分析与评估
水源识别及危害程度
识别可能的水源
包括地下水、地表水、老空水等,分 析其对工作面的危害程度。
确定水害类型
根据水源、水量、水质等因素,确定 水害类型,如突水、溃水等。
评估水源的补给条件
分析水源的补给途径、速度及持续时 间,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01
02
03
分析含水层特征
研究含水层的岩性、厚度 、富水性等特征,判断其 对工作面的影响。
研究隔水层条件
分析隔水层的岩性、厚度 、稳定性等条件,评估其 隔水效果。
防水煤(岩)柱留设及保护措施
根据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 开采方法等因素,合理确定防水 煤(岩)柱的留设位置和尺寸。
在防水煤(岩)柱区域采取特殊 支护措施,加强顶板管理,防止
冒顶、片帮等事故。
定期对防水煤(岩)柱进行监测 和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探放水钻孔设计与施工要求
根据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方法 ,合理设计探放水钻孔的位置、角度 、深度和间距等参数。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援。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 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 在发生水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
对。
PART 04
工作面探放水技术与实践
探放水原则与方法
探放水原则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 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 、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探放水方法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 探放水方法,如物探先行、钻探验证 、化探跟进等。
针对不同的水害类型,需要采取相应 的防治水技术措施,如超前探放水、 注浆加固、疏干降压等。
通过对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 研究和实践,可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 经验和方法,为类似条件下的矿山防 治水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展望
01
02
03
04
进一步加强工作面防治水安全 技术措施的研究,提高防治水
效果和安全性。
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
01 02
避免水害事故
水害事故是地下工程常见的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通过有效的防治水工作,可以避免或减少水害事故的发 生。
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
水害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 量。因此,加强防治水工作对于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矿山水文地质条件, 为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
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在工作面 防治水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 矿山防治水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健全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 术措施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为 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
保障。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复杂充水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

复杂充水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

复杂充水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对策据统计,充水条件复杂的回采工作面防水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而缺乏规范的防水技术,会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

为此,有必要在复杂的充水条件下回采工作面实施规范的防水技术以及防治水对策,使其在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取得最佳的开采效果。

首先,改善水文状况。

复杂充水条件下,水文状况可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为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因此,应采取措施改善水文状况,例如深入观察水文地貌,改善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减少水文变化的风险。

同时,要及时监测水文状态,为防治水采取有效的措施。

其次,制定针对性的回采规划。

根据水文状态的变化,采取个性化的回采规划,减少回采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变化,并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回采规划时,应考虑水文变化及其带来的隐患,采取防治水措施。

第三,开展水文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评估水文状况的重要手段,能够对回采工作面的水文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明确充水条件,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防治水,保证开采安全。

第四,采取管理预防措施。

管理预防措施是防治水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开采安全性,减少或消除水文状况带来的风险。

在回采采空区开展严格管理,实施抢修堵水,持续检查抽水管、水力保护墙,采取充水控制等措施,只要合理利用现有技术,就能有效地防治水,保证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最后,科学防治水水源建设。

改善水文状况和减少水源的建设是防治水的有效措施,其核心就是科学布置抽水管和水力保护墙等设施,有效防治水的流入回采工作面。

此外,还要注意定期检查抽水管和水力保护墙,及时破拆和封堵水渠,以确保抽水管和水力保护墙的工作正常,防止水逆流和泥沙淤积。

总之,安全生产是矿山生产的基础,而复杂充水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的防治水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要采取规范的防治水技术以及针对性的防治水对策,改善水文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回采规划,开展水文技术分析,采取管理预防措施,以及科学防治水水源建设等,以确保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元荆宝煤业3207回采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防治水科2012年5月10日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3207回采工作面为带压开采工作面,为避免水灾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9条要求,特制定以下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基本概况1、工作面位置:位置位于2#轨道下山南部,现采区变电所南门向下约50m 处;工作面南为井田边界;倾斜方向的上部为未开采的3206回采工作面实体煤层;倾斜方向的下部为实体煤。

2、工作面走向长度500m,倾斜长度116m,平均煤层厚度5.36m,煤层倾角3~12°。

3、工作面直接顶为粉沙岩、砂质泥岩,直接底为粉细砂岩互层,老顶为中细粒砂岩,老底为砂质泥岩。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井田内含水层可划为以下四类含水层组: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组;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井田范围内分布广泛,厚度为0~25m,一般厚度为15m左右。

由细砂、粉砂和砂砾组成,涌水量的大小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向河谷及地势低洼处排泄。

据夏店详查抽水资料,水位标高901.57m,单位涌水量为0.019L/s.m,渗透系数为1.239m/d,属富水性中等~弱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

(二) 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包括K10砂岩(Ⅹ)、K9砂岩(Ⅸ)、K8砂岩(Ⅷ)、3号煤顶板砂岩(Ⅶ)、K7砂岩(Ⅶ)含水层。

经钻探岩芯和测井资料对比,该层段一般岩芯较完整,局部岩芯破碎,垂直裂隙发育。

据山西太行矿业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在井田内施工的ZKS1号水文孔抽水试验,水位标高为951.71m,渗透系数K=0.0106~0.0120m/d,单位涌水量q=0.0109~0.0136L/s·m,为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Ca·K+Na型。

该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含水类型为承压水,在井田的南部地势低凹处有泉水出露,各含水砂岩由于层间隔水层的阻隔作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水力联系,但在构造及采掘活动影响下可能与其它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总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三)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包括K2(Ⅱ)、K3(Ⅲ)、K4(Ⅳ)、K5(Ⅴ)石灰岩含水层及其间的砂岩含水层。

其中以K2石灰岩的岩溶局部较为发育,是下部15号煤层开采时的主要充水水源之一。

据钻探岩芯和测井资料分析,该含水层地层局部破碎,简易水文观测资料表明,该段地层在钻探施工中冲洗液消耗量很小,岩层相对完整,据井田内施工的ZKS1号水文孔,含水层厚度为62.77m,水位标高为817.56m,渗透系数K=0.0008m/d,单位涌水量为0.0006L/s·m,为弱富水性,水质类型为HCO3—K+Na型。

该层地下水,含水类型为承压水,补给来源较差,主要为含水层静储量,正常情况下各含水层间不会发生水力联系,但在构造带附近及采掘活动影响下可与其它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总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四)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包括奥陶系峰峰组,上、下马家沟组石灰岩含水层。

由石灰岩、泥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溶洞中次生沉积物等组成。

井田内施工的各钻孔,揭露奥陶系石灰岩深度均不大, 揭露峰峰组地层最大厚度为111.41m (ZKS1号孔,未全部揭露),对峰峰组上部地层进行抽水试验时,由于止水不合格,导致孔内水位不真实,水位标高798.51m,比当地区域水位高150m左右,抽水试验资料不能利用,但可定性反映出峰峰组上部地层岩溶裂隙发育不良,富水性弱。

据井田外东北部夏店详查勘探时所施工的1703号水文孔资料,峰峰组石灰岩岩溶裂隙不发育,抽水试验时,导水管内不出水,富水性弱;下部上马家沟组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 3.45 L/s.m,水位标高为676.0m。

水质类型为HCO3·SO4-Ca型。

据井田内原三荆沟煤矿2005年施工的水源井(X=4051859.391,Y=19676160.805,H=1075.81)资料,井深712m,取水层位于峰峰组地层的中、下部和上马家沟组,岩性为厚层状灰岩、灰黄色白云质泥灰岩,溶蚀裂隙发育,连通性好,含水层厚度248m,水位埋深425m,水位标高651.80m,涌水量50m3/h,渗透系数0.0008m/d。

据辉坡煤矿水源井(X=4047600.000,Y=19675350.000,H=950.00)竣工报告资料,成井时间为2005年11月,含水层位于峰峰组地层的中、下部和上马家沟组,岩性为厚层状灰岩、灰黄色白云质泥灰岩,溶蚀裂隙发育,连通性好,经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标高650.00m,与区域水位相吻合,单位涌水量0.1448~0.1575L/s·m,渗透系数0.115m/d,为中等富水性,地下水水化学类型HCO3-·SO42-—Ca2+·Mg2+型。

以水源井资料推测井田内奥陶系岩溶水位标高为650~653m,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

该含水岩组,在井田外地层出露处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补给,由于出露面积大,岩溶裂隙发育,因此补给来源充沛,水量丰富,可通过构造与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通道与其它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

在3号煤层的采掘活动中,井田内共揭露陷落柱8个,主要分布于井田西部,陷落柱均不含水。

但3207回采工作面处于奥灰水承压开采区,若有隐伏陷落柱或断层导通下伏奥灰强含水层时,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大。

三、带压开采评价:2011年6月,我矿已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本矿3#煤进行了带压开采评价,编制了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结论是:3#煤在无构造地段及导水裂隙的情况下回采时不会受奥灰水的威胁。

四、物探和钻探情况1、地面顺便电磁勘探情况本区在2010年1月,已委托西安煤科院对本区进行地面瞬变磁法勘探,成果如下:整个测区电阻率值一般在50~130Ω.m,与附近地区测井资料反映趋势基本一致。

在垂向上,测区地层视视电阻率由浅到深呈高阻-低阻-高阻的变化特征,在各条测线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在煤系地层,视电阻率幅值降低,达到50-60Ω.m上下。

根据地面顺便电磁勘探结果显示,在工作面内部未发现陷落柱、断层等构造。

2、井下坑透情况本工作面已进行过无线电坑透工作。

根据坑透结果,工作面共发现3个低阻区3个高阻区,异常区表明本区域相对于周围区域含水性较强或为小构造,并且异常区域往往是应力集中或瓦斯积聚区域。

3、钻探情况为了准确查明上述坑透异常区的地质情况,又对该异常区进行了钻探,根据钻探结果分析,异常内不存在其他地质构造。

而且钻探过程中,钻孔内也无异常出水。

五、地质构造情况3207工作面地质条件较简单,在进、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没有遇到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

工作面位于山西组中下部3#煤层,沿煤层底板掘进。

煤层埋藏深度390~420m,煤层厚度稳定,全区可采,根据附近的ZKS1号钻孔揭露,钻孔煤层伪厚度5.92m,采区内煤层平均真厚度5.8m左右,含一层夹矸,分为二个自然层,其结构为4.5(0.1)1.2,煤质为瘦煤,煤层硬度较小,普氏硬度系数小于2。

煤层情况表(表一)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表(表二)六、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工作面虽然处于承压区内,但属于突水性安全区,而且根据物探和钻探,以及实见水文地质资料,工作面内构造全部为中小型正断层,不导水,不富水。

不会成为沟通奥灰水的通道。

故工作面可以进行带压开采,但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排水措施。

1、矿井主排水系统中央主水仓有效容量为600m3,副水仓有效容量为400m3,中央泵房备有MD155-67×5P 220KW型矿用水泵3台,每台水泵排水能力为155 m3/h,平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沿副立井井筒敷设6吋无缝钢排水管路2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单管排水量为127m3/h,井下最大排水能力为254m3/h。

采区水仓设计为主、副2个水仓,副水仓有效容量为240m3,主水仓有效容量为560m3。

采区水仓泵房备有D46-50×9 110KW型矿用水泵3台,每台水泵排水能力为46 m3/h,扬程210m,平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沿2#轨道下山→1#轨道下山→主运料大巷→中央水仓敷设Φ110×5mm无缝钢排水管1趟,Φ110×8.5mm 3.5MPa钢丝骨架聚乙烯管1趟,平时1趟工作,1趟备用。

采区最大排水能力为92m3/h。

2、工作面排水系统在工作面低洼处设置临时水仓、水沟或水窝,水窝内安装二台WQ-30-45 型电机功率7.5KW,每台排水能力不低于10m3/h的潜水泵,1台使用,1台备用。

在工作面一帮设置2趟4吋排水管,排水管通过2#皮带下山水沟,流入采区水仓。

七、施工组织措施1、地测科经常深入工作面现场观测水情,及时提供水情预报。

2、生产科负责安排本工作面内水窝设计和施工工作。

3、机电部负责排水系统的安装。

4、调度室负责协调防治水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指挥部的各项指示,及时收集井下现场情况,并向有关单位和领导汇报。

一旦发生灾害时,要按程序指挥抢险救灾。

5、安监部负责现场施工过程中安全监察工作。

6、队组负责完成各部室下达的任务,及时形成排水系统,加强现场管理,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八、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采、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2、加强顶板的压力观测。

3、定期清理工作面排水沟,在开工和雨季前必须清挖水仓。

4、必须保证工作面有2台排水泵,两趟排水管路,并且运行正常。

5、加强回采工作面涌水汇报,掌握突水预兆,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值班汇报,以便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必要时向调度台及时汇报,以采取紧急措施。

6、回采过程中如发现顶板淋水增大、围岩压力异常等情况,要及时汇报有关部室。

地测科组织人员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补充钻孔探查,对较大出水点进行水质化验,摸清出水水源。

九、其它1、突水征兆:煤岩壁变潮、出汗,出水点水色、水质、水温异常变化,水量变大,底鼓等。

2、工作面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掌握透水预兆,发现异常及时向调度室及相关业务部室汇报。

如情况紧急,迅速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3、工作面回采前必须按措施要求完成防治水工程,否则不得进行回采。

4、发生水灾后的避灾路线:工作面→2#轨道下山→1#轨道下山→主运料大巷→副立井(主斜井)地面防治水科2012年5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