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金史王若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八一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八一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听一曲苏轼的《水调歌头》,品味人生悲欢离合,令人感慨不已。
寥寥数字,便道出万千情感。
________。
当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仅是诗词歌赋,还有()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上古时期神农氏尝百草,救百姓于病痛之中;春秋战国时,荆轲牺牲生命刺杀秦王,为报太子知遇之恩;三国时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古人。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组织维新变法;毛泽东为求国内和平只身冒险,与蒋介石重庆谈判,这是今人。
中华民族若是一个巨人,中华文化就是巨人的大脑,而民族精神则是巨人的灵魂。
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巍然()于世界之林,中华文化才能成为世界文化花园中的一朵()的奇葩。
1.依次填入选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赴后继矗立妖艳B.层出不穷屹立璀璨C.前赴后继屹立妖艳D.层出不穷矗立璀璨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体现,也是古代诗词魅力之所在B.古代诗词魅力之所在就在这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体现也在这里C.这便是古代诗词魅力之所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体现D.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体现就在这里,古代诗词魅力之所在也在这里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词牌名,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高三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北京各区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东城二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一)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
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
八年,署滦州知州。
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
十八年,擢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
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以成龙廉洁,传谕嘉之,擢安徽按察使。
二十五年,擢直隶巡抚。
谕询:“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成龙奏:“弭.盗为先。
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
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既抵任,疏言:“弭盗之方,在力行保甲,民间已遵行。
惟旗下庄屯向不属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①在屯,未能约束。
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所.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
得盗,赏;藏盗、纵盗,罚。
”下部议行。
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于法。
三十三年,召诣.京师。
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
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
又计河工所费繁多,请开捐例②,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纳。
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奏:“无累。
”上曰:“捐纳之人,岂尽殷实?大约称贷者多,不朘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成龙乃请罪。
上因.问:“尔尝短.山东巡抚靳辅③,谓减水坝不宜开,今果.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
”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事。
三月,请修永清、固安旧堤,挑浚浑河淤沙。
十月竣工,诏赐名曰永定河,建庙以祀。
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以增筑疏浚事宜,谕令筹办。
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遣医往视。
三十九年,卒,赐祭葬如例,谥曰襄勤。
(取材于《满汉名臣传》)注释:①拨什库:清代官名。
②捐例: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金史-蔡珪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金史·蔡珪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珪字正甫。
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
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
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
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
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俗传六国时燕王及太子丹之葬,及启圹,其东墓之柩题其和曰“燕灵王旧”。
“旧”,古“柩”字,通用。
乃西汉高祖子刘建葬也。
其西墓,盖燕康王刘嘉之葬也。
珪作《两燕王墓辩》,据葬制名物款刻甚详。
安国军节度判官高元鼎坐监临奸事,求援于太常博士田居实、大理司直吴长行、吏部主事高震亨、大理评事王元忠。
震亨以属鞫问官御史台典事李仲柔,仲柔发之。
珪与刑部员外郎王翛、宛平主簿任询、前卫州防御判官阎恕、承事郎高复亨、文林郎翟询、敦武校尉王景晞、进义校尉任师望,坐与居实等转相.传教,或令元鼎逃避,居实、长行、震亨、元忠各杖八十,翛、珪、询、恕、复亨、翟询各答四十,景晞、师望各徒二年。
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复入为修撰,迁礼部郎中,封真定县男。
珪已得风疾,失音不能言,乃除潍州刺史。
同辈已奏谢.,珪独不能入见。
世宗以让右丞唐括安礼、参政王蔚曰:“卿等阅书史,亦有不能言之人可以从政者乎?”又谓中丞刘仲诲曰:“蔡珪风疾不能奏谢,卿等何不纠之?人言卿等相为党蔽,今果然邪。
”珪乃致仕..,寻卒。
珪之文有《补正水经》五篇,《南北史志》三十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晋阳志》十二卷,文集五十五卷。
《补正水经》、《晋阳志》、文集今存,余皆亡。
(节选自《金史·蔡珪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B.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C.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D.初/两燕王墓旧在中都东城外/海陵广京城围/墓在东城内/前尝有盗发其墓/大定九年诏改葬于城外/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即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照成绩排列的等第。
金史·耶律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耶律履字履道,辽东丹王突欲七世孙也。
父聿鲁,早亡。
聿鲁之族兄兴平军节度使德元无子,以履为后。
及长,博学多艺,善属文。
初举进士,恶搜检烦琐,去之。
荫补为承奉班祗侯、国史院书写。
世宗方兴儒术,诏译经史,擢国史院编修官,兼笔砚直长。
一日,世宗召问曰:朕比读《贞观政要》,见魏征嘉谋忠节,良可称叹。
近世何故无如征者?履曰:忠嘉之士,何代无之,但上之人用与不用耳。
世宗曰:卿不见刘仲诲、张汝霖耶,朕超用二人者,以尝居谏职,屡有忠言故也。
安得谓之不用第人材难得耳履曰臣未闻其谏也且海陵杜塞言路天下缄口习以成风愿陛下惩艾前事开谏诤之门天下幸甚。
二十六年,进礼部郎中,兼同修国史、翰林修撰,表进宋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曰:臣窃观近世,皆以兵刑财赋为急,而光独以此进其君。
有天下者,取其辞施诸宇内,则元元受赐。
俄以疾,乞补外,遂授蓟州刺史。
无几,召为翰林待制,同修国史。
明年,擢尚书礼部侍郎,兼翰林直学士。
世宗崩,遗诏移梓宫寿安宫。
章宗诏百官议,皆谓当如遗诏。
履独曰:非礼也。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
其可使万国之臣朝大行于离宫乎?上曰:朕日夜思之,舍正殿而奠于别宫,情有所不忍,且于礼未安。
遂殡于大安殿。
二十九年七月,拜参知政事,提控刊修《辽史》。
明昌二年六月,薨,年六十一。
谥曰文献。
初,德元未有子,以履为后,既而生子震,德元殁,尽推家赀与之。
其自礼部兼直学士为执政,乃举前代光院故事,以钱五十万送学士院,学者荣之。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二首(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本诗归入的一项是()。
A.感时怀人B.山水田园C.怀古讽今D.羁旅情怀2.下列对本诗语言风格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A.温婉自然B.清新细腻C.沉郁顿挫D.豪放悲慨3.你认为本诗的哪一联抒发感情最浓?请对其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
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
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
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
【古诗文阅读】《金史张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金史?张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
天辅中,辽东平,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
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
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
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
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累不决。
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
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
郡中大治,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
贞元元,浩进拜平章政事。
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以实京城,从之。
未几,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
正隆二,改封鲁国公。
表乞致仕。
海陵曰:“人君不明,谏不行,言不听,则宰相求去;宰相老病不能任事则求去。
卿于二者何居?”浩对曰:“臣羸病不堪任事,宰相非养病之地也,是以求去。
”不许。
海陵欲伐宋,将幸汴,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与敬嗣晖营建南京宫室。
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
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
”不听。
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
浩不敢正谏,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
”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
”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海陵至汴,累月不视朝,日治兵南伐,部署诸将。
浩欲奏事,不得见。
会海陵遣周福儿至浩家,浩附奏曰:“诸将皆新进少,恐误国事。
宜求旧人练习兵者,以为千户谋克。
”而海陵部署已定,恶闻其言,乃杖之。
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
”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
”曰:“谁欤?”浩曰:“秦始皇。
”上顾左右曰:“岂可使我为始皇乎!”事遂寝。
是岁,薨。
上辍朝一日。
谥曰文康。
(选自《金史・张浩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浩以策干太祖干:求见B.浩进拜平章政事拜:授与官职C.往岁营治中都治:治理D.事遂寝寝:停止,搁置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浩办事干练的一组是(3分)①浩捕得,榜杀之,盗遂衰息②乃缮葺尧帝祠,作击壤遗风亭③改封蜀王,进拜左丞相④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⑤浩请凡四方之民欲居中都者,给复十,以实京城⑥乃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太祖和金太宗对张浩都很器重,先任张浩为承应御前文字、提点等职务,后来还越级升任为卫尉卿。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与译文)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挖空训练(可打印)九月,契丹大举入寇()。
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
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
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意乃()决,因()问准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皆虏境也。
孰()可为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bǐ()行。
”钦若至,未及()有言,准遽()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参政为国柄臣(),当体此意。
”钦若惊惧不敢辞。
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
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
又攻北平砦zhài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
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
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
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
如()许通和(),即()当遣使。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
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
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
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古诗文阅读】《金史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古诗文阅读】《金史?刘?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兖国公彦宗次子,幼时以荫隶阁门,不就,去从学。
萧妃摄政,赐?进士第,授尚书左司员外郎,寄班阁门。
天辅七,太祖取燕,?从其父兄出降,迁尚书左司郎中。
八,授殿中少监。
太祖崩,宋、夏遣使吊慰,凡馆见礼仪皆?详定。
迁卫尉少卿,授西上阁门使,仍从事元帅府。
元帅府以便宜从事,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之画焉。
天会四,授左谏议大夫。
秋,复南征,权中书省枢密院事。
丁父忧,明起复,直枢密院事加给事中。
天眷二,改左宣徽使,熙宗幸燕,法驾仪仗?讨论者为多。
皇统二,充江南封册使,假中书侍郎。
既至临安,而宋人榜其居曰“行宫”,?曰:“未受命,而名行宫,非也。
”请去榜而后行礼。
宋人惊服其有识,欲厚贿说之,奉金珠三十余万,而?不之顾。
皆叹曰:“大国有人焉。
”七,帅府议于馆陶筑三城,有警即令北军入居之。
?曰:“今天下一家,孰为南北?设或有变,军人入城,独能安耶?当严武备以察奸,无示彼此之间也。
”其后,竟从?议。
陕西边帅请完沿边城郭以备南寇,?曰:“我利车骑而不利城守。
今城之,则劳民而结怨。
况盟已定,岂可妄动?”遂罢之。
九九月,拜平章政事,封吴国公。
天德二,拜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进封郑王。
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诏曰:“不为暗于临事,不为谄于事君。
未许告归,姑从解职。
”?因惭惧而死,五十八。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六》)4.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妃摄政摄政:夺取政权B.八,授殿中少监。
八:又过了八C.凡约束废置及四方号令多从?之画焉约束:限制管理D.丁父忧,明起复起复: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
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B.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C.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D.未几/以疾求解政/务授燕京/留守居数月/乞致仕。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金史-王若虚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金史·王若虚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王若虚,字从之,藁城人也。
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
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
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
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
明年春,崔立变。
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
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
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
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
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日:“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
”祁等固辞而别。
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
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
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徽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日:“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
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节选自《金史·王若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人为国史院编修官/B.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C.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人为国史院编修官/D.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人为国史院编修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实录,依照真实情况记录。
王若虚《焚驴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若虚《焚驴志》阅读练习及答案王若虚《焚驴志》阅读练习及答案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分析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焚驴志[金]王若虚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
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
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
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
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
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
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己未年(金章宗承安四年),河朔地区大旱,远近的禾苗都枯焦了,人民失去了依靠。
镇阳大帅言说自己心忧农事,督促下属祈求上天下雨很是急切。
即使是祈祷解除灾难的小法术,也没有不做的,但终究都没有效果。
时间一长,一些怪异的、毫无根据的说法就流传开了。
恰逢一户人家有一头才产下的白驴,有人就指着这头驴说:“它就是天旱的缘由啊。
云刚刚兴起聚集,驴就仰起脖子大叫,云就完全散去,一丝也不留。
这头驴不死,走旱怎么会停呢?”一个人胡乱提倡,许多人就随声附和。
镇阳大帅听说了,认为说的很对,就下令赶快牵来,将要用火烧死它。
驴见焚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
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由困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
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
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
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嘻,其不然!暴巫投魃,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白驴托梦给帅府属下的某个人说:“(你们要)烧死我,我冤枉啊!天灾流行,是你们人类自己遭受的灾难,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我很不幸托生不成人类,又很不幸堕为牲畜。
《金史·李愈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李愈,字景韩,绛之正平人。
业儒术,中正隆五年词赋进士第,调河南渑池主簿,累迁解州刺史。
章宗即位,改同知济南府。
明昌二年,授曹王傅。
王奉命宴赐北部,愈从行,还过京师,上表言宴赐便宜事,上纳用焉。
自是,命五年一宴赐,人以为便。
改棣州防御使。
未几,授大兴府治中,上谕之曰:“卿资历应得三品,以是员方阙而卿能干,故用之,当知朕意。
”北京提刑副使范楫、知归德府事邓俨各举愈以自代,由是擢河南路提刑使。
上言:“随路提刑司乞留官一员,余分部巡按;本司见置许州,乞移治南京为便。
”从之。
宪台廉察,九路提刑司以愈为最。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日李愈言河决事上日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守贞曰:“愈于见职甚干。
”上曰:“盖以其敢为耳。
”又曰:“李愈论河决事,谓宜遣大臣视护以慰人心,其言良是。
”明年,改河平军节度使。
承安四年,召为刑部尚书。
先是,刑部尚书阙,上以愈为可用,令议之。
或言愈病。
上曰:“愈比陈言,有退地千里而争言其功之语,卿等定恶此人多言耶。
”特召用之。
旧制,陈言者漏所言事于人,并行科罪,仍给告人赏。
愈言:“此盖所以防闲小人也。
比年以来诏求直言,及命朝臣转对,又许外路官言事,此皆圣言乐闻忠谠之意,请除去旧条以广言路。
”上嘉纳焉。
泰和二年春,上将幸长乐川,愈切谏,上不从;夏四月,愈复谏,上异其言。
未几,改知河中府事,致仕。
泰和六年卒,年七十二。
谥曰清献。
自著《狂愚集》二十卷。
(节选自《金史·李愈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B.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C.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D.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曰/李愈言河决事/上曰/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甚荒唐/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士,隋炀帝选拔人才,设进士科,唐宋沿袭这种做法,其时凡是在礼部考试中合格的举人,都称为“进士”。
高考语文切问而近思专题1
高考语文切问而近思专题12020.031,依据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美无处不在:聆听大海,浩瀚涛声会激荡你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嗅到初春的第一缕泥土的气息,青春的花朵便绽放在你生命的枝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大自然就会成为绝美的图景。
2,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腾王阁序》)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诀窍湮没零丁孤苦逸兴遄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寥落传诵猝不及防群英会萃三天打渔,两天晒网C.瘐毙喝采膏粱子弟食不裹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D.奔驰帐号委屈求全变本加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远是一条小河,__________;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④靠左是一片宽广的荒场,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青的乌鸦,停下来觅食;⑧有些玄青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2008年沈文裕钢琴独奏音乐会上,其中他演奏的三首传统曲目《百鸟朝凤》《平湖秋月》《夕阳箫鼓》使观众听得出神入化。
B.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他却细大不捐,真是吝啬到了极点。
C.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是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便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产品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龚自珍的诗文出现在死气沉沉的清代中期的文坛,确实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光颜,字光远。
葛旃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
长从河东军为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战有功。
从高崇文平剑南,数搴旗蹈军,出入若神,益知名。
进兼御史大夫,历代、洺二州刺史。
元和九年讨蔡,以陈州刺史充忠武军都知兵马使。
始逾月,擢本军节度使,诏以其军当一面,光颜乃壁溵水。
明年,大破贼时曲。
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反往一再,众识光颜,矢集其身如猬。
子揽马鞅谏无深入,光颜挺刃叱之,于是士争奋,贼乃溃北。
当此时,诸镇兵环蔡十余屯,相顾不肯前,独光颜先败贼。
始,裴度宣慰诸军,还为宪宗言:“光颜勇而义,必立功。
”十二年四月,败贼于郾城,死者什三,数其甲凡三万,悉画雷公符、斗星,署曰:“破城北军。
”郾守将邓怀金大恐,其令董昌龄因是劝怀金降,且来请曰:“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
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
”光颜许之。
贼已北,昌龄奉伪印,怀金率诸将素服开门待。
都统韩弘素蹇纵,阴挟贼自重,且恶光颜忠力,思有以挠蔑之。
乃饬名姝,教歌舞、六博,襦褐珠琲,举止光丽,费百巨万,遣使以遗光颜,曰:“公以君暴露于外,恭进侍者,慰君征行之勤。
”光颜约旦日纳焉。
乃大合将校置酒,引使者以侍姝至,秀曼都雅,一军惊视。
光颜徐曰:“我去室家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
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为我谢公,天子于光颜恩厚,誓不与贼同生!”指心曰:“虽死不贰。
”因呜咽泣下,将卒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赂使者还之,于是士气益励。
光颜性忠义,善抚士,其下乐为用。
许师劲悍,常为诸军锋,故数立勋。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六》,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己所不逮逮:赶得上B.光颜乃壁溵水壁:构筑营垒C.相顾不肯前顾:照顾D.贼已北北:败走、败逃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长从河东军为裨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光颜勇而义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C.天子于光颜恩厚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D.乃厚赂使者还之臣乃敢上璧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李光颜勇猛、善用计谋的一组是①数搴旗蹈军②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③光颜挺刃叱之④悉画雷公符、斗星⑤誓不与贼同生⑥其下乐为用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光颜天资敏捷矫健,平定剑南时多次拔取敌旗,攻取敌营,出入神速,名声很响,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刺史等。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高中高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
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
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
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
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
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
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
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
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以故陈和尚系狱。
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
奏上,久不能决。
未几,斜烈卒。
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
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
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
”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
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
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
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擐甲上马不反顾。
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
六年,有卫州之胜。
八年,有倒回谷之胜。
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
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
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
”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
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
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注释】①北兵:蒙古兵。
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
1234年金朝灭亡。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B.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C.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D.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杜慧度”文言文阅读答案
“杜慧度”文言文阅读答案“杜慧度”杜慧度,交趾人也。
本属京兆。
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
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
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除龙骧。
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
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
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
乃以瑗为龙骧、交州刺史。
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
慧度,瑗第五子也。
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
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
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
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禽循长史孙建之。
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
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
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
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
高祖践阼,进号辅国。
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
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
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
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
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
“杜慧度”习题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遂:于是B.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遏:禁绝C.与林邑累相攻伐累:屡次D.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旷:空缺1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
2020届高考语文小题【文言文阅读二十四史下】及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小题【文言文阅读二十四史下】及解析2020届高考语文小题【文言文阅读二十四史下】及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
运少好学,涉猎经史。
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
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
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
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
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
为露门学士。
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
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
抑挫豪右,号称强直。
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
既至,谓日:“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
”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日:“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①。
运上疏日:“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
先王制礼,安可诬之。
”书奏,帝不纳。
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
运乃舆榇②诣朝堂,陈帝八失。
帝大怒,将戮之。
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
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日:“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
”乃赐御食以赏之。
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
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
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
频历二县,并有声绩。
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
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
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注】①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
②舆榇(chèn):载棺以随。
1.下列对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B.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C.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D.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在,亦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附答案和译文)
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附答案和译文)高考模拟文言文试题精编(附答案和译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白起者,郿人也。
善用兵。
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
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
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
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
”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
”“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
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
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
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
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
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
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不可。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
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
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
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
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
”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起迁为武安君迁:升迁B、且诸侯救日至且:而且;况且C、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怨:埋怨D、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乃:于是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组是(3分)①白起攻魏,虏三晋将②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③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④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⑤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⑥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A、①③⑥B、①②⑥C、②③⑤D、②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若虚,字从之,藁城人也。
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
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
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
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
明年春,崔立变。
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
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
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
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
虽然,我姑以理谕之。
”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日:“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
”祁等固辞而别。
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
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
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徽服北归镇阳,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日:“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
”乃令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
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若干卷,传于世。
(节选自《金史•王若虚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人为国史院编修官/
B.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
C.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人为国史院编修官/
D. 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人为国史院编修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实录,依照真实情况记录。
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
B. 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
C. 尚书省,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隋唐后与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
D. 泰山,与华山、衡山、庐山、嵩山并称五岳,古时有天子到泰山封禅祭天地,后也以“泰山”比喻岳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虚少有高才,仕途颇为顺利。
他年少聪明慧悟,仿佛很早就同文字打交道;他曾历任翰林文字、著作佐郎、左司谏、直学士等职。
B. 若虚身处官场,做实事重名节。
他为官颇有成就,曾出使夏国,编成《宣宗实录》;对翟奕等人作碑文的要求,他用道理来回绝。
C. 若虚不畏权贵,碑文交由他人。
翟奕等人对他不写碑文很恼怒,最后碑文由刘祁写好,经他和元好问删定后,只是直接叙述事件。
D. 若虚不仕元君,东游泰山而逝。
金国灭亡后,他穿平民服装北归;与友人游历泰山时感慨人生,希望终老于此,在一大石上坐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
(2)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当时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有人稍稍顶撞他们,他们就进谗言,罗织罪名,使那人立即被杀害。
(2)大家的意见是请你们二位撰写碑文,而且已经报告给郑王(崔立)了,希望二位不要推辞。
参考译文:
王若虚字从之,是豪城人。
从小聪颖慧悟,好像老早就跟文学打交道似的。
承安二年中经义科进士第,调任鄜州录事,历任管城、门山二县县令,都有爱民的政绩。
任期满,百姓不分老幼都来挽留送行,过了几天才能出发。
因人推荐,被召入朝廷任国史院编修官,升为应奉翰林文字。
奉命出使夏国,还朝后被任命为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下来担任著作佐郎。
正大初年,《宣宗实录》编撰完成,升为平凉府判官。
不久,召入朝任左司谏,后来又调为延州刺史,入朝担任直学士。
天兴元年,金哀宗奔走到归德。
第二年春天,崔立之变发生。
小人们都附和他,请求为他建功德碑,翟奕假借尚书省的命令召王若虚作碑文。
当时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有人稍稍顶撞他们,他们就进谗言,罗织罪名,使那人立即被杀害。
王若虛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私下对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说:“现在召我作碑文,我不顺从就会被杀害,作了就会败坏名节,声誉扫地,不如一死为好。
虽然如此,我还是姑且用道理说服他们。
”于是告诉翟奕等人说:“丞相功德碑应当把什么事写进去?”翟奕等愤怒地说:“丞相以京城归降大元,使上百万的百姓得以活命,这不是功德吗?”王若应说:“学士的职责是代王立言,把撰写功德碑称作是代王立言,可以吗?况且丞相既然以京城归降,那么朝廷百官都是丞相门下的人。
自古以来,难道有门下之人为主帅歌颂功德,而能使后代人相信吗?”翟奕等人不能强制他,于是召太学生刘祁、麻革等赶到尚书省,元好问、张信之将立碑的事告诉他们,说:“大家的意见是请你们二位撰写碑文,而且已经报告给郑王(崔立)了,希望二位不要推辞。
”刘祁等坚决推辞离去。
以后几天,不断催促,刘祁就草定了碑文,交给了元好问,元好问不中意,于是自己撰写,写成以后给王若虚看,共同删定几个字,但只是直接叙述事件经过罢了。
后来元军入城,功德碑最终没有建立。
金国灭亡后,他改穿平民服装向北回到镇阳,与浑源刘郁东行游历泰山,来到黄岘峰,在萃美亭歇息,环视同游的人说:“我在尘世中沉沦了一生,没有料到晚年却到达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够在此山终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
”于是叫他的儿子王忠先回去,派儿子王恕往前走,察看山路平坦险峻的情形,于是垂足坐在一块大石上,坐了很久,闭着眼睛便去世了,时年七十岁。
所著文章叫《慵夫集》、《滹南遗老集》,各有若干卷,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