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设计的评价
《3.3代数式的值》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苏科版12七年级上册
《代数式的值》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际运用和练习,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值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代数式的值》第一课时的知识点展开,具体包括:1. 基础练习:要求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如单项式、多项式、系数、次数等,并能正确进行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基本运算。
2. 运算实践:布置一系列关于代数式值的计算题,包括简单的代数式求值、解方程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代数式值的理解。
3. 问题解决: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如利用代数式解决购物找零、分配问题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针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布置一些涉及复杂代数式运算的题目,如复杂的方程求解、代数式的化简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准时完成: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独立完成:作业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3. 认真审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再进行分析和计算。
4. 规范书写: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步骤清晰,方便教师批改和了解学生的思路。
5. 反思总结: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反思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后续学习中加以改进。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正确性:评价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标准答案。
2. 规范性:评价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步骤是否清晰。
3. 创新性:对于拓展延伸部分的题目,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学习态度:评价学生是否准时完成作业,是否独立完成等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批改和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1. 对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北师大版数学四上3.3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环节:在讲解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工具的操作练习,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八、课堂
课堂评价:
1. 提问评价: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计算工具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此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评价: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时,我会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工具。我会注意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输入数据,是否能够准确进行运算,以及是否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工具的功能。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计算工具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神奇计算工具新课呈现结束后,对计算工具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计算工具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神奇计算工具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学习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计算工具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认识。
4. 创新与探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能够主动探索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 拓展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我推荐以下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以及2和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算已经比较熟悉。
他们在学习2和5的倍数特征时,已经初步接触了倍数的概念。
但是,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和合作,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活动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卡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4.电子白板教学: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教学内容,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3的倍数的概念。
2.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和合作,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3.3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三、设计的评价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本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的一个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学习以后各章节的知识。
本课仍以便携式小凳为案例展开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理解。
通过合作,在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体会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原则。
虽然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对评价活动有感性认识,但不系统、不完整。
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假设一一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所以本节课将在学生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学习如何评价,并在学习后进行二次评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初步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②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③在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写出评价报告。
2.过程与方法①在评价便携式小凳的活动中,感悟设计的每一阶段的评价。
②经历技术产品评价的过程,学会评价技术产品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评价过程、学习如何评价,指导学生今后的设计工作,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形成质量管理意识。
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并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难点:能够根据不同作品制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1.教学方法:探究式2.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中,遵循由一般认识到特殊认识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一般性的评价入手考虑问题,然后将设计思路引到设计的评价上来。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作为建筑师我的设计能力的自我评价
作为建筑师我的设计能力的自我评价1. 我的设计理念作为一个建筑师,我的设计理念是致力于创造人们的美好生活。
我深知建筑不仅仅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空间。
因此,在我的设计中,我注重对环境的尊重和对人们需求的理解,力求打造与自然共生、与人心共鸣的建筑作品。
2. 我的设计风格我的设计风格主要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追求极简、纯粹和实用。
同时,在保持简约的基础上,我注重细节处理和材料运用,通过对光影、色彩和空间比例的精准把控,打造出具有品质感和艺术感的建筑作品。
3. 我的设计能力3.1 创意构想能力我拥有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能够快速理解业主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创意构想。
在概念设计阶段,我善于发挥想象力,挖掘设计灵感,在与团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多元化的设计方案,并逐一分析比较,确保最终方案符合项目定位和功能要求。
3.2 技术表达能力我熟练运用CAD、SketchUp、Revit等设计软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在进行方案展示时,我善于使用手绘、模型和虚拟漫游等方式,从而让业主和团队成员更直观地了解我的设计思路。
3.3 技术应用能力在技术应用方面,我具备深厚的建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项目经验。
在实施设计时,我会密切关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在确保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将其融入到项目中。
4. 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与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
我倡导开放式沟通,乐于倾听他人意见,并能够对不同意见进行合理整合。
同时,我善于推动团队目标的达成,合理分配任务,并且能够在紧张的工作节奏中保持团队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5. 我的自我评价总体来说,我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建筑师,在设计能力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不仅在创意构想、技术表达和技术应用方面具备扎实基础,而且在团队合作中也能够发挥较大影响力。
当然,我也清楚自己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项目管理经验上还需要不断积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小猫》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学生数数、点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
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他们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数数、点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数数、点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发现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猫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的学习:学生观察插图,发现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并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进行验证。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小猫的数量和特征。
4.总结与拓展: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并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表示小猫的数量。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评分
建筑方案设计评分一、设计理念1.1 方案设计创新性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带来新颖的视觉体验和空间感受。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1.2 方案设计合理性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建筑功能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且能够合理利用空间,对周围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1.3 方案设计可行性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包括结构和施工上的可行性,是否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二、建筑外观设计2.1 建筑外观色彩建筑外观设计是否符合整体风格,色彩搭配是否协调,是否能够突出建筑的主题和特点。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2.2 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是否具有独特性和美感,是否能够凸显建筑的特色,并且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2.3 建筑造型建筑造型是否独特,是否符合建筑要求,并且能够体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三、功能性评价3.1 空间布局合理性建筑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空间利用是否有效,并且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3.2 空间流线设计建筑空间流线设计是否合理,方便使用者出入,是否能够引导人的视线,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3.3 设施配备和功能性建筑设施配备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功能要求,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者各种需求。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四、环境友好性评价4.1 绿色建筑设计建筑是否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节能环保、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是否对环境有积极的影响。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4.2 建筑与周围环境融合性建筑是否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包括景观设计、院落设置等,是否能够促进周围环境的提升。
评分从1-10分不等,10分为最高分。
4.3 环保材料使用建筑是否采用了环保材料,对大气、水质等环境无负面影响,并且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3设计的评价
2024年山西省天一大联考高考政治考前试卷一、选择题。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关于科学技术,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曾有过如下论述: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马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
——习这些论述主要基于( )①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②科学技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④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要坚持科技强国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2024年1月8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党的自我革命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严密,把每条战线、每个环节的自我革命抓具体、抓深入。
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②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深入推进党的建设③要与时俱进,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④要以作风建设为工作中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响应国家号召,某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智能托管服务平台”(见如图),帮助养鸡企业解决了养鸡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注:“养殖预案”推送科学养鸡方案,实现标准化养殖;“生产统计”对标标准,实现科学管理;“智慧普医”智能诊断病情,及时救治。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①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制度性成本,推动农民增产增收②能够助力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③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代农业④有利于培养服务农业的市场主体,完善现代企业制度4.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指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的配送、出行、运输、家政服务等工作任务,按照平台要求提供平台服务,通过劳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3《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计算工具”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了解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计算工具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使用计算工具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计算工具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难点:计算工具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计算工具的神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工具(如计算器、算盘等)。
2.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实例等)。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计算问题,引发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好奇心。
例如,展示一道复杂的计算题,然后用计算工具迅速得出答案。
学生会对计算工具产生好奇,想了解它是如何得出答案的。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工具的种类,如计算器、算盘等,并通过PPT展示各种计算工具的图片。
接着,教师讲解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如何开机、关机,如何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如何得出答案等。
设计报告总评评语模板范文
设计报告总评评语模板范文总体评语本设计报告基本完整地展示了整个设计项目的过程和结果,并且使用了合适的图表和实例来支持相关数据和分析。
报告整体写作流畅,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设计团队在整个项目中展示了出色的专业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
1. 项目背景设计报告对项目的背景进行了充分阐述,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需要进行该设计项目以及项目的目标和受众。
项目背景的描述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并且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2. 方案设计2.1 需求分析设计报告对项目需求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包括用户需求和技术需求。
需求分析部分的描述准确清晰,充分考虑了项目目标和约束条件。
2.2 解决方案设计报告充分阐述了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解决方案部分展示了设计团队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展示了设计团队对项目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深思熟虑的设计决策过程。
2.3 系统架构设计报告对系统架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包括系统模块、系统流程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
系统架构的描述清晰明了,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系统的整体结构。
2.4 系统设计设计报告对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处理过程、算法设计等。
系统设计的描述详实,并且提供了充分的实例和图表来支持说明和分析。
3. 实施与测试3.1 实施计划设计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
实施计划的安排合理,考虑了项目的时间和资源限制,能够帮助项目顺利进行。
3.2 测试方案设计报告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测试需求,并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的设计全面,包括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能够有效地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3.3 测试结果设计报告详细记录了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解释。
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反映系统的真实性能和稳定性。
4. 结果分析设计报告充分分析了设计方案的优点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结果分析部分结论明确,分析有理有据,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系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平面设计考核标准
平面设计考核标准一、设计原则。
1.1 美学原则。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必须符合美学原则,包括对色彩、构图、比例、形式等方面的合理运用。
设计作品应该具有视觉美感,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
1.2 传达信息的能力。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方式,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传递能力。
设计作品应当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信息,避免让观众产生困惑或误解。
1.3 创新性。
设计作品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性,避免平庸和模仿。
设计师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提出新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设计要素。
2.1 色彩运用。
色彩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目的和受众群体,合理运用色彩,达到视觉美感和信息传递的目的。
2.2 字体排版。
字体的选择和排版对于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的风格和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字体,并进行合理的排版,使得文字信息清晰易读。
2.3 图形和图片运用。
平面设计中常常需要运用各种图形和图片,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图形处理能力和图片选取能力,以及对图形和图片的合理搭配运用,使得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三、设计技能。
3.1 设计软件运用。
设计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类设计软件,包括但不限于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能够熟练进行设计创作和制作输出。
3.2 手绘能力。
除了数字化设计技能,设计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能够通过手绘快速表达设计构思,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3.3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包括色彩学、构图学、排版学等相关知识,能够在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
四、设计作品评价标准。
4.1 视觉效果。
设计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包括整体布局、色彩搭配、字体排版等方面的视觉效果。
4.2 信息传达。
设计作品是否清晰明了地传达出所要表达的信息,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 术语-最新国标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术语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标准起草、编制技术文件等。
本文件中的术语按环境意识设计基础术语、环境意识设计方法术语、环境意识设计评价术语、生命周期评价术语和环境意识设计信息术语分类。
附录A给出了电工电子产品生命末期处理的主要术语示意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意识设计基础3.1.1产品 product任何商品或服务。
注:产品包括相互关联的商品或服务。
[来源:ISO 14050:2020,3.5.12,有修改]3.1.2电工电子产品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电子电气产品依靠电流或电磁场工作或者以产生、传输和测量电流和电磁场为目的的设备。
3.1.3环境意识设计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ECD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的系统方法,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负面环境影响。
注:世界上使用的其它具有相同含义的术语包括生态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DFE)、绿色设计和环境可持续设计。
[来源:GB/T 23686—2022,3.1.1]3.1.4环境 environment能够被产品的存在所影响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外部存在可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来描述。
[来源:GB/T 23686—2022,3.4.1]3.1.5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一个组织的活动或产品中与环境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
显著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注2:显著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3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 地质版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3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地质版知识重点:1、构思方案的方法2、三视图尺寸标注3、三视图及电路图的识图与绘图一、技术语言的概念在技术活动中进行表达、交流的工具,如图样、模型、图形、表格、声音、手势、符号标志等,我们统称为“技术语言”。
二、技术语言的特点①简单明确。
要让人“一看就明白”。
②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这主要是对交通标志和符号的要求。
③规范、统一。
在使用范围内,必须要统一和规范,不然就达不到交流、表达、沟通的目的三、制图标准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①图纸幅面及格式:图纸副面有5种(单位:mm),即A0,A1,A2,A3,A4。
A4最小210×297。
②字体汉字:长仿宋体字母、数字:斜体③比例注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数字为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无关④图线(见P69)⑤尺寸标注尺寸的三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和字母)四、绘图工具及用品:五、透视图形成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不平行与画面的平行线组的透视必交于一点(即消失点)。
根据消失点的数目,可将透视图分为:一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室内设计效果图或表现物体正面形象的效果图)二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各类产品设计效果图)三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建筑物(尤其是高大建筑)的效果图)二点透视图的画法:(长方体两点透视图画法)步骤:设视平线,取消失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画在连线内。
六、三视图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视图。
主视图反映了上下、左右;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下面H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反映了左右、前后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W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反映了上下、前后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且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且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且宽相等七、简单电路图的识读电气系统技术交流的基本语言(见P85)八、计算机辅助设计九、设计交流注意事项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3.3设计的评价教案苏教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第三节《设计的评价》,内容有:1、对设计过程的评价;2、对设计最终产品的评价;3、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3天安门广场|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3天安门广场|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标志性建筑天安门广场的相关知识。
2.掌握矩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运用矩形面积计算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场地的面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矩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场地的面积计算。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概念,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场地面积。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知识通过一段视频,向学生介绍天安门广场,并让学生观看并听取老师介绍,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基本情况。
2. 知识讲授•矩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黑板上的图示、实物或PPT等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解矩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场地的面积计算先给学生出示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场地的示意图,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面积。
随后再通过现场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场地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面积计算。
3. 练习演练让学生分组或单独完成下列练习:1.计算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的场地面积。
2.计算学校操场面积。
3.计算班级门前的空地面积。
4. 知识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在不同场合中计算出不同场地的面积。
如:1.示范家长如何计算家庭花园面积。
2.计算公园中不同景点的面积。
5.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课本中所学知识点,并梳理相关概念及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通过检查、小组讨论和作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2.自主选择一个场地,在不同情境下计算出其面积,并进行整理报告。
六、教学资源1.实物或PPT等多种方式展示矩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示意图、实物或现场考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面积计算。
设计公司考核打分制度模板
设计公司考核打分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整体业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打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设计师、项目经理、行政人员等。
1.3 考核周期:每月一次。
1.4 考核结果将作为员工薪酬、晋升、培训等方面的依据。
二、考核指标及权重2.1 业绩指标(40%):包括项目完成率、设计质量、客户满意度等。
2.2 工作态度(30%):包括出勤情况、工作积极性、团队协作等。
2.3 专业技能(20%):包括设计技能、软件操作能力、行业知识等。
2.4 创新能力(10%):包括新品研发、创意提出、优化建议等。
三、考核具体内容3.1 业绩指标3.1.1 项目完成率:按照项目计划准时完成的项目数量/计划完成的项目数量。
3.1.2 设计质量:根据客户反馈、项目经理评价等进行评分。
3.1.3 客户满意度:根据客户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评分。
3.2 工作态度3.2.1 出勤情况:按照公司规定准时上下班,无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
3.2.2 工作积极性:主动承担工作,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公司活动。
3.2.3 团队协作:与同事沟通交流顺畅,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3 专业技能3.3.1 设计技能:根据作品质量、创新程度等进行评分。
3.3.2 软件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公司常用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 等。
3.3.3 行业知识:了解行业动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4 创新能力3.4.1 新品研发:积极参与新品设计,为公司带来新的设计理念。
3.4.2 创意提出:在工作中提出创新性建议,提高工作效率或质量。
3.4.3 优化建议:针对公司现有流程、制度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四、考核流程4.1 每月末,各部门负责人对下属员工进行打分,满分100分。
4.2 各部门负责人将打分结果提交给人力资源部。
4.3 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的打分结果进行汇总,计算平均分。
3.3物联网与生活教学设计-青岛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第五册教学设计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通信原理、编程语言等,对信息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部分学生对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对物联网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则更擅长理论学习,对复杂的概念和原理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
简短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物联网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物联网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物联网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物联网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的特性和重要性。
3.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物联网应用项目想法,并尝试实现。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新的指导和资源,如在线编程平台、物联网开发套件等,支持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操作和实验。
4.加强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增加实践环节:在课程中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物联网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如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
2.提供更多案例:提供更多的物联网应用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通用技术ⅰ人版3.3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ⅰ人版 3.3 设计的评论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剖析本节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评论”。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本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那么”的基础上的一个总结。
经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整体的角度起程学习此后各章节的知识。
本课仍以便携式小凳为事例睁开教课活动。
二、学情剖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一般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能力差不多进展到了成熟的水平。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设计的差不多原那么有必定的理解。
经过合作,在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领会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原那么。
只管个体的思维能力差不多进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对评论活动有感性认识,但不系统、不完好。
他们的思维进展拥有假析、学习怎样评论,并在学习后进行二次评论。
三、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①能依照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初步评论,建立质量治理意识。
②能依照设计要求对最后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论。
③在沟通的基础上试试写出评论报告。
2、过程与方法①在评论便携式小凳的活动中,感悟设计的每一阶段的评论。
②经历技术产点评论的过程,学会评论技术产品的一般方法。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领会评论过程、学习怎样评论,指导学生此后的设计工作,达到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形成质量治理意识。
用适合的方式与别人沟通设计思想和成就,并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建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重、难点要点:依照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后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论。
难点:可以依照不一样作品拟订出客观、正确的评论标准。
五、教课策略和手段1、教课方法:研究式2、教课策略:在本节的教课中,按照由一般认识到特别认识的思路,指引学生从一般性的评论下手考虑问题,而后将设计思路引到设计的评论上来。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课方案模式,教师指引学生进行自主研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采纳以下形式:共同评论→合作研究→概括总结→二次评论→总结”。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3.3.3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教案)
3、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很多情况下,设计的评价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
即使是从参与设计成果的评选出发而进行的评价,也离不开设计的交流.因此,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设计的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其方式有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具体方式的选用可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对象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地,口头语言较多适用于面对面的、规范要求并不过于严格的场合,其特点是简洁、方便;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方式相对比较正式,适用于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其特点是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技术图样、模型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容易吸引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并使人更易于把握技术的特征,是最具有技术特征的一种表达方式;计算机演示、网页的表达方式往往生动、形象,其中网页的方式还具有交流时间灵活、开放性强等特点。
马上行动尝试设计一个体现各种交流方式相互关系和各自特点的图表。
小资料语言的形式有多种,依据感觉的方式不同分为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触觉语言等。
据研究表明,人与外界交流的70%是通过视觉途径进行的,因此,视觉的语言对于人类的交流是重要的。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当注意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
对他人所提出的理念、信息、意见要作客观的、有意义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要能敏感地抓住他人意见、建议中的创新点或自己设计活动富有启发意义的部分,用以改进自己的设计,从而使交流的过程成为改进自己设计、开阔自己视野的过程。
马上行动如何在设计的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请列出要点:1、2、3、4、练习1、五名同学组成一个模拟专家小组,对一台教学设备进行设计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2、根据自己对设计过程的理解,设计一个对设计过程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体系。
3、分析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之间的关系,策划一次设计的交流活动.本章小结设计是一个有目的、的计划的活动。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3.3.1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教案)
三、设计的评价学习目标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能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它对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讨论1、如果没有评价,一项设计将可能出现哪些情形?2、有人认为评价就是考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评价涉及到评价对象和评价者.从评价对象来看,设计的评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设计过程的评价,二是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从评价者来看,也有两类:一是设计者自我评价(即自评),二是他人的评价(即他评).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进行自我评价?无论是对设计设计过程的评价还是对设计成果的评价,都应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评价者首先应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准确的判断、说明、阐述,如在设计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步骤,作了哪些调研,提出了哪些方案,进行了哪些试验等。
只有在事实确定的前提下,评价才会有效,才不至于失真.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由于设计的目标和内容不同,设计评价的标准也就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马上行动下表是张成同学制定的评价产品在人机方面的具体标准,你认为各项指标分值合适吗?还可增加哪些评价内容?链接中国设计之窗http://1、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
统计资料显示,一项设计成果质量的好坏,60%-—70%是由设计过程的质量所决定的.因此,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有着丰富的内容,例如,设计过程是否完备,分工是否合理,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等。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1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制图基础知识
一、了解技术语言
在技术活动中进行表达、交流的工具,如图 形、表格、声音、手势、标志等,我们统称为“技 术语言”。
1.常见的技术语言及其主要用途
种类
图样 图表 模型 符号、标志 声音 手语和旗语 口头语言
用途
工程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交流工具 用于统计数据的表达 用于建筑物、建筑群的表示 用于交通、广告、工程图纸 在表达某些特殊信息时发出的声音 在交通、航海方面用于指挥和交流和沟通 用口头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二、制图标准
图纸幅面和格式
比例
字体 图线
尺寸标注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9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图纸幅面尺寸 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表1-1中规定的图纸幅面尺寸。
表1-1 图纸幅面尺寸
比例(GB/T 14690—93)
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 比例。 为了能从图样上得到实物大小的真实概念,应 尽量采用原值比例绘图。绘制大而简单的机件可 采用缩小比例,绘制小而复杂的机件可采用放大 比例,不论采用缩小或放大的比例绘图,图样中 所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尺寸。
2. 了解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制图
基本工具的用法,掌握尺寸标注 3. 了解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 4.理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学会画简单的三视图。 5.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优点及基本功能。 6.培养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3
三、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建议用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制图标
表1-2 规定的比例(一)
表1-3 规定的比例(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设计的评价?
• 设计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 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设计的过程及结果进 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2).为什么要对设计进行评价?
• 设计中的评估可以促使设计者树立质量管理 意识、强化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 还有助于设计中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反思。
(3)计的交流
(1)计的评价目的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 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
(2)设计的交流贯穿与设计的全过程,是设计评价 的基础。
口头交流(非正式)
(3)设计的 文本、图表之类的交流方式(正式) 交流方式 技术图样、模型的交流方式(直观)
计算机演示、网页的交流方式(生动、 形象)
(1)设计过程是否完备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
评价的内容
(4)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
要求
(6)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监
督、改进措施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应寓于设计的全过程
• 1.发现与明确问题 • 2.制定设计方案 • 3.制作模型或原型 • 4.测试\评估及优化 •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3.3 设计的评价
3.3 设计的评价
• 学习目标: • 1.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
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 2.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
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 能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
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 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提炼关键的 技术信息,抓住他人意见和建议中的创 新点,用以改正自己的设计.
谢谢大家
评价对象
评价
评价者
设计过程 设计成果 自我评价 他人的评价
评价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 学性和可操作性。
1.设计过程的评价
• 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
• 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 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根据设计原则对某个最终产品的评价(坐 标法)
对书架(小凳子)的评价
(坐标法)
阅读: <<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设计评价要点
• 产品的用户界面质量 • (1)产品的特征是否向顾客有效地揭示了相应的操作? • (2)产品的使用方便吗? • (3)所有的性能都安全吗? • (4)所有潜在的顾客都明确了吗? • 产品的感染力 • (1)产品吸引人吗?令人兴奋吗? • (2)产品能显示它自身的品质吗? • (3)看上去给人一种什么印象? • (4)拥有产品能够给顾客带来自豪感吗? • 产品的维护和修理性能 • (1)产品的维护方法明显吗?方便吗? • (2)产品的特征是否能反映出拆卸和装配的程序? • 产品的资源的合理利用 • (1)为满足顾客的需要,所耗费的资源合理吗? • (2)材料的选择恰当吗? • (3)是否考虑了环境的生态的因素?
• 要注意: • 1.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主
要任务和目标
• 2.各个环节或阶段之间 的协调
• 3.阶段性成果的质量
• 4.应服务于完善设计方 案\促进个人发展的根 本目标
2.对最终产品的评价----对设计成果的总评价 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两个依据 根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如:对一个日常用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功能、形态、效率、创新、安全、操作、性能价 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 市场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