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素质

合集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中学教育面临了巨大的变革,这也使得中学教师的素质成为关键。

因为良好的教师素质能够保证教育的高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以,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知识素质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等综合知识。

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才能运用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授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是中学教师培养学生成功的重要基础。

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深刻地理解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理念,推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依据不同学生的教育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高素质。

三、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育质量保证的一道重要门槛。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职业标准,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教师需具备高尚的师德、优秀的道德修养和受人尊重的学识。

通过正确的言词和行为引导学生,开展严谨的课程、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要求学生向自己要求并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创新实践素质在新课改下,教育师不能浅尝辄止,只教传统教学内容,要注重探究新的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走创新道路,大胆创新,勇敢尝试,通过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的素质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通过提高教师的知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创新实践素质,才能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以及推动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需要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素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结构和更深厚的专业知识。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需要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这种情境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和变化。

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一个探究式的过程,教师需积极鼓励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去发现、探索和实践知识。

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并且积极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性特点,所以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展潜能。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教师需要塑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需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

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素养,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塑造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契机。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不断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积极适应教育教学的新变化,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职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

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更高的基本素养,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第一,班主任应具备学科知识的储备。

作为班主任,不能仅仅懂得班级管理,还需要对于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保证班级教育的有序进行,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第二,班主任需具备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班主任需要不断研究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以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和生活。

第三,班主任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帮助,可以让家长和学校更好地配合,使得班级管理更加顺利。

此外,班主任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支持。

第四,班主任需具备情感处理与危机干预的能力。

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如意的情况。

班主任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敏感的察觉,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干预,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关怀,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第五,班主任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班主任应该不断思考教学活动的创新,推进教育改革,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问题,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最后,班主任需要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和行动力。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教育理念。

只有不断学习和行动,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基本素养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班主任不仅要注重教学管理和考试管理,更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的培养,更要具备学科知识储备、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的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情感处理与危机干预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持续学习的动力和行动力等多种素养。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班主任要发扬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为培养一代社会栋梁和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的提升一位教育家曾说:一所学校一旦拥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那么这所学校不仅有个性有张力,而且有生机有活力,教学质量可赞可赏!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学校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更是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深刻的改革力量。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富有机遇与挑战。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又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精湛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数年历程中,就如何引导教师与新课程同步成长,激励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研教结合,做不断“刷新”教育思想的教师教育思想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着教师活动的水平和效果。

近几年来我们采取“请进来听一听、走出去看一看、坐下来议一议、静下来写一写”研教的办法,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刷新”。

我们多次派教师到省内外学习参加培训班、先后请专家学者到我校作专题报告。

我校注重科研对实践的改进效果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注重课题立项和成果总结、激发教师参加群众性教育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我校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

学校科研处从课题的选择、申报、立项、研究过程,予以充分的重视,定期召开科研课题会议,给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课题的确立和参加研究人员的选择上,具有层次性,从课题的级别上,有选择性,省级、市级、县级到校级课题,从参加人员上,参加过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允许参与级别较高的课题研究,没有研究经验的则从校级课题做起。

在运行中,把大课题划分为若干小课题,分配到每位教师身上,人人有项目、人人有内容。

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

每个科组每学期可以研究一个问题;也可以同时研究几个问题;老师们在科组课题的基础上再提炼自己的小课题,然后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等,教科室每学期都会组织“课题研究中期小结”、“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学期末收取老师们的《开题报告》、《实验研究记录》、《课题中期小结》和《结题报告》等课题资料。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

那么,作为教育主力军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呢?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因此,教师专业素质应是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文化素质、教学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综合体。

一、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是指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

首先,要具有职业理想,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即我们平时说的师德,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我们称之为师魂。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其次,高尚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教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

一些教师能让学生终身难忘,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

二、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教师的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育的意义,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等等。

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教书匠的根本区别。

其次还应该具有包括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论、学习论和课程论)、教材教法的理论知识。

当前,还应特别关注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三、要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素质广博深厚的文化素质首先表现在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

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丰富学科知识。

一个知识面不广、学科知识不丰厚的教师,是很难真正给学生创设出适于每个学生发展的学习情景的。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中学教育中逐渐深入,而中学教师的培养和素质也成为了关注焦点。

在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直接参与到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了解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理念下,中学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新课程的设计思想和目标,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中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教师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要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和教学理论,增强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注重教师职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包括参加教研活动、培训、学术交流和专业发展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也要关注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和动力。

四、重视教师情感素质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教师的情感素质也尤为重要。

教师要具备亲和力、责任感、爱心和耐心等积极的情感品质,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具备了积极的情感素质,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心学生、支持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素质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素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素质《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同时《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课堂,而教师在课堂中语言的熏陶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最便捷的方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

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利用课堂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

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反之亦然。

语文教学不仅具有科学性,同时具有艺术性。

所以,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

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在从教几年间,深刻意识到教师语言素质的重要性。

经常发现原本可以充满生趣的课堂,往往因教师的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使师生互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这说明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课堂语言的知识性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应具备的主要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应具备的主要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应具备的主要素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

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展成才。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一、不间断地刻苦学习,紧跟教育教学新思潮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二、教师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学科水平。

教师除了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外、,还要广泛了解历史、哲学、地理、音乐、美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既要做化学学科的专家,也要做融会贯通的杂家。

三、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

要改变过去只埋头教书,不注重科研的弊病,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更注重探索教学教法的革新,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把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反过来不断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要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如校本课程,校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发潜能,提高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教师还应具备高尚人格、健康心理。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青少年学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他们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老师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知识上对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

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教育作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人格魅力、处世之道、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

教师在课堂以外的道德表现在任何时候都和在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对社会风气有影响。

教师要时刻用职业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要“以身立教”,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

总之,现代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专业性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才。

张丽华论文

张丽华论文

笑研新课改沉思其中味张丽华永昌县第一中高级中学历史组(737200)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两年多了,作为一线教师,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

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尽管在实施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实施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大胆尝试和探索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一、新教材的特点: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在编写上打破了原有的章节体系,突破了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

以模块为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历史合编为系统,组织性跳跃性强。

新教材在内容上的调整与创新有:1.增强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相联系的内容。

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

从而是历史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2.更加注重面向世界,有利于形成大历史观。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将会被深深的溶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

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国人更需要了解世界,为此,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使世界史的总量上升到了全课程总量的四成左右。

这必将有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宏观、整体认识的大历史观。

3.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历史的社会服务功能。

如在必修一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衣食住行的历史变化和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变迁。

4.淡化历史的泛政治化服务功能。

如在课程中对以往决口不提的二战后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问题,在新课程中则以专题的形式出现。

把旧课程中占大量篇幅的中共党史内容,只是以专题的组成部分来出现。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历史。

多角度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具备素质

多角度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具备素质

多角度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具备的素质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即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体系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

那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1.教学策略1.1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探讨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提出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

1.2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

”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

而且,与专业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相比,中小学教师拥有最佳的研究条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仅凭经验已很难应对,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大,“科研先导”、“科研兴校”日渐成为中小学教育较为流行的口号,“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

1.3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掌握一定的思维策略,从而更好地驾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这样新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课程目标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

2.课堂教学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一节好课应该是优点多或使人满意。

在《当代教育科学》中吴永军先生写道:“课程改革视野中好课的总体要求应该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建构性是好课在科学规律上的体现;生成性是好课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多元性是判断好课的重要标准。

从教学过程中的“结构要素”来讲,好课的具体标准包括:2.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了新课程将“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表明目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广大化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学角色,而且也对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的要求。

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谈了几点个人体会。

一、思想观念良好的教育观念始终是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面对即将全面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明白自己的责任,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彻底摒弃固有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通过理解新课程基本理念中“学生未来发展”、“科学素养”、“个性发展”、“学习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具体词语的内在深刻涵义,结合课程内容标准及目标,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化学新课程的本质;要在实践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断分析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感召下,我国的教师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既是学生知识的给予者,又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给予者和促进者;教师既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教师既是因材施教者,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建设的开发者。

二、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教师驾驭新课程和实施新课程的根本保证。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

光有强烈的改革意识、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保障。

化学教师除了要对化学新课程进行微型化、实证化、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和完善教师本身的化学专业知识结构与综合知识的储备。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和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需要具
备更多的素养来应对教学工作。

下面将重点探讨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
的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新课程注重培养
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对所教学科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教师还应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够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程注重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应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
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与其他教师、家长以及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此外,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不断更新,
教师应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
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各种新方法,
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快节
奏的社会中立足。

总之,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包括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沟通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只有不断提
升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
供更好的帮助。

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浅谈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浅谈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浅谈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必备素质,这实际上是教育理念、教师态度转变的问题,有道是:“成在观念,败在观念。

”新课程改革是要我们从思想、理论、目标、教材教法、教学评价上作一次大胆而有力的扬弃、继承、发展、完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达到这一目的,必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努力在思想道德、文化技术、教研教改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1.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说明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重任”,而育人成功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正确的思想和政治态度以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思想教育,这都要求教师自己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

学生的思想具有可变性、反复性、可塑性的特点,对此,教师必须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政治理论,结合国内国际的时政要闻和生活中学生较熟悉的人和事,耐心扎实地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科书不仅是供教师教的,还是供学生学的,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其中不乏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资源。

有鉴于此,教师要立足于新教材并深入研究,充分开发,挖掘其中丰富的德育资源,实现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升华。

所以,教师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站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前沿,领略到无限的教育“胜景”。

2.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先导,是现代化之本,是强国兴邦之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教师要立足于岗位,敬业奉献,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为将师德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必须真抓实干,切实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要做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其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学识水平、素质能力将直接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进而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调整和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标签:教师;改革;能力;素质。

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他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在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的工作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延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的当务之急。

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人生观、崇高的敬业精神等思想政治素质外,还须具备以下素质:一、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根本区别之一。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传道授业解惑”,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灌输,认为知识记得越牢越好,并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正确来掌握,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此一来,学生的意志、兴趣、情感、创造欲也就被无情的泯灭了,这就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因此我们必须用现在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把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把知识灌输为主要教学目标变成以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把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变成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其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二、用广博厚实的知识和技能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要能胜任素质教育下的教学工作,必须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

首先,教师要有深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在知识容量上,跟学生形成“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以此为基础对知识进行灵活地迁移,进行创造性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教师素质的培养随着国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新课程改革不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同时也对中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想适应这一要求,中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并采取有效的培养方式,以为新课改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

新课改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更加系统化和多元化,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如参加学科研讨会、听取学科专家的讲座等,以提高自身学科素养。

此外,教师还需加强课程的研发与设计,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以满足新课实施的需要。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课改提出了“启发式教学”、“问答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对于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反思教学实践,不断自我反省,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与同行进行交流,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再次,要提高教师的科技应用能力。

新课改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高科技手段,这就要求中学教师掌握一定的科技应用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电脑操作技能、使用多媒体教材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应用能力,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

最后,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对学生起到榜样和引领作用,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如,人文素养、道德素质、教育理念、管理能力等。

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与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同时,教师还应该建立科学化的课堂管理体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爱护。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教师只有在学科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科技应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培养与提升,才能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足够的支撑。

希望未来中学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素养的形成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素养的形成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素养的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师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塑造自己的新角色,新形象。

实践发现,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作为“课改”的主体,教师在保持原有业务能力同时,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课改理念下的新型教育者。

一、做有正能量的教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教师是社会上受人关注的群体,更加受家长、学生关注,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需要具有一身正气,满满的正能量,这样才能得到学生敬重、爱戴、喜欢,家长认可。

正能量的教师也会带给学生阳光般的温暖,学生愿意接近这样的老师;具有正能量的老师,课堂教学一定情绪饱满、热情向上的,课堂上正能量的氛围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受到熏陶,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有正能量的老师会用一颗火热的心去认真备课、上课,用满腔热情去关爱学生。

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离去。

二、做有亲和力的教师所谓的“亲和力”就是指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和蔼可亲,语言亲切细腻,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有一张笑脸,让学生感觉舒服,不畏惧,学生愿意和你在一起。

当然,亲和力是一个人的修养,有爱才能有亲和力,没有爱很难做到这一点。

教师的爱心会换来学生信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达其意。

在温情脉脉的师生关系中,在老师无限的关爱下,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才会主动、愉快地投入学习。

当然,教师的亲和力决不能成为一种手段,决不能有任何的功利和交换条件。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单纯的关爱、呵护,这种爱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孩子,是学生。

每一个笑容可掬的老师身边都会有一群健康成长的孩子们。

教师虽说不是高官富人,每天却要和孩子、家长、及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特别是和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你的亲和力。

我们面对的纷繁复杂的人群,教师的亲和力至关重要,亲和力能化解矛盾,拉近师生、家长、同事等人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素质
赵家庄中学张丽华
教师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

现在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最直接的地方就是课堂。

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它是一个响应的过程,作为教师不但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响应,同时予以反馈。

这个过程非常快而且每次都有所不同,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检验教师素质的过程。

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自如。

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要像一台钻井机一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潜能非常大,取之不尽。

同时,教师的素质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像学生一样不断的去学习,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不断去充实自己,俗话说艺不压身,你有一瓶水才能给学生半瓶。

所以教师的素质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一、道德文明素质
教师职业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社会公共道德和文明素质,而且还要具备教师特殊的素质。

中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心理品质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

作为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其道德文明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其实,教师在与学生的经常不断的教学接触和表现过程中,逐渐地起到了同化学生的作用,这是一个渐进、隐性的过程。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把自己的良好师德、文明习惯、高尚人格展现在学生面前,感动和净化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始终保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对学生
二、教育教学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
育理念,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必须掌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要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实施。

我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教师只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用题海战术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则不会也没时间去主动探求,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惰性,在学习中只等教师讲,只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积极思维,不积极探索,不积极创新。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合理扬弃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变过去注重教师如何教为如何教会学生学,将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的权威下放为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将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教学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科的育人功能,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良好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
三、民主明理意识
教师作为教育者,理应比其他人更明事理,心理更成熟。

我在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多次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些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或提出异议时,孩子会用老师是如何如何说的来回答家长。

家长反映在很多方面学生愿意相信老师。

这说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也反映了学生对教师的崇敬。

学生很在乎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人尊严,都有个性的闪光点。

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做到明理、豁达,要具备忍让与宽容的成熟心理,对学生要充满爱,让学生在积极宽松的良好氛围中学习。

尊重和爱护学生是教师应有的人格。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表现出对学生的偏爱和歧视,否则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磨灭学生的意
四、知识业务水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

”现代社会需要人们终身学习。

作为走在教育前沿的教师应率先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
业务基本功。

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的殿堂里探秘。

同时,教师广博精深的知识、激情荡漾的教学以及教师孜孜以求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学
在整个学校学习生活中,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者、崇拜者。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规范语言、规范书写、优良思维品质,甚至教师学者中的大度动作等。

设想教师如果不善于学习,知识贫乏,不积极探索,思维不流畅,对学生的
五、团结协作精神
新课程强调了教师工作的协作性,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协作性,学校各项工作也显示出教师工作的集体成果。

我在教学中体会到,教师的责任感较高,在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是非常大;然而,在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协调方面还有欠缺,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处理作业的时间很少,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追随教师的作业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能很好地合理安排各科学习,学习质量不高,甚至偏科。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考虑各学科教学之间相互协调,进行集体备课、评课,运用集体的智慧与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联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时间安排,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把各
六、教育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个体,而且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在加速,因此,教师工作要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新颖性和时代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是否能让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所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通过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得失,及时地调整和改变教学行为,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趋于合理。

其实,教师在教学中有多种不同的风格,有的教师注重启发引导,有的教师注重训练深化,有的教师注
重严谨有序,有的教师注重流畅灵活等。

其实,每种风格都有其优越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教师只有认真地反思认识自己的教学,多开展教学交流,吸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改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仅仅具备以上几点素质是远远不够的。

只不过以上所强调几点,只是时代的需要,更能体现时代的要求,是新课改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罢了。

除此之外,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必须具有优良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拥有广搏的文化知识,过硬职业技能;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的理念下的教师是“全能型、学者型”的教师
注: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
获奖时间:
获奖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