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木兰诗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二、背诵全诗(1)注意以下易错字唧唧机杼惟亦军帖可汗军书卷市鞍马骏马鞍鞯辔头长鞭旦暮宿鸣溅溅啾啾戎机度若飞朔气传壮士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所欲尚书郎驰爷娘郭阿姊红妆霍霍袍著裳鬓帖火伴女郎扑朔雌兔走辨(2)字音:机杼〔zhù〕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金柝〔tuò〕阿姊〔zǐ〕霍霍〔huò〕可汗〔kèhán〕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字帖〔tiè〕(3)重点语句背诵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知识点总结

《木兰诗》知识点总结

《木兰诗》知识点总结一、诗歌背景1.北魏时期木兰诗创作于中国北魏时期,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北魏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战乱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处境异常艰难,战争成为家常便饭。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就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关于军事、战争、英雄主义等题材的文学作品。

2.女性地位中国古代社会一直以男尊女卑为传统观念,女性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无论在社会生活还是思想理念中,女性都处于相对被动和边缘的地位。

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木兰却以其坚强、勇敢的形象,突破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成为了女性地位的一次新的突破和尝试。

二、诗歌内容1.呈壮士木兰诗的开篇两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就表明了木兰的出身,她是一位贤淑的女子。

而第三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中的“女”指的是她的母亲,表示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2.问花接下来的一段描述了木兰的父亲从战场上归来,对战争的残酷形势和家中的乡亲的忧虑。

木兰在这个时候向父亲请教战争的情况,以便自己了解父亲的思虑。

3.问荷第三段描述了木兰的父亲被征召入伍,却因年老体弱无法应征,家中的大哥则准备代替父亲上阵,木兰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十分忧虑,她不想让哥哥因战祸而丧失生命。

于是她决定打扮成男子代替哥哥从军,无数个白天和黑夜,木兰度过了漫长的旅途,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部队,参加了战争。

4.美木兰在战场上不仅表现出了男子的豪侠气概,更展现出了女性的柔弱与关怀之心。

她在战场上打败了敌人,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最后,当她回到家乡时,家人朋友无不对她的英勇行为由衷地赞叹和敬佩。

三、诗歌艺术特色1.形式特点木兰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的形式均为七言诗,词数17字。

这种形式给人一种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感觉,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表现力。

2.雄壮豪放的风格木兰诗以其雄壮豪放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现了一个女子的高尚情操和英勇形象。

《木兰诗》重点知识梳理

《木兰诗》重点知识梳理

《木兰诗》重点知识梳理《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

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诗歌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广受欢迎。

(一)课文字词详解唧唧①复唧唧,木兰②当③户织。

不闻④机杼声,⑤唯闻女叹息。

①复:又。

②当:对着。

③户:门。

④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⑤唯: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①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②军帖(tiě),③可汗大①忆:思念。

②军帖:军中的文告。

③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①点兵,②军书③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④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5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点兵:征兵。

②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③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④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5市:买东①市买骏马,西市买鞍②鞯(ān_jiān),南市买③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①市:集市。

②鞯:马鞍下的垫子。

③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①旦:早晨。

②但:只。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①燕山胡骑(jì)鸣②啾啾。

①燕山:当时北方的山名。

②啾啾: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①戎机,关山②度若飞。

③朔气传④金柝(tuò),寒光照⑤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①戎机:战事。

②度:越过。

③朔气:北方的寒气。

朔,北方。

④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⑤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①明堂。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③强。

①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②策勋:记功。

③强:有余。

可汗问所①欲,木兰不②用尚书郎,③愿驰④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①欲:想要。

②用:愿做。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二、背诵全诗(1)注意以下易错字唧唧机杼惟亦军帖可汗军书卷市鞍马骏马鞍鞯辔头长鞭旦暮宿鸣溅溅啾啾戎机度若飞朔气传壮士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所欲尚书郎驰爷娘郭阿姊红妆霍霍袍著裳鬓帖火伴女郎扑朔雌兔走辨(2)字音:机杼〔zhù〕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金柝〔tuò〕阿姊〔zǐ〕霍霍〔huò〕可汗〔kèhán〕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字帖〔tiè〕(3)重点语句背诵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完整版)《木兰诗》知识点归纳.doc

(完整版)《木兰诗》知识点归纳.doc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机杼( zh ù)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字帖(tiè)可汗(kèhán).......鞍鞯(ā n jiā 辔n)(pè i头)鸣溅溅(jiā n)啾啾(jiū jiū)胡骑(jì)........朔气( shu ò)金柝(tuò)阿姊(zǐ)策勋十二转(zhuǎn)霍霍(huò).....著(zhu ó)我旧时裳( ch á ng )同行(háng)十二年...三、重点字词解释:1.当户当:对着。

.2.机杼声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3.惟:只。

.4.军帖( ti ě):军中的文告。

..5.可汗大点兵可汗: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民族君主的称号。

6.十二卷:十二:表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7.愿为市鞍 ( ān)马市:买。

.8.旦:早晨。

.9.辞:离开,辞行。

.10.但:只,仅仅。

.11.溅溅:急速的流水声。

..12.胡骑( j 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3.啾啾:马叫声。

..14.戎机:作战时机,这里指战场。

..15.度:越过。

.16.朔:北方。

.四、重点字词分类归纳:1.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粘贴).(2)著我旧时裳(“著”同“着” ,穿).17.策勋:记功勋于策书之上。

..18.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转,...勋位升一等叫一转。

19.强:有余。

.20.郭:外城。

.21.扶将:搀扶。

..22.红妆:女子用的胭脂等装饰物。

..23.霍霍:磨刀声。

..24.著我旧时裳著(zhuó):同“着”,穿。

木兰诗重点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重点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原文:《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衍生注释:1. “唧唧”:这里是叹息声的模拟,可不要理解成小动物叫的声音。

这木兰在家织布,突然就叹气,肯定有心事。

2. “军帖”:就是征兵的文书,就像现在的入伍通知书。

不过那时候征兵可不像现在,那是可汗要打仗,到处抓人充军。

3. “爷”:在古代这不是爷爷的意思,而是指父亲。

这木兰家,她老爹被征兵,可他又没大儿子,木兰只能自己上了。

4. “朔气传金柝(tuò)”:“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就是一种打更用的器具。

大冬天的,寒夜中只能听到打更的声音,那木兰打仗的环境可是相当艰苦的。

5. “策勋十二转”:这是古代一种对功劳的计法。

木兰的功劳那可是相当大,转了十二转,赏赐也特别多,可木兰一心只想回家。

6.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花黄”是当时妇女在脸上贴的一种装饰。

木兰回来赶紧恢复女儿身的打扮,等伙伴们看到,估计眼睛瞪得老大。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上,这《木兰诗》主要讲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

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

《木兰诗》知识点一、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乐府诗。

选自《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二、主题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胜利归来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淳朴、勇敢、刚毅、轻视功名利禄、孝顺、爱家乡、爱国的巾帼英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愿望。

三、重点字词及特殊句式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

2.古今异义古义:父亲;古义:跑爷走今义:爷爷。

今义:步行3.一词多义1)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2)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事务3)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4)昨夜见军帖名词,告示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对镜帖花黄动词,同“贴”,粘贴4.词类活用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当窗理云.鬓名词用作状语,像云那样的5.特殊句式1)倒装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宾语前置,应为“问女所思何,问女所忆何”)2)省略句昨夜见军贴(省略了主语“木兰”)愿为市鞍马(“为”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四、重点翻译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出征。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十年后胜利归来。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6.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雌雄两只兔子一起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五、重点句子赏析与理解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渲染战事紧急,出征前紧张的的气氛,表现木兰征前准备,紧张忙碌、从容、周密。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中的文言知识

木兰诗中的文言知识

木兰诗中的文言知识木兰诗中的文言知识一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

复沓句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

顶真,又称“联珠”。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

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

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秭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秭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

“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木兰诗中的文言知识二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二、背诵全诗(1)注意以下易错字唧唧机杼惟亦军帖可汗军书卷市鞍马骏马鞍鞯辔头长鞭旦暮宿鸣溅溅啾啾戎机度若飞朔气传壮士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所欲尚书郎驰爷娘郭阿姊红妆霍霍袍著裳鬓帖火伴女郎扑朔雌兔走辨(2)字音:机杼〔zhù〕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金柝〔tuò〕阿姊〔zǐ〕霍霍〔huò〕可汗〔kè hán〕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字帖〔tiè〕(3)重点语句背诵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七年级下《木兰诗》知识梳理

七年级下《木兰诗》知识梳理

木兰诗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属于叙事诗.“乐府双璧”:南朝:《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

二、重点词语1.[唧唧]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4.[唯]只。

5.[何所思]想什么。

6.[忆]思念。

7.[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8.[可汗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0.[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11.[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2.[鞯]马鞍下的垫子。

13.[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4.[旦]早晨。

15.[溅(jiān)溅]水流声。

16.[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17.[胡骑]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18.[啾啾]马叫的声音。

19.[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戎机,战事。

20.[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度,越过。

21.[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22.[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23.[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24.[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25.[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26.[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27.[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8.[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延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29.[愿驰千里足]希望驰骋干里马。

驰,赶马快跑。

30.[郭]外城。

31.[扶将]扶持。

木兰诗知识点

木兰诗知识点

木兰诗知识点《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最终凯旋归来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以下是关于《木兰诗》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出处《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乐府乐府是古代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2、古今异义(1)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祖父,即父亲的父亲。

(2)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3、一词多义(1)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2)机:不闻机杼声(织布机);万里赴戎机(战争)4、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三、句子翻译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翻译: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翻译: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3、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翻译: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4、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翻译: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代替父亲去出征。

5、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6、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木兰诗修订版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木兰诗修订版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木兰诗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木兰诗》木兰诗一、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二、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木兰诗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木兰诗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木兰诗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1.作品背景: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木兰辞》中的一篇诗歌,描写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故事背景设定在北魏时期,在木兰郡(今山西省中阳县)发生。

2.诗歌结构:木兰诗共四十行,每行五字,构成了十六字一段的结构,表现出诗人对木兰情节的细致描写。

3.诗歌情节:诗歌描绘了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

在诗的开始,木兰的父亲被征召入伍,但因年老体弱无法承受辛苦,木兰为了保全家族的荣誉和父亲的性命,决定代替父亲从军。

她做好了男装,带着父亲的戈、弓从军,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行军,最终立下战功,获得了将军的赞誉。

回到家乡,木兰拒绝了赏赐,并且选择隐姓埋名,终身不嫁,这样作为一个女子替父从军的壮举一直被传颂。

4.文字运用:-通假字:木兰诗中运用了大量通假字,其中包括将木字通假为牡,兰字通假为烂,以此表达木兰替父从军的壮丽事迹。

这种通假字的运用不仅给诗歌增添了一种雅致的意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文学修养。

-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在木兰诗中,诗人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表达木兰以女子之身成就男儿之业的壮丽情感。

比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这里通过对木兰当户织的描写,把木兰替父从军的情感变得更加亲切动人。

-平仄韵律:木兰诗运用了较为自由的平仄格律,整篇诗歌中脉络分明,押韵和平仄变化丰富,给人以抑扬顿挫的感觉。

5.情感表达:木兰诗中表达了女子身上勇敢坚韧的品质和对家族、父亲的忠诚。

木兰的行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英雄形象,她不顾自己的安危,为家族荣誉和父亲的性命,毅然决然地替父从军。

她表现出了女子身上坚毅不拔的品格和为家族、国家出生入死的精神。

6.主题思想:木兰诗揭示了中国古代女子独特的价值和美德,以及中国传统儿女篇章中所传达的较为深刻的家国情怀。

木兰的行为表现出对家族和父母的孝心和忠诚,也表达了女子壮志难酬的苦衷。

以上是关于木兰诗的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理解木兰诗的内容和深入挖掘其中的意义。

七年级木兰诗知识点

七年级木兰诗知识点

七年级木兰诗知识点《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七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篇目。

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篇课文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品简介《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乐府乐府是古代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同时也收集和整理民间歌谣。

后来,人们就把这些歌谣称为“乐府诗”。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2、古今异义(1)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祖父,即父亲的父亲。

(2)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3、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4、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登记)(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三、重点句子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文:对着窗户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花黄。

四、内容理解1、故事情节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胜利归来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全诗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第一部分(1-3 段):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2)第二部分(第 4 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3)第三部分(第 5 段):写木兰在战场上的征战生活。

(4)第四部分(第 6 段):写木兰胜利归来,朝见天子,辞官还乡。

(5)第五部分(第 7 段):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比喻,对木兰进行赞美。

2、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机智聪慧、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

她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男子的刚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杰出的女性形象之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考点精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考点精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考点精讲目录1.电子课文2.考点精讲3.重点解析一、电子课文9 木兰诗①预习◎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

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北朝民歌《木兰诗》。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熟悉这首民歌讲述的故事。

◎这首民歌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

学习时注意从这两方面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唧唧②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③。

不闻机杼声④,唯⑤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⑥,问女何所忆⑦。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⑧,可汗大点兵⑨,军书十二卷⑩,卷卷有爷⑪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⑫,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⑬,南市买辔头⑭,北市买长鞭。

旦⑮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⑯。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⑰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⑱鸣啾啾⑲。

————————————①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 年版)。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②〔唧唧〕叹息声。

③〔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④〔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⑤〔唯〕只。

⑥〔何所思〕想的是什么。

⑦〔忆〕思念。

⑧〔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⑨〔可汗(kèhán)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⑩〔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⑪〔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⑫〔愿为市鞍(ān)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⑬〔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⑭〔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⑮〔旦〕早晨。

⑯〔溅(jiān)溅〕水流声。

⑰〔黑山〕和下文的“燕(yān)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⑱〔胡骑〕胡人的战马。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知识点《木兰诗》是中国古代的一首传世长诗,作者是唐代女诗人于谦。

它以木兰代父从军保家为主题,描写了一个女子披荆斩棘、舍弃美好生活、化身男儿的感人故事。

这篇文章将从诗文构成、创作背景、材料表现、意境描写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木兰诗》的知识点。

一、诗文构成《木兰诗》全篇共九十行,分别包括开篇四行、中间五次各十二行的行旅描写,以及最后的“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句。

在格律方面,它的格式为五言古诗,每句四平韵,意象明确,表现深刻,极富感染力。

二、创作背景据传《木兰诗》的创作年代为唐贞观年间,时值突厥边境战事频繁,唐太宗派兵开辟了“安西四镇”剿灭突厥,需要极多的人力和物力,而在当时,男子征战相当频繁,因此有很多女子代父从军。

据此,作者以木兰的故事为灵感,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

三、材料表现在材料上,它主要描写了木兰从家中出发,经过九路千山之后,到达玉门关的经过,并于最后告别战友返回故乡的情景。

通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木兰的坚毅、勇敢和忧愁,而每一个环节的描写都极为细腻,为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作品精彩的形象描绘。

四、意境描写《木兰诗》的意境表现是其最为重要的部分,它通过写实的手法,展现出了女性的坚毅和执著,表现了人性最本真的一面。

从“弯弓射鸟天下无”到“黄埃散漫风萧索”,从“十年强半霜”到“断肠人在天涯”,每句话都富有内涵和情感,悲怆而壮美,给予读者以极为深刻的震撼。

总的来说,《木兰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翘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珍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对《木兰诗》的深入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领会其精髓,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的内涵。

相信,对于有志于学习中华文化的学生们而言,掌握《木兰诗》的知识点,将会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帮助与启示。

《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知识点归纳

《木兰诗》知识点归纳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2.字词句:A.字音:机杼[音zhù]鞍鞯[音ān jiān]辔[音pèi]头鸣溅溅[音jiān]阿姊[音zǐ]可汗[音kèhán]B.词义:(1)古今异义:1.爷:古义: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义: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2.走:古义: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3.但:古义: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义:用作转折连词。

4.郭:古义: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义:仅用作姓氏。

5.强:古义:数词,有余,多余eg:赏赐百千强;今义:与“弱”相对。

6.转: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eg:策勋十二转;今义:转过。

(2)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将:a.高级将领,eg:将军百战死;b.扶持,eg:出郭相扶将帖:a.文书,告示eg:昨夜见军帖;b.通“贴”,粘贴eg:对镜帖花黄机:a.织布机,eg:不闻机杼声;b.重要的事物,eg:万里赴戎机(3).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同伙(同一灶吃饭)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1.愿为市鞍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2.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

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木兰诗》全诗详细解析并考点归纳

《木兰诗》全诗详细解析并考点归纳

《木兰诗》全诗详细解析并考点归纳《木兰诗》见于七年级《语文》下册。

全文分为原文、译文、解析三部分,最后附上“考点归纳”。

一篇在手,熟读自通。

一、《木兰诗》全文讲解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解析:“唧唧”(jījī)是拟声词,也叫象声词,就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诗中是用来表示叹息声。

“唧唧”也有一种理解是织布声。

复,副词,又,再。

当,读作dāng,介词,介绍处所,在,对着。

比较:课文《孙权劝学》中,“当涂掌事”的“当”是动词,意思是“掌管”。

当户织,对着房门织布。

织,动词,织布。

“当户”是介宾短语做动词“织”的状语。

机杼(zhù),织布机的梭子,代指织布机。

这里采用了借代手法,用部分代指整体。

再如《古诗十九首》:“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译文为:舞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这里的“机杼”也是指织布机。

“机杼”还可用来比喻创意构思,如《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这里的“自出机杼”是指自己创出新意。

唯,副词,只。

原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

解析:“问”的主语是谁呢?有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木兰的母亲或者父亲问她;另一种理解是叙述者在问,属于自问自答,是设问修辞。

忆,动词,思念,惦记。

原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可汗在大规模征兵。

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解析:帖(tiě),名词,文告。

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集军队。

“点兵”也可指检阅军队,如辛弃疾《破阵子》词:“沙场秋点兵。

”意思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二、古文知识
(一)重点注释
1、当户:对着门。

户,门。

当,对着。

2、杼:织布梭子。

3、惟闻女叹息:惟,只。

4、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何所忆即所忆何。

5、军帖:军中的文告。

6、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征兵。

点兵,征兵。

7、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8、鞯:马鞍下的垫子。

9、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辞,告别。

去,离开。

1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溅溅(jiān),水流声。

1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骑,胡人的战马。

啾啾(jiū),马叫的声音。

13、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战争。

14、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度,过。

15、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6、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17、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18、可汗问所欲:可汗问(木兰)所欲。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

19、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做。

20、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扶将,扶持。

20、红妆:女子的艳丽装束。

21、著(zhuó)我旧时裳:著,穿。

22、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23、出门看火伴:火伴,同伍的士兵。

2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25、傍地走:并排跑。

26、安能辨我是雄雌:安能,怎能。

(二)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三)一词多义
愿1、愿为市鞍马:愿,愿意。

2、愿驰千里足:愿,希望。

儿1、阿爷无大儿:儿,儿子。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儿,青年男女自称。

市1、愿为市鞍马:市,买。

2、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四)古今异义
爷古义:父亲今义:①祖父:爷爷。

姥爷②对长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张大爷。

③旧时对官僚、财主等的称呼:县太爷。

少(shào)爷。

④对佛、神的称呼:佛爷。

财神爷。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不必,无须。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郭古义:外城今义:姓。

(五)特殊句式
倒装句: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六)成语
扑朔迷离:今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三、课文内容与写法分析
(一)内容:分四部分。

替父从军、十年征战、荣归故里、结尾附文。

(二)人物形象:勤劳孝顺、深明大义、不慕名利、机智勇敢。

(三)修辞手法: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用两个位置相对而意义有别的词语来表达同一内
容,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映衬。

《木兰诗》中的互文句: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为:到集市各处备办鞍马等战具。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正确的理解应是:“打开东阁、西阁的房门,坐坐东阁、西阁的床。

”以此来表现木兰归来后的喜不自禁。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为: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的运用,正体现了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它以有限的字数,包孕了丰富的内容,使《木兰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侧面描写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木兰的勇敢坚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战功卓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从侧面写出木兰的智慧和谨慎。

(五)详略得当
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等写得详细,十年征战写得简略。

使行文多变化,结构疏密有间,更好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六)修辞:对偶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七)修辞:顶真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作用: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例子: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八)修辞:复沓
含义: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反复。

作用: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例子: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3、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九)诗的风格:刚健、质朴、清新。

(十)历史上其他女英雄:穆桂英梁红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